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楞嚴經》輕鬆學  卷二(6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這就比如捏目所成的『第二月』一樣,它既不是月亮本身,也不是月亮落在水裡的影子。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第二月』啊,是由於捏眼睛所產生的幻覺。」

「一切有智慧的人,都不應當說,這個捏出來的『第二月』,究其根本,它就是月亮,或者不是月亮;也不應當說,它是離開『見性』的獨立存在,或者是根本不屬於「見性」。」

【是形非形,離見非見】此句經文存疑,有可能在流傳過程當中出現了差錯。不必過於糾纏其含義。

蕅益大師認為,改為「是形非形,是見非見」更合理,更直接明白。頗有道理。

總之,本段經文之比喻,就是告訴咱,「圓影」和「第二月」一樣,完全是虛妄的,是幻覺。所以,圓影不是燈,也不是「見性」;同時,它也不能夠離開燈和「見性」而獨立存在。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這個『眾生別業妄見』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圓影是由於眼睛生病所形成的幻覺,在這個圓影裡面,你能把誰叫做燈,能把誰叫做『見性』呢?更何況,還要去分析什麼非燈、非見的獨立存在之圓影呢?」

其實,「圓影」和見到圓影的那個「妄見」,它們倆都是「第二月」,都源於「見性」,而「見性」則本自如如,即是「妙明真心」。

到這裡為止,世尊用「圓影」來比喻咱的「眾生別業妄見」,其實,生眼病的人見到「圓影」這個現象本身,恰恰就是「眾生別業妄見」,所以,它很有代表性。論證到最後呢,很清楚,它是虛妄的,確實是「妄見」,而並非真實存在。因為,沒有生眼病的人,就見不到。

大家的「眾生別業妄見」無處不在,例如,「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別業妄見」,哎,別人看她很普通,他看著就是美女,這就是他的「別業」所招感的「妄見」。還有許多母親們,看著自己的兒子,嘿,咋看咋帥;可人家看著呢,不過就是一個普通的小男孩而已。

這是差別不大的,差別大的「眾生別業妄見」則通常發生在不同的物種之間。例如,據佛經所說,同一條小溪水,人類看就是溪水,可以解渴,可以洗滌;而天人看著呢,就成了神奇的甘露,既解渴又解餓,還可以治病,延年益壽,等等;餓鬼們看著呢,就是一條腥臭的小小血河,甚至是火焰之河,根本無法下咽。

這就說明,一切境界相都是眾生業力所展現的「幻相」,它是虛妄的。相對應來說,眾生面對著「幻相」的那個「看見」,也就是「妄見」。這就是「眾生別業妄見」,眾生各自所見的境界,隨著各自業力的不同而有差別。

下面,再跟著世尊看看「眾生同分妄見」是什麼,看看它為啥是「妄見」: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

「什麼叫做眾生同分妄見呢?阿難,在這個南閻浮提當中,除了浩瀚的大海水之外,其中的陸地和較大的島嶼,共有大約三千洲。中央的這個大洲(指歐亞大陸),從東到西全部數一下,較大的國家,一共有兩千三百個。其餘小一些的洲,散布在各個海洋當中,上面或者有兩、三百個國家,或者只有一、兩個國家,乃至於有三十、四十、五十個國家不等。」

【閻浮提】也叫做「南閻浮提」,就是咱這個人類所居住的世界,漂浮在須彌山之南的大海水裡面,是娑婆世界的的四大部洲之一,名為「南瞻部洲」。

【洲】1、水中的陸地。2、大陸及其附屬島嶼的總稱。

【正中大洲】顯然是指「歐亞大陸」。據佛教的說法,咱這個世界陸地的中心,就在中印度,佛經稱之為「中國」,是賢劫千佛的誕生之地。因此,歐亞大陸也就稱之為「正中大洲」,而且它也確實是面積最大的大陸。

【東西括量】從東到西全部數一下。「括」:概括、包容。「量」:計算,計數。

【其餘小洲】歐亞大陸之外,還有: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等,這是略小的大陸,再小一些的就是島嶼了,都可以叫做小洲。

【國】國家。在古印度的文化習俗當中,以及當時的時代狀況裡面,他們所謂的「國」,通常只是一個城市,或者一個部落而已。只要有王,或者有首領,就叫做「國」,這與如今是不同的。

世尊對於兩千五百多年前,咱這個人類世界的狀況描述得非常清楚,當時的歐亞大陸上面,連國家,帶城邦,以及較大的部落等等,一共有大約兩千三百個,這是合理的,因為部落非常多。

《楞嚴經》漢語版本成書於唐代,僅以這個描述來看,佛法就遠遠超前於科學。西方人推崇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和《楞嚴經》這段描述比起來,實在不值一提。

描述了南瞻部洲的大致情形之後,世尊再來舉例說明,什麼叫做「眾生同分妄見」: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

「阿難,如果在南瞻部洲的某個小洲上面,僅有兩個國家,而只有其中一個國家的人,共同感應到了惡業因緣。於是,在這個小洲上面,就只有這個國家的眾生,共同看到了許多不詳徵兆。」

【同感惡緣】共同感應到了惡業因緣。

也就是說,這個小國裡面的人們曾經共同造下了惡業。而如今,共同的業力成熟了,將要共同遭受業報,諸如戰亂、災荒、瘟疫、地震、海嘯、颶風,等等。這時呢,共業所感,往往就會有不祥徵兆發生。

【當土眾生】指:本國眾生。

啥樣的境界,叫做不祥境界,或者不祥徵兆呢?比如說,感應到了惡緣的這個小國的人們,會共同見到諸如此類的景象:

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彗、孛、飛、流,負、耳、虹、蜺,種種惡相。

「或者見到天上出現兩個太陽;或者見到天上出現兩個月亮。乃至於在日月周圍,出現了例如:一團黑氣環繞著月亮,久久不散(暈);一團黑氣遮蓋了月亮,出現了月食(適);一團白氣聚在月亮旁邊久久不散去(珮);一圈半圓形的白氣圍繞著月亮(玦)。或者見到托著長尾巴的彗星出現在天空(彗);或者見到光芒短促而四射的很亮的星星出現在天空(孛);或者見到星星在天空里錯亂移動位置(飛);或者見到許多星星帶著光跡迅速垂下(流)。再或者出現了:一團黑氣聚在太陽上方,不肯散去(負);一團黑氣聚在太陽旁邊,不肯散去(耳);早晨日出前有虹光出現(虹);旁晚日落後有虹光出現(蜺),等種種兇惡徵兆。」

