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清永陵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 : 大家好 ! 我們今天遊覽的目的地是被譽為關外第一陵的永陵,十分榮幸有緣成為大家這次永陵之行的導遊,願我的導遊講解能使大家滿意。
[ 導語 ] 永陵是清朝祖陵,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最初稱興京陵。清順治八年(1651年)擴建,八年後,改稱永陵。陵寢北依啟運山,南臨蘇子河,遙望煙囪山。真可謂是群山拱衛,眾水朝宗,獨標名秀,風水寶地。這裡葬著清王朝的六位祖先,有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貼木爾、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及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古。順治五年 (1648 年 ) ,清世祖福臨追封猛哥貼木爾為 " 肇祖原皇帝 " 、福滿為 " 興祖直皇帝 " 、覺昌安為 " 景祖翼皇帝 " 、塔克世為 " 顯祖宣皇帝 " 。事實上,這四位 " 皇帝 " 生前在歷史上並無太大建樹,只能說是子孫們對祖先的崇敬。清王朝入主中原後,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 9 次親來永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動
成為清代的國家大典。 永陵陵園最初並沒有修建殿堂樓閣,建築均為青磚青瓦,肅穆莊嚴。隨著清王室的強盛,這座清王室營造最早、安靈最多的陵園也日趨完善。康熙十六年 (1677 年 ) ,永陵改建,青磚青瓦變成了紅牆黃瓦,陵園的規模和格局也基本定型。現存永陵古建築群由下馬碑、前宮院、方城、寶城、省牲所等部分組成,佔地面積為 11000 多平方米。永陵是滿族祖先留下的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1988 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 年 7 月 1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 ( 世界遺產名錄 ) 。下面我們將逐一參觀。
[ 下馬碑 ] 遊客朋友們,我們此刻正行進在由黃沙鋪成的 800 余米的參拜道上,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豎立在陵寢正前門 1 千米處的兩座下馬碑。兩座下馬碑相距 120 米 ,碑上用滿、蒙、漢、藏、回五種文字刻著 : 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永陵建陵之初,下馬標誌為木牌。乾隆四十八年 (1783 年 ) ,年近七旬的乾隆皇帝最後一次東巡祭祖,於新賓境內的夏元行宮傳下聖旨,將盛京三陵原有的木製下馬碑全部換成石刻的下馬碑,於是就有了眼前的這座下馬碑。永陵作為清王室的祖陵,下馬碑更顯得神聖而莊嚴。
[ 前官院 ] 經過參拜道,我們來到了陵寢的第一道門戶 " 正紅門 " ,也叫柵欄門,俗稱前宮門。這是一座硬山式通道門,共 3 間,每間有兩扇對開木製柵欄門,頗具滿族祖先的生活特點,不禁使人聯想到滿族先世依山傍水、聯柵為城的古老生活習俗。長達數千年的部落生活,使滿族的祖先們具有了強烈的疆土意識,以山為寨,聯柵為城,便是這種疆土意識濃重的縮影。作為清代陵寢建築的鼻祖,永陵之所以要用木製柵欄門,意在懷念祖先創業時那段艱難的歲月,教育後代子孫要守好祖宗創立的江山。乾隆皇帝在 ( 乘馬過興京再詠 ) 一詩中讚美說 :" 赫圖阿拉連興京,依山樹柵聊為城 ";"奕葉欽堂構,艱難尚克知 "。300 多年過後,這6扇朱漆柵欄門堅挺依舊,風采依然。柵欄門在國內皇陵建築中極為少見,建築風格獨特,堪稱一絕。請各位隨我通過正紅門,這裡是永陵的前宮院。