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點穴療法

點穴療法

針灸療法 2009-07-11 20:00 閱讀133評論0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上 篇 第 一 章 總 論

臟腑圖點穴法是按摩術的一種。它是用不同的「指法」依照臟腑部位的經絡、經筋、穴位,直接作用於人體的疾病。這種獨特的按摩方法,是王文先生得自一道人的口授,並贈《推按精義》一冊。對道人的教誨,和《推按精義》的要旨,領會頗深;並且從臨床實踐經驗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推按精義》已遺失,無可查考,現僅就王文先生所授的《推按精義》中的重要理論,回憶選錄。雖非全貌,但對指導臨床實踐有重要意義。

第一節 師訓 天地之氣人之氣。天為一大周天,人為一小周天。

[淺注]人體的氣血,是生命力的要素,人身內部的「氣分」盛衰和變換,與天時氣候的變換有密切關係。故稱天為大周天,人為小周天。(參閱本章第五節:論氣候變換與人身體內部氣分的關係)

人身純陽不夠,陽常不足,陰常有餘。

[淺注]陽氣為清氣,陰氣為濁氣。出生嬰兒為純陽之體,無七情六慾的煩擾,保持純陽。隨年齡的增長,情慾亦隨之增生清陽日消,濁陰日長,所以陽常不足,陰常有餘,是致病的原因。明朝周慎齋說:「小兒不用枕,純是陽氣,胸無壅滯故也。如常人年大,清陽日衰,濁陰日盛,苟非高枕,則胸隔濁氣不降,不能安卧。」

顛倒,倒顛,顛顛倒,倒倒顛。

[淺注]重病,病情複雜,所有內部各臟腑潛伏的疾病,均要顛顛倒倒,發現於外,須隨其病況而施治之。至於「顛倒五行」之說,昔賢頗多闡述,可參閱昔賢著作所載以資研究。

五行學說中,有顛倒五行的說法。即萬物不外五行,治病不離五臟。五臟屬五行,如金、木、水、火、土,循環相生;金、木、水、火、土,循環相剋,是為順五行。顛倒五行學說,用作臨床指導,如金生水,水亦生金;金燥則肺萎,必須滋腎以潤肺。金克木,木亦克金;肝木過旺,木反克金而肺萎,必須扶土生金,肝木自平,肺萎亦愈。其餘類推。

萬物土中生,萬物土中消。

[淺注]脾經機能正常,胃部消化力強,各臟腑均得滋養。若脾胃虧損,各臟腑既失其養。脾絕則死。故曰萬物生於土,萬物消於土。

氣有氣之海,血有血之源。

[淺注]氣海與丹田相通,為生氣之樞紐。心根名膈俞,為出血納血之總機關。為血液之源泉。

清氣屬陽,濁氣屬陰,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淺注]人體內部氣分,分清濁二氣。輕清者上升為陽,重濁氣者下降為陰,陰陽二氣,不能分離,故孤陰則不生,孤陽則不長。

人不見氣,魚不見水。人見氣則病,魚見水則浮。

[淺注]人與氣的關係,和魚與水的關係一樣。人體健康,外而大氣流行,內而宗氣通暢,但覺行止舒適,不見氣的流動。猶如魚在水中依存於水而不知水。若氣候變化,與內部氣分小阻滯,就有非正常的感覺。猶如魚病不能游泳於水中,而漂浮於水面。

人有氣則生,無氣則死。氣能養人,氣能害人。

[淺注]人賴氣以生存,故有氣則生,無氣則死。若病,必須調氣以治之。但氣有清濁二氣,必須調勻,人既得養。否則二氣錯亂,人即患病。

筋養氣,氣養血,血養筋。

[淺注]氣、血、筋三者循環相生,不可或缺。(參看本章第二節:論臟腑,第三章第十一節:四肢分筋法說明)

左轉行輪右轉補,補瀉莫妄施。補瀉不明,氣血錯亂。

[淺注]點穴法所用手法,左轉行輪,順其氣而引之;反用(右轉)為補。治並病時,必須辨明疾病的虛實,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勿犯虛虛實實之誡。若用之不當,導致氣血錯亂,反使病情加劇。

氣分錯亂則病,氣分調順則愈。

[淺注]再申述手法補瀉的重要性。

痰為血之本,血為肉之本,痰積生血,血積生肉。

[淺注]此言飲食入胃,運化成「痰」後,生血長肉的順序。(參閱本章第二節:論臟腑,第四節:論痰)

