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劍四NPC整理考證——文化篇

仙劍四NPC整理考證——文化篇-2-壽陽-2

在遊戲後期,寧香被皇帝御封為「天下第五香」:-------------------------------------------------------------永馨:沉香、檀香、龍腦香、麝香是四種最為名貴的香,當今皇上封我們壽陽的香為「天下第五香」,從此「沉檀龍麝」之後,就是「寧香」啦!-------------------------------------------------------------周小珊:聽匡大叔說,京城裡好多人都喜歡我們的寧香,可為什麼阿娘現在都不太上山采香草了呢……-------------------------------------------------------------

太平村茶葉在後期作為貢品進了京,壽陽寧香從遊戲開始就一直是遠近聞名的貢品:-------------------------------------------------------------李山:連太平村的茶葉也進了京,還賣得特別好?就他們那種窮地方出的茶葉,怎麼能和我們壽陽的貢品「寧香」相提並論呢?劉平:現在太平村那個窮地方的茶葉也進了京,還賣得不錯,不過比咱們壽陽的寧香還差一截~蓮琪:巢湖另一邊的太平村出產一種臨睦茶,都已經賣到京里去了……真想嘗嘗那茶什麼味道!施青青:我們壽陽的寧香是皇上御封的「天下第五香」,就算太平村的茶葉進京了,也別想和寧香比~-------------------------------------------------------------

雖然壽陽真的有種離香草,然而遊戲里的「寧香」卻是徹底的虛構。香道之中的香,最主要的有四種:沉香、檀香、龍腦香和麝香。這幾個名字非常有名,就算沒聽說過香道的也大抵聽說過「沉檀龍麝」的大名。

沉檀龍麝,沉香為首。沉香又叫沉水香、水沉香、沈香,這個名字的來歷是因為上等沉香密度大,入水後不似一般木頭那樣會漂在水上,而是會沉下去。此外沉香還有很多別名,例如密香、棧香等。沉香不是木頭,而是樹脂,是熱帶地區一類特殊的香樹「結」出的,混合了油脂(樹脂)成分和木質成分的固態凝聚物。這類香樹的木材本身卻往往並無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質較為鬆軟。據現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屬的幾種樹木,如馬來沉香樹、莞香樹、印度沉香樹等都可以形成沉香。一般來說,沉香的密度越大,說明凝聚的樹脂越多,其質量也越好,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沉水將沉香分為不同的級別:入水則沉者,名為「沉水」香;次之,半浮半沉者,名為「棧香」,也稱「箋香」、「弄水香」、「雞骨香」等;再次,稍稍入水而漂於水面的,名為「黃熟香」。一說沉香的品質及是否入水而沉取決於其是由樹上的什麼部位結出的。樹枝結出的為清桂香;樹主幹上結出的為棧香;靠近根部則結為黃熟香;根部結出的香就叫馬蹄香;樹結的傷口上結的香按不同品質可分為角沉香、密香、雞骨香、雞舌香等。沉香中的水沉,尺寸大都較小,長度至多幾十厘米。質優者一般質地較密,甚至堅硬如山石;表面很不平整;顏色多泛出綠色,深綠色,黃色,褐色或黑色,油脂部為深色,木質部為較淺的黃白色,混成各種紋理;含油量高的水沉香往往顏色較深,而且質地潤澤,很容易點燃,燃燒時甚至能看到沸騰的沉油。水沉以結香原因的不同可分為四類:熟結(死後的樹木埋在土裡結成)、生結(樹皮被外力切出傷口結成)、脫落(枝幹朽落結出)、蟲漏(被蟲子蛀而形成)。天然沉香的產量受限,現在多用人工栽培香樹。常在成熟香樹的樹榦上切開或鑽出一些「傷口」,或是鋪設一些真菌,一年或幾年之後就會在傷口附近結出沉香,而且年頭越長,香的質量越好。但即使是人工栽培,一般也要10年以上的香樹才能結香,因為年數短的香樹樹脂腺不足,從結香到成熟又需要很多年,而且並不是一棵香樹就可以結出各種沉香,需要精妙的氣溫環境狀況的配合,所以上品天然沉香為無價之寶。就大多數沉香而言,其顏色越深,質地越密實,品質也越好。但這只是一般性的標準,另外還在考慮成香年數的長短、含油的多少、活樹還是枯樹等很多因素。就顏色來說,據說上品當為白臘色,其次是鴨頭綠,再次是青臘色,黃臘色也還能湊合,烏黑則有些勉強了,而虎斑色的沉香就是比較差的了。以密度而言,油脂高的水沉為佳,次為油脂中等的沉香或稱板沉,較無油脂有織維味的下等沉為速香。《紅樓夢》里賈寶玉在水仙庵祭金釧時在身上荷包里摸出的就是「沉速」二香,大概是指水沉和速香吧。大多數沉香木在常態下幾乎聞不到香味,而在熏燒時則香氣濃郁,能覆蓋其它氣味,而且留香時間甚長,是製造香精油和天然香水的高檔香料。在一些阿拉伯國家,重要的典禮和聚會上,至今也還常常直接熏燒沉香。

沉香味辛、苦、性溫,能疏通經絡、通關開竅、辟邪安神、治心神不定,恍惚不樂。不僅宜於熏燃,也可以研成粉末內服(外用還可治療外傷並有鎮痛作用),或以沉香片、沉香粉沖泡飲用,不但保健兼且治病。例如沉香中的一種:黃熟香,就是最適合入葯的香料。一般說來活樹結出的生沉作藥用較佳,而死樹結出的死沉則主要是香料之用了。

由於沉香是自然凝聚而成,大小、形狀差異很大,古人多就其外觀特點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如:牙香(體積較小,狀如馬的牙齒),葉子香(薄片狀),雞骨香(內有空隙,似雞骨),光香(外表如枯竭的山石,多作陳設之用),水盤頭(體積甚大而質地較軟),「速暫香」(在沉香自然成熟之前就採取者)等等。一些形狀巧妙別緻的沉香還被當作陳設品,置於案頭把玩。也有用天然沉香雕刻的,但沉香對雕工的技藝要求很高,其硬度遠大於木材,而且又凝聚了油質和木質兩種材料,質地不勻,不易雕琢所以,所以好的沉香雕品極為珍貴。在佛教中,沉香的地位也很高。沉香是「浴佛」的主要香料之一,沉香木雕刻的念珠、佛像等是珍貴的佛具,沉香製作的熏香不僅用於禮佛,還是參禪打坐的上等香品。

沉香在唐朝已傳入廣東,宋朝普遍種植,因為主要集中在東莞地區,所以又名莞香。關於莞香,當地人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莞香的洗曬由姑娘們負責,她們常將最好的香塊偷藏胸中,以換取脂粉,於是沉香又有了一個香艷的別名「女兒香」。 沉香樹用途廣泛,樹脂是沉香,木材可制線香,而樹皮可用來造紙。由於分布區不斷縮小,只剩下零星的分布,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不過國內的氣候條件不是最佳,沉香品質往往不算太好,上品沉香還是南亞和東南亞出產的。

