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仁國畫
06-13
國畫家王作仁痴情探索中國畫藝術創作已逾30多年,藝術造詣頗精深,在國畫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書法各個領域皆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是一位頗有聲望的當代實力派藝術家。 王作仁的人生歷程和成長道路 一向謙和有人緣的王作仁被譽為畫界藝品和人品皆為上乘的藝術家。在人們眼裡,隨和可親的王作仁是他們熟悉的人,是一位傑出的人,是一位文化名人。 在遼西走廊有一個著名的小鎮—大虎山鎮,瀋山線、大鄭線鐵路在小鎮交匯。虎頭山佇立在小鎮前,東沙河水在小鎮東面流過,真是山光水色人傑地靈。在小鎮有著一片鐵路住宅區,王作仁就是在這鐵路住宅里長大的。父親是火車司機,喜歡寫字。兩個哥哥喜愛畫畫,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之下,王作仁從孩提時代就拿起筆,開始描畫小人書。這成為他藝術的啟蒙,自此王作仁與繪畫結緣。 隨後文革風暴襲來,少年王作仁痴情於美術,停課時他就一個人悶在家裡畫畫,複課了他堅持學習文化課,天天不忘畫畫。一位少年,能夠具有這樣的心勁,彷彿冥冥之中寓示著什麼。天才少年王作仁在學校美術老師的啟蒙教育和精心培育之下,藝術理解力和領悟能力有了質的飛躍,藝術靈氣靈感靈覺注入心田。1974年他讀初中二年,錦州鐵路局抽調他參加了路局美術創作班,他創作的國畫《第一張成品》參加了遼寧省美術作品展覽,引起廣泛的關注,獲得一致的好評。在一片讚揚聲中,他的另一幅國畫作品又被一家省級刊物選作封底。社會的舞台給予了少年王作仁展示的機遇,自此他開始騰飛,不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住王作仁藝術創作的前進步伐。除了在學校攻習各科功課之外,拜師請教觀看展覽讀書學藝素描速寫,成了他的必修課。 閱歷知書味,險艱識世情。一名藝術家,舒適安逸的客觀環境固然重要,但是天上不能掉下餡餅來,一切都要社會人去努力去奮鬥去爭取,才能獲得成功。艱難困苦的環境往往對藝術家有著難能可貴的鍛造力,從生活之中感悟藝術真諦。初中三年畢業,王作仁投入了上山下鄉的知青隊伍,來到黑山縣無梁殿插隊落戶。農村的艱苦生活,那種原始方式的耕作,對於知識青年來說,超負荷的勞動,簡直是度日如年。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之下,青年王作仁不氣餒不灰心,對生活對藝術充滿了憧憬,對未來充滿了期望。文學藝術女神眷顧有理想的青年,青年王作仁成熟了。無論是看青,還是送糞,無論是秋收,還是打場。他手中的畫筆始終沒有停,白天畫速寫,夜間多忙多累也要搞創作。在冬季,國畫顏料凍了,用火烤軟,調好色彩,充分利用每一分鐘時間來作畫。夜晚停電了,點燃自備的蠟燭,秉燭夜戰,畫到夜深。青年王作仁在農村簡直就是在讀美術學院,他的作品有國畫油畫水彩畫。速寫簿的農村寫真豐富多彩,真是見什麼畫什麼,畫什麼象什麼。作仁就是在為將來的藝術創作打基礎,積累生活素材。他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這些功夫不會白費的。 "自古英雄多磨難,紈絝從來少偉男。"青年王作仁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農村,艱苦生活的磨練,走過了一條崎嶇漫長的人生之路。在農村下鄉的日子裡,他的國畫作品曾兩次參加遼寧省美術展覽。農村生活使他認識了社會,認識了人生,增長了知識,鍛煉了意志,開闊了眼界。農村這廣闊天地,給予他藝術的滋養,錘鍊了他藝術家的品格,使他的世界觀藝術觀的正確形成,都是有益的。他將這段人生歷程視為最寶貴的人生財富,並影響著他的一生。 藝術來源與生活的賜予。來源於藝術家對生活的靈感和靈覺。成功的道路等於正確的方法加勤奮用功。