金姐兒子霸氣回應:他打我是他媽沒教育好,孩子被欺負你怎麼辦?

小朋友被欺負打回去or告老師?

金星講述兒子在超市的被打經歷

並且分享自己的「育兒經」

  在節目中,面對「小朋友被欺負要不要打回去」的話題,金星以身說法講述自己孩子被打的過往。金星在這個問題上堅決的選擇打回去,她認為這是孩子們學會解決和生存的一中方式。並且以身說法講述了自己孩子被打的過往,她帶兒子去超市購物,在拿兒童小推車的時候兒子被一個稍大的小男孩打了一耳光,金星脫口而出「兒子,那個孩子打了你了,你不給我打回去?」但兒子說「我不,他打我是他媽媽沒教育好他。」兒子的一番話令金星頗為震驚,感慨萬分,雖然受欺負心有不甘但對兒子理性和理念的做法感到欣慰。

  最後,金星總結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如果是孩子自己犯的錯就應該受懲罰,若不是孩子本身犯的錯就要用理智的做法應對。她還給出了兩個觀點:一是不贊同將告老師視為找個比自己更強大的人依靠就有用;二是家長更不能認為孩子去學校有老師管,自己就不管了。

  下面就處理孩子的打人與被打問題,小編和大家來具體學習一下。

  寶寶年紀小,在人際交往中,由於語言表達的匱乏,或者容易自我中心也容易情緒失控等等的原因,很容易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在家附近、遊樂場、幼兒園等地方,小朋友之間難免會有小矛盾,抓傷、咬傷的事情時有發生。看到自家寶寶受了委屈,家長的心中肯定是非常的不舒服。家長是如何對待孩子的這種意外情況呢?

舉例

  兒子/女兒被別的小朋友打了,不還手只會退縮,碰到這樣的問題該怎麼教育孩子?

  解決方式一:直接告訴兒子人家打他讓他就打回去,別總是告狀投訴,別人不喜歡打報告的人。

  分析:這樣教育的後果會造成孩子以後一遇到類似問題就用武力解決,以後更讓家長頭痛,而這樣也無疑會讓自己孩子的人際交往受到影響,會更糟,不利社會性的發展。

  解決方式二:讓自己的孩子先警告打人的孩子這次算了,下次再打就要打回去了。

  分析:這樣的方式算是比第一種方式緩和,但之後沒有父母正確的價值判斷引導,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容易出現兩種行為:1、要麼直接打回去,還是用武力解決問題;2、孩子會照方式二再次進行警告,但孩子自身的情緒會受到影響,容易生氣,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產生自卑心理。

解決方式四部曲(僅供家長參考)

  第一步:首先肯定孩子的做法沒有動手是對的,因為打人是不正確的行為。

  判斷孩子行為的對錯,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正確的認知。

  第二步: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沒有還手不是因為你害怕,而是因為你知道打人的孩子不受大家歡迎,人家都不喜歡,今天的做法真棒,媽媽愛你「,再擁抱孩子。

  第三步:再告訴孩子要學會對別人說不,理直氣壯的告訴人家打人是不正確的行為,我不會跟你打架,雖然我很生氣但我會原諒,讓孩子學會寬容。(最後一步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進行,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想解決問題的辦法,成人再加以判斷引導。)

  第四步:教會孩子在發生衝突的時候怎樣保護自己,並尋求幫助。

  想要讓孩子們學會保護自己的深厚內力,不在一朝一夕,家長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就應該有意識的培養。靠強健的體魄讓孩子們面對劣勢不會吃虧,不怒自威的自信人格能在關鍵時刻震懾惡勢力。江湖有名言,出門在外靠朋友,讓孩子學會交朋友,有自己的「圈子」,當你擁有一個強大的朋友「圈子」的時候,無論多調皮的同學在跟你動手之前還是要三思你「圈子」的威懾力。如果還是無法解決,就要及時向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

  分析:孩子跟成人一樣也是一個 獨立的個體,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和榮辱心,作為教育者的父母則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孩子的自尊心使其不被傷害,做到這點首先必須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案例中的孩子在被打時會退縮確實是因為害怕膽小,但在這個被欺負過程中孩子的內心已經受到了傷害,如果按照處理方式一則是讓孩子的內心受到二次傷害,孩子會認為自己在媽媽爸爸的眼中沒有能力太沒用了,會出現更多負面的東西。那麼如果再出現類似的問題再不敢動手就會覺得自己更沒用,動手了則出現更糟糕的情況。處理方式二雖然退而求其次,但如果事後不進行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孩子同樣容易出現問題。孩子因為年齡小,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和對自我的評價完全依賴於他人,所以成人對事物的價值取向判斷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認知。

家長四不要

  1教寶寶「以暴易暴」

  情景:爸爸滿心歡喜地趕到幼兒園,可一看見點點,就發現他粉嫩的小臉上多了一道紅色的抓痕,爸爸真是心疼死了。後來老師解釋才知道,原來是當時點點和另外一個小男孩一起玩,後來因為爭搶玩具,小男孩「出手」抓傷了點點的臉。爸爸感到很氣憤,還「教育」寶寶下次不要吃虧,要勇敢一點還擊,把對方打倒才不被欺負!

