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裕陵開工大修?明朝外殼清代「心」
06-13
十三陵裕陵開工大修明朝外殼清代「心」 一名畫家在現場用畫筆記錄修繕前的裕陵。董世彪攝 昨天上午,明十三陵最後一座未修繕陵寢裕陵正式動工修繕,這是220多年來裕陵首次啟動大規模修繕。昌平區十三陵特區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整個工程預計將於明年12月底完工,屆時,明十三陵將沒有危陵。 清朝大修縮小體量 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鎮和錢氏、周氏兩位皇后的合葬陵寢,是十三陵中的第四座皇陵,始建於天順八年(1464年),佔地約2.62萬平方米。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政府對明十三陵進行過大規模修繕,裕陵也在其中。 「清朝在修繕時縮小了裕陵尺寸。」明裕陵保護修繕方案設計人韓揚說,清政府在修繕裕陵時,將祾恩門的建築體量縮小,並改歇山頂為硬山頂。此外,兩配殿及部分附屬建築被拆除。此後的220多年裡,裕陵一直沒有進行過修繕。 年久失修多處坍塌 據了解,明十三陵的陵寢大多由祾恩殿、祾恩門、三座門、欞星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牆、琉璃照壁等古迹構成。昨天上午記者在裕陵看到,經過數百年的風雨侵蝕,裕陵的祾恩門、祾恩殿已經被毀壞,方城明樓上的木構和瓦件破損嚴重。 「我小時候那會兒,明樓的瓦片還是完好的,最近50年被侵蝕得比較厲害。」57歲的許登年是裕陵村守陵人的後代,他已經在這裡守陵9年多。許登年說,裕陵的風化日益嚴重,尤其是颳風下雨的時候,常常能聽見明樓上的瓦片和木件噼里啪啦往下掉。 明朝外殼清代「心」 據介紹,此次裕陵修繕總投資約2000萬元,主要修繕項目包括復建祾恩門、修復明樓、補砌寶城坍塌牆體、剔補酥鹼牆面、整修馬道地面、對陵內外排水系統進行全面疏浚等。 據韓揚介紹,祾恩門的復建將採用「明朝的外殼」,但同時「保留清朝的心」。韓揚解釋說,清朝大修時,祾恩門被縮小重建,但明朝的地基還在。此次復建將按照明代的規制復建,但是清朝大修時殘留的牆垣、柱基都將完整保留,「罩」在明式的門內。此種復建方式在明十三陵修繕史上尚屬首次。 整個裕陵修繕將持續一年,預計明年底完工。完成修繕後,裕陵暫時不會對公眾開放,但專業人士和文保愛好者可預約參觀。(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明朝一共十六帝,為何「明十三陵」只埋了十三位,其他三位呢?
※明十三陵怎麼樣
※行攝|訪明十三陵未開放的六座陵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成為唯一一個沒有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
※十三陵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