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1

國家寶藏1

http://blog.163.com/h_x_y_123456/blog/static/339849252011769336129/?suggestedreading&wumii

曾仲斿父銅方壺——破解曾國之謎

春秋·曾(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通高66.7、底長30.8、底寬23.8厘米

1966年湖北省京山蘇家隴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壺器體高大,通體以波曲紋為基調,動靜呼應,虛實相諧。陰刻與陽刻,寬與窄的變化形成節律,氣勢凝重而華麗。與此器同墓出土的還有鼎、簋、鬲、豆等共計97件,其主要禮器組合為九鼎八簋(缺一簋),按周禮,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九鼎八簋」。但銘文告訴我們,該墓的墓主人只是一位曾國的上層貴族,據該墓另外幾件銅器銘文「曾侯仲子斿父」可知,墓主為曾侯次子,是沒有資格用這麼高規格的禮器的。這顯然是西周晚期以後王室衰微、「禮崩樂壞」、地方諸侯僭用天子之禮而出現的現象

銘文中記載的曾國,在歷史文獻中卻不見其蹤影。而歷年在漢淮地區發現的曾國青銅器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分布甚廣,其中尤以曾侯乙墓最為著名。學者們研究發現,青銅器銘文記載的曾國,其實就是文獻中記載的隨國。因此,曾仲斿父壺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其高超的製作水平,還為我們揭開千年曾國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

四羊方尊——德如羔羊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高58.6厘米

1938年湖南寧鄉月山鋪(今黃材鎮龍泉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長頸高聳並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物重心所在,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四羊的前胸構成尊的腹部,羊腿則附於圈足上,承擔著尊體的重量,可謂構思奇巧。羊首之間飾浮雕的雙角形龍,龍身蜿蜒在方尊的肩上。羊的頸腹部鑄鱗紋,兩側飾美麗的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此外,各主紋之間填飾剛勁圓潤的幾何紋或由幾何紋構成的動物紋及怪獸紋。

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將其分別配置在外范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於一器,把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融匯貫通、將器形和動物形狀巧妙結合起來,匠心獨運,恰到好處。在商代青銅器中,四羊方尊以其優美雄奇的風姿,端莊典雅的氣度、寓動於靜的意韻,被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羊成為青銅重器著力表現的對象,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羊的善良知禮,外柔內剛,跪乳習性,被引申出許多象徵意義,《詩經?召南》中就有「文王之政,德如羔羊」的說法。漢代以後,羊被視為吉祥的象徵。

突目銅面具——「縱目」之王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通高85.4、寬78厘米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廣漢三星堆遺址是古代蜀國的都城之一,1986年兩個商代大型祭祀坑的發掘,出土上千件蜀國珍貴文物,頓時轟動中國,震驚了世界。據學者研究,兩個大型祭祀坑內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古蜀國王室的宗廟重器,可能是遭遇改朝換代,新王朝將前代王室的宗廟重器全部焚毀,在舉行祭祀儀式後而埋入坑中的。

三星堆出土文物中以青銅器最具特色,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複雜是三星堆青銅器重要特點。此件突目銅面具,眼球極度誇張,瞳孔部份竟呈圓柱狀向前突出達9厘米。《華陽國志》記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其墓葬被稱為「縱目人冢」。 據學者研究,所謂「縱目」,即是指這種銅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圓柱,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銅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蠶叢的神像。

據史書記載,蜀王蠶叢原來居住於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此地直到近代仍是嚴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區。甲亢病患者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蠶叢很可能是一個嚴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後人在塑造蠶叢神像時,抓住了這一特點並進一步 「神化」,這就是蜀王蠶叢神像被刻畫成「縱目」的原因。

玉豬龍——龍的祖形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

高7.2、寬5.2厘米

20世紀50年代遼寧省建平牛河梁遺址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玉豬龍是紅山文化後期玉器製品,豬首龍身,通體呈雞骨白色,局部有黃色的土沁。龍體蜷曲如C形,首尾相連,器體厚重,造型粗獷。豬首形象刻劃逼真,肥首大耳,大眼闊嘴,吻部前突,口微張,露出獠牙,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中央的環孔光滑,背部有一可穿繩系掛的小孔。出土時位於死者胸部,可能用作佩飾,象徵著主人的某種權利。

玉豬龍在紅山文化中多有發現,因為它的頭像豬首,整器似豬的胚胎,所以認為龍起源於豬。豬在紅山文化時期與遠古先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關係非常密切,當出現宗教祭祀和神靈崇拜時,豬逐漸被抽象和神化,進而演化成龍,豬成為龍的祖型。

紅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南部和河北省北部地區,是中國北方地區著名的新石器時期文化。其中尤以玉器的製作和使用著稱。

玉 琮——溝通天地人神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年)

