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心理學
1.導讀
縱觀今日圖書市場,絕大多數的心理學著作要麼是故事書,粗淺得要命;要麼是讓人不知所云的長篇大論,艱深無比。不過很幸運的是,現在我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書是一本與眾不同的心理學教科書。在書中,作者經常會用一些常識性的、樸素的與直觀的分析和思考與另一些科學的、嚴謹的、心理學的分析和思考相對比,從而幫助讀者理解心理學家的分析邏輯和研究思路。
不過,看下面的內容之前,首先要知道以下9點:
1.心理學的進步是通過研究「可解的實證問題」而取得的。這種進步是不均衡的,因為心理學由許多不同的子領域構成,某些領域的問題要比其他領域具有更高的難度。
2.心理學家提出可作偽的理論來解釋他們的研究發現。
3.理論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定義,這些定義將隨著證據的積累而逐漸演變。
4.這些理論是通過系統實證的方法來檢驗的,用這種方法收集來的數據是公開的,也就是說,它允許其他科學家重複這些實驗並提出批評。
5.心理學家的數據和理論,只有在那些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刊物上發表之後,才算是進入了科學領域。
6.實證主義之所以具有系統性,是因為它遵循控制和操縱的邏輯,此二者也是真實驗的特性。
7.心理學家採用許多不同的方法來獲得他們的結論,這些方法的優缺點各有不同。
8.最終被揭示的行為規律,通常情況下都是一種概率關係。
9.大多數時候,知識只能通過對眾多實驗數據的慢慢積累得到。雖然這些實驗都有各自的缺陷,但是他們總能聚合成為一個共識性的結論。
以上這九個問題,便構成了這本書的全部內容。
2.不招人待見的心理學
天生不招人待見的人極少,但天生不招人待見的學科卻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下面讓我們先來看一段對話:
甲:你學的什麼專業?
乙:我學的心理學專業。
甲:那你猜猜我現在在想什麼。
乙:……
甲:那簡單點,你猜我學什麼專業的。
乙:……
甲:還心理學專業,都不知道我是學金融的。
乙:小夥子,有前途。你以後一定會成功的。
無論任何學科,都有一個對外形象問題。那麼大家看到「心理學」這三個字,第一個想到的形象是什麼呢?是不是頭戴尖帽,身穿長袍,手持圓形玻璃球,最好還有根拐杖的人……不好意思,那是占星術,不是心理學。
心理學本是一項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可是,現代的電視媒體以及圖書卻都願意將心靈感應、超強認知、轉世、意念轉移、通靈術以及金字塔力量等偽科學包裝成心理學。(本人在看過正宗的心理學著作之前,也是如此認為的。)
今天心理學在公眾中的尷尬局面,有可能是外界造成的,但更可能是自己造成的。正如前面那段對話,心理學在人們心中已是神一樣存在,
能解釋各種問題。但現實中的心理學家卻是十足的後知後覺者,這強大的反差令人們難以接受。大家的訴求在心理學家那裡無法獲得任何有用的提示,自然人們會對心理學產生厭惡。
而且,人們認為心理學研究的方向和結論很可能會將自己隱藏在心裡的秘密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另外,在許多科幻小說里只要人類未來被心理學家統治,這些人就會對人類進行嚴酷的、不人道的控制。試想,被大家這樣認為的學科怎麼能受人待見呢?