無痰不生,無痰不死。

[淺注]「痰」為血之本,無「痰」不能生血,故無痰不生。若內部氣分錯亂,不能將「痰」 運化生血,積滯胸中,導致臟腑機能衰竭,「痰」湧上逆,氣閉而死,故無痰不死。

腎為先天之根本,脾胃為後天之基礎。

[淺注]人在胎腹中,先有腎臟,天一生水。故腎為先天的根本。出生後,食物由口入胃,依脾胃的機能,消化為津液,各臟腑賴以保養,故脾胃為後天的基礎。

點闌門,瀉建里,瀉下肚腹諸般積。

[淺注]此言治諸積要決。闌門位居中焦,是任脈的關鍵。建里屬脾,脾乃後天之基。脾的機能正常,積滯自消。

是結不是結,先放帶脈穴。

[淺注]帶脈通於各經,是治任脈不可少的要穴。

腹脹水分多得力。

[淺注]水分穴為分水的關鍵,治腹脹的主穴。

面黃唇白濕脾經。

[淺注]脾惡濕。脾濕則胃寒,消化機能漸失,食谷不化。脾屬土,故面黃。脾敗血虧,故唇白。

脾經茶,四肢無力。

[淺注]脾主四肢,脾臟動作力慢,氣血循環即慢,故四肢無力。茶音聶,委頓無力的意思。

幽門進,金門瀉。

通幽門穴,內部積滯已動;再通金門穴,痞積自下。為治夾肋痞的要決。

口吐清水久,久重心痛。

[淺注]此系胃寒症。胃酸上逆,口吐清水,久久食道不能下咽。胃上口被胃酸侵蝕,乾涸作痛。平常所說的心痛,系胃脘作痛,非心臟疼痛。

寒出口中腥。

[淺注]胃氣不固,胃中所含五味,上逆於口病人覺口中有苦味,或有辣、酸、咸、甜及淡水氣等味。惟師系口授原書已無,此句腥字,有無舛訛,不能肯定。

逆氣上逆,吐逆。

[淺注]脾胃弱,所有食物的精液,不能蒸發,上升肺部,遂成白膩,浮滯於胃中水谷之上,渣滓入於小腸而下,浮滯於胃的白膩,上下不得,堵悶胃中,氣即被阻上逆,白膩亦由食道上逆吐處。

惡味不入口

[淺注]胃氣衰敗,或者吃了大寒冷的食物,損傷了胃氣,胃中的氣上沖,病人遂覺口內發出臭氣)(即胃中濁氣),腥臭難嗅,並聞食味即發生厭惡,不能入口。

寒極生火,熱極生風。

[淺注]寒極生火,是寒極於內,虛陽外越,出現面赤、口乾等癥狀,即真寒假熱。熱極生風,臟腑蘊熱太深,內風鼓動,出現抽搐、角弓反張等癥狀,從而風生。

作痛氣不通,氣通則不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淺注]此言氣滯,氣串,氣沖等病的病因,是氣分不調順所致,故作痛。氣機流暢,疼痛自然消失。

血聚成痞,痞老開花。

[淺注]血積聚於肌肉之間,硬化成痞。久之,氣血虧損,濁氣旺盛,血聚而腐。濁氣攻於上,口爛;攻於下,肛門爛;凝於腹,臍爛。是為痞老開花。

久病不愈即市勞。

[淺注]凡久病不能痊癒,氣血枯竭,致人於死者,謂之勞(癆)。

受驚即瀉,膽經病。

[淺注]受經腹瀉,是氣分傷及膽經。膽囊收縮,膽汁沖入胃囊過多,胃中食水即由小腸轉入大腸,順直腸而下,故腹瀉。

第二節 論臟腑

人身臟腑的運化機能,雖然各有不同,都以氣分為原動力,內部的氣分順調,就能增強臟腑的運化機能,加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例如我國養生學中的外功和內功,都講究氣貫丹田。尤其是內養功,如導引術、吐納法等,不論坐式、卧式、立式都講究運氣調息,所以現在稱為氣功。長期練習,可以防病、治病、祛病、延年。反之,內部氣分不順調,或氣被七情所傷,臟腑運化機能失常,七情損於內,四時不正之氣侵於外,必然生病。由此可見,氣粉對人體健康的重大作用。