沉香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品類:奇楠香。(「奇楠」是梵語音譯,就是「伽藍」,唐代的佛經中常寫為「多伽羅」)奇楠香的成因與普通沉香基本相同,但兩者的性狀特徵又有很多差異,所以習慣上讓它單成一類,且列為沉香中的上品。奇楠香不如沉香密實,上等沉香入水則沉,而很多上等奇楠卻是半沉半浮;沉香大都質地堅硬,而奇楠則較為柔軟,有黏韌性,削下的碎片甚至能團成香珠,顏色也較深;奇楠香油脂含量一般高於沉香。沉香味澀而奇楠辛辣,《本草綱目》說沉香是: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熱;多數沉香不點燃時幾乎沒有香味,而奇楠不同,不燃時也能散發出清涼香甜的氣息;在熏燒時,沉香的煙凝而再散,奇楠煙直冒而長,沉香的香味很穩定,而奇楠的頭香、本香和尾香卻會有較為明顯的變化;沉香能理氣調中,奇楠香則下氣辟惡、通竅醒腦。更重要的是,奇楠香的產量比沉香更少,由於這種種原因,使得奇楠香尤其珍貴。在宋代的時候,占城(今越南境內)奇楠就已經是「一片萬金」了,今天的奇楠香更是價格不菲。在今天,最好的奇楠香大多產自越南,普通人很難得見。

傳說東晉大款石崇曾經把沉香粉末撒在象牙做成的床具上,讓姬妾們從上面過,沒留下印子的賞珍珠一百琲(琲就是串),留下印子的被勒令節食減肥。。。他家裡的女人們都開玩笑說「爾非細骨輕軀,那得百琲珍珠」。

沉香:http://baike.baidu.com/view/30274.htm奇楠香:http://www.incensetrade.cn/Html/xxnews/20072/2007223174917.html

檀香是佛家的favorit,謂之「栴檀」。取自檀香樹的木質心材(或其樹脂),愈近樹心與根部的材質愈好。常製成木粉、木條、木塊等或提煉成檀香精油。最常見的檀香是薄片形,並且至少要30年以上的樹齡,才能達到採集販賣的標準。檀香分為白檀、黃檀、紫檀等品類。「皮質而色黃者為黃檀,皮潔而色白者為白檀,皮府而紫者為紫檀,並堅重清香,而白檀尤良。」紫檀木剛採伐下來的時候,心材呈鮮紅或橘紅,久露在外才慢慢變為紫紅,所以紫檀也被稱為赤檀。檀香樹也是熱帶樹種,喜濕熱氣候,印度老山出產的檀香品質優良,固有「老山檀」之名,而澳大利亞、印尼等地所產檀香其質地、色澤、香度均有遜色,稱為「新山檀」。(另有一說,剛剛砍伐的檀木常帶些腥氣,所以制香時往往先擱置一段時間,待氣息沉穩醇和之後再使用,名為「老山檀」,而砍伐之後隨即使用的稱為「新山檀」。)公認為最好的檀香精油,是產自印度的邁索爾(Mysore)。檀香樹生長極其緩慢,通常要數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長最慢的樹種之一,成熟的檀樹可高達十米。檀香樹非常嬌貴,在幼苗期還必須寄生在鳳凰樹、紅豆樹、相思樹等植物上才能成活。紫檀生長緩慢,一長大就會空心,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而且非數百年不能成材,因此檀香的產量和規格很受限制,人們對它的需求又很大,所以從古至今,它都是難得的價格昂貴的珍材。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因為蟒蛇喜歡盤踞在檀香樹上,所以人們常以此來尋找檀木。采檀的人看到蟒蛇之後,就從遠處開弓,朝蟒蛇所據的大樹射箭以作標記,等到蟒蛇離開之後再去採伐。

檀香用於制香歷來被奉為珍品,不過,檀香單獨熏燒時氣味不佳,而且乾燥上火,反而不利心神安寧,但若能與其它香料巧妙搭配起來,則可「引芳香之物上至極高之分。」檀香味辛性溫,理氣和胃,還可止痛,能抗菌消炎,鎮咳袪痰,外敷可以消炎去腫,滋潤肌膚;熏燒可殺菌消毒,驅瘟辟疫。從檀香木中提取的檀香油在醫藥上也有廣泛的用途,具有清涼、收斂、強心、滋補、潤滑皮膚等多重功效,對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炎症很有好處,並且古來就是治皮膚病的重要藥品。檀香的香味有鎮定安撫之用,對於冥想很有幫助,因此佛家對檀香推崇備至,以至佛寺也常被尊稱為「檀林」,「旃檀之林」。佛家習稱檀香為「栴檀」,意思是「與樂」,「給人愉悅」。佛經中多見的「牛頭旃檀」,則是指北俱蘆洲的秣刺耶牛頭山所出產的一種品質最優的白檀。

檀香木是一種珍貴的木材。現在北京雍和宮就存有一座高26米,直徑3米的巨型檀香木雕彌勒像,那是清代的七世達賴喇嘛為感謝清朝廷為他平息叛亂,不惜重金從尼泊爾購買了一株巨大的檀香樹,動用無數人力花了3年時間運抵京城,再請巧匠精工雕琢而成。另外白檀常被用於製作扇子和箱匣,檀香扇就是白檀做的。而紫檀是中國古典傢具用料中最高級的木材,沒有之一。紫檀木在各種硬木中是質地最堅硬、份量最重的,入水則沉(但是檀木和沉香完全是兩個東西,檀木是木材入水沉,而沉香是樹脂,不是木頭),顏色紫黑,靜穆沉古,在唐朝時開始被做成小件器具,明清兩朝,紫檀傢具受到宮廷和上層社會的狂熱追逐。明代朝廷用紫檀起初在我國南部採辦,後因木料不足,遂派員定期赴南洋採辦,因此儲存了許多紫檀木料。南洋的紫檀經明代採伐幾欲殆盡,明末清初,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部分都彙集中國。清代早期還使用明代的庫存。清代中葉以後,庫存用完,貨源一時中斷,在那以後,連皇帝要做新傢具也只得用紅木代替紫檀了。 國外對紫檀更是惜之如寶,據說拿破崙墓前有一隻15厘米長的紫檀木棺槨模型,參觀者無不驚慕。後來西洋人來到北京,見種種大型器物,才知道紫檀的精英盡聚北京,遂拚命搜刮。現在歐美尚存的紫檀器物,絕大多數都是從北京運去的。檀木分為大葉檀、小葉檀兩種。小葉檀原產印度,為紫檀中精品,古典傢具所用的紫檀木就是指的小葉檀,但是小葉檀數量實在太少,很是珍貴,不是常人能及,現在市場上號稱紫檀的,大都是非洲大葉檀。鑒別紫檀流傳最廣的方法,就是用酒精了。用醫用酒精棉球擦一擦,棉球會呈桔紅色(一說紫紅),把紫檀碎塊炮在酒精里,會有煙霧狀桔紅(一說紫紅)色彩絲噴出,呈雲山霧罩的樣子,而且酒精表面會有一層熒光物質。但是也有人說這些方法都有問題,很多別的深色木頭也會有類似現象。。。

