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錢文忠解讀《百家姓》文字稿15-20集

《百家講壇》錢文忠解讀《百家姓》文字稿15-20集

第十五集、魯 韋 昌馬

相對於魯韋馬這三個常見姓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較少會遇見姓昌的朋友。那麼昌姓究竟來源於哪裡?在歷史中都有哪些名人典故?在魯韋馬三個姓氏中,魯姓的「三異堂」到底是哪三異?為什麼說韋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在流傳至今的《馬氏家訓》中又有哪些治家教子的良策呢?

現在在魯姓的祠堂裡面,經常可以看到一副非常有意思的對聯,上聯是,指囷濟急。下聯是,論錢懲貪。

囷是什麼呢?囷就是倉庫,糧倉,古代叫囷。指囷濟急。就是說有人指著這個倉庫,然後肯定就有人答應,把倉庫里的糧食拿出來,來震災,這個故事講的就三國時候吳國的名將魯肅。下聯叫論錢懲貪,也就是討論錢的問題,來告誡大家不要貪心。這個典故講的是西晉的時候,有一個人叫魯褒。

根據《新唐書》的記載,有一個人叫韋思謙,他是唐高宗的監察御史,為人剛正不阿,不為權勢。

大家讀《後出師表》裡邊就有,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你看,曹操厲害吧?打一個昌霸,姓昌的人,打了五次打不下來,昌霸就是昌貕,三國時候的徐州太守。

畫虎不成反類犬,這個典故是東漢馬援的故事。而另一個典故叫車水馬龍。這個典故講的是東漢馬皇后的故事。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今天為您解讀《魯韋昌馬》四姓。

魯,姓的姓氏來源也很清楚,雖然多但不亂。

第一,出自姬姓,也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之後,以國名為氏,這一支因為封在魯國,魯國到了戰國的時候,也就是公元前256年,魯國被楚國滅掉,魯國的一些公族的子孫,或者魯國的另外一些人,他就以魯作為自己的姓氏,這是一支很重要的來源。

第二,源於鮮卑族,來源非常有意思。是東晉時期的北方有個少數民族叫烏桓,這支民族現在已經沒了,烏桓裡邊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改漢姓的時侯用的魯姓,而這一支還是魯姓當中很大的一支,人數很多。

第三,其他民族改姓,金朝的時候有女真人叫孛術魯氏,改成了魯姓。在清朝的時候,甘肅平番縣有個土司,他的名字叫鞏卜失加,這樣跟魯沒有任何關係的姓,這一支是蒙古人的後裔,明朝的時候賜姓魯,這一支後來人也不少。其他的滿族、佤族、彝族、白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朝鮮族都有魯姓。

但是在這當中有兩支最重要,一支就是姬姓之後,也就是魯國的子孫。第二支就是烏桓族改姓魯的這一支。而古代的魯國,它的範圍是今天山東的一部分,江蘇的沛縣,安徽的泗水一帶,大致的地方在這裡。被楚國滅掉以後,魯國的子孫就遷到下邑,也就是今天安徽碭山縣一帶,所以魯氏的子孫就移過來了,而這個地方,後來又被齊國佔領,都在齊國的大範圍內,所以魯姓在今天山東境內,繁衍特別多。

秦漢之際魯姓就向當時的政治中心關中遷徙,今天的西安一帶,王莽篡權的時候,魯姓在朝廷當中有一兩個家族,世代出現高官,祖、父、子都在當高官,這一支遷到了關中,就被稱作扶風魯姓,這一支後來成為望族,是魯姓第一大望族,扶風郡。東漢中期以後,魯姓開始向,今天河南新蔡一帶遷徙,遷過去的這一群魯姓,後來又發展出非常重要的郡望,叫新蔡魯姓,並且以新蔡為中心,向今天的安徽、江蘇北部逐漸遷移。東漢末年,臨淮,今天安徽定遠,出了魯肅,他為了避戰亂,逐漸遷到了健康,他的兒子魯淑,他的孫子魯睦,都是東吳非常重要的將領,這一支當然非常興旺。

三國歸晉以後,這一支魯姓開始散居江南各處,永嘉之亂,北方的世族大量南遷,魯姓當然也有一批南遷的。到了隋唐的時候,魯姓已經廣泛分布在江南一帶,唐朝前期魯姓人口大規模增加,很多人口的數量,唐朝前期開始增加,貞觀之治穩定。

到了宋元之際,魯姓就開始進入閩粵吳廣,就是進入今天福建、廣東、湖北、湖南這一帶。明朝洪武年間,魯姓作為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諸個姓氏當中的一種,被分遷到今天山東、河南、北京、天津、江蘇、湖南等地,又一次南遷。清中葉以前,山東魯姓發展迅速,並且闖關東,大量的魯姓進入了東北。住在沿海一帶的魯姓,在清朝開始有遷到台灣,遷到海外的。

現在魯姓在全國分布很廣泛,山東和安徽省最多,就這兩個省的魯姓就佔了全國魯姓的40%,這和它的歷史遷徙的情況是吻合的。歷史上魯姓的人濟濟多才,有文雅之士,有武將,魯姓的堂號非常有意思,比如三異堂,主要是東漢丞相魯恭,治理國家非常好,非常講究德化,在他的治理下,當時出現了三種奇怪的情況,蟲不入境,蝗蟲不到他治理的境內,他在一個地方當官,蝗蟲居然不來,都在隔壁的縣裡。野鳥化為家禽,飛鳥飛到這裡不飛了,居住在人家生兒育女。童子有心,小孩子都有仁愛之心,何況大人呢。

還有一幅現在在魯姓祠堂里,經常可以看到的對聯,上聯是:指囷濟急,下聯是:論錢懲貪。囷,就是倉庫糧倉,指囷濟急,這個故事講得是魯肅,三國時候吳國的名將,歷史上的魯肅很厲害,他發揮的作用的重要性,是超過《三國演義》里的魯肅的,魯肅是臨淮人,家裡非常富裕,好施捨,周瑜當時在一個地方當官的時候,在他家周圍,沒有糧食,求他資助糧食,魯肅家正好有兩囷米,每一囷里三千斛,就拿一囷米送給你,周瑜就憑著這些糧食救活了很多人,養了軍隊。

論錢懲貪,來討論錢的問題,告訴大家不要貪心,講的是西晉的魯褒,在西晉的時候是南陽人,字元道,好學博文,自甘貧窮,在元康年後朝政腐敗,貪污橫行,他有感於這種時事,隱姓埋名寫了一篇文章,叫《錢神論》說:「元康之後,綱紀大壞,褒傷時之貪鄙,乃隱姓名,而著《錢神論》以刺之。」。「孔方」一詞源出於《錢神論》,「有錢可使鬼(推磨)」,也出自這篇文章。魯姓排行第115位,人口150萬,佔全國人口0.12%。

韋,姓源出。

第一,出自彭姓,是顓頊之後,在夏朝的時候封在豕韋的地方,就是今天江蘇銅山縣附近,這一支後來成為韋氏,這一支是韋氏正宗。

第二,出自韓姓,是韓信的後代,韓信遭了難以後,蕭何看到呂后殺了韓信,他比較厚道,就暗中把韓信的一個兒子救下來,送到了南粵一帶,這一帶當年是蠻荒之地,就是今天的廣東、廣西一帶,韓信的兒子為了避仇,就把韓字去了一半,姓韋了,這一支後來人還很多。

第三,出自疏勒國,在今天新疆自治區喀什一帶,古代叫疏勒國,裡邊有人姓韋的,後來進入中原,慢慢混合在漢族了。

第四,出自賜姓。

第五,出自其他源流,少數民族當中有很多韋姓。

第六,出自子姓,商王有一個後裔叫子韋,這個名字甲骨文里有,這一支的後代姓韋。

到了漢代的時候,韋姓已經分布到了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河北。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時候,韋姓除了躲避戰亂,有一些南遷的以外,大部分在原籍繁衍生息,所以出了一支叫京兆韋,唐朝著名的詩人,韋應物、韋莊等都是京兆韋。當時韋姓非常顯赫,在陝西長安縣底下,有一個鎮叫韋曲鎮,裡邊住的都是姓韋的人。從五代十國到宋元明,這樣漫長的歷史階段,韋姓又開始南遷,但是依然是居住在北方的韋多,所以韋姓基本上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今天姓韋的人河南和廣西省最多,這兩個省佔全國韋姓人口的67%。

根據《新唐書》的記載,有一個人叫韋思謙,在《新唐書》里有《韋思謙傳》,他是唐高宗的監察御史,為人剛正不阿,不畏權勢,在一次出巡當中,他發現中書令褚遂良,著名的書法家,有違法亂紀的行為,他就上書揭發,褚遂良就被免職了。後來褚遂良重新被啟用,就對韋思謙打擊報復,無所不用其極,就把韋思謙降為甘肅清水縣縣令,很多人對他抱不平。韋思謙依然不依不饒地,和壞人做鬥爭,他慷慨激昂的講,大丈夫應該敢於講真話,要公開大膽地干一番事業,來報答皇上,怎麼能做一個庸庸碌碌的無能之輩?以保全自己和妻子的生命呢?我就是要明目張胆。典故在這裡,後來他又被啟用做了御史大夫。現在我認為韋姓的排行在第68位,人口370萬,佔全國人口0.3%。

昌,姓三個來源

第一,出自有熊氏,是皇帝的嫡系後裔。始祖昌意,當時他帶著全家曾經在中原建了一個昌意城,昌意的兒子顓頊後來是部落的領袖,建都帝丘,也就是今天河南濮陽一帶,是高陽氏,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重要,這一支是昌姓。

第二,出自任姓,皇帝二十五個兒子,十二個胞族,二十五個兒子十二個姓,其中就有昌氏。

第三,皇帝有個臣子叫昌寓,他的後代姓昌。

第四,出自景頗族、土家族等。

今天姓昌的分布的地方,可以非常明確的說出居住地,比如湖北的仙桃、潛江、武漢、黃石、孝昌,河南的信陽、登封、銀川、洛陽,安徽的六安、巢湖、金寨,山東的平度,重慶市,成都市,江西的吉安、新余、萍鄉、南昌,湖南的益陽、桃江,江蘇的南通等地區有姓昌的。當然我們知道寧夏、內蒙、台灣、海南等都有姓昌的。

昌姓氏罕見的姓氏,但是歷代也有名人,大家讀《後出師表》,裡面就有「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曹操打一個叫昌霸的人,打了五次沒有打下來,這個昌霸就是昌狶,三國時候的徐州太守,昌姓主要在山東、安徽、河南那一片,他是當時的豪強。昌姓罕見,從我手頭的資料看前500位沒有,他現在有多少人口不知道。

馬,姓來源。

第一,出自嬴姓,是從馬服氏改過來的,原來是個複姓叫馬服,馬服是個地名,在戰國的時候,是趙國的一塊土地,靠近今天河北邯鄲一帶,有個地方叫馬服,戰國的時候,趙國的大將趙奢,在公元前270年,率軍大敗秦兵,所以當時的趙惠文王,就把馬服這個地方封給了趙奢,並且封他為馬服君,他當時的地位是和廉頗、藺相如一樣,他的子孫後來就姓馬。馬姓裡邊主要的一支來自於趙姓,或者是這個地方沒有姓的人,後來姓馬。這一批的後代後來又遷到了扶風茂陵,也就是今天陝西興平一帶,所以後來人講馬姓的發源地是扶風,其實發源地是邯鄲。

第二,源於西域,遷入中原改姓馬。

第三,出自改姓,西漢有一個人叫馬宮,他本來姓馬矢,也是複姓,但是後來改姓馬了,而這一支生殖能力很強。

第四,出自回族中的馬姓,回族中的馬姓太重要了,十個回族九姓馬,另外還有沙、喇、哈。

第五,出自滿族中的馬佳氏。

第六,出自子姓,商超皇室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一個人的名字叫子馬,甲骨文里就有,所以這一支就是馬姓。

馬姓最初發祥在河北邯鄲一帶,戰國末期已經有一些遷到關中,就是馬服氏之後,然後馬姓不斷地發展,有很多人成為當朝的高官,家族逐漸興旺,最後使扶風成為馬氏的重要繁衍中心,到西漢的時候,有增加了一支從馬矢改來的馬姓,也是個複姓,馬宮的後代,這一支也逐漸壯大。兩漢到魏晉南北朝期間,馬姓開始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甘肅、江蘇、浙江。同時在漢朝,馬姓大規模遷到西北地區,唐朝末年馬姓進入今天福建,後來福建的馬姓也是大族。

而在唐末、五代十國期間有鄢陵,也就是河南省的一個人叫馬英,從軍作戰,在五代十國時候曾經被封為王,建立了楚國。楚國的境界大致包括湖南和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和廣東、貴州,所以在這幾個省馬姓逐漸增多。到了明清以後,馬姓開始移居台灣,或者到海外。

今天馬姓作為中國的大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馬姓在歷史上太重要了,一個典故叫車水馬龍,這馬皇后的故事,他覺得自己的兄弟生活太奢靡了,要小心,不要太張揚,說你們家門口車子像流水一樣,馬像龍一樣,車水馬龍原來也是帶貶義的,是指特別的奢侈,特別的張揚、不安分,但是今天不是這個意思了。叫車水馬龍,但是今天不是了。

畫虎類犬,這個典故是出在東漢馬援的故事,馬援不僅治兵嚴謹,打仗有方,還非常重視自己家族當中子弟的教育,以免他們走上邪道,有一天他聽說他的兩個侄子,馬嚴和馬教結交了很多俠客,他認為這樣下去就可能耽誤學業,就寫信勸告他們說,你們如果聽到別人說壞話,你們應該像聽到自己父親名字一樣,儘管別人在說,你不能說。他說龍伯高這個人,非常的厚重謹慎,謙虛廉潔,為人正派,是我最敬重的,這個人很敦厚,我希望你們像龍伯高學習。而另外一個人叫杜季良,豪俠行義,為人解憂,也是我敬重的,但是我不希望你們像他學習。

因為龍伯高非常的謹慎敦厚,像他學習能學的到,我看你們的天資學的會的,如果學不會,只能是「刻鵠不成尚鶩。」,但是你像俠客杜季良學,你是學不會的,學不像的,「畫虎不成反類狗。」。這篇文章《古文觀止》里收錄了,這篇文章叫《誡兄子嚴教書》,裡面講:「莫議人過,莫議朝政,謙約節儉,廉公有威,憂人之憂,樂人之樂。學錯榜樣,畫虎類犬,諄諄教誨,牢記莫忘。」後來的馬氏家譜,幾乎開篇就是這一段話。

南宋名相馬庭鸞留給子孫的,不是金銀財寶,而是一段家訓。「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他的兒子就是馬端臨,中國著名的史學家。現在比較流行的《馬氏家訓》,是清朝末年,頭品頂戴兩廣巡撫,馬丕瑤的兒子。後來北洋政府總統府秘書馬吉樟寫的,這個家訓的核心是:「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馬姓排名第14位,人口1500萬,佔全國人口1.18%。

魯姓得姓始祖

姬旦。又名周公、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周初三公之一。是周武王克商滅紂時的主將,居功至偉。周初,周武王大封諸侯,周公旦被封魯國(都城在今山東省曲阜),為天下最富饒之地之一。周公旦被封后,因要留在京城輔政,乃遣其子伯禽就封魯國。下傳三十四代到公元前二五六年,魯王頃公時,魯國被楚國所滅,其子孫遂以國為氏,稱魯姓。他們尊姬旦為魯姓的得姓始祖。

魯道茂:元季自江寧府東城遷居句容縣南門魯墓村。江蘇句容魯氏始祖。

魯至道:西域答失蠻人,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中進士,元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到廣西任肅政廉訪副使。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由禮部侍郎遷秘書太監。其後擔任過一些其他的職務,如贛州路達魯花赤、建州路達魯花赤等。元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任職廣西,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任漳州路總管,享年約六十餘歲。是為廣西、雲南回族魯氏始祖。

魯失加:明永樂初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賜其漢姓為魯氏,累署庄浪衛指揮同知,其後裔魯鑒、魯麟、魯經三世,皆為明朝名將,是為甘肅蒙古族魯氏始祖。

