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達摩到慧能禪法的演變
06-13
從達摩到慧能禪法的演變 方立天 從中國禪宗發展史來看,自菩提達摩東來,後經慧可、僧璨、道信和弘忍,這期間可謂禪宗的準備期,慧能及其《壇經》的問世,標誌著禪宗的正式形成。慧能後出現了五家七宗,禪宗更臻於鼎盛,充分表明慧能創立禪宗的歷史業績是空前的。本文所要論述的問題是,從達摩到慧能,前後六祖間的禪法是怎樣演進和變化的?演進和變化的理論、原因何在?從中我們又可以得到怎樣的思想啟示?我們認為,探討這些問題對於了解禪宗、了解禪修是十分有益的。 一、達摩、慧可和僧璨的「藉教悟宗」說 達摩、慧可和僧璨三位禪師事迹的記載都很簡略,有的甚至還很混亂,但有一個共同點,即現有的記載都表明,三代禪師都崇奉四卷本《楞伽經》,並以之作為禪修的指導和印證,所以也都被稱為楞伽師。四卷本《楞伽經》對他們的影響有二:一是方法上重在「宗通」。該經云:「謂我二種通,宗通及言通。說者授童蒙,宗為修行者。」[1]「宗通」是離開語言文字,直接通達佛教堂奧的宗旨,是修行者的自證自悟。「言通」是運用語言文字,安立名相進行說法教化,是對初學者的啟蒙。禪師們提倡「藉教(言)悟宗」,以宗的趣人為根本。二是思想上重視如來藏說。[2]該經認為一切眾生的煩惱身中都藏有自性清凈(本來清凈)的如來法身,而一切眾生的自性都含藏如來的功德。如來藏思想成為楞伽師的主要思想基礎。 (一)菩提達摩的壁觀——安心法門 菩提達摩(?——536,一說528),自印度航海來華,經廣州到建康。傳說達摩和梁武帝曾有一段對話。梁武帝篤信佛教,他問達摩,即位後所做的建寺、寫經、造像、度僧等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卻說無功德可談。梁武帝感到難以理解,達摩即渡江北上人魏,在嵩洛一帶傳授禪法。達摩晚年,傳說他遭遇毒害而死,也有說是「只履西歸」即手攜只履西歸印度。 菩提達摩的禪法以壁觀——安心法門為中心。宗密說:「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人道,豈不正是坐禪之法?」[3](『壁觀」,是面壁而觀,心如牆壁,外,諸緣不能人,內,心無不安。這是達摩傳授的獨特禪法。道宣對它評價甚高:「大乘壁觀,功業最高,在世學流,歸仰如市。」[4]可見達摩禪法的影響是很大的。 達摩禪法的特點在於「藉教悟宗」,也就是憑藉言教以啟發信仰,一旦信仰形成,便不再憑藉言教。達摩禪法的具體內容是以理人為主、行人為輔的「二人四行」法門。史載達摩稱:「人道多途,要唯二種,謂理、行也。」[5]認為成就佛道的方法只有「理人」(對於教的理論思考)和「行人」(修持實踐)兩種。關於「理人」,達摩說:「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令舍偽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名理人也。」[6]「真性」,是佛性,也是空性。「理人」有兩層含義:一是根據經教所說,深信人人都有真性,,在「含生同一真性」的理論基礎上,確立「舍偽歸真」的信仰和決心;二是在樹立信仰後,通過禪定「壁觀」,令心安定,不生分別,不再依賴經教,心與道冥符。「理人」即悟理。也就是悟人「無自無他,凡聖等一」的「性凈」之理,悟人「寂然無為」的「空性」之理。悟理的關鍵是「壁觀」,也就是「安心」。菩提達摩特別重視「安心」,將心安住一處,使之達到安定寂靜的境界,這也可以說是不起分別心,沒有分別心。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慧可初見達摩,說自己的心很不安寧,乞求幫助「安心」。達摩說,你把不安的心拿來,我使你安心。慧可說,不安的心拿不出來。達摩說,我已給你安心了。[7]這是說,不把心加以區別,就是安心的意義。可見,菩提達摩「藉教悟宗」的實質是重禪悟,輕經教,重智慧,輕語言,重內在超越,輕外在修持。 「行人」,「行」有「四行」,即有四項內容[8]:一是「報怨行」,人們對以往所作的業應有正確的認識,甘願承受,毫無怨憎,並且要努力修行,以顯了真性。二是「隨緣行」,人們應依隨苦樂順逆各種緣,保住真性,以漸進於道。三是「無所求行」,對於現實經驗世界,不應有任何貪戀、追求。四是「稱法行」。「稱法」,指與理法相稱相應,理法即「性凈」之理,「空性」之理。這是指與「性凈」之理或「空性」之理相應的修行。「四行」是在四種禪修實踐中作到無怨無憎,無喜無悲,無貪無求,符合理法。「行人」是在「理人」的基礎上進行的,並要求與壁觀內證所得的「性凈」之理或「空性」之理相應。達摩提倡「理人」與「行人」的結合,實際上含有「理人」重於「行人」的傾向。 