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有趣」比「優秀」更可貴?

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加入麥肯錫這樣的頂尖公司?我相信大部分人的想法是:清北復交畢業,國外top MBA加分,簡歷資歷金光閃閃……那是不是出身不好的人就永遠沒有機會了呢?非也。麥肯錫內部員工以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我們這裡只有一半甚至更少的人是那種符合人們對麥肯錫固有期待的人生贏家,其餘更多的是你看著他的經歷都會瞠目結舌的人,不是因為大公司的實習或工作履歷,不是因為名校MBA,而是人生經歷。他們有的在非洲支過教,有的周遊各國並在阿富汗被塔利班追著滿街跑,有的當了半輩子職業橄欖球運動員……

職場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我們常人眼中完全符合各項標準的「理想僱員」,他們畢業於名校、成績優異、推薦信出彩、簡歷完美、無可挑剔;另一種可能畢業於名校,也可能出自普通大學,換過許多工作,經歷過過各種匪夷所思的事,職業生涯稱不上一以貫之,但人生經歷卻非常「有趣」——如果你是HR,當這兩種人都站在你面前,你更傾向於僱傭哪一個?也許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而麥肯錫卻用實際行動選擇了後者。為什麼在麥肯錫眼裡,「有趣」會比「優秀」更值得下注?

「有趣」的人會給你一種 「意外感」

「有趣」不是你幽默得能把別人逗笑,幽默只是「有趣」的一種表現形式。這裡所說的「有趣」是指那些簡歷看起來沒那麼「優秀」,卻用實際經歷跳脫了大家的「想像」,帶給別人「意外感」的人。

「有趣」的人往往經歷了很多逆境卻依然熱愛生活,即便在最艱苦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成長和變革。

我的一位老師算是一個我見過的蠻有趣的人。他是90年代初的研究生,讀書期間追到比自己小14歲的師妹。畢業工作不好分配,師妹拿到了一個在南方某城市當中學英語老師的offer,而老師義無反顧地跟著對方去南方發展,然後輾轉在當地一家事業單位謀了個文職。當時兩人已經結婚,收入微薄,日子過得清苦,但兩個人都熱愛俄國文學,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吃完飯,便圍著爐子一起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俄羅斯作家的小說。在那個改革開放人人下海賺錢淘金的狂熱年代,一對小夫妻領著不怎麼豐厚的工資,租住著寒舍,還天天捧著文學過生活,簡直讓人不可想像。可就是文學成了異鄉漂泊的他們最大的慰藉。兩個人又都喜歡寫作,便一起寫詩寫文章,給報社雜誌投稿。後來,我的老師成了文化圈的知名評論人,而他的愛人也收到了京城某知名報社伸出的橄欖枝。於是,兩個人雙雙辭了工作,捲起鋪蓋卷就坐著火車來北京發展。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去這位老師家裡做客。說起曾經的艱苦歲月,老師臉上蕩漾著幸福溫暖的笑容,他告訴我們:人生充滿「意外」,如果不是因為你們的師母,我不會去南方發展;如果不是去南方,我不會圍爐讀俄羅斯文學讓自己擺脫無聊;如果不是因為寫文章,我以為人生一輩子就那個小城市永遠定格了;如果不是因為有作品發表,我們又怎麼會轉著轉著又回到了北京,在二環買上大房子,成了文化圈的座上賓。

老師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就像一盤棋局,即便看似格局已定,也有扭轉乾坤的那個「意外」發生。不管你起點如何,是出彩還是黯淡,都無法決定你未來的人生基調。過得認真,過得「有趣」,才能有驚喜降臨。

「有趣」的代價與非凡之處

「有趣」的人往往身負很多故事。這些故事可能是輾轉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顛簸奇遇;可能是經歷過各種不同行業、不同職位的行業變動;可能是遭遇過各種形形色色的人與事,已修鍊到對大悲大喜、大善大惡能從容應對的境界;也可能是在艱難困苦中依然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摸爬滾打,排除萬難的成長曆程……