古時的魯國,擁有較大的封地,包括現在的山東滋縣及江蘇沛縣、安徽泗縣一帶。公元前二五六年,魯為楚所滅,子孫被迫遷居下邑(今安徽省碭山縣東),後此地被齊國所佔,魯姓開始在山東大地緩慢繁衍。如戰國末期的著名學者魯仲連即為齊國人,後義不仕秦。秦漢之際,魯姓開始向當時政治文化的中心——關中遷徙。王莽篡權時,有扶風平陵人魯匡在朝中任職,號為「智囊」,其子在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其孫魯恭為東漢名相,恭之弟魯丕任侍中高職,由於此支扶風魯姓歷代顯貴,族大人眾,於是形成了魯姓歷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扶風郡。東漢中期以後,魯姓開始向河南新蔡一帶遷衍,後昌盛壯大為魯姓新蔡郡望。並以新蔡為中心,向安徽、江蘇的北部緩慢遷衍。東漢末年,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省定遠)人魯肅為避戰亂,舉家先遷曲阿,後渡江定居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其子魯淑,孫魯睦均為將於東吳,三家歸晉後,子孫散居江南各處。西晉時,著名學者魯勝為代郡(今山西省陽高)人,魯褒為南陽人。因永嘉之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至隋唐以前,魯姓已廣布江東一帶。唐代前期,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魯姓得以平穩發展,除繼續繁衍播遷於江南一帶外,在北方的山東、山西、河北、河南、陝西都得以發展。宋元之際,居江蘇、江西、安徽、浙江一帶的魯姓為避兵火南遷入閩粵,西遷入湖廣。元末起義軍四起,後為爭皇權互相攻伐,致使兩江、兩湖、兩河、皖魯之地成為殺人戰場,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形成「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之凄涼景象。於是明初洪武年間,魯姓作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北京、天津、江蘇、湖南等地。清中葉以前,山東魯姓發展迅速,並隨闖關東之風潮到東北謀生,亦有臨海之魯姓赴台,進而播遷海外

韋姓得姓始祖

元哲,為彭祖四世孫(第4代,曾孫),彭祖為顓頊五世孫(第5代,玄孫),顓頊為黃帝孫(第3代,孫)。這樣,元哲為黃帝十世孫,故韋氏屬黃帝子孫。與錢姓、彭姓同出一宗,形成於商代初年,發源於今河南省滑縣。少康為夏帝時,封大彭氏國支孫元哲(彭祖四世孫)於豕韋(今河南省滑縣),並建立諸侯國,成為夏的同盟部落,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豕韋國又稱韋國,夏末時被商湯所滅,韋國王族四散出逃,其子孫後代便以原國名韋為姓,遂成韋氏。

韋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韋孟四世孫韋賢被封為扶陽節侯,又徙京兆杜陵,這樣一來,漢代韋姓已是分布於河南、山東、陝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韋姓人除避戰亂者有南遷情況外,大部於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時產生了,成為以後韋姓分支的主要源頭。隋唐時期,韋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陝西一帶為盛,盛唐時韋姓名人如韋應物、韋莊皆出於「京兆」,另外,因韋姓顯赫之家多居於陝西長安縣,而設韋曲鎮,可見唐朝韋姓的主要居住地為陝西,同時,江蘇、四川、安徽等地有韋姓南遷於此。從五代十國到宋元明清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韋姓人又有南遷者,但數量較之北方留居者仍為少數,基本上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韋姓以廣西、河南等省區居者最多,約佔全國漢族韋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一。

京兆郡: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昌姓得姓始祖

昌意。據《風俗通》上說,昌姓,是黃帝子昌意的後代。又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昌意是黃帝的正妃嫘祖所生的兒子,後來娶蜀山氏之女為妻,就生了顓頊帝高陽氏,成為繼承黃帝領導中華民族的古帝王之一。顓頊的母親,也就是昌意所娶的那位蜀山氏之女,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也是以昌為姓,叫做昌仆,又名為女嫗。關於她孕育那位了不起的上古民族領袖顓頊。據《河圖》上有一段顓頊出生時,產生天瑞記載。從此處可以看出,昌意和昌仆的確有其人,也為中國昌姓的出處,提供了最有力的歷史證明。另外《姓氏考略》上提供了昌氏的另一個出處。書中認為妊姓的後代中也有昌氏,其望出汝南、東海。分自妊姓的昌氏人家,後來主要繁衍於河南的汝南和山東與江蘇交界的東海一帶。不過,根據《萬姓統譜》的記載,中國的昌姓要數嶺南最多,嶺南就是現在的兩廣地帶。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故昌氏後人奉昌意為昌姓的得姓始祖。

昌氏是一個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與台灣省均未進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五十一位門閥。

昌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昌姓是女媧湯娥的後裔,湯娥又稱嫦娥,嫦與昌古時為同音通用字,嫦娥與常儀為同族人,生有十二月部族,簡稱「月族」,即「女族」。日族稱王為「炎帝」;月族稱王為「黃帝」。湯娥是以女子稱王,因而稱「姬皇」,其後裔男子稱王者為「黃帝」,因月族奉月為母,後來有月族男子為王,於是改為奉月為父,所以在其後裔中,稱母親為「阿爸」;稱父親為「阿瑪」。也就是稱月亮為父親;稱太陽為母親.但月族的太陽,是第二個太陽,所以,次日稱「昌」,居地為「晉」,即「亞日」,以區別真正的太陽炎帝,因此昌姓出自黃帝族。《史記·五帝本紀》曰:「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昌姓被蜀山氏繼承,世與黃帝族聯姻,因此昌姓是上古門閥,其居地稱「晉陽」,「晉陵」,「晉城」。

當今湖北省仙桃市、潛江市、武漢市、黃石市、孝昌縣;河南省信陽、登封市、伊川縣、洛陽市;安徽六安市、巢湖市、金寨縣;山東省平度市;重慶市、成都市;江西省吉安市、新余市、萍鄉市、南昌市;湖南益陽、桃江縣;江蘇省南通市、遼寧省、浙江省、陝西省城古縣、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台灣省、海南省等地都有昌姓人家居住。

昌姓後來多居於河南,並且在汝南郡,東海郡發展,逐漸形成望族,世稱汝南望(漢高帝置郡,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東海望(秦時置郡,治所在郯,今山東郯城北)。

昌姓比較少見,卻有著十分光彩的家世背景,其源流共有三支,其中兩支是黃帝後裔。

(1)是黃帝的嫡子昌意的後裔。昌意就是顓頊帝的父親,是組成中華民族的主要血脈。《風俗通》記載:昌姓是「黃帝之子昌意之後。」顯然是黃帝後裔。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昌意是黃帝的正妃縲祖所生的兒子,後來娶蜀山氏之女為妻,就生了顓頊高陽氏。

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顓頊的母親也是以昌為姓,叫做昌仆,又名女嫗(音於)。關於她懷育那位了不起的上古民族領袖顓頊,《河圖》上有記載:「瑤光如蛻,貫月正白,感女嫗於幽房之宮,生顓頊。」這種說法,雖然不免有附會神明之嫌,然而,卻可以看出昌義和昌仆的確有其人,也為中國昌姓的出處,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2)是從任姓分出來的。《姓氏考略》明載:「路史,任姓後亦有昌氏,望出汝南、東海。」但是,任姓也是當初黃帝所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所以,這一支出自任姓的昌姓,依然是黃帝之血裔。(3)隴西昌氏,出自秦時羌人。(見《晉書》)。昌姓望出汝南、東海。根據《萬姓統譜》記載,昌姓人要數嶺南最多。嶺南,就是現在的兩廣。昌姓出過好幾位著名人物:東周初年有位「情報專家」昌他;後漢有東海相昌豨;南北朝時的梁朝,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護軍將軍昌義之,在魏軍侵犯徐州時,建有輝煌的戰功;宋朝有嘉定進士昌正大、義州刺史昌義之。明朝有嘉靖進士昌應時;清朝有康熙乙未進士昌天錦,又有昌新運,任守備。

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遷民之昌姓後裔分布於蘇、皖、豫、鄂等地。

馬姓得姓始祖

姬公鉭、趙奢、馬宮、馬慶祥、馬依澤、馬德路丁、定亦德、馬佳·赫東額、馬佳·穆敦。

馬團:福公之子,馬團字繼宗,號湘水,行悠四,天福二年丁酉鄉舉後漢乾祐二年為杭州右廂二干辨周顯德二年轉都干辨累官至學士,娶趙氏,誥贈夫人,合葬本處龜山,生子一:馬珂。是為浙江嵊縣扶風堂馬氏始祖。

馬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四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一千八百四十六萬一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15%左右。

漢族馬姓最初發祥於春秋戰國時代的河北省邯鄲市一帶。在戰國末期,馬姓子孫就已有一些遷居陝西省關中,在此後的時期內,馬姓不斷得以發展,並且有許多成為當朝高官。家族逐漸得以興旺,並且最終使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茂陵)成為馬氏的發展繁衍中心。在西漢時,馬姓中又增添了由馬矢姓改姓馬而來的一支,也逐漸得到壯大。兩漢至南北朝時期,馬姓除在扶風茂陵成為望族外,還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甘肅、江蘇、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時漢代時期,馬姓宗族大舉西遷到西北地區,後來再度東遷到黃淮地區。唐朝末年,王潮、王審知入閩,有河南馬姓人隨同前住,在福建省安家落戶,後發展成為大族。許州鄢陵(今屬河南省)人馬殷從軍作戰,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被封為王,建立楚國,包括現今湖南全省,廣西大部及廣東、貴州部分地區,從而使馬姓在廣大的地區內得到巨大發展,分布於各地。宋代以後,閩、粵地區馬姓逐漸增多,到了明代,馬姓族人得以進一步發展,遍佈於福建。至清代,馬姓開始有些移居於台灣省,進而又遠徙東南亞及歐美。當今,馬姓為中國第十四位大姓,並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馬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四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國回族十三大姓之一。

第十六集、苗 風 花方

一提到苗鳳花,一般人很容易以為這三個姓氏是南方姓氏,但是為什麼今天苗姓人口在山東省最多,而花姓人口在遼寧省最多?苗鳳花這三個姓氏在遷徙演變過程中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此外,相對常見的方姓,他的姓氏源流又是什麼?為什麼有人說桐城方氏是曲阜孔氏之後,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家族呢?

苗姓歷史上名人不絕於書,唐宋以後,苗姓的名人更多。比如苗訓,河中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濟人,宋初的大臣,這個人很厲害,他非常擅長天文占候之術,就是他預言了趙匡胤陳橋兵變的。

從明洪武十六年起,羅婺部落鳳氏家族先後八次進京晉見明朝皇帝,屢次受到朝廷的賞賜,受到明朝的恩寵。

花姓的名人還特別有意思,姓花的名人幾乎都是武將,南北朝時期女英雄花木蘭,《水滸傳》中的小李廣花容,唐朝大將花敬定,都是那種能打仗的人。

相對人口較多的方姓,歷代名人典故眾多,其中著名的方氏三聖就包括:墨聖方於魯、聯聖方地山和骨聖方先之。那麼關於這三個人又都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今天為您解讀《苗鳳花方》四姓。

苗,姓主要有三個來源。

第一,出自羋姓,春秋的時候楚若敖之孫,楚大夫伯棼以罪誅,他的兒子叫賁皇就跑到了晉,他的采邑在苗,在今天河南濟源西邊,他的子孫以采邑為氏,這隻最主要的。

第二,上古名醫,上古有個名醫叫苗父,他的後代姓苗。

第三,出自少數民族,其他民族也有很多姓苗的,比如滿族有苗姓,拉祜族苦聰人有個姓叫阿沙普,不知道為什麼改姓苗。滿族、彝族、畲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東鄉族、回族都有苗姓,苗的采邑,在河南濟源,現在還有一個地名叫苗亭,據說就是兩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遺址。

三家分晉是戰國的開端,春秋戰國以此劃分,以後,苗姓就開始到了山西、河北等地,戰國後期秦國開始攻佔六國,苗姓的祖居地,今天河南濟源,戰火連天,大批的苗姓或者往北到了,今天山西長治,或者往東到了,今天山東的定陶,後來發展出苗姓兩大支,山西長治的上黨苗姓,和山東定陶的濟陰苗姓。

兩漢時期見於史籍的苗姓不少,比如東漢時期東阿侯苗光,他的子孫就落籍在,今天山東東阿,東阿的苗姓就是苗光的後代。魏晉南北朝時期,苗姓開始往江南移動,其中有一支苗姓,到了今天浙江金華,形成了苗姓一個非常昌盛的族望,叫東陽郡,東陽苗氏是從北方遷過來的。到隋唐時期,苗姓主要還是在上黨,也就是山西長治,濟陰,也就是山東定陶,這兩個地方非常繁榮昌盛。

兩宋時期,尤其是南宋以後,苗姓開始往南遷,就分布到了南方,明初大槐樹移民,移了一百多個姓,裡面就有苗姓。有開始往南遷了一部分,後來明中葉以後,苗姓在全國大部分地方都有了,沿海的開始進入台灣,清朝中葉以後,隨著闖關東的熱潮,冀魯豫三地的苗姓,進入東三省。現在苗姓山東最多,甘肅、河南次之,這三個省的苗姓人口,佔了全國苗姓人口52%

苗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源於北也盛於北,苗姓歷史上名人不絕於書,唐宋以後苗姓的名人更多,苗訓河中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濟人,宋初的大臣,非常善於天文占侯之術,這個人是預言了趙匡胤陳橋兵變的,這個人在宋朝初年,一直當到了檢校工部尚書。還有苗再成,南宋人,一直當官當到真州知府,文天祥敗走的時候,很悲慘,很多城不讓他進城,到了真州的時候,就被苗再成恭恭敬敬請到城裡,共商抗元大計,後來苗再成死守孤城,最後戰死,也很慘烈。苗姓排行第146位,人口89萬,佔全國人口0.071%。

鳳,姓來源有四

第一,出自高辛氏,是帝嚳的後代,也就是皇帝的後裔,以官名為氏,因為鳳鳥氏為歷正,鳳鳥氏是一個官,管曆法。曆法在中國古代是很重要的,如果預測不準,就是皇帝失德,他的子孫就以官名鳳為姓。

第二,出自姬姓,是唐代南詔國王族閣羅鳳氏之後,他們一直說自己是姬姓之後,但是他們是南詔國的,他這一支後來也姓鳳。

第三,出自回族,鳳姓是今天貴州一帶回族的大姓。

第四,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後裔,安徽的鳳姓和誰都不一樣,是劉知遠的後裔,後漢滅亡以後,劉知遠的後裔逃到了江南,北宋初年他們逃到了安徽涇縣,南鄉茂林地區的陽山,聽到了鳳鳥的叫聲,覺得非常吉祥,就把劉姓改成了鳳姓。就定居在這裡,其實他們姓劉,但是躲在這裡,北宋初年北發現了,一看,連劉都不敢姓了,都改姓鳳了,而且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就沒有追究,但是留下了一個御批,鳳姓不得入朝,要防著他們,因為他們是前皇室的後裔。我們知道安徽的鳳姓,確實在傳統中國沒有當官的。

鳳姓的遷徙不詳,在歷史特別值得介紹的,倒不是漢族的鳳姓,而是彝族的鳳姓,今天金沙江兩岸彝族文化,非常精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武定羅婺彝族鳳氏家族,羅婺鳳氏土司及其後裔,一共在金沙江兩岸傳了64帶,兩千多年,鳳氏家族一直在那裡,明朝時羅婺部落鳳氏土司,最興旺的時期。

《明史·土司傳》,和《武定府志》記載,洪武十四年,也就是朱元璋的時候,傅有得、沐英攻雲南,這個時候,這一支的土司就備糧千擔,到昆明金馬山迎接沐英,按照彝族最高的等級,數里搭棚,攔門敬酒,這是有名的彝族風俗,殺豬宰羊,大擺筵席,三天三夜燈火通明,歌舞不絕,歡迎沐英的部隊。

在洪武十六年起,這一支鳳氏家族先後八次進京,覲見明朝皇帝,屢次受到朝廷的賞賜,受到明朝的恩寵,這個勢力就非常大,影響到整個雲南。武定雲南鳳氏族土司,在西南地區輝煌顯赫了一千多年,對楚雄州彝族文化,有非常重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鳳姓沒有排進前500位。

花,姓的起源撲朔迷離。

第一,源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後代,華姓的後代,後來訛變為花。根據清朝著名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華字下面有條注,北朝以前沒有「花」字的,所以現在叫《妙法蓮花經》,所以我們知道這一支大概是北朝以後改姓花的,

第二,源自外族,唐朝的時候有兩個國家的人,大概各有幾個人改姓了花,唐朝的幾個人,如果生機勃勃的話,今天就是幾十萬了,一個國家來自叫婆利婆利國,一個國家叫訶陵國,婆利婆利國就是今天的汶萊達魯薩蘭國,這個國家有的人在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6年,婆利婆利國遣使入貢,有些人不回去了,就停在這裡姓花了。訶陵國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亞一帶,也是到這兒來做生意,就留在東南亞了,今天福建漳州,還有人說自己是汶萊一帶印度尼西亞那一帶的後裔,兩個姓,一個是訶姓,一個是花姓,而在漳州這一帶,這兩個字的讀音一樣,都念(he)。