【暈(音:運)】一團黑氣環繞著月亮,久久不散。

【適】一團黑氣遮蓋了月亮,出現了月食。

【珮(「佩」的異體字)】一團白氣聚在月亮旁邊久久不散去。

【玦(音:決)】一圈半圓形的白氣圍繞著月亮。

【彗】托著長尾巴的彗星出現在天空。

【孛(音:輩)】光芒短促而四射的很亮的星星出現在天空。也就是科學家們所說的「超新星」。

【飛】星星在天空里錯亂移動位置。群星亂飛。

【流】許多星星帶著光跡迅速垂下。也就是所謂的「流星雨」。

【負】一團黑氣聚在太陽上方,不肯散去。

【耳】一團黑氣聚在太陽旁邊,不肯散去。

【虹】早晨日出前有虹光出現。

【蜺(「霓」的異體字)】旁晚日落後有虹光出現。

以上這些景象的含義,主要參照蕅益大師《楞嚴文句》裡面的註解,也參考了宣化上人的《楞嚴經淺釋》(後來經對比發現,宣化上人主要參考的是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並查閱了《袖珍字海》,做了一些調整。如果再加上《佛學大辭典》的話,這就是本人目前所有的參考資料了。其它主要依靠經文本身,個別知識性的東西,偶爾會去百度一下。

既然叫做兇惡徵兆,就不是時常出現的,比如兩個太陽,兩個月亮,等等,大家只在神話傳說當中聽說過。因為,一旦出現了類似的徵兆,恐怕其惡業災難就很恐怖了,相關的多數人都很難存活下來。這兩種是最嚴重的惡業徵兆,後面那十二種呢,相對來說要輕一些,但也並不常見。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彩虹,發生在雨後的那種正常的彩虹,非常美麗協調,它是吉祥的徵兆,而並非是兇惡徵兆。只有不正常的虹光,例如在沒有太陽的時候,日出之前,或者日落之後出現的那種詭異的虹光,才是惡業徵兆。

日暈和月暈也是一樣,那種美麗的光環,是大自然的優雅呈現,肯定不是惡業徵兆。而只有那種黝黑之氣或者慘白之氣,在日月周圍的不正常圍繞,才是惡業徵兆。

關於彗星和流星呢,古今中外,一般都認為不是好兆頭。不過,作為惡業徵兆的話,必須規模比較大,比較清楚才算數。至於群星錯位亂飛,超亮星忽然出現,等等,則是典型的星象惡兆。

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這些兇惡徵兆,只有本國人能夠看見,而同在一個小洲上另一個國家的人,卻根本看不見,甚至不曾聽說過。」

所謂的「小洲」,就是一個不算很大的海島,上面只有兩個人類部落,劃地而分治,就叫做兩個小國。當其中一個部落,由於共業所感將要遭受災難懲罰的時候,其部落成員,便會見到上述種種惡業徵兆。而另一個部落的人呢,卻根本看不見,甚至不曾聽說過。

為什麼?因為,見不到是業力差別;而不曾聽說過呢,則是因為雙方是敵對國,通常是不相互往來的。一個島上,兩個小國,多半是實力相當的對手,否則,一方早就把另一方的國王消滅掉,而統一全島了。

——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生存法則,如果沒有了自然屏障的話,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就會發生弱肉強食。這也是整個人類的共同業力所招感的「眾生同分妄見」。

例如,學佛人都無比地崇敬佛陀——釋迦牟尼,對吧?毫無疑問。因為,佛陀確實是最偉大的覺悟者,他無私地把自己的覺悟果實奉獻給了全世界,他就是大家真正的老師。

可是,他所在的民族就不一定了。據史學家們考證,他們的祖先是雅利安人,屬於高加索人種,身材高大,皮膚白皙,高鼻子,藍眼睛,被譽為印歐語系各民族的共同祖先。最早是活動在烏拉爾山脈周圍的古代游牧部落,後來一路向西南方向遷徙,逐水草而居,最終散布到歐洲和亞洲的許多地區。他們尚武而彪悍,是白種人,自稱是最純潔的人種,戰鬥力很強。

在公元前約2000年的時候,古印度大地上的主人是當地土著人,諸如達羅毗荼之類的民族,他們有著黃褐色的皮膚,塌鼻樑,過著農耕的生活,在當時已經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擁有著許多城市和完善的設施,僅就文明程度而言,史學家們認為,他們是明顯勝過雅利安人的。不過,農耕文明的短板就是打仗不行,打不過人家的騎兵和戰車呀。

於是,到了公元前約1700年至1500年間,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真是這些土著人共業所感,雅利安人當中說梵語的一支到達了南亞次大陸,這些白種強盜們騎著高頭大馬,駕著戰車蜂擁而來,對於當地這些「沒鼻子」的「劣等」人種進行殘殺,燒毀了一座座城市,霸佔了他們的土地和家園。戰爭前後進行了上百年,達羅毗荼人最終被趕到了印度南端的高原。由於強盜們還算慈悲,沒把剩下的土著人都殺光,而是呢,把他們變成了奴隸,後來,逐漸演變為古印度最低劣的種性——首陀羅。

您看,原本的主人,變成了奴隸;外來的強盜們呢,變成了新的主人,並一直佔有著這片廣袤的大地。而且,游牧的雅利安人定居下來以後,在古印度富饒的大地上迅速繁衍生息,創造了所謂的「吠陀文明」。

幸運的是,喜好征戰的雅利安人一旦定居下來,他們就不再游牧了,轉而成為農耕文明。漸漸地,也就越來越不好鬥了,相續誕生了平和的印度教,以及後來更加平和與非暴力的佛教,其文明也極為燦爛。到了公元一千年之後呢,平和的印度人,就開始屢屢遭受侵略和欺壓了,再後來還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直到近代才重獲獨立。

如今的美國白人也是一樣,他們是當今世界文明的領跑者,說良心話,人家的立國體制和民眾素質確實好。不過,有一點大家不應當忘記,約四百年之前,他們當中的先行者,一百多名清教徒們,乘著「五月花號」從歐洲不遠萬里來到所謂「新大陸」的時候,幸虧得到了當地土著印第安人的幫助,才生存了下來。後來呢,在獨立宣言之後,美國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為了擴展疆土,他們便大肆西進,殺害了上百萬的印第安人,侵佔了他們的家園,把印第安人趕往了極為偏僻的所謂「留守地」。因此,美國人的西進之路,也被稱為「印第安人的眼淚」。當佔據了整個國土之後,美利堅合眾國迅速發展,簡直是日新月異。從二十世紀中葉直到如今呢,他們反而成了世界文明的代表。看看這個世界吧,到哪兒說理去呢。