檀香:http://baike.baidu.com/view/68751.htm紫檀:http://baike.baidu.com/view/9739.htm沉檀龍麝的「龍」是指龍腦香。龍腦香又名冰片,瑞腦。佛家依梵音譯為「羯布羅」、「羯婆羅」、「固布婆律」等。之所以取名「龍腦」是因為其珍貴難得。龍腦香是龍腦香樹的樹脂凝結形成的一種近於白色的結晶體,天然龍腦晶體多形成於樹榦的裂縫中,體積小的為細碎的顆粒,大的多為薄片狀。以片大整齊、香氣濃郁、無雜質者為佳。梅花樣的龍腦片,「狀如雲母,色如冰雪」者,為龍腦中的上品,古人稱之為「梅花腦」;品級差一些的,狀如米粒的碎顆粒,稱為「米腦」;晶體顆粒與木屑混在一起的,稱為「蒼腦」;不成晶體而成油狀的,則稱為「油腦」。天然龍腦質地純凈,熏燃時不僅香氣濃郁,而且煙氣甚小。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歷來都被視為珍品。唐宋時期,出產龍腦的波斯、大食國的使臣還專門把龍腦作為「國禮」送給中國的皇帝。龍腦香早在西漢時就已傳入中國。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在西漢的廣州已能見到龍腦香。(那時的海上絲綢之路已有相當的規模,印度、西亞的很多物品都已進入中國南方。)在佛教里,龍腦既是禮佛的上等供品,也是「浴佛」的主要香料之一,還被列入密宗的「五香」(沉香、檀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在盛產龍腦的地區,龍腦樹的樹膏也被用作佛燈的燈油。西雙版納傣族寺院的僧人視龍腦香為「神樹」,為「樹中之寶」,他們就常用這種油脂點佛前的「長明燈」,也用這種油脂熬制傣家「聖葯」。

龍腦樹長於熱帶和亞熱帶,樹榦粗大,一般都能高達四五十米以上,直徑也有兩三米,是熱帶雨林「高層空間」的重要植物。這種樹不僅出產龍腦香,其木材也是優質品種,而且葉、花及果實皆有香味。龍腦樹的樹脂十分豐富,出油率為0.06—1.0%,鑿開樹榦或樹枝就能引出樹脂來。除了天然凝結的龍腦晶體,其液態樹脂也可以利用,古代將其作為香膏用,稱為「膏香」、「婆律膏」。現在中醫使用的冰片,就是龍腦樹的乾燥樹脂(即古稱的龍腦),或從液態樹脂(婆律膏)或龍腦木中蒸餾提取的白色晶體。

古人很早知道用加熱蒸餾的方法(「火逼成片」,用鐵鑿在樹榦上打一個小凹坑,用火一點,立即就會熊熊燃燒起來,幾分鐘後,樹榦中的油汁就會滴滴嗒嗒往下淌,並很快就會流滿小凹坑)從龍腦樹的木材中提取晶體,稱之為「熟腦」。並且,對於龍腦香的存儲保養古人也有專門的辦法:「龍腦香及膏香………合粳米、相思子貯之則不耗。」(《唐本草》)

龍腦在中醫里名為冰片,歸於「芳香開竅類」藥材。中醫學認為龍腦為「芳香走竄」之品,內服有開竅醒神之效,適用於神昏、痙厥諸證;外用有清熱止痛、防腐止癢之功,可治療瘡瘍、腫痛、口瘡等疾患。在安宮牛黃丸,冰硼散等成藥中,龍腦都是主要成分之一。在《本草綱目》中,不僅記載了龍腦的一些形狀特徵,如「以白瑩如冰,及作梅花片者為良。故俗呼為冰片腦,或雲梅花腦」;還專門指出,用紙卷捻起龍腦,燒煙薰鼻,吐出痰涎,就可以治癒很多頭痛病。

龍腦不僅用於熏香和醫藥,還被用於美食。中國的宮廷御宴里,就有燕窩配龍腦的「會燕」;在南亞地區,夾有龍腦的檳榔是當地貴族階層的上等食品;宋代以前,人們就開始在茶餅(由茶和米壓制而成)中摻和香料做成「香茶」,所用的香料大多都是龍腦,或在壓制茶餅之前以龍腦窨茶,或以龍腦浸水直接灑在茶上,也稱為「龍腦茶」。

有人會把龍腦香和龍涎香搞混,其實龍涎香是抹香鯨的腸道分泌物,屬於動物香,完全不同的兩樣東西。龍涎香也是相當高級的香料,最初被漁民們撈到時,因為不知是什麼東西,所以被當作龍睡覺時流的口水,香氣四溢勝過麝香,歷代宮廷都很喜歡。在今天,龍涎香是香水的重要材料,而且在龍腦香、麝香、香貓酮等許多香料的分子結構都被破解、都能人工合成以假亂真的替代品時,龍涎香卻始終無法合成。天然龍涎香的交易幾乎完全被香水大國法國所控制,其價格堪比黃金。由於人們大肆採集龍涎香,現在可憐的抹香鯨也成了瀕危保護物種了,懷璧其罪啊。。。

龍腦香:http://baike.baidu.com/view/41887.htm龍涎香:http://baike.baidu.com/view/103012.htm

麝香是沉檀龍麝里唯一的動物香,是成熟的雄麝肚臍下方的香腺和香囊中形成的一種有香物質,又稱元寸香、臍香、當門子。香味濃郁,經久不散。 雄性麝鹿的香囊是一個橢圓形的袋狀物,位於肚臍下面,香腺包圍在香囊附近,香腺中分泌出麝香的初香液,進入香囊之後形成麝香,再經過約兩個月的熟化和貯存,才形成粉粒狀和顆粒狀的「麝香仁」。成熟的麝香呈咖啡色,干後為深褐色,其形狀多呈粉末狀,也有時為籽粒狀、皮膜狀或油脂狀。採集麝香時,把香囊整個割下晾乾,就是「毛殼麝香」,其重量很小,一般只有5-10克,剖開後可以看到一些粉末或小顆粒的「麝香仁」,還有一些少量的細毛和脫落的內皮,習稱「銀皮」。野生麝香仁質軟,油潤,疏鬆。其中顆粒狀的麝香仁質量最好,習稱「當門子」,呈不規則的圓球形或顆粒狀,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潤光亮,微有麻紋;粉末狀者稱為元寸、寸香,多呈棕褐或黃棕色。粉末狀或顆粒狀的麝香仁使用不夠方便,也不宜精細把握用量,所以調配香料時常把麝香仁製成麝香溶液。

麝香氣味濃郁且迥異於其他的香味。單用麝香,無論量大量小,氣味都不好聞,但若微量使用,並於其它香料搭配起來,卻可以使整體香氣更加穩定,而且其強烈的開竅醒神作用可以使香氣具有一種特殊的靈動感和「動情感」。所以也是合香、香水的重要原材料。古代文人、詩人、畫家都在上等麝料中加少許麝香,製成「麝墨」寫字、作畫,芳香清幽,若將字畫封妥,可長期保存,防腐防蛀。

