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法門講記 四、敞開胸懷面對現實

解心——心要法門講記 四、敞開胸懷面對現實

海雲繼夢法師

四、敞開胸懷面對現實

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廣能深,非空非有,不生不滅,求之不得,棄之不離。這段寫得非常完整,我們在讀誦研究的時候,會艱現它都是用對立法來窮盡我閃的思想,因為在我們的相思領域裡容易產生偏差,這是可以用語言模式來做彌補的。當然語言模式本身還有缺點,沒法子很明白地表達這段話的真實相。

而這真實相要如何去體會?我們一定要用全部的生命,整體的去感受,從這個地方我閃了解,佛法本身是要訓練我們的生命,活出健康、活出本來面目。

今天我們在社會上隨著物質文明的進步,與社會科技的發展,及種種意識狀態的形成,我們的生活已經逐漸偏離原來的面目,甚至於變面機械式的反應,對於什麼事情只是做那種基本反應而已。所以有人罵你。你的反應就是罵他;有人打你,你的反應也是打他。有的人並不是這種思想模式,人家罵你忍下來,人家打你也忍下來,這也是一種反應模式。

但是你從來不會看清楚自己應該怎樣做正確的反應。你看到反擊的人,那是不夠有修養的,而自己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我不做反擊而忍了下來。這樣子忍受以後,我們會發現所謂社會人比較能夠接納與忍受,他的心理多少有些受扭曲了,也因此看到什麼事情很容易做結論。

這種社會意識狀態對我們有很大的傷害,但我們卻不知道,不但不知道,反而還樂意接受這些以傷害為前提的想法在過日子。而佛法告訴我們要恢複本來面目,使原來對我們的傷害趕快過去,讓我們過一個很正常很健全的人的生活,這一點才是佛法教育與訓練的目標。

若是每個人都很健全,就不會有侵犯別人、攻擊別人的情況,這個社會就恢復它本來的現象,一切自然復歸於寧靜。這時代我們一再的發展自我意識,所以紛紛擾擾,物質文明能建立,但是心靈很空虛。為了彌補空虛,我們又去創立外面的事業作為寄託。所以當一個有福報的人外面事業愈多時,他的內心就愈空虛,各種千奇百怪的生活形態就出來了。我們必須在這裡徹底的了解,然後才能走出自己應該走的路。假如沒有認識這一點,那就不知道要從佛法里學什麼?也因此在這裡我們才要講「心要法門」。

心要法門若用現代話來講,應該是「觀念法門」,它從觀念上把你改過來,這個心就是觀念。心到底有沒有?用觀念代換看看,觀念到底有沒有呢?它是個很抽象的東西,心的意義與觀念有點類似,各位對於「心就是觀念」或「心等於觀念」的這個觀念,不要以舊有的觀念來定義。

這裡我們只是借用觀念的辭彙和它的某一部分觀念,來作為我們這個地方所要表達的觀念。這裡的觀念可能會比原來觀念兩字的定義更廣,所以可以看到觀念能包太虛。但是這個觀念又和心意識的意識有點相似,因此我們要從意識上面下手加以改進,將意識改為一真(一真法界)。由於這觀念本身定義非常的廣,而且類別非常多,這個部分在這裡我們並不講唯識,所以不做嚴格的定義,大家要有這一層認識。

我們在佛法中借用現代的辭彙來講,都和現代辭彙的意義有所不同。上次所講的部分是總說,「至道本乎其心」,心就是觀念,觀念本乎無住,觀念不能執著在某個地方。若是執著在某處,那個觀念就是意識了。

這裡所講的觀念屬於意根,比意根來得更廣,因為心不等於意根而大於意根,它的範圍比意根還大,它是主宰,或者把它叫做概念也無所謂。我們的目的不在名詞、名相上,而在於它實質所指的標的有哪些種類、層次?到此三句是總說,是講「無住心體」的部分。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它的作用。「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內外,能廣能深,非空非有,不生不滅,求之不得,棄之不離。」這幾句是從本體上顯現出來的相。它說無住心體,性相寂然。寂是寧靜之意,前面所講包括寂滅、寂寞、寂靜,這兒再加寂然,每一個字辭的定義都有點不同,但大致是一樣的,重點在「寂」這個字。