大家看,我們腳下是 3 條條石甬道。這 3 條甫道與永陵的正紅門、啟運門一樣,曾經是清代皇權的象徵。正紅門、啟運門均為三間門,正中為神門, 左為 君門,右為臣門。與門一樣,陵內的條石甫道也是 3 條,中為神道, 左為 君道,右為臣道。神門與神道是陵內所葬清王朝 6 位祖先之 " 靈魂 " 行走的,其他人、包括皇帝均不得由此出入。皇帝祭祖時要走君門,隨從則走臣門。祭祖時要用蘆席在門前搭蓋帷幕,將神門遮擋起來,避免看見此門,以示對祖宗的崇敬。今天,永陵的神門、君門、臣門與神道、君道、臣道對遊人已經不具有任何約束力,它已成為現實與歷史之間的過道門。我們通過它可以在現實與歷史之間出出進進、來來往往,游進現實中的歷史,再由歷史走回現實。請前行幾步。與其他清代皇陵相比,永陵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一陵多葬,君臣共陵 ; 二是前面所提到的,葬在這裡的四位皇帝生前在歷史上並無建樹,只是因為子孫為帝而貴,被清王朝追封為 " 肇興景顯四祖 " 。我們現在看到的 4 座碑樓,就是肇興景顯四祖的神功聖德碑樓。碑樓的建築風格均為單檐歇山式琉螭瓦頂,飛檐斗拱,前後石券門。原始的滿族人有 " 祖孫父子生同居、死同域 " 的傳統,而後世的滿族人則講究 " 四世同堂 " 。清王朝的 " 肇興景顯四祖 " 輩分不同長幼有別, 4 座碑樓卻式樣一致,在前宮院內一字排開,坐北朝南,東西並列,給人以不分先後大小、不講輩份高低之感。對這種排列,乾隆皇帝在 ( 恭渴永陵 ) 一詩中寫到 :" 制因漢氏修園氏尊擬周家號古公。」由此可見,永陵的四祖碑樓是仿照漢人的陵寢所建,並按照古代士大夫階級的宗廟制度排列。其順序是以神道為起點,按中長次幼,左長右少排列。具體地說,在神道的左側是努爾哈赤六世祖猛哥貼木爾即肇祖原皇帝的功德碑;神道有側是其曾祖福滿即興祖直皇帝的功德碑 ; 最東側是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即景祖翼皇帝的功德碑 ; 最西側是其父親塔克世即顯祖宣皇帝的功德碑。清王朝入關進京後,歷朝皇帝生前死後都為自己建造了單獨的陵寢,這樣,永陵的 " 四祖碑樓 " 也就成了大清皇陵中的一曲絕唱。永陵是關外三陵中歷史輩份最大、建築規模最小的一座陵寢。儘管如此,這裡值得一看的東西卻很多,耐人尋味的歷史典故也不少。請大家走近四祖碑樓,先來看看坐龍。這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永陵坐龍。它是一種國內罕見的浮雕,龍首狗身,共16 條,分別盤坐於 4 座碑樓前後石券門左右兩側的石壁上,兩隻前爪直立撐地,尾部卷坐壁底。大家不妨回顧一下所見過的龍,其姿態或騰或舞或飛或盤旋,似乎從未見過龍像狗一樣坐著。那麼,坐龍究竟有何歷史典故呢 ? 狗是滿族祖先的崇物,龍則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滿族的祖先因游牧、狩獵而崇尚狗,稱其為天龍,又傳說狗曾救過努爾哈赤的命,這樣將龍與狗合為一體,坐龍便誕生了。坐龍作為祭祖中的一種偶像向人們暗示著清王朝既能打天下,又能坐天下。大家請看, 4 座碑樓內各立石碑一尊,這是 " 肇興景顯四祖 "的神功聖德碑。 4 座石碑規格一致,高 6.12 米 ,寬 1.48 米 ,厚0.5米 ,建築形式相同,當然碑文的內容各不相同。碑文由御筆親撰,用滿、蒙、漢 3 種文字刻寫。馱碑的這個動物叫贔屓。傳說龍生九子,它是其中之一,因為它壽命長而善於負重,所以古人在建築中大多用它來馱石碑。碑樓內的 4 座石碑是在北京郊區刻制而成,然後才運到這裡。順治十二年(1655年),當時沒有火車和汽車,馬車又載不動這 4 座石碑,那麼它們是如何從千里之外被運來這裡的呢 ? 據說那是在冬天,先將 4 座石碑潑上水,讓石碑結成冰陀子,再將冰花子放在沿路鋪設的圓木上,用杠子一步一步地往前撬動。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這一宏大的歷史過程,試想,北京距新賓有千里之遙, 4 座石碑運至新賓歷經了多長時間 ? 上千里路程,會有多少血淚,該有多少故事?請各位轉過身來看,正紅門東側的 5 間房是祝版房和齊班房。祝版房是存放祭祖祝版之所,齊班房是守陵人員的住地。正紅門西側的 5 間房為茶膳房和滌器房。茶膳房是當年製作祭祖供品的場所,滌器房是洗滌祭器的地方。在四祖碑樓的後面我們同樣看到東西兩側各有配房 3 間,東為果房,西為膳房,是當年用來存放祭祖用的果品和茶膳的地方。
