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還是一處資本界和影視界的經典之作
《港囧》不出意外的火爆了:首日票房打破《捉妖記》記錄;公映四天的《港囧》票房已經破7億,而這已經顛覆了之前《泰囧》的前四天票房紀錄。是否能如王長田所預期的「破20億,30億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那這麼多的錢,到底讓誰賺了?
電影未上映,徐崢已賺1.5億
9月23日,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01003.HK)公告稱,與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簽訂協議,以1.5億元的價格購買即將上映的《港囧》47.5%的票房收入(扣除發行成本)。
而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正是徐崢的公司,也是《港囧》的第一投資方、製片方。【另外兩家投資方分別是:全資出品過《泰囧》的光線傳媒,和趙薇的北京普林賽斯文化傳播。】
也就是說,在《港囧》上映前,徐崢就把自己的票房佔比賣給了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獲利1.5億元。
徐崢為什麼要賣票房收益?
1.5億元,既是21控股對真樂道票房分成的兜底,同時也透露出徐崢對《港囧》總票房的預期。
根據票房分成規則的計算,假設真樂道的票房收益在1.5億元,由於真樂道佔據了47.5%的投資份額,《港囧》製片方將在3億左右。按照目前的票房分成比例,製片方回款比例大概佔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徐崢心底的「票房底褲」——9億左右,同時,只有《港囧》票房超過了9億,21控股的這次投資才能回本。
這與此前外界放出的20億票房的目標相差懸殊。如果《港囧》最後賣了20億,徐崢是不是虧大了?徐崢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首先,徐崢可能對《港囧》沒有那麼大的信心,預估票房在12億左右,賣出自己的分成等於是不想冒風險,穩收。
其次,《港囧》版權屬於真樂道,此後的網路版權、電影周邊等收入還是歸徐崢,保守預估5000萬。
除此之外,最關鍵的是,徐崢還是21控股的股東,持股19%。
徐崢買殼21控股,坐收930%漲幅
21控股,以前叫「真樂發控股」,是一家註冊在百慕達、從事物業代理和證券買賣投資的香港上市公司。
2015年2月,21控股公告稱,2014年可能面臨900萬至1700萬港元的凈虧損。
21控股於4月1日停牌。此後,經過一系列的資本動作,至5月份,21控股定向增發了約17億份股份,每股發行價為0.4港元,認購總額達6.8億港元。
定向增發的對象,分別是:董平、寧浩和徐崢。其中董平持股24%,為第一大股東,寧浩和徐錚分別認購19%股份,並列第二大股東,同時出任非執行董事。
董平是阿里影業的前主席,傳正是他運作了阿里影業的借殼上市,以及和趙薇夫婦的合作。董平之前為多部知名電影的投資人、製作人和聯合製作人,包括《卧虎藏龍》、《親愛的》和《心花路放》等。
這6.8億港幣,其中會拿出5.2億港幣來拍6部電影,其中三部由寧浩和徐崢製作,另外1.5億港幣用於3-4部電視劇的開拍,而「21控股」也被更名為「歡喜傳媒」。
5月14日公告當日,股票大漲130%。在整個運作期間,股價更是從1塊多漲到了最高點的4塊多。
上市公司21控股要轉型,把《港囧》作為第一炮當然再好不過。當初阿里影業借殼文化中國上市,找趙薇當明星股東後,股價最高暴漲175%。而進行這項資本運作的,正是董平。
截止9月25日上周五,21控股收盤價為4.12港元,公司市值95.11億港元。假設徐崢是以0.4港元配股成功,至今已坐收930%漲幅,個人擁有21控股18億港元(約等於人民幣為:14.8億元)市值。
徐崢,搖身一變,已然成為資本大佬,而《港囧》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還成為了一處資本界和影視界的經典之作。
未來能夠活下來的企業,一定是深入研究客戶價值,並滿足客戶價值的企業。商業圈、學習圈、生活圈、事業圈,四圈聯合,推行「一伙人」戰略。而《經營核爆力》是一個充滿奇蹟的金融投資大平台,機遇在這裡不容錯過。11月5-8日,北京《經營核爆力》期待你的到來!
推薦閱讀:
※史上最全13個看電影和下載的好網站集錦
※《萬萬沒想到》的票房如何?
※文藝電影 | 總有一句台詞戳中你的心窩
※如何評價《澳門風雲3》這部電影?
※可以介紹一下《憨豆先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