菩提達摩的「二人四行」說是一種自我心靈與行為控制的修行方法,它把「言通」與「宗通」聯繫、統一起來,並最終歸結為「宗通」,也就是把樹立信仰與禪定修持、言說與內證、理論與實踐聯繫、統一起來,並以超越言教的「悟宗」為根本目的。 (二)慧可的「自覺聖智」說 慧可(僧可,487—593),虎牢人(今河南滎陽)。少為儒生,後出家。年約四十歲時,遇菩提達摩,即禮以為師,從學六年。不少禪學史籍載有慧可「雪中斷臂求法」的故事,說慧可為了向達摩表示求法的決心,立雪地數宵,斷臂,達摩有感於他的真誠就把四卷《楞伽經》授予他,並說,若依此經修行,就可自得度世。後到東魏的鄴都,大弘禪法。但受到異派學者的迫害,其說法被稱為「魔語」。北周武帝滅佛後,慧可南下隱居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潛縣),在此傳法給僧璨。後又回鄴都修禪傳法。 據《續高僧傳》卷十六《慧可傳》載,慧可繼承了達摩重念慧,而不重語言的傳統,是一位「專附玄理」、不拘文字的自由解經方法的倡導者。他的禪學的根本主旨是以「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9]現存慧可《答向居士來書》中的一首偈,基本上體現了他的禪學見解,體現了他「專附玄理」的思想風貌。偈云:「說此真法皆如實,與真幽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真珠。無明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觀身與佛不差別,何須更覓彼無餘?[10]」「摩尼」,寶珠。「無餘」,無餘涅檠。第三、四句是說,猶如眾生迷惑時,會視珍珠為瓦礫一樣,不知摩尼是珍珠,眾生一旦覺悟,離開迷妄,也就立即明白自我的本性是覺性。這是一種本性覺悟說,即把自覺解釋為自性覺悟,認為自我本來是有覺性的、覺悟的。第五、六句是肯定無明與智慧無異,「萬法」皆是「真如」。偈文末尾兩句是說,眾生身與佛無差別,不必另求無餘涅槃境界。應當指出,慧可所奉持的《楞伽經》所講的自覺聖智的「覺」字是指觸覺,「自覺」是一種自我觀證。慧可把自覺解釋為不須依靠別的因緣的自我覺悟、本有覺悟,自覺聖智解釋為自性覺悟的絕對智慧。與此相應,慧可把般若性空之「理」作為「真如」,遍於眾生之中。這既為眾生具有自覺聖智提供了本體論的依據,又把般若性空說與佛性論結合了起來。由此,慧可還進一步闡揚眾生的心靈即是佛、眾生身即是佛身、生死即是涅檠的思想。慧可的這種解經方法,和直指生佛無差別的自性本覺說,凸顯了達摩正傳的心法,對後世禪宗有重大的思想影響。 (三)僧璨的任性合道說 僧璨的史料極少,今就託名僧璨所作的《信心銘》略作論述。《信心銘》是在佛教清凈心的思想基礎上,吸取道家,尤其是《莊子》的《齊物》、《逍遙》思想而成。文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11]「至道」,禪修的最高境界,實即人的心性的本真狀態。意思是說,把握「至道」的最根本之點就是不作任何分別。又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12]不必去求真,但必須息滅各種妄見。這也就是「一心不生,萬法無咎。」而要作到息滅妄見,一心不生,就要「任性」:「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道,逍遙絕惱。」[13]「性」眾生本性、真性。「任性」就是隨本性的自然,就是「復歸自然」。[14]這是不作分別,非有非空,無去無來的心性本然,是人心冥合至道、斷絕煩惱的理想境界。這種追求心靈的原初狀態、心性的自然表露,以及任運自在的自然主義的禪修生活準則,越來越為後世大多數禪師所奉行。 二、道信和弘忍的東山法門 道信(579—651),早年出家,後赴安徽舒州皖公山從僧璨學習禪法。僧璨圓寂後,道信南下江西吉州、江州一帶傳法,深得眾望,後又到與江州隔江相望的湖北黃梅雙峰山弘法三十餘年。弟子弘忍(601—674,一說602—675),生於黃梅,早年奉事道信,曾負責組織安排寺內禪眾的勞動生產和生活,後來赴雙峰山以東約三十公里的東山弘法。道信和弘忍的禪修生活與以前的禪師們有所不同。其特點,一是定居,如道信在雙峰山三十餘年,聚徒多達五百多人。二是重視生活自給,以禪指導日常生活,把勞動生產與禪修實踐結合起來。道信和弘忍使禪僧生活方式以及修持方式發生重大的轉變,史稱他們的禪法為「東山法門」。 道信在《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中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15]這可以說是東山法門禪法的綱要,其中包含了心性理論和修行實踐兩個方面。