[ 方城 ]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啟運門,又稱內宮門,是方城、寶城的門戶。那麼這道門為什麼叫啟運門呢 ? 據永陵 ( 大事記 ) 記載 : 順治八年 (1651 年 ) ,清王朝封永陵後的山為啟運山。十年後的1661 年,又命名永陵方城門為啟運門,永陵享殿為啟運殿。 " 啟過一詞的解釋就是 " 起運 " 。封山、殿、門為 " 啟運 " ,當然是說清王朝的好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即光啟鴻圖,肇興帝業,開先裕後。了解了" 啟運 "的含義後,我們再來看看啟運門。啟運門是一座單檐歇山式琉螭瓦頂建築,面闊 3 間,進深 2 間,兩側有袖壁。每間有對開朱漆板門 2 扇,每扇門板上裝飾著九九八十一顆染金銅釘,並備配有一個獸面銅門環。在中國封建社會裡,自然數字以九為大,九是皇家御用數字,皇帝稱九五之尊,所以皇家的門上有橫九、豎九、共九九八十一顆銅釘,而文武百官自家門上的銅釘則要隨官級的大小而增減,逐次排列,可見封建等級制度是何等的森嚴 !請各位抬頭看,在啟運門與後面的啟運殿上,各有一條螭吻被寶劍刺在門脊與殿脊之上。傳說螭吻是龍的二兒子,生於大概生性兇猛,且能噴水成雨,有滅火之威。用螭吻來做防火鎮災之物,這種做法古已有之。不過,這裡的蠕吻又有所創新,加入了政治內容。啟運門上刺住螭吻的寶劍,劍柄是兩個火焰圈,內里嵌了字,東邊的火焰圈中鑲 " 日打字,西邊的火焰圈中鑲川月 "毛日月合為明,這裡將日月拆開。永陵擴建之時,清王朝剛剛入主中
原不久,順治皇帝擔心江山不穩,於是便在這裡將日、月拆開,意為破了" 明 "朝,並希望祖先能夠保佑大清帝業。另一層含義是啟運門脊形如一條長長的扁擔,含有清王朝 " 肩擔日月,一統天下 " 之意。讓我們再來觀賞啟運門左右兩側的紅牆,因其位置如同衣服的袖子開在兩邊,故又稱 " 袖壁 " ,也叫順山紅牆,是前宮院與方城的隔斷。紅牆內外對稱建有 4 組國內罕見的大型磚雕龍壁" 五彩雲龍 " ,龍姿優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這樣的稀有藝術珍品是怎樣完成的呢 ? 龍,先被工匠雕在泥坯上,燒成磚後再按磚的編號拼湊圖案。磚雕 " 五彩雲龍 " 工藝獨特,其精雕細刻之技令人嘆為觀止,磚與磚在牆山的組合之藝更讓人折服。雖然歷經 300 多年風雨侵蝕,烈日曝晒,至今仍保持原樣。進入方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啟運殿,它是永陵的中心建築,殿內供奉著四祖皇帝及皇后的神位。請大家進殿參觀。這4座大暖閣是康熙元年(1662 年 )所設,暖閣內各有寶床一張,寶床上除被褥外設小神拿一尊,拿內供奉皇帝、皇后兩塊神牌。暖閣的排列順序與前宮院四祖功德碑樓相同,每座暖閣前擺放龍鳳寶座各一對,上置神位。每組寶座前各設香案一張,用來擺放祭器供品。啟運殿是昔日清王朝舉行祭祖大典的場所,每年都要舉行大祭 4 次、小祭 22 次,終年香火不斷,供品不絕。道光九年 (1829 年 ) ,道光皇帝來這裡祭祖,曾留下龍褂一件。在道光皇帝之前,乾隆皇帝曾因自己年事已高再不能東巡祭祖,而將兩件龍袍分別留在福陵和昭陵,叫守陵人逢祭日掛出來,替他向祖宗盡孝。顯然,道光皇帝是在效仿祖宗。道光皇帝執政後僅東巡祭祖一次,由於清王朝日漸衰落,他行色匆匆,並從此結束了有清以來的這項盛典,成為清王朝皇帝東巡祭祖的終結者。請各位回過頭來看看永陵內最小的一個建築物──焚帛亭,又稱燎爐,青磚修砌,立於啟運殿前,是大祭時用來焚燒祭文、祝版、制帛的場所。其設計獨具匠心,別出心裁,把空曠的方城點綴得生動活潑,當代的遊客將這裡比喻為 " 活人向死人郵遞信件和錢幣的郵筒 " 。焚帛亭看上去遠不及陵內其他建築豪華,但它卻是永陵建築中的一個文化點綴。