當大家如此觀察人類歷史,就會發現,根本就不存在絕對的「正義」與「邪惡」,也不存在什麼「對」與「錯」。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乃至於家族與家族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都在種種利益和慾望的驅使下而相互間明爭暗鬥,甚至不惜相互殘殺。這就是全人類的「眾生同分妄見」,這就是業啊。

被別人殘殺固然很悲慘,去殘殺別人又有啥意思呢!可是,當利益衝突不可避免的時候,那就身不由己了,想要置身事外也難呀。

——在這樣的「眾生同分妄見」驅使下,這個世界怎麼會好呢?

所以,還是偉大的佛陀之教導最為英明,如《楞嚴經》第十卷所說:「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真是萬幸,幸好這個世界是虛妄的。大家需要認識到這一點,需要儘早出離這個虛妄的塵世,需要知道有大涅槃,知道自己可以通過修行而回歸大涅槃的不生不滅之妙境,得與諸佛如來共同受用本有的寂滅安樂。真能夠如此的話,那才叫做不虛此生。

凡此種種「不祥境界」,也就是種種惡業徵兆,既然只有一個小國的人們見得到,而同在一個島上的另一個小國的人們卻絲毫也不知情,那就說明,所有這些「不祥境界」都是虛妄的。這就叫「眾生同分妄見」,也就是某些人共同業力所招感的「妄見」。

再進一步,當種種「不祥境界」之後的悲慘業報到來了,例如,那個小國裡面忽然發生了瘟疫,絕大多數人都因此而死去了,這個小國最終也就自然消亡了。那麼,這個如此悲慘的業報,正是他們的「眾生同分妄見」,也是虛妄的。因為,旁邊的另一個小國就沒有這些事情,或許,挺長時間裡面,人家對此都一無所知呢。

在開示了「二種妄見」之後,世尊將要為大家真正展開「第九番顯見」,並由此而開啟了「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之門。同時,也要化解阿難尊者對於「見見非見」的疑惑與迷悶。

世尊繼續說道: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阿難,我現在通過『圓影』和『不祥境界』這兩件事,為你們貫穿前後文,來綜合說明『眾生別業妄見』和『眾生同分妄見』其中的寓意所在。」

【進退合明】貫穿前後文,來綜合說明。「進」就是進一步闡發後文,「退」就是退回去回顧前文。

世尊講說「二種妄見」,其中還有著更為深廣的寓意,那是一個相當驚人的結論。下面將逐一顯發,大家來仔細學習。

世尊繼續說道: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似前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

「阿難,就如同前面所說『眾生別業妄見』當中,生眼病的人,看見燈光裡面所出現的『圓影』,雖然好像眼前的境界似的,其實呢,終究是他的眼病所造成的幻覺罷了。」

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正是他的眼病讓『看見』發生了疲勞變形,成為了『妄見』,於是才有了幻覺,而不是外境色相造出了『圓影』。」

「然而,能夠見到眼病『圓影』幻覺的那個『見性』,它終究沒有『妄見』之過失。」

【見勞】「看見」發生了疲勞變形,成為了「妄見」。

【見咎】「妄見」之過失。

世尊是在告訴大家,無論所見的境界有多麼地虛妄,也無論咱的「妄見」如何發生,其過失都在於「妄見」,而不在於「見性」本身。

此時,這個「見性」顯然就是「妙明真心」了。即使「妄見」隨著眼病而發生,出現了「圓影」幻覺;但是,能夠明見這個「圓影」幻覺的「見性」,它卻終究不是「妄見」,也不承擔「妄見」的過失,它如如不動,本自圓滿。

到這裡,不需要再問為什麼,因為,這就是本來的狀況,「見性」與「妙明真心」常自如如,不會被「妄見」所影響,當體就是大涅槃。它無法被改變,只可覺悟明了。只要覺悟它,就會從一切「妄見」當中獲得解脫。

生眼病的人,會覺得自己見到的「圓影」很真實,看得很真切。相類比來說呢,阿難尊者和咱大家眼裡所看到的山河大地,以及一切眾生,等等,咱也會覺得很真實,很真切。是吧?是的。不過,呵呵,世尊卻通過與「眾生別業妄見」相類比,告訴大家: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

「類比於如今,你用眼睛『看見』了山河大地和一切國土,以及上面的一切眾生,其實呢,都是你無始以來的『見病』所形成的幻覺罷了。」

【見病】「看見」生病了,變成了「妄見」。與前文的「見勞」含義相近。

大家要注意,真正的「見性」是不會生病的,這裡所說的「見性」是指「見之本性」,它也就是「心之本性」,即「妙明真心」,它不會生病,如如不動的緣故。

會生病的是「看見」,或者說,是那個「能見」。前文當中世尊所說的「第二月」之「見性」,指的就是這個「能見」,它就是「見病」的根源。

世尊一席話,實在是太驚人了。

大家當前所「看見」的一切,一切萬事萬物,竟然都是咱的「見病」之幻覺。換句話說,咱所有的「看見」,原來都是「妄見」呀。可是,咱從來都把它們當成了真的呀。世尊要是不說,大家怎會知道呢!即便如今說了,又有幾個人能夠信得及呢。

如果信得及,見性解脫不遠矣。

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

「你的『能見』和『所見的景象』,似乎是當前的境界,其實呢,原本不是外境,而是『本覺明心』之見生病了,變成了『妄見』,才出現的幻覺。」

「從『本覺明心』所發起的『見、聞、嗅、嘗、覺、知』,當體就是見病。而『本覺明心』呢,它能夠覺悟『見與見緣』的虛妄,所以它不是見病。」

【元我覺明】「覺明」就是指下文的「本覺明心」。

【覺見即眚】從「本覺明心」所發起的「見、聞、嗅、嘗、覺、知」,當體就是見病。其中,「覺」是指「本覺明心」,「見」是指「見、聞、嗅、嘗、覺、知」。

諸法實相當中,本沒有「見、聞、嗅、嘗、覺、知」,也沒有「所見、所聞、所嗅、所嘗、所覺、所知」,同一大光明性的緣故,正遍知的緣故。這是世尊的親證,也是一切菩薩聖者的親證。

