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一覽
| 北京故宮博物院: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為北宋風俗畫作品,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總計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多艘。房屋、橋樑、城樓等也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 中國國家博物館:商代青銅器《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邊邊長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將其分別配置在外范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
| 上海博物館:王現之《鴨頭丸帖》
《鴨頭丸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寫在絹上的一件優秀草書作品,兩行15字。作品運筆非常熟練,筆畫勁利靈動,風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徵「筆鋒人紙靈巧而又變化多姿,方筆、圓筆、側鋒、藏鋒都有,如「鴨」、「當」兩字起筆處是順著筆鋒直接入筆,「故」字起筆是側鋒,「頭」、「不」等字與上一字相連,所以是逆鋒起筆,但也有以頓筆和藏鋒起筆的,如「明、君」等字。字與字之間氣脈貫通,連中有斷,如第一行「明當必」,第二行的「集當與」筆畫連綿,而「佳、明」,「與、君」等字之間重新起筆,調整筆鋒,但暗中還是有呼應,斷連結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靈活。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合:橫豎較直,有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潤,變化豐富。章法上行距很寬,顯得蕭散疏朗,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洒脫的草書精品。
| 天津博物館:范寬《雪景寒林圖》
北宋范寬的宋代名畫《雪景寒林圖》,生動地描繪出了秦地雪後山川、林塑如詩景象,畫面氣勢磅礴,境界深遠,動人心魄,為范寬的山水畫代表作品之一。本畫原屬圓明園收藏,現藏於天津市博物館。本畫採用全景似構圖,畫面層次分明,中心突出。畫中群峰屏立,山勢高聳,深谷寒柯間,蕭寺掩映,古木結林,板橋寒泉,流水從遠方縈迴而下,真實而生動地表現出秦地山川雪後的磅礴氣勢。筆墨濃重潤澤,皴擦多於渲染,層次分明而渾然一體,細密的雨點皴余蒼勁挺拔的粗筆勾勒,表現出山石和枯木銳枝的質感。
| 河北省博物院:中山靖王劉勝《金縷玉衣》
劉勝金縷玉衣全長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玉衣的外觀和男子體型一樣,寬肩闊胸,腹部突鼓,四肢粗壯。腹下有男性生殖器罩盒。頭部有高高隆起的鼻子,三個狹窄的縫隙代表雙眼和嘴。玉衣分為頭部、上衣、袖筒、褲筒、手套和鞋六個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彼此分離,猶如制衣工人裁剪縫製的一件衣服。其中頭部由臉蓋和頭罩構成,上衣由前片、後片構成,袖筒、褲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開的。所用玉片大部分呈長方形和方形,也有梯形、三角形、四邊形和多邊形。最大的玉片長4.5厘米,寬3.5厘米,用在腳底。最小的玉片只有成人拇指蓋大小,用來表現手指。與金縷玉衣相伴的還有鎏金鑲玉銅枕、玉九竅塞、玉握和18件殮屍用玉璧,組成一套規格最高的漢代喪葬用玉。
| 河南博物院:青銅器《春秋蓮鶴方壺》
河南博物院藏蓮鶴方壺高126.5厘米,重量64.28公斤,口為方形,長30.5厘米,寬54厘米。壺身為扁方體,壺的腹部裝飾著蟠龍紋,龍角豎立。壺體四面還各裝飾有一隻神獸,獸角彎曲,肩生雙翼,長尾上卷。圈足下有兩條卷尾獸,身作鱗紋,頭轉向外側,有枝形角。承托壺身的卷尾獸和壺體上裝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互相呼應。壺蓋被鑄造成蓮花瓣的形狀,一圈肥碩的雙層花瓣向四周張開,花瓣上布滿鏤空的小孔。蓮瓣的中央有一個可以活動的小蓋,上面有一隻仙鶴站在花瓣中央,仙鶴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翹首望著遠方,造型靈動。