高49.7、上寬6.4、下寬5.6厘米

傳山東出土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良渚玉琮系軟玉雕琢而成,從外觀看呈外方內圓、上大下小形。其表面細密的陰紋線刻技藝達到了後世幾乎望塵莫及的地步。在既沒有青銅、又沒有鋼鐵的良渚時期,對硬度超過一般岩石和各種金屬的玉料,是怎樣進行加工,使之成為紋飾精美繁細的玉琮呢,至今還困擾著研究良渚古玉的學者。不僅如此,良渚玉琮還以體大自居,更顯它獨特的魅力。方柱形玉琮四面中間立槽,槽兩邊基本等距,誤差在1毫米左右,每節上下間距也幾乎完全相等,而且玉琮獸面紋的構圖也基本相同。每個面的轉角上有半個獸面,與其相鄰側面轉角上的半個獸面組成一個完整的獸面,這樣的組合使原本呆板的獸面更顯生動且具變化。

玉琮是中國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帶有神秘色彩的禮器,對良渚玉琮用途的猜測目前不下二十多種。《周禮》中就有「以黃琮禮地」的記載,也就是說在禮儀活動中用琮來祭祀地神。多數學者認為琮是一種溝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和內圓象徵天,下小和外方象徵地,外表的神人獸面紋象徵當時巫術活動情況。

這件玉琮器身共分十九節,每節四角雕成一簡化帶冠人面或獸面神像,全器共有76個神像。玉琮上端射部正中刻有陰線日月紋,是天上世界的象徵,反映出先民對太陽、月亮的崇拜,也有人認為是原始的圖畫文字。

渦紋彩陶罐——黃河波濤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距今約5000年)

高50、口徑18.4、底徑15.9厘米

1956年甘肅永靖三坪遺址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彩陶渦紋罐是馬家窯文化中期彩陶的一個傑出代表。陶罐腹部碩大,造型周正,器壁厚薄均勻。為了便於提拿,在腹部還塑有兩耳。這件彩陶的圖案紋飾是用黑彩在泥質紅陶罐的頸部和上腹部,繪成了許多旋轉的圓渦,圓渦之下加兩道水波。彩繪施於罐的口、肩和上腹,向下俯視,可以看到彩陶罐的全部紋飾,它那流暢自然的線條,彷彿會產生流動的節奏和韻律,讓人感到有無數的渦紋在眼前周而復始地旋轉,展示了先民神奇的藝術創造才能。這是一幅表現當時人類與水密切相關的圖案,其韻味無窮的構圖意境,似乎讓人們隔開幾千年的時空看到浪濤翻滾的黃河急流中激起的一圈圈漣漪,而後又順波而去,此起彼伏,生生不息。

馬家窯文化因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遺址而得名。是繼仰韶文化後,在甘肅的洮河和青海的黃河支流湟水流域一帶發展起來一個富有獨特地方風格的文化,它將中國史前彩陶藝術推向了一個更加絢麗多彩的頂峰。

白陶鬶——挺立的雄雞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500年)

高14.8厘米

1957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鬶是史前東夷人創造的一種造型別緻的器物,既實用又美觀。東夷人崇尚鳥圖騰,故把自己喜愛的鬶做成各種各樣的禽鳥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飛的鳥,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雞,造型獨特,姿態生動,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由於它獨特的特徵,為周邊部族所模仿,在今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甚至江西都發現了類似鬶的器物。

這件夾砂白陶鬶是原始先民用來燒水或溫酒的容器,系由高嶺土經1200℃左右的窯溫燒制而成的,胎壁較薄,質地卻很堅硬,它的出現表現了制陶技術的又一新進步。

大汶口文化是黃河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代表,因發現於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東省及江蘇省淮北地區。豫東地區也有零星發現。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的風俗,是中國東南沿海古代先民拔牙習俗的發源地。

獸面紋銅鐃——最早的編組樂器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通高71、口長47.2、寬38.3厘米

1959年湖南寧鄉縣老糧倉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鐃是打擊類青銅樂器,《周禮》說「金鐃以止鼓」,是軍隊中用來指揮進退的器具。而這類被稱為「大鐃」的青銅器,比一般鐃要高大厚重,大都出土於南方地區,主要用于軍旅和祭祀活動。

這件虎紋獸面大銅鐃形制較大,氣魄雄偉,敲擊其側,聲音雄渾空闊,悠揚久遠。同時出土的大饒共有5件,1993年又在與該地點相距僅20米的地方出土銅鐃10件,其中有9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測音的結果是,形制相同的9件可發出C、D、E、F、G五種調的音,部分學者視為是鐃成組演奏的證據,因此稱之為編鐃,是我國最早能編組演奏的樂器。

此類青銅樂器有幾個特點:一、出土地點集中在湘江流域及其周圍地區,中原沒有發現一例,長江中下游地區偶有發現;二、形體厚重,最重的達221.5公斤,最輕的也在10公斤左右;三、紋飾以獸面為主,但獸面的表現方式及其配飾與典型的中原青銅器的表現方式完全不同;四、使用時口朝上,甬(柄部)植於木樁上。

大鐃在西周早期繼續流行,但發展到西周中期終於被另外一種樂器甬鍾所取代。

青銅天亡簋——記錄周朝開國大典的禮器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高24.2、口徑21、寬18.5厘米

陝西岐山禮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天亡簋是西周早期的標準器,是西周開國之君周武王時期的作品,也是目前所見最早的西周銅器之一。此器肅朴莊重, 圈足連鑄方禁,周身飾以旋龍紋。內底鑄銘文七十八字,記述乙亥這天,武王舉行重大祭典,祭告文王和上帝,由於文王的佑助,終於滅商。天亡助祭賣力,得到武王賞賜,鑄簋以紀榮寵。