麝鹿民間又叫香獐子,喜歡生活在海拔較高的高原和山區,一般單獨活動,嗅覺、視覺、聽覺都很靈敏,膽怯,機警,行動輕捷,善於跳躍和奔越懸崖峭壁,是一種很「靈」的動物。雄獸從1歲就開始分泌麝香,3—12歲是旺盛期,但要形成顆粒狀的較好的麝香仁要8-10歲以上。麝香其實是一種外激素(外激素是動物腺體中分泌出來的, 能在同種動物之間傳遞信息的化合物),其香味在平時是麝鹿相互辯認、增加交往、減少同競爭對手遭遇的通訊手段,在繁殖期間則有強烈的吸引異性的作用。

麝香不僅是高級的香料,也是最名貴的中藥材之一。很多著名的中成藥,如安宮牛黃丸、大活絡丹、六神丸、蘇合香丸、雲南白藥、蘇合香丸、香桂丸等都含有麝香的成分。麝香味辛溫,辟惡驅蟲,性質「走竄」,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等功能,要當心的是麝香對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孕婦忌用。麝香對中樞神經系統、呼吸、脈搏、血壓等有極為明顯的影響,小劑量有興奮作用,大劑量有抑制作用,西藥常用麝香作強心劑、興奮劑等急救藥。

麝香是中國的著名特產,不僅質量居世界之首,產量也佔世界的70%以上。「西藏麝香」自古以來就是西方人士夢寐以求的天然寶物,早在公元一世紀,古羅馬就有了來自西藏的麝香。(中國古代有四大對外通商渠道,北絲綢之路、南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經過西藏的「麝香之路」。)獲取1千克麝香,大約要捕殺160頭麝,由於捕殺過度,目前我國麝類動物的估計約有60萬頭,僅為50年代的五分之一。無論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出產優質麝香的馬麝、黑麝和喜馬拉雅麝,還是分布地區較廣的林麝和原麝,都已經成為瀕危物種,均被列入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令人欣慰的是,現在我們可以養殖麝鹿,而且不再像以往那樣殺麝取香,而是活體取香,從香囊口直接掏取麝香仁,不僅可多次獲取,提高麝香產量,也讓麝鹿免於滅族之憂了。

傳說種瓜忌諱見香料,尤其忌諱麝香,唐代大臣鄭注曾經一次去地方上就任,姬妾百餘人一路浩浩蕩蕩,都配戴麝香,香飄數里,結果從京城到他的治所,一路上的瓜全死完了,一個也沒留下。。。

麝香:http://baike.baidu.com/view/36208.htm

茶露小MM說起過調香:-------------------------------------------------------------茶露:調香和調葯其實是一樣的,其中需要拿捏的份量、火候等等,全都是細功夫,沒有兩三年的時間,是學不來的。-------------------------------------------------------------

對於香的製作,中國古代就已形成了一整套與中醫學說、道家外丹學說一脈相承的理論,從配方到製作有完備的嚴格的工藝體系。香,不僅要芳香養鼻,更要養神養生,這是傳統制香工藝的一個核心原則。在中國的養生學中,享受和保健、治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和自然的關係達到和諧。這一點上,中國古典香道和現代香水大相逕庭。

現在市面上的熏香能看到許多像檀香、沉香這樣的單品香料,所以有很多人就以為這類單品香是傳統香的主體,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正如中醫不會只用一種藥材來治病,香道用的香往往也是許多種香料合成的。單一的中藥材即使再珍貴也缺乏系統的平衡性,不可直接用於治療和保健,同樣,一種好的香料並非就是好香。例如對於檀香,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講到:「檀香單焚,裸燒易氣浮上造,久之使神不能安。」早在漢代,古人就已經意識到單品香的局限併產生了香料配伍的觀念,開始轉而使用多種香料配伍而成的合香。從西漢初期的「四穴熏香爐」可以看出,合香在那時就已是呼之欲出了。漢代之後,香料配伍水平不斷提高,香方種類也日益豐富,直到明清,合香一直是傳統香品的主流。只是近現代以來,香文化日益衰落,連單品香都僅殘存於寺廟,不要說合香了。靈虛香、 靈馨香 、宣和帷香等都是傳說中的傳統合香,只不知現在賣的靈虛香等物還有幾分真實。現代的香水,也往往是由N多種原料配成的,而且配方都是各家不傳之秘,這一點上倒是古今中外,俱同此理。

在歐洲和阿拉伯世界,頂級的調香師擁有神秘而輝煌的名聲、和驚人的報酬,前兩年有部電影《perfume : the story of a murderer》(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展現了古老神秘的調香業的一角。而在中國,古典時期的調香工作是由匠人完成的,至於當代,香文化苟延殘喘,更不用說調香師了。

傳統合香的配製是非常複雜講究的,不要說兩三年,就是二三十年也未必學得好。簡單說來,首先是要綜合考慮該香的用途、香型、品位等因素,再根據這些基本的要求選擇香料或藥材,按君、臣、佐、輔進行配伍。君臣佐輔各自的性質和諧而有主次地揉合在一起,達到這種香品的目的,衙香、信香、貢香、帷香以及療病之香,各有其理,各有其法。君臣佐輔所用香料的類型和配比、製法,不僅要考慮到香料的氣味和醫理性質,還要考慮對天時氣候人體的針對性,有時還有玄學方面的講究。對於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運六氣之理推算,是土運太過之年,而且乾燥火氣大,因此為了利於人體身心運化,要用沉香為主,即沉香為君,少用燥氣較大的檀香,再輔以片腦、大黃、丁香、菖蒲等以調和香料之性,才能與天地人俱合。

傳說中還有一些特殊的香,不僅對用料、炮製、配伍有嚴格要求,而且其製作過程須按節氣、日期、時辰進行,才能達到特定的效果。著名的靈虛香有「三神香」之名,據說就在製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封包窖藏,窖藏時要有寒水石為伴,等等。《紅樓夢》里薛寶釵用來治病的「冷香丸」,大抵也屬於這種情況。

