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人有三級處世需五計

   1第一部分  第1節:與上級相處 計一 為上級著想(1)  與上級相處  作為下級,不要以談論「上層秘聞」來炫耀自己有多麼了解上級;不要把了解到的上級的隱私再亂加猜測、肆意傳播作為自己「聰明過人」的表現;不要篤信「密不避親」,而以向親朋好友吐露鮮為人知的「上級秘聞」為樂趣。  計一 為上級著想  1.觀察表情  上級的臉色會因遇到不幸或霉運而改變。「喜怒不形於色」的人的確很了不起,但是這種人很少有。很多上級都已屆中年,他們的地位越高,責任就越重。如果工作能順利進行,他們就會有很高的成就感,喜形於色;如果不能,他們就也會有很強的挫敗感,不快的情緒也溢於言表。儘管失敗並不常常發生,但是因為畏懼失敗,他們的心態常常都是不安的。萬一某事失敗了,上級心中的悲傷是一般的部屬所無法想像的。  由此可知,上級在表面上看來似乎很榮耀,事實上他們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工作上的事暫且不論,在家庭中,他們也肩負著很重的責任。如果有一天他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悲傷的話,很可能是家中出現了問題。  雖然努力抑制不說出來,但苦惱仍然會在他的臉上流露出來。對這位上級來說,這實在是件很難堪的事。為了不讓下級知道,他還會在表面上極力裝得若無其事。午餐後,用獃滯的眼神望著窗外,此刻他那帶有迷惑惘然的臉已失去了昔日的朝氣。你對這種臉色和表情的變化應當予以注意。  對這一現象,你應作敏銳的觀察才對,「我的上級是不是遇到了不幸的事?是不是太太病倒了?或者是小孩成績不好?夫妻失和?與孩子意見不合,導致雙方互不說話?太太嫌他收入不多……」你可以儘可能地發揮想像力,不要只是徒勞地說:「哼!這傢伙終於也碰到困難了。」存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是不對的。你應找出上級真正苦惱的原因,並對他說:「科長,家裡都好吧?」以隨意問安的話來開啟他的心靈。  「哎!我正頭痛呢!我太太突然病倒了。」  「什麼?你太太生病了?我怎麼一點都不知道?」  「其實也不需要住院,醫生讓她在家中療養。只是,太太生病後,我才感到很多的不方便。」  「難怪呢。我就覺得您的臉色不好,我還以為您有什麼心事,原來是太太生病了。」  「想不到你的洞察力這麼敏銳。」  上級一面說著,一面露出以往從未有過的笑容,此刻,你可以知道你成功了。  在人性脆弱的時候安慰上級是當屬下的人應有的善意和體諒。  即使不理會上級的私事,你也不會受到責備。但如果你感到幸災樂禍並在心中暗說「哼!活該」,這就不對了。要本著同情的心情去了解、關懷上級。  由於悲傷,上級的心靈往往呈現出較脆弱的一面,此時,我們不應再去刺激他,而應盡量設法讓他的悲傷心情逐漸淡化。治療他傷痛的方法也許很簡單,你只需常常問他太太的身體近來是否好了一點,以及聽聽他的苦衷就可以了。在上級的苦惱尚不為人知曉以前,自己主動地去了解。相信你的這份善意,即使是平日嚴肅的上級也會被感動的。  2.體會暗示  暗示,也就是用間接含蓄的方式來表述自己的意見和態度。  在與上級相處的過程中,不能忽視上級對你的暗示。同時,為了維護上級的尊嚴和威信,你也需要及時準確地給上級以某種暗示回應。這種相互暗示的過程也是配合默契的過程。  首先,要先學會怎樣領會上級的暗示。  要學會聽「弦外音」。語言是心靈的窗口,上級的想法、觀點、意圖等都會通過他的言談表露出來。因此,好的下級完全可以憑藉「弦外音」就能與上級「心有靈犀一點通」。聽出上級的「弦外音」,並儘可能地滿足上級的要求,這是贏得上級信任的重要方法。當然,上級也會通過旁敲側擊、點到為止等方法來表達他的意見,及時暗示你不該說什麼和不該做什麼。這種暗示有時很深沉、很含蓄,不用心體會是不能明了其中的意思的。  第2節:與上級相處 計一 為上級著想(2)  要善於察言觀色。上級的一個手勢、一個皺眉、一個呵欠,有時就可能表達一些他不願用語言去表達的意思。因此,你必須留心觀察上級的一言一行,以把握上級的心理。僅僅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善於觀察上級神態的人,往往會在上級面前「碰釘子」;有的下級常常我行我素,引起上級反感時也全然不知。這種情況是必須避免的。當然,察言觀色也並不完全是指時時處處都看上級的臉色、眼色行事,而是要做到善解人意。  要有一點「靈氣」。在上級身邊工作,說話辦事獃頭獃腦不行,當「馬大哈」不行,太精明,整天神經過敏也不行。要做到靈活、機靈、靈敏。作為下級,有時需要有點「敏感」,並善於舉一反三,這樣才能適應上級對你的要求,協調好與上級的關係。  而下級如何給上級以必要的暗示呢?這裡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第—個例子載於《韓非子》中。  楚莊王執政三年,從來不發什麼命令,在政治上也無所作為,文武百官莫名其妙。有一天,右司馬在馬車裡悄悄對楚莊王說:「大王啊,我聽說有一隻大鳥棲息在南山之上,三年不飛不叫,也不理羽毛,默默無聞,這是什麼道理呢?」楚莊王答道:「三年不動翅膀,是為了讓羽毛更加豐滿;三年不飛不叫,是為了窺看民間的情形。雖然不飛,但一飛就衝天;雖然不鳴,然一鳴就驚人。你所比喻的意思我知道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暗示上級的時候,要盡量委婉一些。敘述時點到為止,讓上級自己領悟,說得太「白」了,就失去了暗示的意義。  第二個例子載於《左傳》中。  晉靈公勞民傷財要建九層高台,並下令任何人不得勸阻。大臣苟息笑著說:「大王,我給你表演個小把戲吧。」晉靈公問:「是什麼小把戲?」答曰:「我可將九個棋子壘起,上面再加十二個雞蛋。」於是晉靈公很感興趣,讓他表演,苟息把棋子壘完,又把雞蛋一個、兩個地加上去。這時,晉靈公情不自禁地喊道:「危險!」 苟息淡淡地說:「這沒什麼,還有比這更危險的呢!」接著痛切地說道:「大王為造九層高台,到處徵集民夫,造成地無人耕、布無人織,國家已近滅亡。還有比這更危險的嗎?」晉靈公幡然醒悟,於是便下令停建高台。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暗示上級的方法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要善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上級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你的暗示。  3.讓出功勞  每一個人都喜歡好的東西,越是好的東西,越捨不得讓給別人,這是人之常情。比如小孩子吃飯,只要媽媽端出來好吃的菜,他們就會很快吃掉。沒有人喜歡吃人家剩下來的東西,也沒有人喜歡吃不好吃的東西。  然而,你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你需要懂得「忍耐」。  好吃的「菜」,應該先讓上級「吃」,即使自己垂涎三尺,也要對上級說:「請您先吃吧!」  當然,這裡並不是指吃的東西,而是指工作上的利益。  某項工作順利完成,你要自覺地把功勞讓給別人。你也許會說:「我自己立下的汗馬功勞,何必讓給別人?」我們知道,大家都不願意把功勞讓給別人,但是你要知道,這其中大有玄機。  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那麼,你立功的機會還很多。剋制自己的情緒而將功勞讓給上級,對你有百利而無一害。只要得到下次做事的機會,你就很有可能再次立功。  在大多數人都不肯把功勞讓給他人的時候,如果有人肯大方地把功勞讓給他人,一定會讓受到禮讓的人大吃一驚,他們會覺得「真的嗎」?等到上級了解了事實真相後,一定會感激你,並對你產生好感。  對事業應懷有一份赤誠之心,這是極其重要的。只會打眼前的算盤、短視近利的人,將來一定會吃大虧。受禮讓的上級會覺得「我欠了此人一份人情」,從而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此人很體諒我,所以才會把功勞禮讓給我,他挺了不起的。」於是對你產生了好感。  第3節:與上級相處 計一 為上級著想(3)  你建立功勞的事已經使上級對你的才能很有信心。而此時,你又能將自己所立的功勞禮讓給上級,這會使你的人格在他的心目中變得更偉大。總有一天,上級會設法還你這筆人情債,給你再次建功的機會。  但是,有一件事你必須注意。那就是你讓功的事要由受禮讓的人而不是你來宣布。在你把功勞禮讓給上級同時,請不要到處對外宣傳。如果你不能遵守這一戒律,那麼你最好還是不要禮讓。  把功勞讓給上級是為了在將來的工作上得到上級幫助的機會。當然,我們不可以只打功利上的如意算盤。在組織中,一項工作完全無誤地完成,並不是只靠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辦到的,而是要藉助眾人的合力,尤其是上級的幫助。因此,把功勞讓給上級也是理所應當的。如果你們因此而成為朋友,那你將來立的功勞會更大。屆時,你可能會得到上級更多的獎勵。  「欲取之,必先予之」。將好的東西先讓給上級,上級一定會找機會回報你的。  萬一併沒有得到上級的回報,你也不應該生氣。從長遠的眼光來看,上級對你所懷的善意對你來說仍然是很有利的。記住,千萬不要到處宣揚你讓出的功勞,否則你的善意將化為烏有。  4.做好自己  常常聽到一些職場新人抱怨:「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其實,當你不知要做什麼才好時,就去做一些對他人有益的事。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往往會使你碰壁,應該以對方為中心,或者以大局為重。這樣的處事方式,上級一定會十分欣賞。  日本早川電機公司的董事長早川德次年輕時是東京裝飾品公司的工人。由於公司業務進展順利,老闆除了裝飾品外,也經營一些其他的生意(例如鉛筆)。然而不久之後,公司卻因經營不景氣而倒閉了。老闆受了刺激病倒在床,工人們深感前途無望,紛紛各自尋求生路,只有早川德次一個人留了下來。  他看到老闆事業失敗又病倒在床,便不忍心離開他,於是將工廠所製造的鉛筆拿到深川八幡廟附近賣,他擺了一個夜攤。這些鉛筆雖然都有一些小瑕疵,但由於他能坦誠相告,於是得到了顧客的諒解,因而以便宜的價格全部售出。  鉛筆賣完了,他又製作燈籠,仍每天拿到八幡廟附近去賣。夜色黃昏時,他就把兩個箱子分立兩旁,在箱子上各豎一根竹竿,在兩根竹竿間拉一條鐵絲,把自己做的燈籠擺上去,十分引人注目。因此,他的燈籠很暢銷。  當他把所賺的錢都交給老闆時,躺在病床上的老闆感動得流下淚來。  在天色尚未昏暗而夜攤的工作已準備完畢之時,他就努力地讀《日本少年》這本雜誌。他每天學一個字,這樣一個月就學了30個字。小學二年級就輟學的早川,之所以能認識許多字,就是因為他好好利用了夜攤買賣的間隙。  有一名肉商被這名16歲少年的奮鬥精神所感動,就問他: 「你將來想做什麼呢?」早川回答說:「我想像你一樣成為一名肉商。」肉商說:「不要開玩笑了!賣肉的人才不會像你這樣認真,你很有前途的。」肉商又問他:「你為何要擺夜攤呢?」早川詳細地說明了緣由。  肉商聽後十分感動,說道:「真了不起!你今後可以將東西擺在我這裡賣,我給你提供最合適的場地。」此後,他便給了早川許多方便,使早川的生意越來越好。  你是否認真做事旁人一眼就能看出,事實上,人們也總是喜歡幫助這種人。  工作用心去做且成績出色,上級一定會注意到你並逐漸接近你,親切地對你說:「到我這裡來工作如何?要不要在我這裡試試看?」  在繁忙的工作中,上級總是睜大眼睛尋找能幹的人。你應該相信上級的眼光,踏踏實實地工作,恪守本職。  5.消除不安  上級常常容易處於不安的情緒中。因為,他一方面很想使事業更成功,另一方面又擔心被下級追上。這種想法與他對工作的自信心有很大關係。  如果一位上級常常擔心自己已有的地位不保,那他就會覺得不安。因為地位不僅能維持生活的安定,也是社會身份的象徵。對很多人來說,沒有比地位更重要的了。因此,他們極力地想要把握它,並爭取得到提升。  第4節:與上級相處 計一 為上級著想(4)  沒有地位的人會羨慕有地位的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他們一樣。因此沒有地位的人會在有地位者面前求助,希望能多給予提拔,給自己一個機會。這樣想來,當上級的人也確實不容易。  退休是最令上級感到不適應的。還能不能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呢?前途未卜令人越想心裡越沒底,這就是一般上級的心態。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現在四十多歲的人,卻仍存有許多迷惑,而五十歲的人也往往並未大徹大悟。有些人甚至在退休以後仍無法安慰自己,依舊感到惶恐不安。  如果你的頂頭上級是這種人,你應該同情他而不要輕視他。「反正遲早是要退休的,又何必這樣彷徨不定呢?」如果你這樣想就太不通達人情了。你應該想到:「他孜孜不倦努力了三十多年,還能夠以飽滿的熱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去果斷地處理日常業務,這樣的上級可說是非常了不起了。而我現在卻坐享他的奮鬥成果,實在應該心存感激。」  大部分的人往往都不會這樣想,但如果你能對年紀大、工作認真、事事關心的上級說:「您真是辛苦,以後委託我做就可以了。」如果上級主動對你說「我能有今天的地位,是辛苦工作的結果,今後輪到你們年輕人了。只有年輕活潑的你們更努力,公司才能發展得更好,委託你,我就可以放心了」,那麼,你就是個有前途的人。  我們不應該讓上級常常擔心現在的地位,而應多多支持他,讓他工作得更起勁,讓他覺得自己很適合現有的地位。並衷心地表示出你對他的尊敬和信賴。  6.準備進諫  韓非子首先提出下級向君主貿然進言的十種危險,告誡人們對上級進言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仔細準備,而不應採取輕率的態度倉促行事,否則不但進言不成,還會給進言者帶來禍患。因此,在向上級進言時,一定要做到有備而來,力求達到「言而有功,勞而有獲」的效果。  中國古代一向強調「伐謀」和「未雨綢繆」的策略。在現代社會,管理科學則強調做事的計劃性。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所計劃,要做充分的準備和論證。只有這樣,事情才會進展得比較順利,不致半途而廢。向上級進諫,既關係到你的建議能否被上級採納,又關係到上級對你的看法和評價。對於這等大事一定要認真對待、周密準備,以便能取得最佳效果。  首先,在向上級進諫時,一定要使你的論證周密。作為下級,一定要注意進言的方式。你始終要明白進言的目的是要力求使上級採納你的建議。要做到這一點,你就必須增強自己觀點的說服力,使自己的想法不斷地成熟、完善,能夠經得起反詰和置疑。有時,上級是需要思想火花來啟發其思辨的,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所需要的是可行的方案和可信的論證。只有這樣,他才會鄭重地權衡利弊,做出採納與否的決定。如果你的觀點論證不充分,缺乏有力的論據,甚至漏洞百出,經不起上級三言兩語的詢問,那你的建議就只能被駁回,需回頭再重做工作,給上級留下不好的印象,這實在是得不償失。  其次,要多準備幾個方案。下級向上級提建議,要既知進、又知退。不能讓上級感到除了接受你的建議外別無選擇。應事先多準備幾套方案供上級進行選擇。多套方案會提高上級接受你的建議的可能性。因為你的方案中會包含著更多的合理性,較之單一方案當然更易提高上級接受意見的概率。如果上級決定採用你的某一方案,或者準備將你的方案進行重新組合,那就表明你的建議真正起作用了。準備多套方案會顯得你做事嚴謹、周密,考慮問題全面而仔細,從而贏得上級對你的好感。或許在以後的某個時候,他會在準備決策時把擬訂方案的任務交給你去完成。而更為重要的是,多套方案是給上級提供更多的選擇餘地,使他能夠充分顯示自己的高明,增強其成就感。許多上級往往都有認為自己比下級強的優越心理,有些上級還試圖不斷向下級證明這一點。多套方案可以使上級不必拘泥於某一特定的方案,他可以換種方式提出其實已包含在你的建議中的方案,他還可以在你的諸多方案中各取所需進行組合,甚至他可以單單選擇某一方案以表現自己的決斷力。總之,無論如何你都創造了一個讓上級感到自我滿足的機會,這個機會不但有助於你的建議被採納,而且還會使上級對你產生好感。  再次,要研究你的上級。不同的上級具有不同的個性、習慣和思維方式。對於特定的問題,他們當然可能會有不同的考慮和看法,而這些都有可能影響著你的建議是否會被採納。因此,下級要做到「百戰不殆」,就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不僅要學會了解「對手」,還要學會「對症下藥」。知事固然重要,而知人則更是重中之重。如果你不了解上級,就不能輕鬆做到「投其所好」。  第5節:與上級相處 計二 讓上級放心(1)  計二 讓上級放心  1.留下印象  第一印象是相當重要的。一旦下級給上級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即使以後再如何努力改變,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作為下級,你應該對這點予以重視,千萬不要給自己的上級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能給上級留下個好印象,那麼即使你在將來的工作中出點小錯,上級也會比較容易原諒你。  那麼,怎樣才能夠給上級留下較好的印象呢?具體而言,應該注意兩個方面:  第一,當你與自己的上級接觸時,一定要真摯、誠懇。高談闊論或大談自己如何出色的話都是不妥的,只能使上級覺得你是一個華而不實的人。相反,誠懇地談談自己的情況,包括一些優點,也包括一些無傷大雅的缺點,往往會給老闆一種實實在在、謹慎有禮的感覺。  第二,與上級相處時,最好要做到活潑而不輕率,開朗而不狂放,精明而不奸詐。不要過於輕率地回答上級的提問,更不能表現出狂妄的樣子,深思熟慮後再作答可以更好地展示出你的思維的敏捷和思考的周全。對於自己不太明白的問題更要慎重考慮,實在回答不出則要如實相告並謙遜地求教。即使你對某一問題特別熟悉,也不要擺出一副「專家」的架子大發議論。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停頓幾秒鐘,做思考狀,然後用平緩的語調有條不紊地闡述你的見解,回答完後詢問一下上級的意見。例如「王總,我對這個問題也沒有很深入的研究,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您多多指教。」這樣一來,上級自然會對你有好感。  你想顯示自己的精明時,不能使上級感覺你奸詐。即便上級本人是一個有心機的人,他也不希望有一個奸詐的下級。  南宋時期的秦檜,可以說得上是一個十分奸詐的人。他有一個下級,為人也很奸詐。為了討好秦檜,這個下級有一次送給他一張地毯。秦檜把這張地毯往屋裡一鋪,正好合適,不多一寸也不少一寸。秦檜由此想到,這個人太精明了,他連我屋子的大小都已丈量出來了,還有什麼事情能瞞得了他呢?有了這種想法後,那個下級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過於精明只會適得其反。聰明有度遠比精明過度更能得到上級的認同。  2.化解嫉妒  嫉妒是人類的天性,妒火可以使天使變成魔鬼。當握有權力的上級對你產生嫉妒時,作為下級的你遲早會因此大吃苦頭,並付出沉重的代價。  所以當下級開始受到上級的嫉妒時,一定要想辦法處理好。雖然你不一定能在短時間內消除上級心中的妒火,但是如果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使它降低到某一均衡點,這樣至少能保證你可以安心工作。  上級之所以會嫉妒下級,往往是因為下級具備了某些他自己不具備而又十分重要的品質,或者是因為下級擁有了某些他自己沒有的東西。作為上級都有這樣的心理:自己應該比下級強;自己在各方面都應該優於下級;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下級更不能得到;下級得不到的東西,自己則應該得到。一旦下級得到了某種東西而上級沒有得到,上級的心理平衡就會被打破,於是就產生了失落感。作為對這種心理落差的填補,上級的嫉妒之情油然而生。  一旦上級對下級產生了嫉妒心理,下級就要想辦法消除他的這種情緒,否則便會貽患無窮。為了消除上級的嫉妒之情,下級可以對他傳達某種心理暗示來彌補其心理落差,使他達到心理的自我平衡。  作為上級,他當然絕非「一無是處」,肯定有其引以為傲的地方。下級就應該抓住上級的這些品質,表達自己的羨慕,進行讚揚,從而使上級產生滿足感和優越感,讓他覺得沒有必要、沒有理由去嫉妒這個下級。同時,下級還要低調處理自己先前的優勢,不能在上級面前抬高、吹噓自己。  第6節:與上級相處 計二 讓上級放心(2)  一次,某公司的副經理因為成績突出而在全公司的表彰大會上大出風頭,引起眾人的關注。相形之下,其頂頭上級卻被冷落了。散會後,上級不無妒意地握著副經理的手笑著說:「祝賀你呀,感覺不錯吧!」副經理很機敏地回答說:「從沒見過這麼大的場面,還有那麼多的上級,說實在的,講話的時候我還真有些緊張,生怕什麼地方說錯了。要都能像您每次在台上那麼鎮定自若就好了,您有什麼秘訣呀?」經理心中不禁覺得好笑——堂堂副經理,上台講幾句話還這麼緊張,看來還真是沒見過什麼場面啊。於是,經理暗暗有些得意,態度明顯緩和多了。  這位副經理真可謂聰明!他抓住了上級的心理,只幾句話就討好了上級,迎合了他的優越感,化解了上級的嫉妒心理。  可見,作為下級,懂得如何在上級面前遮掩自己的「鋒芒」、消除上級的妒意是很重要的。  3.注意保密  贏得上級信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守口如瓶。在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要克服高人一等的心理。在上級身邊工作的下級,權力不大,但影響大;職位不高,但消息多。正因為如此,往往使其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一種優越心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心理往往會導致行動上的隨便、高傲,甚至驕橫。有一些下級,一旦得知上級研究決定了某件事,他馬上像吃了興奮劑一樣,到處口若懸河地亂吹一氣,生怕別人不知道。似乎不這樣做,就不足以證明他的身份。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由於工作關係,你比別人掌握更多的機密,但這根本不足以成為你炫耀自己的本錢。相反,此舉不僅不能提高你的身份,而且可能會危及你原本的職位。因而要克服這種不應有的優越心理,正確認識自己的位置,增強責任感,保守機密。  要經得起誘惑。很多人想讓你喝得酩酊大醉,實際上是想使你「酒後吐真言」;他們上門給你饋贈重禮,是希望從你嘴裡掏出實情;他們好像在與你閑聊,實際上是一步步引你上鉤讓你進入他們的圈套,從而了解到他們所需要的情況。因此,作為一個好的下級,必須經得起金錢、美色、威嚇、人情等的考驗,始終不失志、不失態、不失言。要做到這幾點其實也並非很難,一方面要不斷提高自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少管「閑事」。由於你與上級有一種特殊的關係,所以求你辦事、打聽消息的人—定會不少。在這種情況下,你要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盡量不主動找事、不主動攬事,因為多管「閑事」往往免不了會涉及應該保守的秘密。只有做到不該管的事堅決不管,你才能有效地保守秘密。同時,要學會正確表達,有句話叫做「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特別是在上級身邊工作的下級,人家知道你掌握不少機密,有時會有目的地與你接觸,你不注意說漏了嘴,別人就會如獲至寶。因此,可以多用一些含糊的詞,以便達到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語言效果。這樣做不是狡猾,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上級要求保密的事一定要保密。上級要求下級保密的事,除了工作的事項外,可能還有一些屬於上級私人的秘密。管理者要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處理各種矛盾,有時他會非常強硬,有時則會妥協讓步;有時他會在大庭廣眾之下侃侃而談,有時則只對自己的「知音」傾訴難言之苦等等。作為在上級身邊工作的下級,上級如此複雜的感情、情緒的變化,是可以通過其言談舉止有所領悟的。所以,下級只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切不可外傳。此時,有三點是要特別注意的:一是對上級之間的矛盾不要多言。管理者在一起工作,難免產生一些意見分歧,甚至較大的矛盾,作為上級身邊的下級,你完全沒有必要介入上級之間的矛盾中去,更不應該說三道四,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矛盾。最好的應對方法是,干好你的本職工作,對上級一視同仁。二是對上級的失誤和缺陷要保密。當上級工作上產生失誤時,要設身處地為他著想,此時作為好的下級,應該多做工作以彌補上級的失誤,而絕不應該把上級的失誤當作小道消息四處傳播。對於上級素養上存在的缺陷,更應該區別情況,從關心、愛護上級的角度給予提醒,而絕不應該嘲笑、挖苦。三是對上級個人的私事要保密。特別對上級個人生活上、心理上、婚姻上、子女教育上等有難言之隱的事情,更應該注意保密。  