這裡道信所說的「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是引用四卷本《楞伽經》的品名《一切佛語心第一》。該品名標示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在《楞伽經》中都具備了。道信把「一切佛語心第一」發揮為「諸佛心第一」,強調人心的重要,強調要重視「心」的修持,以此強化向內用功的禪修實踐。所講《文殊般若經》一行三昧,是一種修持方式,指一心念佛酌三昧。總的說,東山法門的禪法就是靜態漸修的坐禪、念佛和守心,其特質主要是外在的念佛和內在的守心,尤其是守心,最為偏重。 (一)道信的「念佛即是念心」說 念佛是禪門的一種常用法門,它是以念誦的方式和佛陀的形相使念佛人的心神專註,併產生出一種神聖的感受和崇敬的心情。《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引古訓說:「古時智敏[16]禪師訓曰:學道之法,必須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原及諸體用,見理明凈,了了分明無惑,然後功業可成。一解千從,一迷萬惑。失之毫釐,差之千里。[17]這段話強調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修持原則,而在解知方面特別重視知心的根源及其體用的意義,說:「坐時當覺識心初動,運運流注,隨其來去,皆令知之。」[18]從《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來看,道信所講心的含義有兩個層次:一是從眾生原初本有的角度來界定心是明凈心(清凈心),二是從眾生現實修持角度提出的心是念佛的心。對於明凈心,道信又通過融合《楞伽》和《般若》兩經,來肯定如來藏性與寂滅性兩方面統一的特質。《楞伽經》是講如來藏的,《文殊說般若經》是講空的,然而後者又認為真空與妙有不二,從空寂中顯示真性。道信認為上述兩經是互融互補的,如來藏性與空寂性是無異無別的;若能作到「觀察分明,內外空凈,即心性寂滅,如其寂滅,則聖心顯矣。」[19]也就是說,清凈與空寂本是一回事。 道信還分析了明凈心的體用兩個方面:心體是指心的體性,是清凈無染的,與佛無異;心用是指心的明凈作用,即產生與佛法相符合的覺悟。這種明凈心體用說,為「念佛心」成佛提供了理論依據和修持規範,為引導人們追求內心世界的明凈空靈提供了方便法門。 如上所引,道信提出了「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的命題,這既把念佛心與妄念、佛與凡夫對立起來,也把念佛心與佛、妄念與凡夫統一起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所謂念佛心是「繫心一佛,專稱名字」。[20]意思是排除一切妄念,專於念佛,心心相續,以求心中見佛。這實際上是主張念佛與念心的同一。道信的念佛是稱名、觀想等多種活動,念心就是觀心。也就是一方面以念佛生無量無邊功德,一方面以觀心滅盡妄念,求得心地清凈。這兩方面是同步的,甚至是同一的。這也就是「念佛心名無所念」[21],是不作區別、無所執著的心,是心的本然。念佛心排除妄念、煩惱,不執著對象形相,就會「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22]念佛心的佛是無形相的,念佛心的心也是無形相的,從修持的更高的意義上說,念佛實是無所念,連念佛心也不生起只保持原本的凈心,才是真念佛。這種無所念的念佛心,是禪修成佛的基礎:「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23]身心一切活動,都是成佛的道場,都體現了成佛的覺悟。所以,「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24]念佛心是佛,真念佛時,佛與心的形相俱泯,佛與心相融無別,佛就是心,心就是佛。這也就是「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25] 道信以念佛與念心相合而一構成念佛心的觀點,把眾生現實心靈與原本清凈心靈溝通起來,從而也就為從念佛過渡到成佛提供了橋樑,並以此與具有妄念的凡夫區分了界限。 (二)從道信的「守一」到弘忍的「守心」 道信認為,除了念佛凈心外,坐禪攝心也是禪修的重要法門。在「攝心」中,他還特別重視「守一」。道信說:「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凈眼注意看一物,無問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如繩系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26]又說:「守一不移,動靜常住,能令學者明見佛性,早人定門。」