天然香料的栽培和採制就很有講究,栽培要控制其水分、溫度、光照、土壤、空氣以及周邊的植物群落等自然因素,而採制則要控制其生長周期(有些香,比如沉香,越久越好,而也有一些,比如熏衣草,會在某個時間到達頂峰質量,過猶不及)、採取的時機(不同的天氣和時辰採制都會不一樣,不僅影響其藥力,甚至可能改變其藥性)。天然原料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才能成為配香的香料,這叫做炮製。炮製也和配製一樣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炮製得當與否,直接影響著香的質量。香料的炮製與中藥的炮製有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多差別。同一種香料,用在不同的香里,炮製方法常常也不一樣。從總體上說,炮製香材的目的,一是去其雜質,便於使用,二是導順治逆,理其藥性。恰當的炮製可以加強香材的藥性,使其功效充分發揮出來,並消除可能具有的毒副作用;此外還可以根據配伍的要求,使用特定的炮製方法使香材的藥性發生改變。香料的炮製方法和做菜、制茶、中藥都有一點相似,例如:修制、蒸、煮、炒、炙、炮、焙、飛等。修制是指用機械方法除去雜質和水分、除去變質和非藥用的成分,並切碎。比如龍涎香需要清除其中的砂石,沉香則要清除泥土。蒸就是隔水蒸,可清蒸也可加入輔料,蒸的次數和火候都有講究。香料蒸熟後可以調理藥性,也可以分離香材。比如篤耨香黑白間雜者,必須分離單用,要用瓷器盛香蒸,水沸後約半小時,白的浮,黑的沉,就可以分開了。煮是用清水或加料浸煮,主要目的是調整藥性,去異味。如制甲香,即需先用碳汁煮,次用泥水煮,最後用好酒煮。或用米泔水浸多日後,再用米泔水煮,待水盡黃氣發出時收,涼後再火炮。炒一般是用小火炒,也是有清炒有料炒,有炒成黃色,有直接炒焦。如制檀香的方法之一是,選好檀香製成碎米粒大,慢火炒到冒紫色煙、斷腥氣。炙是用某種液體輔料拌炒,使輔料滲入香材中,以改變香材的藥性。在制香中常用的輔料主要有蜜、梨汁、酒等。炮是用大火急炒,還可以加沙子、蒲黃粉等一起拌炒。烘焙就是烘乾。水飛是把粉碎後的香材加水研磨(其粉末即「飛」入水中),再將懸濁液靜置沉澱,將沉澱物晒乾研細備用。此法能防止香材在研磨時粉末飛揚的損耗,又可分離出香材中可溶於水的成分,使香更加細膩。

芳香植物的有香成分主要就存在於樹木的油脂之中,香料質量往往與油脂含量有關。於是人們後來發現可以用物理方法把油脂分離、提取出來,就成了香精油,可以方便地運輸和配伍。不過芳香植物中除了直接產生香味的揮發性油脂,還含有很多的其它成分,而這些成分往往是其藥用價值的由來,如「配糖體」(也是「阿斯匹林」的來源):有鎮咳、防腐、消炎等作用;「帖類化合物」,可以殺菌驅蟲,治療濕疹皮膚病等屬於異類入侵的病症;「鞣質」:對於植物本身有防腐、防蟲害的作用;「類黃鹼素」:一種黃色色素,難溶於水,可以增強心肌、預防便秘;「皂素」,可令植物在乾旱期防止水分蒸發,並對遏阻害蟲有很強的作用,主要應用於催吐、祛痰;類胡蘿蔔素:普遍存在於植物各部位,可用於祛痰、健胃,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疾病;香豆素:在當歸、獨活、白芷中存在最多,常用作鎮痛方面的配方。

香品的外形也有很多種,有經過簡單加工、保留原始外觀的原態香材,有直線形的線香(豎著燒的是立香,橫倒燒的是卧香),有帶竹木芯的棒香,有盤成平面螺旋形的盤香,有懸掛著燒的塔香,有圓錐形的錐香,有豆大的香丸,有粉末狀的香粉,有研磨成膏狀的膏香,有用香料浸泡或煎煮出的香湯,還有香囊、香枕等。香品燃燒時產生的煙也各有不同,聚煙香的煙氣可以匯聚不散,微煙香煙氣很淡,無煙香則看不到煙氣。香品的用途不同,其產生香味的途徑也不同。自然散發香氣的,只須塗抹或佩戴,香料的香味就可以直接散發出來,如香精油、塗香(又名塗敷香,塗敷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香囊、佩香(掛在頸下的香包)、衣香(放入衣服、衣袋)、香枕、帷香等等。也有要薰燒才能散發香氣的香品:直接點燃使用的香(燒香),還有不直接點燃,而是藉助炭火熏烤散發香氣的香(熏香)。另外有要浸煮而散發香氣的,,古人以蘭膏熏衣就是這種。

古代的香,所用都是天然香料,價格不菲。終於隨著化工業的發展,在19世紀後半期,歐洲出現了人工合成香料化學香精,不僅能大致地模擬出絕大多數香料的味道,而且原料(石油之類)易得,成本低廉,並能輕易產生濃郁的香味,於是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料,成為現代工業生產中的主要添香劑,現代香水大多數成份正是化學香精,在制香行業中同樣如此。現在我們在市場上能見到的絕大多數香品都是這類化學香精香。名為檀香、沉香,其實只是使用了有「檀香味」或「沉香味」的化學香精。化學香精與天然香料相比,最大的差別在於雖然有了宜人的香氣,卻沒有天然香料的藥用價值,相反還很可能有害健康,因此講究的人們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都盡量追尋天然香料。不過大多數人只是把香水作為一種化妝品,而燒香不過是禮佛的儀式,所以不會關注這一點,只關注香品外形的美觀和香味的濃艷了。

化學香精和化學加工技術的廣泛使用也在實質上改變了現當代的制香工藝,再加上中國近代以來社會的動蕩,雖有一些傳統的方法和技術仍然得到了採用,但用傳統原料製作傳統香工藝已經大部分中斷散失了,和許許多多的古文化一樣,我們只能遙想當年勝跡。

現在也還有一些天然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使用單一香料的「單品香」(或是基本保持香料的原態,如塊狀、條狀或粉末狀;或是製成線香、盤香等形狀)。前面說到過,單品香的性質有所偏頗,從藥理上來說不是很適宜的,漢代時還常用單品香,唐以後就普遍使用多種香料調和成的「合香」了。第二類就是合香,形狀上多為線香、盤香等。而傳統合香的製造,不僅要有天然香料作原料,更要有合理的配方,嚴格的炮製方法和製作工藝,由於工藝失傳和無人關注,合格的合香在當代恐怕就算不是完全失傳,也是鳳毛麟角,很難尋得。  

壽陽寧香的製法是柳夢璃發明的:-------------------------------------------------------------祿翠:用離香草制寧香的法子,其實是小姐告訴老爺,老爺再傳給壽陽百姓的~她還會制許多其他的香,譬如給夫人用來修禪供佛的瑞腦香~-------------------------------------------------------------

NPC們說起過夢璃的全能、和寧香的藥用價值:-------------------------------------------------------------周小珊:離香草制的香叫「寧香」,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就在香爐里放上一點,一會就能睡著了~茶露:我猜壽陽城年年進貢的「寧香」之中,除了離香草,一定還用了麝香、蘇合香等安心定神的香料,否則這「寧香」可沒有那麼好的靜心寧神之效!茶露:我猜縣令小姐一定是個精通藥理的人,她調製的「寧香」不但能安心養神,還能通竅活血~-------------------------------------------------------------

祿翠提到的瑞腦香其實就是龍腦香,然而瑞腦香也即龍腦香跟參禪念佛關係不大,恰恰相反,「瑞腦」一詞取代「龍腦」出現時,往往是在一些很香艷的場合。李清照的「瑞腦銷金獸」廣為流傳,不過瑞腦最香艷的形象出現在唐代。傳說唐宮中皇帝要臨幸某個妃子時,就以龍腦香塗地。玄宗尤其喜歡龍腦,經常拿來賞賜。交趾國曾經進貢過很高級的蟬蠶形龍腦,據說只有老樹才有,宮中將其叫做瑞龍腦,可能瑞腦一詞就是來自這裡。楊貴妃曾得賜過十餘枚瑞龍腦,香徹十餘步,她還私自送了安祿山三枚。一次皇帝和親王下棋,楊貴妃在一邊看著,皇帝快輸了,楊貴妃就把小獅子狗放在旁邊,小狗上桌攪亂了棋盤,皇帝很是高興,這時風吹起貴妃的領巾搭在了旁邊彈琵琶的樂工賀懷智頭巾上,賀懷智回家後發現頭巾香氣撲鼻,就解下來收藏了。後來安史之亂,玄宗幸蜀,平叛後玄宗思念楊玉環,賀懷智把當初收藏的頭巾拿來進獻,這時頭巾上香氣猶存,玄宗落淚說,這是瑞龍腦香。