第三,源於何姓,一些何姓變成了花姓。

第四,源於女真族,女真族有花氏。

第五,源於滿族,滿族非常古來的氏族,富珠哩族後來姓是花氏。

第六,源於回族,花姓是回族的大姓,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帶,這裡的回族有很多姓花的,西北不多。

第七,源於傣族,傣族分水傣、旱傣,是指生活在水邊的傣族和生活在山地的傣族,還有一支叫花傣,這一支的漢姓就叫花。

歷史上花姓名人,除了花木蘭以外,最早真正見於正史上的花姓名人,是在唐朝,像驍勇過人,當時討平四川段子璋謀反,的名將花敬定,大詩人杜甫專門為他寫過詩,唐末五代北方動蕩,民不聊生,北方民眾南遷,華姓概莫能外。宋元時期花姓在江南分布越來越大,今天的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均有發現。明初的大槐樹移民,還姓也是其中之一。到了乾隆年間,山東等地的花姓,闖關東進入東北。清朝嘉慶年間,貴州貴陽的花姓不得了,科甲連篇,中進士,中舉人像開了花一樣。

如今花姓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了,但是大家一定都想不到,遼寧的花姓最多,佔了全國花姓的人口的69%。說明山東東平的這支花姓,闖關東進入東北,在東北繁衍的非常昌盛。在老家,甚至南方的,可能慢慢倒反而衰微了,花姓的名人在民間特別有意思,花非常優雅,但是姓花的名人機會都是武將,花木蘭、花榮都是能打仗的人。

前面講到的唐朝名將花敬定,杜甫曾經有過一首詩,叫《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而杜甫寫的這首詩,在中國詩歌評論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課題。花敬定這個人武功高強,但是生活奢侈,而且非常狂妄,經常用一些不符合他身份和地位的禮儀,要享受一下和他的官位不相符合的娛樂,杜甫這首詩其實是在諷刺他。花姓排行第285位,人口18萬,佔全國人口0.014%。

方,姓的來源。

第一,炎帝之後,炎帝之後被封在方山,他的名字叫雷,方山就是今天河南禹州附近,稱為方雷氏,他的子孫一半姓方,一半姓雷,所以方雷是一家。

第二。出自姬姓,是周宣王的大臣姬方叔,平定南方的荊蠻,有功於周室中興,封於洛,其子孫姓方。

第三,出自姬姓,但是是從翁姓裡面分出來的,這一支分出來很晚,但是生命力和生殖力及其旺盛,宋朝初年才分出來,宋朝初年泉州有一個人,叫翁乾度,生了六個兒子,全部是進士,罕見,這個老爺子居然下令六個人,每人取一個姓吧,有姓洪的,姓江的,姓翁的,有姓方的,有姓龔的,有姓花的。居然起了六個姓,結果姓方的一支繁榮發達了。

第四,出自少數民族,今天的滿族、蒙古族、傣族、回族、土家族、朝鮮族、高山族等都有漢姓方姓。

方姓也是比較複雜,先秦的時候,方姓主要活動在河南,但一直不活躍。現在韓國的方氏,是比較大的姓,據說就是先秦的時候,從河南遷過去的。到西漢末年,方姓東遷今天安徽北部,開始發達起來,形成大族,唐朝的時候,方姓已經分布到中原、華東、江南各地,方姓一直以中原為中心,多次南下移民。

唐宋時期,我們看見在海南、廣東、福建已經有記載看到姓方的人了,宋朝時期,方姓主要集中在福建、安徽、浙江,一直到明朝,福建莆田方氏科舉盛況空前,科甲人物居然有三百六十多人。其中兩宋的時候,二十八對父子進士,二十六對兄弟進士,進士多大一百三十二人,別的是舉人。就是福建莆田一個地方的方姓。

明清兩朝,以安徽桐城方氏為代表的詩禮世家,使方氏的聲望達到頂峰,安徽桐城方氏不但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易學學派,而且開創了桐城派文風,桐城派文風代表了正宗,主宰了清朝二百多年的中國文壇,梁實秋先生曾經講過,「桐城方氏,甚門望之隆,也許是僅次於曲阜孔氏。」朱彝尊,清朝著名大學者講,「方氏門才之盛,甲於皖口,東南學者推為幟志焉。」當代也有學者講,桐城方氏是曲阜孔氏之後,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家族,是中國文化世家的絕唱。所以方氏被譽為中國第二大文化名門。安徽現在是當代方姓的第一大省,居住方姓總人口的15%。

方氏三聖,墨聖方於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第二就是墨,方於魯是明朝萬曆年間,著名的墨工,今天安徽歙縣人,他的家族都做墨。他原來在程君房家學做墨,盡得程氏真傳,三十歲以前創造了「九玄三級墨」,這個墨是國家級的東西了,他的制墨有獨創,是明朝制墨業,「歙派」代表人物,他有《方氏墨譜》六卷,做了三百八十五種墨,分為國寶、國華、博古、法寶、洪寶、博物六大類,現在誰要有一塊方氏墨,就不得了了,比黃金貴N倍。

聯聖方地山,中國最後一個聯聖方地山,1873年生,1936年去世,原名方爾謙,字地山,揚州人,出生於書香世家,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學者、書法家、楹聯家,當時有聯聖之稱。小時候母親很早就過世了,他和他的弟弟是由他的姐姐撫養成人的,他的父親方沛森,看到這對兄弟聰明的不得了,所以儘管困難,不廢教讀,年紀很小的時候就有才名,當時在文壇上就叫兩方,到了光緒十二年,也就是1886年,十三歲的方地山考中秀才,後來在北洋武備學堂教書,經常在《大公報》上發表文章,很有名氣,而且特別擅長寫聯語,聯語當中特別擅長寫嵌名聯,你把名字報給他,想都不想,嵌在上下聯里,寫的精絕無比,他在《大公報》上的文章,被袁世凱看中了,重金請去做家庭教師,教的袁世凱的幾個孩子詩詞、作文,文學修養都是非常好的,他和袁世凱的第二個兒子,袁克文成為莫逆之交,並且結為兒女親家,晚年收藏錢幣成為大家。後來有非常著名的弟子向他問學。

骨聖方先之,中醫骨科聖人級別的醫生,方姓這種級別的人才特別多,在一個行業里可以做到頂尖。方姓排行第63位,人口410萬,佔全國人口0.33%。

第十七集、俞 任 袁柳

俞、任、袁三姓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柳姓的來源也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所以可以說俞、任、袁、柳四姓都是比較古老的姓氏。那麼在史書中都記載了哪些關於上古名醫俞跗的神奇故事呢?任姓究竟是源自黃帝還是更古老的伏羲氏?姓和軒轅黃帝又有什麼特別的關係?除了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典故之外,還有哪些和柳姓相關的有趣故事呢?

武義縣俞源村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古村落,引發了國內外專家極大的興趣和關注。俞源村距武義縣城20公里,現有農戶700多戶,2000多人口,是目前全國較大的俞姓氏聚居地。據《俞氏宗譜》記載,明清兩代,該村出過尚書、大夫、進士、撫台、知縣、舉人等260人,村人讀書成風,歷代書香不絕。今天俞源人津津樂道地傳誦著有關劉伯溫的傳奇故事。傳奇之一是「七星神塘」。

任姓氏是古老的大姓,歷代與任姓有關的名人故事很多。比如任姓得姓始祖任不齊,比如司馬遷《報任安書》的任安,等等。

歷史上袁姓名人也不少,比如袁天罡,唐初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在唐太宗貞觀初年,袁天罡以相術預測已是名揚天下,唐太宗李世民曾召見袁天罡對其術數之精奇深奧大為稱讚。相傳武則天尚在襁褓中時,袁天罡曾為她相面。

我們現在經常祝福別人「安康」,據說這其實和柳姓有關。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今天為您解讀《俞任袁 柳》四姓。

俞,姓也有多種來源。

第一,出自皇帝臣子俞跗之後,是醫術高超,而且特別善於診脈,也是被中國認為是杏林之祖。俞跗就是見於《扁鵲傳》的,但是時間更早。是皇帝時期的一個名醫,他的子孫就以俞為氏。稱為俞氏,屬於以職業為姓,俞,在古代同治癒的,愈。

第二,出自春秋的時候鄭國和楚國公族,當中都有姓俞的。

第三,出自少數民族漢姓或改姓,這個也是非常多,我們現在知道,滿族、彝族、土家族、回族、朝鮮族都有俞姓。

第四,出自商超的俞族,他的子孫姓俞。

俞姓的得姓很早,皇帝的臣子就有姓俞,他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但是一直到隋唐以前,見於史籍記載的俞姓寥寥無幾,數的出來,就這麼幾個俞伯牙,東漢時候在於闐,也就是今天新疆和田南疆的重鎮,那時候有一個獨立的國家,叫于闐國,他有個王居然叫俞林,這應該不是漢姓,而是當地和田文,或者叫于闐語的譯音,東晉的時候,宣城,就是今天的安徽,發現有個人叫俞縱,南朝的宋,俞僉見於史冊,除此之外大概很難找到了,但是這幾條材料足以說明,隋唐以前俞姓已經開始南遷了,不然不會出現在安徽,建康。

唐代俞姓開始往廣東,往更南的地方遷,俞姓和別的姓比,在這一點上非常有意思,姓的遷移很少能說出到底是誰,為誰遷過去的,但是俞姓說的清楚,在武則天的時候,荊州江陵,是今天湖北了,那地方有一個人叫俞文俊,這個人膽子非常大,他發現新豐這個地方,突然冒出一座山來,俞文俊就說主要是女主居陽位。他就把這件事上奏武則天,武則天把俞文俊發配到了嶺南,所以廣東、廣西一帶的俞姓,是這位俞大膽的後代,這些資料表明唐朝以前,俞姓長期生活在,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人丁興旺,但是名人不多。

進入宋代以後,俞姓突然光芒四射,見於史籍的人眾多,明朝初期,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又開始打規模南遷。到今天俞姓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蘇已經以南方為主了,這三個省的俞姓人口佔了全國俞姓的70%。在歷史他的得姓始祖是俞跗,是傳說中的杏林之祖,據說神農嘗百草,當時跟著神農吃草的就有俞跗,俞跗是從實踐當中出來的,他不僅懂得用草藥,說他的醫術有八個字,「割皮解肌,洗滌五臟」。

最主要關於他的傳說,說是皇帝的小兒子禺陽病入膏肓,皇帝去請他,俞跗趕到的時候,這個小兒子已經氣若遊絲,命懸一線。俞跗當著皇帝的面拿出一把刀來,一下拉開禺陽的肚子,結果俞跗留下了一句至理名言,做醫生的首要條件是忘掉自己榮辱,忘掉自己醫療事故的責任,才能全心全意把心放在病人和皇者身上,見於《史記》的《扁鵲傳》。

在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浙江省武義縣有一個古村,叫俞源村,離開武義縣二十多里,現在有農戶七百戶,人口兩千多,是中國非常大的俞姓聚居地,這麼一個村在明清兩代,出過尚書、大夫、巡撫、知縣、進士、舉人一共260人,全部姓俞,這個村早就有規劃設計,是劉伯溫設計的,設計了七口水塘,今天還在,這七個水塘1997年被人發現了,就是北斗七星,嚴格布局,這七口水塘到現在都清澈見底,活水源源不斷,這也是中國最大的俞姓聚居地之一。俞姓排行第119位,人口140萬,佔全國人口0.12%。

任,姓很古老。

第一,源自伏羲和皇帝的後裔,相傳皇帝二十五子,得姓的十四人,一共得了十二個姓,這是中國最早的姓,這十二個姓裡邊有任姓。

第二,源自孔子的弟子任不齊,現在的任姓都把自己的得姓始祖,認作是孔子的弟子任不齊,任不齊是孔子的七十二個弟子之一。

第三,遠古妊姓衍傳,古代任姓是寫成妊娠的妊,這個姓大概是母系氏族殘留的。

第四,源自風姓,太昊之後,風姓之國,今天山東濟寧一帶,他的子孫姓任。

第五,其他改姓而來。

第六,少數民族採用漢姓,根據魏書的記載,巴族有一個統帥,巴就是今天四川重慶一帶,這個族的統帥漢姓姓任。西夏族裡邊也有姓任的,今天的哈尼族、瑤族、回族、滿族、蒙族。土家族、羌族都有任姓。

分布很廣,先秦的時候,任姓主要活動在,今天的山東、河南、湖北。秦漢的時候,任姓已經擴散到陝西、四川、廣東、浙江、江蘇、甘肅一帶。宋代的時候,任姓出現在。今天福建的移民。明朝的時候,任姓已經遍布全國。我們從今天來看,任姓第一大省是河南,佔了全部任姓人口的11%。

任姓是非常古老的姓,和歷代任姓相關的典故特別多。過去經常講一個官特別清廉,清如任棠水,任棠是一個人名,是東漢時期甘肅天水人,學問很大,很有名,但是不當官,在家教書為主,是當時著名的隱士,按照中國的傳統非常好,一個新的官員到了一個地方,首先要拜訪這個地方有名望的人。所以有一個叫龐參的人到這裡,當太守,他就去拜訪任棠,龐參是個了不起的官,能幹也禮賢下士。龐參到了任家,發現任棠不在門口等,他就覺得很奇怪,看到任棠抱著孫子一言不發,在門口放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放了一碗水,旁邊放了一棵剛從地里拔出來的薤,水和薤兩種東西放在這裡,什麼話也不說。跟著太守來的隨員,就大罵任棠,任棠理都不理,但是龐參就攔著身邊的隨從,說咱們走吧,我知道任老先生的意思了。龐參後來說,任棠老先生這是在教導我,和我們這些當官的,放一盆清水,是讓我們做水一樣的清官,拔一株薤,是希望我們能夠產出欺壓百姓的豪強,薤在地里是一種很霸道的草,他抱著孫子長跪在堂前,是希望我們這些當官的愛惜民力,撫恤老弱幼小,這個故事就傳下來了,甘肅西北地方的任姓,就經常稱自己為水薤堂,典故就在這裡,這個見於正史,《後漢書·龐參傳》,不是民間傳說。任姓排行第59位,人口420萬,佔全國人口0.34%。

袁,姓非常特別。

第一,出自姚姓。

第二,出自軒轅黃帝,是袁姓的主流。

第三,出自古代少數民族,在古代少數民族當中,有很多姓袁的,可是如今都沒有了。

第四,出自改姓,袁姓的改姓在歷史上特別厲害,山西洪洞大槐樹的姓袁的人,可能真不知道原來姓什麼,明朝崇禎年間,戰亂不停,有一個山東人叫袁葵,到山西洪洞當縣令,這個人是個清官,俸祿也沒有多少,又是災荒戰亂,他收養了幾百個孤兒、棄兒、和家裡養不起孩子,養起來以後,這幾百個孩子全姓袁,災荒過後,就讓大家把孩子領回去,他當完官就要回老家,這些人為了報答他的恩情,就姓袁了,還有一些孤兒領養回去的都姓袁。這一下多住幾百個姓袁的,崇禎到現在幾百年了,有很多代了,所以山西洪洞的姓袁的很多,很特殊,是為了紀念袁葵。

第五,少數民族中有袁姓,滿族、蒙族、回族、土家族、彝族、瑤族、白族、朝鮮族都有袁姓。

袁姓主要的,最早的發祥地是今天河南,慢慢的開始往外拔遷,由於戰亂等原因,袁姓就散布到各地,到宋朝的時候,江西、浙江、江蘇袁姓特別多。在宋代以前開始進入福建,宋代開始大規模地進入廣東,所以明清之際,袁姓就已經遍布全國了。

袁天罡,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一定是一個周易的高手。他是唐朝初年成都人,這個人善風鑒,屢試不爽,就是特別會相面,他最有名的一次是,武則天的爸爸請他去,給家人算命,武則天那個時候剛生下來,還抱著呢,而且還打扮成男孩的樣子,還沒說給武則天算呢,袁天罡就說不得了,說這位公子神色奧妙,前途不可限量。武則天一睜眼,袁天罡就說這事貴人中之最貴者也,但是他說這是一位小姐吧。

袁天罡是唐朝,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雖然關於他看相的神奇故事,在新舊《唐書》中有不少記載,特別是他給武則天看相的故事,更被描述的神乎其神。但現在看來,這是都是當時統治者為了鞏固地位,神化自己,是強調君權神授的附會而已。

歷史上我們知道裝瘋賣傻,裝瘋賣傻的冠軍也是姓袁的,這個人叫袁凱,在明朝初年是一個官,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要圈決,要處決的囚犯,袁凱是這方面的官,朱元璋就讓他拿給太子看一看。黃太子就拿筆刪掉了很多,朱元璋一看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做壞人你做好人啊,朱元璋不高興了,就問袁凱,說貞於太子哪個更仁慈一點?袁凱當時就覺得問題嚴重,這裡面有殺機,說皇上對,皇上總有死的一天,太子當皇上,日子就不好過了,如果說太子對,立馬就報銷了,沒話跟你說了。他想了半天說,陛下對於這些人處以極刑,在法律上講是對的,但是太子原諒這些人,說明太子心地仁厚,朱元璋認為他是耍滑頭,兩面討好,就把他關了起來,後來又把他放出來了。但是給朱元璋留一個影響這是一個袁滑頭,只要一開會,就問袁滑頭來了嗎?