這些因素,青年王作仁都具備了。1980年,錦州鐵路局考試錄用國營工人,王作仁高榜得中,成為一名機車乘務員。王作仁努力表現主旋律,創作反映鐵路工人火熱生活的藝術作品,喜逢春雨茁壯成長,好作品連續不斷產生,局級的、省級的、全國鐵路的、國家級的獎,都被他摘取了。其中國畫作品多次晉京展出,作品掛進中國美術館,發表於《人民日報》,在鐵路這塊熱土上,在鐵路企業的哺育下,王作仁的繪畫藝術如雨後春筍,佳作迭出,他的藝術創作進入第一個高峰期。應當說,是鐵路戰線那火熱沸騰的生活和鐵路企業良好的文化藝術氛圍與條件,哺育了王作仁的繪畫藝術,並使之走向豐滿與成熟。 1982年,王作仁參加了遼寧省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國畫人物繪畫培訓班,聆聽了藝術大師葉淺予先生授課。葉淺予先生大愛無涯,罄盡平生所學教授學生。王作仁將葉淺予先生的揮毫攝入眼底。他說,"葉先生畫人物胸有成竹,用筆果斷肯定。具有詩詞一般的美韻。"王作仁從中得到人物繪畫的要領,神采乃是繪畫的內在本質。而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其一是眼睛,阿睹傳神,畫好了眼睛,人物的神氣就活了,就有了靈魂;其二是畫手,手被畫家稱為"第二張臉",也是一道難關。王作仁反反覆復畫手,獲得很深的心得,畫起手來如意多了。這次學習,王作仁感受頗深,人物畫貴在傳神,神采神情神韻,抓住了這個神字,繪畫作品才有生命力。 王作仁夢想中的藝術聖殿終於向他招手,1991年,他通過全國成人高考,考入了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大專班。當年的相識成為了他的老師:如趙華勝、許勇、王緒陽、趙奇、李榮光、李仲祿、李連仲等等。在近四年的時光里相溽以沫,恩師們耳提面命,門門功課都嚴格要求,教授以知識,曉之以畫理,素描、色彩、寫生、速寫、創作,以及美術史、美術理論,王作仁都取得了優秀的好成績,他是班裡的高材生。獲取了魯迅美術學院大學文憑。畢業時,王作仁的畢業作品受到導師們的高度評價,他的6幅國畫作品被學院收藏。 1999年,王作仁的國畫作品《喜逢盛世》榮獲全國書畫展金獎之後,在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引起關注。一些高層次的美術創作活動相繼邀請他加盟。僅舉一例:為了慶祝建黨80周年,遼寧省美術家協會主辦了"美術創作強力班",地址在瀋陽北陵北側一處幽靜的所在。遼寧省美協、魯迅美術學院、遼寧省藝術館、遼寧畫院及各市畫界的著名畫家應邀參加,王作仁是其中較年輕的一位。40多人雅集瀋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人都使出看家本領,奮力拚搏,想拿精品。王作仁調動生活的庫存尋找靈感,沉靜下來心無旁騖。他精心構思,拿出創作草圖,然後,請各個老師批評指點。經過反覆論證,確定最佳方案。他常常畫到深夜,有時意興難遏,趣味濃厚,要畫一個通宵。工筆國畫的暈染有時需要上百遍,頂費工夫。為了完成創作任務,他時常向前輩畫家虛心求教,禰補不足,終於如期竣工。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事實是,古賢留給我們的遺產,就是靜的工夫,誰能靜下心來,誰就能超越常人。超人的特質就在於此。王作仁痴心丹青,超脫塵氛,靜波無聲,具有藝術家的稟賦和氣質。 在遼寧省美術家盛會上,著名畫家、遼寧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宋雨桂先生欣賞王作仁的工作精神,親筆為他題寫了"拙潤"的座右銘。這是四尺宣紙的幅面,氣勢奪人殊為難得。拙者,寧拙勿巧;潤者,鮮活靈動。凡成大事之人,哪個是耍小聰明成功的?宋雨桂先生的題字,寓意頗深,對王作仁寄予藝術的厚望。 繪畫藝術屬於形象思維,同寫小說一樣,在生活中發現、開掘、升華,才能創作出優秀作品來。