正如前文世尊所說:「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這也就是所謂的「如幻三昧」,乃是大涅槃與大解脫之妙境,是大家努力修學的方向,也是咱心地的本來狀況。

【本覺明心】一切眾生本有的覺悟光明之心。就是「妙明真心」,就是「妙真如心」,也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覺緣非眚】能夠覺悟「見與見緣」的虛妄,所以它不是見病。其中,「緣」指「見與見緣」。

假如大家契入了「本覺明心」,到那時,再來觀察自己那個能見的「看見」,以及所見的種種「景象」,會是啥樣子呢?《心經》說得最清楚:「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不僅僅是「見與見緣」,乃至於一切「見聞嗅嘗覺知」,一切五蘊境界,都如幻而了不可得。到那時,「我」隨著「五蘊」而消融了,哪裡還會有什麼痛苦與災難呢?哪裡還會有什麼塵世紛擾呢。

佛法就是如此的真實不虛,能「度一切苦厄」。大家只要如實覺悟「本覺明心」,那麼,一切都將會解脫,一切都將會圓滿。所以說,修行要抓住要領,而「明心見性」就是最基本的要領。其它的,諸如色身調養、呼吸與氣脈調整,乃至於持戒、行善、修苦行,等等,都是助緣,可以方便運用,而不可以太過在意。否則,只會是捨本逐末。

心要是解脫了,還有啥會不解脫呢?「明心見性」就是要找到本有的「解脫之心」,它不是修出來的,而是本具的。找到本具的自家珍寶,人人都應該可以做到,只是,肯做不肯做,如何做,那就天差地別了。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複名覺、聞、知、見?

「能覺和所覺(同時也包含:能見和所見,能聞和所聞,能嗅和所嗅,能嘗和所嘗,能知和所知)都是見病,而『本覺明心』則不在見病當中。」

「你所見到的一切啊,其實都是你的『見性』發起的『妄見』之幻覺而已,怎麼能把它們叫做實有的『見、聞、嗅、嘗、覺、知』呢?」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能覺和所覺都是見病,而『本覺明心』則不在見病當中。

其中,「覺所覺」類同於前文的「見與見緣」,裡面包含著:「能見和所見」、「能聞和所聞」、「能嗅和所嗅」、「能嘗和所嘗」、「能覺和所覺」以及「能知和所知」,當體就是病態的「見病」。而「覺非眚中」當中的「覺」是指「覺性」,也就是「本覺明心」,它本自如如,不屬於病態的「目眚」,不屬於幻覺。

【見見】「見性」發起的「妄見」。

其實,「此實見見」這句經文也可以寫作「此實覺覺」,等等,意思就是:「你所覺知到的一切啊,其實都是你的『覺性』發起的『妄覺』之幻覺而已」。

【覺、聞、知、見】就是「見、聞、覺、知」,也包括「見、聞、嗅、嘗、覺、知」。為了與前句經文「覺所覺眚,覺非眚中」相對應,所以調整了次序,把「覺」放在了最前頭。

總之,在這裡,「見、聞、嗅、嘗、覺、知」是一起來討論的,相對應的「見聞嗅嘗覺知之性」,既可以叫做「見性」,也可以叫做「覺性」,還可以叫做「聞性」、「嗅性」、「嘗性」和「知性」,究其根本,無非是「心性」,無非是「妙明真心」。如後文卷六當中,文殊菩薩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是也。

原來,大家平日里真真切切地觀察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乃至於思維到的一切,一切見、聞、嗅、嘗、覺、知之種種內容,竟然都是咱自己的「見性」發起了「妄見」,從而產生的幻覺而已。換句話說呢,咱見來見去,所見到的都是自己心中的妄想啊,那裡有啥真實的外境呢。

一切眾生,都活在自己的妄想境界當中,都輪迴在自己的妄想分別裡面而不自知,這就叫做「顛倒」,這就叫做「無明」。到這裡,才明白了,世界原來是這般地「萬法唯心」哪。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

「因此,如今你見到了佛陀和你自己的色身,以及一切世間當中有色形的十類眾生等,都只是『見病』的幻覺,而不是明見『見病』幻覺的那個見性。」

【十類眾生】在所有的十二類眾生裡面,有兩類沒有色形,所以不可見。詳見《楞嚴經》第七卷。

【見眚者】明見「見病」幻覺的那個見性。

這裡是指真實的「見性」,即「見之本性」,它也正是「心之本性」,即是「妙明真心」。正如世尊前文所說:「然見眚者,終無見咎」,咱的「見之本性」是沒有任何過失的,它不屬於幻覺。它也正是《圓覺經》所說「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當中的那個如如「不動」之「覺心」。找到它,就叫做「明心見性」,從那時起,咱就開始超越生死輪迴之幻覺了。

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那個『見性』是真正的精華,其本性不屬於見病和幻覺。所以,它不叫做『看見』。」

到這裡大家就清楚了,所有的「看見」都是「妄見」,也都是「見病」。而咱的「見性」呢,雖然「妄見」從它而起,但是,它卻不是「妄見」,所以它不叫做「看見」。

——所以說:「見見非見」。

到這裡,阿難尊者對於「見見非見」的迷惑與苦悶,被世尊用清晰的開導化解了。

下面,世尊將要為大家進一步顯發「見性」的本來面目,來完成「第九番顯見」當中最關鍵的內容。世尊繼續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阿難,那一國的『眾生同分妄見』,可以用一個眼病人的『眾生別業妄見』來類比。」

「一個生眼病的人,類同於一國的眾生。生眼病的人見到了圓影,是由於眼病產生了『妄見』。而一國的人共同見到了不祥徵兆,是由於他們共同的惡業引起了共同的『妄見』。」

「圓影和不祥徵兆,都是由無始的『妄見』所產生的幻覺。」

這就清楚了,「眾生別業妄見」與「眾生同分妄見」都是無始「妄見」的幻覺而已。

啥叫「無始」?就是不曾開始過。所謂的「妄見」從來就不曾開始過,因為,它完全是幻覺。推而廣之呢,咱大家所面對的這個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見、聞、嗅、嘗、覺、知之境界,也都是無始「妄見」之幻覺。