袁凱一想這事更不對了,不能當官了,所以他就進一步裝瘋賣傻,就裝給朱元璋看的,有一天上朝的時候,摔了一跤中風了,傍邊的人亂作一團,朱元璋命人拿來貼鑽,就往腿上鑽,這個人裝瘋的意志非常了得,咬緊牙關,被鑽的腿上全是血洞,依然做堅決中風狀態,朱元璋一看像是真的,就說你別當官了,趕緊走吧,一般人回家就不裝了。但是這個袁凱裝瘋賣傻的技術難以想像,高度警惕,時刻裝瘋,他就知道朱元璋會派人來看他,他在老家還是裝瘋,叫家人打了一根鐵鏈,掛在自己的脖子上,出門叫人牽著。

但是朱元璋也是一個高手,就下詔重新委任他一個非常高貴的官,儒學教授,這個時候就見底了,你拚命不當,這是一種選擇,但是這袁凱是真了得,去當了,依然拖著鏈子去當,但是他厲害在哪兒?因為是儒學教授,天天在位置上坐著,帶著鏈子長小曲,這一下朱元璋徹底暈了,這是中國裝瘋賣傻的第一人,躲過了朱元璋殺戮功臣的狂潮。袁姓排行第36位,人口700萬,佔全國人口的0.54%。

柳,姓來源。

第一,出自姬姓,這裡面最有名的人,或者說柳姓的始祖柳下惠。

第二,出自羋姓,是楚懷王的孫子叫心的後代。

第三,出自改姓。

第四,少數民族中的柳姓。

柳姓發源於河南北部,六國滅了以後,柳姓進入山西境內,並且逐漸遷到現在河東,山西永濟一帶,河東柳氏是望族。唐以前,柳姓已經到了今天的四川、廣西、福建等地,唐以後,柳姓在南方興盛,廣為分布。明朝大槐樹移民,柳姓也是眾姓之一,清朝開始,柳姓比較多的去了台灣,或者海外。

和柳姓關的典故,柳下惠最有名,我們不說。現在過年過節都要祝賀人家幸福安康,原來祝的幸福安樂,現在是安康,快樂和健康,其實不是這麼回事,典故和這枚關係。宋朝有一個秀才叫柳冕,這個秀才有個特點,學問大但是忌諱也大,他去參見考試,周圍人和自己說話,他嚴格規定,不許說樂、落這樣的音,僕人當然很注意,但是有不小心說錯的時候,就挨打,打個半死,於是,僕人就把安樂的樂說成康,關安樂叫安康,發榜以後,柳冕不敢看,就問僕人中沒中,僕人看完跑回來說,秀才康了,就是落榜了。安康這個典故是這麼來的,現在如果咱們有機會到山西晉城,可以去看看那裡的柳氏故居,是柳宗元後代的聚居地,一直到今天保存極好,全是古建築整個村落,外面有圍牆隔開,這是全國保存最好,最古老的原生態的柳氏聚居地。柳姓排行第133位,人口114萬,佔全國人口0.09%。

第十八集、酆 鮑 史唐

酆姓雖然是一個非常罕見的姓氏,但是他們的血脈純正。就人口數量而論,鮑姓不是大姓,但是歷史上人才輩出。史姓和唐姓是相對人口較多的大姓,歷朝歷代名人典故眾多。那麼酆鮑史唐這四姓的姓氏來源究竟是出自哪裡?關於這四個姓氏的歷史名人和典故傳奇又都有哪些呢?

酆是一個非常罕見的姓氏了,歷史上比較著名的酆姓人物----酆去奢是出現在道教傳說和地方傳說中的有名人物。

就人口數量而論,鮑姓不是大姓,但是歷史上人才輩出,比如管鮑之交和二鮑糾慝,都是和鮑姓有關的著名典故。

江蘇溧陽史氏祠堂有副對聯:「祖孫父子、兄弟叔侄,四世翰苑蟬聯,猶有舅甥翁婿;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八榜科名鼎盛,又逢己亥寅申」。指的就是清朝時期的史鶴齡從康熙年間入翰林後,其子、其孫、侄孫、曾孫、女婿、外甥相繼為翰林,堪稱海內無第二家。

三國曹植的《求自試表》里說:「絕纓、盜馬之臣赦,而楚、趙以濟其難。」

其中「絕纓」這個典故源於漢代劉向的《說苑·復恩》,講的是春秋時期楚國將領唐狡的故事。

另外唐姓總祠堂乃是山西太原著名的晉祠,晉祠位於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水的發源處,是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迹遊覽勝地。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今天為您解讀《酆鮑史唐》四姓。

酆姓來源

應該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十七個兒子姬子於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姓篡》、《通志·氏族略》等記載:豐氏、酆氏始祖為周文王姬昌之子子於,起源於西周初年。豐,本為商王朝末期崇國君主崇侯虎的屬地。周文王滅崇國後,改其地名為豐邑。到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王朝之後,敕封自己的弟弟、即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子於在豐邑,拱衛京畿,爵為侯爵,史稱「豐侯」。這在史籍《史記》中記載為:「豐國,侯爵,始封文王子。今陝西西安戶縣東五里有豐城。」杜預注「豐國在始平戶縣東。」到了周成王姬誦執政後期,就改變了周武王的旨意,不再讓豐侯當豐國的首領了。按史籍《竹書紀年》的記載:「成王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從,歸於宗周,遂正百官,黜豐侯。」也就是在公元前1084年(待考),周成王廢黜了愛酗酒誤事的豐侯,這個姬姓豐國成為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國」。在豐侯被廢黜後,豐國亦消,其後裔子孫遂散居各地,約以原封邑名為姓氏,稱豐氏。到了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詔令規範漢字,在許多地名的原字上皆增加了「邑」偏旁,以表示其專指地名。而「豐」字添加了「邑」偏旁,就成為後世的「酆」字,諸多史書因之改豐為酆。此後,豐氏一族逐漸形成了豐氏、酆氏兩大支系,皆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豐氏、酆氏正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行的文字簡化過程中,由於「豐」字被簡化為「豐」字,該系酆氏族人多有自行誤簡為豐氏者。

得姓始祖子於。酆姓出自姬姓,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後代。根據《元和姓纂》上的記載,上古時,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將他的弟弟(即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子於封於酆邑,享用那裡的物產,酆姓就由此產生的。酆邑就在現今的陝西省戶縣一帶,古時那裡農作和桑葉都盛產,是個好地方。武王的這個弟弟受封后就稱為酆侯,他的後代以酆為姓,散居各地。因為酆侯太喜歡醉酒,周朝朝廷覺得由他治理酆邑不合適,在周成王執政時,就改變了周武王的命令,不讓他當那裡的首領了。酆侯的兒孫們就約好,以後不管到那裡,都姓酆。故酆氏後人奉子於為酆姓的得姓始祖。

酆 隆:西晉時期封新城侯,始居洛陽。由晉及唐,酆隆第十四世孫酆徽任江西吉州別駕,遂家于吉州。遞傳至酆遜,由豐城縣黃埠遷臨江府清江縣車溪。再傳至酆承亶,向服賈鄂漢,清乾隆間土匪起,迂道回梓,路出平江獻鍾,見其山水秀麗,遂購市廛居之。生酆啟囗、酆啟陯、酆啟隈三子。子孫日繁,散佈於平邑獻鍾、長壽、百峰洞及長沙縣。

遷徙分布

酆氏或是典型的漢族姓氏,而今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與台灣省均未進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一百零一位門閥。

酆氏遠祖始於西周王朝,據通志氏族略上記載,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於酆地(今陝西戶縣),封為侯爵,稱酆侯。其子孫後代就世代以國號「酆」為姓氏。因此,酆氏出自周朝王室,起源於姬姓。

古時酆邑的農作物和桑葉都盛產,是個好地方。酆氏子孫世代繁衍於京兆北部一帶。

唐朝時期,京城建於長安,是當時酆氏族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據典籍《辭海》的注釋,酆侯之地古名為「鄠」,位於長安西南,澇水東岸,夏時扈國,秦為鄠邑,漢置鄠縣,即今陝西省戶縣。這便是全國酆氏人家最早的發源地。

追溯中國的歷史,在周朝以前沒有這個「酆」字,至周文王分封第十七子酆侯之後,「酆」字開始出現,只有兩種意思:一是姓氏,二是地名。

「酆」字三千年以來在筆畫和結構上沒有發生過任何變化,是相當古老的姓氏。雖然酆氏人口比較少,在中國歷史上也比較低調,但是作為酆氏的人應引以為自豪是:酆氏代表了姬姓血脈的「純正」。

歷史名人

宋代衢州龍丘人,家住於九峰山下。少入道,遊學道術,精思忘疲。年三十餘,便居處州松陽縣安和觀,其觀即葉靜能故鄉學道之所。而觀北五里有卯山,高五十餘丈,相傳雲漢張天師及葉靜能,皆居此山修道。去奢慕前事,登其山結庵以居。後觀中道士,相率山下居人為構屋,及造堂殿。設老君、張天師像,及葉靜能真影,朝夕焚修朝禮。山東南有一方石,闊二丈余,平若砥,蓋天然也。去奢常坐其上,拱默靜想,一旦感神人,謂之曰:張天師有斬邪劍二口,並瓶貯丹在此石下,可以取之。去奢謝神人曰:此石天設,非人力可加。自惟荒謬,守真而已。托茲山棲獲安,久蒙聖佑,丹之與劍,詎可輒取?神人曰:但勤修無怠,劍丹自可立致。後三年,神人乃以劍丹送於去奢。劍乃張天師七星劍。丹以石匣藏之,一瓶貯之,傾葯有斗余,如麻子,紅色光明。去奢自服及施人,有疾皆愈。時麗水縣人華造,因中和年荒亂之後,擁土人據岩險。

浙東連帥具以上聞,朝廷議欲息兵,乃授造以刺史。而造兇險,聞去奢神與劍丹,乃以兵圍其山,取去奢並劍丹,到州奪其劍丹,而囚鎖去奢於空室中。時方炎暑,一月日不與之水,造為去奢已斃矣。及開室,見神色儼然,顏狀紅白,愈於來時。造驚異,乃卻送去奢歸山,劍丹留之。一夜風雷,飛鳴失所,去奢聞劍卻歸石下爾。後居後居山十五年余,每言常見龍虎異鳥,行於庭際。安和觀道士多寓山頂燒奏,見龍虎鳥跡,咸驚異之。

去奢不食多年,或人穢觸其山,春冬則猛獸來驚,秋夏則毒蛇所螫。去奢又言,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見雲龍、雷公、電姥、神鬼甚眾,或到此相見,咸有禮焉。又寄宿道士,夜聞去奢所居靜室,若與人談話,竊窺之,惟聞異香滿室,及環佩聲。或見有戴遠遊冠、絳服、螺髻垂髮、碧綃衣男女四人對坐,侍從皆玉童玉女,光明照身,復有神人遠立於側,而道士皆不敢驚,但虔敬而已。一日,去奢告道士曰:恐當離此山去,不長相見也。後數日,有彩雲鸞鵠,聲樂滿空,徘徊山頂。後有綍輿幡幢,靈官駕龍鹿,皆五色,亦騎鸞鳳迎,去奢升天而去,山下道俗觀望者甚眾。

鮑姓來源

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之後,以邑(國)名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系出姒姓,夏禹後。春秋時杞公子有仕齊者,食采於鮑,因以命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記載,春秋時期,夏禹的裔孫姒敬叔(杞公子)仕於齊國,被賜封食采於鮑邑(今山東濟南歷城),其兒子姒叔牙以邑名為自己的姓氏,稱鮑叔牙,尊稱鮑子,他以知人善交著稱千古。鮑叔牙,公元前?~前644年。自青年時期起,鮑叔牙即與管仲相交為友,深知管仲之賢。起先鮑叔牙於事公子小白,管仲則事於公子糾。後在周莊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為爭奪齊國君位,管仲箭射公子小白中鉤,及至公子小白於搶先回國即位,是為齊桓公。鮑叔牙後來被齊桓公任為國相,擬任鮑叔牙為上卿。他力勸齊桓公將囚拘的管仲開釋,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流傳千古的成語「鮑子遺風」、「管鮑之交」,便是源於他們二人之間的友誼故事。二人相佐齊桓公九合諸侯,成就了齊桓公的春秋霸業。故而,後世言人之相知,必稱管鮑,世傳美談。在齊桓公執政時期,齊國空前強大,而鮑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終如一地禮讓、尊重、信任。管仲曾感嘆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在鮑叔牙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其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世代相傳為鮑氏,史稱鮑氏正宗。

源於風姓,出自遠古第一帝伏羲氏,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唐朝學者司馬貞在《三皇本紀》中記載:「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北魏時期的著名學者酈道元在《水經注·渭水》中也記載:「故瀆東逕成紀縣,故帝太皡庖犧所生之處也」。清朝學者王念孫在《讀書雜誌·淮南內篇·季子》中也記載:「伏犧字,《漢書》皆作宓。庖字古讀若浮……、宓聲相近,故宓犧或作庖犧。」庖犧氏,就是遠古第一帝伏羲氏,是為其別稱之一,他教會人類烹食而餐,使人類擺脫了茹毛飲血的蠻荒狀態,因此被稱為庖犧氏。

「庖」字,在春秋戰國時期與「鞄」、「鮑」有通假之義,因此在庖犧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諧音字「鮑」為姓氏者,稱鮑氏,是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申鮑胥,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申鮑胥,是歷史上著名的楚國愛國英雄,為伍子胥的好朋友。周景王姬貴二十三年(楚平王熊棄疾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聽信了大夫費無忌的讒言,將太子太傅伍奢及其長子伍尚殺害,其幼子伍員(伍子胥)被迫逃奔吳國。臨行前,伍員忿忿地對申鮑胥說:「我必覆楚國!」而申鮑胥則回答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到了周敬王姬丐十五年(楚昭王熊壬十年,公元前506年)年末,吳王闔閭率領吳國大軍及孫武、伍員、伯嚭等人,並聯合了唐、蔡兩國共伐楚國,楚軍大敗,郢都淪陷,楚昭王棄國出奔。伍員掘開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以泄其滅家之忿。正在楚國處於幾乎被吳國滅亡的危機關頭時,申鮑胥卻獨自一人跑到秦國請救兵去了。申鮑胥到了秦國後,向秦哀公說明來意並請求秦國趕緊出兵援救楚多,秦哀公不願意惹事,因而再三推辭,不肯出兵。申鮑胥看到這種情況後,內心焦急萬分,於是他連續七天「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秦哀公被其愛國精神所感動,終於作出了出兵救楚的決定,並派子蒲、子虎二將率領五百乘戰車前去救楚國。周敬王姬丐十六年(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年初,秦國救兵及時殺到楚國並向吳軍發起猛攻,吳師敗績。當時,越國乘吳國以傾國之師大舉伐楚時,趁吳國國內空虛的機會舉兵伐吳國。迫於這種不利形勢,吳王闔閭只得撤軍。吳軍敗走後,楚昭王才得以返國。事後,當楚昭王對申鮑胥進行嘉獎時,申鮑胥卻反而逃走了。後來在周元王姬仁二年(楚惠王熊章十五年,公元前474年),楚惠王派遣申鮑胥出使越國,越王勾踐還曾向其請教如何滅吳國的策略。

在申鮑胥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鮑氏,後有簡筆為包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少數民族。

得姓始祖

鮑叔牙·夏禹裔孫敬叔之子,春秋時齊國大夫。其父敬叔被封於鮑,叔牙開始以封邑為氏,稱鮑叔牙。叔牙少時與管仲友善,管仲家貧母老,他常給以資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亂政時,管仲隨公子糾奔魯,他隨公子小白出奔莒。及襄公被殺,小白得內援回國,被立為齊君,擬任他為上卿。他力勸桓公將囚拘的管仲開釋,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鮑之交,世傳美談。鮑姓子孫也就尊這位德行高尚的鮑姓先人為其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鮑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九位,人口約有八十二萬四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06%左右。