王作仁最喜歡到民間採風,有時間他就背上心愛的旅行袋,袋裡裝著畫具、照相機、書籍,走到那裡畫到那裡,來不及畫就用照相機拍照。數十年來,他走過藏民居住區、黃河源頭、天府之國、天山山麓、長白天池、敦煌石窟、西安碑林、林海雪原、還到過盧浮宮、琉森湖、威尼斯、阿爾卑斯山--他不僅畫地域風光,更注意畫老百姓。他積累的速寫和照片逾萬張,這些資料是他的珍寶.。 真誠是藝術家的必具條件。徐悲鴻在巴黎盧浮宮臨摹經典名畫時,感動得流淚。蔣兆和看到流亡的貧民,撕肝裂肺終夜難眠。吳冠中寫生,視藝術為生命,以至忘卻吃飯喝水。在王作仁身上,真誠待人真誠治藝,他以滿腔的熱忱,投入到藝術創作之中。王作仁的真誠感動了所有認識他的人。王作仁做事踏實,不愛張揚,他從不說一句廢話。那雙眼睛就象深潭一般,充滿著智慧和真情,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他的內心,則鼓盪著藝術的激情和火焰。 王作仁工筆人物國畫藝術 工筆人物畫是中國繪畫傳統人物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以形寫神的藝術手腕,通過對生活的感受,對所畫對象的觀察、理解、認識,用鐵線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然後層層暈染層層敷彩,其特點是筆法工整細膩,細節明澈,體現精微之處。國畫家王作仁數年來以豐富的積累、堅韌的精神、藝術的敏銳、慧眼的觀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國畫創作風格。王作仁用他那鋼鐵般的線條和朦朧的色彩詮釋出一個美崙美奐的似夢似真的現代工筆人物畫藝術世界。王作仁的畫面極具視覺衝擊力,線條凝練精確,富有彈性和音樂節奏,其採用水墨寫意,與人物的寫實互為補充,工寫兼容虛實相宜和諧統一。 而今,他已然具備了一種生命和文化意義上的自覺,並不斷向藝術的縱深行進。而最難得的是他榮獲了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金獎。《草原風》既是作仁人物國畫的代表作,又是作仁藝術創作日臻成熟的標誌。 2002年7月王作仁奔赴內蒙古科什科騰旗採風,正好趕上那達幕盛會,特別是看到那些蒙古摔跤手入場的瞬間。摔跤手在蒙古語里叫做伯克手,他們的身材高大、雄壯、瀟洒,有一種使不完的力量,一下子吸引了王作仁。這壯觀的場面也深深打動了王作仁,使王作仁產生要畫好他們的藝術衝動。王作仁當即用相機拍下一張張動人的美好瞬間,隨即又拿出速寫本畫了很多速寫,收集到的大量的創作素材,為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畫《草原風》高1.83米,長2.02米,為絹本。畫面表現四位蒙古族摔跤手,上穿牛皮製作的敞胸護甲,脖子上佩帶著五顏六色的布條項圈——江嘎,下身穿綉有花朵、祥雲圖案的肥大摔跤褲,腳蹬蒙古靴正邁著矯健的鷹步跳躍著。 這幅畫王作仁思考了很長時間,如何能夠把摔跤手表現的更加深入、更加完美。經過反覆推敲、摸索實踐,繪製了很多草圖、小樣,最後決定採用工筆重彩的形式來表現。在絹本上繪畫與宣紙不同,一種色彩要反覆渲染,有時需要渲染十幾遍甚至幾十遍,才能達到理想效果。這幅畫最後完成用了5個多月的時間。王作仁以西方繪畫的素描線條與中國畫的筆墨表現有機結合,同時有很強的素描功力,但又不拘泥其中,而是靈活運用。所以他的畫具有工筆畫的嚴謹,又具備寫意的靈動;作品中的人物集合細密與奔放,自然與想像,冷靜與激情,古典與現實溶為一爐,使畫面既統一和諧又深刻具體。他大膽地塑造體積與空間,用堅韌的線條來處理人體向外突起的輪廓線,身體的任何細節與畫面相得益彰,使畫面具有力度和透明度,是這幅畫獲得成功的基本要素。 王作仁的國畫《草原風》榮獲"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金獎,排在五個金獎第一位。羅格、薩馬蘭奇、李長春、劉淇、劉雲山親自為王作仁等五名金獎獲得者頒獎併合影留念。 