第7節:與上級相處 計二 讓上級放心(3)  記得一位名人說過,任何人在貼身侍從眼裡都成不了英雄。也就是說,侍從跟隨上級時間久了,什麼也瞞不了他的眼睛,尤其對上級的缺點和不足也比一般人看得更清楚。因此,下級要從維護上級形象的角度出發,學習上級的長處,坦然掩飾上級的缺點。這樣做,必然會贏得上級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使上下級關係變得愈融洽。  4.不要聲張  當你發現自己被上級利用了以後,千萬不要大喊大叫、怒不可遏,一副非要澄清事實不可的樣子。這樣不留餘地、四處聲張,只會將上級逼上「絕路」,使你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俗話說:「光棍不鬥勢力」,你要學會忍耐,等待機會。  實際上,最明智的舉措就是不聲張、不宣揚,無聲地承受下來,靜悄悄地來解決問題。一旦聲張,你就會得不償失,不但失去的回不來,甚至還會失去更多。  當然,在適當的場合、適當時機,適度地向外宣揚自己被上級利用了,不失為向上級施加壓力的方式。但在多數情況下只會是適得其反。這樣做其實上是在敗壞上級的名譽,而名譽又關係到上級的權威,因此,這種行為是上級不能容忍的。倘若如此,他就會懷恨在心,日後會盡量想辦法懲罰你。這樣一來,不但你的損失無法得到補償,而且還會因此而失去上級的信任。從這個角度上說,對外宣揚所造成的後果相當嚴重。  你也不要奢望上級會屈從於你的壓力。除非是事關重大,否則他是不會向你公開屈服的,因為這樣正是給了別人口實。聰明的上級會私下安撫住你,然後再找機會把你這個麻煩給處理掉。  公開叫嚷被上級利用的人,一般而言也不會得到別人的真心同情。更可能的情況是,同級們聚在一起,幸災樂禍地將你引為笑柄。如果說你的宣傳確實產生了什麼效果的話,那就是證明了你的愚蠢。別人會認為你是罪有應得,是過分貪婪所得到的報應。這樣,你不但不會得到同情,反而會受到猜測和攻擊。  如果你真是一名無辜的受害者,那麼大家都會心知肚明,即使你不去宣揚也會博得眾人的同情。  因此,權衡各種利弊後,你還是應該盡量秘密地解決為好。秘密地解決問題、不氣勢逼人,一方面會使你避免出醜;另一方面也會使事態向好的方向發展。  所謂的「秘密解決」,就是要通過種種暗示來向上級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為了你的事,我已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你應該對我有所回報,否則的話……」讓上級覺得對你有所歉疚,使你在上下級的關係中贏得一定的主動權,也為妥協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對上級來說,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他會感到有必要做出彌補;對下級來說,就像發放出去一筆貸款或做了一項投資,你會逐漸有所收穫。這恐怕比「針尖對麥芒」地爭個魚死網破要划算多了。  5.保持距離  如果你的上級對待下級的方式非常民主,他願意聆聽下級的意見,願意與下級溝通交流並保持良好的上下級關係;如果你的上級性格溫和,待人充滿溫情;如果你的上級非常器重你,經常帶你出席各種社交場合……那麼,你千萬不要得寸進尺。  與上級保持適度的距離對你有百利而無一害。  如果你曾經是或正在成為上級的密友或哥們兒,你更應該把握好尺度。如果常常當著其他人的面與上級稱兄道弟,以顯示出你與上級的特殊關係,那麼,從現在起,你應當意識到這種行為是相當危險的。  再民主的上級也需要一定的威嚴,即需要一定的上級形象。當眾與上級稱兄道弟很可能會降低上級的威信,損害上級的形象,從而導致上級的命令得不到很好的貫徹執行。當上級發現他的工作越來越難做,而你卻是損害他威嚴的「元兇」時,你的結局很可能是被上級疏遠或者被迫離開。  有些上級為拉攏人心,喜歡與自己的下級交朋友,特別是一些剛被提拔上來而權力不夠穩定的「小頭頭」。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為人憨厚耿直的阿堅與辦公室副主任阿強是很要好的朋友。不久,阿強的辦公室副主任一職被「扶正」,阿堅很為朋友感到高興。但不久他發現,阿強的口氣里有意無意地多了一些官腔,干涉他干這干那。如果阿堅還像以前那樣提出不同意見,阿強的臉色就會變得很難看。如果阿堅表示不接受任務,後果更是難以想像。一天晚上,阿堅照樣像往常一樣叫阿強去吃宵夜,可阿強說他有個材料要寫。  第8節:與上級相處 計二 讓上級放心(4)  阿堅覺得阿強變了。按照他的個性,他會找阿強說個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呢?兩個人前不久還是好兄弟呢。  其實,是阿堅自己不明白他與阿強的友誼是有「場合性」的,他不理解阿強此刻的心態——自己身份不一樣了,要顯示權威,要樹立他的主任形象。  再者,一個和上級關係太近的人也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知道上級過多的隱私,從而成為其「心頭大患」。  所以,作為下級,還是要與上級保持一定距離為好。你不知道哪一天你們之間會因利害關係出現裂痕。上級會翻臉不認人,過去的「隱私」反成最大的心病。想真正地找知心朋友,還是去別處吧!  當然,能夠同上級交朋友,說明你已經能接近你的上級了。不過,這種朋友關係的最佳狀態是業務上的朋友和工作上的摯友。如果能推動上級在公司中的地位,樹立起他上級的權威和形象,你才可能成為他最好的工作夥伴。  記住,上級起用你絕不是為交朋友,而是為了讓你為他服務。  6.兌現承諾  在與上級相處的過程中,要使上級對你放心,感到你靠得住,一條重要的秘訣就是兌現你對上級的每一個承諾,樹立「言必信,行必果」的形象,始終做到「言而有信」。  戰國時期,泰國的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法令,但是他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於是他就先叫人在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並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就賞十兩金子。」不一會兒,南門口圍了一大群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個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賞十兩黃金?」有的說:「這是成心開玩笑吧。」大夥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上去扛木頭的。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高到五十兩。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越覺得不可能,還是沒有人上去扛。正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一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他說著就真的把木頭扛起來,一直扛到北門。商鞅立刻派人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澄澄的金子,一兩也不少。這件事傳了出去,一下了轟動了秦國。老百姓都互相傳告說:「左庶長(商鞅的官名)的命令不含糊。」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經起作用了,於是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命令很快得到了執行。  說到做到,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事的根本,更是人在職場的重要素質。  在我們周圍常常發生這樣的事:有的人本來很有才華,工作也很賣力,但並沒有給上級留下好的印象,上級要麼置之不用,要麼讓他「跑龍套」,就是不讓他「挑大樑」。原因何在呢?其中一條重要的原因是這個人「言而無信」,辦事不牢靠。往往在上級交辦事情時,左一個「保證」,右一個「一定」,而最後並沒有按上級的意圖把事情辦好,最終逐漸地失去了上級的信任。  與上級相處時,最要緊的是你在向上級做出某種承諾前要慎之又慎。起碼應做到以下幾點:  不要急於表態。當上級給你交代任務下達指示時,你應該洗耳恭聽,認真聽完,中途不要打斷上級的話,更不要在聽懂一些皮毛的時候就自以為完全明白了上級的意圖,隨便做出保證或承諾。你一定要耐著性子仔細地琢磨上級的每一句話,並真正弄懂原意。對於沒有聽懂的地方,在上級講完後,可以提出細節性問題向上級討教,直到弄清上級的意圖為止。急於表態,尤其是上級沒有把話講完時你就做出某種表示,好像早已成竹在胸甚至比上級還要高明。這種做法只會讓上級反感,從而留給上級不好的印象。  表態時不要信誓旦旦。辦任何事情,都要「從最壞處著想,往最好處努力」,不可想得太天真,以為什麼事都是可以順利辦成的。因此,不論上級交給你的事情是大事還是小事,是難事還是易事,是急辦的事還是可以從容辦理的事,你都要全力去辦。尤其是交代一些看來是易事、可以從容辦理的事的時候,不要不屑一顧,甚至在表態時大言不慚地亂說一氣。這容易讓上級產生一種浮躁、不踏實的感覺。事後即使你把上級交辦的事情辦得很出色,但只要有一點不如你說的那麼漂亮,就馬上會給上級留下「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印象。  第9節:與上級相處 計二 讓上級放心(5)  承諾時要留有餘地。有把握也好,沒有把握也好,都不要把話說得很滿,說過了頭。尤其是預感到完成上級交辦的事情有困難時,更不能違心地說空話,盲目地表示「沒問題」。一般要表示「我努力去辦」、「我爭取提前完成」、「有問題我及時向您報告」等。對難度越大的事,你在表態時越是要留有餘地。這樣,事情順利辦成了,上級自然會明白你作了很大努力;事情辦得不圓滿,那也是在上級預料之中的。  做出某種承諾後要使上級對你充滿信心。前面所講到的,做出承諾時要慎重,要留有餘地,但這絕不是說,無把握時吞吞吐吐,有把握時也唉聲嘆氣。如果這樣,那你永遠無法樹立你的得力助手和參謀的形象。不論向上級做什麼承諾,都應使上級覺得你想得很周到,你會盡全力去辦理這件事,尤其是在你提問題擺困難時,要使上級覺得你的態度是嚴謹、積極的,而絕非那種唯命是從、看上級眼色行事的人。這樣,更容易贏得上級對你的信任。  在對上級做出某種承諾以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努力兌現你的承諾,用實踐證明你是值得信賴的。  7.莫問前程  俗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與上級相處的過程中,下級也應該做到:「只干工作,莫問前程。」絕不應該因為出了一點力就覺得很了不起,就以此為資本向上級「伸手」要這要那,討價還價。如果有了一點成績就想在上級那兒得到「補償」,彼此就不可能建立起正常的上下級關係;就算已經建立起了一定的關係,那也是不可能長久的。  公元前257年,秦國派兵攻打趙國,魏國的信陵君率兵解救了趙國,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信陵君。在馬上就要見到趙王的時候,唐雎對信陵君說:「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忠告信陵君應當忘掉解救趙國的事。信陵君接受了唐雎的忠告,受到了趙王的隆重歡迎和接待。  唐雎對信陵君的忠告用於協調好上下級關係很有意義。在這方面,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絕不向上級提非分要求。無論做了多少工作、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要多想上級和同級們的關心和幫助,少想自己付出的勞動。要把做好工作、取得成績看作情理之中的事,是自己應盡的責任。要把「只干工作,莫問前程」看作是一種美德。就是在別人沒有你工作做得好,卻得到上級的獎勵甚至重用的情況下,也要不為之所動、心懷不平,仍是一門心思地好好乾工作。一個人工作做得如何,該不該受到獎勵和重用,是由上級和同級評定的,切忌自視清高,恃才傲物。  每天從零開始。要踏踏實實地做好上級交代的工作。不能靠一時的熱情和衝動,也不能陶醉於一時一事的成績,必須每天從零開始。周恩來總理曾說,他每處理一件事、每做一個決定,都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能囿於自己已有的經驗,滿足以往的成功。上級識別和評價一個人,不是看一時一事,更不是看表面的東西,而是要看你的全部工作和表現。「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堅持每天從零開始,每天都以蓬勃的朝氣投入工作,並積極創造新的成績,時日一長,你定會在上級心目中佔有一席之地。越是「只干工作,不問前程」的人,越能夠受到上級的褒獎和重用。  不要故意炫耀自己的工作成績。做出了工作成績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有一點成績就到處炫耀,那就只會給自己製造包袱,好事就會因此變成壞事。一個人受到上級表揚或獎勵時,應當產生「不要驕傲」的自我控制意識。否則一旦做出成績卻沒有得到上級的肯定或上級沒有滿足其某種要求時,就容易產生心理失衡,從而在不理智的狀況下,不恰當地誇大自身的成績,甚至不謙虛地表白自己所做的努力,這樣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困擾。因此,要做—個「徹底無私」的好下級,首先必須努力擺正自己與上級、同級的位置。其次要不計名利、甘願寂寞,無論何時都要一如既往地干好自己的工作。這樣,才可能最終實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理想。  第10節:與上級相處 計三 讓上級滿足(1)  計三 讓上級滿足  1.執行指示  對於上級的指示,執行時一要態度堅決,二要認真負責。這是下級應盡的職責,是尊重上級、維護上級威信的具體表現。  所謂「態度堅決」,就是指對上級指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執行,不得隨心所欲、只取所需。作為上級,總是希望令行禁止,各項指示、指令都能得到貫徹落實。這不僅是關係上級活動成敗的問題,也是關係到上級個人威嚴的問題。任何對上級指示採取拒不配合的態度,都將被上級視為對自己權威和尊嚴的冒犯。因此,對上級指示必須堅決及時地執行。  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下級對待上級的指示往往採取不正確的態度。要麼是借口本部門情況特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吹毛求疵、百般挑剔,甚至找「茬」鬧事,「抬杠」對著干;要麼是隨心所欲地篩選上級的指示,專揀對自己有利的方面執行,對自己不利和好處不大的方面就棄之不辦。這些情況的發生,有的是屬於下級心理品質的問題,不把上級放在眼裡,認為自己比上級更為高明,因而不服從上級。而就多數有此類錯誤行為的人來說,是由於其沒有認清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間的內在聯繫,沒有樹立起以大局為重的思想,遇事只考慮局部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得失而不顧全局和整體。  不管下級的主觀動機如何,這種錯誤態度和行為在客觀上都構成了對上級權威的蔑視和對上級尊嚴的冒犯,使上級的指示沒有得到全部貫徹或直接成為一紙空文,從而破壞了上下級關係的和諧。因此,作為下級,應牢固樹立起尊重上級、服從上級的意識,即便是上級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也要給予應有的尊重。  上級居於把握全局的地位,掌握全盤情況。一般來說,考慮問題比較周全,能夠從大局出發做指示。長期來看,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下級執行指示、維護全局利益,實際上也就維護了自己的局部利益。當然,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也會有矛盾和衝突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下級如果能拿出與上級意圖趨於一致或基本接近的可行性方案,使上級指示和自己的局部利益兩不誤,那就再好不過了。但如果無法兩全其美的話,就要犧牲局部利益,以大局為重,無條件地服從上級指示。  執行上級指示時,不僅要堅決,而且要認真負責。所謂認真負責地執行上級的指示,就是指對上級的指示不要採取敷衍塞責的態度,毫無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是要把對上級負責和對事業負責兩者統一起來,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貫徹上級指示。一般來說,上級的指示是原則性的東西,在執行上級指示時要有創造精神,即善於把上級指示與工作中的客觀實際緊密結合,使之更為具體和完善。這絕不是否定上級指示,違背上級精神另搞一套,而是為了更好地落實上級指示。與之相反,對上級指示不加思考地簡單照抄照搬、脫離實際,最終只會使上級的指示精神無法落到實處,甚至會造成工作的失敗,從而損害了上級的威信。這其實不是對上級命令的真正服從。從上級的角度來看,他也並不希望自己的下級只是一個「收發室」,一字一句地執行自己的命令。  2.不即不離  生活中常會遇到這種情形,與上級距離遠了,你會覺得上級不了解你,不重用你;與上級距離近了,又會有人議論你「巴結上級」、「溜須拍馬」,有時甚至連上級也會煩你。很多下級對此煩惱不已。  其實,處理與上級的距離就像炒菜一樣——需掌握好火候。  所謂「掌握好火候」,就是要做到不即不離、不溫不火。  處理好與上級的關係,首先要讓彼此互相了解。因為不管你多麼有才華,多麼志向高遠,如果沒有得到上級的重用,那也是枉然。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喜歡不喜歡,上級都會對於你的命運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能對上級的習慣、方法、嗜好等有所了解的話,你在上級面前說話就會更得體,工作就會做得更合他的口味。這樣一來,就更容易得到上級的賞識。而你的才華一旦能被上級賞識,如果有適合你做的事情,他自然會想到你。反之,如果上級只知道有你這麼個人,但對你了解不多,你也就沒有機會一顯身手了。  第11節:與上級相處 計三 讓上級滿足(2)  距離太遠,自然看不太清,因而要敢於和上級接近,去了解他。  上級也是人,也食人間煙火,也有七情六慾,他當然也希望能夠被人理解。他需要接近、了解下級,而你同樣需要接近、了解上級。這是正常的人際交往,不必擔心別人的妄加議論而不敢接近上級。如果希望上級喜歡你、賞識你,你首先得讓上級看得見你、認得清你。  接近上級,可以使自己不會成為「被上級遺忘的角落」。  但凡事不要矯枉過正,接近上級要講究個「度」,即要做到「不即不離」。  上下級在組織中的地位畢竟不是平等的,交往甚密就易於產生平等化的東西,而這些東西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讓你栽跟頭。  距離太近也會產生一些對你不利的因素。因為距離太近,上級就會把你看得一清二楚,自然你的缺點也讓上級一覽無餘。若是某一天哪個缺點觸動了上級的「神經」,他把你的優點一併抹殺也不無可能。  刻意地接近上級,不僅會讓同級看不過眼,也往往會讓上級覺得不自在。倒茶讓座,陪著聊聊天,這是人之常情。可事無巨細地往前湊,就不足取了。有一位女下級,經常幫助上級洗衣服,時間一長,流言蜚語不絕於耳,連這位上級也有些受不了,其後果可想而知了。  還有一種接近的方式也會讓上級生厭,那就是不分場合和不論什麼事情都去接近。有些下級做一項工作,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去請示,弄得什麼事情上級都要為他操心,替他拿主意。時間一長,上級就會認為這人什麼都幹不了。如此一來,下次的機會可就不屬於他了。能自己解決的事情就自己想辦法,這樣既減輕了上級的負擔,又能展現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下級才能得到上級的賞識。  綜合來看,接近上級有三個途徑:一是工作接近,二是生活接近,三是思想溝通。不論哪種接近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必要性,但超過一定的「度」,就會好事變成壞事,貽害多多。  3.留意言行  在上級面前展現才華,並不單單是靠夸夸其談、紙上談兵就能實現的,要懂得 「敏於事而慎於言」。  一件事情八字尚未有一撇,就在上級面前大談宏偉構想,盡展胸中經緯,這很容易讓上級想到紙上談兵的趙括。因為經驗相對豐富的上級,對於事情成功之前可能會遇到的阻力,分析得會比下級更清楚一些。  只有干出了一些眉目,才能對事情分析得更為清楚透徹。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還能埋頭做事,才是上級所真正欣賞的下級。這就是所謂的「敏於事而慎於言」了。  更具體點說,「敏於事」就是要善於領會上級的意圖。  如果你對工作所訂的目標、工作的先後次序與上級所設想的不一樣,或是自己以為事情再清楚不過了,可是上級卻仍無法明白,那該怎麼辦呢?  按照「敏於事而慎於言」的原則,正確的做法如下:  別忙於說出你們之間的分歧,先坐下來想一想你和上級之間的看法到底有何不同?他認為你在做什麼?他的看法到底是什麼,有道理嗎?弄清了這些問題,你就不會被他的決定搞得迷迷糊糊了。如果上級的決定的確存在一定的問題,你可以尋找適當的機會與其再次溝通,保證你們之間的一致性。接下來你所要做的就是要盡職盡責地做好分內的事了。  工作做好了,一些人便有了邀功討賞的念頭,但在爭功時要謹慎。下級喋喋不休地向上級提出的利益要求一旦超出了上級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使他感到壓抑、煩躁,從而產生對下級的反感情緒。退一步想,你所得的利益如果僅是靠嘴皮子爭來的,上級即使暫時滿足了你的願望他也不會愉快,並且他很有可能會在心裡認為你是個「格調」較低的人。 最好的辦法是讓上級主動給你獎賞,這當然要靠你敏於行事了。  把你的工作幹得漂亮些,盡最大努力滿足上級的要求,並且工作做得要有特色,有創造性。這樣,明白的上級自會犒勞你的。  第12節:與上級相處 計三 讓上級滿足(3)  別說是有了功勞討賞時說話要謹慎,就是說上級的好話時都得小心。在上級面前,即使好話連篇,也難免一語不慎,禍從口出。切莫以為每句好話上級都愛聽,說好話也要慎於言。  民間有一則笑話:一個財主走路,一家丁相隨。途中,財主忽覺腹中不爽,一屁驟響,家丁忙用鼻子聞,贊道:「這屁比蘭花還香!」財主聞言放聲大哭,家丁驚問其故。財主說:「聽人說,放屁不臭,離死也就不遠了!」家丁急忙又嗅了嗅,說道:「現在已慢慢地臭起來了!」  這家丁實在伶俐,能夠急語補救。這則笑話雖有諷刺意味,但仍可看出在上級面前「敏於事而慎於言」的重要。  可見,無論是請功還是奉承,都須有「度」。過了「度」,讓上級聽出問題來了,還不如不說。  4.勤於報告  如果上級說「那個人真叫人傷腦筋!」那麼,不要理解為一定是那個人的工作能力不強,也不是說他的工作業績不好。相反,他的工作能力可能很強,工作業績也可能很突出。但在其他方面,特別是在一些細小問題上,他卻使上級感到不安與反感,結果失去了上級的信賴。這種情況在現實中相當多。  推敲其原因,可能是下級因工作駕輕就熟而忽略了上級的存在,沒有表現出對上級應有的尊重,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沒有及時向上級彙報工作。  一般說來,任何一位上級都比較看重兩樣東西:一是他的上級是否信任他;二是他的下級是否尊重他。而上級判斷一個下級是否尊重他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下級是否經常向他請示彙報工作。心胸寬廣的上級對於下級較少向他彙報工作也許不太計較,有時還會好心地認為,也許是工作太忙,沒必要彙報;也許這本身就是他們職責內的事情,沒必要彙報……但對那些心胸狹窄的上級來說,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他就會做出各種猜測:是不是這些下級看不起我啦?是不是這些下級不買我的賬啦?甚至這些下級是不是想聯合架空我?一旦這種猜測在他的心中形成某種定式,他就會利用手中的權力來「捍衛」自己的「尊嚴」,從而做出一些對下級不利的事情。  其實,上級也有上級的難處,他與下級所處的角度不同,對問題的考慮也不盡相同。下級往往只需要考慮自己分內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單純;而上級的頭緒更多,需要協調的關係很多,他必須及時了解各個下級的工作情況,為了能從整體上對情況有所把握,也只有如此才能順利推動本部門的工作。  這裡存在一個矛盾:一方面下級都願意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獨立做事,另一方面上級對下級的工作總存有不放心的心理。那麼,什麼是矛盾的主體呢?這就要看下級和上級誰對誰的依賴性更大。一般來說,在下級和上級的關係中,上級總是處在主導地位。原因很簡單,他能夠決定和改變下級的工作內容、工作範圍,甚至工作職責。