先秦時期,鮑姓很少為人所知,其主要活動在山東地區。宋朝時期,鮑姓大約有8萬1千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當時鮑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省,約佔全國鮑姓總人口的30%。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安徽、浙江、江西、山東、江蘇等。明朝時期,鮑姓大約有8萬4幹人,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後。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浙江、安徽,這二省約佔全國鮑姓總人口的66%。明時浙江為鮑姓第一大省,占鮑姓總人口的43%。其次分布於陝西、江蘇、山東、江西等。全國形成以浙皖蘇、陝西為中心的兩塊鮑姓分布區。

當代鮑姓的人口大約有67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54%,為全國第一百七十九位姓氏。自宋朝至今l000年中,鮑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態勢。鮑姓目前主要分布於浙江、山東、青海、江蘇,這四省大約佔全國鮑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布於湖北、安徽、河北、河南,這四省的鮑姓又集中了23%。浙江為鮑姓第一大省,占鮑姓總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以東部浙蘇、西部青海為中心的兩塊鮑姓分布區。鮑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見圖179)表明:在青海東部、甘肅西部、內蒙古西部和東北部、黑龍江西北和東部,鮑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26%以上,中心地區可達鮑4.2%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2.2%,居住了大約在浙滬蘇、山東南端、安徽大部、贛閩北部、吉林中部和東段、黑龍江中部、南、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鮑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3%一o.26%之間全國總面積的12.6%,居住了大約30%的鮑姓人群。

史姓來源

源於姬姓,出自周朝太史官尹佚,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尹佚是見於史籍最早的史氏人物,古代文獻多把他推為史氏始祖。西周初年,尹佚出任太史一職,為人嚴正,後人把他作為史官的楷模,並將史佚、姜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西周四聖」。據史籍《新唐書》、《元和姓纂》等書的記載,史氏源於於西周太史尹佚。相傳尹佚為人正直,忠於職守,與姜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當時「四聖」。他曾經受命觀察天文、制訂曆法並且記錄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極受周王的賞識。

尹佚終身為周朝太史,歷史上又稱他為史佚,後人讚揚尹佚是史官的楷模,據說他的子孫世襲史官一職。在姓氏制度發生變化,逐漸成為單純個人或家庭代稱的時代,史佚的子孫後便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史氏。

源於外夷,出自隋、唐時期「昭武九姓」之史國,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唐朝時期,有一西域康國支系(今祁連昭武城)史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為「昭武九姓」諸小國之一。

史國在唐朝時期遭受大食國人(古阿拉伯帝國)的逼迫,有不少族人遷居中原以尋求唐王朝的保護,唐王朝當時將其安置於水草肥美的蒲昌海之地(今新疆羅布泊),其族人中有按漢俗以故國名漢化為姓氏者,稱史氏,時代相傳至今。

源於官位,出自遼國時期官吏史館學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遼國時期,設置有史館學士這一官職,於遼景宗耶律·賢在保寧八年(公元976年)所設,歸屬於南面朝官國史院,地位在兼修國史之下,主要職責是編纂契丹民族的國史,即內史,多為耶律氏族人中有學識之人擔當。

在史館學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漢化為姓氏者,稱史氏。

源於少數民族。

得姓始祖

倉頡、史佚(尹佚)。黃帝玄孫帝嚳高陽氏之子棄。尹佚:周成王史官,史家稱為史官典範,後人以其職為姓史。

遷徙分布

史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約三百零七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9%左右。

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氏就相當廣泛地分布於全國各地。

西漢時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陝西長安縣西北)。史丹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高淳縣固城鎮)。史丹裔孫東漢史苞的後代,於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遷至河西健康(今甘肅高台縣)。史丹後代又有一支遷至高密(今屬山東),還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陝西西安)。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東漢時,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屬四川)。

今河南開封、洛陽、民權皆有史氏;唐五代時,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還分布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後,史氏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新加坡等國家。

史氏起源複雜,自以官為姓稱史氏後,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至魏晉南北朝時,在中國北方就已形成了五個郡望,郡望中的史氏主要源於漢朝史丹之後。

另據學者考證,源於安徽宣城的史氏族人皆為倉頡之後,從湖北武昌分支出來的史氏族人則為尹佚(史佚)的後裔。

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氏族人就相當廣泛地分布於全國各地,因政治,戰爭等多方面的原因,後面離開中原遷徙的史氏族人部分移民,又改為姓石。

西漢朝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陝西長安)。史恭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溧陽埭頭鎮)。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漢時期,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四川青神)。今河南開封、洛陽、民權皆有史氏族人分布。

史丹裔孫、後漢歸義侯史苞的後人,在西晉時期因避永嘉之亂遷河西建康(今甘肅高台),遂形成當地望族;史丹孫史均,其兒子崇東漢初年累官至青、冀二州刺史,封溧陽縣侯(今江蘇溧陽埭頭鎮),後遂率子孫定居溧陽,形成溧陽史氏望族;史丹裔孫史節為唐禮部侍郎,遷高密(今山東高密),後形成高密望族;史丹有一孫史壙留居長安(今陝西西安),其中遂為京兆望族。這期間,突厥阿史那氏改姓為史氏後,在河南一帶繁衍,成為當地一大姓氏。西漢末,史氏族人已入遷廣東、廣西。東漢時,遷入四川。

史氏族人大舉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至唐、宋之際已分布江南許多地方,宋、明以後,史氏族人遍布全國。

唐末五代時期,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

宋朝時期,今江西、河北有史氏。

至明朝時期,史氏族人還分布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

清朝以後,史氏族人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新加坡等國家。

今日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東為多,兩省史氏約佔全國史氏人口的37%以上。

唐姓來源

出自祁姓和姬姓,為黃帝軒轅氏之後。相傳帝堯是黃帝軒轅氏的玄孫,姓伊祁,名放鄖,堯是他的謚號。他最初被封於陶,後來遷於唐,所以被稱為陶唐氏。成為天子後,開始以「唐」為國號,所以又稱唐堯。堯做了100年天子後禪位給舜,堯死後,舜封他的兒子丹朱為唐(今山西省翼城縣)侯。到周武王時,唐侯作亂被成王所滅,唐國之地就被改封給成王之弟唐叔虞,原來帝堯的後裔則被遷往杜國,稱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的,稱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孫也以國為氏,後來就姓了唐。同時周昭王時,曾封丹朱之後在魯縣為唐侯,被楚滅後,其子孫也姓唐。春秋時,又有一支姬姓唐諸侯國,被楚昭王滅後,其後人也稱為唐氏。還有複姓唐山姓、北唐姓改為唐姓。以上這5支唐氏,均源自軒轅氏。

源於西南夷,出自東漢時期白狼王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後漢書·南蠻傳》所載,漢代時南蠻白狼王為唐姓。古稱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數民族普米族的先民。普米族,自稱培米、拍米、批米,普米語中「米」意為人,培、拍、批是一音之轉,都是「白」的意思,即普米語的漢義為「白人」。普米族的他稱較多,漢文史籍依其自稱而寫作「般木」或「白狼般木」,即白狼族人,稱白狼夷。至晉朝時期,以他稱而寫作「西蕃」,清朝以後稱之為「西番」。在其周圍的少數民族中,藏族、摩梭人稱之為「巴」,彝族則稱其為「俄祝」,納西族稱之為「博」。清朝時期撰著的《雲南通志》、《維西見聞錄》等史籍中,亦將普米稱為「巴直」。普米族最初只有以上八大漢姓,其它普米族漢姓大多是後來才發展起來的,例如格母部落的漢姓已發展為郭、楊、馬、董、煙、肖、龍、宋、項等等。

這四個普米族部落現今主要分布在木里鹽源後所、右所、中所、寧蒗蒗蒗、永寧、寧蒗溫泉、拉伯、西川、木底箐、翠玉、紅橋、新營盤、戰河、跑馬坪、永勝、麗江、維西、寧蒗金綿、西川、新營盤、寧利等地。從整體看,大分散小聚居是普米族分布的一個特點。普米族大部分與其他民族雜居,使之形成了開朗。豁達、豪放的民族性格。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為氏。今瑤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布,多為明、清時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運動中,被地方漢族最高行政長官賜予的漢姓,亦有漢族兵員駐守邊疆時與各民族聯姻後帶入的漢姓。

得姓始祖

唐堯(伊祁放鄖、姬放鄖、帝堯)、唐叔虞(姬叔虞)、唐仁祖(唐古直·仁祖)。

唐伯徵:駕前指揮,字遠稽,號遂良,葬寧邑七都八區石都□□,而左□山午山子向,隸丁癸石墓碑記山禁員,後裔步亨及衡英竹筠三契據。元配:高氏,封安人,葬楓樹山子山午向。子三:寶珍;珠;瑞。續配:謝氏,封安人,葬楓樹山高安人瑩同向石墓。子一:寶璌。是為善邑唐氏始祖。

唐 佑:字承裕,仕唐,任兩廣節度使,賜紫金魚袋,誥授銀青光祿大夫致仕,居道州鵝頸觜,繼居衡州踏水橋,後遷於潭生沒闕,諭葬於本邑淦田舊一百三都,今十六都十甲,地名金煙衡戌山,辰向有碑有志有圖有傳有墓田十二畝。元配:黃氏,誥授一品夫人,生沒葬闕。生子三:唐潼,唐灒,唐汴。是為金田唐氏在城堂始祖。

唐寧雄:仁公長子,名剛行四,唐朝中和間任豐城令避亂歸歸隱路過唐溪見山水秀麗遂由米嶺而遷歸焉,公謀謨神斷慷慨激烈正直自如既明且哲避地避地卒,創家業卒葬本都隴雲山,按米嶺古屬筠州今隸奉新。元配:諶氏,五里人,卒葬與夫合墓。子二:進瞻;進穩。是為湖南瀏陽唐氏始祖。

唐壽興:丕謨之子,字松齡,號禮翁行敬四,公襟懷淡宕嘯傲山水因念,祖訓萬邑可家遂契妻子而遷焉,其才猷經濟道德文章真足垂裕後世綿遠無窮迄今五百餘年。蕃衍湘贛歷傅不朽者皆,公厚德之所致也,壽九十有八沒葬江西萬載城外塗陂真武形。元配:熊氏,沒葬萬載一都柞柱窩口虎形。繼配:趙氏,沒葬塗陂真武形與夫合墓。子二:虎,世居萬邑;彪,遷居瀏邑。是為湖南瀏陽唐氏始祖。

遷徙分布

唐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人口排行榜上名列第16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一千六百萬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16%左右。唐姓發源地當有四處:陝西、山西、豫魯(今河南、山東間地)、湖北。上述陝西、山西、豫魯三地在發展中成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帶,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秦漢時,唐姓分布於江蘇、江西、四川、廣東、安徽、浙江、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據載,戰國時魏國人唐雎之孫唐厲遷於沛國(今屬江蘇),唐厲四世孫唐都任臨邛(今屬四川)令,唐都之孫唐林被封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穎川(今屬河南),唐蔚之三世孫唐帽任會稽(今屬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陽(今安徽當塗縣東北)太守。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蕩不安,北方戰火連天,唐姓人隨著南遷隊伍,更廣泛地分布於南方各地。此時,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在那時任孫吳政權中的尚書僕射一職,唐固三世裔孫唐彬任晉鎮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涼州(今屬甘肅)刺史張軌之女,遂把家安到涼州,唐熙之子唐鄆任前涼凌江將軍,從涼州遷居晉昌(山西定襄縣西北),後發展成為唐姓歷史上最大郡望。唐鄆之曾孫唐瑤任西涼晉昌太守、永興侯,唐瑤之孫唐褒任後魏華州刺史、唐純任後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後魏涼州太守。隋唐時期,隨著河南固始人陳元光開漳入閩,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瑤的七世孫唐休王景任職宰相。宋元時又有唐姓人遷居南方,由北方發展而來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於南方了。明清時,又有唐姓人移居台灣,遠徙海外的。

第十九集、費廉

在《百家姓》中,費、廉兩姓都不是很大的姓,但是人們對它的誤讀不少,其中費(fèi)姓,有一支應該讀成費(bì),但是現在都讀成了費(fèi)。因廉頗而讓人們熟知的廉姓,其實不是很大的姓,但在人們的印象中,廉姓應該是一個大姓。那麼這兩個姓氏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態呢?

同時費姓雖然不是一個大姓,但是歷史上名人不少,費姓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費長(zhang)房,他們是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但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廉姓被人們熟知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廉頗,在人們的印象中,廉姓應該是一個大姓,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廉姓是人數不多的小姓。《百家講壇》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為您解讀《費廉》。

費姓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遠古帝王顓頊裔孫大費次子若木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相傳,顓頊是黃帝孫,有裔孫伯益,伯益曾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於費(今山東費縣),他有個裔孫叫大費。

大費有子二人,其中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繼承爵位而淪為平民,遂以父名為姓氏,稱費氏,以標明自己的血統所出,其後代相傳姓費至今,正確讀音作fèi。

源於姒姓,出自夏禹後裔費昌、費仲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姓纂》、《軒轅黃帝傳》記載:「夏禹,亦黃帝之玄孫也,姒姓。」夏禹的裔孫費昌,在夏王朝末期為卿大夫,他曾多次勸諫夏桀,但夏桀不聽,依然殘暴故我,費昌大失所望,毅然「去桀奔商」。商湯非常歡迎費昌的到來,給他的封國叫作費國(今河南偃師氏緱鎮),其後裔子孫就以國名為姓氏,稱費氏。在費昌的後裔子孫中,有個人叫費仲,是商末紂王身旁著名的的佞臣。在殷商王朝覆滅之時,費仲被周武王姬發所殺,並傳首號令,以為禍國殃民者戒。其後裔子孫則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費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費氏的正確讀音作fèi。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費序父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春秋時期,魯國有大夫費序父,其後裔子孫因他以費(今山東魚台)為食邑,後世子孫遂以封地名為姓,稱為費氏,正確讀音作fèi。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楚國大夫費無極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為氏。姓氏音讀作fèi。據史籍《姓纂》記載,春秋時期,魯懿公姬申的孫子姬無極的封邑在山東費縣西北,時人稱費無極。在費無極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費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費氏正宗。費氏族人大多尊奉費無極為得姓始祖,其正確讀音作fèi。

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魯桓公之子季友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為氏。據史料《梁相費泛碑》記載:「魯桓公子季友為大夫,有功封費,因氏焉。」春秋時魯桓公的第四子季友受封於費邑,子孫以費為氏。這一支來源比較單一,主要是由春秋時魯桓公之子季友而來,以封邑名稱為姓。魯桓公姬允是周公旦的後代,在周公長子姬伯禽被封於魯國後,傳至第十五代君主就是姬允,擔任魯國國君。後來,魯桓公生子二人,其長子即魯庄公姬同,在魯桓公去世後得以繼承爵位;次子即姬季友,在魯庄公時期以君主胞弟身份成為魯國上卿,執掌朝政。尤其是在魯庄公去世後,季友的權力更為集中,他擁立魯庄公之子姬班為君主,自己獨攬大權。後來,季友的專權引起其他貴族的不滿,一位名叫慶父的人乘機作亂,殺死國君姬班,季友也被迫逃亡陳國。此後,季友在陳國的幫助下回到魯國,繼續任執政,並立姬班的兒子姬申為國君,姬申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魯釐公(魯僖公)。

魯釐公執政時期,為表彰季友安定社稷之功,把國中的費邑(今山東魚台)分封給他作為食邑,他及子孫後來也在那一帶發展繁衍,再後來就以封邑的名稱為姓氏,稱費氏,正確讀音作bì。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鮮卑拓拔部費連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鮮卑族費連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執政時期,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至洛陽(今河南洛陽)之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將鮮卑族的多音複姓多改位單字漢姓,其時,費連氏改漢姓為費氏,讀音作fèi。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郭爾羅斯氏,亦稱郭洛羅斯氏,源出元朝時期豁羅剌思氏後裔,內扎薩克氏族中也有此姓,以部為氏,世居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rlos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鄂溫克族郭爾羅斯氏多冠改漢姓為費氏、郭氏、高氏等,其讀音皆作fèi。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費佳氏,滿語為FeigiyaHala,祖先原為漢族,源出費序父一系,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海西女真,世居訥殷江(今吉林撫鬆鬆花江上游流域),後多冠漢姓為費氏。

⑵滿族費莫氏,滿語為FeimoHala,為滿族老姓,是八大姓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費氏、莫氏、馬氏、麻氏等。

⑶滿族費雅氏,亦稱蜚雅氏、富義氏,滿語為FeiyaHala,世居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後多冠漢姓為費氏、富氏。滿族費氏讀音皆作fèi。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費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費氏,世代相傳至今。

費姓始祖

Fèi音費氏得姓始祖:費無極

春秋時期的魯國大夫費無極,因受封於費邑,他的子孫以封地名為姓。費無極的後裔「以地為氏」,當時的費邑,就在現在的山東省魚台縣的西南方的「費亭」,相傳就是以前魯國費邑的舊址,是這一支費氏的最早發源地。望族居於江夏郡(今湖北省雲夢縣東南部)。此支Fèi音費氏為江南費氏的得姓始祖支系。