寂寞是以不表達意見來講的,寂靜是本來的那個樣子,寂滅是指把意識狀態給消滅,寂然是寂的本來面目,每個定義都各有不同,關鍵就在於「寂」這個字。

以剛才所談「心就是觀念」來講,觀念可能屬於意識,也有可能是屬於意根或大於意根,觀念本身的定義有種種不同的類別和層次。這個地方講寂,寂本身也有不同的類別和層次,寂寞、寂靜、寂滅、寂然的相各有不同,這兒所講的寂就是它的本來面目。

再來講性相。性也好,相也好,我們常講佛法中非性即相,小乘偏向於有,都講相。大乘始教相宗都屬於相,大乘終教就偏向於法性宗都講性,不管講性或相,它都是寂靜的本來面目。山林、樹林是寂,水流、颳風、海嘯、火山爆發、千軍萬馬奔騰……也是寂;它不是靜態的,也不是動態的分類法,它只是就那種現象來講。像現在冷氣機呼呼叫也是寂,若說應當是沒聲音才是寂,那個沒聲音是你的定義,聲音本身便是寂,並非一定要安安靜靜才叫寂。

它是寂、是靜、是寞、是滅,或是這裡所講的然,都是從它的作用上來講的,所以寂的本身就是一切法的本來面目。像現在上課各位坐在這兒,靜靜聽,不管是打瞌睡或者抓頭髮,或是傷腦筋……,那都是寂,都是本來的樣子。

若用語言來形容「聽不懂」、「傷腦筋」、「津津有味」……,都是形容詞,形容那種現象。而現在我們所講的那種本然面目的現象,你到底能不能感受到?這才是寂。

不管是性或相,它的本然現象包括了德用——性德的作用,也就是心體的作用。靈知不昧就是作用,它無所不知,它又是怎麼顯現出來的呢?那心體本身你根本無法了知,現在要讓它顯現出來讓大家知道,這個部分就叫做「作用」。

所以說性相寂然,包含德用,開始從本體上講出來,這個作用該攝內外,能廣能深。性也好,相也好,這本來的面目,它一發揮作用的時候,能伸能縮,向外非常的廣泛,能窮盡一切萬法;向內它非常深邃,無幽不造、無微不察,這才叫做該攝內外,能廣能深,這是心體發揮作用的時候。

我們從這地方來看,學佛的過程當中,一般人總是停留在一個錯誤的觀念上,總以為學佛人應該是憨憨的、粗枝大葉的,當人家問:為什麼?一句話:我學佛人不知道那些。這情形叫做該攝沒有內外,不能廣也不能深,傻蛋一個。所以世間法交給佛教徒來做,佛教徒只有敗事的份,不會成事。

一般人學佛就是這樣,報紙不看、電視不看,人家一講到某某案件、某某事,就只一句:我不知道。意思就是自己很清凈、很精進,很有成就感,其實是成就了一個大傻瓜,學佛若就是這樣子的話,那麼笨蛋、白痴來學統統會成就了。

學佛一定要訓練自己對事情的認知,當一個境界來臨的時候能不能起作用?或是當境界來臨時想也不想,就裝作不知道讓它過去了。以為自己只是認真地修行就夠了,一點也不知世事與人心的險惡,於是所收進來的供養又拚命地被搜出去,佛教道場中有很多這種事相,關鍵就在於你不用心,我們應該是任何境界來時,都要清清楚楚。

今天要談的是在於佛法訓練我們面對事情、面對境界的時候,能不能夠好好去處置?若不能用心,抱著反正事情一來就以「不會」應萬變,於是到最後也就什麼都不會了。佛教徒為什麼會比別人差一截呢?那也就是你不能廣不能深,不能該攝內外。佛法告訴我們要能廣能深,該攝內外。為什麼面對境界時卻又縮頭縮尾無法面對?這是因為你不能敞開胸懷去面對現實的社會,然後去接納它。我們必須先接納,然後再加以改進。