一句話,在很大程度上,下級的命運是由上級掌握的。在這種情況下,要解決上述矛盾,通常的情況是下級應適應上級的願望,凡事多彙報,這對那些資歷深、能力強的下級來說,就要解決一個心理障礙的問題——即不管你怎樣資歷深、能力強,只要是下級,你就只能在上級的支持和允許下工作。如果沒有這樣的支持和允許,你就無法工作,更別說創出業績了。  因此,下級要經常地、及時地向上級報告工作,這是對上級工作的支持,也是對上級應有的尊重。這種支持和尊重不僅是上級的工作和地位所要求的,也是理順上下級之間關係必備的態度。  5.謹防越級  任何下級都有自己的直接上級。通常情況下,下級總是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為直接上級服務。由於某種原因,某些下級越過直接上級,與更高層的管理者建立了工作關係或者服務關係,這種行為被稱之為「越級」行為。  「越級」現象出現的原因比較複雜,通常表現為有些下級拚命擴大「表現」和「推銷「自己的市場,眼睛盯著握有更大權力的上級,主動向他們靠近,創造為他們直接服務的機會,有的甚至建立了比較穩固的服務關係。  第13節:與上級相處 計三 讓上級滿足(4)  下級「越級」行事,一方面會引起直接上級誤會、懷疑、妒忌、不滿的情緒,給正常的工作關係撒下不協調的種子;另一方面會引起同級的不滿、妒忌情緒和不好的輿論,影響自己的人緣。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要「越級」行事;必須「越級」時,要慎重行事,規範「越級」行為的內容,講究方式方法。  因工作需要而必須「越級」是正常的。比如,受直接上級的指示,向更高一級提供工作服務,彙報工作,請示工作,因特殊工作需要,與上級直接進行工作接觸等。這樣的「越級」行為,如果是以直接上級的認可為前提,是可以被接受的。  因工作需要而和上級接觸,首先要以你的直接上級的名義出現,闡述他的思想、觀點以及他對問題的分析和看法,不要說「我」如何如何。當存在有些問題與直接上級的看法不盡相同時,最好放棄個人意見,忠誠地按直接上級的意見向更上層管理者彙報。  向更高層管理者反映情況時,不要有意地對本單位的情況進行溢美或貶低,也不要吹捧直接上級或說直接上級的壞話;而要實事求是,不誇大,也不縮小。講成績、缺點時,如果上級有「口徑」,就要按上級的「口徑」去講;如果沒有「口徑」,就要如實描述。  對於更高層管理者的指示和要求,要主動回答:「我馬上彙報,落實情況後再向您報告。」不要代表直接上級做輕易地承諾。只有這樣,直接上級才會認為你做事踏實穩健,才會放心地將事情交給你去辦。  一般來說,上級是不喜歡下級的「越級」行為的,尤其是對那些「不召即來,揮之不去」,不為工作、專為跑官謀私利的人持有反感和警惕的態度。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免於被人評價為「遠君子、親小人」。  頻繁地「越級」行事只會「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從此獲得「不守本分」和「不仁不義」的惡名。所以,如果不是為了公事,不是萬不得已,千萬不可貿然「越級」。  6.讚美上級  你是否經常聽到你的上級講他怎樣擊敗競爭對手的事?他在談這些「光輝業績」時,是否常常眉飛色舞,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遇到這種情況,你是如何表態的呢?是態度冷漠、不屑一顧?還是大加吹捧,讓人感到「肉麻」?抑或是謙恭有禮,真心地讚美上級?  如果你是上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漂亮的工作,而此時如果下級對你說這件工作完成得太棒了,而且滿臉真誠,你是否會真的感到很高興?  一般來說,相比較起來,委婉客氣地批評上級要比乾淨漂亮地讚美上級容易許多。但其實如果你認為上級做得漂亮,為什麼不當面向他表示祝賀呢?  你可能會說,你的上級從來沒有注意到你,或者說也從來沒有對你說過讚美你的工作幹得很出色的話。這個道理與結交朋友有些相似——那些經常抱怨自己沒有朋友的人很少主動去結交別人,他們總是等著別人來找他;而那些朋友多的人之所以能夠「左右逢源」,是因為他們擅長發現別人的優點,善於主動結交他人,並從心底里接納他人。  因此,如果在上級圓滿地完成一項工作之後,你能向他表示祝賀,那麼上級同樣也會在你順利完成一件工作之後向你表示祝賀。有人將這貶低為「相互捧場」的遊戲,但事實上它卻在客觀上促使團體更好地合作。  如果是年輕的上級,或者是一位新來的上級,他可能在某一方面沒有什麼經驗,因而事情做得不是很圓滿,但只要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失誤或嚴重的錯誤,下級就不要對他「求全責備」。不要因為他是上級,就要他事事都要比下級強。你應該找他做得好的方面去讚美鼓勵他,使他在更有信心的同時也感受到下級對他的尊重和支持。你可以對他說:「您才來就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真的很不容易!」「您還這麼年輕就能做得這麼好,真是不簡單!」等等。  學會欣賞上級、讚美上級,這是下級必修的一課。請記住,它不同於「拍馬屁」,而是融洽上下級關係所必需的,因為只有相互欣賞的人才能合作愉快。因此,作為下級,不要怕什麼流言蜚語,而要頂得住壓力,學會讚美上級。  第14節:與上級相處 計四 讓上級輕鬆(1)  計四 讓上級輕鬆  1.不形於色  對於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臉色的下級,上級是比較難以駕馭的。  這種人不會卑躬屈膝、強作笑臉,也不會為了奉承上級而強作笑臉,而是始終保持自然的神態,喜怒不形於色。  對年輕人來說,這是很難做到的,但只要你想做,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的。每天都可能碰上令人生氣或不愉快的事,如果每天都動怒,肯定會影響你的情緒,更會影響到你的工作。  當你在工作上遇到麻煩時,突然被上級看到,你卻不形於色,上級會無法摸透你的底細,從此對你加以關注。  無論上級如何斥責、嘲諷、冷淡,你都能默默承受,連眉頭都不皺一下,這種修養需要有相當的自信才可做到。在你失意時都能泰然自若,不表現出不悅之色,即使不相干的旁人,也會覺得你很豁達、樂觀,從而樂意接受你。  這並非意味著失敗時也不道歉、不認錯,應該道歉時就要道歉,應該認錯時就要認錯,沒有必要因此而感到自己很糟糕、不中用。你要做的是一個負責任但不卑躬屈膝的人。因為一次失意而悶悶不樂,因某事而過分拘泥不化是不可取的。自卑是最愚笨的事,而道歉並非是卑躬屈膝的低頭,而是坦然的低頭,不傷害自己的尊嚴。  經常不露聲色的人若有一天突然展顏一笑,會令人感到有無限的吸引力,那將是多麼動人的魅力呀!上級也會因此對你更加傾心。  人之所以會被人吸引,因素之一就是可愛——讓人覺得很愛慕、有人緣而想去接近。而人之所以能表現得這麼可愛,其源泉來自於內心的善良。  一旦成為一個可愛的人後,同級和眾人都會親近你。如果你的嘴角也常常帶有親切的笑容,那就更理想了。倘若具備了敏銳的頭腦、果敢的行動、強烈的責任心,但卻缺少人情味,那麼其個人魅力就會大減。當然,一個人總會有一些缺點,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太過於完美,反倒會讓別人不敢接近你。  與上級意見發生分歧時,倘若你有十足的把握,就要信心百倍地談論你的道理,要井然有序、有理有據。留有退路更是爭辯時所需的重要技巧。有時為了保全上級的面子,你必須中肯地說:「我不敢跟你強爭,否則會傷感情的,但請你多多考慮。」這樣,上級的抗拒心也會相應地減少。但如果你逼他太甚,一定會激起上級的怒火。造成大家勢不兩立爭辯到底的態勢,一場爭鬥就避免不了。「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更何況與上級相爭,其結果往往會對你不利。所以,我們要為雙方留有退路。  當你的上級向你表示屈服時,你也一定要表示出你的誠意,以低姿態來跟他說出你的用意,事後才不會留下禍根。例如,「因為我有我的理由,因此不得不向您提出這些違背您的議案。事實上,我並不是要反駁您,只是為了整體的利益才這樣做的,這點請多多包涵。我知道我有失禮之處,但也是為了企業的進步,請您原諒。幸虧能得到您的諒解,讓我鬆了一口氣,今後還請多多指教……」  要讓上級始終認為,你是「對事不對人」。上級會認可你是個具有潛力的得力幹將:「這個人的頭腦真好,做人也真不錯,看樣子我原來誤解了他。」他會重新評價你,此後也會多多考慮你的意見。  2.保持冷靜  無論是誰,受到警告、謾罵,或被指責缺點時,心裡都會不痛快。人性的弱點在於,即使知道失敗的責任在自己,在內心也仍然會想「這實在是不得已」等等,總是想出多個理由來替自己辯解,設法減輕責任。  於是,如果有人當面斥責你,你便會生氣,認為「不必你說我也知道」,並怒氣衝天,臉紅脖子粗。倘若此時壓不住情緒衝動行事,事後你一定會懊悔不已。所以當你想要發怒時,最好在心中默念「等一等」,這句「等一等」也就是要你多多忍耐。當你將挨罵時,或正在挨罵時,不妨使用氣氛轉換法,使用諸如將火柴棍一根根折斷等方法來抑制怒氣。性格較為樂觀的人,也許在被上級責備後就沒事了。而那些消極的人,在被上級斥責而感到羞辱後,他們不但不會發脾氣,反而會產生「我真不行」的想法,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會嘆息氣餒。  第15節:與上級相處 計四 讓上級輕鬆(2)  計四 讓上級輕鬆  1.不形於色  對於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臉色的下級,上級是比較難以駕馭的。  這種人不會卑躬屈膝、強作笑臉,也不會為了奉承上級而強作笑臉,而是始終保持自然的神態,喜怒不形於色。  對年輕人來說,這是很難做到的,但只要你想做,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的。每天都可能碰上令人生氣或不愉快的事,如果每天都動怒,肯定會影響你的情緒,更會影響到你的工作。  當你在工作上遇到麻煩時,突然被上級看到,你卻不形於色,上級會無法摸透你的底細,從此對你加以關注。  無論上級如何斥責、嘲諷、冷淡,你都能默默承受,連眉頭都不皺一下,這種修養需要有相當的自信才可做到。在你失意時都能泰然自若,不表現出不悅之色,即使不相干的旁人,也會覺得你很豁達、樂觀,從而樂意接受你。  這並非意味著失敗時也不道歉、不認錯,應該道歉時就要道歉,應該認錯時就要認錯,沒有必要因此而感到自己很糟糕、不中用。你要做的是一個負責任但不卑躬屈膝的人。因為一次失意而悶悶不樂,因某事而過分拘泥不化是不可取的。自卑是最愚笨的事,而道歉並非是卑躬屈膝的低頭,而是坦然的低頭,不傷害自己的尊嚴。  經常不露聲色的人若有一天突然展顏一笑,會令人感到有無限的吸引力,那將是多麼動人的魅力呀!上級也會因此對你更加傾心。  人之所以會被人吸引,因素之一就是可愛——讓人覺得很愛慕、有人緣而想去接近。而人之所以能表現得這麼可愛,其源泉來自於內心的善良。  一旦成為一個可愛的人後,同級和眾人都會親近你。如果你的嘴角也常常帶有親切的笑容,那就更理想了。倘若具備了敏銳的頭腦、果敢的行動、強烈的責任心,但卻缺少人情味,那麼其個人魅力就會大減。當然,一個人總會有一些缺點,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太過於完美,反倒會讓別人不敢接近你。  與上級意見發生分歧時,倘若你有十足的把握,就要信心百倍地談論你的道理,要井然有序、有理有據。留有退路更是爭辯時所需的重要技巧。有時為了保全上級的面子,你必須中肯地說:「我不敢跟你強爭,否則會傷感情的,但請你多多考慮。」這樣,上級的抗拒心也會相應地減少。但如果你逼他太甚,一定會激起上級的怒火。造成大家勢不兩立爭辯到底的態勢,一場爭鬥就避免不了。「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更何況與上級相爭,其結果往往會對你不利。所以,我們要為雙方留有退路。  當你的上級向你表示屈服時,你也一定要表示出你的誠意,以低姿態來跟他說出你的用意,事後才不會留下禍根。例如,「因為我有我的理由,因此不得不向您提出這些違背您的議案。事實上,我並不是要反駁您,只是為了整體的利益才這樣做的,這點請多多包涵。我知道我有失禮之處,但也是為了企業的進步,請您原諒。幸虧能得到您的諒解,讓我鬆了一口氣,今後還請多多指教……」  要讓上級始終認為,你是「對事不對人」。上級會認可你是個具有潛力的得力幹將:「這個人的頭腦真好,做人也真不錯,看樣子我原來誤解了他。」他會重新評價你,此後也會多多考慮你的意見。  2.保持冷靜  無論是誰,受到警告、謾罵,或被指責缺點時,心裡都會不痛快。人性的弱點在於,即使知道失敗的責任在自己,在內心也仍然會想「這實在是不得已」等等,總是想出多個理由來替自己辯解,設法減輕責任。  於是,如果有人當面斥責你,你便會生氣,認為「不必你說我也知道」,並怒氣衝天,臉紅脖子粗。倘若此時壓不住情緒衝動行事,事後你一定會懊悔不已。所以當你想要發怒時,最好在心中默念「等一等」,這句「等一等」也就是要你多多忍耐。當你將挨罵時,或正在挨罵時,不妨使用氣氛轉換法,使用諸如將火柴棍一根根折斷等方法來抑制怒氣。性格較為樂觀的人,也許在被上級責備後就沒事了。而那些消極的人,在被上級斥責而感到羞辱後,他們不但不會發脾氣,反而會產生「我真不行」的想法,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會嘆息氣餒。  2第二部分  第16節:與上級相處 計四 讓上級輕鬆(3)  可是,上級對他的表現並不領情,反而還別有深意地對他說:「好表現自己的人,最終會脫離群眾,我們需要的是內部的和諧。」  M對此頗為不解,一位即將離任的上級幫他解開了這個謎團:「你可能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並沒想過要表現自己,但你的表現卻會讓人覺得你在表現自己,這對其他人來說是一種潛在的威脅。你要明白,大家的目光都注視著你,他們常常對你的每一個舉動進行著評價。除非你能用行動使他們——尤其是你的頂頭上級放心,才能讓他們覺得你是值得信賴的。不然的話,你就會永遠在別人的審視中過日子,而他們也會不斷給你找麻煩、出難題。」  於是M開始變得謙恭起來,工作也不像以前那樣拚命地超前了。尤其是上級在的時候,他更是謹言慎行,讓上級「佔盡先機」。終於,他又慢慢贏回了上級的微笑和同級的好評。  下級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應該把眼光放遠一些,把心境放平和一些,不要急於表現自己,而是要儘快地融入既定的關係網路中。只有在具備了良好的外部工作環境之後,你才能心情舒暢,才能與上級形成默契和諧的工作配合,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才幹。  事實上,你根本不必急於表現自己。即使上級對你的態度很冷淡,他也無法忽視你的存在。他的「若無其事」往往是裝出來的,在背地裡他很可能也會議論你,並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想要知道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會對他自己構成威脅嗎?可能會產生利益衝突嗎?是否可以做朋友或「心腹」呢?在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基本回答之前,他是不會失去對你的興趣的。你畢竟不是一盆花,有與沒有對他而言絕不可能毫無關係。相反,你的存在就好比競技場上又多了一名對手,誰能不在乎呢?  是金子就總是會發光的。如果你有真才實學,就不要害怕自己被埋沒;而如果才學和經驗尚欠火候,你就是怎麼表現自己,也只能貽笑大方,暴露自己的才疏學淺。  表現自己,只會給上級留下一個「好出風頭」、「有個人主義傾向」的壞印象,有百害而無一益。下級在和上級相處時,要準備打「持久戰」,要克服急躁心理和短視行為。不要過於急於求成,要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5.協助上級  作為下級,你應該認識到上級不是完人,他也有無知的地方,也有無助的時候。因此,他也需要下級為他排憂解難。  通常,上級都是具備某種技術特長或專業知識的,但是作為一個管理者,僅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技術特長和專業知識只能保證做好某—項工作,而管理工作卻要統籌各方,可以說是千頭萬緒。  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帶來困擾,上級由原部門調任到—個新的工作環境,他原有的知識結構可能已經不適應新的工作要求,這會使他在新環境下顯得有些無措。如果你能幫助上級及時彌補對那些知識的欠缺,對他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協助。 在協助上級的時候,你需要時刻注意技巧。「好心無好報」往往是技巧不足或使用不當的結果。  首先,你要確認上級在哪方面存在不足。比如,一個長期擔任總經理秘書的人被提拔為人事部門的經理時,他也許對人事部門的工作欠缺很多知識。  接著,你可以先預計一下上級的知識不足的程度,然後在實踐中加以證實,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漸得出結論。最好能有個清楚的把握。  然後,你要在實際工作中自然地幫助上級彌補其不足的方面。比如你可以爭取做一些上級並不是太了解的工作,而把上級可以順利完成的工作留給他自己。切記,不可當面或在公共場合指出上級的不足。無論這在客觀上是否真實,他主觀上都不太願意承認。你可以在一些非正式場合,特別是沒有他人的時候,直接向上級灌輸彌補他的這種不足的知識。當然,一定要採用比較婉轉的語氣和方式,然後在閑談中有技巧地告訴他有關知識,讓他能夠在輕鬆的氣氛中增長見識、彌補不足。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有這樣一位下級,他在一家公司的公關部門任副經理,其外事工作知識相當豐富。在公司的一次人事變動中,來了一位新上級。這位上級在人事部門工作了三年,成績斐然,看來公司正準備重用他,在此之前把他派往—個部門先鍛煉一下。  部門副經理髮現新上級在外事知識上很欠缺,甚至缺乏接待外商的基本常識。在走馬上任的頭幾天里,這位上級出了一些洋相。  有一次,公司需要接待一名前來訪問的外商,上級為了表示足夠的重視,決定親自布置接待場面。這位下級發現上級不知道該放一些什麼樣的鮮花和裝飾品,於是他便勸阻上級,說這些小事無須上級親自操刀,由他代勞即可,上級欣然同意了。結果,這次接待活動搞得非常成功。  在事後的宴會中,他與上級閑聊時,透露出外國人都有什麼禁忌和偏愛,並夾雜一些故事和笑話,使得上級在言談中學到了不少知識。  這實在是個聰明的下級。  第17節:與上級相處 計五 讓上級接受(1)  計五 讓上級接受  1.善於交涉  我們每個人不僅是某個社會集團或組織中的一員,而且還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個體。這就決定了我們不僅要維護自己所在集團或組織的利益,而且還有自己不同於別人的獨特的需求。我們所扮演的這兩種角色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統一起來的,但是也有不能統一或不能完全統一的情況。有時候,我們在維護整體利益的同時,也需要替自己想想,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怎樣與上級「講價錢」?  要與上級「講價錢」,首先是弄明白什麼叫「講價錢」。所謂「講價錢」,就是在做「買賣」時,彼此討價還價的過程。要「講價錢」,自己手裡要有「籌碼」才能說服對方,使自己獲利。  與上級「講價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尊重上級,時時刻刻都給他應有的尊重。對於上級說的話、下達的命令,都要盡心儘力地予以落實,要將每一件事情辦好,使上級滿意,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一貫如此,就是與上級「講價錢」的最大「籌碼」。上級的工作需要下級的幫助和支持。沒有這些幫助和支持,上級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績的。因此,上級最看重下級的一點,就是下級對自己講的話能夠做到「言聽計從」。如果下級在平時能夠表現出對上級的應有尊重,能夠把上級交辦的事情辦好,那麼與上級「講價錢」就容易多了。對於這樣的下級,上級也會心中有數。你在他心中的地位怎樣,他準備給你什麼樣的獎勵,他早已有了分寸。  在與上級「講價錢」時,自然要採取完全服從的態度。你盡可以把你的想法和「籌碼」和盤托出,大談你的理由,也可以與上級進行一番「辯論」,但不能忘記服從的原則。如果在—番艱苦的交涉之後仍不能使上級改變主意,那你就最好退一步,你可以對他說:「我服從您的決定,可能這個問題我想得還不是很周全,我回去後再考慮一下。」切不可擺出「一決勝負」的架勢,非要上級「就範」不可,這樣討價的結果只能是自己吃虧。  要與上級「講價錢」,你要不斷增加自己的「籌碼」。除了要將上級交代的工作做好外,還要充實自己的實力。因為實力會給上級帶來利益,實力會影響上級權力的發揮。你實力越強,價值也就越大,自身「分量」也就越重。  當然,謙恭的態度是在與上級講「價錢」時必須始終保持的。  2.表面文章  有時,上級做出一項決定,下級明知道不對也不能提出反對意見,原因是上級是個獨斷專行的人,而且又極愛「面子」。如果下級敢對他說一個「不」字,那就得「吃不了兜著走」,輕者挨罵,重者被「炒魷魚」。對這樣的上級,下級就只能順著他。  但是完全順著這樣的上級,按他說的去行事,往往又只能招致失敗,給某個部門甚至整個組織帶來損失。這就將下級放在了「兩難」的境地——順從不行,不順從也不行。有些不負責任的下級可能會「舍大義而取小利」,為了表現對上級的忠心,明知他說錯了也照辦不誤。這種做法雖可「明哲保身」,但卻為一些有責任心、有正義感的下級所不齒。從長遠來看,當上級的決定產生了不良後果,甚至威脅到他的「烏紗帽」時,他恐怕不會因為你當初對他「言聽計從」而感激你,相反,他會對你心存不滿,因為你明知錯誤而不去提醒他,明知不可行而依然執行。大多數時候,上級是以結果來看待一個人忠誠與否的。  第18節:與上級相處 計五 讓上級接受(2)  因此,如果十分肯定上級的決定不可行,而且還會產生不良後果,那你就不要不折不扣地去貫徹落實上級的決定。這時候,不妨先做點表面文章,一方面可以遮人耳目,讓人覺得你正在執行上級的命令,不致引起上級對你的猜疑和不滿;另一方面,表面文章也就意味著你沒有真正按照上級的指示辦事,因而就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在這種情況下,表面文章可以說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  不要認為「陽奉陰違」都是壞事,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做表面文章這種「陽奉陰違」是值得提倡的。有朝一日,當上級發現自己的決定失誤,而下級都在分頭執行時,他的心裡該有多著急啊!收回命令為時已晚,惡果就要出現,他能不著急嗎?如果這個時候,他發現你並沒有像別人那樣執行錯誤的決定,而是按照正確的方針辦事,並且將工作做得有條不紊、成效顯著,他又是多麼高興啊!當然,這時候,你應該主動找他談談,說明你沒有執行命令的原因,並請他原諒,態度要誠懇,言辭要委婉,要讓他真正感到你的一片苦心。這種說明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上級都很看重自己的權威,即使自己錯了,也不希望下級有反對意見,更不能輕易容忍下級「陽奉陰違」的行為。  需要說明的是,表面文章不能常做,而只能在特定的情況下偶爾為之,如果習以為常,當成「家常便飯」,那就不但不能將工作做好,而且還會被上級看成「兩面三刀」的小人,最終被上級疏遠。  3.延遲申辯  上級交給你一件任務,這件任務對你來說非常困難,甚至是根本無法完成。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是否會向上級直言相告,說你完成這項任務有困難,因為你對這種工作根本不熟悉。如果這樣說的話,上級多半會對你不滿,認為你根本就不是不熟悉工作怕完不成任務,而是不願意接受任務,故意找借口推託。這樣的話,他對你的印象必定要打折扣,甚至會認為你不尊重他,不支持他的工作。也許,他會當場將你訓斥一頓,甚至會當著其他同事的面將你羞辱一番,讓你大出其丑。或者,在將來的某一天,當你興高采烈地去要求承擔某項任務時,他會冷嘲熱諷地說:「你對這項工作不熟悉,還是交給某某去做吧!」這樣一來,你可能會失去很多機會,而你還不知道這是因為上次你當面推辭了一項工作,沒有給足上級「面子」。  明智的下級不會在上級剛交代完任務時就立刻解釋說自己不能接受這項任務,而是會非常「愉快」地接受任務,即使他明知道自己無法完成,即使他心裡並不「愉快」,甚至在離開上級的辦公室時,他也不忘記說一句「謝謝您對我的信任,謝謝您給我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我一定努力,不會使您失望的」這樣的話。而實際上,他回去以後根本就沒有開展工作,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緩兵之計」。也許過一兩天,他會主動找到上級,向他闡述自己不適合做這項工作的理由,上級也不會因為他這樣做而對他有所猜疑,因為在上級的心目中,他已經儘力了,不是他不想為上級分憂,而是確有客觀原因。也許上級還會想自己的這位下級一定在近一兩天內絞盡腦汁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是因為實在無能為力才不得不找自己的。