[27]所謂守一不移,是運用萬物性空的眼光觀照事物,如此日夜不停,堅持不懈,就能心意集中,保持禪定狀態,進而明見佛性。一句話,守住一心的佛性,稱為守一不移。道信還進一步提出坐禪觀心的方法:「初學坐禪看心,獨坐一處,先端身正坐,寬衣解帶,放身縱體,自按摩七八翻,令腹中嗌氣出盡,即滔然得性,清虛恬靜,身心調適,然安心神,則窈窈冥冥,氣息清冷,徐徐斂心,神道清利,心地明凈。觀察分明,內外空凈,即心性寂滅。如其寂滅,則聖心顯矣。性雖無形,志節恆在。然幽靈不竭,常存朗然,是明佛性。見佛性者,永離生死,名出世人。」[28]這是說,坐禪觀心是通過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的修持訓練,達到「內外空凈」的境地,也就進人心性寂滅的狀態,如此聖心顯現,佛性朗然,超越生死,即成為「出世人」。 根據心本來不生不滅的道理,道信還提倡任運的修行方法:「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亦不思維,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29]既不著意採取任何修行手段,也不有意處於不作修行的散亂狀態,而是採取自然而然、隨緣任運的態度和方法。道信認為,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心自明凈」。當有人問:「用向西方不?」意思是,是否要觀想西方彌陀凈土?道信回答說:「若知心本來不生不滅,究竟清凈,即是佛國凈土,更不須向西方。」[30]道信認為,對於利根人是不須向西方的,「向西方」只是對鈍根人的教法。 現題為弘忍述的《最上乘論》[31]在道信守一說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守心第一」,並說所守的心就是「守本真心」。 《最上乘論》說:「此守心者,乃是涅檠之根本,人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32]守心是學佛和成佛的關鍵。至於守心的心,該論說:「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凈,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凈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33]認為心是「自性圓滿清凈心」。此心特點有三:本來清凈、不生不滅、無有分別。《最上乘論》還說,眾生的自性圓滿清凈心是為妄念煩惱所覆蓋而不得顯現,只要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清凈心就會自然顯現。又說:「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後得成佛。[34]「我所」,指為我所有的觀念。守真心是眾生成佛的起點、根據和關鍵。這裡所講的「守心」,實質上就是運用心理自覺暗示的方法,使心理進入清凈空寂的境界,返歸心性本原狀態,獲得一種內在的體驗與超越的感受。 道信和弘忍樹立的東山法門有著共同的禪法、禪風。同時兩人又各有所重。道信信奉《楞伽經》與《文殊說般若經》,尤為側重於後者而倡導「念佛」、「看凈」(空無一物)。相對而言,弘忍則側重於《楞伽經》和依魏譯《楞伽經》所作的《大乘起信論》,更推崇「看心」、「守心」。道信和弘忍都信奉《楞伽經》,都以眾生同具如來藏或佛性為理論基石,都以心性為本,倡導「即心是佛」說。不同的是,弘忍比道信更強調「守本真心」,即把守心的心明確的落實到《大乘起信論》的心真如門,從而更鮮明地在心性論上表現出返本歸源的傾向。這也就從達摩通過壁觀而與道冥合的禪法,轉而通過看心而守心,強調在攝守人類心靈本源上著力用功,更注重主體內在精神世界的轉換與超越。 道信和弘忍的禪法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尤其是弘忍,從一心說轉而採用《大乘起信論》的染凈二心說,闡揚妄心不起,真心不失的思想,為後來的禪師們所繼承、運用。由於側重點不同,有的後繼者偏於息滅妄心,有的後繼者重在直指真心,從而形成為不同的流派。由於弘忍注重攝守本心,從而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特重法統傳承的慧能禪宗開闢了道路。 