| 黑龍江省博物館:青銅器《金代銅坐龍》
1965年銅坐龍出土於黑龍江省阿城市南城城牆邊,造型為踞坐式,以青銅材料鑄造。其造型以三角形的構圖弓身踞坐,尾部上翹,與雲紋捲成旋狀。右爪著地,左爪抬起放在一塊祥雲上邊,並與後爪相連。龍身整體造型流暢,做工精美考究。這種坐龍區別於傳統的四大龍型。它不僅出現在金代,而且在女真人後裔滿族人創建的清代宮廷建築的屋檐上以及華表上的龍型神獸,均為坐龍形態。可見金代工匠創造的坐龍這種龍型對於後代有很大的影響。
| 吉林博物院: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
《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行書卷為《洞庭春色賦》與《中山松醪賦》合卷,均為蘇軾撰並書。此兩賦並後記,為白麻紙七紙接裝,紙精墨佳,氣色如新,前者行書32行,287字;後者行書35行,312字;又有自題10行,85字,前後總計684字,為所見其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者。蘇軾筆墨更為老健,結字極緊,意態閑雅,奇正得宜,豪宕中寓妍秀。 集中反映了蘇軾書法"結體短肥"的特點。 拖尾有元人張孔孫、明人黃蒙、李東陽、王辭登、王世懋、王世貞、張孝思等人題跋,以及乾隆皇帝的題跋和題詩
| 遼寧省博物館:趙佶《瑞鶴圖》
《瑞鶴圖》是趙佶書畫珍品中難得的詩、書、畫具為上乘之作,畫後有作者趙佶以瘦金書自題。此圖繪彩雲繚繞之汴梁宣德門,上空飛鶴盤旋,鴟尾之上,有兩鶴駐立,互相呼應。畫面僅見宮門脊樑部分,突出群鶴翔集,莊嚴肅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氣氛。此幅一改常規花鳥畫構圖的傳統方法,將飛鶴布滿天空,一線屋檐既反襯出群鶴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此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次大膽嘗試。繪畫技法尤為精妙,圖中群鶴如雲似霧,姿態百變,無有同者。更為精彩之處,天空石青滿染,薄暈霞光,色澤鮮明,鶴身粉畫墨寫,睛以生漆點染,頓使整個畫面生機盎然。
| 山東博物館:墓室壁畫《東平漢墓壁畫》
位於山東省東平縣境內漢代墓室的這批墓葬中的陪葬品儘管大都被盜擾,但壁畫保存基本完好,並且特點十分突出。東平後屯壁畫墓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山東地區漢代壁畫墓資料的同時,使得東平作為漢代壁畫墓的一個重要分布區域得到確認。東平地處魯西南地區,如果將東平後屯壁畫墓和其鄰近的梁山後銀山壁畫墓以及江蘇徐州黃隴山壁畫墓、河南永城芒碭山柿園漢墓、安徽亳州董園村壁畫墓等聯繫起來看,魯西南一帶及其鄰近地區,應當是漢代壁畫墓的一個重要分布區。在這一地區,漢代壁畫墓可望有更多的發現。
| 山西博物院:青銅器《晉侯鳥尊》
《晉侯鳥尊》的出土之地是晉侯墓地。出土于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和翼城縣交界處的天馬--曲村晉文化遺址中的晉侯墓。該鳥尊現收藏於山西省博物館,被譽為山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晉侯鳥尊的器物形象是一個鳳鳥,周人對鳳鳥的崇敬和喜愛還有一個鳳鳴岐山的典故。相傳周武王在伐紂的征途中路徑岐山,此時山上有金鳳鳴叫,人們認為這是天降祥瑞,是周武王的文才武德招致而來的祥兆,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氛圍之下伐紂大業最終成功,於是更加深了人們對鳳鳥的圖騰崇拜之情。
| 陝西歷史博物館:唐代《鑲金獸首瑪瑙杯》
《獸首瑪瑙杯》是唐代酒器,做工精湛,選用極為罕見的纏絲瑪瑙製成,材質紋理細膩,層次分明,光鮮潤澤。工匠又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紋理與形狀進行雕刻,依色取巧,隨形變化。器型彎曲富於變化,型似號角。前端碾琢成牛首形狀,獸眼圓睜,炯炯有神。獸角為螺狀,長長的雙角彎曲著伸向杯口兩側。獸耳高高豎起,微微內收。獸嘴鑲金,畫龍點睛,既突出了整體造形的完美,又增添了瑪瑙杯的身價。整個造形靜中含動極富藝術感染力。
