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徐錚:《港囧》破7億了,電影都有命數
?鈦媒體 TMTPost.comTMT|創新|創業
鈦度要點 截止發稿為止,公映四天的《港囧》票房已經破7億。這已經顛覆了之前《泰囧》的前四天票房紀錄。是否能如王長田所預期的「破20億,30億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看起來的確有了想像空間。
《港囧》破7億,讓徐崢再次陷入熱議漩渦 攝影:尹超
鈦媒體註:《港囧》不出意外的火爆了:首日票房打破《捉妖記》記錄;截至發稿為止,公映四天的《港囧》票房已經破7億,而這已經顛覆了之前《泰囧》的前四天票房紀錄。是否能如王長田所預期的「破20億,30億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看起來的確有了想像空間。
就在《港囧》公映前,徐崢接受了鈦媒體專訪,來看這位票房贏家怎麼說:
《港囧》公映前,徐崢在影棚里拍攝宣傳照。這一天早上8點開始到下午2點,徐崢換了近10套造型。在攝影師的鏡頭前,他做出極為誇張的表情,以及非常戲劇化的動作,那是他最擅長的部分——表演。
拍攝結束,徐崢有些疲乏地坐下來,他說從3月開始團隊啟動了電影推廣方案,每一次通告他必親自到場助陣,全國各地的跑,體力上感覺已經有些透支了,好在精神上還是很興奮的,就這麼支撐到首映。
一部電影的營銷也是一件「創意作品」
9月25日,徐崢終於鬆了一口氣。
電影《港囧》首日票房破2億,同時破了「華語電影單日票房紀錄」、「華語電影首日票房紀錄」、「華語電影首日人次紀錄」等12項華語電影紀錄。然而無論最終票房成績如何,他都圓滿了。因為自己和團隊用了一年多努力把這份答卷完整地交給了觀眾,對於票房和口碑,他其實沒大家想像的那麼在意。
40歲時執導《泰囧》,徐崢的初衷是給自己的「導演夢」一個交代。
連他自己都沒想到4000萬的小成本,票房過了12億,為資方大賺20倍。泰國總理英拉親自接見徐崢,習大大都對《泰囧》之後的系列表示出期待,喊話徐崢有機會拍《印囧》。不可否認,徐崢和電影《泰囧》無意間為2012年的中國電影產業注入了一針興奮劑。
這一年,中國電影票房超過170億元,同比增長30%,銀幕數增長7.1倍,每天中國都有10.5塊新銀幕投入使用,電影成了中國最熱門的產業。《泰囧》所引發的市場效應開始不斷發酵,促進中國電影加速商業化進程,導演們學會不單純「靠作品說話」,國產電影的商業運作以及與互聯網的多元融合,都對電影產業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兼具藝術與商業特質的徐崢,自《泰囧》成功之後便觀察和摸索出一套適用於自己作品的「線上 線下」整體營銷模式。徐崢說,現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一部好作品想讓人看到,肯定要花費精力做推廣。而一個好的營銷方案本身也應該是一件精彩的創意作品。
2014年底開拍到2015年2月11日殺青,《港囧》拍攝周期五個多月,而宣傳周期從3月開始直到電影公映長達7個多月。正如徐崢所說的那樣,此次《港囧》「線上 線下」整體營銷策略,本身也是一件「創意作品」,和一次帶有探索精神的實踐。
《港囧》的營銷,從今年3月30日的「徐布斯」發布會正式拉開帷幕。宣傳團隊選擇了798一個巨大空間,徐崢以牛仔褲配T恤衫和休閑西裝的典型「喬布斯式」裝扮上場,演講開始後,大型LED屏上不斷翻新大數據、關鍵詞解析、以及公式計算……這裡完全就是某個電子科技產品的發布會現場。然而,這正是電影《港囧》的全球定檔新聞發布會,除了讓人印象深刻的互聯網發布會的形式外,這次定檔發布會上對於檔期的答案「隨時上映」,也吊足了市場和媒體的「胃口」。
△徐崢化身「徐布斯」發布會
成功的首次線下發布會,起到市場預熱的效果,此次互聯網形態的發布會可以看出,徐崢和團隊非常注重「形式感」,在「互聯網 」概念最熱的2015年初,「囧品牌」以全新的「互聯網模式」進行包裝,給市場留下了第一次深刻的印象。發布會結束之後,效果如徐崢所預期的那樣,媒體鋪天蓋地的都是關於「徐布斯」和《港囧》的報道。