銘文記載的這次祭典頗具「開國大典」的意義,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對於祭典的地址――「天室」,目前主要有兩種解釋:一說指宗周辟雍內的明堂;一說指「天室山」,即今河南登封境內的嵩山。

簋是西周青銅禮器中的重要成員。周禮「鼎簋制」規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以「九鼎八簋」組合的最高禮儀。

匽侯盂——燕國遺珍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高24.3、口徑33.8、足徑23.3厘米

1955年遼寧凌源縣海島營子村出土

盂為古代盛食器,匽侯即西周燕國國君。匽侯盂的主題花紋是一種很特別的鳳紋,龍首而華冠逶迤下垂。周武王封其弟召公為燕侯,燕為商故國,地望在河南延津。召公為示區別,另創「匽」字來替代商朝的「燕」字。新創的「匽」字,有「像燕之匿於巢」的意思,表示「在此安居下來」。此外鳳的別稱為「鶠」,可能也與「匽」國獨特的鳳崇拜有關。

這件器物的銘文只有簡單的「匽侯作饙(fen)盂」。意思就是「燕侯所作用於盛放熟飯的盂」。 從器形、銘文綜合考慮,這件器物是西周成王時鑄造的,同時代的燕國青銅器中有「匽侯旨」使用的器物,這個「匽侯旨」就是召公的長子。從時代推定,這件器物也可能是召公長子匽侯旨所作。

值得注意的是,該器的出土地點遠在遼寧凌源縣境內,而據史料記載及考古發掘證明,西周的匽都在今天北京房山琉璃河。器物出土地點離我們熟知的燕地相去甚遠,匽侯盂的出土表明,西周初年匽國在北方的擴張已達遼河流域。

楊家灣漢墓兵馬俑——西漢軍陣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騎馬指揮陶佣:高46、長36厘米

騎馬陶佣3件:高67-68.5厘米、長61-64.4厘米

步兵陶俑 10件:高48-51厘米

1965年陝西咸陽楊家灣長陵陪葬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楊家灣漢墓是漢高祖劉邦長陵的陪葬墓,據專家分析,其墓主可能就是漢代名將周勃、周亞夫父子。前者是開漢元勛,後者因平定「七國之亂」而威震一時。

楊家灣漢墓共發現11個陪葬坑,出土彩繪兵馬俑2500餘件,包括步兵俑1800多件、騎兵俑580多件和戰車模型,號稱「三千兵馬」。其造型逼真,步伍嚴整,表現了漢初軍陣的真實形象。騎兵俑按真身四分之一比例製作。戰馬或安然站立,或昂首嘶鳴;馬上的「指揮官」表情冷峻,威武剽悍;騎士手舉武器,握緊韁繩,好象正在準備向前衝殺。步兵俑身著交領袍服,外罩黑色鎧甲,其中四人左手持盾下垂,右手原持長兵器;其餘六人雙手均作持兵器狀。

騎兵俑獨立地組成了陣容宏大的騎兵群,說明當時騎兵已經完全取代車兵,開始成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在軍事史上,這個轉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漢朝曾經依靠騎兵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輝煌勝利。

這些彩繪陶俑是中國最早發現的大規模兵馬俑群,陶俑組成整齊雄壯的陣容,繼承秦俑陶塑的氣勢,顯示西漢軍隊陣列的威嚴。如此壯觀的兵馬俑軍陣,正是墓主人生前叱吒風雲、平定內憂外患的雄壯軍容的寫照。

「滇王之印」金印——印證《史記》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高1.8、邊長2.3厘米,重89.5克

1956年雲南晉寧縣石寨山滇王墓(六號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方金印上飾蛇紐,印面陰文篆刻「滇王之印」四字,造型精巧規整,金光璀燦。

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朝軍隊大舉南下,滇王舉國投降。漢武帝在雲南設置益州郡,同時「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此後,有關滇人和滇國的記載即神秘消失,以至後人對司馬遷的記載是否可信,是否真有滇王國存在都深感懷疑。直到1956年11月,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出土了一方蛇鈕金印,印面上清晰地刻陰文篆書「滇王之印」四字。「滇王之印」金印的問世,印證了《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的滇國是真實存在的,為我們探索滇國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鑰匙。同時,它也是雲南隸屬中央王朝最早的物證。

朱繪獸耳陶壺——隱身的怪獸

戰國·燕(公元前475-前222年)

高70.2厘米

1964年北京昌平松園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朱繪獸耳陶壺是仿青銅的陶禮器。造型吸取方壺、圓壺之所長,上方下圓,既挺拔秀美,又不失莊重典雅,寓圓於方,別有情趣。壺由蓋、身兩部件組成.內側有子母口套合。頸部兩側有對稱的獸耳,正面飾銜環鋪首,兩眉角上挑,並用硃色描繪分叉的犄角、軀體和四肢,貼塑與彩繪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怪獸形象。朱彩保存如此之艷,令人驚嘆。