Bì音費氏得姓始祖:姬季友

春秋時期的魯國魯桓公的兒子、宰相季友,因受封於費邑,其後世子孫以受封邑作為姓氏。根據《姓氏考略》上說,魯桓公子季友為大夫,後代因以為氏。這個費邑(今山東費縣的西南一帶),但與山東魚台縣那支費氏來源有所區別。望族居於琅琊郡(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此支Bì音費氏為山東費氏的得姓始祖。

費宣:北宋末以子任宦遊長安,尋避兵東南來桐城,遂家焉。為桐城費氏始祖。

費伯祥:明洪武時自無錫遷居常州西盪下,是為西盪下費氏始遷祖。

費錦章:明季避兵由桐城遷居合肥東鄉三十里鋪南首。為合肥費氏始祖。

費俊齊:明宣德間由吳興遷居江陰。為江陰費氏始祖。

費孟綽:字茂叔,先世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高竹鄉早禾徙茶陵孟家巷,屢積軍功特,封費判官加授光祿大夫。元配:楊氏,孺人以公貴贈夫人。宋宗端平年間,與兄費孟思、費孟當遷安公復徙古塘,基兄弟先繼逝同葬安仁安平司沙坊合江洲,清嘉慶乙亥年公兄弟三人子,姓袁、呂、費,同築祖墳,頃遭安仁豪棍李普詩等,籍伊祖墳排形占興,訟,安邑令賈寧讞斷合江洲祖墳,任袁、呂、費三姓掛掃山,屬山兩造,毋許進葬,詩悍奔衡州道翻案,道批安邑令,侯踏看,亦不離原案讞斷,俱有案存,妣沒葬橋頭順風嶺。生子二:費念周,費念紋。為安平江洲費氏始祖。

費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九位,人口約五十七萬八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036%左右。

據《史記》記載,若木子孫在上古至夏朝時,已「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其後裔費昌在夏桀時去夏歸商。此外,商代還有佞臣費仲。

春秋時,隨著魯大夫費父、季友、楚大夫費無極分別封於費地,其子孫以邑為氏,費姓隊伍迅速擴大,所居區域也擴展至今山東、湖北境內。兩漢時期,費姓名人有東萊(今山東掖縣)人費直,汝南(今河南平輿)人費長房,犍為南安(今四川東南部)人費貽,吳郡吳興(今浙江吳興)人費鳳。說明費姓在此際除繼續繁衍於今河南、山東、湖北之地外,已有費姓徙居犍為郡、吳興郡,犍為郡地跨今雲貴川三省,吳郡地跨江浙,可見當時費姓分布之廣。

三國時,江夏(今河南羅山西)人費禕因求學入益州(今四川成都),並落籍該地,後貴為蜀國宰相,並與劉禪結為兒女親家,使江夏郡的費姓在蜀地顯赫。

兩晉南北朝時,在江夏郡繁衍的費姓依舊興旺,而且名人不斷。隨著北魏費連氏、費莫氏改為費姓,使河南、山西、河北等地都有了新的費姓族人。

唐末五代時期,中原板蕩,民不聊生,有費姓人隨逃難的隊伍入遷今安徽、江蘇、浙江等地,並有一支進入福建。

宋末,隨著江浙之地變為殺人戰場,有費姓繼續南遷於今兩廣之地。

明初,山西費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江蘇、天津、河北、河南等地。明清兩代,繁衍於今浙江紹興一帶的費姓由於從事師爺或幕僚的行當,有落籍於今北京的。

清中葉以後,費姓人有赴台謀生者,而且此期之費姓已分布於今全國大多數地方。

當今,費姓在中國大陸姓氏排行中位於156位,約佔中國人口總數的0.07%。

廉姓源流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玄孫大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根據史籍《元和姓纂》和《姓纂》的記載:「顓頊孫大廉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趙有廉頗。」黃帝之子名昌意,昌意之子為顓頊,顓頊之孫名大廉。其子孫有以其名字命姓者,乃成廉氏。廉氏的出處在河東,就是現在山西省境內黃河流域以東的一片地方。大廉的後代形成了廉氏。廉氏是一個非常古早的姓氏,也是正統的黃帝後裔之一。在史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典型的歷史代表人物就是廉頗,他是戰國時期趙國的神武大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晉陽,拜上卿」。

廉頗的一生多采多姿,在司馬遷的筆下尤其栩栩如生。廉頗的精彩表現不但使他的名垂千古朽,還有一個更積極的意義,就是使他所姓的「廉」氏,成為了一個所有中國人都熟悉的姓氏。廉氏族人大多尊奉大廉為得姓始祖。

源於維吾爾族,屬於漢化改姓之以官職名稱為氏。元朝時期,有一個維吾爾族人(畏吾兒)布魯海牙,他與大元朝政府友善,當元朝廷封他為肅政廉訪使的時候,正好他的兒子降生,人們都恭賀他官拜肅政廉訪使(簡稱廉使),布魯海牙遂以官職稱謂為姓氏,給自己取了個漢名叫廉允中,而且還乾脆也給兒子卜魯凱雅取了個漢名叫廉希元。今回族廉姓多出自此支。

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紂王大臣飛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商紂王時期,有個鳥俗氏部落,也是大廉之後,卻稱為子姓。大概是商王所賜予的姓氏,有待進一步考證。鳥俗氏部落族人中有一個人叫飛廉。飛廉是個飛毛腿,他的兒子就是著名的惡來,是個大力士、猛將,父子倆都是商紂王的親信佞臣。周武王姬發滅商紂後,飛廉和惡來都被周武王殺死。飛廉的小兒子叫作季勝,是惡來的弟弟,後來成為趙氏的祖先。這在著名的東漢學者王符所撰著的《潛夫論》中,有比較詳實的記載。

在飛廉、惡來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飛廉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廉氏,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貴族斗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日強,在楚國軍隊中,有一名貴族叫斗廉,一直為楚軍副帥。他驍勇善戰,堅毅果敢,非常受楚國上下臣民的尊敬。周桓王姬林十九年(楚武王熊通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為了分化瓦解漢江以東的各諸侯國,特派遣莫敖屈瑕領兵東行,以期與貳、軫兩個附庸國會盟。貳、軫兩國的鄰國鄖國君主聞訊後,認為楚國與貳、軫二國結盟將不利鄖國,於是鄖侯自恃是「漢陽諸姬」之首,為姬姓君主國,便策動了隨國、絞國、州國、蓼國等諸國聯合組軍,以期截擊楚國。

後斗廉生的兒子中有位著名的季融,因在楚國不得志而仕於陳國,卻干出了一番事業。在斗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斗廉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斗氏、廉氏、季氏等。

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福建泉州清真寺主持夏不魯·罕丁,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回族廉氏,出自元朝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皇慶年間(公元1312~1313年)從西域到福建泉州定居,後應聘主持艾蘇哈卜清真寺(清凈寺)的教務。夏不魯·罕丁的教稱,就是被伊斯蘭教民們虔誠推崇的「攝思廉夏」,漢義就是「長老」。

在夏不魯·罕丁的後裔子孫以及教民們當中,有以其教稱官職為姓氏者,漢化稱廉氏、夏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滿族,出自滿族罕扎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罕扎氏,滿語為HanjaHala,漢義「廉潔、清潔」,世居巴顏和羅地方(今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廉氏、清氏、韓氏等。

今土家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廉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廉氏,世代相傳至今。鄂西、湘西的土家族姓廉者頗多。

廉姓始祖

大廉、飛廉、斗廉、廉允中(布魯海牙)、夏不魯·罕丁。廉姓的確是一個十分老資格的中國姓氏,其來源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根據《姓纂》一書的考證。廉姓的姓源是這樣的:「顓頊孫大廉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趙有廉頗。」換言之,這個古老的姓氏,也是最正統的黃帝後裔。在《史記》的七十列傳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廉頗,是戰國時代趙國的神武大將,他的一生,多彩多姿,在司馬遷的筆下尤其栩栩如生。廉頗的精彩表現,不但使他的大名永垂不朽,還有一個更積極的意義,就是使他所姓的「廉」氏,成為了一個中國人所熟悉的姓氏,同時,更證明了廉姓的古老。廉氏後人奉大廉為廉姓的得姓始祖。

廉允中:維族姓名布魯海牙;中山人。仕元官廉訪使,其子遂因父官改姓廉氏,八世孫允中始占籍蘇州,十二世孫序為遷無錫始祖。

廉氏是一個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九十位,人口約十九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12%左右。廉氏望居河東郡(今山西夏縣)。

今天津市的寧河縣、河西區,山東省的費縣、滕州市、平邑縣、臨沂市費縣、文登縣、青島市即墨縣、濟南市平陰縣、菏澤市單縣、濟寧市鄒城市、利津縣,河北省的承德市圍場區、安平縣、淶水縣、武安縣、唐山市遷安市、保定市、石家莊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通河區、尚志市延壽縣、哈爾濱市、綏化市,河南省的鄭州市、盧氏縣、沁陽縣、商丘市睢陽區、南陽市新野縣、洛寧縣、鶴壁市,遼寧省的丹東市、瀋陽市、海城市、大連市、朝陽市、葫蘆島市、本溪市桓仁縣,海南省,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海拉爾市、興安盟,山西省的長子縣、永濟市、和順縣、鑲汾縣、朔州市,江蘇省的鹽城市,陝西省的西安市,雲南省的宣威市,湖北省的恩施市,吉林省的長春市、吉林市,江西省的上饒市波陽縣、余干縣,安徽省的明光市,浙江省的長興縣,廣東省的珠海市,湖南省的沅陵縣,福建省的莆田市,韓國等地,均有廉氏族人分布。

廉希憲

元朝畏兀兒人。父名布魯海牙,曾經做過「廉訪史」的官,便以官職中的「廉」字為姓。他自幼學習漢文化,篤好經史。元朝建國初期,典章制度都不夠完備。廉希憲以中書省重臣的身份,積極推行漢法。當時,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搜刮錢財的大臣阿合馬,遭到了廉希憲的反對。廉希憲多次直言進諫,惹怒了忽必烈,被罷除了宰相。但是,元世祖深知廉希憲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幾年後又重新起用他擔任剛剛設立的荊南行省?穴湖北地區?雪的長官。他到任以後,嚴明法紀,重懲劫掠、侵擾百姓的士兵,戰後混亂的社會秩序得到了治理。廉希憲自己也廉潔自律,清貧自守。一天夜裡,幾個下屬送來了大批珍玩,遭到他的嚴厲斥責:「這些財物如果是你們自己的,我收下就等於拿了不義之財;如果是你們從百姓那裡搜刮來的,我收下就等於是犯罪了。」幾年後,世祖將他調回京師。臨走的時候,當地百姓哭著攔阻道路,久久不讓他啟程。廉希憲最崇拜唐代的魏徵,認為秉忠直言是做臣子的本分。他每次上朝議事,都是直言利弊得失,世祖經常被他頂撞得十分惱火。一次,世祖私下對他說:「以前我是宗王,你指出我的過失,我可以包容。現在我是天子,你是臣下,你怎麼還能那樣直言無忌呢?芽」他回答說:「王府的事是小事,天下的事是大事,我如果不管是非曲直,都一味順從陛下,那麼天下將要受大害了。」1280年,一代名臣病逝於北京,終年50歲。?

第二十集、岑 薛雷

岑姓、薛姓、雷姓由於人口不一,其大小也不一樣,其中,岑姓較小,薛姓和雷姓在全國姓氏排名中,都排進了前100位,算是大姓了,完全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不但如此,岑、薛、雷,這三個姓氏的演變也非常精彩,更是不乏名人,岑毓英、薛素素、雷發達等都是這三個姓氏中的驕傲,他們是歷史上很有影響的人物。在人們的印象中,薛應該是一個小姓,但事實卻不是這樣,薛姓不但人口多,而且名人不少,薛濤箋就是薛姓人的發明

雷姓不是一個常見的姓氏,但是和人們的想像相反,雷姓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姓氏。故宮、頤和園的設計都是雷姓人的功勞。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為您解讀《岑薛雷》。

岑姓源流

出自姬姓,為西周初期周武王堂弟姬渠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上古周朝時,周武王姬發將父王(周文王)異母弟姬耀封為岑子,將其堂弟姬渠封於岑地(今陝西韓城),建立了岑國,其後代以國名為姓,已經有了三千餘年的悠久歷史。關於岑氏源流,見諸於秦國宰相呂不韋所著的《呂氏春秋》,書中記載:「周文王封其異母弟耀之子渠為岑子,其地也,今梁國岑亭是也。」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記載:「周武王封文王異母弟耀之子渠為岑子……」這兩段考據文字,內容上可以說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認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後者認為是周武王所封。到了漢朝時期,岑氏族人相對集中於南陽盆地地區。南陽在春秋時期屬於楚國,秦朝時屬穰縣,西漢初期置縣。該地既是岑氏宗親的祖居地,又是漢室中興的策源地和三國蜀漢政權的發祥地,影響久遠。王莽篡漢之後,劉秀在兵於新野,在岑彭為代表的一批文武英賢輔佐下,建立了那時的東漢政權。岑彭持軍有方,英勇善戰,後來被冊封為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漢朝以後的華夏岑氏族人,大多尊奉「舞陰侯征南大將軍」岑彭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出出自百越族,出自秦、漢之際古百越民族娌人,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岑,望出南陽,又,兩越娌人多岑氏」。娌人,即古書中多予記載的俚族人,主要分布在今茂名地區。秦、漢之際,粵西、兩陽各縣的古代居民,被稱作「俚族人」,從漢朝到唐末,俚族人居住在該地長達千餘年。他們在開墾粵西大地,維護國家統一,創造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等方面,都作出過重大的貢獻。時移代轉,民族融合,俚族人久已不復存在,他們的史跡亦頗難稽考了。俚族人,是古老百越民族的成員之一,聚居在長江以南,住在廣東、廣西的則稱南越(南粵)。對俚族人活動的記載,最早見於著名南朝宋國史學家范曄《後漢書·光武帝紀》中的記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真徼外蠻里張游,率種人慕化內附,封為歸漢里君」。唐朝章懷太子李賢為這條記載作注說:「里,蠻之別號,今呼為俚族人」。

到了隋、唐時期,俚族人活動更加活躍,史籍對他們的記載已比較多了,而且指明了俚族人居住的地域範圍。吳國的萬震在《南州異物志》里說:俚族人住在「廣州之南,蒼梧(廣西梧州)、鬱林(廣西貴縣)、合浦(廣西合浦)、寧浦(廣西橫縣)、高涼(廣東陽江)五郡中央,地方數千里。」南北朝、隋、唐時期,俚族人曾經出現過一些傑人,在當時的社會政治生活中,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就是威震嶺南的冼夫人和她的孫子馮盎。唐朝後期,「俚族人」這一族稱已逐漸少見,進入五代十國而至宋王朝,對俚族人的活動的記載就基本沒有了。俚族人逐漸消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數次民族大融合。在與漢族人和其他各民族長期雜處的環境中,俚族人逐漸受了中原漢族先進的封建生產方式和文化,加之不少俚族人同漢人通婚,久而久之,便與漢人無甚差別。大量漢化了的俚族人,被列入國家戶籍,從而失去了俚族人的身份。另一個原因是被封建王朝驅逐離開原地。在後梁開平四年(公元910年),雷州俚族人首領孟喜等人造反,梁朝派都知司馬陳襄來鎮壓,孟喜等人「率眾遠颺」。此後,雷州半島上基本無俚族人了。在封建王朝的高壓政策下,粵西一帶俚族人紛紛「遠颺」,一部分到了海南島,同原住在那裡的俚族人匯合。在民間,「俚」和「黎」同音,發展成為今天的黎族人。另有一部分俚族人逃往廣西,同住在那裡的俚族人匯合,發展成為今天壯族的一支。

另外,在今南方地區,有很多岑氏少數民族,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的西南有一縣名為岑溪,貴州省也有一個叫做岑鞏的地方,可能就是跟當地的眾多岑氏有關

源流三

出自壯族,出自宋朝時期古僮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古僮族,就是壯族,是第二個淵源中古俚族人的一個分支。傳說,壯族先民原來有名無姓,於是各部落首領在一個叫江岩(今浙江富陽清泉山)的地方集會,商定各部落的姓氏。因主持人部落勢力最強大,被推為總首領,以「黃」(大王、皇帝)為姓,養黃牛為主的部落首領就以「莫」(黃牛)為姓;會獵鳥的部落首領就以「陸」(大鳥)為姓,牽著狗來的那個部落首領就以「麻」(神犬)為姓。就此,會議圓滿結束,大家都因有了姓氏而歡呼雀躍。但在江岩之地為大家殺牛做飯的那個部落首領,見到大家都有了姓氏,而自己卻未得到,因此大發其怒,不高興地以刀拍擊砧板來表示憤憤不平。會議主持人見狀後靈機一動,就以「岑」(砧板)給他為姓。最終,大家皆大歡喜。從此,壯族的岑氏就誕生了,其族人也都以為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從宋朝時期起,其氏族首領皆為岑氏,在其族譜中,始祖就是號稱大將軍狄青屬下的將領、浙江餘姚人岑仲淑,其後世代為江右田州土知府(大土司)。