  家長愛孩子,不願孩子被欺負是可以理解的,但「被打了就要打回去」是絕對不正確的。家長以激烈的方式去責罵對方的孩子,甚至教唆孩子下次以牙還牙去 還擊,孩子會認為父母是鼓勵這種行為的,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孩子會很容易讓孩子變得驕縱、暴躁甚至變得暴力,這樣孩子難以與他人建立友好和諧的人 際關係。

  正確的做法:

  當孩子被打被欺負時,家長首先要冷靜頭腦,不能因為自己的寶寶被欺負了,就失去理智地大發雷霆。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應對的技巧,在孩子被欺負時,鼓勵孩子迅速、主動準確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告訴對方「不許打我」,或者立刻報告老師,請求老師幫忙。家長還可以主動地和對方家長或老師溝通,防止類似事情再次發生。

  2嚷嚷著指責老師

  情景:媽媽看到玲玲哭紅了雙眼,一問緣由才知道原來玲玲帶去幼兒園的心愛娃娃被別的小女孩搶去弄壞了,玲玲生氣地罵了對方竟還被那個小朋友動手抓傷了手臂。媽媽對於老師的「無動於衷」感到很生氣,非要找老師理論不可。

  老師發現打人情況後立即制止,並在家長接孩子放學時向家長交代清楚事情原委,老師誠懇的態度理應得到家長的諒解。但是一些家長過分挑剔,在孩子和其他家長面前大聲指責老師的過失,甚至向園長投訴。這樣一方面會讓家長和老師之間產生隔閡,激化矛盾;另一方面,老師作為孩子在幼兒園中最親近的人,家長的這種行為會讓孩子對老師產生信任危機,失去安全感從而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

  正確的做法:

  家長應該認識到,大多數老師是稱職的,是值得家長信賴的。對於孩子打架的問題,家長可以和老師多做溝通工作,讓老師多關注孩子的活動。 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和老師建立信任關係,告訴孩子「當別人搶你玩具時,你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主持公道」同時也讓孩子學會謙讓、分享,不要動手打人。「如 果別人來抓你的臉,可以用胳膊擋住」教會孩子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3向打人的寶寶逼問原委

  情景:接寶兒放學的時候,老師告訴寶媽孩子和一個叫小林的小男孩因為一些言語不和就幹了一架,雖然被老師及時阻止但寶兒還是被推到在地了。媽媽聽了很生氣,在第二天非要找到小林當面質問為什麼打寶兒。小林被寶媽的氣勢嚇壞了,只是一味的哭,哪還說得出話來。

  一些家長對打人的寶寶怒氣沖沖,逼問他打人的原委。這種做法其實也是一種「冷暴力」哦。雖然打人寶寶不對,你想讓他認識錯誤,但其實寶寶打人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年齡小,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要,因此用不適當的方式贏得自己的利益。家長沒有必要將其歸類到道德的高度,對小小孩子大動干戈。

  正確的做法:

  家長對待抓傷了自己寶貝的「小霸王」,應該和其他寶寶一視同仁。可以的話,家長將自己置身事外,關注但不干涉,讓孩子獨立地在自己的圈子裡和其他小朋友交涉,讓寶寶自己慢慢悟出解決的辦法,而家長只作為孩子的精神後盾,給他支持給他勇氣,讓寶寶知道被打不是他的錯,媽媽會站在寶寶這邊。

  4對其他家長不理不睬

  情景:本來小新和小志兩家挺好朋友,但在一次小聚會中,兩個小朋友因為爭搶看動畫片而吵架繼而打了起來,兩位家長本來也是好言相勸,後來都覺得是對方的孩子太不大方了,以致於沒有人想要主動認錯,家長之間就因為這次的小事而產生了隔閡,現在即使接孩子放學見了面也不再打招呼了。

  由於經常接送孩子,相信一些家長也相互熟悉,甚至私下也經常聚在一起來個家庭聯誼。不要因為寶寶間打架了,家庭交往就變緊張,家長之間不理不睬,這樣太可惜 了!其實寶寶是最不記仇的,孩子們前一分鐘還打架、爭得面紅耳赤,但下一分鐘可能就玩得不亦樂乎。所以,家長們何必太認真了呢?

  正確的做法: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打架了,雙方家長不必太過較真,甚至可以採取不干涉的態度,讓老師協助,孩子之間自行解決。家長也可以創造一些條件, 讓寶寶們一起玩,看看他們怎樣合作。如果寶寶間出現爭執,家長可先看他們能否自己解決,如果兩個寶寶快急了,家長可以出面調解,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

成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應從積極的角度出發,

一般先進行鼓勵肯定再指出問題所在,

這樣孩子更易接受,

且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

一種積極樂觀的處世態度和思維方式,

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推薦閱讀:

這些孩子更容易被欺負?父母必須知道的內情
怕孩子受欺負和吃虧?那得教孩子學會如何「爭」與「讓」!
擔心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這些本領!
被欺負就打回去?那要家長有什麼用?
"我全家都是清華的!" "那又怎樣?"

TAG:教育 | 孩子 | 兒子 | 怎麼 | 霸氣 | 欺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