對這樣的「好」下級,哪個上級不喜歡呢?下級在推掉任務以後,還應當向上級推薦一些合適的人選去完成任務,以表示自己的盡職盡責。  這是一種絕妙的做法!我們稱之為「先說可以,再申辯理由」法,也叫「兩步走」法。這「兩步」之間到底間隔多長時間,要視情況而定,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4.學會請教  下級提出建議,試圖讓上級接受,能否成功不僅取決於建議內容本身的合理性,還取決於下級提意見的方式。  許多經驗表明,以請教的方式提出建議更易讓上級接受。  請教,就是一種低姿態,它的潛在含義是尊重上級的權威,承認上級的優先地位。這就是說,在提出建議之前,下級已經仔細研究過上級的方案和計劃,下級是以認真、公正的態度來對待上級的思想的。因而,下級的建議是在尊重上級的觀點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對上級觀點的有益補充。這樣的態度和印象無疑會使上級感到安慰,從而減少或消除了對下級進言的敵意。  第19節:與上級相處 計五 讓上級接受(3)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小朋友充滿敬意地向你請教問題時,無論多麼忙,你都會帶著一絲驕傲來解答他們那些顯得有些幼稚的問題,並從他們的目光中得到某種心理上的滿足。靜下心來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成就感是那樣牢固地植根於我們的內心深處。別人向你求教,就表明你在某一方面優於他們,你受到了別人的尊敬和重視。在被別人請教之時,你心中所湧起的愉悅感和自豪感可能並不為自己清楚地意識到,但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你的情緒。每一個健康的、心智正常的人都渴望有這種成就感的體驗。上級自然也不例外。  變換請教的方式,不僅僅是在形式上,更有著內容上的意義。下級在請教上級時所聽到的他在某一方面的見解,可能並未在公開場合說過,這一見解可能正是下級在考慮問題時忽略了的重要方面。在提出建議之前,先請教一下上級的看法,可以使下級進退自如。一旦發現自己的想法欠妥或考慮不周,便可立即住口,回去將自己的建議完善一下。如果發現自己的建議毫無意義,那麼你該慶幸還未將自己的見解說出去,從而使你避免了在上級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  向上級請教,有利於找出你們的共同點。這種共同點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又包括雙方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  有經驗的說服者常常事先了解一些對方的情況,並以這些情況作為「立足點」。然後,在與對方的接觸中首先求同,隨著共同的東西的增多,雙方也就會越來越熟悉,越來越能感到心理上的親近,從而消除對方的疑慮和戒心,使他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觀點和建議。  下級在提出建議之前要先請教一下自己的上級,就是要找出談話的切入點,以建立彼此互動的心理基礎。  如果提的是補充性建議,你要從明確肯定上級的大框架開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見,做一些枝節性或局部性的改動和補充,以使上級的方案和觀點更為完善、更有說服力,更能有效地執行。  如果提出的是反對性意見,你一定要注意共同心理的培養,使對方願意接受你。雖然可能不贊成上級的觀點,但你一定要表示尊重,表明你對該問題所作的理性思考。你要設身處地的從上級的立場出發考慮問題,並以充分的事實材料和精確的理論分析作依據,上級一定會心悅誠服地放棄自己的立場,仔細傾聽你的建議和看法。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上級是很樂意採納你的意見和建議來完善自己的方案的。  請教會增強上級對下級的信任感。當你用誠懇的態度來與上級溝通時,他會逐漸排除你在有意「挑刺兒」的想法,並逐漸理解你的動機,恢復對你的信任。  5.謹慎解釋  在與上級相處的過程中,下級難免會受到上級的批評。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批評是對的,但也有上級做出錯誤批評的時候。在上級批評錯了的情況下,下級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將直接影響上下級的關係。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在面對上級的錯誤批評時,下級不必馬上解釋。因為你越是急於解釋,就越會使上級覺得你不誠懇、不虛心,不樂意接受他的批評。  常常有這種情況,有的人對上級的提醒、勸告乃至批評都聽不下去並不願表示誠懇地接受,而是急於將上級「頂回去」,有時甚至喋喋不休地表白。久而久之,就會引起上級的反感,對他的前途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與上級相處時,一定要謹慎地使用「解釋」。  那麼,面對上級的錯誤批評,應該如何解釋呢?  要事後解釋,不要當面解釋。上級的批評是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做出的,上級之所以會做出錯誤的批評,往往是主、客觀兩面的原因。比如說,他並不了解事情的全過程,聽信了別人的誤傳等等。而且,處在上級的位置,一般是不會對人或事輕易地做出批評的,一旦對某人進行批評,那往往是他自認為有一定道理。同時,上級的批評也會伴隨著嚴肅的面孔、嚴厲的言詞,甚至大聲的訓斥。碰到這種情況,確實也不是每一個下級都能夠承受的。但是,為了保持良好的上下級關係,考慮到今後的工作,下級應該忍耐和剋制,不要一觸即跳,給上級「火上澆油」。即使受了很大的委屈,也不要當面頂撞,可以在事後一個適當的時候心平氣和地向上級說明原委。這種事後解釋的好處很多,既可維護上級的威信,又表現了你良好的修養;既維繫了上下級之間的正常關係,又增加了上級對你的信賴和愛護。一般來說,如果上級事後知道自己批評的不妥,也會在內心主動地做自我批評。如果你當面頂回去,就不可能收到這樣好的效果。  第20節:與上級相處 計五 讓上級接受(4)  要間接解釋,不要直接解釋。一般說來,間接解釋比直接解釋好。間接解釋是指通過第三者或者通過電話、文字材料等中間媒介進行的解釋。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都要使上級覺得真誠可信。在你受到很大委屈,往往自己又不便說時,採用間接解釋的方式效果會更好。  要「有選擇」地解釋,不要「面面俱到」。無論是當面向上級解釋,還是通過其他途徑向上級解釋,都要本著「宜粗不細」的原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點到為止」,切不可糾纏於細枝末節,只要在大的方面解釋清楚就行了,切忌喋喋不休地逐個問題逐個細節地給上級解釋。如果你不得要領,不把大的問題解釋清楚,反而在枝節問題上滔滔不絕,那麼,即使你本來有理,恐怕也難以收到好的效果。所以,在向上級解釋前必須認真思索,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理清楚,弄清何以要向上級解釋,哪一點或哪幾點必須解釋清楚,這樣才不至於在向上級解釋時「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什麼都想說卻又什麼都說不清。  要真誠解釋,不要宣洩不快。下級主動向上級做解釋,這本身可以看做是「高姿態」,但如果指導思想不正確,說話態度不誠懇,特別是借解釋之名宣洩情緒、「秋後算賬」,那麼,「高姿態」便成了「低水平」,其後果也是可以想像的。作為下級,對上級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的批評,都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嚴格地檢查自己的不足和過錯。上級工作繁忙、頭緒很多,說錯話、辦錯事也是不足為怪的,而當他意識到自己批評錯了,下級又能原諒他、體諒他時,無形中就增進了上下級之間的感情和友誼。如果下級有錯不認錯,或者一味地責怪上級,或者等待上級首先向自己認錯,就只能導致上下級關係的緊張了。  6.恰當勸諫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上級也一樣,只要他工作,就免不了會有失誤或不當。一般情況下,如果是下級做了錯事或工作中出了什麼小毛病,上級就可以不繞彎子,直截了當地給予批評,而無須有諸多顧忌。批評的人,覺得理所當然;被批評的,覺得天經地義。  當然,隨著人際關係的改善,幹群關係、上下級關係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干群之間、上下級之間也會相互尊敬、相互諒解、平等親近。然而,儘管如此,人們還是習慣於上級批評下級,而並不敢於也不善於向犯了錯誤的上級提出批評。其實,既不是上級不犯錯誤,也不是上級批評不得,關鍵在於你會不會把握時機和掌握分寸。  在勸諫之時千萬要記住,上級終究是上級,下級畢竟是下級。既然如此,上級自然而然就有一種不容忽視的「權威」存在。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單位,也不管這個單位是大是小,都必須使全體人員具有尊重權威的意識,並且要依據權威的指令去辦事。技術有技術權威,管理有管理的權威,只要充分利用權威的說服力,就能消除許多工作上的疑慮,使大家勇於衝刺,使事業欣欣向榮。  但是,如果你身為單位的上級,偶爾不慎做出錯誤的決定,就意味著你的權威將會受到影響。但是此時,假如下級直接指出或揭露出錯處,你難免會認為下級是在向自己的權威挑戰,傷害了自尊,而有些下不來台。應該說,任何一位上級大概都不會希望這樣的局面出現。  在歷史上,不乏忠貞之士因直諫皇帝後落得慘淡收場的事例。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勸諫者沒有推敲處於上位之人的心態,損傷了他們的自尊心。當其自尊心受挫之後,感到自己威信受挫,進而惱羞成怒,直諫者的末日也就到了。當然,現代社會不會再出現這類封建王朝時代的悲劇了,但搞得不好,也會使上下級之間心存芥蒂、耿耿於懷、終日不快。如若碰上心胸狹窄、剛愎自用的上級,也許還會被降職、調離、甚至被炒魷魚。  所以,身為下級,如果你真的發現上級工作中出現了錯誤或問題,並且決意要向他指出的話,那麼你就必須選擇合適的時機,採用合適的方式,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收到最佳效果。  第21節:與上級相處 計五 讓上級接受(5)  由於每一位上級者的脾氣、性格、學識、資歷、興趣、愛好及習慣各不相同,所以指出上級缺點錯誤的時機和方式也應因人而異。比如,你可以趁著與上級一起外出共進午餐或去外地出差時,以自然、隨便、朋友式的態度,以及低柔的聲音和委婉的語言向他指出其不是之處。但切記不要過火、不要沒完沒了,而要輕描淡寫、旁敲側擊。要學會察言觀色,如果他毫無悔意,竭力為自己辯解,你就要收口了,千萬不可一口咬定他的錯處,更不要強迫他承認他有錯處,因為有時他可能心裡已經承認了他的錯誤,而且也接受了你的規勸,只是礙於尊嚴和臉面,在口頭上做一下掙扎罷了。這時,你就應該立即巧妙地轉移話題,最好能不露痕迹,讓他重新感到心情舒暢。當然,假如他能夠誠懇虛心地接受你的批評,且坦率地表示自己有錯時,你也應該見好就收,適可而止,還可找一些客觀原因替他開脫,使他在心理上輕鬆一些,而不必過於自責、難過。倘若這樣,你的上級肯定會把你當做他的知己。  反之,如果見到上級承認了自己的缺點,你就以為「這下可被我抓住了,一定要教訓教訓他,讓他也嘗嘗我的厲害」,便毫無顧忌地對他進行「轟炸」,那麼,即便是最寬宏大量的人也終究難以忍受的。  總之,勸諫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下級是否能夠恰到好處地把握勸說的時機、方式和方法,當然,強烈的責任心也是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7.禮重於理  「禮」和「理」,同音卻不同義,二者的差別也是十分大的。「禮」是指「禮貌」;「理」則是指道理、理由。  與上級相處,既需要講「禮」,也需要講「理」。然而,相比之下,「禮」往往比「理」顯得更為重要。  無論是誰,都喜歡講「禮」的人,因為這能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俗話說「禮多人不怪」,沒有誰會對一個講「禮」的人表示討厭。然而,「理」就不同了,雖然在很多場合中,需要講「理」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果。可是,講「理」的情形,一般都是發生在沒有等級差別的場合中。與上級相處,如果你總是想著要和他講道理,一味地擺出自以為有「理」的樣子,就必然會引起上級的反感。上級有上級的道理,最起碼,你和他擺起架勢來「講理」這件事本身就會使上級認為你並不是一個講「理」的人。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下級不能同上級講理,我們所提倡的是要在適當場合、適當時機,以適當的方式和上級溝通。  對於「禮」,大家有一些比較一致的看法。一般說來,「禮」的原則在古今中外都是大同小異的,比如握手、鞠躬、微笑等行為舉止,還有「請」、「謝謝」等言辭,都是一些講「禮」的表現,是對對方的尊重。  所以,在你想和上級講「理」的時候,最好也要按照「禮」的要求去做。  首先,在交談時,應該表現出對上級應有的尊重。注意力要集中,不要顯出無精打采、漫不經心的樣子,太過無所謂的態度,必然會大大傷害上級的尊嚴。  其次,無論上級是對是錯,你都要先聽他說,然後再婉轉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在上級的觀點是正確的情況下,下級對他應表現出應有的尊重。但是,假如你覺得上級錯了,下級一般心裡就會憋不住氣,想和上級理論一番,甚至直接指出他的過失。這樣,上級雖然在心裡認為你可能是對的,但在面子上會掛不住,一定會把你視為一個難「搞」的下級,從而可能在晉陞和加薪時還你以顏色。  有位作家曾經說過,中國人其實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實際上,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是如此,這本來就是人性上的一大弱點。處於上級的位置上,由於要維護他的權威,樹立他的良好形象,在下級面前,上級會更加重視維護他的面子。因此,即使上級做錯了,你也要恭敬地向他提出,而不是馬上對他進行攻擊、責難和非議。  如果你總是這樣有「禮」的話,那麼上級心裡就會對你產生好感。因而,當你準備提出自己的建議和創新或對上級的失誤提出迂迴變更的方案時,也應該以有「禮」的方式來表達,上級就會比較容易接受。有時,以「禮」服人要比以「理」服人強得多。  第22節:與上級相處 計五 讓上級接受(6)  由於每一位上級者的脾氣、性格、學識、資歷、興趣、愛好及習慣各不相同,所以指出上級缺點錯誤的時機和方式也應因人而異。比如,你可以趁著與上級一起外出共進午餐或去外地出差時,以自然、隨便、朋友式的態度,以及低柔的聲音和委婉的語言向他指出其不是之處。但切記不要過火、不要沒完沒了,而要輕描淡寫、旁敲側擊。要學會察言觀色,如果他毫無悔意,竭力為自己辯解,你就要收口了,千萬不可一口咬定他的錯處,更不要強迫他承認他有錯處,因為有時他可能心裡已經承認了他的錯誤,而且也接受了你的規勸,只是礙於尊嚴和臉面,在口頭上做一下掙扎罷了。這時,你就應該立即巧妙地轉移話題,最好能不露痕迹,讓他重新感到心情舒暢。當然,假如他能夠誠懇虛心地接受你的批評,且坦率地表示自己有錯時,你也應該見好就收,適可而止,還可找一些客觀原因替他開脫,使他在心理上輕鬆一些,而不必過於自責、難過。倘若這樣,你的上級肯定會把你當做他的知己。  反之,如果見到上級承認了自己的缺點,你就以為「這下可被我抓住了,一定要教訓教訓他,讓他也嘗嘗我的厲害」,便毫無顧忌地對他進行「轟炸」,那麼,即便是最寬宏大量的人也終究難以忍受的。  總之,勸諫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下級是否能夠恰到好處地把握勸說的時機、方式和方法,當然,強烈的責任心也是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7.禮重於理  「禮」和「理」,同音卻不同義,二者的差別也是十分大的。「禮」是指「禮貌」;「理」則是指道理、理由。  與上級相處,既需要講「禮」,也需要講「理」。然而,相比之下,「禮」往往比「理」顯得更為重要。  無論是誰,都喜歡講「禮」的人,因為這能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俗話說「禮多人不怪」,沒有誰會對一個講「禮」的人表示討厭。然而,「理」就不同了,雖然在很多場合中,需要講「理」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果。可是,講「理」的情形,一般都是發生在沒有等級差別的場合中。與上級相處,如果你總是想著要和他講道理,一味地擺出自以為有「理」的樣子,就必然會引起上級的反感。上級有上級的道理,最起碼,你和他擺起架勢來「講理」這件事本身就會使上級認為你並不是一個講「理」的人。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下級不能同上級講理,我們所提倡的是要在適當場合、適當時機,以適當的方式和上級溝通。  對於「禮」,大家有一些比較一致的看法。一般說來,「禮」的原則在古今中外都是大同小異的,比如握手、鞠躬、微笑等行為舉止,還有「請」、「謝謝」等言辭,都是一些講「禮」的表現,是對對方的尊重。  所以,在你想和上級講「理」的時候,最好也要按照「禮」的要求去做。  首先,在交談時,應該表現出對上級應有的尊重。注意力要集中,不要顯出無精打采、漫不經心的樣子,太過無所謂的態度,必然會大大傷害上級的尊嚴。  其次,無論上級是對是錯,你都要先聽他說,然後再婉轉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在上級的觀點是正確的情況下,下級對他應表現出應有的尊重。但是,假如你覺得上級錯了,下級一般心裡就會憋不住氣,想和上級理論一番,甚至直接指出他的過失。這樣,上級雖然在心裡認為你可能是對的,但在面子上會掛不住,一定會把你視為一個難「搞」的下級,從而可能在晉陞和加薪時還你以顏色。  有位作家曾經說過,中國人其實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實際上,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是如此,這本來就是人性上的一大弱點。處於上級的位置上,由於要維護他的權威,樹立他的良好形象,在下級面前,上級會更加重視維護他的面子。因此,即使上級做錯了,你也要恭敬地向他提出,而不是馬上對他進行攻擊、責難和非議。  如果你總是這樣有「禮」的話,那麼上級心裡就會對你產生好感。因而,當你準備提出自己的建議和創新或對上級的失誤提出迂迴變更的方案時,也應該以有「禮」的方式來表達,上級就會比較容易接受。有時,以「禮」服人要比以「理」服人強得多。  第23節:與同級相處 計一 協助和諧(1)  與同級相處  《論語?顏淵》中有一句話:「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意思是幫助別人實現其願望。現實生活中,當同級在工作中遇到麻煩時,要伸出援助之手,熱情地給予幫助。  計一 協助和諧  1.團結協作  管理者所擔負的工作在客觀上雖然都具有差異性和特殊性,以及與此相關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但是它們之間更多的是統一性和共同性。管理層是一個組織系統,即所有成員都是整體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相互之間有一種唇亡齒寒的互動關係,其中的某一個部分出了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全局。  因此,同級管理者要樹立起全局意識、整體意識,既要把分管工作切實抓好,又要發揮團結協作精神,當其中某一位同級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難或挫折時,要熱情主動地給予幫助。切不可有「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態度。  我國古代有「房謀杜斷」之說,講的就是房玄齡與杜如晦密切合作、共同輔佐唐太宗治理國家的佳話。  唐太宗李世民開國初期,許多規章法典都需要重新制定。由於房玄齡善謀,太宗每每同他研究安邦國策時,他都能提出許多精闢的見解和具體辦法來,可是對這些好的建議,他卻很難決斷頒布哪一條。這時,太宗就得請教杜如晦,杜善於分析,精於決斷,經他一審視,決策很快就能做出來。正是在二人密切合作、精心輔佐下,唐太宗才得以更為有效地治國安邦。  管理層中的各個同級管理者,能力、知識、經驗、個性必然存在差別,大家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有密切合作、和衷共濟,才能取長補短,在提高了自己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整個管理者班子的戰鬥力。  同級之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競爭中也要注意分寸、講究方法。當對方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不讓其落後,以求共同進步。適度競爭能分出學識的高低、比出能力的強弱、賽出成績的大小,並能培養友誼,增進團結,使同級管理者之間的關係更加協調,步調更加一致。這樣就能大大提高管理層的整體功能。相反,在對方處境不順時,袖手旁觀甚至冷言冷語,想用對方的挫折和失敗來襯托自己的能力和成績,只會導致雙方關係惡化。  2.積極配合  所謂配合,就是同級間的協同合作。協同論告訴我們,協同導致有序,不協同導致無序。任何一個系統內部的結合能力都來自系統內部各個元素之間的協同作用,同一組織的管理者群體也是如此。一個群體的團結、穩定與有序就是來自各個管理者個體的協同作用。  如果同級成員親密合作、協同一致、互相學習、揚長避短,就會形成合力,共同作用於組織的總目標。設障礙,是一種消極的明爭暗鬥的表現,實質上是一種內耗,它使同級之間背道而馳、互相干擾、互相衝突,從而使整體目標無法實現。  同一組織內的同級管理者之間,分管工作雖然各有其相對獨立性,但大家都必須為組織的總目標服務,並且在實現該目標的過程中,要進行合作。因此,在管理活動中,同級管理者之間應該積極配合、同舟共濟。  要做到積極配合、和衷共濟,首先要有集體觀念。任何一個組織都有自己的總目標,都有與其所有部門、成員都息息相關的集體利益。目標、利益的一致是管理者群體形成內聚力與向心力的重要條件,是同級之間能夠協同合作的前提和基礎。  然而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同一組織內的不同部門之間也都存有各自不同的目標和利益,雖然一般來說,組織的總目標和整體利益包括了部門的目標和利益,整體與局部之間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但也有衝突的時候。  由於這種情況的存在,整體目標和利益往往不能得到所有部門始終如一的認同,當整體與局部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部門管理者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局部目標和利益,而忽視了整體目標和利益。失去了對整體目標和利益的認同,勢必造成各行其是的態勢,使同級管理者之間無法協同合作。  要改變這種情況,管理者必須有全局觀念,做到以大局為重,牢記組織的總目標和整體利益。當全局與局部發生矛盾時,不計較個人得失,犧牲局部保全局,只有這樣,同級管理者之間才有可能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互相協作、同舟共濟的局面。  要克服主觀主義的工作方法。克服主觀主義並非老生常談。主觀主義歷來是人際關係中的大害,其危害是不可忽視的。現實中,有的管理者還在有意無意地犯著主觀主義的錯誤。諸如瞎指揮、命令主義、一意孤行、聽不進不同意見、獨包獨攬、唯我獨尊等,都是主觀主義的具體表現。這種工作方法會嚴重損害同級關係,無法與同級形成互助合作的局面。  須知,同級關係是一種完全平等的關係,誰都不能以管理者自居,對同級發號施令。誰都不能認為自己無所不有、無所不知,並因此而目中無人。同級之間的互助合作只能建立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因此,管理者必須克服主觀主義,加強調查研究,謙虛謹慎,主動徵求同級意見達成共識,從而形成共同奮鬥的局面。  第24節:與同級相處 計一 協助和諧(2)  3.不要插手  分工和職權範圍一旦確定,每一個管理者就應該獨立自主地履行自己的職權,只負責好自己分管的分內事務,這是對其他管理者充分信任和尊重的表現。無論是上級還是同級,都不應插手別的管理者的工作。  有一名礦山中學的教師想報考研究生繼續深造,但需要得到礦管理者的同意,於是他來到礦長辦公室請礦長簽字。