壺是古代盛酒或盛水器,同時也是上古時期祭祀神靈和先祖的重要禮器之一,往往與其他禮器成組使用。戰國時期戰爭頻繁,青銅多用來鑄造兵器,因而出現大量陶質禮器。這類彩陶壺常見於燕國貴族墓中,在薊城和燕下都均有大量出土。

鳥形銅鼎——鼎的另類一族

春秋.燕(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15.7、口長11.9、口寬15.3厘米

1952年河北唐山賈各庄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全器呈鳥形,器體似匜,有流口與鋬手,蓋已遺失。流向前突出作鳥首狀,傾水時上喙可以開啟,設計頗為巧妙。外腹部飾精細的羽毛狀紋,腹內鑄有兩個鴨形圖案,鴨頭與流朝同一方向,張翅展尾,非常生動;環形鋬與流口相對,上飾一鳥呈回首狀。

鼎最具中國特色的青銅器,是古代烹煮、盛放肉食之器,也是祭祀儀式中的重要禮器。作為王權或貴族身份的象徵,它在造型上一般較為規整,給人以端莊凝重之感,主要有兩種造型:四足而方、三足而圓。這件鼎雖然有三個類似的鼎足,但其器形卻顛覆了我們對鼎的基本形制的認識,在鼎的大家族中顯得另類。該器出土地屬燕國,可能體現了燕國的地方特色。

人形銅燈——齊國武士

戰國·齊(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23.9、盤徑11.5、勺長22.7厘米

1957年山東省諸城葛埠口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我國古代青銅燈的式樣很多,其中有一類藝術造型燈,工藝考究,式樣繁多,集實用器與藝術品為一體,均為王公貴族使用。常見的有人形、羊形、鳥形、獸形、樹形等。此燈整體為一身著短衣男子雙手擎燈狀。此人雙手各擎一屈曲帶葉竹節形盤柄,盞盤下的子母榫口與盤柄插合,可根據需要隨意拆卸,構造精巧。人足下為盤龍形圓盤。出土時還隨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長柄銅勺。這件銅燈設計巧妙,造型新穎,專家研究認為它應是戰國時期齊國宮廷中所使用。

人形銅燈的人俑粗壯有力,身穿短衣,圓眼闊口,腰束寬頻,立於盤龍座上,雙手向左右張開擎燈,完全是一副武士的模樣,腳踏龍,顯示了他的神勇;雙手擎燈,顯示了他的神力。有神力而兼神勇,這是齊人對勇武力士的一種標準表現方式,體現了齊人尚武的傳統。

錯金銀雲紋銅犀尊——中國古代蘇門犀的蹤跡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通高34.4、長58.1厘米

1963年陝西省興平豆馬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銅尊採用犀牛的造型。犀牛昂首佇立,肌肉發達,比例準確,體態雄健,為古代生息在中國的蘇門犀的形象。整件器物飾以錯金銀雲紋,精美華麗,雖為實用重器,卻又洋溢著充沛的活力,堪稱漢代青銅器中的奇葩。

中國古代做成動物形的酒尊不乏其例,如商時期銅器中的牛尊、象尊、豕尊等,周代銅器中的駒尊、兔尊、鴨尊等。到了漢代,肖形尊雖已不太流行,但仍為人們所鍾愛。

考古發現也證明,犀牛曾廣泛生活在中國古代中南部地區。中國古代不僅有十分珍稀的野生犀牛,而且有豐富多彩的犀牛文化。犀牛皮質堅韌,春秋戰國時期被用於製作盔甲。作為一種重要的軍需,需求量非常巨大,因而導致大量的犀牛被捕殺,漢代開始業已只能從國外進口犀角了,進入唐宋,犀牛在中國已基本絕跡,明清時代的人已不知犀為何物,而現在的中國人只能在動物園偶而看到犀牛了。

五牛銅枕——財富的象徵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高36.4、長70、寬13厘米

1972年雲南江川縣李家山出土

此銅枕作馬鞍形,左右兩端上翹。銅枕飾圓周立牛2頭,浮雕立牛3頭,牛造型雄健,肌肉飽滿,犄角挺立,具有極高的藝術品位。在銅枕上裝飾牛的形象,為滇文化所特有。滇人不但在現實生活中想擁有更多的牛,在各種生活用具上也鑄造千姿百態的牛。滇青銅器中眾多「牛」的出現,反映了古滇民族與「牛」的關係密切。對於以稻作為生的古滇人來說,牛是他們重要的生產工具和生活中的重要財富。

此外,牛還充當奉獻給神靈的祭品。在現代雲南少數民族中,仍保留胡這樣一個古老的習俗:將祭祀用過的牛的頭骨掛在室外牆壁或室內顯眼的地方。他們認為,懸掛的牛頭越多,表示奉祀之心越誠,也就越能得到神靈的保護。

滇文化青銅器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我國古代青銅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青銅器,為人們傳遞著關於古滇王國的社會環境和古滇人民生產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現了古滇王國典型的青銅文化特徵,揭示出古滇文化的人文精神。

鎏金「中國大寧」銅鏡——銅鏡上的棋局

新莽(公元9-23年)

直徑18.6、厚1.3厘米

1952年湖南長沙伍家嶺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銅鏡作為古人整束衣冠、修飾儀容的生活用具,早在四千多年前便已出現在齊家文化遺址中。漢代是銅鏡大量出現的時代,其整體日益厚重,裝飾也愈加精美。