三、慧能的性凈頓悟說 慧能(638—713)是一位文化不高的禪師,與達摩以來幾代多是知識分子的禪師們不同,他更重視以文句簡單且又能透徹地發揮無相、無住思想的《金剛經》,來擺脫煩瑣名相的思想束縛,提倡單刀直人的頓教。 慧能的《壇經》思想大約有性凈說和頓悟說兩部分。 (一)性凈說 《壇經》認為,人心本來的原始狀態是清凈的,人心的當下狀況,在覺悟時也是清凈的,而在一般情況下,人心往往是迷妄的。這也就是說,心的範疇裡面包含了本心和妄心的對立,也可說心的內涵具有本心和妄心兩層結構。本心是心之體,現實活動的心是心之用。用又表現為善心和噁心兩類。《壇經》說:「世人性本自凈,……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便修於善行。」[35]這是說,眾生的心有善惡迷悟之別,眾生的迷惑就是妄心作用的結果。妄心與本心是相違的,嚴格地說,妄心及其作用不是眾生本心的真實作用。但是,慧能又比以往任何禪師更加強調本心在眾生當前現實心中,在自心中,也就是強調凈心就在妄心之中。《壇經》說:「凈性在妄中」[36]「何不從於自心頓現真如本:性」。[37]這都是認為,本心與現實心,真心與妄心,雖然層次和結構都有所不同,但彼此又是體用一如的。眾生不應離妄另去求真,而是要即妄求真,或者說是即妄顯真。這也就是呈自本心的禪法。慧能認為,眾生的惡行是對自性的迷妄,並非自性的本質表現。這就突破了以往禪學中的人性善惡二元論,突出了人性的本凈也即至善的性質,進而把自性與佛等同起來,強調自性悟即佛,佛即自性的人格體現。 《壇經》記載著一個著名的故事:慧能初見弘忍大師,大師說:「汝是嶺南人,又是貓獠,若為堪作佛廠慧能回答說:「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貓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38]人有南北之分,而佛性是人人共同,絕無差別的。《壇經·四二》稱:「見自本性,即得出世」。眾生若證見自我本性,也就獲得解脫而成就佛果了。慧能所關注的,就是如何使人們迷失在世俗情慾中的心靈由迷轉悟,直見本性,回歸到自己本來具有、與佛相同的境界之中。 (二)頓悟說 以心性本凈、見性出世為思想基礎,在修持實踐方面,慧能強調「以定惠(慧)為本」,[39]認為定就是慧,慧就是定,突出智慧在修持中的決定作用。正如王維在《六祖能禪師碑銘》中敘述慧能的定慧思想時說的:「本覺超越三世」,[40]「本覺」指眾生先天具有的般若智慧,「超越三世」就是頓悟,意思是眾生具有般若之智,只要一念相應,就會實現頓悟。這也如《壇經·二六》說的:「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就是說,以往坐禪、念佛、守心等一系列禪修方法,只剩下一念之轉,凡夫與佛的區別就在於一念之差,觀念的轉化成為禪修的根本。慧能為頓悟說奠定了基礎。 慧能的頓悟法門展現為「無念、無相、無住」三個方面。《壇經·一七》云:我此法門,從上以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何名為相?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不念,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是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縛。於一切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但離一切相是無相,但能離相,體性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於自念上離境,不於法上生念。若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斷即死,別處受生。學道者,用心,莫不思法意,自錯尚可,更勸他人迷,不自見迷,又謗經法,是以立無念為宗。即緣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念,從此而生。然此教門立無念為宗,世人離見,不起於念,若無有念,無念亦不立。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離二相諸塵勞,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 上引「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壇經》的實踐綱領,是慧能的頓悟法門,極為重要。宗、體、本分別有宗旨、體性、根本的意思,都表示在修持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無念是不起相對的念想、分別心。