不巧得很,礦長因工作的事情到局裡開會去了。然而報名在即,找不到礦長,報考的事情就會落空,情急之中,這名教師找到了礦黨委書記。  他想,反正都是「頭兒」,只要有一人同意就可以了。礦黨委書記了解到情況,認為考研是好事,於是大力支持他,並說了些鼓勵的話。  這位教師得到這樣的結果,真是喜出望外,於是高高興興地走了。這位教師走後,書記突然想到,考研報名涉及人事問題,這應該是礦長職權內的事情,自己並沒有權力決定。於是,他趕忙讓人將那位教師找回來,向他說明自己無權決定是否同意他考研的事情。看到這位教師很著急,他撥通了礦長的電話,將這件事情告訴了礦長,讓他決定,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  這位書記的做法可以說是很明智的,他發現自己有插手同級工作的現象,及時糾正過來避免了因插手同級工作而影響同級關係的結果。那位礦長也一定非常感激自己的這位同級,因為他尊重自己,能夠以敬重的態度對待自己。  作為同級,如果經常插手別的管理者職權範圍內的事,就會使他人產生一種不被重視的感覺,甚至產生一種被人「奪權」的想法,其自尊心受損自然會對你耿耿於懷了。當然,不插手同級的工作並不是對同級工作不聞不問,在同級遇到困難時,袖手旁觀看熱鬧,這種做法也不可取。  一個管理者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後,在有能力和有必要幫助他人工作時,自然要幫助他人,只是在幫助時要掌握分寸和尺度,把握好時機和方法,做到「過問不攬權,支持不包辦」。  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管理者都能像例子中的那位礦黨委書記做得那樣好,有些管理者明知自己在插手同級的工作,但仍不思改過,反而將之作為一種「攬權」的方式,結果弄得同級間的關係相當緊張,這樣帶來的後果,更多的時候只會傷害到「攬權」者自身的利益。  4.避免拆台  同級管理者之間最怕互相拆台。本來很有可能辦好的一件事情,有人拆台,結果辦砸了;本來眼看就要成功的事情,有人拆台,結果功敗垂成;本來就沒有多大成功希望的事情,有人拆台,那結果更是可想而知了。拆台不僅會把所做的事情搞糟,而且會使被拆台的管理者顏面盡失,不僅會引起上級的不滿,而且會使他在下級面前威信盡失,從而使今後的工作更加難以開展。  人事部最近新來了一位經理,工作認真負責,下級對他也很尊敬。但是有一次在工作接觸中,業務部王某不經意地向人事部的一位秘書透露了一個消息:人事部經理是某董事的親戚,要不按照他的資歷,根本不可能坐上經理的「交椅」。言談之間,王某流露出頗為不屑的神情。這個消息在人事部很快傳開了。但那位新經理卻不知情,仍然像往常一樣工作著,他只是覺得下級的態度似乎有所改變,以前下級見到他總是熱情地主動打招呼,現在卻似乎老遠就躲著走了;尤其是資格較老的幾位副經理,言談舉止間頗有些不敬之意;以前他每下達一項命令,總是能夠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但現在「陽奉陰違」的現象時有發生,工作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甚至有人當面提出反對意見,使他面子上很過不去,工作阻力越來越大。後來他了解到,所有這些不好的轉變都是由王某的一句話引起的,兩人良好的工作關係頃刻就崩潰了。  拆別人台的人,也必然會遭到別人「反拆台」的報復,你今天打他一「拳」,就要提防他明天還你一「腳」,惡性循環之下,最終只能導致兩敗俱傷。  拆人家台的人,必然不會有好「人緣」。因為在別人眼裡,你不夠光明磊落,而是—個喜歡給人「下絆子」的「小人」,不僅同級對你不滿,不願與你合作,就是上級甚至自己的下級,也不喜歡「拆台」的人。上級需要自己的下級精誠合作,有大局觀念,這樣才能把他布置的任務很好地完成,如果下級之間相互拆台,交給的任務不能完成,怎能不令他頭疼呢?對於自己的下級來說,他們也喜歡自己的管理者做一個「正人君子」,跟著這樣的上級,臉上也有光彩。更何況:喜歡拆台的人一般都心胸狹隘,這樣的人能幹出什麼大事業來呢?  第25節:與同級相處 計一 協助和諧(3)  因此,要想處理好與同級的關係,就不要做喜歡拆台的「小人」;不但不能拆台,而且還要想辦法「補台」,給同級「打圓場」、「爭面子」,支持他把工作搞好,這樣也就等於給自己爭取到了一個「同盟軍」,何樂而不為呢?  5.幫助他人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誰都會遭到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難,誰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同級相處也是如此,應當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攜手共進。  有的人信奉「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個跌倒自個爬」、「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之類的「至理名言」,認為幫助別人是自己吃虧。殊不知,幫助他人最後只會讓自己受益。  查爾斯是紐約一家大銀行的經理,奉上級之命寫一篇關於吞併另一個小銀行的可行性報告,但事關機密,他知道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他擁有他非常需要的那些資料——那人曾在那家銀行效力十幾年,現在是他的同級在另一部門當經理。於是查爾斯找到了這位同級,請他幫忙。當他走進這位叫威廉的同級的辦公室時,威廉正在接電話,並且很為難地對電話那端說:「親愛的,這些天實在沒什麼好郵票帶給你了。」  「我在為我12歲的兒子收集郵票」,威廉一邊掛電話一邊對查爾斯解釋說。  查爾斯說明他的來意,開始向威廉提出問題。但也許威廉對他過去的組織感情頗深吧,竟不太願意透露機密,因此說話含糊、模稜兩可。他不想把心裡話說出來,無論查爾斯怎樣好言相勸,都沒有效果。這次見面的時間很短,查爾斯沒有達到目的。  查爾斯很是著急,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中,突然想起威廉正在為他兒子收集郵票的事情……查爾斯有一位朋友在航空公司工作,曾一度喜歡收集世界各地的郵票。  第二天一早,查爾斯帶了一些以一頓法式大餐為代價換來的精美郵票,坐在了威廉的辦公桌前——這回,威廉滿臉帶著笑意,客氣得很。「我想喬治一定會喜歡這些」,威廉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一面撫弄著那些郵票,「瞧這張,這張定是無價之寶。」  於是他們花了一個小時談論郵票和喬治的趣事,然後威廉又花了一個多小時,向查爾斯提供他想要得到的資料,而且還當即打電話給他以前的同事,把一些事實、數字報告和信件中的相關內容全部告訴了查爾斯。「幫人最終幫自己」,這成了查爾斯後來一直信奉不疑的真理。  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助你自己,「需要」和「被需要」的滿足是相互的,人際交往的目的就是滿足彼此的需要。經常幫助別人,才能在自己危急的時候不至於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多多幫助他人,其實能獲得更多的回報,也在一定角度上幫助了自己。  使別人得到幸福的人,自己也是幸福的。《論語?顏淵》中有一句話:「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意思是幫助別人實現其願望。現實生活中,當同級在工作中遇到麻煩時,要伸出援助之手,熱情地給予幫助。  當然,幫助同級也不能勉強,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幫助他。在保證將自己的工作做好的情況下,我們要儘可能多地去協助同級將工作做好。實際上,同級之間的工作總是相互關聯的,它如一台機器上的各個齒輪,彼此之間聯繫緊密、不可分割,如果其中一個齒輪出了問題,自然會影響到其他齒輪的正常運轉,只有保證各個齒輪的正常運轉,才能保證整台機器不出故障。同級之間的工作也是如此,要很好地完成一項任務,沒有相互之間的協同合作是不可能的。因此,幫助同級不僅是同級間友好關係的表現,是助人為樂美德的體現,也是做好工作的客觀要求。試想,如果同級那裡的工作出了問題,那麼,必然或多或少地對你的工作也會有影響。所以,當同級陷入困境時,要在可能的情況下,主動為他分憂,使他擺脫困境。  雖然幫助別人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什麼回報,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古訓總是被人們自覺地遵循著。誰都不能肯定地說自己在工作中不會遇到麻煩,即使你很有才能,也難免會有你無法招架應付的時候,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同級便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幫你走出困境。他會很樂意這樣做的原因是你也曾幫助過他。  第26節:與同級相處 計一 協助和諧(4)  因此,同級之間只有相互幫助,才能共同前進。  6.甘當配角  做任何一項工作,都要有一個主要負責人。之所以需要有一個主要負責人,是因為責任落實到某個人頭上,便可極大地調動他的工作積極性,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將工作幹得更好,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如果工作出現紕漏,上級也可以找到負責人,及時糾正錯誤。  一項工作不可能有幾個主要負責人,如果有,則會產生相互扯皮的現象,從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一般的做法,是由其中一個人負主要責任,其他人協同配合、分工負責。  主要負責人,一般是對某項工作很內行的人,或者曾做過此類工作,有相關經驗的人。這些都是上級在布置工作任務時所要考慮的。  因此,如果上級給你和你的一位同級布置了一項任務,讓你們共同去做,而且還讓你的同級負主要責任,讓你協助他的工作,那麼你千萬不要有什麼氣餒或不滿的想法。上級讓你的同級負責,肯定有他的理由。總之,同級比你更適合擔當大任,不要直接認為是因為上級偏心,也不是上級用人不明,而更多的是出於對工作的考慮。  因此,你應該放下思想包袱,不要因為做了同級的助手而感到難為情或者心懷不滿,你要與他緊密配合、盡心儘力,將工作做得更為圓滿。  同級與你研究問題,你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於同級不正確的看法或決定也要及時指出來加以討論。同級交給你的任務,你要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不要扯同級的「後腿」,更不能挖他的「牆角」。要知道,你與他現在是合作關係,那就只能同舟共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了。工作一旦出了問題,受質問的不僅是同級,別人也會對你的工作能力提出疑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你與同級只有齊心協力完成好任務,才能最終實現雙贏乃至多贏。  當需要你為同級做助手時,那就爭取做個好助手吧。  7.讓出機遇  有些管理者總擔心機遇錯過了就不會再有,對自己能否爭取到下一次機會頗為疑慮,因此機會來了,便想不失時機地抓住,即使可能要與同級一起競爭,也想努力試一試。其實,這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人與人相比確實千差萬別,因而俗語常說:人比人,氣死人。為什麼要生氣?表面上看是因為有差別。實質上則是因為不自信,或者說不夠自信。在你的同級中會有人收入比你多,資格比你老,但這並不能成為你不夠自信的理由。不自信的人是不能充分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的人,因而自然會在這些不可避免的人際差別面前失去心理平衡。  這種消極心態對具有自由平等意識的良好的人格具有極大的腐蝕和破壞作用,會使某些管理者在與同級相處時不可避免地抱有偏頗的態度。  有什麼方法能夠消除這種「心患」呢?唯一的「藥方」大概就是自信自愛、心態積極了。若指望你與同級之間差別很少甚至沒有差別,這是不現實的。無論現實環境變化多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並擁有他人所沒有擁有的東西。只有自重的人,別人才會同樣給予敬重。這是一個自強和行動的時代,而不是抱怨和失落的時代。沒有積極的心態與行動,誰也不可能在人際交往與關係上實現雙贏。當然,一個不能主宰、贏得自己的人,怎麼有能力在職場中如魚得水呢?  在管理者與同級相處中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怎樣看待機會。人的發展是需要機會的,但機會卻總是讓人感到「僧多粥少」。如果我們能坦然對待,相信自己總會有機會的話,就不僅可以在職場人際關係上「雙贏」,也能使自己過得瀟洒和舒心,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有些管理者,在公司升職務、加薪時,總是奮勇向前,唯恐落後。他們認為一方得益必然導致另一方相應受損,因而只有爭勝才能對自己有利,完全忽略了雙方皆贏的可能性。  其實,這也是一種很不健康的心態。在心理健康的人看來,現實當中存在許多機會,是金子總會發光。這些人因為相信自己,所以樂意與他人分享機會。收益、榮譽、地位和權力,固然能為自己帶來各種有利的可能和選擇,但若是有了良好的心態,即使自己處境不利,也能積極地去尋找和創造機會,而不會因為別人的得益而心理失衡。  實際上,一個人或一項事業的成功並不意味著非要以他人的失敗為代價。因為真正的成功是戰勝自己,而不是戰勝別人。真正的成功意味著一個人在與他人的相互影響方面取得成功,使每一個相關的人共同獲益。  因此,你要學會認同自己,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一旦你深信在你前進的道路上還有許許多多的機遇等著你,那麼,這次機遇不妨讓給其他同級,助他成功。  第27節:與同級相處 計二 尊重為上(1)  因此,同級之間只有相互幫助,才能共同前進。  6.甘當配角  做任何一項工作,都要有一個主要負責人。之所以需要有一個主要負責人,是因為責任落實到某個人頭上,便可極大地調動他的工作積極性,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將工作幹得更好,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如果工作出現紕漏,上級也可以找到負責人,及時糾正錯誤。  一項工作不可能有幾個主要負責人,如果有,則會產生相互扯皮的現象,從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一般的做法,是由其中一個人負主要責任,其他人協同配合、分工負責。  主要負責人,一般是對某項工作很內行的人,或者曾做過此類工作,有相關經驗的人。這些都是上級在布置工作任務時所要考慮的。  因此,如果上級給你和你的一位同級布置了一項任務,讓你們共同去做,而且還讓你的同級負主要責任,讓你協助他的工作,那麼你千萬不要有什麼氣餒或不滿的想法。上級讓你的同級負責,肯定有他的理由。總之,同級比你更適合擔當大任,不要直接認為是因為上級偏心,也不是上級用人不明,而更多的是出於對工作的考慮。  因此,你應該放下思想包袱,不要因為做了同級的助手而感到難為情或者心懷不滿,你要與他緊密配合、盡心儘力,將工作做得更為圓滿。  同級與你研究問題,你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於同級不正確的看法或決定也要及時指出來加以討論。同級交給你的任務,你要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不要扯同級的「後腿」,更不能挖他的「牆角」。要知道,你與他現在是合作關係,那就只能同舟共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了。工作一旦出了問題,受質問的不僅是同級,別人也會對你的工作能力提出疑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你與同級只有齊心協力完成好任務,才能最終實現雙贏乃至多贏。  當需要你為同級做助手時,那就爭取做個好助手吧。  7.讓出機遇  有些管理者總擔心機遇錯過了就不會再有,對自己能否爭取到下一次機會頗為疑慮,因此機會來了,便想不失時機地抓住,即使可能要與同級一起競爭,也想努力試一試。其實,這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人與人相比確實千差萬別,因而俗語常說:人比人,氣死人。為什麼要生氣?表面上看是因為有差別。實質上則是因為不自信,或者說不夠自信。在你的同級中會有人收入比你多,資格比你老,但這並不能成為你不夠自信的理由。不自信的人是不能充分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的人,因而自然會在這些不可避免的人際差別面前失去心理平衡。  這種消極心態對具有自由平等意識的良好的人格具有極大的腐蝕和破壞作用,會使某些管理者在與同級相處時不可避免地抱有偏頗的態度。  有什麼方法能夠消除這種「心患」呢?唯一的「藥方」大概就是自信自愛、心態積極了。若指望你與同級之間差別很少甚至沒有差別,這是不現實的。無論現實環境變化多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並擁有他人所沒有擁有的東西。只有自重的人,別人才會同樣給予敬重。這是一個自強和行動的時代,而不是抱怨和失落的時代。沒有積極的心態與行動,誰也不可能在人際交往與關係上實現雙贏。當然,一個不能主宰、贏得自己的人,怎麼有能力在職場中如魚得水呢?  在管理者與同級相處中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怎樣看待機會。人的發展是需要機會的,但機會卻總是讓人感到「僧多粥少」。如果我們能坦然對待,相信自己總會有機會的話,就不僅可以在職場人際關係上「雙贏」,也能使自己過得瀟洒和舒心,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有些管理者,在公司升職務、加薪時,總是奮勇向前,唯恐落後。他們認為一方得益必然導致另一方相應受損,因而只有爭勝才能對自己有利,完全忽略了雙方皆贏的可能性。  其實,這也是一種很不健康的心態。在心理健康的人看來,現實當中存在許多機會,是金子總會發光。這些人因為相信自己,所以樂意與他人分享機會。收益、榮譽、地位和權力,固然能為自己帶來各種有利的可能和選擇,但若是有了良好的心態,即使自己處境不利,也能積極地去尋找和創造機會,而不會因為別人的得益而心理失衡。  實際上,一個人或一項事業的成功並不意味著非要以他人的失敗為代價。因為真正的成功是戰勝自己,而不是戰勝別人。真正的成功意味著一個人在與他人的相互影響方面取得成功,使每一個相關的人共同獲益。  因此,你要學會認同自己,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一旦你深信在你前進的道路上還有許許多多的機遇等著你,那麼,這次機遇不妨讓給其他同級,助他成功。  第28節:與同級相處 計二 尊重為上(2)  其二,宣揚同級的「家醜」,是為了「打倒」對方,乘機取利。  某公司的企劃部經理由於工作需要調走了,上級決定從兩名副經理中挑選一人接替經理的工作。這兩名副經理無論是資歷、能力、工作經驗等都不相上下,經理的「寶座」最後歸誰,還是未知數。這時候,其中的一位副經理,姑且叫做B吧,為了達到戰勝對手的目的,便將對手以往工作中的失誤公之於眾,結果使得這位同級的威望和形象在上級和其他同級的心目中遭到損害。當然,B最終也沒有達到目的,因為他既能揭對手的「短」,對手自然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況且上級管理者也不喜歡下級之間搞「內訌」,不得已,只得從其他部門調去一人擔任經理職務。  有時候,同級會把自己的一些秘密,甚至是一些「家醜」說給你聽。這說明他信任你,把你當成知己看待,相信你不會將這些「醜事」傳出去。一旦你辜負了他的一番心意,將這些事傳開,甚至以此作為「要挾」同級的手段,那你們之間的關係就會從合作轉向對立,從朋友變成仇敵,使得兩人的友誼和工作都因此籠罩上陰影。  還有一些人不注重維護本單位或本企業的形象,總是在對單位感到不滿時,向本單位以外的人訴苦:「我們公司的××真差勁,他……」於是同級的「醜事」滿世界亂飛。殊不知,這樣做損害的不光是某一個人的形象,而且整個組織的形象也會遭到損害。組織內部的每一個人,尤其是管理者幹部,都是組織形象的代表,組織是一個整體,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另外,在你向外宣傳同級的「醜事」時,很有可能會將單位的一些秘密一併傳出去,這樣就會給單位的競爭對手提供可乘之機。  總之,別人的家醜不可外揚,它不僅影響同級之間的關係,影響組織內部的團結,而且還會影響到整個組織的發展。  3.維護面子  俗話說:「樹活靠樹皮,人活靠臉皮。」「面子」在人際交往中是十分重要的。因而一旦「面子」受到損害,人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去維護,而那些損害自己「面子」的人,也會被當作一定程度上不足夠尊重自己的人來對待。因此,我們在做事說話時,一定要先顧及他人的「面子」,傷人「面子」的話不說,傷人「面子」的事不做。有時給足了別人「面子」,就會被認為是給了別人最大的「人情」。  在與同級相處時,「面子」問題是需要被首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維繫同級間的感情,不要做有損同級「面子」的事,不要說有損同級「面子」的話,並且還要想辦法給同級「面子」,讓他感受到來自同級間的「人情」。當然,在考慮給同級「面子」的同時,要以不違反黨紀國法和原則為前提,為了同級的「面子」違法亂紀、置原則於不顧,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們常聽人說:「看在某某的面子上,這件事就……」聽到這樣的話,那位「某某」一定會非常感謝說話者的「深情厚誼」。在與同相處中,你不妨也說些「看在某某的面子上」的話,做些「看在某某面子上」的事,當然這都是要以不能違背工作原則為前提的。這對於增進雙方的感情、融洽整個組織的氣氛都是非常有益的。  某廠二車間的一位主任,有一次下夜班回家,走到廠門口時,發現有一名本廠工人鬼鬼祟祟,手裡還提著一包東西,想趁門衛不注意溜出去。這位主任當即叫住那名工人,對他手裡的包進行檢查,檢查後發現包里是一些機器零件,原來這名工人想將這些零件偷出去賣掉。這位主任本想馬上報告保衛處,但一問這名工人,得知他是一車間的。而這時廠里正在開展「技術大比武」,一旦讓廠里知道這件事,一車間的成績肯定要受影響,而且還可能引起一車間主任的猜疑,認為他是在關鍵時刻給自己「下絆子」。因此,這位主任沒有報告保衛處,而是將此事交給一車間主任處理。一車間主任嚴肅處理了那名工人,同時對他的那位同級深表感激,因為他給了他「面子」,使他在關鍵時刻沒有丟掉名譽。從那以後,他們成了事業上的好搭檔。  第29節:與同級相處 計二 尊重為上(3)  這樣處理事情的方式也許不那麼「合法」,但卻很「合情」,不僅解決了問題,還給足了同級「面子」,並為自己贏得了職場同盟,可謂是一舉多得。  4.隱藏優越感  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這樣的管理者,他雖然思路敏捷,知識豐富,但一說話就讓人感到他的狂妄,因此使人很難接受他的觀點和建議。這種人多數是因為太愛表現自己,總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處處想顯示自己的優越感,自以為從而能獲得他人的敬佩和認可,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使自己在同級中遭受孤立。  在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理應是平等和互惠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那些謙讓、豁達,能平等待人的人總能贏得別人的尊敬,而那些妄自尊大的人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使人對其敬而遠之,厭而棄之,並最終使自己走到孤立無援的地步。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性評價,因而在交往中會不自覺地維護自己的形象和尊嚴,如果對手過分地顯示出其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那麼就是在無形之中對自己的自尊和自信的一種挑戰和輕視,這樣一來自己對他的排斥心理乃至敵意也就不自覺地產生了。在這樣的心態主導下,雙方當然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合作了。