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師一生持沙彌戒、菩薩戒。為什麼?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來源:凈空法師菁華錄微信平台1、大妄語罪過,拔舌地獄,蕅益大師知道。你看,蕅益大師受了戒之後,趕快去退比丘戒。退戒很容易,在佛菩薩面前說明,「我做不到,我退戒」,戒就退掉。蕅益大師一生持沙彌戒、菩薩戒,他很多著作題名菩薩戒沙彌。因為老師稱沙彌,他的學生不敢稱沙彌。成時法師也了不起,蕅益大師的傳人,蕅益大師的著作全部是他整理出版的,留傳給後世。成時自稱出家優婆塞,優婆塞是在家居士,他是「我是出家的居士」,不敢稱沙彌。這都是什麼?知道自己的本分,我在什麼地位上,清清楚楚,不敢越軌。他懂得,他明了,自己是什麼身分清清楚楚,我們自己的身分。民國初年,弘一大師研究戒律的,他老人家自稱出家優婆塞,不敢稱沙彌。為什麼?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做不到。2、我跟章嘉大師,大師重視戒律,提醒我幾十次之多,當時都沒有在意。等他老人家圓寂,我認真反省。我在他的火化場搭了個茅蓬,茅蓬是甘珠搭的,很大的帳篷,裡面住十幾個人,我也參加在其中。我住了三天,認真反省,我跟大師三年,他教了些什麼?我學到些什麼?這一反省,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戒律很重要」。這句話他跟我講了幾十次,所以印象非常深刻,從來沒有留意過、認真反省他為什麼說這句話說得那麼多。他又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上,那種傳三皈五戒、三壇大戒,那是形式。形式是宣揚佛教的舞台表演,但是最重要是實質,你是不是真的得戒了,傳戒的老師是不是真的把戒體傳授給你了。如果只是舞台上做形式、做表演,那就另當別論。實質是什麼?我學一條,我把這一條真做到了,你雖然沒有經過這個形式,佛菩薩承認你。他教我一條一條的學。3、形式也不能不要,沒有形式,別人譏嫌你,你沒有受過戒,這是譏嫌。其實世間人根本就不懂骨子裡頭的道理,世間人不承認,佛菩薩承認。你能夠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開慧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成佛了。我們看惠能大師,他給我們表演的樣子,他大徹大悟沒有任何儀式,也沒受戒,五祖衣缽就傳給他了。十五年之後,遇到印宗法師在光孝寺講經,風動幡動這個故事,是印宗法師講《涅槃經》。這一發現,惠能大師在下面聽經,知道之後,印宗給惠能大師剃度,取得出家身分,同時也受了戒。所以你看,他得到衣缽之後,十五年之後再做這個儀式。但是在沒有做這個儀式之前,無盡藏比丘尼得度了,惠明法師得度了,這都在他之前的,都明心見性了,那是實質。所以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4、我們看看世尊當年在世示現的八相成道,從這個當中就能體會得到,佛法是搞真的,不是搞假的,對假的不重視。終極的目標就是回歸常寂光,真正學佛是以這個為目標、以這個為方向。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因為任何一個法門都能夠達到無上正等正覺。方法就是放下。千經萬論,八萬四千法門,總的來說,放下,放下就是,什麼都要放下。自己成就提升,隨緣,教化眾生也是隨緣,沒有絲毫執著。像我們這個環境、這種習氣,這讀書人,讀書人有讀書人的習氣,喜歡廣學多聞,這個毛病很嚴重。廣學多聞,路就很長、很遙遠,要很有耐心,要很有很好的把持。最重要的,古人尋求老師,不以戒律為標準,以見解為標準,正知正見。他雖然在戒律上好像沒有遵守,很隨便,知見是正,這個人就是老師、善知識。如果戒律非常嚴格,知見有問題,這不是善知識,這不能親近他。這個道理、這樁事情,要認識得很清楚。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第二十六集)2012/11/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推薦閱讀: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二卷
四攝法與菩薩道的關係
160. 從因地修行開始,聲聞乘歷經多久可證成果位?緣覺乘歷經多久可證成果位?菩薩乘歷經多久可證成佛的果位?
【分享地藏菩薩本願經】生命終止前應該做些什麼?
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

TAG:菩薩 | 大師 | 一生 | 菩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