人體疾病,系受七情所傷,四時不正之氣所侵,表現出寒、熱、風、濕、燥、火不同的特徵。用按摩術引導調理氣分,以恢復臟腑機能,氣分調順,寒則暖,火則息,風則散,熱則平,燥則潤、濕則化而百病除。

五臟即心、肝、脾、肺、腎。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臟配五行,五行分五色。心屬南方丙丁火,赤色。肝屬東方甲乙木,青色。腎屬北方壬癸水,黑色。肺屬西方庚辛金,白色。脾屬中央戊己土,黃色。

  肺居各臟之上,色白,屬金,而通秋氣。心色赤,屬火,而通夏氣。肝色青,屬木,而通春氣。腎臟居下焦,屬水,而通冬氣。脾居中央納穀物,各臟腑賴其滋養,如土之載成萬物,故脾屬土,而通四時季月之氣。

五臟生克制化。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臟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

五臟相剋: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人的性情各有不同。或剛或柔,或沉默多慮,或暴躁多言,皆由五臟之氣所發。臟腑互有強弱,性情表現亦異。心在志為「喜」,過喜傷心氣,故有大笑而氣悶,或氣絕而死。肝在志為「怒」,暴怒傷肝,故有猝逆大怒,不能抑制而至疾,甚至嘔血而亡。肺在志為「憂」,悲憂過甚傷肺,故憂傷過久,抑鬱氣阻,傷肺臟而至疾。脾在志為「思」, 過思傷脾,故思慮過多,脾胃機能受傷,消化力減弱,易致胸悶腹脹消化不良之疾。腎在志為恐,大恐傷腎,故遇有猝逆大恐怖之事,小便隨之而下,此為腎氣不能攝,膀胱失去控制能力所致。

人體新陳代謝的機能,與吃、喝、拉、撒、睡有密切關係。脾胃強,肺健全,肝、膽氣調,食物入胃,即易消化。「水谷之精華」上蒸於肺,運行而生血。腎氣足,水化運行正常,大小腸和膀胱之氣調,二便無滯瀉癃閉之患。心氣足,血液循環正常,睡眠足而神旺。故吃、喝、拉、撒、睡正常,人體即健康;否則疾生。吃喝先入胃,胃的初步作用,依賴脾臟,脾臟功能正常,摩擦力強,胃即健全。水谷經食道入於胃中,以脾臟之動力,使胃蠕動加快。水谷化乳糜輸入小腸,再和膽汁而後消化吸收。也就是「脾與胃行其津液」上輸於肺的意思。

肺將谷的津液,吸收入於肺經,即以氣分蒸發成痰;再將痰蒸發開了,由背後的毛細絡管,傳入四肢;再由四肢上回,痰即成血,成血後,其血液的循環,即以心臟為中樞。「痰積生血,血積生肉。痰為血之本,血為肉之本」。

胃將水谷蒸發提煉,吸其精華。水谷的渣滓漸漸排送至胃下口,入於小腸。經過小腸的循環曲折(共十六曲),傳送至將近小腸的下口,緩緩運轉至大小腸交會稍上處,此處為「闌門」。經闌門的一欄水食的運行就慢了。闌門以下為「水分」。水分將水谷分開,水被氣分蒸發,如露如霧,入於腎臟。所剩穀物渣滓,即轉入荷包腸。

荷包腸即大腸上口。將穀物的渣滓轉入大腸,經過大腸迴環曲反(計十六曲) 節節傳送至直腸。穀物的渣滓(糞便)由此排出體外。

腎臟把水蒸發過慮後,將其精華經由上通雙目的經絡上升,以保養眼睛。瞳孔與腎經

相通,視力的強弱與腎水有關,故腎水足,視力強。水的精華被腎臟蒸發上升後,所剩之水,既由腎臟滲入膀胱。膀胱水(尿)滿,由尿道排出體外。

人體的各部機能,有如人的勞動相象,需要有勞有逸。勞動過久,需要適當休息,以恢復體力和腦力。血液循環過久,也昏沉欲睡。血液大部分順血管回膈俞(即心根,為血之源)伏於膈俞,循環較緩,即入睡眠。待休息過來,即由膈俞潮散,達於四肢,血液循環,復加速正常,人即醒轉,精神舒暢。

