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錯過教出高情商孩子的關鍵期

比較IQ,或你的孩子與同年齡孩子的智力測驗分數,是一個能直接判斷孩子有多『聰明』的依據。大部分家長認為,高於常人的智商,可以讓孩子在學校、甚至未來人生中占更多優勢。

政府也會用智商作為某些重要議題的依據,例如測量孩子暴露於鉛之下的影響——鉛會降低孩子的智商並造成行為問題,尤其是小男孩,許多國家基於這點將鉛從油漆中去除,並推廣無鉛汽油。

近年來,依孩子的智力成績判斷未來成功與否的趨勢已經有所改變。IQ還是很重要,但EQ,也就是情緒商數,對學習與就業的影響和智商一樣關鍵。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 James Heckman )所做的研究顯示,動機、毅力和韌性等因素,和智商一樣,可以幫助判斷哪些孩子未來可能比較成功。他的研究也顯示,發展初期是關鍵——針對學習落後,或問題少年做的補救計劃很重要。但身為經濟學家,他認為等到入學年齡才開始補救,不只昂貴又沒有效益。

早在學齡前,孩子就已經開始發展學習動機,以及遇到困難也能堅持下去的韌性,這些關鍵人格特質屬於EQ範疇,而非IQ。是由父母傳下來的基因和教養方式形塑而成。

親密關係品質,影響孩子EQ

過去四十年來,研究學者發現,親子間形成的連結(學術研究上稱為『依附關係』)大約分為兩類——高質量親密關係與低質量親密關係。當父母能在寶寶需要時陪在身邊,提供『安全的保障』,讓他們安心去探索這個世界時,就會產生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反之,在低質量的親密關係中,寶寶缺乏能讓他盡情探索世界的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有個非常簡單的方式,可以檢驗出父母與孩子的連結類型:當父母與孩子相處時,先離開房間一下,即使房間里有非常吸引人的玩具,仍可預期孩子應該會覺得難過;當父母離開一陣子後回到現場,我們可以想像,重逢的情景雖然摻雜許多淚水,但孩子在確定父母沒有就此消失後,就會感到心安。表現出以上情境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間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又稱為安全型依附關係。

這些孩子被單獨留在房裡時,表現出失落感,發現父母不見時,會哭泣、嗚咽。父母回來時他們也會哭,但很快地就會投向父母的懷抱,或抓著他們的腿不放;父母這時會平靜地安撫寶寶,讓他們安定下來。在一陣撫慰過後,寶寶就會回去繼續探索他的玩具和房間。

但也有一些寶寶在父母離開時,沒有大聲抗議,甚至好像沒注意到父母回到身邊。一開始這些孩子被視為獨立,完全不黏人,但在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些孩子會表現得漠不關心,是因為他們完全漠視自己的情緒。

在觀察這些父母照顧孩子的情況時可以發現,孩子情緒不好時,他們會避免跟孩子接觸,這些父母不會提供安慰,反而會說:「喔,你看這個!有東西要給你喔!」類似逗樣的話,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對孩子生氣,告訴他們不要當「愛哭鬼」。

這些對父母的離開無動於衷的寶寶,處於低品質的親密關係中,又被稱為不安型依附關係;雖然這些寶寶在父母離開時會玩玩具,但他們遊戲時展現的創意和探索性,卻比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寶寶低。不安型依附關係中的寶寶也可能有其他反應:在父母離開時表現出難過的樣子,但父母回到身邊時卻表現出生氣或沮喪。這些孩子會玩玩具,但不太探索其他東西,因為他們其實對父母的動態感到非常焦慮。

高質量與低質量依附關係的寶寶,最關鍵的差異在,這些嬰兒如何處理與父母分離時的情緒。高質量關係中的嬰兒知道,在他們感到害怕時,可以安然地回到父母身邊,所以可以放心地四處探索。低質量關係中的嬰兒得建立保護自己的機制——他們也成功地建立起這樣的機制——這也意味著,他們無法自信地探索身邊的世界。

過去五十多年的研究,對媽媽(或爸爸)與寶寶間的親密連結有相當重大的發現。很明顯地,對寶寶最好的依附關係,是可以幫助他們有效處理緊張情緒的高質量親密關係。寶寶可以表現自己的害怕,同時也能從父母那裡得到所需的安慰,因此可以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並繼續探索這個世界。研究學者在這些寶寶長大後繼續追蹤,發現有高質量親密關係的寶寶發展比較好,因為他們比較能處理學校內需要面對的難題,也比較容易交到朋友。

推薦閱讀:

有個很笨的女朋友,是怎麼樣的體驗?
為何社會上的「道德婊」越來越多
情商和智商同等重要
基本每天都會因為不同的人或事而陷入憤怒或孤獨或絕望中,我這樣情緒很容易失控屬於抑鬱症嗎?
看破不說破,情商極高的3大星座

TAG:孩子 | 情商 | 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