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仇人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讓朋友表現得比自己優越,是一種策略;不要表現得比朋友優越,則是一種態度、一種涵養、一種平等待人的處世方法。這句話在處理同級管理者間的關係中尤為適用。  某工廠人事處調配科科長是一位相當有人緣的人,按說搞人事調配工作是很難不得罪人的,可他卻是個例外。當然,這也是長時間積累經驗而成就的結果。在他剛做調配科科長的那段日子裡,在同級中幾乎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因為他正春風得意,對自己的機遇和才能滿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都使勁吹噓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績,每天有多少人找他幫忙,哪個幾乎記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給他送了禮……同級聽了之後,不僅沒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還極不高興,後來還是由當了多年管理者的老父親一語點破,他才意識到癥結所在。從此以後,他很少談自己而多聽同級之間的談話,因為他們也有許多事情要「吹噓」,把他們的成就說出來。後來,每當有時間與同級閑聊時,他總是先請對方滔滔不絕地把他們的歡樂炫耀出來並與對方分享其成就,而只在對方問他的時候,才簡單說一下自己的成就。  我們對自己的成就要輕描淡寫,要盡量讓別人在自己面前有優越感。  5.遇事打招呼  與同級管理者相處,互通聲氣,彼此敞開心扉是很重要的,這樣也可以減少誤會、取得同級間的信任。  有些管理者,他們往往只考慮到自己或某個部門的利益,而沒有全局觀念,因此有什麼有利的事情都不願告訴別人,生怕別人搶了去,他們習慣於孤軍奮戰,不願意取得「外援」。即使原本有人出於好意,真心想幫他一把,但是由於他不願透露消息,所以別人也無法著手幫忙。有事不說,首先就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不信任別人的人,別人自然也不會信任他,更不會將他當作朋友和事業上理想的合作夥伴,結果只能是自我孤立起來。  當然,有些管理者並不是害怕同級「拆台」才不願聲張,而是性格使然,或者是一種工作方式。如果是這樣,那就要好好改一改,在今後的工作中,讓自己在其他同級面前多增加一些透明度,使同級對你多一些了解,這樣才更有利於你的工作。  另外,假設上級做出一項決定,要處理你的一位同級管理者,而上級又指派你去調查這件事情。本來,你與這位同級管理者的關係很好,現在卻讓你去調查他的事情,一定非常為難。但是「上」命難違,你最好先同那位同級打個招呼,說明你不得不這樣做的原因,不是有什麼個人恩怨,而是「上支下派」。並事先說明,一旦開始調查,那就要公事公辦,請他一定要先有個思想準備。千萬不要小看這一「手」,倘若你這樣做了,那麼以後即使出了問題他也不會怪你,因為你有你的苦衷,他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沒有這樣做,而是上級一下令你就手持「上方寶劍」,擺出一副「欽差」的架勢,即使你是秉公辦事,對方也會懷疑你是在「公報私仇」,想乘機「整」他一下。這樣,不論調查結果是有事還是無事,他都會忌恨你,原來很好的關係也會因此斷送。  第30節:與同級相處 計二 尊重為上(4)  遇事先打個招呼,一方面體現出自己對同級管理者的尊重,讓他覺得是在禮貌待他;另一方面,你先給他打了招呼,就可以讓他對某件事情、某個決定、某項決策先有個了解,那麼他就會在可能的情況下幫你出謀劃策,解決問題。如果你們是同一部門的同級管理者,那麼這樣做就更加有必要了,一旦事情沒辦好,那你也可以和他一塊兒承擔責任,這總比你一個人擔責任要好些吧。  6.換位思考  拿破崙?希爾曾指出,要試著去了解別人,就要從他的觀點去看待問題。這樣做能創造生活奇蹟,不僅使你得到友誼,而且能減少人際交往中的摩擦和困難,同時也能促進同級之間的平等合作。  有時,同級可能完全錯了,但由於他還沒有這樣的意識,所以並不認錯。此時,先不要指責他,而要試著站在他的立場上去了解他的想法。同級之所以堅持自己的立場,一定有他的原因。你儘力去找出那個隱藏的原因,就等於擁有了理解他的行為的鑰匙。  試著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事物,對自己說:「如果我處在他的立場上,我會有什麼看法,有什麼態度呢?」認真考慮之下,這樣就會幫助你節省不少時間並減少相應的苦惱,因為「若對原因發生興趣,我們就不會不喜歡結果」。把你對自己事情的濃厚興趣與對其他事情的漠不關心的態度,互相做個比較,那麼你才會明白「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因而,換位思考是人際交往技巧中最難掌握的一種。  在吉拉德的《打入別人的心》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在你表現出你認為別人的觀念和感覺同你自己的觀念和感覺一樣重要時,談話才會有融洽的氣氛。在開始談話的時候,要讓對方提出談話的目的或方向。如果你是聽者,你要以你所聽到的話來約束自己的言語。如果對方是聽者,接受他的觀點將會鼓勵他打開心扉來接受你的觀念。」這話用在處理同級關係上同樣適用,要想讓同級敞開心扉,你就必須尊重他,以平等的姿態接受他。  有一次,卡耐基慌慌張張地跑到一位警察面前,告訴他有一場火在公園裡迅速蔓延,希望他趕快通知消防隊。但警察竟然漠不關心地回答這不關他的事,因為這不是他的管區,卡耐基很失望。所以,後來到公園裡去騎馬的時候,他的行為就像一位自封的管理員,試圖保護公園裡的樹木。  那時,卡耐基一看到樹上著火,心裡就很不痛快,因為心裡一著急,處理事情的態度就有些過火了。他騎馬來到那些玩火的小孩子面前,警告他們說,他們可能因為在公園裡生火而被關進監牢去。卡耐基以嚴厲的口氣命令他們把火撲滅;如果他們拒絕,他就威脅要叫人把他們逮起來。他在盡情地發泄他的不痛快,而根本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感受。結果雖然那些孩子們屈從了,但等卡耐基騎馬一跑過山丘,他們又把火點燃了。  隨著年歲的增長,卡耐基開始懂得要從別人的角度來看事情。於是對那件公園失火的事件的處理也許他會採取另一種處理方式了。騎馬到那些頑皮的小孩面前,說出大約像下面的一番話:  「玩得痛快嗎?孩子們。你們晚餐想煮些什麼?我小時候也很喜歡生火——現在還是很喜歡。但你們應該知道,在這公園內生火是十分危險的。我知道你們已經很小心了,但其他人可能就沒這麼小心了。他們生了火,而後來回家時卻又不把火弄熄,結果火燒到枯葉,蔓延開來,把樹木都燒光了。如果我們不多加小心,以後我們這兒會連一棵樹都沒有的。你們生起這堆火,就會被關入監牢。我很高興看到你們玩得十分痛快;但能不能請你們立刻把火堆旁的枯葉全部撥開,並在你們離開之前,用很多的泥土把火堆掩蓋起來,你們願不願意呢?下一次,如果你們還想玩火,麻煩你們能不能在山丘的那一頭生火,在那兒生火,就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後果……真謝謝你們。孩子們,祝你們玩得痛快。」  這樣的說法也許就能獲得大為不同的效果,孩子們會非常欣然地接受意見。因為他們並沒被迫接受命令,而是被給予了選擇正確處理此事的權力,這使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別人的尊重。這一切僅僅是因為卡耐基先考慮到了孩子們的看法,從他們能接受的角度來處理這件事情。  在處理與孩子們的關係時,要注意從他們的觀點出發來看待事情,那麼處理與同級管理者的關係時,更應注意如何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同級之間平等相處,密切合作。  3第三部分  第31節:與同級相處 計三 誠懇待人(1)  計三 誠懇待人  1.真實自然  表現真實的自我,開誠布公,是與同級相處的一個要訣。但這並不意味著絕對自由,隨心所欲,信口開河,甚至意氣用事;也不意味著通過表現個人的本性來對抗他人,或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人,儘管有些人會喜歡你的倔強或霸道。我們所說的真實自然,不能違背和損害自由平等、展現魅力、有效溝通這三個基本的原則和目標。  真誠對待同級不等於「赤身裸體」,坦誠率直不等於必須坦白自己的任何一種思想、感情和行為,不是要求不加區別、沒有目的地主動提供內心的一切真情,也不是要求不請自來、好為人師地對別人評頭論足、吹毛求疵,當然,即使有同級請求你評論,你也不能毫無保留地發表評論。  所謂自然地表現,不等於表現隨便,不等於不要沉默,不要修飾,不要選擇,不要深思熟慮,不要精心設計,不要用心傾聽和觀察,不要注意說話的策略和分寸。  實際上,如果損害了人格魅力,阻礙了有效的溝通,這樣的表現就不能算是真實自然。藝術趨於自然,就達到了最高境界,但它並不是表現自然,而是自然地表現。與同級相處,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真實自然和尊重別人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在與同級交往中,當別人感到你真實自然、有情趣、有個性的時候,你對他們的尊重才體現出來,並能為有效溝通打下基礎。同樣,當你感到同級尊重、接受並喜歡你的時候,你才會表現得真實自然,具有人格魅力和個性風采,你也就更加尊重他人。  我們可以領悟一下平時看電視的體會。我們從熒屏上看到的不論是主持人、演藝人員還是各種各樣的訪談對象,那些讓我們感到真實自然,甚至生動感人的表現,並非是完全自然的形態,而是經過了一定的選擇、構思、設計安排以及儀錶的修飾、言辭的冶煉才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充分說明了真實自然的表現並不等於表現自然的真實。  我們不需要學會表演,與同級相處時演戲只會為自己帶來困擾。表現真實的自我,是指思想內容、情感態度的真實,更是指言談舉止真實自然、恰到好處,並適時適度地自我坦白。換句話說,真實自然地表現就是要依據場合、對象、內容的具體情況,恰當而靈活地與同級交往。  2.切勿張揚  俗話說得好,誰求不著難?求人總是相互的,今天你有求於我,明天我有求於你。因此,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幫了同級的忙而自鳴得意,向人自吹自擂,四處張揚。這種態度是很得罪人的。  某公司進行了一次大的人事變動。原外事部經理H任人事部門經理,而由原營銷部經理A接替他原來的職務。  這位新上任的外事經理A雖然在原來的崗位上成績斐然,受到上級和同級的一致好評,但對外事知識卻是「半瓶子醋」。在上任後的幾次外事活動中,由於他不熟悉業務,幾筆和外商較重大的談判都宣告失敗,給公司造成了不少損失。  A非常著急,自己以前沒怎麼接觸過外商,更不知怎麼與他們談判,面前還有幾筆與外商的業務需要處理。情急之下,他想到了他的前任、現在的人事部經理H。H在與外商打交道上頗有一套,是公司里有名的「外事通」。於是,A急忙拜訪了H,請他給予幫助。H也很爽快,知無不言,把A想要知道的都告訴了他。  A千恩萬謝,高高興興地告別了H。回去後,A又將H告訴他的東西重新梳理了一遍,並邀集幾名部屬進行了幾次模擬演習。由於A精心準備,所以在之後的幾次談判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上級對他也很滿意。A成功不忘「恩人」,親自向H表示感謝,還說了許多恭維的話,使H頗覺飄飄然。  之後,H逢人便說,「A能將事情辦得那麼漂亮,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勞呀」、「A曾來我這裡問了一些外事知識,我都毫無保留地告訴了他,要說起來,我還是他的老師呢」……A剛開始聽到這些話時,心裡雖然頗不以為然,但想到H的確曾幫過自己,對自己有「恩」,所以也就不說什麼,一笑了之。  第32節:與同級相處 計三 誠懇待人(2)  但這樣的話H說的次數太多了,公司幾乎每一個人都知道了。有些人在看到A時,還會在背後議論:「要是沒有人家H經理的幫忙,他現在恐怕早就不在經理的位子上了。」這些話極大地挫傷了A的自尊心,他心想,H不就是幫了一點小忙嗎,有什麼了不起,幹嗎這麼吹噓自己?漸漸地,這兩位經理關係越來越疏遠,有時還面對面地發生衝突。  本來H做了一件好事,但最終卻變成了一件壞事。究其原因,是H不該在做了好事之後大肆宣揚。人人都有自尊心,管理者更是如此,過度炫耀你對他的幫助,是在另一方面證明他的愚蠢,反襯你的高明,這樣一來,無形之中大大損傷了他的形象,以後還怎麼讓他管理下級、開展工作呢?  所以,幫助了同級,不要老記在心上,更不能老掛在嘴邊,不然,好事便會變成壞事。  3.言而有信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既需要十分誠實,更需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古語「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迄今仍是引導我們行動的基本準則。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重要交際媒介。如果我們在與他人的交際中言而有信,即使把握不了高超的語言技巧,也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如果我們失信於人,即使巧舌如簧,也無從維持威信。所以,在和自己的同級相處時,要做到有言必行,言行一致,否則就會「無信不立」,被同級唾棄。  交際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圖等,因而,當你對同級說「這件事交給我辦好了」時,絕不可以把它僅僅當作應酬之辭一說了之。既然你說了這樣的話,就要努力將事情辦好,而且還要將事情的結果通報同級,讓他感覺到你是守信的。如果同級因一筆買賣沒有做成,受到老闆的責備,而你知道這件事不能全怪同級,於是你說:「這件事我會替你向老闆解釋的」,說了這話之後,你就要盡量的努力為他開通「罪責」。如果你沒有把握,就最好不要給人以絕對的答覆。  「我實在無能為力」、「我試試看吧」和「我絕對可以辦到,放心吧」,三種方式表達了三種不同的意思。這就要按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應該說哪句話。如果你沒有能力幫忙辦到而違背實際情況,大包大攬,輕易答應同級而又失信於他,那麼,即使你不是存心騙他,也會引起誤會,傷害到他的感情,並最終影響到你們之間的關係。  如果你答應了同級某件事,就要紮實履行,若因為不得已的原因而無法做到時,也要及時通知他,並誠懇地表達自己的歉意,並儘可能地對此予以補救。  同時,你也不能在失約之後還為自己做種種辯護,即使在極不得已的情況下失信了,也應該坦白地承認自己的過失,誠懇地向他道歉。失信而又事後極力辯解,想證明自己毫無過失的人,無論理由多麼充分,都很難博得他人的諒解。  誠懇地向同級表示歉意固然能夠得到別人諒解,但切不可因此而頻頻失信於人,否則,就會成為同級不願結交、反感的人,進而影響自身的人際交往,甚至阻礙工作的正常開展。  誠實守信是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崇尚的美德。言而有信,不失信於人,這是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士所應具備的基本要素。而這一點對於管理者而言更為重要,因為管理者擁有一定的權力,其影響力更要大於一般人,管理者言而無信會帶來更為惡劣的後果。因此,管理者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自己的諾言,尤其是在和同級交往當中,更要注意這一點。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整個團隊相互信賴、相互尊重的融洽氣氛。否則,只能是「人情沒送成,反蝕一把米」。  4.巧送人情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有人幫了別人的忙,卻沒有增加自己「人情賬戶」的收入,這是因為人情送得不徹底,把前面送出的人情也抵消了。  古代有個郭解,有一次,洛陽某人因與他人結怨而心煩,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士出來調停,對方就是不給面子。後來他跑到郭解門下,請他來化解這段恩怨。  第33節:與同級相處 計三 誠懇待人(3)  郭解接受了這個請求,親自上門拜訪委託人的對手,做了大量的說服工作,好不容易使這人同意了和解。  照理說,郭解能夠不負人所託,完成這一化解恩怨的任務,可以走人了。可郭解還有高人一著的棋,有更巧妙的處理方法。  一切講清楚後,他對那人說:「這個事,聽說過去有許多當地有名望的人調解過,但因不能得到雙方的共同認可而沒能達成協議。這次我很幸運,你也很給我面子,讓我了結了這件事。我在感謝你的同時,也為自己擔心,我畢竟是外鄉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由我這個外地人來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丟面子。」  郭解進一步說:「這件事這麼辦,請你再幫我一次,從表現上要做到讓人以為我出面也解決不了問題。等我明天離開此地,本地幾位紳士、俠客還會上門。你把面子給他們,算作他們完成此事吧,拜託了。」  這個故事說明,人情通達之人切不可送「半截」人情,因為這種舉動不僅等於白送人情,甚至還會為自己惹來麻煩。  在與同級相處時,不妨也學學郭解的做法。比如,你和同級幫助某人辦成了一件事,這個人首先來向你表示感謝,因為你對他的幫助最大。這時,千萬不能忘記你的那位同級,你應該告訴那個人,讓他去感謝你的同級,你可以說:「其實這件事我也沒幫上多少忙,要不是某某幫你,恐怕事情不會這麼快得到解決,你還是要去感謝某某。」你幫了多少忙,出了多少力,別人自然心中有數,絕不會因為你說了這番話,就忘了你的好處,但是你說了這番話,不但聽話的人會欽佩你的「高風亮節」,而且若是同級知道了你這番話也會對你刮目相看。為人辦了好事可以得到多少好處是小事,也不值得為此而高興,但同級若因此事事想著你,處處表現出對你的尊重,那才最令人高興。這種做法可謂是一舉多得。  如果你沒有這樣做,而是在別人向你表示感謝時欣然領受,那效果肯定要差很多;如果你為了攬功,當著別人的面將同級貶低一頓,那更會引起反感,本來對你的一點感情也會隨之消失殆盡;若不幸被同級知道了,輕則鄙視你,重則與你反目。送了一個不徹底的人情,反而為自己招來不是,這種事情未免太過可惜了。  「人情送到底,送佛送到西。」這話要牢記呀!  5.改正錯誤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人,明明是自己錯了,卻偏不承認,更不肯改,還不肯從自己身上找錯誤之處,甚至還埋怨朋友關鍵時刻不肯向前,自負地以為別人在嫉妒自己,這種行為舉止是職場禁忌之一。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旦犯錯,老用爭辯、掩飾的辦法來「掩耳盜鈴」,反而更不能得到同情和諒解;爽快地、坦白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才更容易得到寬恕。只有無能的人才試圖努力為自己的錯誤尋找借口,強詞奪理,這樣做只會使你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在與同級相處中,自己做錯了事要敢於承認,勇於認錯。豁達開朗的人往往能贏得別人的好感和尊重,同級會因為你的坦誠負責而更樂意和你合作。「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你一意孤行,不知悔改,違背人心,那隻會將自己孤立起來。一個不肯承認錯誤的人是不能得到別人的原諒的,自然也沒有人願意與這樣的人合作。  知錯,認錯,歸根到底還要以實際行動改正錯誤為最終目的。我們都知道「將相和」的故事。倘使廉頗知錯不認錯,一味胡攪蠻纏,則趙國將國無寧日。認錯而改錯,則更讓人覺得廉頗了不起。藺相如若不能全心與之和好,將相失和,無以依靠,強秦吞趙就更容易了。正是由於廉頗能知錯改錯,兩相才能一心為國,全無私心,使趙國繁盛起來。  由此看來,犯了錯的人不能一根筋,錯了就是錯了,要敢於承認。去掉感情上的「不好意思」,搬開面子上的障礙,勇敢地說聲「對不起」,並以實際行動全力糾錯,你的同級自然會因為你的光明磊落、坦然赤誠而原諒你,還會因此而尊重你,喜歡與你共事。  第34節:與同級相處 計四 巧妙應對(1)  不能認錯,自然不會「和衷」;沒有「和衷」,又怎麼能夠做到「共濟」呢?  6.化解矛盾  與同級相處難免有磕磕碰碰的地方,矛盾一經產生,便會妨害相互間的溝通。共識沒有了,交往起來也就比較困難了。與同級「結仇」,既不利於開展工作,也不利於自己的發展。「冤家宜解不宜結」,人人皆知,「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牆。」但冤家既結,當如何破解呢?  「冤家」者,誤會也。其形成可從主體、客體兩方面找原因,或是因自己的言行不慎而致,或是由於對方過於敏感,誤會了你的意思。因而,有效的溝通可以幫助你化干戈為玉帛。  同級中有一個「冤家」,會讓你在工作中很不自在,辦事也會遇到重重阻礙,不那麼得心應手。因此,對於同級冤家間的隔閡,一定要積極面對,積極化解,從而為自己和他人創造一個團結和諧、心情舒暢的工作環境。以下幾個小訣竅可以促進有效溝通:  其一,要學會制怒。被人誤會了,不要大光其火,而要以平靜的心態回憶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產生誤會和矛盾的原因,再決定採取什麼分寸予以澄清。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被人誤解確實是讓人煩惱的事,但一定要努力平抑怒火。發怒只能擴大矛盾,處理不當會引發大亂,甚至釀成悲劇。制住怒火,能讓你冷靜地分析問題,查明原因,有效地解決問題,化解怨恨。  其二,要戰勝自己的怯懦心理,消除自己的委屈情緒。消除誤會就要把問題說清楚,無論採取哪種方式,不要怯懦,要敢於當面把問題講清楚。要親口向對方懇切地說明事情的前因後果,直截了當地把問題講清楚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好結果。消除自己的委屈情緒,可以清除妨礙交流的心理上和思想上的障礙,同時也能更加冷靜地為對方著想,追究出事情出自何因,究竟是自己錯了還是對方的過失。不要總以為自己委屈,可能事情的癥結就出在你自己身上。另外,委屈有時還會影響你的交流,有些人被同級誤會時,總因為感到自己委屈,不願意與人交涉,寧願獨自生悶氣,把話憋在心裡,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利於解決問題的。  其三,不要在背後指責同級,而要主動與之當面交流,說明你的想法。背後指責,只會使人誤以為你心存忌恨,挾私抱怨,這樣一來只能加深誤會,讓自己再背上黑鍋。  其四,消除誤會不可放過大好時機,因為會越拖越被動。抓住好時機,就是說不能為把問題當面講清楚而不顧時機,審時度勢地澄清誤會才是上策。簡而言之,就是要選擇一個對方心情比較愉快、神經較為放鬆的時機把事情講開,把誤會澄清。若是自己實在不能解開誤會,可以請上級或其他同級幫忙。工作中產生的誤會,上級、其他同級作為旁觀者更能明白個中是非,自然也就知道該從哪裡下手,才更容易解開你們的「結」了。  「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人們都願意多交朋友、少結冤家,一旦不慎結怨,一定要積極、有效地解開這個「結」。  每個人都會有眾多的同級。仕途中離不開同級的關心、幫助、鼓勵,處理好與同級的關係,和衷共濟,才能使職場大道平坦寬敞。  計四 巧妙應對  1.警惕危險者  辦公室中往往存在著一群「危險人物」,與之交往不慎可能會給你帶來一些損失,甚至引來意外之災。因此你要小心提防,學會應付。  信口開河的人。這種人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知道你喜歡聽這樣的話,然而話一出口他立刻忘懷,不能信守諾言。比如,他說幫你引見一個客戶,當你做好準備要和客戶見面時,他卻想方設法推辭,讓你的努力付之東流。管理者初遇這種人時難免要上當,此時你就要認清他的本質了,以免第二次再上當受騙。  事事同意的人。這種人對任何建議都給予鼓勵,因為他不想壓制別人的創造性。他最喜歡說的話就是「我同意」、「可以這樣干」。對任何建議一視同仁地給予贊成的他絕不會真正給予你一些切實的幫助,聽從他的話就盲目行事,只會耽誤你自己的時間。因為,計劃的成功與否,對他來說無關痛癢,對你來說卻是關係重大。  第35節:與同級相處 計四 巧妙應對(2)  無事不通的人。這種所謂的「活字典」,世上萬物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對他來說,萬寶全書也沒有他這麼全。當他信心十足地發表意見時,你一定要明辨真偽,他的「金玉良言」很有可能是斷章取義或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這種不切實際的假消息只會將你引上歧途。  僵化人格的人。這種人極易受上級的賞識——他長時間加班工作,在每個細節上大做文章,對自己的要求也定得很高。但是,對他的總結進行認真考評時,你會發現,其過多關心無關緊要的細節,使工作乏善可陳。他非常緊張地撐著船,哪怕完全不知道這隻船應去的方向。跟這樣的人打交道千萬不要為細節決定成敗所蒙蔽,如果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那麼糾纏於細節只會讓你更加損失慘重。  