  心與小腸相表裡。如心與小腸的氣分不調,即有失眠現象。因小腸氣分錯亂,濁氣上逆衝動膈俞;血歸膈俞,聚而復散,血不得養,心臟既不得安。這時雖然疲勞,亦不能入睡,即患失眠症。必須將小腸氣粉調順,清升濁降,小腸濁氣,不在上逆,血歸膈俞,即能伏住,心臟安寧,即能入眠,血得保養。

人肢體強弱與靈活遲鈍,皆在「筋」的長短。血足則筋得養;筋長則氣順;氣順則血液循環正常,體力亦強。反之,血虧則筋不得養而萎縮弛緩。氣以筋為軌,筋弛萎則氣受阻,或滯或串而作痛。血隨氣行,氣不通暢,則血液循環受阻,筋必致疾。故筋養氣,氣養血,血養筋,循環相生,互相聯繫,不可或缺。

肺居各臟之上,為五臟之華蓋。肺臟機能可分為三部分:

一、肺為呼吸器官,與大腸相表裡,與大腸的氣分,有互為傳達的作用。如氣分調和,呼吸正常,呼則氣由丹田而上,經心臟入肺,順鼻孔而傳達於外。吸則氣經肺入心臟,下至丹田。上下往來,運行不息。

二、肺臟專能吸收由胃上蒸的穀物之津液,將津液蒸發提煉以成「痰」順脊背的毛細血管將「痰」運化,輸於四肢以生血。

三、肺臟蒸發的穀物的津液,將其精華提煉成「痰」後所剩的劣質,不能入細絡,運化循環以生血,肺中亦不能容留,即成「涕」,隨呼吸,順氣嗓,經鼻孔而排出。

脾胃居於諸臟腑的中央,為後天之基礎,各臟腑養命之源。脾臟形如草鞋底,有胰相護,形如脂膜與胃相靠接。脾臟摩擦動作的機能很強,胰性極滑,脾借胰滑以利其動作。胃形如囊,上口與食道相接,下口與小腸相接。胃納穀物而消化蒸發之,其功能的動力則在脾。脾與胃相表裡,具有消化、蒸發、提煉、排泄穀物的機能。脾臟的本身動作很強,以氣推動摩擦,帶動胃的動作。氣分調和,脾臟的摩擦力強,胃既生熱;熱度適合,胃的蒸發機能則正常;將穀物的津液,蒸發提煉出來,上升於肺以成「痰」。所剩的穀物渣滓,轉入小腸,運送於大腸而排出。故各臟腑皆賴脾胃蒸發水谷之津液以培養之。氣分調和,脾胃之機能正常,各臟腑即強,縱有虧損,皆能補益。如氣分錯亂,脾胃機能減退,各臟腑均受其影響而減退。故脾胃為後天之基礎,養命之源。

心臟為全身之主宰,內分七孔,外衣心包,位居於肝臟和肺臟之間,與脊第五椎相對。有兩大動脈,分布各臟腑及周身四肢,為血液循環的總機關。血液循環,自心臟起,循行於全身肢體臟腑脈絡,有固定的循環規律。心氣調和,循環的規律不紊亂,各臟腑經絡均得其營養。循環終點,亦歸心臟,周而復始。血液休養,回歸心臟,伏於膈俞(心根),循環較緩,人即入眠。

肝為納氣之臟,主筋。筋為氣行的軌道。肝臟機能正常,筋脈舒暢,氣分調和。肝臟納氣機能失常,則筋不舒,氣分錯亂,因而周身的氣分就要錯亂。聚於何處即作脹,串於何處即作痛,故肝不能納氣則氣亂,肝平則氣舒。肝木不能納氣,均由悶郁而成。郁則氣逆而阻。肝經受逆氣衝動,納氣機能受制,即不能納氣。納氣使氣歸於正軌。治肝必先調氣,氣調則肝自平。

膽含於肝葉之內。食物入胃,膽汁輸於胃中,滴滴如點鹵,以助胃的消化。人受驚恐,膽被驚氣衝動,膽囊突然收縮,膽汁即大量入於胃中。膽汁性極滑,水谷不能留於胃中,急轉入小腸,小腸亦不能緩緩運動,遂不待水分分離,一同急轉入於大腸,即突然作瀉。凡有此病的人不能見驚恐可怖之事,如遇驚恐,必突然排泄。出生數月的小兒,受大聲驚恐,必腹瀉作綠色,即膽汁大量沖入胃而作瀉。

