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語1·12

第十二章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天理人儀 以和為貴

  有子是有若,孔老夫子的學生。他講「禮之用,和為貴」,「禮」是什麼意思?朱子說:「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禮,實際上反映的是天理,所以說「禮者,天地之序也」,天地代表什麼?自然,自然而然就有的一種規矩,這是禮,它是天理的表現,「節文」解釋為表現。「人事之儀則」,人與人之間,待人、處事、接物時所遵守的禮儀、規則。這些禮儀規則,不是聖人制定出來約束我們的,實際上是自然的秩序,我們必須要遵守自然的秩序,也就是符合禮,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美滿。所以不要把禮誤解為是聖人用這些規矩、法律、規章制度來制約我們的,聖人沒有這個意思,只是希望我們更幸福、更美滿。循著禮,我們就能回歸本性,它是性德的流露。  「和為貴」的「和」,朱子說「和者,從容不迫之意」,遵守著禮,這個用是表現在他從容不迫。這個解釋有一些牽強,在這裡我們不這麼講,李炳南老先生的註解講得很實在,他說禮就是規矩,規矩是不能亂的,但在用的時候,應當以和為貴。所以「和」解釋為和諧,禮的用處就在於和諧,以和諧為貴。如果遵循禮反而不和諧了,那麼遵循的禮這方面也有問題,因為它的目的是以「和為貴」,也就是恢復和諧。  和諧包括三種關係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就是地球、太空、宇宙,大自然要和諧;還包括人與不同維次空間生命的和諧。這三重和諧,是禮的用處、禮的方向。

  克念作聖 心不逾矩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朱子解釋說:「先王之道,此其所以為美,而小事大事無不由之也。」先王是指古聖先王,確指堯、舜、禹、湯、文王、武王。這些先王之道,就是以禮達到圓滿的和諧,所以稱為美,美是一種圓滿。「小事大事無不由之」,無論做什麼事都符合禮,都沒有違背禮。在沒有成聖成賢之前,還是凡夫時,我們必須用聖人制定的禮來規範自己,這叫克己復禮,克服自己的習氣,遵循著禮而行,遵循久了,慢慢就習慣了。到了像孔老夫子七十歲的境界,是「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小事大事無不由之」,都沒有違犯規矩。為什麼?他已經證得本性,成了大聖人,性德自然流露,這就是禮。他的一切行為,我們去觀察,都符合禮,可是他有沒有一個心要去遵循禮?沒有,聖人沒有心。有心、有念頭,不能成為大聖。  所以《尚書》告訴我們「克念作聖」,把念頭都克服住、控制住,放下了,我們才能作聖。作聖了,我們的身口意三業的造作,一切的行為、言語、念頭,通通符合禮,那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所以還沒有成聖成賢之前,我們先要遵循這一套祖宗聖賢留下來的禮,這就是聖賢的教誨。