他們也許不是一路高歌猛進的「天生優秀」,也許不是一帆風順的萬事無憂。他們的經歷代表著不連貫、無穩定、不聚焦。但另一方面,你仔細想想,這樣曲曲折折的經歷,是不是也意味著他們曾經和很多障礙做過鬥爭。然後,他們趟過了困難的河流,帶著笑容站在你面前,舉重若輕地講述他們的故事,臉上帶著自信,一點也看不出滄桑氣。就是他們的非凡之處。

我們有理由相信:僱傭了這樣一個專業經驗沒那麼豐富卻經歷過挫折依然熱愛生活的「有趣」員工,你根本不用擔心他們會把工作搞砸了。充其量,他們上手慢一些,但是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總能表現出驍勇善戰的一面,即便是身陷最絕望的境地,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

這讓我想到了很多天生「優秀」的員工。他們的確有牛逼閃閃的履職經驗。但是他們也有些「嬌嗔」。到了一家公司往往放不下身段,覺得自己過去一直很牛逼,在這裡別人都要聽他的。稍有不如意不遂心,便發牢騷抱怨這抱怨那,擾亂軍心不說,還容易動不動就辭職另謀高就。我想,缺少「有趣」這層修鍊的「優秀」,其實是看上去很美好,實則很脆弱。

韓國電視劇《未生》很好得詮釋了這兩種職場人。張克萊代表的是一直沉浸在圍棋世界裡、沒有正規大公司從業經歷的職場菜鳥,而張白旗是從小到大一直優秀的「好員工」。可是這兩個人在職場上的表現卻截然相反:經歷過巨大挫折的張克萊,在職場被上司同事瞧不起,那就用心去做,比別人更能吃苦,更能忍耐,更可貴的是,他能用圍棋世界裡的思維去應對各種職場的問題,甚至能比別人獨闢蹊徑、解決難題;而張白旗則哪哪都不對勁,在他眼裡,上司故意刁難,同事不友好,菜鳥張克萊竟然屢立奇功,心裡更是一萬個不服氣,感覺公司竟然讓這樣「差勁」的員工進來「侮辱」他這樣的「優等生」。

我想,《未生》所傳達出的價值選擇,也許並不一定是職場的主流。大部分公司還是傾向於僱傭那些天生「優秀」的人,因為這是一個高效便捷也安全的選擇。但是,那些看上去沒那麼優秀,卻很「有趣」的人,他們潛在的價值卻是表面上看不到的、大數據算不出的、經驗也不好測量的。

「有趣」的人比「優秀」的人更容易創新

不過,在現如今這個提倡「創新」的時代,當越來越多的HR把「你覺得你有創新潛質嗎?」的問題拋給面試者的時候,似乎選人的標準已經有所微調了。

那些從名校流水線上出產的「優秀」者,似乎耍不出什麼「創新」的大招,而在千奇百怪的獨特經歷中變得「有趣」的人,卻往往會讓你腦洞大開、眼前一亮。譬如那個休學、熱衷禪修、被蘋果解僱又逆襲回蘋果的喬布斯,那個一心只想當畫家卻最終成了矽谷創業導師的保羅·格雷厄姆。

所以,有趣比優秀更可貴。當你還在忙碌著刷新你的簡歷的時候,不妨去豐富你的經歷,開拓你的世界,拓展你的情趣,做一個讓別人靠近了就不想離開的人。這比你的名校、名企的頭銜更值得信賴。

微享派原創文章,作者趙欣然


推薦閱讀:

最近有什麼好看/熱播的電影?
高級的有趣 與一本正經地胡說
玩 DOTA2 你都遇到一些什麼有趣的隊友?
讀書這點事兒
敢問一句,社會人裡面有像北野武這麼有趣的嗎?

TAG:有趣 | 優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