此後,徐崢放緩了線下宣傳的力度和節奏,開始運用社交媒體進行線上「病毒」式的物料傳播。先是開設了「港囧電影」官方微博;最先放出的「趙薇求演」預告片,在互聯網上引發超過5萬次轉發;微信和微博里不斷傳播各款先導海報;及時利用互聯網上的熱點話題進行宣傳,比如徐崢穿著「張馨予花棉襖」、徐崢發現「另一個地球」、徐崢被PS《復聯3》主角等微博。在《港囧》的線上傳播戰略中,徐崢則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港囧》的痕迹滲透進大家的記憶中。
7月27日,團隊再次啟動線下宣傳攻勢,開了一個規模不大,但極具趣味性的媒體見面會——「電影港囧關於進一步促進囧不能停,以及角色陣容預期票房口碑你想問什麼就問什麼我能回答就回答但不一定全回答的記者會」。這次小而美的發布會則給市場一種清新的印象,同時也是整體營銷策劃中非常幽默的一個環節。
第二次具有震撼效應的線下大型宣傳被安排在8月27日,很多人至今仍然記得那一天自己看到的,或轉發的「徐崢內衣秀」的微信。發布會開始,十幾個外國模特穿著性感內衣在台上走秀,現場有記者甚至以為自己走錯了。
這場名為「維多利亞港的秘密」,簡稱「維港秀」的內衣表演其實是《港囧》的主角見面會。這一次,徐崢飾演的「設計師徐來」陪同兩女主角趙薇、杜鵑走出來,陪同的還有數十位性感外籍模特。發布會的形式感仍然是讓人過目不忘和極具傳播性的,徐崢的訴求非常明確,每一次線下宣傳必然引發一次市場震蕩。而這次發布會上,還出現了一句觸動人心,且道出徐崢當下內心訴求的話:「囧途升級,不止於笑」。
△轟動電影營銷界的「內衣秀」發布會
在這些早有部署的營銷策劃當中,還穿插了即興的宣傳手段,比如與雷軍、王興的互動;徐崢連線「桌面百度2.0發布會」、上海電影節開幕時的演講、電影工作者協會頒獎晚會等活動上對電影《港囧》的軟性植入。
長達7個多月的宣傳周期安排得極富節奏感,讓市場在整個2015年10月之前,都無法忽視和遺忘《港囧》即將上映這件事;此外,物料和宣傳內容不斷激發市場對其產生好奇和期待。「沒辦法,你會發現兩三年之後,玩法都變了。營銷要和新媒體、自媒體一起來玩了,我們只有建立了互聯網思維才能跟上市場和觀眾的需求。」
團隊對於檔期契合中秋節的時間點也早有部署,電影上映前《港囧》 天貓就出品了一款名為「有戲的月餅」,月餅的包裝完全圍繞電影元素進行設計,每一個月餅小紙盒打開後都印有一張《港囧》劇照,月餅盒和紙袋上則非常直白地印刷了《港囧》的電影名字。這一商業手段既能起到宣傳作用,又能成為電影周邊產品,為電影帶來票房之外的收入。
△《港囧》定製月餅
跟蹤徐崢多年的央視記者馬源告訴鈦媒體記者,徐崢並沒那麼在乎票房成績,他的壓力其實源於對「創新」的慾望。「有一次夜裡去光線時遇到徐崢正和宣傳團隊的人開會,當時特別驚訝他們的狀態,那麼晚了可每個人都很HIGH,因為團隊里的人都想做出別人沒有做過的事,一百個點子徐崢最後只認可一個,也許全部否定。而且這個團隊原本是光線做《泰囧》宣傳的一個小組,後來《泰囧》成功他們獨立出去創業,結果徐崢一句話,團隊的人放棄創業又回到光線為徐崢做《港囧》了。你可以想像徐崢的個人魅力,還有他對一件事要做成的那種心念吧?」
票房不是唯一標準
雖然徐崢並不在乎票房,但自從透露出籌拍《港囧》的信息後,「票房」還是引發了所有人對這部電影的聚焦和想像。當初因為投資《泰囧》獲益最多的王長田對於《港囧》的票房顯得信心十足:「8億?那是不可能的。10億好像都太低了。12.67億這是《泰囧》時的票房,我覺得這個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好像還是不夠,因為在2012年的時候,我們預測被偷掉了20%的票房。如果除回去的話,我們實際票房數應該在15.83億,我覺得這個數字馬馬虎虎。」王長田說想了想繼續說:「30億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顯然,反覆面對關於「《港囧》是否能再造一次票房神話?」的提問,是不可避免的。而對於票房的發問,徐崢顯然有備而來:「這部電影更多是帶有探索成分的,是不是做一個《泰囧》續集不是最重要的,票房也不是唯一的目的,首先做一部好電影才最重要。相比起《泰囧》,電影《港囧》會有一個情感糾葛的主題,從類型上來說會升級為全類型,喜劇只是一個最大的托底的類型而已,除此之外我們融入了港片元素,在電影里可以看到情感、青春、動作以及懸疑等諸多元素的融合」。