這件銅鏡是典型的漢代六博博局紋鏡式樣。六博是當時從宮廷到民間都十分流行的棋類遊戲,棋盤也因此常常被當作鏡子上的裝飾紋樣。這面鏡子最珍貴的地方,一是其精湛的鎏金工藝,二是在於鏡緣間鑄的一首詩。該詩共計五十二個字:「聖人之作鏡兮,取氣於五行。生於道康兮,咸有文章。光象日月,其質清剛。以視玉容兮,辟去不祥。中國大寧,子孫益昌。黃常元吉,有紀剛。」,詩的內容包含了陰陽五行思想和對國家、子孫的祝福祈願。其中「中國大寧」四字,更能在華夏子孫的心中引起深遠的共鳴。

陶 船——最早的有舵之船

東漢(公元25-220年)

全長54、通高15厘米

1955年廣東廣州先烈路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陶船模型呈長條形,頭尾狹小,中間寬敞,底部較平。船錨拴系在船頭,船頭兩邊分別插有三根槳架。船兩旁為撐篙的走道。船分前、中、後三艙,均有篷蓋。前艙適合用作貨艙。中艙比前艙稍高,屋呈方形,兩側各開一門以供人出入。後艙為舵樓,特高,便於舵手鳥瞰前方,操掌航向。後艙右側附有一間小房,推測是船上的「洗手間」。船艙里還設置橫木「梁擔」。可使船身骨幹堅實,吃水深,負重大,行駛平穩。

這件陶船模型最先進之處在於它既做出了錨的模型,又做出了舵的模型。舵樓中裝有舵,舵的形狀下寬上窄,下部向後伸斜入水,舵下端與船底齊平,水淺時無須提舵。船的整體結構複雜,船上塑有6個人物,分立各處作操作狀。按人物身高比例推算,船實長應為15~20米,高度應為4~5米,載重量達5噸,是一艘設備完善的航行於內河兼淺海岸的客貨兩用船,已具有一定程度的遠航能力。

這是現存世界上最早使用舵的船,「舵」的發明是我國古代人民對世界造船史的一大貢獻。西方遲至1242年才出現舵。

擊鼓說唱陶俑——漢代說唱藝術家

東漢(公元25-220年)

高55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陶俑以灰陶作胎,頭戴軟小冠,並以長巾圍繞一周,前額上打一花結。上身裸露,下身穿長褲,赤腳,額前布滿皺紋,眯縫雙眼,呈活潑詼諧憨厚之態。左臂挾鼓,右手舉槌作擊鼓狀,正忘情地進行說唱表演。其手舞足蹈的形態,眉飛色舞的表情,將一位漢代「說唱藝術家」的現場感覺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件陶俑富含濃厚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四川東漢墓先後出土多件形象類似的擊鼓說唱俑,這說明當時蜀地說唱表演頗為流行。漢代往往以身材短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表演者。他們以裸其身體為戲,以擊鼓戲笑為業,同其他舞樂百戲節目同場獻藝,類似後世戲曲中的丑角,也是後世說唱曲藝的發端。

青瓷騎俑(2件)——最早的馬鐙

西晉(公元265-317年)

分別高24、23.5厘米

1958年湖南長沙金盆嶺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貴族出行的儀仗隊員,共出土23件。魏晉之際,是世家大族勢力鼎盛的時期,其出行必是車馬喧嘩,儀仗威嚴。儀仗人員的多寡是官員身份高低的標誌。這兩尊青瓷騎俑為我們展現了豪門貴族儀仗騎士的風采。馬體矮小,額飾當盧,有轡無韁。頭頂設彎曲的長角,供騎者扶手。馬頸前佩有「擋牌」以遮擋前面的泥水。背上設有馬鞍,鞍左前緣上系有三角形馬澄,供上馬踏足之用。兩個騎吏,頭戴高冠,一人持簡冊,另一人吹奏管狀樂器。

此俑馬鞍的兩端已從平坦轉為高翹,表明已出現了鞍橋。鞍橋的使用限制了騎手身體的前後滑動,為騎手提供了縱向的穩定。而馬澄的作用,是通過固定雙腳提供橫向的穩定。這件騎俑馬鞍左側的單馬鐙,可能僅供上馬使用,但卻是目前發現最早的馬鐙,為雙鐙的發明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英國科技史家懷特認為,這項發明看似簡單,卻意義重大,它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在騎兵作戰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彩天王俑(一對)——護法金剛

唐(公元618-907年)

分別高:61.5,53.5厘米

1955年陝西西安韓森寨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天王俑一般成對隨葬,多置於墓門兩側,起鎮惡驅邪的作用,以保護墓主不受侵擾。兩件天王俑皆作武士裝扮,身材魁梧,頭戴盔冠,身穿鎧甲,四肢矯健,怒目圓睜,足下踩踏欲做垂死掙扎的夜叉。工匠大膽採用對比誇張手法,突顯天王驅邪鎮惡的威懾力量。夜叉在佛經中指一種惡鬼,列為天龍八部神眾之一,在民間夜叉又是陰間獨有的鬼怪。

