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觀

中國的世界觀

杜威在中國講哲學史時說,哲學是對人的關心。希臘哲學源於「社會的不安定」,而進行對社會的批評。

後來成為政治學的一門專業學問。

他說:「中國哲學講的無非是三綱五常,西方的哲學後來由自然轉到人生的研究。於是,就覺得人和自然有密切關係。所以產生出人生哲學,社會哲學。」

他認為西方哲學是從科學看人的視角。

中國哲學是從人生看科學的視角。

用現代中國話講,西方人多唯物,中國人多唯心。

十九世紀,中西方開始文字交流。翻譯文獻開始出現。中西方文化開始通過媒體和學校互動起來。由於中國以政府機構與西方外交,西方社會哲學首先傳入中國。

人生哲學是通過海歸學生傳播的。在中國產生了兩種世界觀:一種世界覌認為,西方社會哲學比中國哲學先進。另一派認為,西方人生哲學比中國哲學落後。

「先進與落後」的對立判斷造成了中國近代史的思想混亂。先是「治夷論」排斥西方。後是「先賽先生(社會學),後德先生(人生學)」。

用姚明的話講就是,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關係。

都沒有準確認識西方文化。

中國內戰時期,兩大政黨走了兩條道路。毛澤東走了斯大林道路。蔣介石走了美國道路。香港走了英國道路。

華人走了中國傳統道路。

中國政黨從產生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中國文化的產物,而是「泊來品」。它們走著西方的社會發展道路,講著中國的人生哲學。洋車開在泥濘上,衝突的不是中西文化,而是「兩軌並一軌」的亂倫。

台灣香港分軌早,能自園其說了。大陸直到1980年才由鄧小平改為兩軌制。社會學正常了,人生學失去了方向。

在學術上反映出來的是「邏輯與辯證」的混亂。

「邏輯與辯證」是歐洲科學概念術語。相當于歸納和演繹。是爭論的方法和技藝。邏輯相當於「仔細想一想,思考,算計。」辯證法的意思是「交談」。

這是兩件根本不同的事情,卻又同時發生在議論中。

中國在引進西學之前,是「分而議之」的。正如老子的「道與名」,孔子的「義與利、家與國」等等。

在歐洲十九世紀有個叫卡爾·馬克思的記者。他為政治流亡者起草了一篇《共產黨宣言》,建起了共產主義國際同盟而一舉成名。恩克斯把馬克思生前的筆記整理出書,提出了兩大謬論:唯物辯證法和唯物歷史觀。

它的謬誤就是「邏輯與辯證」的混淆詭辯。在歐洲學術界是入不了科學院的。因為不科學。唯物與辯證是兩件根本不同的事情,但不是兩件錯的事情。馬克思主義錯在混淆濫用的述事上了。

在蘇聯和中國,也必須重新解釋才能矇混入學。

毛澤東用《資治通鑒》自立了新民主主義的《實踐論》。鄧小平繼承毛澤東思想實行「改革開放」。除了引用了馬列斯的名詞之外,沒有一樣是「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

鄧小平的理論比較直白,被稱為「雙軌制」。即講一軌,走另一軌。在實踐中是可行的,叫「打左燈,向右轉」。

在理論上就無法自園其說了。

這是「政治干預學術」的結果。也是中國知識分子舉重若輕的學術混亂。長不了的。

發光的不是金子,一定是真理!

現在來談中國的世界覌就容易了。

從政黨角度看人生是政治哲學。西方政治哲學已經用民主政治學取代了。中國的理論還停留在《資治通鑒》上。並用馬克思理論去解釋人生哲學。由於馬教和孔教中的倫理軌道,把中國的政治引向了「明君即上帝」的先驗論。

從人生角度看政黨是人生哲學。西方人生哲學已經用人權代替了。中國的理論還停留在「君臣父子夫妻」倫理上,並用馬克思理論去解釋政治哲學,由於馬教和孔教中的階級(等級)鬥爭覌念,把中國的人生引向了宗教的形而上學。即「人性善即政黨」的神學。

中國的世界覌是一種「唯權實用主義」。只要集權不顧民信。行不通時,就整風反腐,「殺一儆百」,強權行善。

行善有效,強權危機。這就是中國的世界觀。

這種世界觀用中國語境是能解釋的,因為中國文字的「形音」雙性特色。用於注釋西方單音文字概念時,具有「雙軌制」含意。即可以延伸擴大到另外的概念上去。

例如,改革開放在國外只有民主法治的唯一定義。在中國還有三堅持的規定。

三堅持還能改革嗎?

中國權威說,我開放就能改革了。言外之意就是不準過線。不過線就是法治。

為什麼不能法治開放呢?

原來中國一國兩制,法制不統一。這才抓住中國的世界觀的「隱私」。

中國的世界觀是「法制雙軌制」。在港台合法的事,在大陸不合法,同理反之。

所以,中國世界覌又用「國情和特色」潤色。只能說,沒有學術性,只有黨性。

黨性世界觀只有用《共產黨宣言》解釋。所以,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成了國教,繼續荒謬下去。

推薦閱讀:

中國沒有母親節!
也拍中國時裝周內衣秀——夏娃的誘惑!(沒光圈沒牛頭沒高感沒連拍沒機位)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19)
新中國漢字簡化過程詳揭密
簡析中國古代中樞機構演變特徵

TAG:中國 | 世界 | 世界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