很多時候,心理學家更羞於承認自己,他們經常自稱神經科學家、認知學家、人工智慧專家甚至是行為學家等等。結果大眾也認為這些人不是心理學家,而將其歸類到經濟學家、數學家、哲學家等之中,這讓心理學的地位更加尷尬。
從這幾點上來說,恐怕心理學首要解決的問
題不是研究什麼,而是如何能讓人待見自己。
3.可作偽性標準及其測量
在古代歐洲,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療法。就是看到病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放點血再說。先不論其是否有科學道理,總之只要有一例有效的,那時的醫生就可以向公眾說自己是名醫。剩下那些無效的呢?他們會說,這些人都是病入膏肓,無葯可治。殊不知,人類肌體是有自我修復功能的,有很多病不用治也能自己好起來。
在心理學中,這種根本無法證明其是否與標準相關的標準叫做「可作偽性標準」。比如心理學家中最為人熟知的弗洛伊德便非常推崇這種標準。在他的《夢的解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從未做過事前預測,永遠是事後諸葛亮。也就是說,他的理論可以根據情況隨時修改,能夠解釋一切。其實,心理學家們對弗洛伊德是很鄙視的。
當然,這不是由於同行是冤家,而是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不應只提供無法被反駁的解釋。可令人沮喪的是,心理學就是從事後來研究人類思想的,離開可作偽性標準真的很難。
要想突破這個怪圈,現代心理學家提出希望能有像數學家或物理學家那樣的「可檢驗的理論」,簡單說就是心理學應該能做出預測,具有「可證偽性」。可證偽性越高,預測越具體;可證偽性越具體,得到證實的理論就越受青睞。
那麼獲得可證偽性的具體操作方法又是什麼呢?書中給出了答案。
幾乎所有人在早飯前一拍腦袋都能提出一兩個深奧的終極性問題,比如人為什麼活著、宇宙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的等等。但對於我們現代生活這些問題有意義嗎?說真的,真沒啥意義。因為即使它們具有可證偽性,我們也沒有相應的理論數據與方法來測量其是否正確。
心理學也是如此。當今的人們在勵志書的幫助下經常會換位思考,用自己的思想帶入他人感受他人的想法,解釋他人的行為。當心理學提出一個可以作為測量標準的理論性概念,人們馬上便會反駁:為什麼要用你的理論?難道我這麼多年與人交往是白活了嗎?如此這般,不好意思,心理學的測量方法基本也是名存實亡。
當然,在心理學家腦子裡,還是會進行一些操作性定義的。他們會定義一些常用詞語,如焦慮、精神和智力等。雖然大多數人不解,他們為什麼要定義這些大家早已知曉的東西。但冷酷的事實是,操作性定義後,的確令界定理論性概念更加準確直接,而不是拍腦袋、憑直覺。
由此,人們便能確定哪些理論是具有可證偽性、優良的標準,不是可作偽性的、編造的標準。
4.失望了?來點兒安慰劑吧!
相信每個人都聽說過「見證者」這個說法。在現代的報刊與媒體上,時常就會有人自稱看到了聽到了什麼或者獲得了什麼。他們力圖用一些孤證或個案,來使公眾相信他們的確看到了聽到了或者獲得了什麼,公眾們只要時機吻合,也是可以獲得的。實際上,這些就是偽科學。今天,媒體的推波助瀾,利用公眾的好奇心與依賴感,將其發展到極致,讓人們相信,這些孤證才是普遍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下面,我們先從一個近似的概念——安慰劑說起。
其實,幾乎每一種療法與藥物都有一定數量的支持者,而且還有不少人會發自內心地表示療效極好。在很久以前,並未發現藥物的時代,幾乎林林總總、奇奇怪怪的「藥物」都會令人們「獲得好轉」。
這就像綠野仙蹤中的那些主角:鐵皮人沒有獲得心臟,稻草人沒有獲得大腦,獅子也沒有獲得勇氣,可是他們卻都感覺好多了。這就是典型的安慰劑效用。
說到這裡,您也不要把安慰劑當做沒有任何效力的東西。至少,在現代療法中,治療中除了安慰劑還是有一些現代認為的最有效成分的混合。的確也是具有一定效力的。
安慰劑效應的存在,宣告了見證敘述作為證據是無效的。即使我們大家都知道事情就是這樣,但人類的大腦好像就是對見證或個案的「鮮活性」情有獨鍾。
比如我們想買一樣物品,在報刊與電視上看到廣告後都十分喜歡,而且查找各類購物網站看評價時也確定這樣物品就是自己想要的。可是就在幾天後的同學聚會上,有個同學告訴你這樣物品非常不好。無論多好的產品,90%以上的人都會因為這一句話而打消購買的念頭。殊不知,在我們準備購買之前,可是參考了大量用戶甚至是專家的評估的!