岑姓始祖

岑子。姬姓,名渠,周文王異母弟姬耀之子,古嶺子國之後。武王克商滅紂後,大封天下,其中將其從弟渠封於岑,為子爵,故渠又稱為岑子,岑子之後,以國為氏,稱岑姓,並尊岑子為其得姓始祖。

岑仲叔:北宋浙江人,隨宋大將軍狄青平定儂智高,以功封鎮泗城,宋皇佑年間知永寧軍(今廣西百色),為始遷廣西之壯族岑氏遠祖。

岑仲密:一世祖,明朝襲上林峒長官司職,始遷居廣西西林縣西鄉那勞寨。為廣西西林岑氏始遷祖。

遷徙分布岑氏是一個多民族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五位,人口約五十七萬八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36%左右。

在歷史上,岑氏曾經是一個光彩而神氣的姓氏,尤其是漢、唐兩代,棘陽的岑家人材輩出,出將入相,顯赫萬分,他們的子弟備受朝廷的重視,岑家也儼然是當時的名門望族。

漢朝的棘里,就是如今河南省新野縣的東北。棘陽岑家的嶄露頭角,是開始於中興漢室的光武帝之時,而頭一個把這個家族引領上青雲之途的,正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大將岑彭。自岑彭之後,岑氏名望就扶搖直上,歷經南北朝和唐朝,前後差不多一千年間,所享聲譽始終不衰。

前清時期,在南方的廣西又出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在中法越南之役中,以「地營法」大戰法軍的「開花炮」,把來勢洶洶的法軍擊敗於臨洮,其他各省聞風紛紛起而響應的抗法名將岑毓英。中法之役後,他曾高官厚祿,當到清廷的太子太傅,顯赫不可一世。

據史籍《岑氏族史》記載:周朝文王的同父異母兄弟姬耀之子「渠」,受封於「岑」,因以為氏,在河南南陽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南陽望」。自是子孫繼繩,萬世一系,迄今已有三千餘年。

古岑邑在秦朝以後叫「棘陽」,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的前高廟鄉張樓村。該處為漢時名邑,戰略要地。王莽時期,邑人岑彭任棘陽縣令。及劉秀起兵,攻打棘陽,岑彭退宛投誠,為劉秀所重用,封為歸德侯。在其後的歷次征戰中,屢建功勛,以功受爵。劉秀即帝位後,晉陞岑彭為廷尉,行大將軍事,積功封「舞陰侯征南大將軍」。

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殉難於蜀中,謚號為「壯侯」,後在凌雲閣為功臣繪像時,被列為「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立廟祀之,其後人多襲封。今古棘陽城遺址東一公里處的下廟村,就是岑彭故居所在地,直到如今有二十多戶岑氏族人居住。

如今祖居地在廣東、福建以及旅居海外的岑氏族人,大多尊奉岑彭的後人、宋朝名人岑堯俊為世祖,其氏根淵源仍在河南新野。

郡望堂號郡望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公元前263年,秦國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取南陽,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秦朝時期南陽郡設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並置南陽郡。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廢黜,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曾改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河南鄧縣)為治所。元、明、清諸朝的南陽府治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薛姓源流

源於任姓,出自黃帝之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的封地任,屬於以居邑為氏。相傳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黃帝的後裔。據史籍《元和姓纂》、《新唐書》、《通志》等記載,黃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為四母所生,成年後皆以德行出眾,受封為十二個不同的姓族,散居於各地。其中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受封於任(今山東濟寧),而為任侯。禹陽之裔孫以邑為氏,形成任姓,其後任姓幾經發展壯大,人才興旺,支系龐雜。禹陽的第十二世孫奚仲,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大禹因其精工巧思、發明車輛有功,特任命為車正(官名),專門管理天下車轅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視為車的創造者,受後人仰慕。車輛的發明與使用大大加快了中華文明的步伐,大禹賜封奚仲以薛(今山東藤州)為邑,稱薛侯。奚仲家人聞訊都以此為榮,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為氏,表示紀念,是為薛氏之始。後來奚仲曾一度遷居於邳(今山東棗莊薛城官橋鎮,一說微山湖地區)。明朝萬曆年間撰著的《滕縣誌·古迹志》中記載:「薛城,在薛河北、縣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蓋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薛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有史可記的世次為:畛→初→厲侯陵→宣武侯房→哀侯褒→庄侯元→平侯貴→昭侯直→襄侯夷→桓侯辨→康侯安興→定公箱→恭侯尚→景侯魏→宣侯伯勤→簡侯文歡→惠侯夷黃→靈侯英→文侯俱→隱侯清→愍侯洪→薛公。

到了戰國末期以後,薛地的地位日漸下降,最後變為一個村落。而薛國族人輾轉遷徒,始終不忘先祖列宗,後以國名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稱薛氏。

源於媯姓,出自虞舜裔孫齊國丞相田嬰的封地薛,屬於以居邑為氏。孟嘗君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齊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齊國宰相的田嬰,他曾被齊威王田因齊封於薛(今山東滕縣),也就是故薛國之地,因此他也被稱作薛公,號靖郭君(一作靜郭君)。田嬰逝世後,田文襲封,仍以薛地為食邑。後田文病逝,無能的諸子們爭位,亂成一團,結果被齊、魏兩國聯手共滅之。至秦王嬴政滅六國後,薛國故地被秦國設置為薛郡,田文的後裔徹底失卻封地,子孫分散各地。

漢朝以後,直至魏、晉時期均設為薛縣,最後到隋朝時期被廢黜,成為滕縣領屬之地。西漢初期,田文之孫田國、田陵遷徙到竹邑(今安徽宿縣)居住,並以故封邑命氏,遂改田氏為薛氏。

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匈奴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稱胡。戰國時匈奴開始與中原各政權接觸,其後長期影響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後期,匈奴之名逐漸消失。通過戰爭、和親和關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關於匈奴薛氏來源,因史料不詳,今已無從查考。僅在史籍《魏書·裴慶孫傳》中記載:「正光末,汾州吐京群胡薛悉公、馬牒騰,並自立為王。」吐京,在今山西石樓西北部十五公里處。匈奴最先活動於今蒙古高原一帶,東漢時期因內訌分成南北二部,南匈奴後來南下附漢,並幾經輾轉最後定居於今山西離石一帶。

由於長期與漢族人雜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逐漸放棄原來的游牧生活轉而農耕定居,出現漢化趨勢,至魏晉時,甚至紛紛改用漢姓,匈奴民族薛氏也形成於這一時期,後逐漸漢化。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叱干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中記載:「叱干氏,後改為薛氏。」叱干氏源於鮮卑拓拔部叱干氏族,亦稱薛干氏。鮮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後期,拓跋鮮卑興起於西部,降服了濡源西部直至五原的諸部落,建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其首領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長期留居洛陽達十七年(公元26l~277年)。晉懷帝司馬熾執政時期(公元306~311年),拓跋部首領拓跋·猗盧受晉封為大單于、代公。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年(公元376年),拓跋鮮卑的代國被苻堅所滅,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硅復國,並改國號為魏(北魏)。這一時期,尤其是北魏統治的一個半世紀中,鮮卑族進一步吸收漢文化,漸與漢族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為進一步強化統治,鞏固政權,爭取中原漢族地主支持,增進胡漢融合,北魏孝文帝決定順應形勢,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強令鮮卑族人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迅速漢化,並將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複姓改為單音漢姓,如皇族拓跋氏改為元姓,獨孤氏改為劉姓,「其餘所改,不可勝紀」。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幹部遂改為薛,成為薛氏成員之一。在史籍《北齊書》中記載:「薛(王叔),字曇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

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突厥薛延陀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薛延陀國,是隋、唐時期北方游牧民族鐵勒部的一支,由薛部與延陀部聯合組成。據傳,薛部先祖本是漢族人,後來流落到漠北一帶並在此蕃息發展不斷壯大起來,成為當地的一個游牧部落。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們便以「薛」為部落名稱。以後薛部在與鄰近的延陀部戰爭中獲勝並其部而有其眾,兩部遂合二為一,稱薛延陀。薛延陀國滅亡後,部眾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並於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為氏」,而改姓了漢族的薛氏,分布於營州至平州一線(今遼寧朝陽至河北盧龍)。在薛延陀部故居地(今蒙古國西北部杭愛山脈),至今仍有許多薛氏族人生息繁衍,他們都是古薛延陀部的突厥族人後裔。

唐朝時期的營州、平州,均屬於漢、晉、北魏時期的古遼西郡,這就是南宋著名學者鄭樵在《通志》中所稱的「遼西薛氏」之源。

源於冒姓,出自唐朝武則天時期馮氏後裔馮小寶,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一著名的人,叫作薛懷義。薛懷義,原名馮小寶,自稱周文王后世子孫,鄂人(今陝西雩縣),闖蕩江湖,在同官縣(今陝西銅川)販賣藥材,練就了健壯的身體,粗獷中不失數分英俊。

馮小寶發跡後,其兄弟子侄乃至姻親裔孫紛紛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後沿襲不改。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時期蒙古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⑴.元末明初,忽必烈的一些嫡系後裔子孫內附於明王朝,以元朝開國皇帝的蒙古稱號「大蒙古國薛禪汗」為漢姓,稱薛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據史籍《明史》中的記載: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賜蒙古貴族托果齊姓薛名台,安置駐紮於平州新昌一帶;又賜瓦剌部首領托歡姓薛名斌,為原駐地甘肅土司。賜姓,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皇帝對臣屬的殊榮,故一人受賜,全族榮耀。內附的蒙古族瓦剌部族人因酋長獲帝王賜姓,有許多部族人等一時均隨之改漢姓為薛氏,世代相傳至今。

⑶.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蘇尼特氏,亦稱薛尼特氏、雪尼特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薛尼特部,是成吉思汗第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兒帖該之第四子薛尼特所組建的氏族,世居巴顏鄂隆(今內蒙古錫林郭勒西烏珠穆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nitHala,後多冠漢姓為薛氏、蘇氏等。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朝鮮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薛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薛姓始祖

奚仲。薛姓出自黃帝的任姓,黃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別得十二個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陽,因被封在任(今山東濟寧市)而得任姓。任姓傳到十二世孫奚仲,奚仲在夏禹時任車正,為車的創造者,居住在薛,稱為薛侯。其後人祖已的七世孫曰成,舉國遷於摯,改號為摯國。商末時,周伯季歷娶摯國女大任為妻,生子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復封為薛侯。春秋時,齊桓公稱霸諸侯,惟有薛侯不從,被黜為伯爵。春秋後期,薛公子登在楚國做官,薛人遷往下邳(今江蘇邳州),楚懷王賜沛地為其食邑。薛國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戰國時亡國,其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薛姓。他們尊奚仲為薛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春秋時期

薛姓自春秋戰國得姓以後,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山東是薛姓的發源地,地處中原東部,薛姓人由山東向周邊地區擴散,活動地域大致在趙、宋、楚、齊、秦諸國,相當於今湖北、湖南、江蘇、河南、河北、陝西、山東的部分地區。

春秋時有薛邦,兗州人,孔子弟子。戰國至秦,散佈於中原各地的薛姓就已活躍在中國歷史舞台上。戰國末期任姓薛氏裔孫薛倪為楚令尹。戰國時趙國(建都今河北邯鄲)有處士薛公,為寓居趙國的魏公子信陵君之友。泰國大舉攻魏,魏王派人請信陵君回國統兵御秦,信陵君因與魏王有矛盾,不肯應命。經薛公苦心勸說,信陵君無忌才從趙返魏,帶兵遣將擊破秦軍,解救魏國。宋國(建都於今河南商丘)有高士薛居洲,居於當時中華文明的中心,主張長幼尊庫皆應有序,被時人奉為道德楷模;秦國(建都於咸陽即今陝西西安附近)有薛炬,相傳他劍術精湛,為一代宗師。

秦及兩漢,薛姓經過長期的繁衍發展,人口大為增加,一些人因仕宦等原因而分居於各地,使薛姓的分布地域得以擴大。這一時期,黃淮流域下游仍是薛姓族人重要的居住地,但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黃河中下游,越來越多的薛姓人,或為官,或經商而遷至中原腹地,尤以今河南省境內為甚,為薛姓的河南郡望形成奠定了基礎。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位改制,但改革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西漢末期的政治危機,反而使社會經濟日益惡化,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終於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後來變成各種軍閥勢力的混戰。這一時期,一部分薛姓為避戰亂,自黃淮流域南遷至長江流域。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混戰,中原烽煙再起,一支薛姓人在首領薛永的帶領下追隨蜀先主劉備進入四川,薛永父子為蜀漢重臣,薛氏人亦在蜀地紮下根來,蓬勃發展,世號蜀薛。

秦漢400多年的歷史時期,薛姓名人頻出,光宗耀祖,永載史冊。

楚漢相爭之時,項羽部下有薛公,驍勇善戰。劉邦手下有將軍薛歐,追隨漢王,功成名就。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封薛歐為廣平敬侯,在漢高祖所封的漢初18位侯爵中名列第土5位,食邑四千五百戶。漢高祖五年任典客,掌管祭祀、外交。兒子薛山為靖侯,孫子薛澤繼封為平棘侯,曾孫薛穰為平棘節侯,玄孫薛去病在漢宣帝時任大夫。漢元帝時御史大夫薛廣德,不記榮辱,正直敢言。西漢末年,齊人薛方,字子容,時值外戚王莽把持朝政大權,陰謀篡奪漢室江山,他一方面排斥異己,殘酷打擊忠於漢室、不歸附他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又採取籠絡人心的伎倆,封官許願,加官進爵,還邀請當時通曉禮儀、博古知今的清明方正之士到朝為官。薛方也是其中被征之一,但薛方看破王莽虛假偽善的面目,拒絕了王莽的一再征請,居家講經授文,寫詩作賦,保全了自己的清白聲譽。東漢政權建立後,世祖劉秀久聞薛方清高正直,徵用之,薛方欣然受命,可惜途中病卒。王莽時還有博士薛順。西漢末年,洛陽有富商薛子仲。洛陽是西漢東都,地處中原,物產豐饒,人員輻輳,交通便捷,自先秦即為水陸商業中心,薛子仲依靠洛陽優越的經商條件,穿梭往來於全國各地,擁有家財萬貫,富甲全國。王莽見其致富有方,甚至邀請他去商討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西漢時平陵人薛恭,以孝舉為縣令,是為關中薛姓。

東漢末年,豪強割據,薛氏一族在社會動蕩中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遷徙。從此,在蠻夷居多的西南蜀地有了薛姓的蹤跡,並很快發展為蜀地大姓,世號蜀薛。

東漢末年,政治日趨腐朽,皇帝幼弱無知,外戚宦官擅權專制,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不安,不堪重壓的農民奮起反抗,爆發了波瀾壯闊的黃巾軍大起義,東漢中央集權勢力大大削弱,而州郡官吏和地方豪強卻乘機發展割據勢力。一時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中原逐鹿,生靈塗炭,兵荒馬亂之中,人民流離失所,避難他鄉,紛紛向江南和巴蜀流徙。

在龐大的逃難人群中,有一支薛姓人隨劉備進入蜀地,這支薛姓族人的首領叫薛永。薛永的父親薛蘭是西漢御史大夫薛廣德的十世孫,曾任兗州別駕,後被曹操所殺。父親慘死後,薛永遂轉而投奔當時佔據徐州一帶的劉備。劉備旋即敗於呂布、曹操,幾經輾轉,被迫到荊州牧劉表手下謀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六軍南下,據有荊襄九郡之地,劉備於當陽再次敗於曹軍,最後只得聯合江東孫權,在赤壁大敗曹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復奪得荊州大部,才算有了落腳之地。面對曹操和孫權兩大軍事集團的壓力,劉備惟有向西發展以求自保。211至214年,劉備終於打敗益州牧劉璋,據有西川之地,為以後蜀國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在此過程中,薛永恪盡職守,忠心佑主,始終追隨於劉備左右,南征北戰,立下了卓越功勛。大批薛氏族人也隨著薛永往返遷徙,逐漸進入巴蜀。