徐崢告訴鈦媒體,在《港囧》中自己飾演的徐來是一個內衣設計師,故事基於他和趙薇、杜鵑三人之間的三角關係發展起來。雖然電影還是以笑聲為主,但對於徐來的人生來說,他基本上是一個悲劇。充分展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小人物對抗命運時的無奈與掙扎、人性的複雜和閃光點,是「囧」系列電影中的特點。
上次看《泰囧》的人,或許會被《港囧》中的一些橋段觸動到,引發一次與自我的對話。「尤其是中年人!」徐崢補充了一句。而這也是徐崢對喜劇「不至於笑」的終極追求。
徐崢在我們面前解構了對《港囧》的設計:
「一部好電影首先是完整的,完整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一個喜劇片來說。首先敘事必須完整,每個人都要有落點。即使是很小的故事,只要你的故事完整,觀眾就會感受那是大片了。」
徐崢認為,所謂的故事完整就是得有高潮,高潮是一種內在的東西,比如當《泰囧》里最後王寶強去踢那一腳的時候,其實就是電影的高潮。高潮不是更多的人死掉,更慘烈的場面,視覺上的衝擊,那是一種心理上的巨大起伏。
曾經和周星馳在《少林足球》里合作的趙薇認為,徐崢才是真正的喜劇之王,這讓徐崢有些受寵若驚。徐崢說不想給自己貼任何標籤,他說好的喜劇人其實是傳遞人間真情,最簡單的、最原始的感情。比如卓別林、周星馳、寧浩等等,每個人的作品裡都有感人和溫情的一幕。「我記得《虎口脫險》里那個指揮家和一個油漆匠,這兩個身份地位懸殊的人到最後他們在一場戰爭裡面經歷了一個冒險遊戲,最終變成了好朋友,其實都有那種東西在感動我們。」
△《港囧》電影海報
最早由徐崢主演的《人在囧途》投資800萬,最終收穫4000萬票房,在票房上的小小成功讓徐崢發現「囧」命題存在的必然性:「你首先回歸一個傳統的喜劇,現實主義、當下的人物(兩個典型的人物),春運題材是太接地氣了,它是符合中國老百姓價值觀的喜劇。」後來在創作《泰囧》時,他完全沒有考慮票房因素,而是專註在「當下」進行創作。結果,票房過了5億的時候,徐崢開始想後面怎麼拍啊?陷入思考之後他卻突然意識到,一旦進入「票房先行」的創作意圖,他就什麼也拍不了了。
「我還是要根據我自己的趣味和我的一個質感,根據我的良心,我覺得我有感而發的,去拍一個故事。《泰囧》和《港囧》我都是盡量不受票房因素干擾,專註故事本身去創作的。好故事比好票房更重要。」
敬畏每部電影的命運
可能是因為從小學登上舞台開始,徐崢就沒有離開過舞台,對於台前幕後的世界越是熟悉,徐崢就越是敬畏這個舞台。
小學三年級時,徐崢第一次登台表演就擔任話劇中的男主角。那之後的所有課餘時間,他幾乎都在上海市市少年宮的戲劇組裡度過。模仿春晚啞劇所寫的劇本當成作文交上去,老師批註回復:你應該把它演出來。第一年他一個人演,第二年他把全班組織在一起演,分配角色,布置場景,那是他第一次當「導演」的經歷。
長大後,徐崢結識了一批上海青年宮話劇團的朋友,加入「人藝之友」話劇社,一個地道的「文藝男青年」。那段日子,徐崢每天都在蘭心大劇院的後台寫作業,和演員、導演、布景等廝混在一起,偶爾還能客串個小角色,當時人藝排《原罪》的時候,他就演奚美娟的兒子。而「上海戲劇學院」也是徐崢命中注定的所在。
△徐崢參演話劇
進了「上戲」,徐崢並不安於現狀:「我一直堅定地覺得,我們的戲劇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為什麼要上台詞課?就是表演嘛,表演對了,台詞自然就對了。學校都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但在世界戲劇範疇中他本來就是很小的一個分支,很多教育觀念我覺得很可笑。我有個去耶魯念戲劇的朋友,人家花兩年的時間先看完不下兩百個劇本,把各個流派捋一遍,可我們呢,還在排《雷雨》呢。」他開始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組織小團體,排練他更喜歡的作品。
