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文之魂陶淵明

如此湖山沒泡妞

這般天色宜喝酒

文/王丕立 對聯/野哥戲作

陶淵明的名字,叩擊我心扉是在我十一歲那年冬天,學校組織遊覽桃花源景區。其時,代表明媚春光的桃花,枝柯已髡禿,漫山遍嶺最為醒目的是那幾干搖曳紅楓,一下將我的雙目燙得滾熱。進入山門,暗紅楹聯鐫於灰白石門兩側: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端詳門上的文字,想起老師給我們講的《桃花源記》,一種徜徉於寧靜、自由天地的閑適,飛花飄絮般在我周圍空中漫漶開來,似乎有一個真實的形象入住心田,那是我思想的內核,是我第一次審視自己,也是第一次尊重和關心自己,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存在。

後來陸續讀到了他人生各個階段寫的詩作篇什,更加感動於他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飄逸人生的形成軌跡。

陶淵明41歲以前,曾渴望進取,渴望干一番事業,做過江州祭酒,劉裕幕下鎮軍參軍 、彭澤令,起主導作用的是儒家精神。「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抒發了他 「大濟蒼生」的願望。投入桓玄門下做屬吏,因不肯與野心家桓玄同流合污,他只得「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辭官歸隱之際與上流社會公開決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絕大篇幅寫了他脫離官場的無限喜悅,想像歸隱田園後的無限樂趣,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歸隱之初,《飲酒》詩二十首之五寫道: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超越了有限的個體生命與永恆的宇宙的對立。表現一種新的人生觀與自然觀,強調人與自然的一體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不再用對立的態度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魯迅先生曾說:淵明先生心境必須清幽閑適,才能「悠然見南山」,否則只好「愕然見南山」了。

次年作《歸園田居》詩五首,第三首是這樣寫的: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細膩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對農田勞動生活的體驗,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對歸隱的自豪。他與自然漸漸深度融合,「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淵明先生開始思考人生的終極問題「我要到哪裡去?」,在與自然耳鬢廝磨的密切相處中,他的思想更加獨立於皇皇儒家主流思潮之外。

對哲學的終極追問的思考和看法,也水到渠成地形成了他飄逸的處世風格。在四十九歲時,也就是辭官歸田七年後寫的《形影神》第三首中,他寫道:

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

  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

  結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聖人,今復在何處。

  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複數。

  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

  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這首詩對儒、釋、道思想進行了全面的批判,表現了自己順應自然、安享自然的悠然心態。

當然,陶淵明的飄逸與他悲天憫人的性格不無關係,是建立在愛護人、關心人的基礎之上的。比如,在他辭官歸田八年後,五十歲的他在雜詩(其一)中寫道: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這是他用智慧的目光,超脫的心境看待世界的寫照。讀後,讓人倍感溫暖,正能量滿滿,讓人懂得珍惜彼此之間的緣分。

陶淵明去世後,與陶淵明同時代的著名文人顏延之寫的《陶徵士誄》中稱陶淵明是「和而能峻」的人,的確,陶淵明外在的寬和與內在的高峻超脫融合在一起了。他已然達到了莊子哲學的最高境界:「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

即便是好用批判眼光看人的魯迅先生,對陶淵明也不乏溢美之詞: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才偉大」。魯迅又說:「山林詩人」是沒有的。完全超出於人世間的,也是沒有的。既然是超出於世,則當然連詩文也沒有。詩文也是人事,既有詩,就可知道於世事未能忘情。

倘若說陶潛「不能忘於塵世」我能理解,但說「陶潛於朝政有心,也不能忘掉死」,我卻不敢苟同。若於體制內太過壓抑自己的自然本性,也可以不入朝堂,只是入世地生活。一篇《閑情賦》,「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更表露淵明先生的真性情。「大隱隱於市」是入世地生活,人文的精髓正在於此,不做作,不牽強,順應我心,順應自然。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如何領略河西走廊自然風光,歷史文化?
不負如來不負卿,它的韻味是什麼?
臨床人文精神考點總結
如何看待出現突發事件當地有責任和無責任的官員都有很大可能被免職的事實?
你最自戀的時候自戀到什麼程度?

TAG:人文 | 陶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