  腎為水臟,為先天之基礎,天一真水孕結之所。人體內部的機能,必須水火既濟,即腎臟水與命門相火(命門在脊椎骨第十四椎屬相火)。命門為太陽之火,臟腑皆賴以溫暖之。腎臟經命門火以溫暖,蒸發水力的機能即正常,將水蒸發提煉的精華,即為「天河水」,上升於目。天河水的作用,系經由腎臟向上的兩條經絡,直達於目,以保養眼睛。眼睛的瞳孔與腎相通,腎水足,視力即強,腎水虧,視力即減。腎將水的精華提煉後,所剩之水,即滲入膀胱。膀胱形如葫蘆,下口通尿道,其作用與腎臟相關聯。水經腎臟蒸發過濾後,其精華保養眼睛;剩水順腎臟向下的兩條細絡管下降,滲入膀胱,膀胱水滿,即入尿道排出(尿)。

  臟腑各器官互為表裡:心與小腸相表裡,肺與大腸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肝與膽相表裡,腎於膀胱相表裡。

鼻屬脾,鼻孔與肺相通。耳竅通腎。舌為心之苗。眼通肝。口通胃。

眼屬肝,瞳仁屬腎,眼白屬肺,大眼角屬大腸,小眼角屬小腸,上眼皮屬脾,下眼皮屬胃。

牙為骨之苗,發為血之苗,爪為筋之苗。

第三節 論女子行經及胎兒

女子到十四歲時,身體發育成熟,經血每月來潮一次,稱為月經。到四十九歲左右,生育機能衰退(氣血衰),月經即停。故古人對月經的規律的總結:「女子二十七而經血痛,七七而天癸絕。」

氣分與月經的正常與否有很大關係。若氣分錯亂,正氣不固,不能調攝,月經周期的規律失常,如逾期不至,或每月兩三次來潮;或因氣分阻滯,血亦隨之受到阻滯,經絡閉塞,血瘀不行,遂至經閉。「氣為血之帥,氣行血即行」,故治婦科疾病,必須以調氣為先。氣順,血液循環,即能正常,月經疾病,即能痊癒。

  女子受孕以後,不在行經。十個月,胎兒產出,滿月以後,產婦氣血恢復正常,月經又至;或哺乳期停經,也屬正常。

胎兒在母腹子宮之內,賴母親氣血的滋養。胎兒的呼吸在臍,是為先天,降生後,由口鼻呼吸,是為後天。因氣血皆父母所遺傳,人的相貌、性情,每每與父母相似或相近,甚父母的疾病,亦遺傳於子女。母親氣血足,胎兒發育健康。母親某一臟腑的氣血,不能完全通達於胎兒,胎兒的某一臟腑器官即弱,甚則疾病。如小兒先天性胎聾、胎啞,胎盲、閉肛各症。凡小兒先天性疾病必須先診療其父母。胎兒患病在成胎三月以內,臟腑肢體尚未完全長成,可以治療,治癒其疾,胎兒即愈。百日以後,肢體已全則無效。人身元氣,最初一點「真元」,繫於結胎之際,父母遺傳,血則母所滋養。胎兒在母腹,先成兩珠如豆,即兩腎。每一腎中間,有兩條須,一根向上,一根向下。向上的須,隨經脈上通於目;向下的須,隨經脈入膀胱,故腎為先天之基。胎兒所需營養,皆以母親氣血,由臍帶通入。迨分娩時臍帶一離母體,即屬後天,飲食由口入胃,化為津液,如霧如露,蒸於肺部,輕清者為氣,隨肺呼吸而周行於全身,重濁者蒸發為痰而成血,以滋養臟腑百骸,是以氣血以及各臟腑百骸,皆賴脾胃以滋養之。故脾胃為後天之腎。

何謂氣?氣發于丹田,隨呼吸出入。一呼一吸,謂之一息。吸入清氣為陽,呼出濁氣為陰。吸入清氣,由口鼻入肺,肺葉舒張,再由肺部轉到心臟而達於各臟腑、四肢、百骸,下至丹田。呼出濁氣,亦自丹田經各臟腑肢骸、由心臟轉入肺部,從口鼻呼出。血液循環,隨氣而行,一呼一吸,晝夜不停,息息相隨,終身不息。血所以能循環周流,全在於氣,氣阻則血滯,運行即不能正常,各臟腑即不能完全受其灌溉滋養,機能即發生種種障礙,疾病叢生。呼吸停止,血液即不能流行,人即死亡。常人七日不飲食,尚可以不死,若一旦閉其口鼻,不使呼吸,就很快的死亡。由此可見,只知飲食營養,生長血液,可以全生,而不知人的生命本源於氣,氣分調順,則百病蠲除。治病之要,調氣為先。本法重在調氣,即在於此。

