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6位皇帝,為何只有「十三陵」

北京「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內燕山山麓,是大明王朝皇帝的墓葬群。距京城大約50公里,總面積120多平方公里。自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五月開始建長陵,到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入思陵止,這期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13座恢弘的皇帝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監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多名妃嬪、1位太監,是當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

大明王朝從1368年朱元璋建立開始,到1644年崇禎皇帝弔死在故宮後的景山,統治時間長達277年,先後共有16位皇帝,可為什麼只有「十三陵」呢?

一、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沒有進入「十三陵」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泥腿子出身,當過乞丐,做過和尚,後參加農民起義軍,推翻了元朝的統治,與1368年在應天府(今南京)建都,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那麼他死後自然也就葬在南京了,他的陵寢就是南京明孝陵。明孝陵,坐落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佔地面積170餘萬平方米,是朱元璋和他原配馬皇后的合葬陵墓。

明孝陵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歷時達25年。陵寢規模宏大,建築雄偉。陵內植樹十萬株,養鹿千頭。為了保衛孝陵,內設神宮監,外設孝陵衛,有五千至一萬士兵日夜守衛。清朝統治時,從順治直到宣統,要麼親往謁陵,要麼派大臣祭陵,無不對明孝陵保護有加。

明孝陵神道

一、明朝第二世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進入「十三陵」

建文帝朱允炆,典型的悲催,皇帝寶座還沒有焐熱,就被叔父霸佔了。

1398年朱元璋駕崩,因太子朱標已經去世,帝位傳給了朱標的次子朱允炆(朱標長子也早逝),是為建文帝。剛即位不久,他的叔父燕王朱棣就在北京發難。朱棣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為名,舉兵反抗朝廷。從北京一路殺到南京。至建文四年,朱棣佔領南京。當他的軍隊進入皇宮時,宮中已經燃起熊熊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儘管後來朱棣派人四處尋找;到全國寺廟中查訪;還以尋訪仙人張邋遢為名到處查找。甚至鄭和下西洋也可能與查找建文帝有關。即使這樣,建文帝仍不知所蹤。因此建文帝在北京、南京都沒有陵墓。

三、明朝第七世皇帝景泰帝朱祁鈺沒有進入「十三陵」

明景帝朱祁鈺

景泰帝朱祁鈺,大明王朝最倒霉的一個皇帝。陰差陽錯做了皇帝,又費盡心機廢了原來的太子,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可兒子不爭氣,偏偏英年早逝。更倒霉的是皇位還讓原來皇帝奪了。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首領也先進攻大同,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留郕王朱祁鈺為監國。結果土木堡之變,皇帝朱祁鎮也成了蒙古人的俘虜。消息傳到京城,朝野震驚,有人建議遷都南京,以避刀兵。兵部侍郎于謙等大臣為避免瓦剌利用明英宗對大明王朝的敲詐和威脅,在稟明孫太后,擁立郕王朱祁鈺為帝,改年號景泰,史稱明景帝。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瓦剌見此,便想放了明英宗,可是景帝卻不願意接回來。于謙勸說,您已經當了皇帝,即便他回來,帝位還是您的,有什麼好擔心呢。就這樣,景帝派人接回了英宗,隨即把英宗軟禁在南宮,派人嚴加看管。

到了景泰八年,朱祁鈺突然得了重病,太子的問題就的擺上了桌面。後來卻爆發了奪門之變。大將石亨、徐有貞等人打開了南宮的大門,迎接朱祁鎮,宣布明英宗複位。隨即廢景泰帝為郕王,把他也軟禁了起來。一個月後,郕王朱祁鈺死去,被封了一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謚號,叫戾。按親王的禮儀,葬在了北京西山。他為自己營建的陵墓--壽陵,被英宗下令拆毀,大明王朝朱祁鈺統治的時期就這樣結束了。

除了上述的三位皇帝外,大明王朝其餘的十三位皇帝,均埋葬於北京,因而也就有了今天的北京「十三陵」。

作者:陳凱


推薦閱讀:

明朝唐王世系
明朝初年的移民制度
明朝本完全可以延續下去,卻被崇禎的面子和大臣的自私毀了
對於陸遊來說,王師是何時北定中原的?
致終將漸行漸遠的晚明時代

TAG:明朝 | 皇帝 | 十三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