所以,世尊繼續說道: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例同於這個南閻浮提的三千洲,以及周圍的四大海洋和整個娑婆世界,也包括十方世界的一切有漏國土和一切眾生,本來共同是『本覺明心』之無漏妙心。」

「在『本覺明心』當中,只因為一念無明而發起了『見、聞、覺、知』的『見病』與『所見、所聞、所覺、所知』的『見緣』。虛妄的『見病』與『見緣』和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就有了虛妄的生死輪迴。」

【四大海】在須彌山下,其東西南北四方都是鹹水海,名為「四大海」。

四大海當中,各有一洲,名為「四大部洲」,組成了咱這個娑婆世界的人間,而咱們的地球,只是其中一個洲——南瞻部洲。各洲的人互不相見,只有具備天眼通的人,才可以看見其它三洲;只有具備神足通的人,才可以飛往其它三洲。這「四大部洲」是:

東勝身洲:位於須彌山東方之鹹水海當中,此洲眾生人身殊勝,故名「勝身」。人壽250歲,也有中夭者,但總的來說,此洲有三殊勝:1、土地極廣;2、福報極大;3、受用極妙。

南瞻部洲:大約就是咱這個地球。位於須彌山南方之鹹水海當中,此洲有閻浮樹,產閻浮檀金,故亦名「南閻浮提」。佛在世時人壽百歲,也有中夭者,總的來說,此洲也有三殊勝:1、此洲人勇猛強記,能造善惡業行;2、也能修梵行;3、有佛出世。南瞻部洲因此三事而勝過其它三洲以及三界諸天。

西牛貨洲:位於須彌山西方之鹹水海當中,此洲以牛作為貨幣而進行買賣交易,故名「牛貨」。人壽約200歲,也有中夭者,但總的來說,此洲也有三殊勝:1、牛多;2、羊多;3、珠寶玉石多。

北俱盧洲:位於須彌山北方之鹹水海當中,此洲地形正方,由七金山和大鐵圍山所圍繞,黃金為地,晝夜常明,猶如天界。其大地具有四種功德:平等,寂靜、凈潔、無刺。此洲人相貌都莊嚴一致,身高也一致,生活平等安樂,無憂無慮。

北俱盧洲有著美妙的山林、河流、池園、樹果,各種器物大多由金、銀、琉璃、水晶所成,並且為大家所共有,也不會有任何爭執與搶奪,更沒有盜賊、惡人以及戰爭等等。人壽千歲,命終以後,即便往生忉利天或者他化自在天。

雖然北俱盧洲如此之美妙,但由於無佛出世,也不會聽聞到任何佛法,因此,亦名障難之地,無法修行,也不會解脫。韋陀菩薩被尊為「三洲感應」,唯獨不到此洲。

【無漏妙心】也叫做「涅槃妙心」,就是一切眾生共有的不生不滅之妙性。也叫做「本覺明心」,還叫做「妙明真心」,等等。

從根本上來說,心本無漏。大家需要明了這個本來無漏的妙心妙性,完全地明了它並回歸它,那就是正覺的佛陀。

【見聞覺知虛妄病緣】「見、聞、覺、知」的「見病」與「所見、所聞、所覺、所知」的「見緣」。

此句經文,正是前文「見與見緣」的合理展開,從「見」展開為「見、聞、覺、知」。其中「見」正是「妄見」,也是「見病」,其含義是「能見之心」;而「見緣」,我們仍叫它「見緣」,其含義是「所見的境界」。

從圓滿一如的「本覺明心」當中,忽然間無明妄動,當即就有了「妄見」和「見緣」,也就是「能見之心」和「所見的境界」。它倆互為因緣,再繼續相互和合作用,就有了虛妄的生和虛妄的死,虛妄的生死輪迴由此而綿延不絕。

在《起信論》當中,馬鳴菩薩把它倆叫做「能見相」和「境界相」,再加上前面無明妄動之「無明業相」,這也就是所謂的「無明不覺生三細」之「三細」了。而其後,「能見相」和「境界相」互為因緣,和合而生的虛妄的生死輪迴,正是所謂的「境界為緣長六粗」之「六粗」了。

到這裡,虛妄的生死輪迴之關鍵,世尊已經替大家找到了,那就是「見病」與「見緣」之間,或者說「妄見」與「虛妄境界」之間,它們互為因緣的和合作用,就顯現了虛妄的生死輪迴。

那麼,如何才能夠當下超出生死輪迴呢?世尊繼續說道: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凈本心本覺常住。

「如果能夠遠離『見、聞、覺、知』等等,這些虛妄的『和合因緣』,以及對於『不和合』的偏執,就會徹底消滅一切生死輪迴之因。」

「此時,就會圓滿顯現無上菩提之不生滅性,它就是清凈本心,它從來本覺常住。」

【諸和合緣】「見、聞、覺、知」等等,這些虛妄的「和合因緣」。

「諸和合緣」就是指前文的「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其解釋請參看上文。

【及不和合】以及對於『不和合』的偏執。

所謂的「不和合」,是指在生死輪迴之外另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獨立佛性,它不與任何事物相和合,這是典型的外道見解。

實際情形呢,並非如此。如佛所覺悟,如一切菩薩聖者所覺悟,乃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生死輪迴當體虛妄,當即就是「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此外,別無佛性可得。

只不過,需要識得一切「見、聞、覺、知」之心都是虛妄的,都是「妄見」而已;而一切「所見、所聞、所覺、所知」之境界呢,也都是虛妄的,都是「妄緣」而已。換句話說,「六根」和「六塵」都虛妄不實。對此,大家如果能夠認得清楚,咱的心就不會再攀緣境界了,也不會再對於境界進行分別和執著。因為,完全不必要了。

此時,咱的心不曾死去,它如如不動,當體就是「清凈本心本覺常住」。

到這裡為止,通過世尊細緻微妙的開示,大家應該可以認識到,整個世界其實就是咱的心,以及心所變現的虛妄境界。當境界被咱的妄想變化出來以後,咱的心再去攀緣境界,於是分別執著就產生了,生死輪迴也隨即顯現,並相續不斷。

反過來呢,如果大家先放下攀緣,也就遠離了虛妄的境界,即「妄緣」;再看破「見、聞、嗅、嘗、覺、知」之虛妄,而不必分別執著,也就遠離了「妄見」。同時,也不要再去另外尋找不生不滅的佛性,因為,它本來就是咱的心之本性,也是咱的見之本性。