多嘴多舌的人。這種人愛管閑事,整天啰嗦不停。過度的窺探欲使他行走在辦公室的每一個角落,眼觀四方,耳聽八路。與這種人交往的好處是,每當他從你這得到一點消息,他就會告訴你一點有關別人的秘密。但是,他既然能向你公開秘密,那他下一個談資交換目標很有可能就是你了。  依賴性強的人。這些人表現出的不會用計算機、複印機等,實際上是想要別人幫忙。他甚至無法應對一件小事,只好常常求助於你。也許,你會說,同事間相互幫助不必太計較吧。但你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是不是因為幫他做了過多的瑣事了呢?這樣的人通常而言也就不願意主動承擔責任,一切正常時,必然會有他在場,需要擔負責任時他則溜之大吉。  真正無能的人。這種人就想靠著油嘴滑舌、阿諛奉承來博得上級的好感,為自己賺取向上爬的資本。當把任務真正交給他時,卻發現這種人其實什麼都幹不了。  同以上各種類型的危險同級交往時,一定要多個心眼,這樣才會使你在協調同級之間工作與人際關係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  2.應對小人物  「小人」無處不在,你的同級當中很有可能就有這樣一些人存在。  大體言之,「小人」就是那些不守正道、以邪惡的手段來達到目的的人,他們的言行有以下一些特點:喜歡造謠生事——他們造謠生事都另有目的,並不是以造謠生事為樂;喜歡挑撥離間——為了某種目的,他們可以用離間法,挑撥同級間的感情,製造不和與矛盾,好漁翁得利;喜歡拍馬奉承——這種人雖不一定是小人,但這種人很容易為獲得上級的寵幸,而在上級面前說同級的壞話;喜歡陽奉陰違——這種行為頗能代表這種人的行事風格,因此對你也不可能表裡如一;喜歡「西瓜倚大邊」——誰有用就拉攏誰,誰沒勢就拋棄誰;喜歡踩著別人的「鮮血」前進——也就是利用你為其開路,而你的犧牲他是不在乎的;喜歡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倒,他們會走上來再補一腳;喜歡拉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錯卻死不承認,反而拉別人做「替死鬼」,不僅如此,還要在「替死鬼」身上踩上一腳。事實上,「小人」的特色遠遠不只是這些。  那麼,該如何妥善處理與同級中的「小人」的關係呢?以下幾個準則可以作為參考:  第一,不得罪他們。一般來說,「小人」比「君子」更敏感,因為他們的心裡是很自卑的,所以與他們相處時,要注意千萬不要在言語上刺激他們,也不要在利益上與他們發生紛爭,尤其不要為所謂「正義」而揭發他們,這樣做沒有什麼好處,相反只會害了你自己。  第二,保持距離。別和這樣的同級過分親近,保持一般的關係就可以了,當然也不能過分疏遠,因為你們畢竟還有工作關係。一旦疏遠了他們,會讓他們覺得你不把他們放在眼裡,這樣也會給自己惹來麻煩——「小人」會為此而報復你。  第三,說話要小心。見面說些「今天天氣不錯」的話就可以了,如果談了別人的隱私,談了某人的不是,或是發了些牢騷不平,就會給他們提供了一些用來興風作浪或整人的素材,這無疑是損人不利己。當然,這裡主要指的是工作以外的交談。  第36節:與同級相處 計四 巧妙應對(3)  第四,不要跟他們「拉幫結派」。「小人」常常結黨營私,互相勾結。你千萬不要想與他們合謀從而能分得「一杯羹」,否則,你就會漸漸越陷越深,最終無力自拔,害了自己。  第五,吃些小虧無妨。「小人」有時也會傷害你,如果是小虧,就算了,因為你從他們那裡不但討不到公道,反而會結下更大的仇恨。若是吃了大虧,那也絕不能放任,你可以運用輿論的力量或依靠組織來解決這個問題。  3.應對狂妄者  「狂妄」這個詞,詞典裡面的解釋是「極端的自高自大」。現實生活中,人們把「狂妄」的人定義為:舉止高傲、自命不凡、語調亢奮、用詞尖銳、待人接物不屑一顧的人。  我們應該如何同這種人交往呢?  了解其「狂妄」的根源是相當重要的。細加剖析狂妄之徒,就不難發現,其本源有兩個:一是自信,一是自負。對這兩種看似相同、其實不同的心態絕對不能籠統對待,必須嚴格區別。  「自信」,是創造意識的反映,是一種積極的正面的品質,它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和橫溢的才華之上。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有掌握真理的能力。他們不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也不會去質疑自己的全部意識是不是符合客觀規律。他們能夠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諸如高傲、自命不凡、不屑一顧等詞語,實際上是他們的自信心在某種性格條件下的無意流露。他們信服的是真理,而不是人。他們注意獲取信息,卻又不願與眾人苟同。因此,在社會交往中,他們中的一些人會讓人覺得有些特立獨行,甚至為人所不容。  翻開科學發展史,幾乎每一頁都滲透著不苟同於眾人、不苟同於權威的「自信」與「盲從」的鬥爭。布魯諾大義凜然地踏上火堆為真理獻出生命就是一例。  亞里士多德著《天論》,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是宇宙的中心,即所謂「地心說」。這個學說被基督教所擁護,成了神聖不可侵犯的信條。哥白尼經過30年的研究,推翻了「地心說」,發現了「日心說」,他的著作《天體運行論》於他逝世的那一天才公之於世。布魯諾傳播「日心說」,被咒為「瘋子」、「魔鬼」,被反動教會判處火刑。而他卻從不動搖,堅定信念,最終為真理獻身。  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自信」的「狂妄」者,往往是「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人。這種人大多是社會的中堅,我們為什麼不與之交往與結誼呢?  同這種「狂妄」者相處,其方式可以為:請教、探討。請教式相處,就必須注意在對方說話時不可隨便插話;探討式的相處,就必須使自己的理論素養和知識水準達到與之協調的層次。另外,這種人一般都比較忙,都很珍惜時間,所以不要經常打擾,而且談話時間應以短為宜。  「自負」,則是自以為了不起的人。自負的人,一般對自己缺乏科學的認識和評價。他們實際上沒有多少學問,往往是自我吹噓,夸夸其談。他們所表現的高傲、不屑一顧等神態,實際上是一種作為心靈空虛的補充劑,以維持其虛榮的心理平衡。這種「狂妄」的人,乍看起來似乎視野開闊,天南海北,無所不談,一副居高臨下的樣子,其實則是「嘴尖皮厚腹中空」。因而,與之相處時,一旦就某一問題深入地探討,他們就會很快露出馬腳。與這種人相處,若是能第一次就認清其本質並給予「下馬威」,把他們的放蕩行為嚴肅地「鎮住」,往後的交往就能勢如破竹,順利許多。  4.應對貪利者  在現實生活中,誰都喜歡和那些豪爽熱情、慷慨大方的人交往,而不願意同貪小利者打交道。這種心理無可非議。然而,如果你這樣做,那也存在一個問題——縮小了自己的交往圈。  社會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行動與動機,並非完全是一對一的,它們之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同一動機可以有不同的行為;同一行為亦可以有不同動機。「貪小利」是行為表現,並不一定完全是渾身沾滿銅臭的利己主義的反映;即使是利己主義者,亦非不可救藥。更何況各人表現程度也不盡相同。一般說來,貪小利者有兩種:一種是生活習慣使然;另一種是生活觀念所支配。因此,與不同心理狀態的貪小利者相處,就應持不同的態度,用不同的鑰匙去打開他們的「心鎖」。  第37節:與同級相處 計四 巧妙應對(4)  一些人貪小利的毛病是受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生活習慣。這種人往往缺乏遠大的理想、胸無點墨、自我要求低、生活作風隨便、得過且過、不求上進。然而這種人的心地一般也不壞,且一般而言其性格內向、無所隱諱,很容易被深入了解。  同這種貪小利者打交道要注意正面引導,引導他們在學習上和工作上下工夫,以提高其理想層次。理想層次提高了,自尊的要求就會隨之增長,貪小利的毛病就會相應地得到克服。對這類人貪小利的毛病,切不可「姑息縱容」,否則就會加重這種不良生活習慣。另外,也不可對他們進行諷刺挖苦,因為諷刺挖苦會影響其自尊的提高。  還有一種貪小利的人,他們的行為是受一定意識形態支配的,反映著其生活觀念。這種人往往具有比較特殊的生活閱歷,在生活中受過磨難,世界觀常常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  同這類貪小利者打交道,採取一般化的說理方法是無法解決其觀念形態問題的,而應當真誠地與之相處,用自己的博大胸懷去感化他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真誠地、無微不至地去幫助他們,使他們在自己的行動中得到感化。比如,外出時,熱情地拉著他一起坐車、吃飯、喝酒,出差時爭著花錢,而且要注意不要對他表現出不滿與鄙視。平時,還可以常常講一些他所欽佩的人的寬宏大度、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事例,使之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管出自哪一種心理狀態,要他們一下改掉缺點並不現實,只能潛移默化。如果一個人去感化嫌力量不足,可動員一些和他要好的朋友來共同感化他。當貪小利者真正理解了你一顆真誠的心後,他是會永遠感激你的,由此所建立起來的友誼,也一定是純潔而牢固的。  5.應對急躁者  性情急躁者,最大的特點是容易興奮,容易發火,自我控制力差,動不動就發怒,甚至不惜與人爭鬥。  首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范特霍夫提出碳原子新理論之後,遭到德國有機化學家哈曼?柯爾比的強烈反對。范特霍夫當眾表示:「柯爾比先生的宏論,從頭到尾沒有推翻我研究出來的鐵一般的事實。」柯爾比是位典型的性情急躁者,他聽到此話後,怒氣衝天,不惜千里跋涉趕到荷蘭。范特霍夫熱情相迎,禮貌接待。待柯爾比發完了火,他再冷靜而謙遜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使柯爾比很快消除了誤解。兩位科學家從此「化敵為友」,欣然攜手合作,彼此取長補短,共同為化學事業貢獻聰明才智。  聰明的人若能從這則故事獲得人際交往的重要啟示,就會明白,對待性情急躁者的急躁與粗暴,最為明智的是遵循三個原則來予以化解:  第一,冷靜。當性情急躁者向你發怒時,不管其怒氣如何,你都要保持冷靜,始終保持一種泰然處之的微笑。這種微笑,對自己而言可以擺脫尷尬局面,對對方則無疑是潑了一盆冷水——一方面可以使對方欲進不能,避免事態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使對方理智復甦,平息怒氣。  第二,謙遜。當性情急躁者向你冒犯時,不管其語言多刻薄,語氣多生硬,都應心平氣和地聽,邊聽邊分析概括其意旨。如果確實是自己有些地方不對,應坦然承認,並致以謝意。如果是對方錯了,亦應從中找出其所以導致錯誤結論的原因,然後採用「你說的話不無道理,但是……」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既保全了對方的自尊,亦能澄清事實,兩全其美。  第三,大度。對待性情急躁者的冒犯,要顯示出自己的「海量」,以柔克剛。  做到「宰相肚裡能撐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罵,你不罵。一隻巴掌打不響,干戈就動不起來。在你的大度中,對方遲早會自覺沒趣,進而收斂。倘若對方動真格,你也動真格,針尖對麥芒,最後連你自己也會陷進難以自拔的窘境。  心理學家認為,性情急躁者是膽汁質氣質的人,這種人精力充沛、熱情、直率,其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來得猛烈,去得也乾淨,頗似六月天的雷陣雨。待雷聲過,雨點也很快就停了,呈現的天空將格外蔚藍。  第38節:與同級相處 計四 巧妙應對(5)  實踐表明,性情急躁的人大多言必行,行必果,敢作敢為。同這種人交往,只要避過其一時鋒芒,待他情緒平定之後,其分辨是非的能力甚至比一般人強得多,在真理和事實面前低頭亦比一般人來得容易,來得徹底。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肝膽相照的朋友,往往就是這樣「不打不相識」的,范特霍夫與柯爾比的情誼不就是這樣結成的嗎?  6.應對嫉妒者  「人怕出名豬怕壯」,這是中國人很熟悉的一句諺語。據說,有位科學家將這句話翻譯給一位美國教授聽,那位教授驚訝不已:「為什麼?為什麼中國人怕出名?中國的豬怕壯呢?」要講清楚這個道理,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因為就其實質用兩個字就足夠涵蓋了——嫉妒。  一個人幹事,三個人反對,五個人調查,十個人傳播流言蜚語,這種現象不能算是極個別的。「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這類可怕的「警告」都說明嫉妒者專門為賢者設置障礙。面對這些嫉妒你的人,該如何處理呢?如果你在同級中遇到這種人,正確的調節方法是:  第一,把別人的嫉妒當作一種榮幸。我們不僅要剋制自己的嫉妒心,而且要忍受住他人對自己的嫉妒。也就是說,在自己取得一定的成績,別人以各種方式嫉妒自己的時候,應該不為這種嫉妒而改變正常和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以某種科學的方式認識這種嫉妒,才能夠忍受住他人的嫉妒。  第二,把他人的嫉妒當成你的動力。有時,在他人的嫉妒中,可能會有一些刻薄的挑剔和在雞蛋里找骨頭之舉,這是十分正常的。因為通過這種挑刺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貶低你所取得的成績與價值,從而實現他們否定你成果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正確思想應當是把他人的這種嫉妒當成自己的一種壓力或動力,作為自己進一步提高的台階。這裡的正確思想是指以一種真的、積極的方式去理解他人的假的、消極的挑刺,對方的用意是嫉妒、否定和攻擊,而自己的態度是學習、接受,並積極地將這種影響轉化為動力。  第三,不能刺激別人的「嫉妒」之心。受嫉妒者最需要明白的一點,就是謹防孤高自傲的形象。對他人的「嫉妒」之心,應迴避而不宜刺激。嫉妒之心像馬蜂窩一樣,一旦被捅,就會招致不必要的麻煩。這樣一來只會影響你的工作進度,成為你順利開展工作的阻礙。  第四,不要損傷自己的銳氣。應當認識到,嫉妒行為雖然頗能給人製造一些痛苦和障礙,但是嫉妒者必有能力上的缺陷,或者在對手面前自感能力不足。嫉妒的起源就其本質可能就是懼怕在事業上和成就上與對手競爭,與能者進行正面較量。所以,嫉妒行為可以被認為是掩蓋自己軟弱無能的行為,是內在虛弱和自私的直觀反映。  嫉妒是不健康心理的一種,嫉妒及其消極作用是不可能徹底被消除的,但可以減弱。以下是一些具體的辦法:  首先,名至實歸,謙遜謹慎。帕金森在《管理藝術精神》中說:「大多數組織在結構上像一座金字塔。當一個人向金字塔頂端爬去的時候,最重要的崗位越來越少。」因此,一個新近被提升的管理者,一定要特別謹慎小心。上級最首要任務就是要使他從前的大多數同級深信自己是理所應當被提拔的人員,而不因他們的沒有提升而不快。但更為重要的是:「一個被提升的管理者必須想盡辦法表現出謙遜而不盛氣凌人——他一定不能忘記他從前的共事者。」  其次,對嫉妒自己的人體貼關心。對嫉妒自己的人,不但不恨,反而為他們排憂解難,鋪路架橋,這是減弱嫉妒的妙法。  最後,對小名小利退避三舍。事業上獲得成功,已經成為嫉妒的目標,在引人注意的小事上還要爭先、拔尖,就真可謂是火上加油了,這實在是非常不利於自己發展的下下策。  當然,上級的作用也至關重要,若在整個工作交往的過程中能夠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按照原則協調各方關係,那麼,你所在的工作圈也就會是一個激勵員工奮發向上的場所。  第39節:與同級相處 計四 巧妙應對(6)  7.應對虛偽者  虛偽高傲的人總是追求片刻的榮耀。高傲自大、愛擺架子,說到底也無非是將「自我」提高起來。這種愛虛榮的觀念一旦在某人的腦海里根深蒂固,就很容易產生渴求人家頌揚的心理。頌揚和諂媚,對他來講是不能抵抗的。這種人因過分的注重虛榮,養成了一種十分幼稚的習慣。內心過分的虛榮,使他們難以擺脫夸夸其談的惡習,卻不想在誇耀自己的同時,表露了他的種種弱點。因此只要我們能顧全他那可憐的虛榮心,就能輕易地駕馭他了。  美國的鋼鐵與煤炭大王佛立克在他的早年時期應對一舉掃除障礙走入坦途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勤勞吃苦,還因為他善於應對虛偽高傲的人。  佛立克出生於一個偏僻的小鄉村,最初在一個小店裡當夥計,以求溫飽。隨後在馬克倫姆和伽里大商場做店員,每月收入也很少。當時工作的地方共有二十多個夥計,個個努力工作,拚命競爭,而佛立克是最後一個進店的店員。不久以後,他在店員名冊上居然名列前茅。這本來就令人刮目相看了,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與所有在各方面都不如他的人都有著相當好的友情,別人對他都抱以好感。  在佛立克尚未步出眾人行列之前,有位叫做柏萊爾的店員,頗得人們的讚許。他不但被認為是「領袖店員」,並且還享有「服務於頭等客人的權利」。對於這些「特殊」的客人,其他店員只有拱手相讓。  當時,佛立克想攻擊和擊倒的便是這種特殊的店員,以及這種特殊店員的特殊權利。不過,佛立克並沒有想到以敵意去對付他。他先把柏萊爾認真地品評一番,知道了柏萊爾富有虛榮心,而且傲氣十足,自以為是。佛立克斷定柏萊爾所企盼的只是讓人知道他如何的了不起,他認為這是一種既簡單又容易滿足的企求。針對柏萊爾的這一性情,佛立克輕而易舉地制服了他。  雖然佛立克的取勝使柏萊爾感到「悲酸苦澀」,有些時候很是不自在,但他卻能夠理解。不久,佛立克便以圓滑溫和的手段籠絡了全體店員,並博得了他們的愛戴。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佛立克的為人處世是多麼老道、成熟。  對於虛偽高傲的人,我們應將他各方面的表現結合起來,再加以品評、判斷,以明了他的真實情況。這樣做的益處,一方面可以免除我們的失望,另一方面也省得他人的不良動機得逞,妨礙我們的事業。  事實上,這種類型中的部分人是很有發展前途的,只是由於種種原因使他們自覺不如人,並逆向地表現出一種驕傲的心理、思維與行為。  對待這種偽裝高傲的人應當以信任的方法來補救,在適當的場合給他一點取勝的機會,讓他把自信心建立起來,並且要讓他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好的習慣,以代替那種為滿足自己虛榮心而表現出來的盛氣凌人的傲慢態度。大梵谷傲自負的人,通常都有一顆纖細的心。因此,對待這類人,絕不能簡單粗暴地予以否定,而要給他表現自己真實才華的機會,要讚頌他、鼓勵他、肯定他。  此外,還有一種虛偽的人,那就是將他的傲氣潛藏在虛偽和謙和之中。這種人雖然有著謙和的外表,而實際上他無論到什麼地方,總是以為「人不如我」。那麼,怎樣對付這樣的人呢?有位名家說得好:「有些人,讚美他不免是件危險的事,因為他自命不凡,一經抬高,他就要跌得粉碎。狠狠地揍他一頓,也許是良策益方。」這種方式在特定情況下也是值得借鑒的。  8.應對犯錯者  對同級中的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我們在工作中要善於團結他們、幫助他們,使他改正缺點和錯誤,放下包袱,變後進為先進。就是盡一切可能使其能與我們一起為實現其目標而努力。  「交友投分,切磨箴規」,這八個字的意思是交朋友的目的有三:一是情要相投,互相關心;二是切磋琢磨,互相幫助;三是箴言規勸,互相勉勵。這些話適用於一般的朋友交往,更適合於同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相處。  第40節:與同級相處 計四 巧妙應對(7)  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在家裡往往會常挨斥責,在上級那裡常受批評,在人前常被譏諷。因此,他們的心理與常人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普遍比較自卑和悲觀。特別是犯過錯誤者,更要經受就業的歧視,行為也更易於被誤解。對於他們而言最為強烈的需要就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在此基礎上再獲得正確的社會指導,他們很可能一反從前,「浪子回頭了」。反之,若長期處於被歧視的艱難處境,破罐破摔就會不可避免地成為他們最終的選擇。  因此,要記住,我們與後進者和犯錯誤者相處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主動去關懷他們,幫助他們認識之所以後進、犯過錯誤的原因以及給自己和社會帶來的危害。要幫助他們痛定思痛,下定決心,棄舊圖新。與此同時,還要主動地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上、學習上和工作上的困難。  「悟往者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實踐證明,要使後進者或犯過錯誤者達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社會冷漠陰影下的他們對任何刺激都會首先做出「不信任」的反應,持消極否定態度。因此,我們與之相處的第二個原則,是在真誠取得他們信任的基礎上,設法點燃他們自尊心的火種。通過一些活動,讓他們表現能力去取得成績,一則使他們能取得別人的讚揚,二則讓他們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領會「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讓他們切實領會到人們(社會)反對的是「害群之馬」,而對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們的事則是歡迎的。這種潛藏於後進者和犯錯誤者心靈深處的自尊心是可以重新喚起的。  然而,也有俗語說,「茅坑拆了蓋房子,根基仍是臭的」。他們過去的錯誤,不僅給自己留下痛苦的印記,也給他人留下深刻甚至難以泯滅的厭惡。因此,儘管決心痛改前非、拚命幹活、任勞任怨、處處做好事,周圍的人們還可能會對他們投以異樣的目光,並不把他們視作同路人。這個時刻,正是後進者和犯過錯誤者處於人生十字路口掙扎,最難熬的時刻。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必須幫助他們錘鍊意志,做好經受長期考驗的思想準備。這是與後進者或犯錯誤者相處的第三個原則,使得他們能夠下定決心,用幾倍於他人的汗水去洗刷曾經蒙在自己身上的灰塵,把一個新「我」的形象展示在人們眼前。從這一點上說,人們一時的不信任,對他們來講,並非都是壞事。  犯了錯誤,貴在敢於正視,善於總結,並拋開過去,繼續前行。一個犯過錯誤而又痛改前非的人,最容易發現別人的缺點,也最懂得如何防止錯誤和改正錯誤。然而,後進者和犯錯誤者在前進的道路上總是顧慮重重,不敢提出批評,明哲保身,這也會大大妨礙他們前進的步伐。因此,同他們相處的第四個原則就是鼓勵他們放下包袱,挺直腰桿當主人,勇於與不良現象作鬥爭。一旦他們遭到任何形式的報復,我們都要堅決地當他們的後盾,伸張正義。  9.應對異性  如果你有一位異性同級,該怎樣與他(她)相處呢? 當有這種情況存在時,務必注意把握自己的做人準則。  物理學上有一個定律:「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一定律放到人際關係上來看也頗有其適用之處。但是在處理同級關係時你一定要儘力避開它,對你的上下級也應該這樣。因為一旦這種關係處理不當,會使雙方都陷入尷尬的境地。  在職場上,一旦你遵循了「異性相吸」的原則,與異性同事的關係更為密切,那麼,你不僅會遭到同級的議論和譏笑,而且還會被上級視為一個「不祥之人」,從而把你排斥在晉陞者的行列之外。  對男女關係問題,世人往往具有一份特別的「熱衷」,似乎從對這些事的窺探中能獲得一份特殊的快感。假如你不幸成為人們眼中的靶子,你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出於明哲保身的目的,其他同級也會自然而然地開始疏遠你。  在公司里,遵循「異性相吸」的法則,就是在進行「自殺行動」,倒霉的必然是自己。因此,在與異性同級相處時,首先要做的是只把他(她)看成你的同級同事,而不要去管是同性還是異性。保持一顆平常心,在相處時也就十分坦然自如了。  第41節:與同級相處 計五 靈活相處(1)  在與異性同級相處時,要舉止得體,談吐慎重,還需要注意行為舉止不能過分隨便。不開過頭的玩笑,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長時間單獨相處,而且談話時最好有第三者在場,這些基本法則需要嚴格遵循。  此外,與異性同級相處,還要注意相互尊重。尤其是對女性同級,更要表現出應有的敬意,不能有絲毫的輕視怠慢。現在仍有一些人,甚至包括一部分管理者,「重男輕女」思想還相當嚴重。他們仍然抱殘守缺地認為,女性只能「相夫教子」,而不能幹事業,更不可當管理者。這種思想一旦表現在行動上,不僅會損害與異性同級間正常的關係,不利於工作的開展,更會給組織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計五 靈活相處  1.