| 甘肅省博物館:青銅《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該墓是東漢時期軍事長官及其妻合葬墓。《馬踏飛燕》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銅奔馬微微地偏向一側的頭高昂著,前面頭頂的鬃毛和後面的馬尾一致向後方飄飛,渾圓的軀體呈流線型,四肢動感強烈,三蹄騰空,右後蹄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風神鳥」龍雀,全身的著力點都集中在飛行的龍雀背上,形成了一種極富感染力騰飛之勢。這一藝術形象不僅構思奇特、造型優美,而且完全符合力學平衡原理,完美地塑造了運動速度與整體平衡相統一的行空天馬與飛雀。馬踏飛燕改變了傳統天馬的造型手法,使之蘊含著豐富的天馬文化內涵,堪稱青銅藝術的極品,充分表現了古代藝術家豐富的想像力和精湛的鑄造技藝。
| 寧夏博物館:青銅器《鎏金銅牛》
《鎏金銅牛》是西夏時期的一件青銅器,它反映出西夏青銅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藝術品中的珍品。這件青銅鑄造的牛屈駛而卧,體態健壯,比例勻稱、造型逼真、個體碩大。銅牛中空,外表通體婆金。製作時需要將冶煉、模具雕塑·澆鑄、拋光和姿金等工藝集於一體,反映出西夏青銅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藝術品中的珍品。如此精美牛造型工藝品,說明了牛在西夏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 青海省博物館:手抄本羯摩經《敦煌經卷》
《敦煌經卷》是在中國甘肅省敦煌縣莫高窟出土的4-11世紀多種文字的古寫本。由於敦煌在4-10世紀間曾為中國西北文化中心,政治、經濟十分發達,佛教也很興盛。自從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開鑿第一窟以後,寫經造像活動代代相沿。北宋仁宗時,西夏進攻敦煌,僧眾為避兵火,將大批文書藏於洞窟之復室中,然後砌一泥牆於外,並於其上繪畫,以此作為偽裝。此後,這些文書便被封存於該私室中達900多年,成為名聞中外的敦煌遺書。《敦煌經卷》是隋或唐初寫就的,是佛經《羯摩經》手抄本。寫本紙質較細,有韌性,經過染黃,略有水漬,按紙質色澤行字,皆合隋、唐規制。經書全長17米左右,用34張紙粘連而成長卷。單張紙長49.3-49.5厘米,寬25.2-26.6厘米。每頁書寫28行,每行17-18字,全卷共933行。
| 新疆博物館:織錦《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一漢代蜀地織錦護臂,呈圓角長方形,長18.5厘米,寬12.5厘米,以織錦為面料,邊上用白絹鑲邊,兩個長邊上各縫綴有三條長約21厘米、寬1.5厘米的白色絹帶,其中3條殘斷。織有八個漢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通過「五星聚會」研究,科學家們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將會出現罕見的五星聚會天文奇觀。《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 西藏博物館:卡若時期《雙體陶罐》
雙體陶罐出土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卡若遺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因器形為兩件完全相同的袋形陶罐連接而成,故名「雙體陶罐」。陶制朱墨彩繪雙體陶罐為夾細砂黃陶,陶器口呈喇叭狀,直頸、斜平肩,腹部為袋形雙體,中襠相連,下腹壁向內曲收為假圈足,形體好像兩隻小獸相向而立,其肩頸部穿繫繩索的一對帶孔器鈕有如動物的耳和尾,從而巧妙地把雙體陶罐勾勒成兩隻相向而立的小獸,造型雍容大氣而極具生活情趣。雙體陶罐通體打磨,陶罐表面以刻劃紋和朱、墨兩色彩繪加以裝飾,頸部飾一圈雙勾帶紋;雙體紋飾各不相同,一體以雙勾三角折線紋為主,線外飾彩,一體以雙勾菱形紋為主,菱形紋內外施彩;雙肩各飾以剔刺裝飾的雙帶紋。
| 內蒙古博物館:戰國《匈奴王冠》
《匈奴王冠》通高7.3厘米、帶長30厘米、重1394克。由鷹形冠飾、半球形冠頂和冠帶組合而成,其上浮雕多處動物紋飾。於1972年在內蒙古杭錦旗阿魯柴登匈奴墓出土。鷹頂金冠有「草原瑰寶」之譽,是迄今所發現的唯一的匈奴酋長金冠飾,代表了戰國時期我國北方民族貴金屬工藝的最高水平。這套金冠飾的主體造型為,一展翅的雄鷹,站立在一個狼羊咬斗紋的半球狀體上,俯瞰著大地。額圈由三條半圓形金條榫鉚插合而成,上有浮雕卧虎、卧式盤角羊和卧馬造型,中間部分為繩索紋。是目前國內發現唯一的匈奴貴族金冠飾。
| 安徽博物院:青銅器《戰國楚大鼎》