如今你是個行者,一個修行人就應該盡全部生命的力量活在當下,活出本來的面目,這才是修行人的本色。而不是動不動就拿既有的意識狀態來框住自己。佛教徒的本色是什麼?吃素或過午不食?這能了生死或開智慧嗎?那麼狗一天吃一餐,牛羊都吃草,它們豈不都成佛了?在這裡大家要了解到一個真正修行人的本色在哪裡?要去掌握住那一點。

這裡告訴我們「心法」是能夠「該攝內外,能廣能深」的。現在你面對境界是否能廣能深?對外你應如何?對內又要怎麼辦?修行人要完全投入修行沒有錯,但是處在這個社會裡,偶爾也要撥出一點時間從事行政工作,人事、社會這些都是世間法,你要從這個地方深刻地檢討,而不是世間法的事完全都不管也不會,這就是沒有活在當下,那就不對了。

修行人的本色固然是從事於菩提道上,在菩提園內好好耕耘。可是菩提園內也有很多落葉、廢土要倒出去,也需要運回一些肥料和花苗,這都是要從園外拿進來,只要離開菩提園即都是世間法,那都是要按世間法處理的。若仍拿菩提園內的處理方式去處理,也就難怪人家會說這些學佛人都是這種傻不愣登的樣子,你只懂得菩提園內的事,更何況事實上在菩提園內你都還沒有通達。

有很多人讚美那種人工化、精緻式的僵化庭園,其實我們需要欣賞的是自然的、有旺盛生機的,而不是人為造作的;穿過檐下突然有老樹枯藤垂下,那時你會有一種驀然的驚喜,生命力也就在這裡冒出來了。對於那種單調、僵化、失去自然的,你能不能去起那個變化?對於來到眼前的任何境界,都要能夠掌握得住,要能操控;同樣的是我們不能使自己一直僵化下去,僵化以後對處理事情無法應變。

譬如不同的同修問我相同的問題,我就可能給予不同的答案,各位要在自以為矛盾的當中找出它們的連接點;它其實不是矛盾,若能感受它就對了,這兩個是一個而不是兩個。

現在我們對佛法這心性的東西,就有類似縫扣子的這種情況,有些地方須穿過去,有些地方要拉出來,穿進拉出好似同一孔,其實穿進去是左孔,拉出來是右孔,有一個破(穿進去),有一個立(拉出來),同一個扣子有兩個洞,而你只看到一個扣子,沒有看到兩個孔,這就是我們不能深,深不進去啊!

我們心性的作用,它的頻率、脈動就在這裡產生,所以心法這東西是非常微細、精緻的一種工程,我們叫它「心靈工程學」,原因就在此。

各位要去塑造這個心靈工程,也絕不會是粗枝大葉的人;每一個覺悟的過來人,他絕對曾在這裡下過很深很深的功夫。他花幾十年參一個話頭,鎖定在那個話頭的「定」當中,思維幾十年下來,你看那有多微細!

初次見面那先比丘供養彌蘭王四句話:「人生最重要的福報就是學佛,人生最大的寶貝就是忠誠,人生最重要的財產就是忠厚……」彌蘭王一下子楞住了,就請問老和尚上下?答:「爸爸幫我取名叫那先。」又問:「什麼叫那先?」答:「沒有東西叫那先,頭是那先嗎?腳是那先嗎?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是那先嗎?皆不是!離開這些是那先嗎?也不是!」「那麼究竟什麼叫那先?」

那先馬上反過來請問國王:「什麼叫車子?車輪是嗎?車箱是嗎?木材是嗎?」答:「皆不是。」又問:「那麼什麼叫車子?」彌蘭王楞住了。

同樣一件事情,你這樣問,我也這樣問,反過來把對方僵住了,這裡面所表達的是什麼?那是思維,那是微細。先前彌蘭王曾打找過其他大德辯論過,第一道題目是:「你為什麼要出家?」答:「出家可以修很大的福報,不但修今生,甚至修來世。」再問:「在家人可以修嗎?」答:「可以。」又問:「這個福報也是今生來世都可以享用?」答:「是。」彌蘭王於是說:「既然如此,那麼在家修就好了,為什麼要離家棄子?」大德愣住了。