堅持雙贏  與同級相處,大體可以分為這樣幾種模式:一是我輸你贏;二是我贏你輸;三是雙方皆輸;四是雙方皆贏。  顯然,除了雙方皆贏,其他幾種模式都不好,或不夠好,但也不宜做絕對的否定。某些特定情況需要選擇我贏你輸,或我輸你贏以及其他模式。如參加某些人才選拔的活動,就要我贏你輸。如果大家都不想爭第一,那競爭還有什麼意義?但這種爭奪僅僅是在分數和名次上的,並不是整個人的誰輸誰贏,這在商戰中並不少見,但這僅僅是處理問題的策略而已,也不是根本上的誰輸誰贏。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最佳選擇只能是雙方皆贏,其他的選擇都行不通,至少效果不會太好。  與同級相處不易,若想做到雙方皆贏更不容易。除了敵對性的衝突外,我們若想與同級建立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只能迎難而上,堅定不移地選擇雙贏策略。  市場經濟是競爭性的,確實存在著優勝劣汰、冷酷無情的一面,但生活的本質、人際關係的本質並不是競爭的,而是以相互依存的。事業上的成功,大都是貫徹平等互利的原則和堅持雙方皆贏的方針的結果。損人利己者雖然能得逞一時,但從長遠來看,一時之利帶來的卻是長久的損失,因小失大,最終難免失敗的結局。  在現代社會中,比較典型的主導意識與策略大體有兩種:一是相爭,二是合作。相爭的特徵是競爭的雙方你爭我斗,互不相讓,非要分個高低勝負不可,最終造成兩敗俱傷、「漁人得利」的結果。這種相爭的事情在同級之間頗為常見。不論是我贏你輸,還是雙方皆輸,對於處理相互關係,樹立各自的信譽和形象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合作是一種競爭雙方既是對手又是朋友的最佳選擇,也是一種最明智的競爭策略。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與同級友好相處、公平競爭,避免傷害對方而招致對方的暗算;另一方面,這種真誠友善、團結合作的態度還可以樹立企業的形象和聲譽,爭取到更多外部公眾的認可。  總之,你要滿足自己的需要,就要首先滿足他人的需要。與同級相處,要堅持雙贏原則,我好,你好,才能大家都好。  2.繞過陷阱  在與同級相處的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出賣、敵意、中傷等種種料想不到的事情,猶如設在你面前的種種障礙與陷阱。如果能夠事先預料到這些事的發生並一一克服,便能安然過關。  與同級交往時,必須練得人與人之間虛虛實實的進退應對技巧。自己該如何「出牌」,對方會如何應對,這可是比下圍棋、象棋更具趣味的事情。與形形色色的同級打交道,你可千萬不要因為對方是自己不喜歡的人,就厭惡他,不妨學習與這種人交往的辦法,這樣你自己也會得到鍛煉,從而使自己能更好地避過陷阱與危險。  下面是繞過同級陷阱的幾種策略:  第一,與同級不可隨便交心。這並不是說不能交心,而是說在交心時要小心。在現實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職場有坦途,也有暗礁。在複雜的環境中,不注意說話的內容、分寸、方式和對象,往往容易禍從口出,招惹是非,授人以柄,因而職場人士只有適應環境,才能改造環境,順利取得成功。說話小心,為人謹慎,避開生活誤區,使自己置身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把握人生的主動權,無疑是有益的。一個毫無城府、喋喋不休的人,是不會受到同級歡迎的。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上帝之所以給人一個嘴巴兩隻耳朵,就是要人多聽少說。」  第42節:與同級相處 計五 靈活相處(2)  社會交往不免與人有關。下班之後,與同級一起喝酒聊天,不但有助於日常工作,還可能知道與單位有關的一些消息。因此,單位所辦的各種聚會自然要參加,與同級打一兩場「社交麻將」也有必要,但隨便交心卻是大忌。  同級之間,只有在大家全無競爭關係的情況下,才會有較為純粹的友誼存在。職場較為常見的無奈很多常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甲與乙是同級,而且是好朋友,只有一個升級的機會。結果甲升了級,乙卻沒有升,乙的心裡難免有些疙瘩。再者,如何處理他們的相互關係也頗費周折,乙如繼續與甲友好,免不了會被人認為趨炎附勢;甲主動與乙友好,也並不自然。由此可見,身處職場,隨意交心只會自尋煩惱。  第二,孤軍作戰時要注意保全自己。白領之間,尤其是管理者之間,往往擺脫不了相互之間的競爭。這時你一方面要友好競爭,另一方面更要在競爭中保全自己。要學會夾緊尾巴,千萬不要露出要向上爬的樣子,以免成為眾矢之的。俗語說:不招人忌是庸才,但在一個小事情上招人忌的就是蠢材。  第三,不要替人背黑鍋。有些人在遇到麻煩時,會拉別人替他背黑鍋。要避免成為替人背黑鍋,最易行的辦法就是不冒險,不馬虎,事事有根據,白紙黑字,即使出事也有充分理由解釋。  第四,沉著應對各種試探。懷著試探同級目的的相互試探頗為常見,有時可能是善意的提醒,有時卻可能是陰險的套話。因而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試探,沉著應對才是最為恰當的。  一天你因公事與某同級一起出差,對方突然問你:「你和拍檔間似乎有點問題,是嗎?」你一直覺得與拍檔相處融洽,公事上大家都很合作,私人間是客客氣氣的,何來問題呢?冷靜想一下,世事難料,這當中可能發生了什麼問題,有直接的,有間接的,總之不簡單。  但在表面上,你必須表現得落落大方,笑一下,反問對方:「你看到了什麼?」或者「你聽到了什麼?」對方若是支吾以對,你可以繼續說下去:「我們一直相處得很好,我從未覺察到有什麼問題,亦未因公事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  若對方存心挑撥或試圖獲取情報,你的一番話就沒有給他留下半點線索,而且間接地還拆穿了他。對方要是真的想透過某些蛛絲馬跡或小道消息希望讓你明白什麼,你的表現也表明了你的寬宏大量。  很多事情並不像表面那樣簡單,背後可能會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精明的人必須提防同級的陷阱,小心被人暗算。  3.保持中立  在工作中難免會遇上「人事問題」,你要特別當心,不要被人利用,給別人當槍使。特別是在權力傾軋的環境,你應該有自己的立場,才能夠「生存」下去。  例如,兩位同級大鬥法,你是中間人物,應該如何應付呢?  最大的可能性是,兩人都想拉攏你,卻又不能太露骨,在言辭上表達,在工作上給甜頭,你當然明白其用意。同時,你是不可能一直裝蒜下去的,必然要表明立場,否則會被視為兩面派,那就更不妙了。  那麼應如何抉擇呢?要順利地在仕途上走下去,你當然得對這兩個同級比較一番。例如,業務部經理能力強、有前途,而且跟你比較有共同語言,那麼你在內心自然是傾向他那一邊了。但你的難處是,也要與另一位經理和睦相處,才能使他不至於對你懷恨在心,不至於給自己埋下定時炸彈,樹立大敵。因而,你和業務部經理在一起時,不要隨便提意見,尤其是不要講另一位經理的壞話。同時,在後者面前,要有意無意地表明你對他本人沒有成見,只以事論事。  遇上這類問題,你最好保持中立。  例如,有同級犯了錯,其他同級有可能找你傾談,想聽聽你的意見。面對這種情況,你須好好應對。同級找你,無非是探口風或想看風使舵,這種人得罪不了,但又要防被他出賣。  總之要避免被同級當槍使,中庸立場確實相當必要。  再者,如果保持這樣的中立,技巧性的應對方式也不可或缺。比如,平日與你關係密切的幾位同級突然發生內訌,弄得十分不愉快,成為公司里的話柄,甚至有些人以為你必然對此事了解甚多,紛紛向你打探。  第43節:與同級相處 計五 靈活相處(3)  此時,你應避開是非中心,盡量減少與這些同級的接觸,可能的話,一切聯絡交由秘書去做。既然沒有直接接觸,那麼,你對事件的前因後果自然是不大了解的。因此,即使有人訴苦,也等於是「對牛彈琴」了。  4.表現個性  許多社交指南的書籍和文章,無一例外地指導人們待人處世要態度謙恭、忍讓大度,並且還要讚美別人。這些要求當然不錯,但必須要在表現自己個性、能夠自由選擇的基礎上去做,而不能一味地迎合別人,以致失去自我。  當你與同級交往時,你首先想到的是「我怎樣表現自己,裝出什麼樣子,才能讓他認可和滿意」,還是「我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我就要真實自然地表現」呢?這兩種不同的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在與同級交往中是否人格平等,是否具有個性魅力。  後一種選擇能使你在與同級的交往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表現真實的自我、展現自己的個性畢竟比矯情、虛飾要容易,同級交往關鍵是要突破心理上的障礙。  首先,應立刻停止掩飾,不必藏拙,不必害怕露怯。當然,也不必到處宣揚自己或自家人的缺點,只是不要過度掩飾,以免使自己的心理受到壓抑,而且一旦掩飾失敗,反而會弄巧成拙,使同級感覺你相當虛偽。  其次,不要為一些渺小而平凡的缺點或過錯而耿耿於懷。沒有幾個人會因你的不夠完美而大驚小怪或惡意中傷。因為人都不可能完美無缺。每一個人,不論他是窮是富,是美是丑,是聰明還是愚笨,都有獨立自主的權利。每個人都有他的難言之隱。在這個世界上,你並不是最糟糕、最倒霉的人。別人也沒有多少興趣和時間去窺探你的難處,大家本來就彼此差不多,你何必要把自己「打入另冊」?要知道,自我放低和壓抑,不敢表現自己的個性和真實的自我,這和肆無忌憚地盛氣凌人、強加於人的霸道表現,同樣有害於人際交往。唯有真實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才能促進同級之間自由而平等的交往。  你知道同級有時說得不對、做得不對,但你卻從來不敢表明自己的看法,即使他主觀武斷、指鹿為馬,你仍要稱頌他,說他幹得漂亮;你和某個同級有隔閡,你很清楚這次是他的錯,是他冒犯了你,而不是你的錯,你卻在為該不該去主動和解的問題上大傷腦筋。如此屈就自己的結果會如何呢? 前一位同級會覺得你沒有自己的主見,是個「隨風倒」的人;而後一位同級會覺得你太軟弱,是個「好欺侮」的主兒。也或許對方並沒有多大的反應,但你卻在其他人心中留下了平庸與怯懦的形象。要記住,不亮出個性,是不可能展現你的人格魅力的。  5.爭大放小  我們說「該爭則爭」,言外之意就是「不該爭就不要爭」。那麼,什麼事情「不該爭」呢?  在一個公司或企業中工作,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情,這樣那樣的機遇,在這些事情或機遇中,有大事也有小事,有決定你前途命運的機遇,也有一般的無足輕重的機遇。那麼,我們是不是該把這些事情和機遇都抓在手裡呢?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我們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件事情都要跟同級爭一爭,恐怕任何人都難以做到。如果每事必爭、寸利不讓,只會把你自己弄得筋疲力盡。而且你事事插手,力量必然分散,以自己的一部分力量與同樣很有「能力」的同級管理者競爭,其結果往往只能是失敗。另外,以疲憊的身體、分散的精力去干工作,也一定不會有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事事都要爭一爭,必然惹得同級心頭「火」起,認為你是故意與他作對,要不怎麼會連「芝麻綠豆大」的小事都要與他一爭高低呢?如果遇到一位寬宏大量的同級,他可能會忍讓你一次、兩次,但事不過三,如果你「窮追不捨」,那麼他也只好「反戈一擊」了。人總是這樣,你敬他一尺,他會敬你一丈;你「寸土必爭」,他也會「寸利必得」。一旦激起某個人的好勝之心,他會不計後果,與你周旋到底,直至兩敗俱傷。如果你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每一位同級,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他們會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你,讓你遭受「滅頂之災」。  第44節:與同級相處 計五 靈活相處(4)  在小事上「爭」個不休,既顯不出你的才能,又得不到什麼實惠,只會落得人人切齒、結怨於人的下場。  因此,我們要堅持爭「大」放「小的原則,集中精力在大事上競爭一番。爭「大」不會引起同級們的非議,因為人人如此,而且誰都明白爭「大」的重要性,如果不爭,那倒成「異類」了。  比如,當公司里有了療養指標時,你不妨趁機「表現」一下,將指標主動讓給體弱多病的同級。這樣,不僅他會感激你,而且其他同級也會對你刮目相看。看似你失掉了一個修養的好時機,其實你卻「賺」了更多,因為你不僅贏得了人心,而且若是以後有了什麼好機遇,比如一筆生意或一次到國外培訓的機會,他也不好意思與你競爭了。  6.爭而不吵  當你與同級為某一件事展開競爭時,當你與同級意見不一展開爭論時,你是不是常常壓不住自己的「心氣」而與同級大吵特吵?  如果是這樣,那你就要注意改一改了,因為爭吵只能將事情弄糟,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爭吵中,由於各自都要爭個我是你非,我贏你輸,這就必然要把爭論變成一場極力維護自己面子的激烈戰鬥,這也就如同用熏魚引誘獵狗的嗅覺,把要說清辯明的問題推離了正常的軌道,偏離了本來的主題和事實,反而是集中精力在一些非本質、很次要的小問題上去挑剔對方的毛病,責怪對方的態度。你要爭個我是你非,維護自己的利益,同樣對方也要吵個我贏你輸,竭力要佔上風。如此抬杠對抗不休,自然就會把人際交流引入歧途,要用對方的一切缺點和過錯來證明我對你錯,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地儘可能把對方說得一無是處。本來,當一個人指責別人的過錯,或是被別人指責的時候,就有可能落入情緒對立、人身攻擊的陷阱,而一旦爭吵起來,不正是掉入這樣的陷阱了嗎?  爭吵中,各自往往不達目的不肯罷休。那就必然迷失方向,非要把對方揭露個體無完膚,「批倒罵臭」不可。  發生爭吵—相互指責—人身攻擊—貶損侮辱,這個公式就是爭吵的發展邏輯。很明顯,爭吵的焦點和特點最後幾乎必然會落到人身攻擊、相互貶損侮辱的地步,因為雙方在爭吵過程中,出於維護自己和利益的目的,情緒會越來越激動,理智的控制力會越來越弱,這時候往往一切都不顧了,只把「批倒批臭」對方當作首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標,而其初衷往往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可以說,在爭吵中,沒有一方會贏,雙方只會都輸。如果你詞鋒不利,氣勢虛弱,最後無話可說,那自然是輸了;如果你強詞奪理,氣勢逼人,使對方招架不住,看起來你是贏了,其實同樣是輸了人氣。爭吵抬杠,已經像毒藥一樣毒化了你們之間的關係,即使你是對的,但你傷害了對方的顏面,人家對你心懷怨恨,即使口服心也不服,遲早會在別的問題上找你的碴兒。而你的短處也在爭吵中被「曝光」,這使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使自己在競爭中的實力同樣遭到削弱。同時,同事之間吵吵鬧鬧,影響惡劣,這也是一種沒有涵養、缺乏大局觀念的表現。對於這樣的下級,上級又怎敢委以重任呢?  所以,爭吵只能導致兩敗俱傷,最終得利的是別人。「爭」要靠實力,而不是「吵」出來的!  7.消除隔閡  在工作中,同級之間難免會產生一些隔閡,為了消除同級之間的隔閡,可以嘗試如下幾種辦法:  第一,「治人」和「治己」相結合。同級之間產生隔閡有多種原因,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對方的原因,還可能有「第三者」的原因。因此,要消除隔閡,作為矛盾的雙方,都應該先從「治己」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尋找自身的原因開始,確定消除隔閡的最佳方式。即使造成隔閡的主要原因在對方,也應該這樣來做,從實質上來說,「治己」既是「治人」的前提,又是「治人」的策略。在多數情況下,做好「治己」就能產生強烈的「治人效應」,進而使隔閡得到消除。相反,如果一味地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只「治人不治己」,就會引起對方反感,使對方產生逆反心理,從而事與願違。但這樣做並不意味著無度地遷就。尤其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要堅持原則,該「治人」時也一定要治。  第45節:與同級相處 計五 靈活相處(5)  第二,「迴避」與「等待」相結合。同級之間產生隔閡是常有的事,只要雙方都出於公心,沒有個人的私怨,即使爭執起來,也不難和解,只要大家都願意誠意和解。但是,社會生活是複雜紛繁的,再小的隔閡處理不當也會引起私怨,甚至導致衝突。當同級之間產生了比較嚴重的隔閡,並且一下子難以解決時,應暫時迴避一下。暫時迴避似乎是消極的做法,但是在對方成見比較深時,暫時迴避能起到「冷處理」的作用。迴避不是逃避,而是為了不讓隔閡加深,在迴避中等待解決問題的時機。任何事情,都要給人留有一定的思考和選擇的時間。等待,不等於放棄。同級之間的隔閡,常常在迴避中自然化解。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所以,迴避是處理同級關係的一種藝術。當然,什麼樣的矛盾與隔閡應該迴避,還是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第三,「求同」與「存異」相結合。對於同級之間的一些隔閡,可以採用求同存異的方法加以解決。而所謂求同存異,就是在相互之間,暫時避開某些分歧點,求得某種共同點,以達到消除隔閡的目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和人之間一旦能存在某種「認同」,就會相互之間在心理上產生「自己人」效應,在「自己人」效應下,人和人之間的隔閡就容易消除了。而心理學中的「認同」,其方式之一就是生活中常講的「求同存異」。在工作中,具體的「求同存異」有以下幾點:  一是尋求過去交往中的共同點,如共同的興趣、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觀點等。當同級之間產生隔閡時,回憶或尋找以往相互交往中的共同點,可以增加彼此的親近感,從而淡化相互之間心理上的隔閡。  二是尋求現實交往中的共同點,如現存的共同利益、共同責任、共同目標等。在尋找到這些共同點之後,就自然會產生一種「顧全大局」的心理,也就是產生一種求同存異的感覺和要求。在這種感覺和要求的作用下,同級管理者之間就會淡化衝突意識,使隔閡逐漸消除。  三是尋求未來交往中的共同點,如未來的共同命運、共同前途、共同的合作關係等。在同級交往中,尋找未來交往中的共同點,也會使同級之間的矛盾衝突減弱,隔閡消除。  要做到以上這些,關鍵的一點就是同級管理者要胸懷寬廣,顧全大局,有主動尋找消除隔閡的辦法和途徑的意願,而不要挾私抱怨,擴大矛盾,加深隔閡。  8.讚美對方  「好漢出在嘴上」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意思是一張能說會道、善於稱讚的嘴可以使一個人得到別人的喜歡,最終成為有人緣兒的「好人」。  如果你心裡對某個人很佩服,但是沒有表達出來,那麼在他看來你並不欣賞他,他和你的關係自然也不會變得十分密切;相反,如果你心裡對某個人並沒有太多的好感,但總能抓住時機適時地「捧」他幾句,那麼你們的關係也會由疏遠變得親近起來。  說說一些「場面話」,客套地稱讚別人幾句,會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場面話」和讚美的話並不需要你付出什麼代價,既不需要你花費金錢,也不需要你耗費太多的精力,但是你卻可以因此得到人情。  在與同級相處時,為了跟同級拉近關係,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也需要時不時地說點「場面話」。  比如,某一天你看到同級領著小孩一起逛公園,你可以走上前去,打個招呼,逗小孩子玩玩,然後向同級把他的小孩大大誇讚一番,並稱讚他教子有方……這種場面話有的說的是實情,有的則與事實有相當的差距,聽起來雖然不太舒服,但只要不太離譜,聽的人十之八九都會感到高興,而且周圍人越多時效果越好。也許第二天上班時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那位同級忽然對你特別親熱,似乎一夜之間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你不要感到有什麼意外,這正是你昨天的幾句「場面話」得到的回報。  再如,你到同級的辦公室來談工作,看到他的下級都在靜靜地工作,就是你走進來時,也沒有一個人抬頭來看一眼,更沒有誰說一句問候的話,這可能惹得你心裡很不痛快,甚至有些惱火,你會想:「這些人真沒教養,也不知我那個同級是怎麼教育下級的。」你心裡可以這樣想,但表面不可露出來,你要裝作讚許地掃視一下同級的這些下級。當只有你們兩個人時,你可以順便說幾句「場面話」,比如「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啊」、「你老兄是怎麼教育出這樣好的下級的,難怪你的工作效率總是那麼高」、「老兄真有一手,本來散漫的人來到你這裡也能這麼埋頭工作,能不能將秘訣傳授給我」……你會發現,當你說完這番話再談工作時,居然出奇的順利,你與同級間原來有那麼多的共同語言,而這是你以前所不知道的。  說些「場面話」,送點人情給你的同級,你會發現同級間的關係原來並不難處。人情換人情,你今天送出的人情,明天就可能加倍收回來。  9.關心同級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艾德勒在《哪一種生活對你有意義》中指出:正是不關心別人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最大,給別人造成的傷害也最大,而也正是這種人的存在導致了人類的種種失敗。不關心別人的人,別人自然也不會關心他,也就更談不上齊心協力共同進步了。  人際交往的成效如何,關鍵在於能否獲得同級的好感,這與—個人的思維方式有直接關係。當同級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我們若能以親人般的熱情去幫助他,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友誼。只有懷著深切的關心,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才能帶來感情的一致,讓對方從心裡傾向於你。所以,當有同級向你傾訴煩惱時,即使你感到枯燥無味,也應以充分理解的態度認真傾聽,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學會分擔別人的痛苦和煩惱。  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既不與同級分享快樂,也不為別人分擔痛苦的人,是難以在職場如魚得水的。  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會碰到各種事情,對那些與自己有密切工作關係的同級,我們尤其要予以理解。例如,在某個場合,你與同級因工作中的事情發生了摩擦,或者是同級冒犯了你的自尊心,你千萬不可耿耿於懷或伺機報復,也許,那位同級是因別的原因導致心情不好,如受到上級的批評,正巧遷怒於你呢?所以,對同級間的合理「摩擦」不必大驚小怪,只要無損於自己的人格,便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  理解是「和衷共濟」的前提。所謂理解,就是雙方在交往中就某—點達成共識。因此,理解就是要找雙方的共同點。  同級在一起工作時間長了,對彼此志向、追求、個性等方面也會了如指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同級因共同理想、事業和目標而發展成為朋友。  有的人因覺得與某些同級興趣不合而逐步疏遠他們,這種做法是很不明智的。真誠的理解和同情是有效的良藥,它醫治的不僅是人們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病痛,而且還會為今後的友好相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工作中,遇到不善合作的同級,自己首先要冷靜下來,設身處地,體諒別人的難處,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這樣自然就會風平浪靜。此外,還要學會感恩,對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幫助過你的同級,你要真心感謝他們。這樣不僅會使同級感到親切和溫暖,也會使你獲得好人緣。  沒有關心和理解,也就不會有「和衷共濟」。因此,對於同級,要多一些關心和理解,多一些心理上的接近,以便能夠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在事業上有更多的「同路人」。
推薦閱讀:

潘基文——不為人知的故事
以清凈心為人說法,名為法施
為人處世之真諦 修身立命之要訣(七言集二)
不可不知的為人處事超級技巧(彙編)
職場夜話:員工辭的不是工作,而是他上司的為人與管理!

TAG:為人 | 處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