他創作《喜逢盛世》大幅國畫時,做了大量的寫生和模特的尋找,終於在遼寧省朝陽市山區找到了一位飽經風霜的老大娘,他同老大娘親切交談,深刻了解人物內心世界,激情澎湃地投入到藝術創作之中。 王作仁在《喜逢盛世》這幅作品中,精微地處理背景是作品的一大特色,他利用剪紙對聯的方式,其餘留白,不畫任何背景。那幾點落地的紅紙片,更是畫龍點睛,在這空靈的無有背景的留白映襯之下,產生迥然不同的藝術效果和藝術意蘊。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美學思想嚴謹,藝術風格獨特。 而對另一幅國畫作品《遠方的寄託》的背景處理則迥然不同,碾道、轆轤、石頭牆、枯樹與遠山,襯托著主人公手捧遠方寄來的書包的激動心情,使畫面更加有韻味。王作仁的作品喜歡將人物安排在大自然里,安排在那山石樹繞泉流景色入畫的環境里。他喜歡富於想像和浪漫的氛圍,喜歡唐詩宋詞那幽雅的意境,喜歡閑適與恬淡,喜歡遼闊與空曠。所以他的畫除了人物之外,更重視背景的和諧,他甚至費盡心機,為了使他的畫面具有視覺衝擊力,在背景的藝術設想和創作上,有時要花費許多時間也仍嫌不夠。 王作仁的工筆國畫人物,具有極其鮮明的時代特徵,具有極其鮮明的藝術個性。文學藝術是藝術家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是藝術家藝術個性紛呈的廣闊天地。一位優秀的藝術家,必須要有獨特的魂魄,獨具慧眼,以自己的藝術筆觸和繪畫語言贏得自己的位置,標新立異,才有價值。我們在他的藝術畫卷中,可以看到舞獅青年、蒙古族那達慕盛會上的摔交勇士、鑿通大山隧道的青年工人、一個個英勇瀟洒,一個個雄姿勃發,具有青春的力量。這些作品不僅僅具有陽剛之美,更能夠表現驚人的偉力。王作仁的畫作意境恢弘、氣勢磅礴,例如《草原風》、《今天是個好日子》、《情節、瞬間、符號》、《三百六十五里路》、《中國詩》、《冠軍彩》、等作品,無不是在精細中見雄放、工緻中見風骨,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王作仁的國畫作品人物表情刻畫得精細入微端毫畢現生動感人;他的人物服裝設色符合身份格調高華,具有獨特的藝術語言。由於人物畫最為觀眾熟悉,屬於繪畫藝術中最難的科目,要表現準確的精神特質,非得深厚的藝術功力不可。 王作仁在人物畫創作上不斷追求,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向,力爭開闔古今融會中西,創作出更深更好地表現人物精神特質震撼觀眾心靈的好作品來。 王作仁創作工筆人物國畫,風格迥異,不僅能繪製豪放派一路的作品,同時能繪製婉麗幽雅、空靈朦朧、清新俊永、形神兼備的現代女性的心靈傳神之作,那撩人喜愛的青春少女,美麗而不俗氣,鮮活而不妖冶,給欣賞者以美學的深層次的感悟。使人在古典美的情境中感受到現代女性心靈深處對生命的深情呼喚。那沉思著的女性和人體體現著現代人對自然恬靜而和諧的渴望,使欣賞者情不自禁地於靈魂深處流淌著對人與自然的感覺與認知,彷彿能與畫面上的人物進行心靈上的溝通與對話。 王作仁的工筆人物國畫體現著他的藝術思維和行為始終是兩極構成並多層疊合的,歷史和現實的對應、圖式精神力量與生活場景的對應、藝術創作與生命旨趣的對應,是他努力追求藝術轉換之時,自覺的投身在主流文化的大環境之中,努力使自己的作品適應現代視覺環境的轉型,這正是王作仁的國畫工筆人物畫轉化歷史文化構件並孕育出新的國畫圖式語言,所具有的永久的藝術生命力。觀賞其畫作令人震撼,心靈產生共鳴。如聆聽美妙的音樂,餘音裊裊饒梁三日;如嚼食橄欖,馨香滿口回味無窮。 王作仁山水畫和花鳥畫藝術 王作仁的山水畫和花鳥畫同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觀賞王作仁的山水畫,工筆超寫實者有之,小寫意大寫意者有之,山水清暉典雅宜人。彷彿將大山大嶺江河湖海置於廳堂,有著藝術的美學境界,清晰可見中國畫的骨法用筆神韻。遠觀之大氣磅礴撼人魂魄,細品之精緻入微拍案叫絕。