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許乃曼教授的學術成果概覽(1)

貝恩德·許乃曼教授(Bernd Schünemann),是德國當代著名刑法學家、法哲學家。他出生於1944年11月1日,1963年後在哥廷根、柏林與漢堡學習法學,分別於1967年和1971年通過第一次和第二次國家司法考試,成績均為「極好」(sehr gut)。他在1971年以《不真正不作為犯的基礎與邊界》一文在哥廷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導師為羅克辛教授,成績是「最優等」)。1971年至1975年在哥廷根與慕尼黑擔任羅克辛教授的學術助理。1975年在慕尼黑完成了《法律獲取(Rechtsgewinnung)的四個階段——以刑事訴訟中的上訴法為例》的教授資格論文。1975年10月開始,在波恩大學擔任為教授。1976年接任曼海姆大學刑法、刑事訴訟和犯罪學教席。1981年至 1983年擔任曼海姆大學法學院院長。1987年許乃曼教授接任弗萊堡大學刑法、刑事訴訟法、法理學和法社會學教席。1990年,轉任慕尼黑大學刑法、刑事訴訟法、法理學和法社會學教席並擔任該校刑法、法理學與法律資訊學研究所的所長。1998年至1999年擔任慕尼黑大學法學院院長。他多次到訪中國,我國學界對他已經非常熟悉。

許乃曼教授是全能且高產型學者,研究領域包含刑法、刑事訴訟法、法理學、法社會學、法律資訊學,學術作品數量更是驚人。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獲得博士學位(27歲)之前就在重要學術期刊發表了多篇論文。相比之下,羅克辛教授、普珀教授等大多數刑法學者在獲得博士學位(羅克辛26歲、普珀29歲)之前基本沒有學術作品面世——學術簡歷顯示,這兩位教授都是從30歲才開始在期刊上發表論文,而許乃曼教授從24歲開始就不斷發表了。今天介紹一下許乃曼教授在20世紀60年代與70年代的學術作品。

著書(6部):

·不真正不作為犯的基礎與邊界——兼論刑法學方法論(1970年,博士論文)

·刑法考試的理論與案例複習(1973年,與他人合著)

·法律獲取的四個階段——以刑事訴訟中的上訴法為例(1975年,教授資格論文)

·罪刑法定原則?——刑法中法律獲取的法學理論與憲法蘊意(1975年)

·內河運輸法的疑難問題之二(1979年,與他人合著)

·企業犯罪與刑法——根據現行與規劃中的刑法與治安違反法對經濟企業及其管理人員的責任的研究(1979年)

論文(23篇):

·財產犯罪體系中侵佔犯罪構成的地位(JuS1968, S. 114-120)

·加速審程序中正義與政策的衝突(NJW1968, S. 975-976)

·界定間接正犯中詐騙與盜竊的方法問題(GA1969, S. 46-56)

·現實案件——刑法:假同學(JuS1969, S. 372-378,與羅克辛合著)

·刑事訴訟法第243條第4款和第136條新版本與聯邦最高法院的說明義務(MDR1969, S. 101-103)

·未來刑法中涉及自由的犯罪(MSchrKrim1970, S. 250-266)

·詞條「秩序違反法」(Frischer-Lxikon?Recht」, 1971, S. 101-105)

·特稿——全面觀察(JA1972, S. 633-640, 775-786)

·刑事訴訟中有利於罪犯的再審程序及其基本原則「存疑有利於被告」(ZStW1972, S. 870-908)

·陪審法庭案件的業務分配與法定法官原則(NJW1974, S. 295-299)

·對先行行為保證人地位之批判(GA1974, S. 231-242)

·過失教義學的新視野?(Festschrift für Friedrich Schaffstein, 1975,S.159-176)

·過失犯罪與危險化犯罪教義學的現代趨勢(JA1975, S. 435-444,511-516, 575-584, 647-656, 715-724, 787-798)

·刑罰裁量中極端正義=極端不正義(Summum ius = summa iniuria)(P?nometrie, Heft 3 der Schriftenreihedes Institutsfür Konfliktforschung (hrsg. von de Boor), K?ln 1977, S. 73-78)

·被政策激發的犯罪(Politischmotivierte Kriminalit?t-echte Kriminalit?t?, Heft 4 der Schrif-tenreihe desInstituts für Konfliktforschung 1978, S. 49-116.)

·懲罰納粹暴力犯罪中未能解決的法律問題(Festschrift für Hans-Jürgen Bruns, K?ln-Berlin-München 1978, S. 223-247)

·個人秘密的刑法保護(ZStW1978, S. 11-63)

·刑事訴訟中主審程序的改革(GA1978, S. 161-185)

·刑法中的特殊個人關係與代表責任(Zeitschrift für Schweizer Recht1978, I, S.131-158)

·刑法分則中找法的方法論緒論(Festschriftfür PaulBockelmann, München 1979, S. 117-132)

·內河航道交通肇事逃逸的刑法評價(Zeitschriftfür Binnen-schiffahrt und Wasserstra?en 1979, S. 91-102)

·現實案件——刑法:情人與夥伴(JuS1979, S. 275-280)

·關於謀殺罪追訴時效問題的17個論點(JR1979, S. 177-182)

歡迎分享,禁止轉載,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德國刑法小站」(deguoxingfaxiaozhan)原創


推薦閱讀:

【連載】西遊記中記——9.西天取經項目的立項-1
九十年代以來的學術紛爭
康橋鎮的女人們
一般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
[觀點]論三農學術,議三農學者

TAG:學術 | 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