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哪個境界高?

前面一句講的是修行的三層境界:修行之初,六根不清,受貪嗔痴慢疑困擾,看事物無法超脫表象,「看山是山」;修行有悟,自性覺醒,褪去世俗觀念束縛,看破紅塵萬象本質,「看山不是山」;修行徹悟,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看山仍然是山」,只是一切萬象猶如遊戲般盡在「我心」掌控中。

而後面一句講的是修行感悟,描述的是佛學的至高境界——「空」,大意是說:(你用身體比喻成的)所謂「菩提樹」,只是個「悟佛」的象徵(意境),並不真實存在人世間(人空);(你用內心比喻成的)所謂「明鏡台」,也只是個「自性圓滿」的象徵(意境),也並不真實存在心中(法空)。一切心中的「空明」觀照都只是一種虛幻的執念,放下執念,才能求得究竟解脫。正所謂「舍不為得,人法皆空,空無所空,究竟殊勝」。

這兩句話均源自佛教的禪宗大師,分別為青原行思大師和他的老師——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從佛學術語來說,前一句是有關修佛的「次第」論,後一句是有關「頓悟」的千古名偈。如果非要分個高下,從「青出於藍勝於藍」角度,前面那句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界確實更開闊、更清晰一點,讓人「一覽眾山小」;後面那句經文就事論事,比較隱晦,只停留在「悟空」的層次,讓普通人「雲里霧裡,只緣身在此山中」,更難以進入實修。

但按佛教傳承來說,經書便是「中心教義」,形式高於一切,後人的論述再優秀,也只是修行教義的心得、旁證。正如「上座部」(小乘)佛教里真正的「佛」只有「佛陀」一個,「佛陀」的「聲聞乘」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就算其他「阿羅漢」比「佛陀」高明,也只是對「聲聞乘」的發揚,而不是比個高低。好比兩個人在吃同一鍋飯,突然有人問「你們哪碗飯更好吃」,是令人尷尬的。「境界目標一致(佛),得道不分先後」,放在不同場所,各有各的高明。兩句話沒有可比性,也不能比。

相關知識鏈接:

1、前面一句原話為:「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佛教禪宗史書《五燈會元》卷17《惟信》。

這段話是摘自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的語錄。青原行思大師法號「行思」,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門下首座,後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凈居寺,也因此得「青原行思」稱號。青原行思為六祖下弘傳最盛的兩大法嗣之一,受過六祖「醍醐傳法」,也被民間稱為「禪宗七祖」。

六祖為了使佛教更適合漢地風土人情,決定只傳承古印度佛教的教化人的思想核心——「佛心」而不照搬其修持戒律,從而開創了「漢地佛教」,又名「佛心宗」,即禪宗。六祖「傳法不傳衣」,菩提達摩一脈衣缽至六祖一代結束,而其佛法以另一種形式傳承。青原行思大師遵照六祖教諭,為了「佛學本土化」而「自立山門」弘法,成為「青原禪宗」祖師。

2、後一句話出自佛教經典《六祖壇經》中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一首偈子,傳世版本的全句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據說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為傳授衣缽,讓弟子們各作一首偈子。當時大師兄神秀寫下一句:「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大意是「身心向佛,持戒自律,光明無垢」。惠能大師聽到別人吟誦神秀之偈後有所感悟,便讓人幫忙寫下「菩提本無樹」那首經典偈子。大家看見惠能的偈子很是驚訝,認為很是高明。五祖弘忍大師見狀擦掉文字,說「亦未見性」,平息了眾人的議論,待到無人時才私會惠能,給其講授《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豁然開悟,說了著名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五句境界便是「自性圓滿,看山還是山」)至此,五祖印證惠能大師已經開悟,將衣缽傳與惠能,即為禪宗第六代祖師。

3、古印度佛教因對原始教義的理解不同,分為上部座(也稱「聲聞乘、小乘」)和大眾部(也稱「菩薩乘、大乘」),主要區別在於有無「菩提心」(「渡不渡他人」)。

從修持戒律上看,上座部修持「佛陀佛法」,認為佛陀是唯一「佛」,而他只是「人」,「佛陀」教誨不搞個人崇拜,不講究燒香拜佛;而大眾部講菩薩道,擁有「普渡眾生」的「菩提心」,講究念佛是為了「明心見性」。

從實修來看,上座部只證到「人空」,就是「五蘊皆空」 ,而周圍物質世界是真實存在的;而大眾部要證到「人空、法空」 ,就是「我」是沒有的,「我」周圍的物質世界也是沒有的,「無我、無他」。

4、而禪宗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乘」,也不是「小乘」,而實際上是古印度「大、小乘」佛法在漢地「本土化」的核心成果。禪宗修持和「大小乘」均有異,禪宗講成佛不是「西天如來佛」,而是「法身自在佛」,而且修智慧優先於修福德。我們平時習慣說「大乘禪宗」,不能簡單理解為禪宗是屬於古印度「大乘」定義,只能說禪宗主要汲取了古印度「大乘」佛法的成果。

推薦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第十二講 (上)
人生感悟;欣賞的最高境界是走進一個人的心靈
元曲的境界之二 隱逸情懷
SCI論文寫作的三重境界
立場決定觀點,眼界決定境界——金正昆教授高級商務禮儀

TAG: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