如此孤立的見證或個案怎麼會令人類的大腦做出這樣不合邏輯的結論呢,也許這應該從筆者熟識的經濟學中找答案。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中有機會成本與決策這麼個概念: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捨棄的選項中的最高成本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簡單來說,就是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做另一件事的機會。
一些沒有、也不可能經過科學或醫學驗證的發現、偏方、療法經常會繞過正常的檢測方法,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電視里、網路中和報紙刊物上。這裡面經常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甚至是有悖於常識的主張,目的就是吸引觀眾。這,就是偽科學江湖騙子們為吸引公眾決策的機會成本。也就是張悟本等醫學騙子會讓人著迷的真實原因。
那麼,怎麼才能避免受騙呢?下面幾部分將會為您解決這個問題。
5.實驗邏輯之因果變數
看過《星際迷航》的朋友們一定都會對尖耳朵斯巴克常掛在嘴邊的「這不符合邏輯」記憶猶新。仔細分析後會發現,他的這句話中隱藏著兩個問題:其一是看到「果」但發現與「因」並沒有關係;其二是各種變數出現了紊亂,不足以解釋眼前的問題。
為了解釋因和果,書中引用了一個經典的故事。100多年前的德國曾有一匹會算算術的神馬。這匹馬可以計算簡單的加減乘除,它得出答案後會敲蹄子,敲幾下答案就是幾。可是當專家們來檢驗時,卻發現這是一個騙局。原來馴馬師會在該馬敲蹄子接近答案時稍稍歪下頭,馬看到後就會停止敲蹄。也就是說馬具有的不是計算能力,而是觀察能力。從計算能力上來看,因沒有帶來果,也就是不符合邏輯;從觀察能力上來看,
因的確帶來了果,便是符合邏輯。
在數學上,有自變數與因變數這對名詞。因變數會隨著自變數而變化,它們之間便產生了相關。同樣的,在心理學上也有它們的存在。但心理學上必須加上一個因果關係。確定是自變數的因促成了因變數的果,才算是相關,否則便是虛假性相關。這也很好地解釋了我前面說的那個買東西的例子。人們有了信任者告知該物品不好的因,才會有不買該物品的果。除此外,還有沒有其他令我們不買該物品的促成原因呢?有。還有一個叫做選擇性偏差。
選擇性偏差簡單說就是錯覺。這方面的例子實在太多,我也就不贅述了。總之,錯覺常常會出現在我們自認為非常熟悉的領域,有時還會加上其他人或事的錯誤方向引誘,結果錯上加錯。
那麼有沒有辦法避免錯覺呢?如果你發現兩樣事物之間只有相關而沒有因果,那就不要進行推論。錯覺自然就會消失,我們也就很可能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原因放棄如此好的物品不去購買了。
6.一種不真實的生活
小時候我們做理科題,經常會遇到一句叫「在理想狀況下」的話。我非常不解,為什麼要在理想狀況下,普通狀況或不理想狀況不是更符合事實嗎?後來我才知道,如果在「自然條件」下,許多事物和現象是不可能被發現的。必須在理想狀況下,即有了精確的控制,一些事物和現象才能被人們所發現和掌握。
不過,「在理想狀況下」用在心理學上,卻顯得那麼不倫不類。因為人們會想,心理學離開了真實的生活它還是心理學嗎?很顯然,人們認為在實驗室中研究心理學是種奇怪的事情。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心理學在理想狀況下的研究比自然狀態下的研究往往更具有代表性與實用性。如在美國曾有一個「猴子為什麼會咬緊牙關」的研究飽受詬病。但就在數年後,這個研究竟然解決了人類在密閉空間中緊張程度的預測,不由得讓人大跌眼鏡。
相信說到這裡,您一定已經開始深思,非要選擇在自然條件下真的很重要嗎?
這就又回到了在第4部分我們所說的問題。如果從前面所敘述的觀點出發,人類在理想狀況下,應該基本不會做出錯誤的選擇。但在自然狀況下,就極可能選擇錯誤的那個。
為解決這個問題,心理學採取重複實驗的原則。即採用多種不同的理想狀況,然後在大量實驗中獲得近似的結果,最終將結果實現聚合。也就相當於微積分里的那種無限接近。
以上,我們便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沒有任何實驗是能夠一錘定音的,但至少每個實驗都能幫我們排除掉一些不太可能的解釋,令我們越來越接近真理。多種不同的不真實生活實驗,其實正是一種心理學固有的優勢。是它能準確解釋人們心理的理論依據。
7.概念——概率——概論
從前面的解讀中,我們已經接觸了不少心理學概念,比如可作偽性、安慰劑效用、實驗邏輯、因果變數、聚合等。相信您已經看出這些概念從單一向多重的變化。現在,我們將引入另一個概念,就是多重原因。
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所以行為不是單一的,而是受多重原因影響。一個影響行為的因素,可能會由於其他因素的出現或不出現,產生出不同的結果。但當幾個因素一起作用於一個人時,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我們所有人都知道,複雜事件的產生是由多重原因決定的。可人類的大腦卻經常對其視而不見,總把一件複雜的事物簡化成簡單的、單維的事物,從而可以最簡單化地去處理。也正是大腦的這個習慣,令我們經常對特例產生興趣,卻根本不顧其只是概率中的絕對少數。
現在我必須再將第4部分那個買東西的例子拿出來。相信很多人已經明白我們為什麼對見證或個案感興趣了。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遇到一些唱反調的人。只要我們提到某某事件或概率,他們就會用隔壁、人家、同事、某某等的特例反駁,從而推翻已經確定無誤的事件。