通竅活血是香的重要功能之一,安心寧神也是,不過這兩個性能多少有點不兼容。通竅活血要求疏通,往往是有「走竄」性質的香有此功能,這樣的香是醒腦提神的。安心寧神則要求有鎮靜功能。大多數香都是提神醒腦的,比如麝香蘇合香,鎮靜的似乎相對少一點,檀香就是。不知道壽陽「寧香」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是不是考慮和「離香草」音近,不過看這個名字,大家大概都會直覺地認為寧香是安寧心神的呢。

乳香:又名熏陸香,乳香樹的樹脂,味苦性溫,調氣活血、止痛追毒,香氣是木頭香,帶一點檸檬味,傳說最好的乳香出產於阿拉伯半島的阿曼。丁香:也叫雞舌香,不是我國常見的丁香,而是熱帶的「洋丁香」樹,花、果、干、枝、葉都可提煉丁香精油。殺菌、鎮痛、暖脾胃,能治療齲齒、潰瘍、口臭等口腔病,還可以解酒。從漢朝開始就是古人最常用的口香糖。安息香:熱帶喬木安息香樹的樹脂,外表棕色,嵌有白色顆粒,味辛苦,性平無毒,開竅醒神,行氣活血,止痛,也可防腐。安息香梵語名叫拙貝羅香,本身氣味並不好,但和麝香一樣能提升別的香料氣味,是優秀的合香材料。傳說燃燒安息香可以引得老鼠來聚,未知確否。鬱金香: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鬱金香,最主要的作用還是觀賞植物,古人曾經用來釀酒。降真香:又叫降香、紫藤香,是降香檀的根部心材,降香檀就是印度黃檀。味辛性溫無毒,內服能行血破滯,外塗可止血定痛,香氣濃郁,能辟惡氣,也很適宜於做合香。青木香:最早的時候青木香是木香的別稱,而木香就是蜜香(沉香的一種),因音近而訛,後來人們管馬兜鈴根叫青木香,蜜香則被叫做南木香、廣木香。蘇合香:蘇合香樹的樹脂,一般用的是再加工成的油狀液體蘇合香,質地非常粘稠,含油足,能沉於水但不溶於水,味辛性溫,開竅辟穢,豁痰止痛,氣味濃郁。粘稠蘇合香油在阿拉伯世界曾被直接當作香膏用。麝香、蘇合香、安息香均有開竅作用,均可治療猝然昏厥,牙關緊閉等閉脫之證,但其芳香開竅之力有強、弱之不同,麝香作用最強,安息香、蘇合香開竅之功相似,而麝香兼有行氣通絡,消腫止痛之功,安息香兼可行氣活血,又可用於心腹疼痛,產後血暈之症。芸香:我國西部地區的一種草本植物,味道辛辣麻涼,驅蟲、通經、祛風,古人常在書籍中夾放這種草辟蠹驅蟲,所以與「芸」有關的名詞多與書籍有關,「芸編」、「芸台」,「芸簽」等,「書香門第」一詞中的「書香」指的就是芸香。在書房中焚燒芸香,散發出的濃烈香味可以辟除書中的蠹蟲。所以芸香爐也是古代文房中常見的器具。 廣霍香:宋朝時由南洋傳入的亞熱帶草本植物,很適於提煉精油,味辛性溫,能提神、抗菌消炎,保養皮膚很不錯。霍香:又叫排香草,和廣霍香不是一個東西。霍香自古就被用於防疫辟惡,治嘔吐霍亂,可提取精油,還可作蔬菜食用,既耐寒又耐熱,我國南北各地都能種,而且不擇土壤,因此成了民間最為喜聞樂見的中藥之一,大名鼎鼎的「霍香正氣水」的原料。

乳香:http://baike.baidu.com/view/140974.htm丁香:http://www.xiangwenhua.org/Html/01JinQi/01-02DingXiang.htm安息香:http://baike.baidu.com/view/37136.htm降真香:http://www.xyxy.net/zyys/caoyaowenzhang/20080321/262837.html青木香:http://baike.baidu.com/view/67112.htm蘇合香:http://baike.baidu.com/view/94078.htm芸香:http://baike.baidu.com/view/270181.htm廣霍香:http://baike.baidu.com/view/1237033.htm霍香:http://baike.baidu.com/view/440762.htm

另外,遊戲里夢璃戰鬥中用到過的香料還有沒藥和鳶尾香。沒藥來自阿拉伯世界,是一種灌木或小樹的樹脂,味苦有刺激性,香味有一點像麝香,煙味重,可散血去瘀,消腫止痛。沒藥經常外用,古埃及人和猶太人都用沒藥來塗抹屍體,古埃及人還用沒藥調蜂蜜來治皰疹,希臘士兵常隨身攜帶沒藥作消炎殺菌葯,現代的面膜也經常用到沒藥。鳶尾香是用鳶尾制的,味辛苦,性寒,活血祛瘀,祛風利濕,有一定的毒性,尤其是根部,不能自己隨便亂服用。

沒藥:http://baike.baidu.com/view/51936.htm鳶尾:http://baike.baidu.com/view/42749.htm

漢代時,朝臣上朝口含雞舌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漢桓帝時,刁存任侍中一職,年紀大了有口臭,皇帝給他一塊雞舌香讓他含在嘴裡,雞舌香味道有點辣辣的刺激性,刁存沒見識過,嚇得以為皇帝給了自己毒藥,又不知自己犯了什麼錯,也不敢吞下去,回家後與家人決別,一家人抱頭痛哭,同事知道了過來問,把他含在嘴裡的東西拿出來一看,原來是雞舌香,於是傳為笑柄。

漢末三國,曹操還送過諸葛亮五斤雞舌香,當然不是因為孔明有口臭,而因為含雞舌香此時成了朝廷大臣的正規禮儀,曹操暗示孔明希望能同朝為官而已,可惜人家孔明看不上他。。。

(明)周嘉胄《香乘》:http://club.xilu.com/wave99/msgview-950484-28287.html

路邊有兩個小MM說起過用檀香提神的事:-------------------------------------------------------------施青青:最近我總覺得精神很糟,昨天走在路上差點睡著,還撞了人,被笑話了好一陣。宋敏春:要真是這樣,你可以去涵草堂買些檀香,每天在爐子里放一些,聽說這法子是柳大人的千金告訴永馨的,永馨又告訴了我~施青青:檀香?那東西可不便宜吶……-------------------------------------------------------------宋敏春:上次我讓施家妹子用檀香提神,沒想到她現在用上癮了,天天都用,整個人都有淡淡的香氣~-------------------------------------------------------------

