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542期)
李某某,女,患膽囊炎。右季肋部有自發痛與壓痛感,常有微熱,並出現噁心,食欲不振,腹部膨滿,鼓腸噯氣,脈象弦大。
處方:██。
連服7劑,食慾見佳,鼓腸噯氣均大減。再進原方4劑,脅痛亦輕,惟微熱未退。改用小柴胡湯加鱉甲、青蒿、秦艽、鬱金治之。
上期答案:柴胡桂枝幹薑湯(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衡某,女,65歲。自述:眩暈已有數年之久,時輕時重,甚則必平卧,緩則雖可坐立,但步履維艱。伴惡寒、無汗、面赤、胸悶、煩躁、納呆、失眠、乏力等證。舌略紅,苔薄白,舌心少苔,脈弦細數。
處方: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25克,桂枝10克,乾薑10克,花粉12克,黃芩10克,牡蠣6克,炙草6克。
複診:前方不效,諸證如故。再詳審諸證,予原方3劑。該方僅服1劑,眩暈即止。3劑畢,納增,眠好,精神轉佳,行走自如,惟微覺胸悶。繼予原方,連服10餘劑,以為善後。
解說:日人矢數道明《漢方辨證治療學》認為,本方屬「氣水,可治療各種氣水失調之證。本案眩暈即是氣水失調之主要證狀。臨床上這類眩暈多有精神因素刺激,或處於更年期,柴胡桂枝幹薑湯具有調和陰陽,解郁散飲之功,對這類眩暈有較好療效。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第四》:柴胡桂薑湯,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
各家論述
《傷寒明理論》:《內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柴胡、黃芩之苦,以解傳里之邪;辛甘發散為陽,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咸以軟之,牡蠣之咸,以消胸脅之滿;辛以潤之,乾薑之辛,以固陽虛之汗;津液不足而為渴,苦以堅之,栝樓之苦以生津液。
《寒溫條辨》:柴胡除少陽之寒熱,桂枝解太陽之餘邪,花粉徹陽明之渴熱,乾薑去胸脅之煩滿,甘草調汗下之誤傷,此少陽陽明兩解之治法也。
《金匱玉函經二注》:用柴胡為君,發其郁伏之陽;佐以桂枝、乾薑,散其肌表之痹;栝樓根、牡蠣為臣,除留熱、消瘀血;佐以黃芩助柴胡,治半表半里;甘草以和諸葯、調陰陽也。得汗則痹邪散,血熱行而病癒耳。
推薦閱讀:
※基本級執法資格考試模擬試題(二?)
※教師考試幼兒教育學模擬試題(001)
※Sample系列-第三講:database (OMNET++連接mysql)
※霧狀眉和模擬眉到底哪個好?
※DSA上崗證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