1998年,剛進話劇團工作的徐崢自導自演了兩部先鋒話劇:《擁擠》和《母語》。《擁擠》是一部只有他一個人在舞台上用肢體語言配合燈光、舞台裝置,模擬「擁擠」的狀態完成表演的作品。而這種實驗話劇在當時爭議很大,很少有人理解他。其餘的時間,徐崢都在話劇團演出固定的傳統內容。「我沒有過掙扎。我們沒有一套完整的文化保障體系,藝術青年們走上社會時都會面臨理想和生存的矛盾,很容易受到娛樂圈的衝擊,很多人會分辨不清自己在做『藝術夢』還是『名利夢』。」
接拍《春光燦爛豬八戒》是因為徐崢渴望嘗試自然的表演風格,結果他因為「豬八戒」紅遍大江南北,還抱得美人歸。緊接著的電視劇《李衛當官》,則使徐崢進入中國一線演員的行列。他開始不再排斥商業作品,將自己的視角徹底打開。
「我以前老是覺得我看的書比別人多,我是知識分子,所以我應該找到自我的訴求。可文藝腔會讓你接不上地氣,你只能傳遞一種小眾的東西,甚至可以說,你傳遞不出實質性的東西,只有一種氣息和腔調,你無法去影響別人的價值觀。藝術應該是一種手段,個人那些東西,應該放到後面去。」
徐崢很快意識到商業中蘊含了更大的表達空間,這也是他的作品在商業化上獲益的重要轉折期。
△因為《春光燦爛豬八戒》徐崢不僅順利融入商業,還抱得美人歸
葉偉民算是徐崢人生轉折點上的重要人物,如果沒有他的包容,就不會成就徐崢的導演夢。在拍《人在囧途》的過程里,徐崢嘗試自己手動修改劇本,甚至嚮導演提出拍攝構思,結果徐崢在這部電影中實踐了很多「導演」的職責。也正是這次的試水,讓徐崢有膽量接下續集《泰囧》的導演一職。
徐崢的個性中,有一種不願隨波逐流的固執,他的成功,給了其他演員、導演啟發,而他自己卻不肯重複之前的成功,寧願辛苦地再去開創一些新的東西出來。「我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如果票房沒那麼高,就是正常的3、4億,我的自信和現在12億票房的自信其實是一樣的。」而王長田也不否認自己是因為看到徐崢《泰囧》的成功後發現「光線」可以另闢蹊徑,之後才資助了趙薇、何炅、蘇有朋、鄧超等演員實現導演夢。
徐崢對自己優點和缺點都有清醒認識,只是他後悔自己到40歲才拍成第一部電影。他說當自己知道寧浩比自己年輕的時候,心裡很有些唏噓:「做導演像是我所有之前積累的總結和呈現,我應該早一點下決心投入創作,我的產出應該是散落在之前這些年的。」
採訪結束時,《港囧》票房還未得出最終數據。但徐崢告訴鈦媒體,這部電影在創作上過了自己的這道關,在商業運作和營銷上也是盡了全力,算是對投資者和信任他的夥伴們一個回報,最後的數字究竟會是多少,那是命。
「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的命數,得去尊重它,敬畏它。」就像《泰囧》造就的票房讓很多人忽視他想傳達的電影本質的東西,這是《泰囧》的命,徐崢可以接受。《港囧》在營銷上做了很多大膽創新,為同行帶來啟發,這也是命。只是再討論「徐崢作品」的時候,如果不是基於票房價值的話,徐崢會更開心。
△徐崢正在嘗試一種新的喜劇創作方式,它不至於笑 攝影:尹超
【記者後記】真正了解喜劇導演和演員的人會發現,他們在生活中反而沒有滑稽幽默的表現,甚至更少言寡語。而與徐崢對話時,我們發現他回答問題慎重謹慎,思考時眉頭微皺,每一句話都簡潔有力,但你不會被他逗樂,反而覺得眼前這個人的狀態有點兒緊張。現實中的徐崢和銀幕上那個引人發笑的徐來或徐朗,實在很難聯繫在一起,徐崢的確更像他自己所說的,骨子裡是個「知識分子」,我們所見到徐崢,理性而深沉。(本文來自BT傳媒·《商業價值》雜誌10月刊,網路獨家首發鈦媒體,記者董美圻)
鈦媒體相關文章
港囧高票房的背後是互聯網思維嗎? 關注鈦媒體,回復以下關鍵詞獲取更多詳情:
回復【港囧】:《從《港囧》看徐崢:不會互聯網思維的導演不是好產品經理》
有好想法,好創意,都來鈦媒體·我造社區吧!
戳 閱讀原文 快體驗鈦媒體旗下全新創新產品交流社區
我造
推薦閱讀:
※少林寺這部電影是怎麼選擇演員的?
※有誰能詳細講解一下電影未麻的部屋嗎?
※《你的名字》講的什麼故事?
※《一條狗的使命》大家都是怎麼評價這部電影的?
※印度電影比中國電影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