永陵內的建築皆以啟運殿為中軸線,左右相襯,東西相配,在這種漢族建築的布局中,惟有焚帛亭孑然一身,不成雙。它僅 3 米 多高,既不妨礙其他高大建築,又以其青色與周圍的紅牆黃瓦形成了強烈的色彩對比,體現出滿族建築風格的特色。啟運殿東、西兩側的建築叫配殿。東配殿主要用途是在啟運殿大修期間,暫時取代啟運殿供奉四祖神牌,舉行祭典,平時用來儲藏祭器。西配殿內尊藏著乾隆皇帝御制的( 神樹賦 )卧碑。請大家隨我來看看。傳說,永陵寶城內曾長有一棵神樹。當年,努爾哈赤的祖父曾將其父福滿的骨匣寄存在樹上,骨匣竟然長在樹里,於是在這裡修建了祖陵。乾隆十九年 (1754 年 ) ,乾隆皇帝來永陵祭祖,作 ( 神樹賦 ) ,又於 4 年後御筆親朽,全文刻石立碑於殿內,詔天下,告後人。 ( 神樹賦 ) 碑面為青色,底座上刻有二龍戲珠、祥雲、海水等多種紋飾。碑文豎書, 500 多言,隊滿文合壁書寫。頌其樹 " 非松非柏,根從天上分來,想銀河之歷歷,種豈人間所有…… " 。意思是說,此樹絕非人間所有,它吸取著銀河水生長,給我們的祖先帶來了無限的幸福,我們則要把這天賜的福氣無止境地延續下去。乾隆皇帝以樹為賦,目的是告知天下 " 君權神授 " 。大家看,放在展櫃里的這段榆木,就是當年那棵 " 神樹 " 死後留下來的一段標本。
[ 寶城 ] 繞過啟運殿就來到了寶城,寶城又稱 「月牙城 " ,呈八角馬蹄形。這裡就是陵寢的墓葬所在地,清王朝的 6 位祖先就安息在這裡。明清皇帝的墳家稱寶頂,容納寶頂的城則被譽為寶城。永陵寶城寬 20 米 ,縱深 18 米 ,三面有青磚高牆環護,加上前面有宏偉高大的啟運殿作門面,便形成一個封閉式的空間。寶城分成上下兩級平台,上層的 3 座寶頂,中間的正中龍脈葬著興祖福滿,左面是景祖覺昌安,右面是顯祖塔克世 ; 興祖的右上方有一小塊平地,下面葬著肇祖猛哥貼木爾的衣冠。值得一提的是,景祖、顯祖所葬均為屍骨罐,兩位祖先是在明萬曆十一年 (1583年 ) 古勒山大戰中,同一天被當時的明朝總兵李成梁誤殺在古勒城,屍骨最初葬在赫圖阿拉的南山,後遷到東京陵。下層平台東面葬著努爾哈赤的伯父武功郡王禮敦,西面葬著努爾哈赤的叔父格恭貝勒塔察篇古,因為沒有被追尊為皇帝故葬在寶城的下層。在陵寢的 5 座寶鼎中,只有興祖福滿之墓是惟一的原葬,其餘四座是清順治十五年 (1658 年 ) ,由遼陽的東京陵遷到這裡。永陵興建之初,在興祖福滿的墓前,生有一株巨大的古榆樹,這棵樹就是後來被乾隆皇帝追封的 " 神樹 " 。據說明朝末年,祟幀皇帝發現遼東有望不斷的紫氣滾滾而來,就像有 100 條神龍在騰雲駕霧,他就從南方找來一個風 水 先生,到東北來破除龍脈,風 水 先生帶領一班人馬來到東北,在山上挖溝,割龍首 ; 在山頭上壓小廟,鎮龍氣。一連破了 99 道龍脈,只剩下一條離地3尺的懸龍,破不了。風水先生想,既然是懸龍,不附在地面上,也就形不成龍脈,不破也罷,於是就回京城復命去了。恰在此時,努爾哈赤的祖父在長白山的部落被打敗,他背著父親的骨匣走到這裡,天黑找到一個小店要投宿。店主人見他身背著骨匣,說什麼也不讓進店。無奈,他只好來到龍崗山腳下,見有一棵大榆樹,樹榦離地 3 尺分權,便把骨匣放在上面,然後再去住店。沒想到,第二天來取骨匣時,卻發現骨匣長到了樹上。他借來一把斧子,想砍樹取匣,大樹竟流出了幾滴血來。他找來一位風水先生,風 水 先生說 :" 這兒是一塊風水寶地,前有蘇子河相照,後有龍崗山相依,龍崗山上有 12 個龍脊,你家裡將有 12 代皇帝可做。天意不可違,你就把骨匣葬在這裡吧。 " 努爾哈赤的祖父就把父親的骨匣葬在了此地,然後回長白山將部落遷到了這裡。前面說的那條懸龍,就伏在這棵大榆樹上,後來的清王朝果真出了 12 朝皇帝。這段傳說意在宣傳 " 君權神授 " ,為清朝皇帝的統治製造輿論。同治二年 (1863 年 ) ,所謂的 " 神樹 " 被一場大風颳倒,最後枯竭而死。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棵小榆樹,是 " 瑞榆 " ,它是新賓滿族自治縣成立後永陵人在此種下的,如今它樹榦挺拔,枝繁葉茂,一派方興未艾之勢。各位遊客,永陵的參觀到此結束。臨別之際,再一次感謝您的光臨。希望您有機會再來,祝大家旅行愉快,吉祥如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