天王俑源於佛教中的護法神,多置於寺院門前或者佛像前。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後,逐步漢化。護法神的外表也逐漸改造成經過藝術誇張的中國武士形象,不僅見於寺廟,也被用來驅鬼避邪,保護墓主的安寧。其象徵意義已經超越佛教領域,變為凡人世界正義、威猛的象徵。

這對天王俑三彩鮮艷華麗,紅、綠、藍三色相互交融,自然流淌,是唐三彩中的佼佼者,也是唐代天王俑中罕見的藝術珍品。

鑲金邊白玉杯——追思夭折的「金枝玉葉」

隋(公元589-618年)

高4.1、口徑5.6、足徑2.9厘米

1957年陝西西安李靜訓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是一件華貴精美的玉器。玉杯大口,口沿內外鑲金帶一周,金沿寬0.6厘米,此杯由上等和田白玉雕琢而成,通體光潔無紋,保存亦相當完整,其柔和的光澤、溫潤的玉質、洗鍊的造型使得這件小小的器物顯得高貴典雅、氣宇不凡,成為隋代玉器的一件代表作品。

玉杯的主人李靜訓是一位早夭的九歲貴族女孩。她身世顯赫,曾祖父是北周驃騎大將軍,世代都為朝中名將高官,而外祖母更是北周皇后。她從小長於宮中,是名副其實的「金枝玉葉」。她的早逝,令整個皇室都十分悲痛。金扣玉杯,飽含著 「金玉滿堂」的寓意,也寄託著親者的哀思與祈福。

花鳥紋鎏金銀香球——暗香盈袖自銷魂

唐(公元618-907年)

球高5.1、直徑4.8、鏈長14.8厘米

1963年陝西西安沙坡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香球出現於唐代,當時又叫香囊。這是一種精巧的熏香用具,外部由上、下兩半球組成,以合頁相連,並裝有勾鏈以備開啟,球上飾鏤空花鳥紋。球內兩個相連的圓環內裝有小盂,用於盛放香料。受重力和活動扣環的作用,無論球體如何轉動,小盂始終保持平衡向上。這是古人利用機械原理所作的巧妙設計。香球外還有銀鏈一根,用於懸掛或系帶。類似香球在陝西法門寺唐代地宮裡還出有兩件。

隨著海上貿易的發達,從沿海地區舶來的異域香料,成為王公貴族們追求的高雅情趣。唐代詩人元稹寫有《香球》一詩,高僧慧琳《一切經音義》中也香球的設計及製作大加讚賞,並說它是「妃後貴人之所用之也。」史載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思念舊情,秘密派人改葬楊貴妃,控開後發現其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香球可以把玩,或置於袖中,李清照的《醉花陰》「有暗香盈袖」即指此。香球還可用來熏被,或懸掛閨房,外出又常掛在車上,「香車寶馬」一詞即源於此。

鹵簿鍾——「靖康之難」見證物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通高184、鈕高47、口徑81

遼寧省博物館藏

鐘形體正圓,呈桶形。鐘身由弦紋分隔成六層:第一層為鐘頂,呈半球形,上鑄雙龍鍾鈕;第二、三、四層凸鑄「鹵簿儀仗」與「宮衛」紋飾,皆宋代服制,分別是「車輅」、「旗仗」和「宮衛」三個部分;第五層為山林、樹木、屋宇、人物;第六層為海水、仙人、蛟龍。口部有「右街僧官(押)宛平縣仰山院官(押)」陰刻文字1行13字,並有清代加刻「大清乾隆年造成」六字款。

此鹵簿鍾鑄於宋徽宗宣和時期。據考證,此鍾約于靖康二年由金人自汴京(今河南開封)掠運至燕京宛平縣仰山寺,清乾隆年間加刻清乾隆年款後運至承德,後由湯左榮從承德盜運至其奉天官邸(即遼寧省博物館舊址)。解放後,入藏遼寧省博物館。

彩繪畫像磚(一組)——南朝社會百相

南朝(公元420-589年)

長38、寬19、厚6厘米

1958年鄧州學庄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南陽市鄧縣學庄村發現的南朝劉宋墓,墓壁鑲砌模印彩色畫像磚,它們既是浮雕性質的作品,也可作為彩色繪畫作品看待。彩畫磚大小一致,一磚為一個完整的畫面,計有三十四種不同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一、反映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二、描繪社會生活的內容,如出行、郊遊、樂舞,進獻、運輸以及戰馬武士等;三、為孝子故事。這些畫像磚構圖之緊湊、形象之生動、線條之流暢,表明已從漢畫的古拙狀態中走了出來;人物造型的頎身蜂腰,具有南朝人物畫"秀骨清象"的特徵。

此墓墓室券門上還有保存完好的彩繪壁畫。門上中部畫一形象兇猛的獸頭;兩旁各畫一衣帶飄拂的飛仙,門兩側各畫一衛士,頭戴冠巾,圓目長須,手持利劍,狀貌威嚴。整幅壁畫的人物形象寫實而典雅,怪獸誇張而富有裝飾性。鄧縣彩色畫像磚和壁畫因繪工精湛,被學術界看作是唯一保存完好的南朝墨筆彩繪的藝術珍品。