這就是世尊說的:「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於是,大家的生死輪迴就從根本上被瓦解了。您會發現,您的「清凈本心」,它向來就「本覺常住」。

(「第九番顯見」結束,世尊通過開示二種顛倒妄見,顯發出見性非見,如果能遠離妄緣,則本是圓滿菩提之性。下面是「第十番顯見」,世尊將通過破斥和合與不和合,顯發出見性離過絕非,當前圓滿,即是菩提之性。為後文直接顯發如來藏妙真如性做準備)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阿難,你雖然在前面已經領悟到,那個『本覺妙明』,它的本性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屬於『自然而有』。但是,你仍舊沒有明白的是,這個覺性之本來,它既不屬於『和合而生』,也不屬於『非和合而有』。」

【悟】領會,領悟,忽然明白了。

平常生活裡面大家所說的「開悟」,其含義就是如此,就是指「忽然明白」。而在佛經當中,以《法華經》為例,說世尊出世的一大事因緣,所謂「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開悟」則指的是忽然明白了佛之知見,也就是忽然明白了佛性。這樣的「開悟」,可以叫做「見性」,或者「明心見性」。

【本覺妙明】即是「本覺明心」。

【和合生】指「和合而生」。

其中,「和」是指「融和」,猶如水乳交融,難分彼此;而「合」是指「結合」,猶如瓶蓋擰到了瓶子上,連成一體。本來,這兩者含義很接近,但是,在後面,世尊將會分開從「和」和「合」兩個不同方面來闡發,所以,咱也必須要分清楚,才好理解世尊后面的開示。

【不和合】指「非和合而有」。

意思是說,「菩提心性」是種種境界之外的獨立存在。

如前文所說,為啥阿難尊者遲遲「心猶未開」呢?世尊在這裡指出了癥結所在,那就是:阿難尊者心底里還藏有疑問,以為「本覺明心」是「和合而生」的。雖然他不曾明確提出,但是,佛陀已經預見到了,便直接指了出來。

為了徹底解除阿難尊者心裡的疑惑,世尊繼續開示: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阿難,我現今再次通過當前的塵境來問你:如今你仍舊因為,一切世間法都是以『妄見』和『妄境界』為因緣『和合而生』的,所以你自己陷入了又一重疑惑,以為菩提心性也是『和合而生』的。」

【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一切世間法都是以『妄見』和『妄境界』為因緣『和合而生』的。

所謂的「妄想」,就是指「妄見」和「妄境界」,它們都從心念而起,所以叫做「妄想」。以「妄見」為因,以「妄境界」為緣,便因緣和合而出生了一切世間法。

所以呢,人世間的一切,都需要因緣和合才能得以實現。通常來說,世間法成就之「因」,是大家的心愿,而「緣」呢,則是客觀環境,這兩者同時具備,就叫做「因緣和合」,那麼,事情一做就會成功。

不過,無論大家的心愿多麼地美好,它也只是思維分別而已,還屬於「妄心」,而不是「妙明真心」本身;也無論客觀環境多麼地美妙,它也只是虛妄境界而已,還屬於「妄緣」,而不是「諸法實相」本身。

但是,可喜可賀的是,大家的「妄心」,以及外在的「妄緣」,都是虛妄的,毫無真實可言。只要大家看透其虛妄不實,放下對於它的分別與執著,它當下便回歸「妙明真心」與「諸法實相」。

【菩提心】本來是指「菩提心性」,也就是「妙明真心」。在這段經文當中,則指的是「見性」,即「見之本性」,只要它不沾染一切虛妄因緣,它當下也就是「菩提心性」。

另外,學佛者一般說的「菩提心」,則指的是「發菩提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願心。這樣的心呢,堪稱是回家之路,是咱大家回歸於本來「菩提心性」的必要途徑。它是不可或缺的,三世諸佛都從這裡開始走上覺悟之路。

那麼,咱的「菩提心性」為啥不是「和合而生」的呢?請看世尊如何帶領大家進行思維觀察。

世尊繼續對阿難尊者說:

則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既然你以為菩提心性也是『和合而生』的,那麼,如今你那個微妙清凈的『見精』,它到底是與光明『融和』而生的,還是與黑暗『融和』而生的呢?到底是與虛空的通暢『融和』而生的,還是與牆壁的阻塞『融和』而生的呢?」

【妙凈見精】微妙清凈的「見精」。就是前文世尊所說的那個猶如「第二月」之「見精」。

然而,學習到這裡,大家都應該知道,只要不沾染種種「見緣」,不攀緣外在境界,那麼,「見精」也就是咱的「妙明真心」與「菩提心性」。

如果大家要觀察「妙明真心」與「菩提心性」,必須要從當前的「見、聞、嗅、嘗、覺、知」之「六根性」入手,除此之外,別無佛性可得。所謂的「六根性」,就是一佛性之顯現。關於這方面,後面第五卷和第六卷會有明確的開示。

在《楞嚴經》當中,世尊從「六根性」當中選擇了「見性」,也就是「見精」,來作為實地觀察「妙明真心」和「菩提心性」的途徑。從「七處征心」,到「十番顯見」,都是如此。

這其中顯然大有深意,既然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伶俐,那為何世尊要選擇「見性」,而不是「聞性」來觀察「妙明真心」呢?

答:「六根性」終究是平等一如的,雖然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伶俐,如《楞嚴經》第六卷當中文殊菩薩所說,此根最為圓通。不過,在「六根性」當中,咱大家的眼根之「見性」卻最為明顯,最直觀。因此,世尊選擇「見性」來實地觀察「妙明真心」。

自古以來,包括悉達多太子在內,從眼根的「見性」迴光返照,而獲得覺悟的人大有人在。例如大迦葉尊者,在靈鷲山,和大眾一起見到世尊手拈金蓮花之時,尊者便心開悟解,會心地破顏微笑,通過眼根的「見性」而悟入「妙明真心」。再例如洞山禪師,是觀水中身影而明心見性的,運用的也是眼根。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其它,還有通過思維修,從「意根」的「覺知性」而明心見性的;也有被祖師打了一棒子,從「身根」的「觸覺性」而明心見性的;還有通過「舌根」的「嘗性」見性的,以及通過「鼻根」的「嗅性」見性的,等等。

總之,「六根性」都可以入道,後面到了第五卷的「二十五圓通」,諸位聖者將會替大家現身說法。

既然阿難尊者疑惑「菩提心性」也是『和合而生』的,那麼,世尊就以「六根性」當中的「見性」來代表「菩提心性」進行觀察。就在當前,阿難尊者的「見性」所面對的境界,概括來說,無非是光明和黑暗,以及虛空的通暢和牆壁的阻塞之類。那麼,阿難尊者的「見性」,到底是與其中的啥東西相「融和」而產生的呢?