在心理學上業已證明,人類的確能用某個小概率事件即單一原因,擊敗較為抽象的概率事件即多重原因。在具體問題上,個案往往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概率事件卻根本摸不著或是無法確定正誤。特別是在當今大數據盛行的時代,這一特例機制反而愈演愈烈。
很顯然,幾乎所有人都會在這個問題上跌跟頭,但想通過也不是沒有辦法。信不信由你,據說一些對統計和概率精通的人,並未掉入小概率事件這個陷阱。
不過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正是這個不合邏輯的大腦構造,才令人類具有無窮無盡的發明和創造,繼而改變這個世界。
8.可怕的巧合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賭徒謬誤?就是說如果你在玩遊戲時,用硬幣已經連續擲了5次正面,那麼第6次是擲正面的概率大還是擲反面的概率大。估計我話音未落有些人已經脫口而出了:當然是擲反面的概率更大。真對不起,不對!你這就是賭徒謬誤。正確答案是第6次擲正面與擲反面概率一樣,都是1/2。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傾向於選擇錯誤的答案呢?沒錯,就是偶然性與隨機性,更簡單說就是巧合。其實不光是我們,連研究者——那些心理學家也傾向於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相關關係的。按前面的例子,也就是說第6次投擲一定與前5次要發生相關的變數關係。大家卻根本性地不管其實這些都是偶然而已。
我們喜歡為巧合尋找解釋。比如有一天某個很久沒聯繫的人給你打來了電話,你很可能會向別人解釋,自己正在想某某人很久沒聯繫了,結果他就真的打來了電話。其實在一年內,我們幾乎想過數百個人會打來電話,在數百次的失敗後終於有了一次成功,它就是巧合。這就像在一架鋼琴上,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一隻猴子也能彈出《土耳其進行曲》來。
在這個世界上,巧合總是會出現的,不過前提是你必須有足夠長的時間忍耐和等待。換句話說,只要樣本足夠大,概率也就會越來越大,用統計預測的方法推導出巧合就一定能實現。
但,人類的大腦是不會按照清醒的概率來計算巧合的。大腦喜歡嘗試各種不同,因此在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時間較長的計算後會選擇使用直覺,同時將本能使自己獲得更多好處的概率統計拋到九霄雲外。
也許,人類就是這麼一種不合邏輯的動物,心理學永遠都無法合理地解釋人類的一切行為。
9.總結: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家
以上,我為大家解讀了本書的9點內容,相信大家早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甚至有些人可能已經自己創造出了一套關於人類行為的理論,並準備應用在實際當中了。是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家。
不過,每個人所擁有的心理學知識不盡相同。更準確地說,每個人的心理學都只是來自於自己在生活中的實踐。如果定個專有名詞,那就是個體心理學。而心理學要研究的是大眾的,即所有人的科學心理學。即可以說遠遠廣闊於我們每個人的認知。
當今的時代,是個重視個人隱私的時代。所以有些人一定會抵制心理學的向前發展,他們害怕心理學會揭示他們心中的隱秘之地。其實大可
不必如此。心理學就是一門任何東西都可以往裡裝的科學,就是一種一堆學說的綜合體。
偽科學也正是借用了心理學的這個特點,將他們的東西藉助心理學的幌子向外兜售,甚至還獲得了不少信徒。但如果能對應心理學的四個標準:可作偽性、概率性預測、服從同行評審的公共知識、基於聚合性和共識的科學知識,立刻便能分辨出心理學與偽科學。
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追求真相。而在追求真相的過程中,必須像其他學科一樣,把那些毫無依據的胡思亂想、「常識」、商業廣告賣點、宗教意見、見證和妄想都清除出去。可如果這樣做,我們許多人頭腦里的心理學知識都要被拋棄或更新了。
因此說,每個人並不都是心理學家,但每個人都能獲得心理科學所發現的事實和理論,將之付諸於實踐,並豐富我們所有人對彼此的理解。
閱讀推薦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感謝您讀完了我的嘮叨。這本書里只講了心理學最基礎的9點內容,是不是不夠解癢?那麼您願不願意在此基礎上再挑戰一本講述心理學40點內容的書呢?我相信您一定能挑戰成功的!這本書叫做《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由美國心理學家羅傑·霍克所著。書里的內容非常有趣,我保證您會喜歡上這本書。
原書信息
書名:這才是心理學
作者:[加]基恩·斯坦諾維奇
譯者:竇東徽、劉肖岑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18724
解讀版作者:李楠
推薦閱讀:
※有沒有做過很真實預言未來的夢?
※從哪些事看出這個女人很聰明?
※你為什麼可以暗戀一個人那麼多年?
※你們都是怎麼說服自己放棄不可能的人的?
※為什麼知乎上有人會用這麼長的篇幅甚至加上各種麻煩的圖表來回答一些與自身並沒有利益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