(附註:所論各臟腑,系就師晚年口授所述。余性遲鈍,記憶力弱,未免有掛一漏萬。奈無原書可以校正,又未敢擅自補充,恐失真相。現金醫學昌明,解剖學對人體臟腑部位較古精詳,若就現代醫術,互相勘對,似亦有所幫助。倘若將來原書出現於世,臟腑之論述,得有更精密正確之記載,則於醫學上獲益更深且巨矣。)

第四節 論痰

五穀及各種食物由口入胃,所生津液精華,上升於肺;經肺臟吸收蒸發成「痰」,型如濃液;再由肺臟以氣運化輸送,順脊背的毛細絡管達於四肢;再由四肢順血管循環,既變化成血,以歸心臟。變化成血後,循環功能即屬心臟。故「痰積生血,血積生肉」。一般常見之痰,是臟器受病之痰,即受病淤結之痰,不能由肺氣運化。輸於四肢。而瘀結於肺,肺亦不能容納,由口吐出。受病瘀結之痰和生血之痰,猶如血有周流與淤滯之別。生血之痰,如循環周流之血;病人口吐的痰,如淤滯的敗血。無病之人,或偶微咳,或喉間微悶,順喉吐出一、二塊即止,其色晶亮如藕粉,小者如米粒,大者如豆,此系正常生血之「痰」。痰之為病,由於肺臟技機能不足,氣氛錯亂,不能推動循環以生血,被濁氣瘀結敗壞而為病。病癒,則敗壞之痰自消,其生血之機能自復。茲將痰的為病原因說明於後:

一、因肺臟氣分錯亂,不能將痰運化以生血,瘀結於肺,被逆氣上沖,肺葉被濁氣衝激,鼓動合張,則喉嚨嗓部感覺塞悶,或作癢,人即作咳。必須將痰由喉吐出,始稍鄰適。痰為血之本,傷痰過多則血虧。

二、因其他臟腑氣分錯亂,傳經入肺,肺受邪氣之克刮,化痰的機能削弱,痰即瘀結於肺,不能運化循環於四肢以生血,被逆氣衝激,肺葉合張,人即作咳,痰被氣推擁吐出。因痰受其它臟腑發出的污邪之氣所熏染,故吐出之痰,其色各異:

吐黑痰為腎臟氣分錯亂,傳經入肺所致。吐青痰,為肝經氣分錯亂,傳經入肺所致。吐白痰,為肺氣錯亂本臟所致,吐白痰帶血絲、血塊(所謂痰中帶血),為心臟氣分錯亂,瘀血上沖於肺所致,隨痰吐出。吐黃痰,為脾臟氣分錯亂,傳經入肺所致。痰色如黃土,為險症,為脾土已敗的明證,最難醫治。

以上所述之痰,皆系痰塊,由肺經吐出,若口吐白粘沫,為「白膩」,系胃受病,其食谷所生津液,不能上升於肺,遂順食道上逆而吐出,為「逆氣上逆吐膩」,此乃胃病,與痰不同。

第五節 論氣候變換與人身內部氣分的相互關係

臟腑運化之機能,與血液之循環,皆以氣推動之,其運轉循環方能正常。人身內部之氣,分為清濁二氣,發源於氣海,輕清者上升,重濁者下降,二氣調和,循環於臟腑及周身脈絡之間,周流不息。

「清氣屬陽,濁氣屬陰,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無陰則陽不生,陽滅則陰絕,陰虧則陽亦虧,陰過濫則陽衰。故二氣必須調勻,臟腑方強,身體方健。內部的抵抗力充足,方能適應天時之氣候變化,內氣方能不紊。

「天地之氣人之氣,天為大周天,人為小周天」。大小周天之氣,相應而不相同。天時氣候,旺極則變。其更換髮動之節為二:冬至、夏至。氣候己變之節為二:立春、立秋。氣候變純之節為二:立夏、立冬。故天時氣候變化之節為八,而四時之序定。