大德被彌蘭王封住了,彌蘭王又被那先封住了,差別就在你對事情有沒有去體驗、去升華,或者只是知道而已?有很多人嘴巴會講,做起事來就是不一樣。我們不但要做到之外,還要能夠如實地展現出那種圓滿和諧的成就。

佛法就在這裡訓練我們,於諸境界能夠充分地反應。所謂反應有兩個部分,反應與不反應都是反應,但是自己要清清楚楚。對於境界我可以不反應,而不是不知道;對於境界我為什麼要反應,自己也很清楚。有很多人很會反應,但不知道為什麼要反應,所以反應之後就又要懺悔。有些人是不反應,但是不反應之後卻又遺憾終身,後悔當初不做反應。這都是我們認知事情的過程中,所採取的態度和立場。

所以希望大家在學佛的時候要記住一個前提,就是打開心量先接納,接納以後再求證,求證以後該修正就修正,該放棄就放棄,而不是一味地拒絕世間法,也不是很盲目地投入一些無謂的修行。

非空非有,不生不滅」。這是就相對法而講的,非空非有叫做雙破,不生不滅也叫雙破,因為講空你會因偏差而產生執著;講非空你會執著於有;講非有你又會執著於空。是空是有只是讓你知道事情的現象,非空非有讓你雙泯,是空是有是雙顯。非空非有不是沒有空也沒有有,是空是有也不是有空有有;非空非有是指空有的對立不存在,是空是有是指對立統一起來,我們講化對立為統一就是指這個地方。

非空非有把對立化掉了,不生不滅也把對立化掉了,統一起來就變成是空、是有、是生、是滅。雙顯的部分一定要建立在雙泯以後,雙顯假如是在雙泯以前出現的話,那是世間法。你必須懂得這種語言模式和邏輯結構,假如不能體會這一點,你會很快就帶過去了,你的理會因此而不通達,變成兩套標準。

這裡還要和各位再談一下前面所講的「一佛乘」。一佛乘就是直接達到目標的方法,直接趨向目標(佛果)的修法稱一佛乘,也就是不繞圈子。不繞圈子從因地和果地馬上直接翻過來,一般常講的如:轉煩惱成菩提,舍識用根,轉識成智,火焰化紅蓮,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這些都屬於一佛乘的修法。

以現代話來講,分別是凡夫的心,圓融統一是佛的心。我們怎樣化對立為統一?化對立為統一就是一佛乘直接把凡夫心轉為聖人的境界,也就是說「果地覺,因地心」就是一佛乘的修法。

既然這裡講果地覺的心,它該攝內外,能廣能深,這果地覺的心是非空、非有、不生、不滅,是統一圓融的,它不是對立的。既不是對立的,所以非空非有,所以不生不滅,它是統一的,在這統一的情況之下所展現的境界,就是我們講的普賢境。

既是普賢境無不現前,所現前的都是常寂光土的境界、極樂世界的境界、一真法界的境界、普賢的境界,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就無有不窮盡了。

因為法界是無所不包的,既是無所不包,就產生一個結論,在這裡面它是總體的,就像我們講一個城市的人不生不滅,雖然有人死了(滅),但是又有人出生了(生),但就這個城市總體來講,這個城市是不生不滅的。

就個體來看好像有生有滅,七年前的你和七年後的你完全是不同的一個人,因為你的細胞全部更新了(腦細胞除外),可是你自己並不知道。一個人是這樣,一個社會也是這樣,甚至世界也一樣,宇宙也一樣,就總體來講都是不生不滅。

除了物理現象有這些情況以外,我們的心靈也是一樣。前面講過「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它已經窮盡一切了。既然窮盡了,它還有什麼生命?還有什麼空、有的東西呢?都已不存在了。我們從這根源上來探討,所以從根本來學佛叫做「依本起末」。

另有一種修法叫「攝末歸本」,通常佛法概略而分就分此兩種,「依本起末」的佛法較活潑,它能抓住核心、根本,但是它的缺點是若沒抓到核心的話,那就可能抓到朽木。若從「攝末歸本」來修的話,佛法會修得很難過,因為你是從枝末來,必須處處要規範自己。從枝末來的現象就是天天要剪樹枝,否則新枝會不斷的冒出來,樹的形狀不易維持。而從本向末只要把堆肥確定好,就任它自然的發展。