從歷史記載上看,這或許是薛姓宗族第一次大規模的移動,儘管史書對此語焉不詳,但由蜀漢王朝建立後,薛永升受劉備蜀郡太守、其子薛齊官拜巴郡太守的情況來看,他們父子能同時掌管號為蜀地大郡、朝廷屏翼的巴、蜀重郡,說明他們不僅居功至偉,而且足可擔當禦敵戍邊的重責。蜀地不少人因感念其惠,遂以薛為姓。大概也因此原因,薛姓在川北各地影響深遠,並留下了不少與薛姓有關的地名。直至隋唐之際,屬於劍南道的維州仍有薛城縣的記載,入宋後方改名為保寧。據專家考證,這可能就是薛氏一族舊日的聚居地。263年,曹魏發兵滅蜀,當時薛氏投降的竟達5000戶之多,勢力之大,亦可窺知薛姓在蜀漢時期佔據相當重要的政治地位。

蜀漢滅亡後,為了徹底斷絕劉氏宗族恢復故國的企圖,曹魏決定採取移民空地的政策,大舉將蜀地百姓內遷中原各地。這時,薛齊雖然降魏,受封為光祿大夫,然而也在遷徙之列,隨同薛姓宗族一道遷至河東郡汾陰居住。儘管這些薛姓族人原本大多不是蜀人,由於薛永勤政愛民,深得當地蜀人擁戴,因他們遷自蜀地,所以世人共謂之「蜀薛」。成為後來河東望族薛姓的先祖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薛姓呈現出全面發展的勢頭,薛姓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黃淮流域,很大一部分集中於今山西、河南、山東、安徽北部等地,並形成了薛姓的主要繁衍中心。

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權里,就有薛姓人任職。魏國有天水人薛夏,魏文帝時官至秘書丞,曹操對他頗為器重.常與之談古論今,並尊稱他為「薛君」。薛靈芸,為魏文帝宮中美人,對裁剪針工有獨到之處,能在沒有燈光的房間里,很快地裁製衣服,宮中稱之為「針神」。蜀國薛姓宗族領袖薛齊為巴、蜀二郡太守。竹邑人薛綜至孫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綜至兼,世傳東宮,談者美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河東薛姓在魏晉時期形成,並逐漸發展成當地的名門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盛行,無論漢族政權,或是少數民族政權,要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統治,都必須依靠當時的名門望族,於是他們紛紛拉攏、吸收中原望族參加到自己的政權里。河東薛姓,作為關東著姓,也是各個政權積極爭取籠絡的對象,作為統治集團的中堅力量,薛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到南北朝時,薛姓在各方面則大放異彩。河東汾陰人薛安都是南朝宋著名將領,歸附北魏後被封為鎮南大將軍徐州刺』史,並賜爵河東公。其子薛淵為南朝齊重要軍事將領。薛安都侄子薛深任南朝宋驃騎將軍,薛真度歷任荊州、豫州、揚州刺史,又授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能撫恤百姓,深得北魏宣武帝的信任。代北(後落籍河南洛陽)人薛豹子,本鮮卑族叱干氏,在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改姓薛,於北魏任徐州刺史,剛正不阿,「在州甚多惠政」,深受百姓愛戴。其子薛椒,風度翩翩,遵禮行教,舉止得當,拜七兵尚書。太原人薛提,北魏初年因有政績,遷晉兵將軍、冀州刺史,封太原公。河東汾陰人薛強原為後秦右光祿大夫、七兵尚書,封馮翊公,其子薛辯為北魏平西將軍、東雍州刺史,賜爵汾陰侯。薛辯子薛謹為北魏河東太守,襲爵汾陽侯。薛辯長子初古拔,因功任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河東公。學者薛憕,曾為北魏徵虜將軍、中散大夫,西魏時進爵為伯,升任中書侍郎、安東將軍。汾陰人薛實,西魏時領著作佐郎,修國史,遷中書令,北周時因功進爵為侯,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等不一而足。

一些在北朝任職的薛姓人,在隨後的隋唐時期繼續擔任官職。北周司金大夫、文城郡公薛胄在隋文帝時任兗州刺史。義興(治所在今江蘇宜興)人薛士通為隋膺揚郎將,唐初歸降,授東武州刺史、平輔公祏,後改任泉州刺史。長期主持中樞的河東汾陰人薛道衡,深受隋文帝器重,道衡的兄弟、五個兒子及族叔、堂侄等多在朝廷任職,且委以重任。隋代河東汾陰薛姓因薛道衡家族而發跡,成為聞名全國的望族。

隋唐時期

隋唐時薛姓除在黃淮流域中下游繼續發展外,更稱盛於中國西北部。南北朝時,薛姓族人主要沿自東向西北的路線傳播,三國時魏有天水(今屬甘肅省)人薛夏,說明此時已有薛姓人居住在今甘肅省。至隋唐時,甘肅省薛姓已形成壯大之勢,金城(今甘肅蘭州)人薛舉家財萬貫,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後一度稱帝。

及至唐代,薛氏家族達到了空前繁榮。薛姓郡望已全部形成。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因為有薛姓人多在朝中為官,因此,大量的薛姓族人遷居關中,今陝西關中地區成為薛姓一個重要繁衍地,從而躋身關中望族。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嫁給出自河東薛氏家族的薛紹,既是恩寵,也是唐王朝對薛氏家族的拉攏。

宋元明清時期

五代時期有薛懷讓,其先世為戎人,說明他是由少數民族加入薛姓的。他自幼勇敢,在後唐庄宗時任軍職,唐明宗時任神武廂都校、州刺史。後晉時歷任宿州團練使。後漢時安國軍節度使,後移鎮同州。後周時加同平章事銜,任左屯衛上將軍、左武衛上將軍。

宋朝建立後,國家重新統一,人民又得以過上較為安定平穩的生活。這一時期,薛姓散居於全國各地,發展相對穩定,其中北宋初年薛居正家族比較顯赫。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薛姓規模日盛,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向南遷徙的進度更快、規模更龐大了。自南宋開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廣東海陽、五華、興寧、梅州等支派。元代有薛信,由寧化轉徙粵之平遠,其後復由平遠轉徙程鄉(今屬福建),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有著輝煌事迹的家族,這一時期的薛姓人不遜先輩,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活躍在歷史的舞台上。

遷入台灣

自明清起,於東南沿海的薛姓已零星遷入台灣。清康熙年間,派兵攻滅台灣鄭氏政權,隨即在台駐軍,設置府縣。當時台灣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對於地窄人稠的閩粵居民很有吸引力,於是陸續有人從閩、粵兩地入台墾殖,其中也有薛姓人士。大約1710年前後,有一個入墾打獵東堡的人,名叫薛大;另有一位粵籍人薛昌貴,定居於淡水。乾隆年間又有薛君隆從廣東到桃園的大桃村開墾,廣東的薛華梅到台中縣的東勢鎮定居。近代以來,特別是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後,大陸與台灣的聯繫一度中斷達50年之久,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台灣方才回到祖國的懷抱。其間薛姓極少有移居台灣者。1949年國民黨政權退居台灣後,黨、政、軍、科、教、文各界有大批人員自大陸遷台,其中就有為數不少的薛姓人,如國民黨高級將領薛岳,資深報人薛心熔等。

遷徙海外

薛姓人在清代遷往台灣的同時,也開始有人涉洋過海,向東南亞等地遷徙,成為當地華僑。進入近代,由於世界奴隸制的廢除,歐美各國及其殖民地急需大量廉價勞動力,而此時清政府也由於政局不穩,世事多變,且急需外匯彌補巨額貿易赤字。如光緒十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上奏稱,每年需要總數2000萬元(約合1400萬兩白銀)的僑匯,已相當於光緒後期每年關稅收入的65%,所以不但解除清初的禁海令,同時大力鼓勵華人出洋勞務。這樣又極大刺激了中國向海外移民的熱情,進一步壯大了華僑的隊伍。據不完全統計,到光緒末年,全球華僑及華裔已達400多萬人,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薛姓族人。

當代薛姓的人口已近310萬,是全國第四十八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薛姓人口由27萬增長到近310萬,增長了11倍多,薛姓人口的增長速度等同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江蘇、陝西、河南三省,大約佔全孱酵矬慧隊口的39%。其次分布於山西、河北、山東、安徽,這四省的薛姓又集中了27%。江蘇為薛姓第一大省,占薛姓總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東南蘇皖、西北秦晉、北部豫冀三塊薛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薛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南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薛姓在長江以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薛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江蘇、安徽北部、山東南部、陝寧晉豫、甘肅東部和中西部、渝鄂北部、新疆西北,薛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0.45%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1.3%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8%,居住了大約51%的薛姓人群。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內蒙古中西部和東北、河北東部、京津、山東北部、遼寧西部、吉林東部、黑龍江東部和西北、四川北帶、渝鄂皖中部、浙江北端、上海、廣西中部,薛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5%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6.7%,居住了大約21.6%的薛姓人群。

薛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八位的大姓,人口約六百七十二萬餘,佔全國人口的0.42%。

雷姓源流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裔孫方雷氏的封地方山,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相傳,炎帝神農氏的九世孫叫雷。在黃帝率領炎黃部落聯盟戰伐蚩尤時,雙方激戰於涿鹿,雷奮勇殺敵,將生死置之度外,佐黃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戰爭勝利後,黃帝論功行賞,雷被封於方山(今河南葉縣、方城一帶,一說在今河南嵩山),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集團(諸侯國)。其後裔子孫以及部族人等遂以國為姓氏,複姓方雷氏,為古諸侯國之一。在方雷氏的後裔子孫中,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兩支,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雷氏,也有以國名為姓氏者,稱方氏。

該支雷氏、方氏同宗同源,世代相傳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他們共尊方雷為得姓始祖。

源於子姓,出自商朝殷紂王寵臣雷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傳說,在殷商王朝時期,紂王身邊有一個寵臣叫雷開,對紂王忠心耿耿,盡教唆紂王肆意歡樂。

周武王姬發滅殷商王朝後,在雷開的後裔子孫中,有延續其先祖之名為姓氏者,稱雷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屬下大臣雷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傳說,遠古時期有個人叫雷公,他精通醫術,是一個名醫,被任命為「巫」,即醫官,掌管天下巫醫。他還曾與黃帝一起討論醫學理論。

在雷公的後裔子孫中,有延續其先祖之名為姓氏者,即稱雷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於南夷,出自東漢時期南郡潳山蠻,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東漢末期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有潳山蠻改姓為雷。潳山蠻,是東漢王朝統治者對原戰國時期楚國國人的一種稱謂,其民族成分實際上十分混雜,由若干群體組成,但其聯盟酋長被一致稱作「雷遷」,就是首領的意思。在東漢末期,潳山蠻廣泛居於今湖北省的荊州、安陸、漢陽、武昌、黃州、德安、施南諸府及襄陽府以南境地,即東漢時期的南郡境內,其部族人等多以首領之官稱為姓氏,稱雷氏。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潳山蠻起而反之,隨即被武威將軍劉尚率軍鎮壓,之後徙其族人七千餘口置於沔中(今湖北江夏),因此,潳山蠻在其後被改稱為「沔中蠻」。潳山蠻後逐漸遷徙至嶺南地區,雷氏族人的一部分分別融入了當地的苗族、瑤族、彝族、侗族、畲族、壯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並將姓氏帶入這些民族,世代生息繁衍至今。

該支雷氏目前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南、廣東一帶地區。

源於氐族,出自十六國時期前秦國氐族雷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東漢末期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南安羌改姓為雷。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國苻氏集團中有一部「南安羌」,為前秦國的核心部族之一。實際上,「南安羌」並非羌族,而是氐族部落,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前秦國大司馬雷弱兒。

雷,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氐族中一個部落的名稱,早先游游牧於青海、甘肅一帶,後來以部為氏,漢化即稱雷氏,後皆融入漢族之中,世代稱雷氏至今。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⑴.蒙古族雷氏,最早源出「忽雷」演奏者。忽雷,是蒙古語「胡爾」的音譯,是一種創始於北方民族,史載中最早名的弦樂器名稱。在元朝時期的宮延音樂中,忽雷也是主要的樂器種類。在史籍《元史·禮樂志》中記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三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其中所稱的「胡琴」就是忽雷,是一種弓弦摩以發音的樂器。忽雷上雕刻有精美的龍首,形制不一,其中的「瑪特爾頭」是比較古老的形制,其形似龍,面似猴,猙獰可怖,象徵一種鎮壓邪魔的神物。後來,人們將忽雷的演奏者稱為忽雷氏,其後裔子孫中有漢化稱單姓雷氏者。

⑵.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留佳氏,亦稱劉佳氏,源出南匈奴貴族劉氏集團,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LingiyaHala,世居李佳和羅(今遼寧新賓李家河)、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松花江等地。蒙古族、滿族留佳氏,在清朝後期多冠漢姓為雷氏、劉氏等。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金史》、《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等的記載:

⑴.金國時期,就有海西女真阿典部,族人以部為氏,稱阿典氏,滿語為AkjanHala,漢義「雷」,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來在明朝初期,因明太祖朱元璋嚴詔天下禁止胡姓,阿典氏即改單字漢姓為雷氏、戰氏等。

⑵.滿族烏嚕氏,亦稱烏祿魯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斡雷部,滿語為UruHala,漢義「寡蛋、松籽殼」,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葉赫(今吉林梨樹)、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雷氏、趙氏。

雷姓始祖方雷。炎帝神農氏的第九代孫名雷,黃帝伐蚩尤時,雙方激戰於涿鹿,雷奮勇殺敵,將生死置之度外,佐黃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戰爭勝利後,黃帝論功行賞,雷被封於方山(大致為今河南省葉縣南、方城縣東北一帶),其族稱方雷氏,為古諸侯國之一,方雷氏的後代有以國為氏者,稱雷姓。他們尊方雷為雷姓的得姓始祖。

雷登高:江西吉水縣人,有六子,於明季景泰間遷武陵梁山。

遷徙分布

雷氏是一個歷代悠久、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八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三百六十九萬兩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23%左右。

歷史上雷姓的遷徙與分布

先秦時期,雷姓活動限於河南,但一直不活躍,史書上很少有記載。直到秦漢,雷姓東遷安徽、江西,開始在東部發達起來,形成著名的豫章雷姓大族。魏晉南北朝是雷姓發展的重要時期,西北羌族、氐族以及巴蜀蠻中雷姓的興起和漢化,陝甘寧地區和川鄂地區成為雷姓的重要活動中心,形成著名的馮翊雷氏望族。唐宋時期,雷姓除繼續在西北發展外,向南方和東南地區的移民成為主流,到明朝時,雷姓的重心向南和東南移動,南方各地基本都有雷姓,尤盛於贛閩地區。

宋朝時期,雷姓大約有17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4%,姓氏排在第七十七位。當時雷姓第一大省是陝西,約佔全國雷姓總人口的53%。雷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陝西、甘肅,這二省雷姓大約佔全國雷姓總人口的68%,其次分布於江西、四川、河南、廣西、湖北、福建,六省的雷姓占雷姓總人口的29%。全國形成了陝甘、江西兩塊雷姓聚集地。

明朝時期,雷姓大約有15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6%,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雷姓人口的增長率為負值。面應是主體在北方的人群,雷姓一直活動於北方地區,自然遭到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福建,這三省雷姓大約佔雷姓.西、四川、湖北、陝西,這四省的雷姓又集中了27%。江西為雷姓第一大省,占雷姓總人口的30%。宋元明期間,雷姓人口主要由北向東南部、由西北向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東南贛湘閩、西北晉陝川兩大塊雷姓聚集地,雷姓人口重心由西北向東南移動。

當代雷姓分布與圖譜

當代雷姓的人口已達到300餘萬,為全國第七十八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雷姓人口由15萬增到300餘萬,增長了20倍,雷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雷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目前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湖南、陝西三省,大約佔雷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於湖北、貴州、河南、福建、廣西,這五省區又集中了30%的雷姓人口。四川為當代雷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雷姓總人口的16%。在近600年中,雷姓人口主流是由東南部向西北、西部強勁地回遷,雷姓人口重心由東南向西移動。全國形成了西北陝西、西部川鄂貴湘、南方福建三塊雷姓聚集區域。雷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陝渝、湘黔桂、雲川東部、甘肅東部、晉豫西部、鄂贛粵大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新疆西南,雷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2%以上,中心地區達到1-6%以上,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1.7%,居住了大約56%的雷姓人群。在雲南中部、四川中部、甘肅大部、寧夏、青海東部、內蒙古中部、山西中部、黑龍江西部、豫皖南部、湖北東北、江西北部、浙江中部、福建西部、廣東東部和南端、台灣北端、新疆西北,雷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8%一0.42%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8.8%,居住了大約20%的雷姓人群。


推薦閱讀:

文字工作者的自白書
與文字結緣
從此漠北與天南
朝鮮、日本字的「土字漢化」現象

TAG:文字 | 解讀 | 百家姓 | 百家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