泥馬渡康王圖——杜撰的神話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絹本,設色,縱29、橫197.6厘米

1959年徵集

天津博物館藏

  該圖描繪的是一段神話故事。傳說宋欽宗弟弟康王趙構在金當人質,與金太子同射,三箭俱中,金人以為宋朝派了個長於武藝的人冒名頂替而遣還他,要求換真太子來。這樣趙構得以脫身,奔逃路上在磁州(今河北磁縣)城北的崔府君廟打盹兒,夢見神人對他說:「金人追過來了,快走。門口已準備了馬。」趙構驚醒,馬已在側,便躍而南馳。渡過河,馬便不動了,一看竟是泥馬。這段傳說有一定的歷史背景:靖康二年(1127年),徽宗、欽宗二帝被金人擄走,諸王及皇族也隨之而去,只有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滯留在河北、山東一帶,宋廷舊臣擁戴趙構于歸德即位稱帝,是為宋高宗。當時金兵逼進,趙構一路南逃,待金兵撤退後在杭州安定下來,開始了偏安一偶的南宋政權。因為徽宗、欽宗尚健在,因此南宋政權的合法性一直受到質疑,於是高宗趙構利用了這種神話傳說來表明自己稱帝是秉承天意。該圖描繪的正是傳說中康王在金兵圍追的危急時刻騎泥馬渡河南逃的場景。

汝窯天青釉盤——名瓷之冠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高3.4、口徑19.6、足徑13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盤通體內外施淡天青色釉,釉面滋潤,開細碎片紋。外底留有5個芝麻粒大小支燒釘痕,並刻有「壽成殿皇后閣」六字,可見是當時宮廷中的陳設用瓷

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宋時屬汝州,故名。汝窯青瓷以釉質取勝,不求人工附加裝飾,追求清淡含蓄之美。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藍、淡粉、粉青、月白等。考古和文獻資料表明,汝窯燒宮廷用瓷的時間僅20年左右,約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故傳世品極少。成了千古難覓的稀世珍品,自古流傳「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件」的說法。目前世界各博物館或私人收藏的汝窯瓷器,都是傳世品,數量不足百件。

從1987年開始,考古工作者經過5次大規模發掘,終於在2000年找到了寶豐清涼寺汝官窯燒造區,清理出汝官窯的生產作坊和窯爐,並在一個窖藏中出土了完整的汝瓷器。該發現被評為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鈞窯月白釉出戟尊——仿銅瓷器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高32.6、口徑26、底徑21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一件宮廷陳設用瓷,其特色在於尊體飾有十二個長方形戟,造型為仿商周青銅器式樣,端莊肅穆,雄渾古樸。尊內外均施勻凈的月白色釉,釉層晶瑩肥厚如凝脂,藍色光澤如熒光一般幽深含蓄,釉面有明快的流動感,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鈞窯創燒於唐,興盛於宋,復燒於金元,延至明清仍繼續仿製,歷經千年而盛燒不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鈞窯系。

大尊缶——酒器之王

戰國·曾(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通高124.5、口徑48.4、足徑69厘米,重327.5千克

1978年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尊缶為古代盛酒器,這件大尊缶是目前所知我國先秦酒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堪稱「酒器之王」。它不但擁有足以傲視同類的巨大體型,而且在紋飾上也極盡精美,器表由細密複雜的渦紋、重環紋、蟠螭紋、綯紋、雷紋、蕉葉紋、帶紋、蟠蛇紋等構成,花紋花式統一,線條整齊劃一。大尊缶出土時,裡面還存有酒液。歷經二千四百多年沒有泄漏,可見缶的密封性之好。

曾侯乙墓是20世紀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墓中出土的巨型木槨所使用的成材木料達378。63立方米,出土的文物總數多達15000餘件,其中經確認的國家一級文物就有143件套,包括最著名的是青銅大編鐘。

曾侯乙是戰國早期諸侯國曾國的國君,從墓中出土的文字資料可知,他死於公元前433年或稍後,卒年45歲左右,殉葬13~25歲的女性13名。

詛盟場面銅貯貝器——立體的「清明上河圖」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通高53、器蓋直徑32厘米

1956年雲南晉寧縣石寨山M12出土

貯貝器就是滇人的貯錢罐,出土時往往裝著大量的海貝(當時滇國的貨幣),因此得名。貯貝器上多雕鑄戰爭、納貢、殺人祭銅柱、殺人祭銅鼓、紡織、狩獵、馴馬等滇人社會生活場景。

該貯貝器作圓筒形,蓋上雕鑄1間干欄式房屋,樓上的貴婦為主祭人,其周圍放置16面銅鼓,被捆、戴枷和被蛇吞吃的人是祭品,銅柱可能是祭祀的對象。此外還有參與祭祀者,有持刀的屠夫,有餵豬、喂孔雀的婦女,有擊打銅鼓和錞於樂人,有持器盛物的雜役等等。生動形象地記錄了滇王殺祭詛盟的典禮場面。雕鑄人物殘存127人,是目前出土貯貝器中人物最多的一件,彷彿是一幅立體的「清明上河圖」。