  禮而有節 和諧之道

  下面講「有所不行」,古注講到另一個意思,是把「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合在了一起,皇侃和邢昺兩位大學者的註疏也是這樣講的,「小大由之」的由是「用」的意思,小事大事都用禮。這裡隱藏著一個意思,只用禮而不用和,「禮之用,和為貴」,如果只用禮而不用和,這就有所不行,也就是說,這樣不圓滿,甚至會有缺憾,不可行。  我講一個例子大家就更明了了,只用禮,不用和是不可行的。過去我在美國教書,有一次回國探親,探望我的父母。我的父親和我的母親離婚以後,父親又組成了家,我的庶母姓王,王姨。他們知道我回來,非常高興。王姨很會做飯,說要給我做一頓好飯菜,給我接風。當時我父親因為患了腦瘤,在恢復中,所以一般上午他都要睡覺,結果那天睡多了,起來穿衣服也很緩慢,王姨已經把飯菜都做好了,和我在桌前等他,等了很久都沒見他來,王姨就有點不耐煩,說:「我們先吃吧,別等你爸了。他平時起來時間不固定,我都是單獨給他做來吃。」當時我就起了個執著心,說:「我們一定要等爸爸來,吃一個團圓飯,人齊了才一起吃,這是《弟子規》。」我執著這個禮,而且還把大道理擺出來,王姨也沒話好說了。我們倆就一起等,等得飯菜都涼了,父親才上桌來。這時候父親也很不好意思,說:「為什麼你們不先吃?不要等我!」王姨辛苦了一個上午,做了一頓好飯菜,結果我們大家都只能吃涼的飯菜。我的心裡也很不愉快,也有點埋怨父親的意思:「怎麼上午起得這麼晚,睡得這麼多!」結果家裡本來很高興的氣氛,都變了味。  我回頭一想,都是自己不對。雖然《弟子規》里講「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吃飯怎麼能自己先吃?要等長輩一起吃。可是禮應該有開緣,開緣是什麼?就是以和為貴,要大家能和諧、能高興。如果我當時能順著王姨的意思我們先吃,給父親留出飯菜,邊吃邊等,即能滿王姨的願,又不會給父親造成心理的壓力,令他不好意思。這是什麼?以和為貴。只要自己懷著恭敬的心,禮也是有開緣的。如果只用禮,而忘記了和,就變得很呆板,甚至會傷了和氣,還讓對方覺得很不自在,很不高興。如果我們的禮讓人很不自在,很不高興,那就失去它的意義了。所以我們學儒、學禮,要活活潑潑地學,不能死守著那些條文。  所以「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是講,如果不論大小事,不論什麼情況,都按照條文上的禮來進行,很可能就不可行了。  這句話還有一層意思,也很好,說「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把「有所不行」和下面一段連在一起。「有所不行」,朱子解釋是承接上文的意思,先王處處都符合禮,不論小事大事都符合禮,可是也有有所不行的時候,這個「有所不行」不是說古聖先王不行,是我們如果很呆板地去只用禮而忘記和,這就不行。  同時,如果只知道和為貴,就一味的用和,也不行。只要和,不要禮,沒有用禮節去「節之」,節是節制,禮和節叫禮節,它不能過度,要有所節制。如果沒有節制,也不可行,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  所以只用禮不用和,不可行;只知和不用禮,也不可行。我們與人交往,如果不分尊卑貴賤,一味的就用一種禮,譬如在現代,對人最敬的禮是三鞠躬,如果為了與人和諧,見人就三鞠躬,不分情形,不分對方的身分,這也會導致麻煩。當我們走在路上,見到位老太太來了,自己也不認識她,就對她三鞠躬,會把老人家嚇一跳的。  我記得有一次和一位朋友一起上電梯,我先出電梯,他要繼續往上,我回頭和他招招手,告個別,結果他非常注重禮,對我一個深深的九十度鞠躬,頭露在外面,差點被電梯門夾到了,把我們都嚇了一跳。這也不可行。所以總要看情形,看當時的狀況,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我們的禮敬、和諧,如果一味地追求禮敬和諧而忘記了節制,也不可行。所以學禮要活活潑潑的,不是死守教條。    嚴謹守禮 證悟本性

  朱子說,「嚴而泰,和而節,此理之自然,禮之全體也。毫釐有差,則失其中正,而各倚於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嚴而泰」,嚴是嚴謹,自己處處都要守著禮儀,像先王,「小大由之」,處處「不逾矩」,這是對自己要嚴謹。泰是泰然,有舒泰的意思。朱子解釋「和」,是從容不迫,有泰的意思,處事、待人都泰然。和是與人和諧,與人和諧最關鍵的是要尊敬別人,能夠尊敬別人,才能和諧。「敬人者,人恆敬之」,但是又有所節度,要看當時的情形,這叫「理之自然」。夫子所謂的「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他真正證入了「理之自然」的境界,所作所為完全隨順性德,自然而然,才能真正達到朱子所謂的從容不迫的這種威儀,那麼禮之全體就能顯現出來。禮的體是什麼?就是本性,就是性德。  「毫釐有差,則失其中正」,稍微有偏差,過度了,或者不及了,都是屬於有差,過猶不及。禮要做到正正好好,過度和不及都叫失禮,「失其中正」,偏向一邊去了,都不可行。  蕅益大師的《點睛》里講了兩句,一句是,「由之,由其本和之禮也」,「小大由之」的由,是依據、遵循的意思,「由其本」,本是本體,也就是我們的本性,跟本性相合,這種做法才叫禮。換句話說,禮實際上是本性自然流露出來的行為,不是從外面學來的,而是我們自己本性中具有的。當我們還沒有證得本性之前,確實要遵循聖賢所制定的禮而行,以求最終證悟本性。  另一句是,「不行者,廢禮而尚和。禮不行,而和亦不可行」。《論語》這一章里講到兩個「不行」,「有所不行」和「亦不可行」,什麼不可行?「廢禮而尚和」,這不可行。廢了禮,這不可行;一味的崇尚和諧,不用禮來節制,這也不可行。過和不及都屬於失禮。禮不可行,就是失禮,「和亦不可行」,失了禮也就失了和。為什麼?和是禮的本體,本性本來是和諧的,它表現出來的就是禮,所以失了禮,也就破壞了和諧。  所以我們才知道,真正要做到一切如禮,那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境界。如果不是真正證入本性,怎麼能做到毫釐不差,不失其中正?因此學禮的最終目標還是復其本性,恢復我們的本性。有這樣的目標,我們才不會被文字上的禮的這些條文所束縛。這一段講的道理很深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去落實,在各種情形上去拿捏這個尺度,這需要有智慧。


推薦閱讀:

《論語》詳解
《論語》孝弟
《論語》:孔子
【經】《論語》公冶長篇(25---28)
【儒】每天學一句《論語》《為政篇》(3)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