充分顯示了中國畫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的藝術境界,美妙至極,令人心醉。王作仁的山水畫繼承和借鑒了宋朝元朝以來藝術巨匠的藝術精髓,用傳統的大小斧劈皴法和新皴法表現山石的雄渾,借鑒歐洲藝術大師的經驗,以國畫的技法來畫樹草、雲水,使畫面既見傳統又有新鮮之意:山之凝重水之靈動樹之蔥蘢,完美相融於畫面,展現中國畫神韻,頗具中國畫氣韻生動之崇高境界。 王作仁的足跡遍及江南塞北,他最喜歡長白山下的鹿群。鹿與祿諧音,福壽祿是人類的渴望,象徵著美好的事物。多年來,王作仁苦心探討畫鹿的藝術技法。遼闊的長白山,漫無邊際的大森林,時常在王作仁的腦海里縈繞迴旋,創作慾望在心中升騰。屈原說:"既余心之所愛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王作仁奔波與東三省各個養鹿場,寫生照相畫速寫,甚至想養幾隻鹿,來體驗鹿的習性。有位好朋友真的贈給他兩隻小鹿,可惜未能養成,小鹿野性十足,整日蹦鬧,幾乎跳下樓去,無法馴養。無奈他只好將小鹿還給朋友。鹿雖未養成,但他對鹿更了解了。於是,那林莽間的鹿群,嬉戲林間,逗人喜愛。活靈活現,形成宇宙的精靈,與雄渾粗獷的關東大嶺行映成趣,形成美的樂章,跡化於宣紙之上。《家園》是王作仁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表現的是典型的關東風情,充盈著藝術美,折射出畫家理念暉光的圖式,大塊的樹榦、混合的色層體現著畫家富於激情、似線似塊、見筆見墨的筆觸,神完氣足元氣淋漓,凝聚成筆墨色彩的交響樂章。細細品讀王作仁的森林與鹿的作品,畫家大膽運用短線積墨的技法來表現關東大地,那淺絳的連綿不絕的峻岭崇山,神秘幽邃的森林,鮮活的小鹿。大山的雄奇和畫面的靜謐組成了深沉的意象,反映著畫家靈魂的悸動,令人震驚令人欣喜,油然而生親切之感。森林與鹿這一題材,成為王作仁的拿手好戲,好作品屢見於各類美術展覽和報刊雜誌。也是人們喜愛收藏的藝術品種之一。 王作仁在繪畫上是全才,藝術深造求其通,他的花鳥畫也有很高的藝術造詣。梅蘭竹菊花鳥草蟲,皆有新意。花鳥畫的寫意和創意致使畫作臻於妙境,他的每幅畫都有畫眼,都有一塊得意之處,畫眼畫魂令全畫生動活躍,充滿著生命的律動。王作仁以不同情意使用不同筆墨,變化無窮。有時以形寫神形神兼備,使狀物之神與畫家之神互相融合;有時遺貌取神,在意不在形,狂放中近乎抽象,具有不到之到之神韻、不像之像之意韻。他的這種有工筆又有大寫意的花鳥畫,雖放筆而不失規矩,雖忘形而不悖畫理。畫家情意在心,運筆墨於手,心手相應神採得之,深得花鳥畫之深邃美妙境界。 清朝末年民國之初活躍與畫壇的大藝術家蒲華詩云:"筆情瀟洒墨花飛,漠漠風清雨露霏。消得塵氛醫得俗,從知吾道入精微。"王作仁的中國畫藝術創作已經脫卻俗骨,進入精微之境。 王作仁不事張揚生活低調,惟一的愛好就是繪畫,他視繪畫為生命,須臾不可分離。大朴不雕,蘊靈氣於樸實之中;熱愛生活,顯機鋒於淡然之間。他正年輕,處於藝術的黃金時代。王作仁喜讀書愛收藏,思維廣闊,走遍名山大川。在追求國畫藝術的同時,浸淫於書法,研習二王行草,每日臨帖不輟。他在詩文方面也造詣頗深,他的所有學養都在蘊涵著他的國畫藝術,這全面的修養正是他藝術能量的整合。由此可知,王作仁的繪畫藝術的拓展空間是廣闊的。 王作仁的國畫有著很好的前景,將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廣泛關注。他具有深厚的藝術審美理念,在傳統與創新上,實現藝術的轉化,並孕育出新的繪畫藝術語言,讓精心構築的藝術圖式折射著時代的光輝,這就是我們心目中的中國畫家王作仁。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請安靜沉睡在記憶里*韓國畫家-韓元惠
※國畫家禽百圖欣賞(72)《雞72》
※國畫山水「萬山紅遍」之 李可染
※蕩漾水墨——張明川中國畫展
※傳統國畫,清雅之至!
TAG:國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