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1:她們以光棍之名,行狂歡之實(高清圖集)
11月11日,光棍節,源於這一天日期里有四個阿拉伯數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單身的意思,所以這個日子便被定為「光棍節」。
以光棍之名
關於光棍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廣為認可的一種說法是它既非「土節」又非「洋節」,乃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誕生於南京高校,是校園趣味文化的代表產品之一。
圖為2011年11月10日,隨著 「世紀光棍節」的臨近,揚州大學水利學院的90後單身男女生舉行單身派對,利用身邊廢舊紙板,製作象徵光棍的特殊「禮物」,現場男女帶著製作好的禮物「油條」做行為藝術造型,希望通過活動結識自己的另一半,共度「世紀光棍節」。 中新社發 孟德龍 攝 CNSPHOTO
以光棍之名
圖為2011年11月3日,在揚州大學農學院陽光協會組織的一個「光棍節」「90後」聚會、交友活動中,很多單身男女找到了心怡的對象。不過,其中也有一些「孤單哥」在等待尋緣分。中新社發 孟德龍 攝 CNSPHOTO
以光棍之名
圖為2011年11月2日,六根巨型光棍亮相瀋陽,這六根巨型光棍高3米,分別印有「求真相」、「求包養」、「求發財」、「求自由」、「求人愛」,「求合體」。人們用這種方式迎接大光棍節的到來。中新社發 黃金昆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以光棍之名
近年每到「光棍節」來臨之際,各種「單身派對」便蜂擁而至,派對上不僅吃喝玩樂,還可以藉此機會尋覓緣分擴大交際圈,同時在派對、狂歡中釋放久違的激情,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放鬆。
圖為2006年11月11日11時11分,南京在高力傢俱港舉辦首屆「光棍節」。中新社發 文寶 攝 CNSPHOTO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光棍節」來臨,「脫光」成了不少大齡都市男女的「怨念」。眾多單身男女借「光棍節」名頭出動相親、參加交友聚會,以爭取脫離光身狀態,「棍友會」、鵲橋會、 「非誠勿擾」等各種名目的聚會活動應有盡有。圖為2007年11月11日,一場千人徵婚相親會在福州一商場內舉行。相親會吸引了福州市各行各業的未婚青年男女前來參加,參加者希望在「光棍節」里找到如意的另一半。中新社發 張斌 攝 CNSPHOTO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以光棍之名
在這個百年一遇的「世紀光棍節」的關頭,不妨讓我們看一下那些光棍偉人前輩們——你不是一個人在光棍!
(上左)柏拉圖:古希臘聖賢,「精神戀愛」的鼻祖。認為男女之間的愛慕為世間最高級的情感形態。81歲的時候,在一次婚宴上興高采烈談笑風生之際溘然長逝。
(上中)達?芬奇:百年難遇的天才。24歲時,曾被指控與男子有曖昧行為,遭其否認。1519年病逝於法國。但其「同志」的身份,基本已被後人公認。
(上右)牛頓:英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的一生,幾乎沒有親近女色的記錄,他孤獨地走完偉大的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尋找慰藉。
(下左)伏爾泰:法國近代思想家。他有99卷的皇皇巨著,與有夫之婦的情人艾米莉共居20年,直到後者去世,沒有子嗣。
(下右)伊麗莎白一世:英國女皇。年輕漂亮而且開朗的伊麗莎白25歲就走上了英格蘭之巔。只是不幸的是,她為了鞏固王位,縱橫捭闔於當時的強國西班牙與法國之間,放棄了婚姻。最後以老處女的身份絕後而終,換來的是大英帝國的崛起。
以光棍之名
(上右)諾貝爾:瑞典科學家。諾貝爾不是沒有戀愛過,可惜的都是被愛的人兒都另嫁他人。
(正中)文森特?梵谷:荷蘭畫家。無論梵谷的畫作還能拍出什麼樣的天價,這一切都已經與他無關。他短短37年的人生,到處充滿了屈辱與酸楚,直到1890年7月的那個黃昏,他舉起手槍,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
(下左)金岳霖:中國哲學家、邏輯學家。若論近現代中國第一才女,非林徽因莫屬,金岳霖先生,為了她一輩子不娶,且與情敵比鄰而居,終身為友。
(下右)簡?奧斯汀:英國作家。奧斯汀聰明而且美麗,據說也曾情痴,年輕時失戀是她終身不嫁的原因。也有人說她可能是lesbian,跟自己姐姐的非常親密關係讓人起疑,但這些都已不可考。
以光棍之名
推薦閱讀:
※2011,中國電影再寫悲愴?
※2011年第4期
※2011年辛亥百年祭暨國慶絮語
※依於法,法依於貧(2011-09-20 09:45:23)
※簡網影視劇迷 20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