慧能認為,人心是活動的,也是需要活動的,念就是心的一種動·相。但念有凈念和妄念之分,所謂無念,不是不起念,而是心應不起虛妄分別的念想。無相是不具有相對的形相。不執取對象有相對相、差別相。無住是指沒有任何住著、執著的心靈狀態。《金剛經》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41]「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42]強調不住著於任何對象、不執取任何對象。在禪修中不起妄念、不作分別相,不執任何對象,三者是密切聯繫的,同為般若智慧的要求、作用和表現,其實質是從主客體關係的角度,強調主體不執著客體,否定一切二元的對立,在客體空寂的基礎上實現主客體合一,實現精神的超越。這也就是慧能提倡的禪修根本方法——頓法。《壇經·三一》云:「當起般若觀照,剎那間妄念俱滅,即是真正善知識,一悟即知佛也。」這是說,人的本性原來是清凈的,具有菩提般若的智慧,只因為妄念覆蓋而不能自悟。若能生起般若觀照,一旦妄念俱滅,內外明徹,頓見真如本性,即自成佛道。這也稱為「本性頓悟」。這是不經過循序漸進的修持,是通過直下本性的覺悟,也即當下自悟而一躍頓悟成佛的方法。 由上可知,慧能《壇經》針對外在於個體之外的成佛軌跡,把佛轉換為個體自身的本性的顯現;又針對以義理思辯淹沒了感性直接體悟的傳統,以自悟體證取而代之;還針對佛教繁雜的修持儀式,提倡簡易的頓悟法門。中唐以來,「凡言禪皆本曹溪。」[43]慧能的曹溪法門為禪修者普遍奉行。 四、幾點看法 (一)從經典根據來考察,菩提達摩、慧可和僧璨都崇奉四卷本《楞伽經》,道信除依據《楞伽經》外,又依《文殊說般若經》,弘忍則除信奉上述經典外,還傾向於《大乘起信論》的修持法門,並勸僧俗持《金剛經》。慧能則更傾向於《金剛經》的修法。應當指出,影響這六位禪師的經典絕不是這幾部,上面所提到的只是影響最為突出的四部。這四部經典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如來藏心和般若性空兩個思想大系。可以說,如來藏——佛性論和般若學性空論就是上述禪師的思想基礎(當然每位禪師的情況又有所不同)。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禪師的禪法雖有印度佛教經典的根據,但是中國儒道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價值觀念、返本歸源的修養方法、整體性、和諧性和現實性的思維方式,在實質上都主導了中國禪師,尤其是禪宗學者的思想和實踐。 (二)心性論是上述六位禪師禪法的理論基礎,其基本觀點是心有真妄之別,即心的活動有善惡不同的性質,但心的本性是清凈的(或是覺悟的),這清凈之心也就是佛性。清凈本性構成為成佛的基礎、根據,承認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是禪師們的共識,至於心的染與凈、迷與悟的關係,也就是「性」與「情」的關係,以及相應的修持方法,不同禪師的觀點並不盡一致,為的是應當時之機。 (三)在修持方式方法上,達摩重在安心,強調舍妄歸真。道信講的是守一,守一實即守心。道信重視般若空觀,不強調舍妄歸真。明確提出守本心的是弘忍。弘忍還主張離念,即遠離無明以求心靈回歸原初的清凈狀態,慧能重自心,強調頓現本性。慧能還提倡無念,強調自身不起虛妄的分別念想。慧能把成佛的根據、途徑和境界都設置在現實的人心之中,成佛在自心中實現,在現實生活中發現超越的意義,這就極大地提高了人的生-命的主體地位,從而為超越消極封閉的「守一」,提倡豁達洒脫的「無念」、「無住」,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開闢了廣闊的道路。與此相應,自達摩至弘忍都偏於漸教,而慧能則轉而倡導頓教。再者,隨著把禪修樞紐和終極本原定位在「心」上,相應地,修持方法也出現日益簡易化的趨勢,道信、弘忍的禪法比達摩、慧可、僧璨的簡易,慧能的禪法則比道信、弘忍的更為簡易。 (四)禪師傳授禪法的對象有兩類人:下層民眾和上層士大夫。由於這兩類人的社會地位和文化素質不同,他們的信仰和追求也不盡相同,前者偏於祈求消除現實中的苦難,後者則傾向於追求心靈的超越。這樣就要求有不同的禪修方法,如持戒、坐禪、念佛等就比較適應下層民眾的需要,而探求宇宙人生的本原和終極意義,對內在心靈的追尋,就比較符合上層士大夫的需求。這兩路人的禪修對於禪宗的走向、特點、興衰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關於禪宗的創始人,佛教界以達摩為初祖,但學術界眾說紛紜。