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家信託公司「投資偏好」首次披露
2014年是信託公司監管和發展轉型並重的一年。在經濟下行和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下,信託業結束了2008年以來的高速發展期,進入到全面布局轉型發展和行業監管重塑 「元年」。在這一過程中,68家信託公司結合自身優勢,積極發展特色業務,各自的業務特徵日趨鮮明。
作為國內信託行業的「最強大腦」,百瑞信託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出版的《新常態下信託業的轉型發展——信託研究與年報分析2015》一書,從行業發展概況、信託業務、自營業務、人力資源、客戶服務和創新業務6個方面分析了全行業68家信託公司的經營和發展情況。本文將從信託業務入手,揭示信託的戰略轉型,並披露68家信託公司各自的業務特徵,以供金融從業者以及投資人參閱。
行業分化加劇 集中度提高
根據68家信託公司2014年年報數據,2014年, 68家信託公司平均資產規模達到2060億元,較2013年增加了456億元。行業中43家公司信託資產規模超千億,較2013年增加3家。
在弱周期經濟態勢下,信託行業分化加劇。管理規模看,68家信託公司中,信託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比2013年增加6家達25家。集中度方面,2014年信託資產規模排名前10的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從2013年的4.03萬億元增長至5.66萬億元,佔全行業信託資產規模總額的比率有所提升,集中度從2013年的36.95%提升至40.34%。
業務結構朝著信託功能本源化發展
按照信託資產功能,信託可以分為融資類、投資類、事務管理類三種。2014年是傳統信託業務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信託公司業務結構正朝著信託功能本源化的方向發展。業務結構打破融資類信託佔據半壁江山的格局,開始呈現「三分天下」格局。
圖片說明:2011~2014信託功能結構變化趨勢
2014年,融資類信託佔比繼續下降。融資類信託業務是指,以資金需求方的融資需求為驅動因素和業務起點,信託目的以尋求信託資金的固定回報為主,信託資產主要運用於信託設立前已事前指定的特定目的。融資類信託業務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信託公司投資範圍靈活的優勢,是信託公司最主要的業務收入來源。截至2014年末,融資類信託業務規模4.70萬億元,相比上一年下降9.71%;佔比為33.65%,與2013的49.15%相比下降15.50個百分點。
投資類信託佔比穩步提升。投資類信託業務是指,以信託資產提供方的資產管理需求為驅動因素和業務起點,以實現信託財產的保值增值為主要目的,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主要發揮資產管理人的功能,對信託財產進行投資運用的信託業務,如私募股權投資信託、證券投資信託等。2014年,投資類信託業務規模4.71萬億元,相比上一年增長32.76%;佔比為33.70%,與2013的32.54%相比增長1.17個百分點。
事物管理類信託實現跨越式增長。事物管理類信託主要是指委託人交付資金或財產給信託公司,指令信託公司完成信託目的,從事事務管理的信託業務。與融資類信託業務相比,事物管理類信託更能發揮信託制度優勢且順應市場需求。這類信託業務由委託人驅動,信託公司一般不對信託財產進行主動管理,包括家族信託等。2014年,事務管理類信託業務規模4.56萬億元,相比上一年增長112.43%;佔比為32.65%,與2013的19.70%相比增長12.95個百分點。
百瑞信託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分析認為,投資類和事務管理類信託業務能夠較好地體現信託公司的資產管理能力和信託制度的本源優勢,隨著業務佔比的穩步提升,上述兩類業務將有望成為未來推動信託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信託業務結構的上述變化不僅反映了信託業開始主動適應中國金融體系的新變化,更是信託公司主動謀求轉型的結果。面對大資管時代經營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信託公司已呈現出較為清晰的差異化經營思路,就業內實踐情況來看,大致可分為兩大方向,即私募投行和財富管理。
主動管理能力提升 轉型效應明顯
按照來源劃分,信託資產可分為集合資金信託、單一資金信託和財產權信託。根據2014年年報數據,目前單一資金信託在信託資產中佔比最重,為62.68%,雖然佔比較以往年度有所下降,但仍是信託資產規模的主要構成部分。同期,集合資金信託規模佔比小幅提升,從24.90%增至30.77%。此外,財產權信託規模比例從5.49%增長至6.55%。
整體看,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導的集合類信託資產佔比繼續上升,而以機構客戶主導的單一類信託資產佔比則持續下滑,表明信託業為適應市場變化而加快了主動管理能力建設的步伐,轉型效應逐步顯現。
2014年信託行業整體收益小幅下降,但集合類信託收益創新高。2014年,行業已清算信託項目加權年化收益率為7.34%,較2013年有所下降。分種類看,近三年已清算集合類信託加權年化收益率逐年上升,2014年為9.31%;已清算單一類信託加權年化收益率波動下降,2014年為6.78%;已清算財產管理類信託的加權年化收益率波動上升,2014年為6.95%。已清算集合類產品收益率最高。
整體而言,「泛資管時代」的開啟,使得其他金融產品對信託產品的替代性越來越強,提高主動管理能力,是保障客戶財富可持續增長和提升信託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同時也是其資產管理專業能力的集中體現。
發展特色業務 68家信託公司業務風格鮮明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信託業務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監管政策日趨嚴格細化,信託產品和業務模式等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各家信託公司在一次次轉型中摸索、前進,根據自身的經營實際和管理能力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發展模式,業務風格逐漸顯現。
百瑞信託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對68家信託公司過去三年的信託類產品進行了梳理,以公司各資金投向產品佔比(公司某類產品發行規模/信託資產規模)為指標,進行公司業務風格的分析。通過比較信託公司內部各資金投向的產品佔比,以佔比最高的產品品類為公司的絕對偏好品類。如果該絕對偏好品類的產品規模占公司產品總規模的比例超過 30%,則公司在產品品類方面存在絕對偏好;否則,公司偏好分散投資。以此呈現各家信託公司的業務風格偏好和業務重點。所得結論如下表所示:
信託公司產品偏好列表
統計數據顯示,大部分公司都採取了將資源向特定業務領域傾斜的業務策略,並因此呈現出各具特色的業務風格。
以百瑞信託為例,數據顯示,其基礎產業類產品佔比達到32.07%,其業務風格偏好和業務重點為基礎產業。
從最早提出「我的城市我建設」,通過債權融資起步,發起中西部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信託計劃,支持包括鄭州火車站西廣場、地鐵一號線等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到開啟股權融資模式,發揮金融槓桿作用,為鄭州東區的建設撬動上百億元資金,再到現階段,作為基礎設施信託產業基金化轉型模式的提出者和踐行者,發起設立蘭州新區城市投資發展基金(300億元)、中原航空港產業投資基金(300億元)、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產業投資基金(300億元)等大體量的總規模近千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 百瑞信託的基礎設施信託業務一直在不斷升級,並始終保持了其作為公司核心業務的地位。
在此過程中,以大體量基金穩規模,以業務創新布局未來,加強風險管理穩中求進,朝著「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戰略目標積極轉型的「百瑞信託模式」,正逐漸成為信託行業轉型升級期可資借鑒的樣本之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