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與百貨商場之購物中心的聯姻之痛

2013年的內蒙古呼和浩特熱鬧非凡,隨著國家房地產貸款的收緊,佔北一方的房產大鱷們不禁打個寒顫。此時,草原上的百貨豪傑們也被天朝崛起的網路好漢橫擺一刀,和華夏大地上的眾多豪傑一樣,辛辛苦苦30年,感覺回到解放前。

彼時,眾人紛紛關注起他們曾經不屑一顧的shopping mall(park)!

早年mall業曾在中山路上佔據金腳銀邊之地,豪擲千金,也算打造出個購物中心雛形,卻實在是低估了草原人民的智商與審美,管理鬆散低級,商品結構混亂。想想偌大個商業體,留下美好回憶的恐怕只有那兩棵逼真的大王椰了。

時至今日,當昔日那個還被嘲笑的萬達小弟開始獨步武林,各路品牌跪求仰止。大蝦們才猛然驚覺,是時候走親民路線了。說歸說,做起來談何容易?

下面就來表表小弟愚見,只為拋磚引玉,希望眾位骨灰級前輩不吝賜教:

一、房地產之商業地產轉型:

房子蓋的差不多了,地也用的差不多了,該買的都買了,買不起的也就是望梅止渴。

1、一期項目完工,發現:

房子蓋了一大片,完了,發現滿足不了生活基本需要,群眾出門就是荒山野嶺,得,還就得有車的人才適合荒山野嶺,為啥?沒有公共設施,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質量下去了?錢花不少,住不安好。咋辦?談學校,談醫院,談銀行,談飯店,談公交。。。。

2、二期項目完工,一琢磨:

好吧,基本生活有保障了,那就得有更高級的需求啊!飽暖思淫慾這話絕不是貶義,梁山當年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是替天行道,而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市場不景氣,怎麼才能讓房價再高點呢?

咬咬牙,跺跺腳,蓋酒店、做會所、俱樂部、KTV,自持的自持,租賃的租金低點,為了更大的利益,拼啦!

3、繼續蓋房子,發現天朝百姓更刁鑽了:

公司大了,得做品牌效益啊!項目的綜合收益和公共設施配比成了客戶考量支付的標準,MD,真心要干購物中心了。

二、房地產轉型商業地產之短板與長板:

短板:

1、沒有百貨零售經驗,簡單的租賃與售房偶經驗不足以支撐商業的日常管理;

2、缺失管理團隊,對行業認知的缺失造成管理溝通困難;

3、缺乏投資信心,在經歷過房地產暴利時代後沒有足夠的長線思維,急功近利;

長板:

1、項目自持,沒有租金壓力;

2、業態多元化,宣傳成本與互動成本降低;

3、社區已培養成熟,充足的客源儲備與高度的認同感;

三、百貨商場的自宮之路:

曾幾何時,中山路上的百貨大咖們如火如荼,分疆裂土。那時候的促銷爭的是地盤,爭的名分。消費者沒有選擇,像個白痴一樣被各大商場牽著走,花錢受氣,趕場受累,退貨遭白眼,買個東西打折還要托關係。

物極必反,「馬三豐」(馬雲)淘寶弱弱的出現在網路平台上,開始了第一場無聲的起義。當各位商場大佬們還在暖昧夜晚的酒桌前觥籌交錯,牛逼響噹噹時,無數的憤青屌絲開始了他們的淘寶之旅。

幾年過去了,現在的中山路天天促銷,商戶們賣血割肉,消費者閑庭信步。這時的促銷爭的客流,賺的是銷量。

維多利一路三店,業態重疊嚴重,始終是格局有限,看的都是蠅頭小利,還想做食利型管理,不去研究商品,只會淘汰品牌。

所幸摩爾城略有改觀,但也不過是賣個概念,談不上體驗,更無從提及數據管理。

王府井百貨已是強弩之末,加加油就成批發市場了,如果還是一群蝦兵蟹將,那我們就翹首以待吧。

嘉茂購物中心卻是有點體驗的影子,可惜廟小破敗,一層經過幾年的培養,幾個體育品牌折扣店可圈可點。其他樓層難免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彆扭。

萬達廣場在今年的調整後敗部復活,剩下的就是時間檢驗。萬達百貨真心的1990年的民族商場,個人覺得大而精勝過小而全。

民族商場今年也是大興土木,餐飲調整,快銷時尚品牌狂進,星巴克入駐。來勢洶洶,卻中氣不足,營運能力的二和新鮮血液的缺失,註定它的確是青城老字號。

個人觀點,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傳統百貨真正的救命稻草是什麼?
百貨O2O開戰在即?
女子百貨:盛衰間的商業規律
舊上海四大百貨,分分鐘秒殺現在一蹶不振的百貨業
萬千百貨去小吃攤逮員工 要求必須在食堂吃飯

TAG:商業 | 商業地產 | 購物中心 | 購物 | 商場 | 百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