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互聯網理財調查:七成滿意目前投資收益|投資收益|理財方式

2014年,不管是來自家人還是朋友的祝福,都少不了「馬上有錢」。眼下,不少國人將「馬上有錢」的方向轉到了「餘額寶」、「理財通」、「現金寶」等互聯網理財產品,網路理財成為了新的理財「寵兒」。

為了更好地了解國人互聯網理財的情況,《金融博覽·財富》雜誌聯合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展開了一系列的在線調查。調查數據顯示,餘額寶成為最受歡迎的理財產品;在投入資金的來源方面,8成以上的人轉出了銀行里的存款;而71%的人滿意目前的投資收益;在風險方面,大部分人擔心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資金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證。

本次調研藉助Assured sampleTM在線樣本庫, 共回收有效樣本1207份。其中男性受訪者佔47.8%,女性佔52.2%,而受訪者的年齡方面,20歲以下的僅佔1.7%,20-29歲的人佔32.3%,30-39歲的人佔35.9%,40-49 歲的人佔21.1%,50 歲及以上的人則佔9.0%。多數受訪者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87.4%的人接受過大學(含大專)及以上教育,其中73.6% 的受訪者個人月收入超過3000 元。所有有效問卷經過在線調查系統邏輯自動檢查功能查錯,誤差率在5% 以內。

超過六成的受訪者「上網理財」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是否有越來越多的國人正在投資互聯網理財產品呢?調查顯示,60.4% 的受訪者正在投資,22.2% 的人雖然還沒有投資,但是準備嘗試,12.7% 的人仍處於觀望狀態,僅4.7% 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沒有投資的打算。(如圖1)

如今,互聯網理財產品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所接受,成為理財新選擇。在互聯網理財的投資者中,95.4%的人投資過餘額寶,其次是理財通,佔比15.4%(如圖2)。可以看出,餘額寶成為最受歡迎及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一款互聯網理財產品。在互聯網理財產品盛行的今天,餘額寶因其金額起點、時間不受限制以及高收益等優勢可謂賺足了眼球及市場份額。

另外,在問及投資者投入多少資金時,近4 成的人投資金額在1 萬元以上。其中,1 萬-5 萬元的佔比27.6%,5 萬-10 萬元的佔比8.1%,而10萬元以上的佔比也達到4%。此外,投資小額資金5000 元以下的試水投資者高達42.5%,而17.8% 的人選擇投資5000元-1萬元之間。可以看出,互聯網理財吸引了投資者手上閑散的小額資金,雖然其門檻較低、流動性也較高,但投資者還是應該根據家庭收入開支情況、未來資金需求狀況等進行有選擇的投資。

當然,隨著餘額寶、理財通、現金寶等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不少人把原先存在銀行的錢逐漸向新興理財方式轉移。調查數據顯示,83.2% 的人投資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資金來自於銀行存款,14.9% 的人則把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套現,10.4% 的人會把實業里的資金轉投,9.3% 的人則會抽取股市裡的資金,另有5.3% 的人資金來源是投入到信託、黃金等其他理財產品里的資金。(如圖3)

「快捷方便」最吸引人

我們知道,互聯網理財產品大多以高收益作為主要賣點,但當問及互聯網理財的主要優勢在哪些方面時,受訪者給出的答案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人們想像中的「收益可觀,高於傳統金融機構」,並不是受訪者的首選理由。

調查數據顯示,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快捷方便」更受人歡迎,佔比77.4% ;其次是操作簡單, 佔比58.8% ;而收益豐厚則排名第三,佔比53.2% ;而門檻較低、明細清晰也是吸引受訪者理由之一,分別佔比48.6%和35.2%。另外,選擇追求時尚的僅佔比6.9%。(如圖4)

現如今,各類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寶寶」以其簡單便利、相對自由且有更高收益的存取方式蠶食著銀行「領地」,這或許會令傳統銀行有更大的變化和反思。

互聯網金融雖然火熱,但安全問題始終是人們縈繞心頭的最大擔憂。調查數據顯示,73.3% 的受訪者擔憂資金安全性得不到保證;50.3% 的人則擔心監管機制的不完善;45.2% 的人則認為互聯網理財產品信用風險高;35.4% 的受訪者對政策提出疑問,認為政策可能發生改變;另有24.3% 的人認為互聯網技術有待進步。

未來互聯網理財產品發展空間有待考驗

在問及受訪者對於互聯網理財產品威脅到傳統理財模式的看法時,58.1%的人持贊同意見,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高收益、低風險的餘額寶或理財通等產品;28.9% 持反對意見,認為互聯網理財產品畢竟是新鮮事物,實力還很弱;另有13% 的人表示不好說。與此同時,在問及受訪者對於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推出的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態度時,32.5% 認為門檻較高,故不打算購買;26.1% 的人願意嘗試,將從其他產品中轉出部分資金投入;21.4%的人則更相信發行機構,會把其他產品中的全部資金轉入其中;而對此表示不好說的也佔到19.8%(如圖5)。當然,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作為一種新興的投資品種,發展時間雖尚短,但改變了很多人的理財習慣,所以傳統金融機構也必須跟隨市民的需求作出一些變化。

如今,在資管領域,互聯網金融無疑是最熱門的話題。爭論、辯駁、思考,在極度的關切與喧囂里,有的人甚至預言,互聯網將終結傳統銀行的好日子。那麼,未來的江湖是屬於互聯網金融還是銀行理財產品呢?

調查數據顯示,62.7% 的受訪者表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空間很大,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收;僅14% 的受訪者表示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另有13.2% 的人則認為存在很多令人擔心的問題,發展空間不大。毫無疑問,相對於傳統的銀行儲蓄,互聯網理財產品構成了強烈的衝擊,它的成長速度也是超常規性的,這一「零錢」規模不可輕視。而對於未來互聯網理財產品需要改進的地方,網上交易更安全、投資有保障、法律制度更規範及利益更加透明等都是國人關注的方面。

數字100 分析師薛強認為,國人應關注理財產品的投向、風險、期限等,在對自己的資金作合理的規劃同時,也應對互聯網理財產品和銀行理財方面作一個分配,只一味地關注收益率也是不合適的,挑選理財產品應更細緻一些,並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現如今理財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很多年輕群體的收入在提高,結合互聯網理財有它的優勢和特點,對於一些資金較少又比較了解網路的年輕群體來說,互聯網理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策劃/ 本刊編輯部文/ 數字100 市場研究公司薛強


推薦閱讀:

馮小剛、陳凱歌、張藝謀沒敗給歲月,卻敗給互聯網+
互聯網也在行動!讓我們一起為生命加油
【重磅】雷軍最新萬字演講:傳統產業如何藉助互聯網思維轉型升級?
國家嚴查異地炒房 住建部推動40城房屋權屬聯網
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黃金賬戶服務

TAG:互聯網 | 投資 | 理財 | 理財方式 | 方式 | 收益 | 調查 | 互聯網理財 | 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