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具備「幸福人格」嗎?
人的幸福感是從何處來的呢?有人說來自物質生活,因為生活好了人才有幸福可言。可是為什麼有的人安貧樂道,也有的人飽食終日卻內心空虛呢?也有的人說,幸福感不過是一種感覺,跟物質生活沒有必然聯繫。可是為什麼處在同樣環境人的感覺會不一樣呢?
古今中外無數學者試圖為探索幸福的人提供各種似乎圓滿的答案,有一些「幸福哲學家」提出,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人格,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觀。人格中某些特性直接會幫助我們建立一個快樂的、有意義和有目標的人生。換句話說,一個人是否感覺幸福,應該看他是否具備「幸福人格」。這裡的「人格」這個詞也可以用特徵、能力、優點、長處、性格、品質、素質等意思來考慮。以下是幸福哲學家總結歸納出來的幾點幸福人格:
認知力
認知力就是思維集中的能力,它表現在對知識的追求。具有認知力的人不斷積累自己的知識,他們具備創造力和想像力,敢於提出新思想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還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善於學習新知識,探索更廣闊的世界,包括對人類、場所、思想和自然的探索。他們具備很強的思辨能力,善於邏輯思維,善於尖銳批判,但是不感情用事或者走極端。他們有較高的情商和社交能力,知道如何運用他們的知識和能力最有效地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關係。正因為具有這種人格的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他們會在求知、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心靈的滿足和升華,因此也就使他們感到幸福和有意義的人生。
追求目標的能力
追求目標的能力與成就感是緊密相連的。具備追求目標能力的人是自我激勵者,「不用揚鞭自奮蹄」。他們對待人生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而不是被動應付。這種人具備勇敢精神,敢於承擔風險,敢於挑戰世界。他們是生活的強者,用英雄主義的氣概面對每天發生的艱辛和困苦。他們具有堅強的毅力和恆心,敢於對一種觀念,一項事業或者一種人際關係做出承諾,並且為實現自己的諾言而不懈努力。他們具備較強的自覺性,在完成使命的過程中表現出始終如一和勤勤懇懇的精神。勇氣、毅力和自覺性能夠幫助一個人走向成功。但是即使他沒有成功,他也會是一個雖敗猶榮,充滿自信和自尊的人。他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發現人生的意義,因此也就是最容易感到幸福的人,哪怕他們深陷困境也會以苦為樂。
自我控制的能力
具備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懂得自律和平衡。他們有能力避免衝動和放縱自己。他們知道為人處世要做到適度,不受名利的誘惑,不莽撞行事,做事決不偏激(不做殺雞取卵的蠢事),考慮問題周密全面。適度是控制一切不良嗜好的藝術。一切事務,哪怕是對幸福、成就和人類福利的追求,如果走到極端那就是有害的。因此懂得適度的人具有冷靜的頭腦。他們懂得謙虛謹慎,他們敢於承認自己沒有能力做到無所不知,為所欲為或者擁有一切。謙虛的人思想更加開闊解放,更加靈活變通,更加平易近人。
人際關係的能力
具有人際關係能力的人懂得同情、合作和尊重他人。他們具有博愛精神,己所欲施於人。他們具有公正精神,開誠布公,平等待人。他們懂得換位思考,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善於傾聽別人的心聲。他們具有利他主義精神,寬厚仁慈,與他人無私分享自己的財富、時間、智慧和精神。他們值得別人信賴,讓別人從他們那裡感到世界充滿希望。他們忠於朋友和自己的事業,恪守自己的諾言。他們善於寬恕,放棄前嫌,忘記過去,面向未來。他們真誠待人,襟懷坦白,求同存異。具有這種能力的人不但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同時也很容易在快樂的人際交往中得到幸福的滿足。
超越的能力
超越的能力可以使我們在不利的環境中振作起來。具有這種能力的人面對日常生活中上下波動心靜如水,處之泰然。他們可以讓自己的心靈超越一般人認為的不可逾越的極限。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希望,即使他們在困苦面前暫時不知所措,但是他們堅信黑暗必將過去,曙光一定到來。他們懷有一種敬仰之心,讓自己進入一種敬畏、驚異、敬佩和憧憬的心理狀態,哪怕這不是某種特定的宗教信仰。他們懷有一種感恩之情,對生活中一切積極的事務都表現出真誠的感謝。他們帶著熱情擁抱世界,每時每刻都懷著喜悅心情去做平凡的事情。他們懂得幽默,讓世界上一切不愉快、對立、爭端和煩惱在幽默中煙消雲散。具有這種能力的人最善於發掘自己的潛力,勇於實現自己的價值,因此,對他們來說,困境反而是他們發現自己,感受幸福的最好時機。
你是否也具備這些幸福人格呢?如果你具備了,我會向你這個幸福的人表示祝賀。如果你還不具備某些人格,或者說還不夠強烈的話,你也不必灰心。不難看出,這些所謂的人格不全是天生的,人們通過學習和實踐完全可以讓自己具備這些幸福人格。
推薦閱讀:
※雙重(多重)人格的體驗是怎麼樣的?
※求助:無法被壓抑的真實
※關注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完整版)
※學佛人也會有人格面具與陰影嗎?學佛人能認識到自己的人格面具與陰影嗎?兩者和世間八風八法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