戰國楚大鼎是戰國時期的青銅器,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收藏於安徽博物院,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銅鼎通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圍290厘米,深52厘米,足高67厘米,重達400公斤左右。形製為圓口方唇,鼓腹圓底,三蹄足。頸側附雙耳,耳上部略外展。鼎腹飾一周突起圓箍,雙耳及頸部外壁飾有模印菱形幾何紋,足根部飾有浮雕旋渦紋。大銅鼎的鼎口平沿刻有銘文12字,銘文的開頭為「鑄客」兩字,所以根據慣例這件銅鼎就以鑄客命名,又因此鼎在數千件楚器中最為雄偉,所以又被稱為大銅鼎。另外,鼎的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是當時常用的吉語。銘文十二字:鑄客為集脀、造脀、鳴腋脀為之。
| 南京博物院:徐渭《雜花圖卷》
《雜花圖卷》堪稱明代大畫家徐渭的扛鼎之作,是南京博物院18件鎮館之寶中唯一一件書畫作品。這幅作品創作於明代萬曆年間,是徐渭以狂草入畫的大寫意典範之作。在十餘米的長卷中,徐渭以淋漓酣暢的焦墨、潑墨、積墨等多種技法,分別畫有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蘭、竹等共計13種花卉蔬果。用筆恣縱率意,用墨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又高潮迭起,彷彿用畫筆奏響一曲交響樂般波瀾起伏的宏大樂章,體現出畫家卓絕的藝術天才和激烈狂放的情感。於今,時隔4個世紀,畫中仍可顯見墨跡淫淫的濕潤感。無怪謝稚柳先生在觀后冠其「天下第一徐青藤」的美譽。
| 浙江博物館: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是黃公望為無用師和尚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險在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較小,稱《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段畫幅較長,稱《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而充滿了傳奇色彩。
| 湖北省博物館:青銅器《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是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出土於湖北江陵馬山5號楚墓出土。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極其鋒利。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其劍身刻有鳥蟲書銘文「鉞王鳩淺」和「自乍用鐱」。即: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學者郭沫若贊同考古現場專家方壯猷的意見,認為這兩個字是」邵滑「,是楚國派到越國的」越奸「,最後被封為越王。而古文字專家唐蘭認為,這兩個字是」鳩淺「,是」勾踐「的通假字。後者得到了其他專家的認同。
| 湖南省博物館:帛畫《人物御龍帛畫》
《人物御龍帛畫》又名《馭龍圖》,是戰國中晚期的帛畫精品,1973年於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出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2002年公布的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帛畫呈長方形,長37.5厘米,寬28厘米。質地為深褐色平紋絹。圖中有佩長劍的男性,手執韁繩,駕馭一條龍。龍身如舟,龍尾站著一隻白鷺;龍之下前方有一條鯉魚領航。圖畫正上方打了一把傘,可見主人公身份顯赫。寓意墓主人駕馭飛龍升天。畫意引人聯想當代屈原詩句:「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帛畫的繪畫手法以單線勾勒與平塗、渲染兼用,人物略施彩色,余用金,白粉彩。從構思上看,整個畫面布局合理,巫師、巨龍、魚、鶴各得其所,恰到好處。
| 江西省博物館:青銅器《伏鳥雙尾銅虎》