世尊提出問題以後,立即帶領阿難和大家展開了思維觀察,自問自答道: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

「如果你的『見精』是與光明相『融和』而生的,那麼,你來仔細觀察當前的光明,當它出現在你眼前的時候,什麼地方『融和』並摻雜著你的『見精』呢?」

前面我說過,「和合而生」的「和」是指「融和」,猶如水乳交融,是摻雜在一起的。一旦有了水乳交融的摻雜,就會有形相的變化。例如,牛奶一旦摻了水,顏色就會變淡,不那麼潔白了。

那麼,當大家的「見精」與眼前的光明相「融和」而生的時候,那個「光明」就會有變化,有變化就應當看得見。請問,啥地方是咱的「見精」與眼前的「光明」相「融和」並摻雜之處呢?

大家試著找一下,就會發現,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找得到這個地方。既然找不到,那就說明,「見精」與光明「融和」而生,根本無法成立。

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見相可辨,雜何形像?

「你的『見精』一旦和光明『融和』並摻雜在一起,就有了摻雜之形相,叫做『見相』,它是可以辨別的。那麼,這個摻雜之形相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見相】「見精」一旦和光明「融和」並摻雜在一起,就有了摻雜之形相,叫做「見相」。

就好比牛奶和水「融和」摻雜以後,就會有變淡之形相;也好比兩種顏料「融和」摻雜在一起,就會出現另一種顏色之形相。

可是,這個摻雜之「見相」,卻終究無法被找到。這就說明,「見精」與光明「融和」而生,根本無法成立。

但是,假如有人認死理,非要說:這個「見精」與「光明」摻雜之「見相」是不可見的。該如何破斥呢?

對此,世尊說道:

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

「如果有人非要說,這個摻雜之『見相』是不可見的。可是,別忘了,光明也摻雜在這個『見相』裡面,你為何就能夠見到光明呢?」

「如果有人非要說,見到光明,就等於見到了那個摻雜之『見相』的話。可是,摻雜在一起的東西是平等的,憑什麼能夠見到其中的光明,卻見不到其中的『見精』呢?」

呵呵,不得不說,文言文太簡練了,都是筋骨,難得有血肉哇。所以,大家要想充分理解,必須能夠把裡面的血肉解讀出來並填充進去,法義才會變得清晰明白。

從摻雜之「見相」的角度破斥了以後,為了把「見精」是與光明「融和」而生之觀點徹底粉碎,世尊換了一個角度,繼續進行破斥。

學習了《楞嚴經》,大家可以看得出,古印度人之間的論辯是極其嚴密而周全的,也非常狠,要破斥,就把你破斥得體無完膚。為什麼?因為呀,古印度正式的論辯,往往都是要下賭注的,不是賭腦袋,就是賭做人家弟子,等等。而且,還要請國王或者權貴人物來做裁判,來監督執行,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這就說明,人家的思維極其縝密,也非常重視「智慧」和「學識」。要想在論辯當中遊刃有餘,這兩者缺一不可。

下面,世尊從當前的視角出發,綜合《楞嚴經》前文的許多論述成果,引導大家來觀察:在可見的範圍之內,咱當前的「見精」與所見的「光明」,是否都是「圓滿遍布」的呢?

既然已經學習到這裡,答案是毫無疑問的,它們在當前的可見範圍之內,都是「圓滿遍布」的。於是,問題就來了,兩個「圓滿遍布」的東西,哪裡還需要「融和」呢?哪裡還會「和合而生」呢?

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

「就在當前,既然你的『見精』是圓滿遍布的,那麼,它究竟在什麼地方與『光明』相『融和』呢?既然所見的『光明』也是圓滿遍布的,它就不應當再與『見精』相『融和』了。」

【不合見和】它就不應當再與「見精」相「融和」了。這裡的「不合」,是「不應當」的意思。

一個圓滿遍布的東西,根本就不需要和別的東西相「融和」才會產生。而兩個圓滿遍布的東西呢?就在當前的可見範圍裡面,它倆應當是無二無別的。

既然是無二無別的,哪裡還需要再「融和」呢?

可是,就有一些人認死理,非說當前的「見精」和所見的「光明」,既是圓滿遍布的,也是各自不同的。這樣的話,它倆不就可以相「融和」了嘛。

對此,世尊予以如下破斥: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如果非要說你的『見精』與所見的『光明』是各自不同的。那麼,它倆一旦『融和』混雜在一起,那就連它倆『見性』與『光明』的名字都失去意義了。」

「所以,一旦相『融和』混雜,就會失去『光明』和『見性』本身。因此,你說『見精』是與當前的『光明』相『融和』而生的,這個道理不成立。」

這就好比呀,一瓶藍墨水和一瓶紅墨水「融和」混雜在一起以後,藍墨水不見了,紅墨水也不見了,哎,只剩下了紫墨水。

可事實呢,咱的「見精」與當前的「光明」依然健在,不曾變質。綜上所述,這就說明,認為「見精」是與「光明」相「融和」而生的,這個觀點不成立。

當前所見的的塵境,除了「光明」之外,還有「黑暗」,還有「虛空的通暢」與「牆壁的阻塞」,道理也是一樣的。

所以,世尊小結道: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同理可知,『見精』與黑暗『融和』而生,或者與虛空的通暢『融和』而生,再或者與牆壁之類東西的阻塞『融和』而生,都是不成立的。」

到這裡為止,世尊破斥了「見精」是「和合而生」的第一種可能性,即「融和」而生的情形。下面,世尊再來破斥第二種可能性,也就是「結合」而生的情形。

世尊繼續對阿難說:

複次,阿難,又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還有,阿難,你再來觀察,如今你那個微妙清凈的『見精』,它到底是與光明『結合』而生的,還是與黑暗『結合』而生的呢?它到底是與虛空的通暢『結合』而生的,還是與牆壁的阻塞『結合』而生的呢?」