我國古人就懂得薰香具有美容、祛痛、消除疲勞、排解憂鬱之功效。在秦漢以前,中國還沒有沉香之類的香料傳入,當時焚燒的是些蘭蕙一類的香草。到了漢武帝時代,嶺南逐漸與中原溝通,南方諸郡紛紛奉獻珍奇,香料因此傳入中原,從此不再僅僅焚燒香草了。漢武帝的寵妃趙飛燕喜好雜薰諸香,坐處余香百日不歇。古時的薰香,主要是焚香,也就是把香料製成餅塊,放在一種特製的香爐內焚燒。《紅樓夢》就有「寶鼎茶閑煙尚綠」的描述。後來發明了在用銀葉或雲母片製成的淺盤盛香,隔著金屬加熱香塊,使香不碰到火,讓香氣自然舒緩而無煙燥氣,這就是薰香。薰香不似焚香那麼濃烈,卻香風裊裊,絲絲入骨。但這種方法仍免不了有明火與煙氣的缺陷,而且香味也有限。法國人在十九世紀末發明了用暗火悶燒精油的辦法來薰香,使得薰香之道又上了一個層次。明清時期這一方法隨著傳教士們傳入中國。《紅樓夢》里賈寶玉在警幻仙子那裡遇到的「群芳髓」號稱「此系諸名山勝境初生異卉之精,合各種寶林珠樹之油所制」,其實就是配好的精油。

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奢侈品」,正如施青青所說,檀香那東西可不便宜。所以香文化的發展特別需要一個安定繁榮的「盛世」環境,而近現代社會的持續動蕩,不僅極大的影響了香料貿易和制香行業的發展;也使人們失去了熏香怡情的閒情逸緻,直接導致了香道的衰落。

今天中國還保留著部分香文化的地方,大概只有寺院了,說到「燒香」,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廟裡求菩薩保佑。祭祀燒香是從古代的祭禮中繼承下來的。古代的中國人在祭祀天地祖先時,往往要將祭品或某些植物放火焚燒,使之產生濃煙,認為以其香煙可通達神明。這種做法後來在民間逐步演變為燒香以示敬重。不過,後世的香,已經作了許多改進,出現了線香、盤香等比較精緻的香。不僅佛教提倡用香,道教的儀式中也普遍用香。而且佛教與道教的用香還有比較嚴格的程式,對於香的宗教功能也有自己的解釋。燒香也是民間喜聞樂見的敬神方式,就沒有那麼嚴格了,老百姓沒有太多講究,點起香燭,向神拜上幾拜,更虔誠的,則跪下叩頭幾響,同時心中默默祝禱,也就是了。然而民間的燒香也有許多習俗,其中一個是所謂燒頭香。頭香就是第一爐香,尤其是每年正月初一的第一爐香。老百姓認為頭香功德最大,可以獲福最多,所以常常爭燒第一爐香。為了燒頭香,虔誠的香客常常在除夕的午夜就開始早早等候了。除了燒頭香,某些地方的民眾還有燒十廟香的習俗。就是在初一早晨,提著香籃,連續燒滿周圍十座廟。其用意與燒頭香相近。另一個比較特殊的做法是燒拜香。所謂燒拜香,是指向著某一寺觀神廟等地方,一步或幾步一拜。比如湖南衡陽一帶就有上南嶽衡山燒拜香的習俗,一般是香客攜一張小凳,上設香案,幾步一拜,漸次上山。燒拜香費時費力,自然也費財,所以並不經常進行。燒香求神保佑,還可以許願,希望神靈幫助自己達成某事,成事後願意做些神靈喜歡的事,如「重塑金身」、「重禮祭祀」、「唱戲」、「吃素」、「放生」、「送經」等等。日後所求之事得以實現,就要焚香再告神,並履行原來許下的諾言,以為答謝,稱為酬神、還願,也稱為「應典」、「應點」、「踐諾」。比較常見的還願形式是進廟燒香、上供、捐錢捐物等等。由於民間對佛道二教的某些宗教規定乃至於禁忌不甚瞭然,常有人以雞、豬等為供品。本來道教與佛教都要求用素供,不能用葷食,只是民間沿用既久,便也就聽其自然了。某些地方的還願、祝壽等活動,還常常採取「賽神」的方式,就是用鼓樂、歌舞等儀式來娛樂神靈,它們常與酬謝神靈的活動相聯繫,故又稱「報賽」、「賽願」。一種是某家或某個人為祈求、還願舉行的報賽活動,規模較小,沒有定時;另一種是由為首者組織,民眾集體舉行的報賽活動,大多有固定的日期,在神誕日、廟會等特定的時候舉行,規模較大,稱為賽會。報賽這種風俗由來甚古,大概能追溯到巫醫不分的時代,作為巫師祭祀的一部分。不過沿襲至今,無論是佛教、道教的佛菩薩、神仙,還是一般的民間神廟,在祭祀中都常用歌舞娛樂一類的形式,此時宗教的氣氛已然不重了,更像民間的娛樂活動。

雖然香道在中國衰落了,但唐代時東渡的鑒真和尚將香道帶到了日本,一直流傳至今。今天的日本仍保留著香道的傳統,雖不如茶道和花道為人所熟悉,卻也是日本上流社會中最重要的社交活動之一。雖然唐宋香道的光芒已淹沒在歷史裡,我們總算還可以看到唐代香道的影子,在許多方面,日本人令人想起中世紀的阿拉伯人。。。公元六世紀,日本香道從朝廷和寺院走向了普通貴族,平安時代衍生出多種香料配製成的「薰物」,鎌倉時代薰物卻又被自然香「香木」所取代,到了江戶時代之後,流行結合數種香木,表現古典詩歌、故事、傳說的文學性,及四季風景意境的「組香」,因此「香道具」也越來越精緻,越來越講究,此時的日本香道基本完備了。日本香道用的是以沉香為主的香木,種類繁多,被歸納為「六國五味」。其中有一塊第一名香「蘭奢待」,是塊黃熟香,長1.56米,重十二公斤,曾經深受聖武帝的喜愛,聖武帝駕崩後被送入東大寺的正倉院秘藏。日本的幾位大人物,足利義政、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及明治天皇都曾慕其名,將其截出小段,焚香聞味,評賞一番。而香木上的缺口因留有這些權勢人物所寫的字箋,更成為最可貴的珍寶。今天這塊第一名香「蘭奢待」仍被妥善的安置正倉院中,以供參觀。日本香道精緻考究,從聞香、香灰造型到香道周邊的修養,都要經過完善的練習,據說要學習4天才能升到「初傳」,而到「奧傳」則要25到30年。日本香道流派有100多家,最主要的是御家流和志野流,御家流據說直接源於日本香道始祖三條西實隆,屬於貴族流派,注重程式、氣度,志野流屬於武家流派,顯得簡樸,注重精神修養。

日本香道:http://www.zjypw.com/News/2007/06/14882.htm     http://cn.explore.ne.jp/shys/xd/