人內部之氣分,亦隨天時氣候的變化而更換,其換氣之節則不同,旺盛更拽之節為二:立春、立秋。氣分分清之節為二:春分、秋分。氣候變純之節為二:立夏、立冬。氣分過純之節為二:冬至、夏至。氣分過純則換,故變換之節亦為八,以與氣候相應。天時氣候,寒暑往來,周而復始,人體內部的氣分,亦隨之變化而適應。氣候在暑熱之季,倘若人體內部之氣分純陽,則內外均熱,如火上加油,人不熱死而何?嚴寒之季,如人體內部之氣分純陰,則內外均寒,如冰上潑水,人不凍死而何?故人內部之氣分,與季節相應,以隨氣候之變化。

上述「天地之氣人之氣,天為大周天,人為小周天」,此系指天時之氣候,與人內部之氣分而言。大周天為四時八節氣候之變化,小周天為人體內部的氣分,亦按四時八節之氣候而更換。小周天與大周天之氣相應,與地氣相合。人體內部氣分充足,則抵抗力強,故無病之人,雖建交節換氣之時,皆無感覺。人體內部氣分亦虧損,則抵抗力弱,每遇交節換氣之時,噸節氣之前後,其病易於反覆或加重。因交節之時,天時之氣候必變,人體內部之氣分,亦隨氣候之變化而變化。病人之氣分已虧,抵抗力不足,最易錯亂而疾作。

又四時氣候失常,夏季忽轉寒冷,人體內部氣分,此時為純陰,兩陰相抵,時疫流行。冬季忽轉溫暖,人體內部之氣分,此時為純陽,兩陽相抵,冬瘟易作。大周天之氣候正常,則小周天之氣分,亦隨變換不紊,時疫雜災,因之減少。如大周天之氣候反常,小周天之氣分,亦受大周天影響而紊亂。時疫雜災,因之流行。大小周天之氣候相互關係,至為深巨。茲將天時氣候與人體內部氣分之變化交換,按節列序於下。

冬至陽生,天時氣候之熱度,由上而下降,壓迫寒度,寒度凝於地上,故天時嚴寒。人體內部氣分,變為純陽,以抗其寒冷。

立春,天氣熱度已將寒度漸漸壓迫入地,天氣漸漸暖和。因天氣已轉,人體內部氣分亦漸漸更換,陽氣漸漸往外,陰氣漸漸入內,為陰陽氣分交替之候,駁而不純。故人於春季,有病者易於反覆,無病者亦易感冒。因春季人體內部氣分,為陰陽交加之氣,陰入陽表,人必軟弱無疑。

春分天氣熱度,已將寒度壓迫入地,天氣已暖,人體內部氣分,陽氣已達外,陰氣完全入內,分解己清為陰。

立夏,天氣由暖轉熱。人體內部氣分,由陰轉為純陰,以御其暑熱。

夏至,天時氣候,又在變化發動之時,寒度由上而下降,壓迫熱度,凝於地面,故天時暴熱。人體內部氣分,則為大純陰,以御其暴熱。

立秋,天氣寒度已將熱度漸漸壓迫入地,天氣漸漸涼爽。因天時氣候己漸轉,人體內部氣分,亦漸漸更換,陰氣漸漸往外,陽氣漸漸入內,人體內部氣分,為陰陽交加之際,陽哳內伏,陰漸外出,故常人於秋季,神清氣爽,病人不在此論。

秋分,天氣寒度已將熱度壓迫入地,氣候轉涼。人體內部氣分,陽氣已見入內,陰氣完全表出,分解己清為陽。

立冬,天氣寒度已旺,氣候轉冷。人體內部氣分,變為純陽,以抵抗天氣之寒冷。

冬至,天時氣候,因旺極轉變而嚴寒。人體內部氣分,則變為大純陽以抗之。

如此周而復始,天時之氣候,按周天之節氣變化,人體內部之氣分亦隨周天之節氣而變化之,以應其氣候之寒熱。然人受天地伏載,豈能相建以生存?人體內部氣之變化,系與地氣相合,與天氣相應。試觀地下室,井中水,皆冬暖而夏涼,春溫而秋平。人之內部,亦復如此,此其明證

推薦閱讀:

點穴,心思目力為察地之要
大地尋龍點穴
陰宅尋龍點穴
591639453com的文件夾【穴位大全、識穴、 取穴、 點穴】
李默齋先師尋龍點穴萬金訣

TAG:點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