咱前面說過,所謂的「合」,就是「結合」的意思,是指兩個東西相互間結合。例如瓶子蓋和瓶子,一定要嚴絲合縫才可以「結合」。而如果拿來另一個瓶子蓋,裡面的螺紋是相反的,那麼,肯定就擰不上去了。

世尊對於如此道理洞若觀火,由於阿難尊者當前的境界,其內容分為兩對:光明和黑暗,虛空的通暢與牆壁等物的阻塞,它們是兩兩相反的。於是,論證就不難了。

世尊自問自答道: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

「如果你的『見精』是與光明相『結合』而生的,到了黑暗的時候,光明已經消失了,那麼,這個『見精』應當不能夠與黑暗相『結合』而生才對。這時,就沒有了『見精』,你為何還能夠見到黑暗呢?」

其中法義,邏輯關係相當嚴密,大家需要仔細體會。

可是,如果有人強詞奪理說:「見精」見到黑暗的時候,不必非要與黑暗相「結合」而生。意思就是說,例如,「見精」已經與光明「結合」而生了,然後呢,光明沒了,黑暗來了,而「見精」還在,所以,還是可以見到黑暗。

對於這樣的說辭,該如何駁斥呢?請聽世尊的開示: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如果有人說,見到黑暗的時候,『見精』不必非要與黑暗相『結合』,也可以仍舊與光明相『結合』而生。那麼,此時見到的既然是黑暗,顯然就見不到光明。」

「既然在『見精』與光明相『結合』而生的時候,竟然見到的是黑暗,卻見不到光明,又怎麼能夠知道它是與光明相『結合』而生的呢?怎麼能夠辨別出它是光明而不是黑暗呢?」

這種說法,顯然自相矛盾了。因此,綜上所述,也就證明,「見精」與光明相「結合」而生,是不成立的。

在「光明」之外,還有「黑暗」,還有「虛空的通暢」與「牆壁之類的阻塞」,道理也一樣,無需贅述。

因此,世尊小結道: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同理可知,『見精』與黑暗『結合』而生,或者與虛空的通暢『結合』而生,再或者與牆壁等物的阻塞『結合』而生,都是不成立的。」

綜上所述,通過世尊的如理批駁,無論說「見精」是與當前塵境「融和」而生,還是說「見精」是與當前塵境「結合」而生,都不成立。

因此,阿難尊者的疑惑,以為自己的「見精」,乃至於「菩提心性」,是「和合而生」的見解,是錯謬的。

這時呢,聰明的阿難尊者再次來了個腦筋急轉彎,從「和合而生」轉向了「非和合而有」: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阿難尊者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如今我又想啊,這個微妙的覺性本元,它與外緣五塵,以及心中的念頭和思慮(即:法塵)等,大概是不相和合的,難道它是『非和合而有』?」

【此妙覺元】這個微妙的覺性本元。即前文所說的「菩提心性」。

它也就是「妙明真心」,而在當前呢,「妙明真心」最明顯的表現是「見精」,所以世尊就用「見精」代替「妙明真心」來觀察討論。這樣最直觀,也比較好理解。

【諸緣塵,及心念慮】這裡指外在的色、聲、香、味、觸五塵和內心的思慮念頭,即第六塵法塵。

前五塵看得見、摸得著,比較好理解;而第六法塵,就是指一切思慮念頭,以及其中的內容。例如:名詞名相,概念、道理、論點、法義,以及各種觀念及情感,還有種種想像及幻想,等等,都屬於法塵的範疇。

當「見精」以及「菩提心性」是「和合而生」的,被世尊通過觀察推理否定以後,阿難尊者又轉而認為是「非和合而有」,但是,他不敢肯定,所以便再次請問世尊,等待世尊的解答。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佛陀說道:如今,你又說覺性是『非和合而有』的。我再來問你,這個微妙的『見精』,如果是『非和合而有』的,那麼,它到底是不與光明相『融和』,還是不與黑暗相『融和』呢?到底是不與虛空的通暢相『融和』,還是不與牆壁之類的阻塞相『融和』呢?」

如前所說,所謂的「和合」,「和」就是「融和」,而「合」就是「結合」。世尊仍舊從這兩個方面,帶領大家來分別討論。

首先看看,「見精」到底與誰是不「融和」的: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如果你的『見精』不與光明相『融和』,那麼,『見精』與光明之間就必定會有一個界限。你來仔細觀察一下,就在當前可見的範圍里,哪邊是光明,哪邊是『見精』呢?對於『見精』和光明來說,以何處作為分界呢?」

【邊畔】這裡是指界限,分界處。

假如「見精」不與光明相「融和」,它們之間就必然會有一個分界。這就好比,油和水不會相「融和」,所以呢,一滴油漂在水面的時候,就會形成一朵油花,和水之間有明顯的分界。

可是,就在當前可見的範圍內,咱的「見精」是遍布的。而咱眼前的光明呢,只要有陽光,或者有燈光之類,那麼光明也是遍布的。在同一個範圍內,「見精」與光明都是遍布的,因此,它們之間不可能有界限。

事實上,無論多麼聰明的人,也無法找到「見精」和眼前光明之間的分界,因為,那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從邏輯上來說,似乎有這種可能性。於是,世尊就需要連這種可能性也破斥掉,來論證出,這個分界根本就不存在。那麼,也就可以證明,「見精」不與光明相「融和」是錯謬的。

於是,世尊繼續說道: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阿難,你要知道,假如它倆之間有分界,於是在光明的範圍內,就不會有『見精』,那麼,它們兩個就不相干了,『見精』也就自然不會知道光明在哪裡。這樣的話,那個分界怎麼能夠形成呢?」

世尊破斥得很徹底,可謂一針見血,因為,那個分界離不開「見精」對於光明的觀察,否則,誰來確認這個分界呢。

這就說明,「見精」與光明之間的分界根本不存在。於是呢,也就說明,「見精」不與光明相「融和」,是錯謬的。

在光明之外,當前還有黑暗,還有虛空的通暢以及牆壁等物的阻塞。關於這些,論證的結果都一樣,因此世尊小結說: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同理可知,『見精』不與黑暗相『融和』,或者不與虛空的通暢相『融和』,再或者不與牆壁等物的阻塞相『融和』,都是不成立的。」

接著,世尊帶領大家再來看看,「見精」到底與誰是不「結合」的: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二
楞嚴經通議卷二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綱(目次解說)第10片
大佛頂首楞嚴經破妄識無處(七處徵心)第5片

TAG:輕鬆 | 修改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