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

2004年6月,我率領台灣大學EMBA歐洲產業經濟參訪團,前往義大利和法國考察創意設計產業。在米蘭的斯福爾扎城堡(Sforza Castle),我們看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雕制的聖殤像(Pieta,即《聖母慟子像》)。米開朗基羅一生中共雕制了四座聖殤像,米蘭收藏的是最後一座。這座聖殤像仍然是個粗胚,如果沒有米開朗基羅的落款,一般人很難相信是出自他之手;由它所呈現的樣貌與線條,我可以斷言它和米開朗基羅以前的作品不同。我在雕像前佇立良久,內心充滿了感動與尊敬。這尊作品雕制於1564年,出於對藝術的熱情與專註,這位當年已89歲高齡的老人,仍持續地追求藝術的創新,甚至在臨死前五天,還在這塊堅硬的白色大理石上孜孜不倦地工作。

熱情、專註與創新,正是米開朗基羅一生創作的寫照。在1508年至1512年長達四年半的時間,他獨自一人在離開地面約18米高的鷹架上繪製梵蒂岡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的屋頂壁畫《創世紀》。當他平躺身子仰天作畫時,畫筆的顏料不斷滴落在他的身上、臉上甚至眼睛裡。

完成《創世紀》後,米開朗基羅的背脊挺不直了,眼睛也昏花了,而那年他才37歲。從1538年到1544年的6年之間,在相同的創作環境中,他又完成了為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另一幅高70米、寬10米的壁畫《最後的審判》。正是因為他極高的藝術天分及嚴格的工作紀律,500年之後,我們才能欣賞到他留下來的不朽傑作。

作為職業經理人,承擔著股東與其他管理團隊成員的期望,當你心態開始有所懈怠或是變得墨守成規時,不妨緬懷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學習他的熱情、專註與創新!

推薦閱讀:

米開朗琪羅也抑鬱?
米開朗琪羅曠世之作
「玩科普」一個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琪羅
畫家把自己藏在了畫中

TAG:藝術 | 米開朗基羅 | 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