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雄聊太極拳」弓步與半馬步互相變換的進階練法

弓步與半馬步互相變換之進階練法的必要性

太極拳運動不論是技擊攻守抑或是健身養生,都不能離開下盤沉穩堅固的作用。行拳走架也好,推手對練也好,定勢下盤用上弓步和半馬步的是最多,中間過渡動作是弓步與半馬步互相變換的也不少。比如前輩和老練家所說宜熟宜精的「攬雀尾」拳式中的掤勢、捋勢、擠勢、按勢、前推勢、後推勢,都是由弓步與半馬步互相變換的。再如定步平圓單推、定步平圓雙推、定步和活步四正雙推,是由弓步與半馬步互相變換的。弓步與半馬步互相變換的進階練法,是北京的「二大爺」老師傳授給我的,何謂進階,是相對於腳蹬地的後坐前弓之簡單動作而言,他老人家說把這個練法當作一個基本功去練吧。從我的練功習拳實踐得知,把弓步與半馬步互相變換作為基本功練細練好,是有必要的。

弓步與半馬步互相變換是練啥功夫

正弓步變換側半馬步、側半馬步變換正弓步的沉轉練法也好,正弓步變換正半馬步、正半馬步變換正弓步的松沉守中後坐前弓練法也好,練的是腰腿松沉的功夫和下盤虛實轉換的功夫。其中體悟靜態的定勢重心中線點和動態的下盤重心是守中的核心,只有靜態的守中和動態的守中融為一體了,才是真太極的守中。然而真太極的守中是需要站樁功、松胯功、松腰功、吐納丹田功來支撐的。

拳勢看在功底上,功底看在底功上

「拳勢看在功底上,功底看在底功上」這句話是一位身懷較高武功的前輩說的。意思是說拳勢的優劣和功效取決於基本功的「功底」練得如何,而「功底」的優劣和功效又取決於基本功的「底功」練得如何。「攬雀尾」是拳式,掤勢、捋勢、擠勢、按勢、前推勢、後推勢是「攬雀尾」中的拳勢。有太極明師指出:太極拳不是以「拳式」技擊,而是以「拳勢」技擊,「式」、「勢」不一樣。太極拳是講究腰腿功夫的,其中松沉功夫較為重要,虛實轉換的功夫是關鍵。半馬步與弓步互相變換的功法作為拳勢的功底之一,換句話說就是基本功。半馬步與弓步互相變換的練法裡面含有的松腰轉胯、松腰落胯、松腰塌胯、氣沉丹田、開胯圓襠等就是功底的底功,倘若沒有松腰轉胯、松腰落胯、松腰塌胯、松腰扣胯、氣沉丹田、開胯圓襠等底功的支撐,就不能練細練好弓步與半馬步互相變換的這個功底。

更多精彩手機搜索 和美太極

更多精彩手機搜索 和美太極

為了練細練好半馬步與弓步互相變換的功法,需要單練紮實的如下底功:1、腰胯慢轉功。2、松腰落胯沉到身前實腿腳跟。3、松腰落胯沉到實腳跟的同時虛腿開胯展膝撐腳。4、松腰塌胯沉到身後實腿腳跟。5、松腰塌胯沉到身後實腿腳跟的同時身前開胯圓襠。6、由5底功轉為用前腿松腰落胯逐漸變實帶動後腿逐漸變虛成為弓步定勢。在練「2、松腰落胯沉到身前實腿腳跟」和「4、松腰塌胯沉到身後實腿腳跟」時,不宜松沉意念過重的壓死腰胯或壓死腳底,注意體悟松沉到腳跟吃勁最佳時就順著地面反座彈力站起來,這是藉助地心力練功習拳的體現,又是松沉功夫層次的進階。

弓步與半馬步互相變換的下盤中心

有些初學者提問:「弓步變換半馬步時,往後沉轉或後坐到多少為合適?半馬步變換弓步時,向前沉轉或腿弓到多少為合適?」除了按練法規矩去練之外,還要搞清楚弓步變換半馬步互相變換的下盤中心,明白道理所在,恰到好處的後坐或前弓,就能踏實練功了。哪處是弓步與半馬步步互相變換的下盤中心啊?下盤中心亦稱身體重心中線點。先要知道步型定勢的身體重心中線點在哪裡,弓步在前實腿脛骨垂直於地面的定勢之下,會陰穴垂直於地面之點就是身體重心中線點;半馬步在後實腿臀部垂直線距腳跟一個橫拳(各人身高腳長有所差別,大約9至13厘米)的定勢之下,會陰穴垂直於地面之點就是身體重心中線點。至於半馬步與弓步互相變換的下盤中心,對於動態而言,在弓步定勢重心中線點與半馬步定勢重心中線點之間的合適位置。在此指出:呆板的說准下盤中心位置是不實際的,身體重心的調整應是隨跟拳勢動作變化而定,會有少許調整。