當今,我們的物質生活又一次豐富起來了,一些解決了溫飽問題的人們開始尋求淹沒在歷史裡的古老香道,由於中國古典香道的失傳,現在玩香道的人往往是以日本香道為藍本的。從日本又傳回來、現在最新流行的香道,採用的是隔火熏香的方法。先在香爐里放入足量特製香灰,灰中挖一個洞,把燒到紅熱的特製香炭放入,再用香灰蓋上,木炭埋的深度取決於香品需要達到的溫度,香灰中通一個孔以便香炭燃燒,氣孔上放上銀葉(就是雲母薄片,有時也用金屬片),將香品置於銀葉上烘烤,無煙時即可品香。

隔火熏香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0bd6001000bku.html

在東亞之外的文明圈,同樣也有神秘迷人的香文化。「香水」在拉丁語中的含義是「透過煙霧」(Thoughtpsmoke),最早的香文化都是從熏香開始的。醫學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就曾讓雅典市民焚燒芳香物以防止瘟疫的流行。神殿里的女祭司也都是調香專家,她們燃燒某些有誘發興奮或幻覺的香料植物來達到類似神靈附身的效果,也意識到了香料的藥理作用。貴族們也會在身上塗抹香膏。古埃及人對香料的應用最吸引眼球的是木乃伊製作,當然他們也在醫療、祭祀和護膚時使用香料,把花瓣揉進脂肪里,來吸收和保存其香味的方法就是古埃及人發明的。印度人在吠陀時代就將植物精油應用在醫療和宗教上,《吠陀經》中就有記載藥方及對植物的祈禱文,還以八個層次來闡述病理,從醫療到養生保健等等。書中詳細闡述的印度藥材遠流至今,例如大名鼎鼎的檀香。另外肉桂、沒藥、杜松也主要來自印度。羅馬人引進了阿拉伯和印度的香料,富裕的羅馬人在室內裝飾、寵物、軍旗上噴洒香水,以顯示他們的奢華。迪奧斯科里德(Pedanios Dioscorides)醫生使藥用植物成為應用科學,他在《藥材醫學》中詳細記載了六百種藥用植物與使用方法。羅馬軍隊征戰歐洲大陸,軍隊所到之處也將藥用植物和醫學知識傳到歐洲大陸各地。中世紀早期,阿拉伯人發明了大規模的植物蒸餾法,能夠方便地製作精油了。波斯境內盛產玫瑰,而玫瑰油使巴格達成了「香之都」。一些新的更有魅力的香料品種被發掘出來,比如麝香,它能留香四十年。人們把它混入泥漿中用來修建宮殿,使之能保持濃郁而持久的香味。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香料業幾乎都屬於阿拉伯世界。十字軍東征後,回家時帶回了奇妙的香料和香水製品,從而大大地刺激了這種新的需求,也揭開了香水發展史上新的一幕。早期的香料大都是以香油和香膏的形式存在的,從古希臘到古埃及古印度,文學作品裡常常能看到人們在身上塗抹香膏香油的描寫,阿拉伯世界的農村據說直到現在還有使用香油的。14世紀,第一批現代香水被創造出來,它由一種香精和酒精混合而成,這是應匈牙利的伊麗莎白女王之命而研製的。15世紀至19世紀末,義大利人廣泛使用了香水。16世紀還出現了濃烈的動物脂香味,隨後很快流行到法國、英國和其它歐洲國家。到了1709年,義大利約翰.瑪利亞.法麗納在德國科隆用紫蘇花油、摩香草、迷迭香、豆蔻、薰衣草、酒精和檸檬汁製成了一種異香撲鼻的神奇液體,被人稱之為「科隆水」(「古龍水」)。當凱薩琳.德.梅迪西(CatherinepdepMeidici)嫁給法蘭西的亨利二世時,她帶著她的香水調配師來到法國,開設了第一家香水店。酷愛服裝和化妝品的法國人對香水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趨之若騖。路易十四嗜香水成癖,成了「愛香水的皇帝」。他甚至號召他的臣民每天換塗不同的香水。路易十五時期,蓬巴杜夫人和杜巴莉夫人對香水的喜好不亞於對服裝的興緻,宮內上上下下紛紛效仿,於是每個人的飾物和服飾,乃至整個宮廷都香氣四溢,被稱為「香水之宮」,整個巴黎也成了「香水之都」。當時香水被認為具有緩解疲勞、鬆弛神經和治療疾病之功效,人們在手帕上灑以香水,隨身攜帶,令全身散發香氣。另一位香水迷是拿破崙。征戰期間,他一天用掉12公斤香水,當他被放逐到島上時,香水用光了便自創薄荷製造香水,稱為eaupdeptoilette,成為日後的香水典範。拿破崙的約瑟芬皇后對麝香情有獨鍾,以至留下了「麝香皇后」的美名。19世紀下半葉起,由於揮發性溶劑取代了早期的蒸餾法尤其是人造合成香料在法國的誕生,使香水不再局限於單一的天然香型,香水家族也由此迅速壯大,並奠定了現代香水工業的基礎。一戰後,人們從維多利亞時代解放出來,因為戰爭的關係,女性人口要比男性人口多出近二百萬。隨著時代的演進,婦女走向社會、拓寬了活動範圍,香水不再局限於原本的花香。大力推動以褲裝作女性正裝的Chanel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款加入乙醛的香水——Chanel 5號,這款經典香水至今仍是Chanel的標誌,從此合成香料進入了香水的原料領域,香水的原料來源和成本都得到了大大優化,促進香水業更快地發展,也帶動了整個制香產業的大繁榮,市場上的香水品種從此層出不窮、特色各異。

在現代西方,吃夠了化學製劑苦頭的人們日益對化學合成品抱懷疑態度,嚮往重返自然,對香的愛好也從化學香精漸漸轉向了天然植物提煉的精油。如今精油大行其道,流行甚廣,除了有悅人的芳香,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這大概可以算是對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東方文化的一種靠攏吧。精油種類眾多,用途各異,香橙、檀香、熏衣草精油鎮靜,檸檬、西柚和薄荷精油提神,等等。香熏和芳香療法中所用的精油也往往是「合香」類似的復方精油,通常是由基底油作溶劑,按一定比例混入各類需要的單方精油而成。要調配出氣味宜人功效合適的精油,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呢。

無獨有偶,西餐中也常用一些香草調味,常見的有羅勒(Basil)、鼠尾草(Sage)、迷迭香(Rosemary)、馬郁蘭(Marjoram)、蒔蘿(Dill)、百里香(Thyme)、歐芹(Parsley)、薄荷(Mint)、薰衣草(Lavender)等,其中的一些還出現在當今的花草茶里,其芬芳氣味和藥用價值都一樣受到人們的關注。

香水:http://baike.baidu.com/view/22484.htm精油:http://baike.baidu.com/view/10903.htm西餐中常用的香草:http://hi.baidu.com/57173/blog/item/d85970824c500da10df4d23d.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56f2010009el.html

推薦閱讀:

預測一下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村上春樹和東野圭吾,誰更有可能獲獎?
綉道——帶你認識不一樣的日本刺繡
如何評價明史學家顧誠?
我國出土過哪些奇葩搞笑的文物?
2.1億拍的兮甲盤,一文看懂它的前世今生

TAG:文化 | 整理 | 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