因此你會發現「攝末歸本」的修法通常是盆栽,即使不是盆栽,它的調調也差不多。而「從本向末」的通常是大樹,你欣賞的是它的氣勢,而盆栽只是欣賞它的精緻。

「攝末歸本」弄到最後往往只有形式存在,內涵不在。那麼這個「本」要怎麼抓呢?以中國人來講中國佛法,我們大概有四大宗派——禪、凈、律、密,他們彼此有互相交集的地方,也就是四者共同存在的區域(黑色,如圖)——佛法的核心,其它橫線部分不包括四宗,只有三宗或二宗交集,而白色部分是各自的特色,可能是通外道的外道禪或外道密(通齋公部分)、外道凈(天堂),外道律(惡戒比丘部分)。

現在我們要講的是黑色部分,此部分禪、凈、律、密都有,絕對是佛法的核心。從這核心來講佛法無論怎樣講都對,絕不會偏離佛法的總體,若由這部分擴散運用出去,四個部分都包括在它裡面,這叫依本起末。

若從外向內進來,你會發現愈近中間重疊愈多,四個重疊的絕對正確,三個重疊大部分對,二重疊小部分對,不重疊不一定對。從末向本也就是攝末歸本的時候一定要有很多修正,因為不是佛法的部分你一定要一直除去,除到最後是核心部分,若除不盡就可能通外道了,所以整個核心你在學佛的時候就看你能不能從根本上來(黑色)。

此處所講的「該攝內外,能廣能深」,就須具有非空、非有、不生、不滅這個本質,從本向末你才能得到,而這個本就是「求之不得棄之不離」,求也求不到,丟也丟不掉,它是本自具足,現在我們只是忘了或者不會用了。

修行就是要在這兒很清楚,自己本來有的東西要懂得會用。剛才講理念的建立,應該要有基本理念,本末之間的關係,大家要試著多畫圖表,圖表雖是世間法,會運用的話概念較易清楚,這也就是修行行法上的部分。

本自具足的東西學佛人常會有一種追求,我們修行人第一個要怎麼學、入。現在的人是一開始修,就看看得幾分,一面修一面看,一直在計算成績。計算成績必不得結果,絕對不會有成就,因為你並沒有完全投入。

完全投入是一種什麼現象呢?它是說我現在開始修行,從這裡進行到某一個程度,會走出自己的軌跡A(圖略),可是自己並未發覺,到了B點之後才發現途徑和原先的不一樣,那目標在那裡呢?你只有一個很抽象的概念——用功就會成佛,至於佛是什麼就是管了,因為你不預設目標;也可能經過你的用功之後,走出另外一條徑來,這個途徑可能是C。每一個人的圖形走法不一樣,這個不一樣的軌跡,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方程式。

我們現在用功修行的人就是要找出自己的軌跡,找出自己的心靈方程式。各位要不要升華自己?一個學佛人在學佛過程當中沒有原則,因為他並不需要太多原則。做人的原則只有一個,就是圓融,即使是講圓融和諧,他也不會堅持要圓融、要和諧,那才叫圓融和諧。

每一個人的軌跡都不同,所以心靈方程式也絕對不同,為什麼要每一個人都要尋找自己的心靈方程式,這就是心靈工程學,這東西不是你要不要,也不是有沒有的問題,大家都有,你怎麼去進行,好讓生命充滿光輝、芬芳。就在這圖上面,走出自己的心靈方程式,找出你的軌跡,芬芳亮麗自會顯現出來,這是釋迦寶藏,我們藏諸名山無法享受,豈不可惜!希望各位在此能深深去體驗。

  ◎本文轉自:顯密文庫

推薦閱讀:

面對男人的花心,女人如何是好
「重磅」全揮杆正側面對比分析,專業精細的講解!果斷收藏!
職場新人面對「職場冷暴力」的解決之道
微笑面對生活名言
女人在面對哪種狀況時容易出軌?

TAG:現實 | 面對 | 胸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