正弓步變換側半馬步的沉轉練法

以初始姿勢站正身右弓步為例:1、虛領頂勁,松胸、松肩垂手,身前右腳為實承重大約七成、身後左腳為虛承重大約三成,兩腳都是腳跟吃勁大於腳掌。2、松腰、右腿落胯沉到右腳跟的同時左腿塌胯圓膝。3、鬆開左腿胯根並展膝撐腳,以意引導左腳底接住欲往左沉轉之勢。4、松腰帶動左腿由虛逐漸變實,一點一點的往左緩慢均勻沉轉,同時右腿由實逐漸變虛;精準的說,左腿由虛開始變實為先,右腿由實開始變虛跟隨為後,是左腿由虛變實帶動了右腿由實變虛。5、左腳隨著沉轉勢由三分虛變為六分實、右腳順著沉轉勢由七分實變為四分虛的側身右半馬步,左腿臨近定勢時松腰扣胯,這是一個下沉中帶轉動的整體動作。沉轉過程中始終保持松沉的轉動,不宜起伏,定勢為最沉,中間沒那麼沉,是有松沉之意的「坐」著轉動。相傳我師爺李雅軒先生年青時練拳時非常刻苦,走貓步一走就是幾個小時,為防止起伏過大,常請師兄弟幫忙壓著,就這樣把練太極拳中最重要的下盤腿功練出來了。下沉是垂直向下的,轉動是圓向的,所以往左沉轉時不能仰身向後。定勢時左實腿臀部的垂直線不宜平後腳跟,與腳跟有大約9至13厘米之距為較好。胯骨尖、膝尖、腳尖上下盡量同一方向,不宜超出過多。比如115式大架「攬雀尾」中的左掤勢變捋勢,就是以上沉轉練法。

側半馬步變換正弓步的沉轉練法

以初始姿勢是站側身右半馬步為例:1、虛領頂勁,松胸、松肩垂手,身前右腳為虛承重大約四成、身後左腳為實承重大約六成,兩腳都是腳跟吃勁大於腳掌。2、身後松腰塌胯、身前開胯圓襠。3、右腿扣胯的由虛逐漸變實,松腰的一點一點往右緩慢均勻沉轉,同時左腿由實逐漸變虛的跟隨往右轉動。4、右腿隨著沉轉勢由四分虛變為七分實、左腿順著沉轉勢由六分實變為三分虛的正身右弓步,臨近定勢時松腰沉胯(右腿落胯、左腿塌胯的合稱),這是一個下沉中帶轉動的整體動作。沉轉過程中始終沉著轉,不宜起伏,定勢為最沉,中間沒那麼沉,是有松沉之意的「坐」著轉。下沉是垂直向下的,轉動是圓向的,所以往右沉轉時不能俯身向前。轉到正弓步定勢時,右腿脛骨盡量垂直與地面,右腿落胯的同時左腿塌胯往下沉一點。往右沉轉和定勢時,身後左腿稍有彎屈是正常的過渡動作,待松腰松胯的功夫層次提高之後,才能做到松沉的伸直身後虛腿。比如115式大架「左摟膝右拗步掌」中就有以上邊沉邊轉的練法。

正弓步變換正半馬步的松沉守中後坐練法

1、初始姿勢是站正身右弓步,虛領頂勁,松肩垂手,身前右腳為實承重大約七成、身後左腳為虛承重大約三成,兩腳都是腳跟吃勁大於腳掌。2、松腰落胯沉到右腳跟的同時左腿鬆開腹股溝帶動膝部外展少許,就是虛腿開胯展膝撐腳,意接欲往後坐之勢。3、右腳蹬地往後,左腳撐前接住後坐的橫向勁力。這是有後必有前的對稱性摺疊勁練法,目的是立身守中不出重心圈。4、左腿由虛逐漸一點一點的變實,松沉的身勢向後緩慢均勻的挪動;同時右腿由實逐漸一點一點的變虛,是左腿由虛變實帶動了右腿由實變虛的。5、左腳隨著沉轉勢由三分虛變為六分實、右腳順著沉轉勢由七分實變為四分虛的正身半馬步,左腿臨近定勢時松腰塌胯、虛領頂勁。

比如115式大架「攬雀尾」中的擠勢變按勢、前推勢變後推勢,就是以上練法。定勢時後實腿胯骨尖、膝尖、腳尖上下盡量同一方向,不宜超出過多。左實腿臀部的垂直線不宜平後腳跟,與腳跟有大約9至13厘米之距為較好。為了深化體悟有後必有前的對稱性摺疊勁練法,在練弓步變換半馬步時,叫同門之人順著自己後坐之勢按胸膛推過來,試看後坐之勢的下盤在動態變化中是否還穩固。


推薦閱讀:

太極拳推手的發人技巧
黃性賢三十七式太極拳拳譜(蔡寶珠/演練)
陳式太極拳 冬季幫你養腰護臀
太極拳內功的幾種練法
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張志俊訪談

TAG:相變 | 太極拳 | 太極 | 馬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