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味何止是禪茶----溯源澧水之卅

與很多古寺名陵一樣,夾山寺、闖王陵的建築莊嚴肅穆,翠柏環繞。用攝影圖片去展現,可能比筆下描摹更合適。但那些曾在這裡綻放光芒抑或收斂鋒芒的人與事,卻被時光從容帶走,只能用文字去觸摸、去緬懷——
一味何止是禪茶
本報記者 王欽

  和很多人談夾山寺,大家脫口而出的第一個關鍵詞,都是「闖王」。「闖王歸隱處」固然是當代夾山最響亮的一張名片,但在闖王之前的唐宋,夾山寺就以「禪茶一味」的佛理玄機卓然諸剎,名著海外。

  夾山寺開山大德是唐朝善會和尚。他因逢石門自古產好茶、夾山環境幽遠清逸的機緣,開悟禪理,成為一代高僧。其實,善會出世前約40年,茶聖陸羽的《茶經》已經問世,飲茶在當時的唐代社會蔚然成風。可貴的是,善會並未耽於茶味淺境,而是融通「禪」「茶」,證得「大自在」。用時髦話說,就是找到了精神家園。

  在此基礎上,北宋高僧圓悟克勤明確提出「茶禪一味」。膚淺地講,就是通過品茶參禪,進而達到禪、茶、我乃至大千世界、宇宙萬物交徹通明的境界。當然,這種描述不準確,因為禪是「不說破」也「說不破」的。妙,不可言;所以一說就錯,只能意會。「茶禪一味」四個字,既是問題又是答案。

  圓悟克勤將自己在夾山參禪的思想成果寫成十卷《碧岩錄》,被譽為「禪宗第一書」,傳到日韓後被奉為瑰寶。其中「茶禪一味」的理念,直接催生了日本茶道,成為其核心思想和最高境界,他手書的「茶禪一味」四字真訣,作為日本國寶藏於奈良大德寺。夾山寺因此成為日本茶道祖庭,1992年,日本茶道權威還曾到此尋根禮祖。可以說,圓悟克勤的思想成就了半部日本禪宗史,他的第十三代法孫一休宗純,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聰明的一休哥」,而正是這位佛界明星的高徒村田珠光開創了日本茶道。

  接下來,夾山寺最著名的高僧是奉天玉和尚,也就是闖王李自成。從史籍和學者著述上看,他住持夾山寺時,這裡香火鼎盛,寺廟規模進一步擴大。因為那段時間他主要致力於弘揚佛法,所以有學者提倡,研究他的後半生,稱其為「奉天玉」比「李闖王」合宜。

  只要是在夾山寺為僧,一定能常喝到禪茶。不過,與前兩位高僧不同,典籍上未見奉天玉嗜好喝茶、以茶論道的記載,這或許更貼近「闖王」這個身份。他出身陝西米脂農家,幼年為地主放羊,後習武投軍,無論是貧苦出身,還是武人氣韻使然,品茶似乎都難成習慣。明崇禎三年至清順治二年,李自成南征北討15年,殺伐極重,歷經風雷變幻,更難有品茶的閑情雅緻。姑妄猜之,李自成就算有「嗜茶史」或是靜心品茶的機緣,也該是在歸隱夾山之後。

  有人說,奉天玉的墓碑不符僧人規制,反倒屢現陝西米脂古俗,在遺作《梅花百韻》詩集中也多以帝王自況,這既再次佐證了奉天玉就是李闖王,也是他至死不忘紅塵的暗記。的確,從常理來看,從草民莽夫到一朝天子,又遭遇兵敗如山倒的李自成,人生際遇波瀾壯闊,要息心歸隱怎會一蹴而就?在清寂的古寺禪房,第一次乃至其後多年,端起一碗小巧、溫潤的禪茶,難道對當年手中所端的慶功烈酒沒有絲毫懷念?

  不過我相信,禪茶對他來說,是越喝越有滋味、有佛性的。

  李自成隱居夾山23年並終老於此。這23年,民心思安,反清已是無力回天,這或許就是他真正開悟佛法的機緣。更值玩味的是,去世前1年,吳三桂在雲南起兵反清,以復漢人江山為旗志在稱帝,幾十萬驕兵悍將再次陷生民於戰火。而在自己還是闖王時,李自成曾以「不納糧」為旗推翻明朝、攻入北京,殺了當時還是山海關總兵的吳三桂全家幾十口。吳三桂大怒降清,放清兵入關,並脫下漢服剃髮蓄辮,助清軍定鼎中原,李自成兵敗歸隱,吳三桂成了平西王。誰知時隔20年,「大清股肱之臣」吳三桂居然又反了……

  過往種種,記憶猶新卻恍若隔世。這時,手中清茶伴著無須真實聽聞、卻無比熟悉的震天殺聲、兵馬喧囂、婦孺哀嚎徐徐下咽,奉天玉心中升騰起的該是一份看破、一份悲憫、一縷悠悠禪意。

  一味何止是禪茶。一生禮佛的善會、圓悟克勤固然明悟禪茶奧妙,而半生飲血沙場、本生吃齋念佛的奉天玉,也能從中證得「大自在」:戰場上淋漓的鮮血、古剎里溫潤的茶湯、「迎闖王,不納糧」、「萬歲萬歲萬萬歲」、木魚點點、鐘鼓聲聲,都是一個滋味或者根本沒有滋味……

關於石門

  從今天開始,溯源澧水——人文之旅進入石門。

  境內澧水破城中貫,渫水集涇縱注。澧水自慈利界溪河進入縣內會渫水於三江口(即酈道元《水經注》中所謂的渫口),經縣城到易家渡入臨澧青山閘,流經縣境29公里。主要支流渫水源出石門縣西北龍門洞,貫穿石門全境,全長163公里。

  石門的歷史源遠流長,皂市鎮燕爾洞洞穴發現的「石門人」,是湖南人的老祖宗,這說明距今約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渫水河畔就有人類活動。自南北朝置石門郡始,石門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石門郡,建石門縣,劃歸澧州管轄。此後,雖隸屬有變,而縣名未易。

  石門地處湘鄂邊陲,東連澧縣、臨澧,南接慈利、桃源,西抵桑植、鶴峰,北毗五峰、松滋。境內西北層巒疊嶂,東南丘陵起伏,歷來是土家族的重要發祥地與聚居地,土家族佔全縣人口的50.9%。清乾隆前,與全國各民族地區一樣,歷行土司制度,至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歸流」將土家族納入朝廷直接管理。

  石門縣現轄11個鎮、8個鄉。總人口688196人,面積3973平方公里。境內物產豐富,盛產柑橘、茶葉等土特產,唐代名剎夾山寺、湖南第一峰壺瓶山亦在境內。

  姜美蓉整理

推薦閱讀:

農產品溯源這把鑰匙,開不了食品安全這把鎖!
納音五行溯源及其在命理學中的地位
名言集錦及溯源(1)
風水房屋坐向溯源隨筆一之以門為向

TAG: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