有的以菩提達摩為創始人,有的則以道信和弘忍為正式創始人,也有的認為慧能是實際創始人,筆者傾向於後一種說法。主要理由是:慧能的《壇經》是菩提達摩以來禪法的總結,是禪宗的綱領性、奠基性的著作;慧能的頓悟法門鮮明地體現出中國禪宗的特質;慧能門下形成了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二系,並衍化五家七宗,是為中國禪宗的主流。 (六)慧能《壇經》的心性合一、體用合一、形上形下打成一片的禪修,實質上是高揚一種宗教道德形上學的道路,這為宋明理學的形成提供了先行的思想素材。理學開出道德形上學的路子,就是強調人心的仁義是與生俱來的生命自然。,這種仁義之心,這種生命的本然仁義之心是義理之性、道德理性,是內在的;同時它又是價值源頭,是超越的。在人的生命本然中,內在性即超越性。因此,對心性本體的追求在日常生活和道德修養中即可實現,這是學習禪宗,又不同於禪宗。 (作者方立天:1933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宗教所所長、教授、博導。) 注釋: [1]《大正藏》第16卷第503頁上、中。 [2]參見《楞伽經》卷一、卷四,《大正藏》第16卷第489頁,510頁。 [3]《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大正藏》第48卷第403頁。 [4]《續高僧傳》卷20《習禪篇後論》,《大正藏》第50卷第596頁下。 [5]《續高僧傳》卷16《菩提達摩傳》,《大正藏》第50卷第551頁下。 [6]同上。 [7]見《景德傳燈錄》卷3,《大正藏》第51卷第291頁中。 [8]見《續高僧傳》卷16《菩提達摩傳》,《大正藏》第50卷第551頁下。 [9]《續高僧傳》卷25《法沖傳》,《大正藏》第50卷第666頁中。 [10]《續高僧傳》卷16《慧可傳》,《大正藏》第50卷,第552頁中。 [11]《大正藏》第48卷第376頁中。 [12]同上書第376頁下。 [13]同上。 [14]同上。 [15]見《楞伽師資記》引,《大正藏》第85卷第1286頁下。 [16]近人印順法師認為「智敏禪師大致為智顗禪師的誤寫」,見《中國禪宗史》第57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17]見《楞伽師資記》印,《大正藏》第85卷第1288頁上。 [18]同上書,第1287頁中。 [19]《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見《楞伽師資記》引,《大正藏》第85卷,第1289頁下。 [20]《文殊說般若經》卷下,《大正藏》第8卷第731頁中。 [21]《入道要安心方便法門》,見《楞伽師資記》引,《大正藏》第85卷,第1287頁上。 [22]同上。 [23]同上。 [24]同上。 [25]同上。 [26]同上書,第1288頁中。 [27]同上書,第1288頁上。 [28]同上書,第1289頁上。 [29]同上書,第1287頁中。 [30]同上書,第1287頁下。 [31]此書與敦煌本《導心趣聖悟解脫宗修心要論》一卷同為一種作品,但《楞伽師資記》斷為偽撰。由於《最上乘論》所述的內容,與弘忍的思想比較一致,似可作論述弘忍思想的重要參考資料。 [32]《大正藏》第48卷第377頁下。 [33]同上書,第377頁上。 [34]《大正藏》第48卷第378頁上。 [35]《壇經》二十,見《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2卷第4冊第11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以下凡引本書,只注小節順序。 [36]《壇經》三六。 [37]《壇經》三十。 [38]《壇經》三。 [39]《壇經》一三。 [40]見《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2卷第4冊第75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 [41]《大正藏》第8卷第749頁上。 [42]同上書,第749頁下。 [43]柳宗元《曹溪第六祖賜謚大鑒禪師碑並序》,《全唐文》卷587,第5933頁,中華書局影印本,1982年8月版。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談朱熹對邵雍象數易學的發揮演變(郭彧)
※美國人荒野觀與荒野保護的歷史演變
※[轉載]漢字演變500例(四 S
※中國紀年法的演變
※漢字演變500例 (三)
TAG: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