金縷玉衣——幻滅的永生之夢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長182、肩寬49厘米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村40號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金縷玉衣包括頭罩、臉蓋、上衣前後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褲筒、左右足套等部分。各部分均用玉片和金絲連綴而成,共用玉片1203塊、金絲約2567克。同時出土的還有九竅玉、玉握和玉枕。墓主人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第五代孫中山懷王劉修,死於公元前55年,在位時間15年。

玉衣是漢代皇帝、諸侯王和高等貴族死後特有的一種殮服。目前兩漢王侯墓中出土有玉衣(包括玉衣片)的墓葬有60多座。目前出土的金縷玉衣均來自西漢王侯墓,已復原的有5套,除金縷玉衣外,還有銀縷玉衣、銅縷玉衣和絲縷玉衣。編綴玉衣材料的不同,代表著身份的不同。東漢時期玉衣的使用形成了嚴格的制度,據文獻記載,漢代規定皇帝死後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列侯、皇帝的寵姬、皇帝的女兒用銀縷玉衣,前一代皇帝的姬妾和皇帝的姐妹用銅縷玉衣。

漢代皇室貴族迷信「金玉在九竅,則死者為之不朽」。然而事與願違,用金縷玉衣作葬服不僅沒有實現王侯貴族們保持屍骨不壞的心愿,反而往往會招來盜墓毀屍的厄運。即使那些盜墓賊沒有光顧的墓葬,當考古工作者打開那神秘的墓室時,企求「金身不敗」的墓主人早已化作一抔泥土。這些精美絕倫的玉衣。彷彿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千百年來破滅的神話。

秦始皇武士陶俑——再現秦皇鐵甲雄師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高190厘米

1974年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1974年3月,村民在此打井時發現了陶俑,經考古工作者鑽探發掘,證實這是一處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桶坑。這一2000多年前秦始皇神奇的地下軍陣一經發現,即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震驚了世界,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秦始皇兵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目前已發現三個呈品字形排列的兵馬俑坑,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身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7400餘件。其中一號坑最大,坑內有6000餘件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二號坑平面呈曲尺形,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帥三軍的指揮部。

這件武士俑出於一號坑,是秦輕裝步兵之原型,頭綰圓形髻,身穿交領右衽長衣,腰束革帶,左手作按劍狀,右手作提弓狀。發掘時,俑的附近伴出有成束的銅鏃及銅弩機。此武士俑身材修長高大,長方面龐,五官粗獷,是典型的關中秦人形象。

秦始皇陵的修築驅使勞役72萬,用時38年修成,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是難以想像的。秦俑地下軍陣陣容齊整,裝備完備,威風凜凜,氣壯山河,宛如昔日鐵甲雄師再現,顯示了二千多年前秦國軍隊所向披靡、橫掃六合、一統宇內的氣勢,是秦始皇當年浩蕩大軍的藝術再現,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彩繪雁魚銅燈——漢代環保藝術檯燈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通高52.6、長34.6、寬17.8厘米

1985年山西平朔照什八庄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全燈整體作鴻雁回首銜魚站立狀,魚腹、雁頸、雁體內部中空,且彼此相連。照明時,燃料燃燒形成的煙霧,先由魚形燈罩將煙導入雁頸造型的煙管,再經煙管進入盛有水的雁腹,最後被水溶解。同時,燈罩為兩片弧形銅擋板,可左右轉動開合,這樣既能擋風,又能調節燈光亮度及照明方向。這一設計避免了煙霧對室內空氣的污染,藝術而又環保。

彩繪雁魚銅燈不僅造型生動、設計精巧,而且裝飾華麗。雁魚通身施翠綠彩,又用墨線、紅彩分別勾出瓴羽、鱗片,雁額頂施紅彩為冠。它與河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所出著名的長信宮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將實用功能、優美的造型與科學的環保原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漢人的全新發明,體現了漢人的智慧與高雅的生活情趣。

蜷體玉龍——中華第一玉雕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

高26.5、最寬26厘米

1971年內蒙古翁特牛旗三星他拉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玉龍墨綠色,體捲曲c字。龍首吻部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龍眼突起呈梭形,頸部長鬣上揚,與彎曲的體形一起,呈現飛升的動感。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玉龍以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細部運用了浮雕、淺浮雕等手法,通體琢磨,光潔亮麗,工藝精湛。

玉龍背部正中有一小穿孔,經試驗,若穿繩懸起,龍首尾恰在同一水平線上,顯然,孔的位置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考慮到玉龍形體碩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飾件,而很可能是同我國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關的禮制用具。

蜷體玉龍由玉豬龍逐漸演化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玉豬龍慢慢首尾分離,頭上長出了鬣和角,一條真正的龍便由此誕生。因此,此龍也被譽為「中華第一龍」。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把自己視為「龍的傳人」。因此,龍的起源與中華文明、國家和民族的起源密切相關。以紅山文化龍形象的出現為標誌,我們在5000多年前遼河流域的歷史源頭上,看到了這一地區文明時代的曙光。

推薦閱讀:

隱藏在地下的王陵國家寶藏
打卡▕ 《國家寶藏》:讓國寶重器「開口說話」
[轉載]國家寶藏——龍山文化時代的黃河玉器文明(四)

TAG:國家 | 寶藏 | 國家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