《伏鳥雙尾銅虎》通長53.5厘米,通高25.5厘米,體寬13.0厘米,1989年江西省新干縣大洋洲出土。此虎雖樣貌憨態可掬,卻不失威武勇猛之風,體態蓄勢待發,盡顯王霸氣像。虎後長著兩隻尾巴,違背自然常理,不知新干大洋洲先民為何有此新奇想法,是單純為了設計美觀呢?還是另有神秘意圖?這個問題還需進一步探討。 虎背上靜靜地卧著一隻小鳥,揚起脖頸,悠然自得,與身下那隻兇猛大蟲形成動與靜、強與弱、大與小的鮮明對比,有點黑色幽默的感覺。鳥兒雖然渺小,卻全然不懼猛虎之威嚴,宛若猛虎的駕馭者,頗有以柔克剛之哲學意味。這件青銅虎應是傳說中「虎方」國的圖騰之物。
| 四川博物院:青銅器《獸面象首紋銅罍》
獸面象首紋銅罍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器,通高69.4厘米,口徑21.8厘米,由於其造型大方,鑄造精美,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堪稱四川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銅罍器身的肩部、腹部之間裝飾有兩個立體的長鼻象頭耳(耳,即把手),兩耳之間和一面腹下各鑄一立體象首。其鑄造技術精湛,工藝精美,是當時古人先進鑄造技術的體現,為考古學家、史學家提供了研究當時人們政治、生活、祭祀等活動難得的實物依據。它無論在造型、紋飾、構圖、工藝上都堪精品,不愧為國之重寶。
| 雲南省博物館:青銅器《牛虎銅案》
《牛虎銅案》為古滇戰國時期青銅材料鑄成的案祭禮器。其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組合而成。以一頭體壯的大牛為主體,牛四腳為案足,呈反弓的牛背作橢圓形的案盤面,一隻猛虎撲於牛尾,四爪緊蹬於牛身上咬住牛尾,虎視眈眈於案盤面。大牛腹下立一條悠然自得的小牛,首尾稍露出大牛腹外,寓意了大牛犧牲自己對小牛犢的保護。牛虎銅案中的大牛頸肌豐碩,兩巨角前伸,給人以重心前移和搖搖欲墜之感,但其尾端的老虎後仰,其後墜力使案身恢復了平衡。大牛腹下橫置的小牛,增強了案身的穩定感。 此銅案是滇國青銅器中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組合造型使整個銅案重心平穩,大小和諧,動靜均衡統一。也因其器奇特造型,新穎構思,既有中原地區四足案的特徵,又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風格,此銅案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極具藝術觀賞價值,是中國青銅藝術品的傑作,更為我國古代文化之稀世珍品。
| 貴州省博物館:銅製《東漢銅車馬》
這套《東漢銅車馬》,1975年興義萬屯漢墓出土,皆以銅製,裝配復原後馬加車之總長為112厘米。馬由頭,耳軀,尾,四肢共11段分鑄合裝,可任意拆卸。體高88厘米,長45厘米,造型生動,昂首、豎耳、聳鬃、咧嘴,作賓士不息狀。車由轅、衡、軌、輿、輪、篷蓋等部件構成,通長95厘米,寬60厘米,通高69厘米。轅、衡、軌連而為一,前端架於馬肩之左右,後端直接車輿。輪徑57厘米,中有扁幅12根。輪端二轂無轄。輿作長方形,蓬作覆瓦形,用厚0.1毫米的素麵銅箔拼接,上飾簟席紋和雲氣紋。韁以加工很薄的銅箔為主。通過修復實踐,知其鑄造技術有范鑄、鍛制、延壓、銅竹複合制四種。裝配方法有扣接、焊接、鉚接、子母口套合四種。裝飾主要是壓花和鎏金。從整體看,此件外形壯觀、結構嚴謹、工藝精湛。
| 廣西博物館:西漢《翔鷺銜魚紋銅鼓》
《翔鷺銜魚紋銅鼓》是西漢文物,1976年出土於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高36.5厘米,面徑56.5厘米。此鼓的鼓胴、鼓腰、鼓足分界明顯,胴外鼓,腰部較高,足稍外侈;胴與腰間鑄四個繩紋紐。鼓面主題紋飾為翔鷺銜魚紋,此外還有芒紋、菱形紋、鋸齒紋等;胴部飾弦紋、乳釘紋、羽人划船紋等;腰部飾羽人舞蹈紋。紋飾繁縟,鑄刻精細,給碩大的鼓身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此鼓的紋飾繁縟,鑄刻精細,給碩大的鼓身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該鼓一般是將它側身懸掛,一人擊鼓,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動,以改變音量和音色。也可以平放在地面上敲,或由兩人抬鼓邊走邊拍。據說鼓聲大者可達數里之遙!
| 廣東省博物館:光緒《千金猴王硯》
《千金猴王硯》為扁長方體,以名貴的端溪老坑大西洞石雕成,石色紫藍稍帶青蒼,石質緻密、堅實、細膩,嫩如小兒肌膚,有魚腦凍、火捺、青花與金線等石品。硯堂有天然魚腦凍形似獼猴,並有胭脂火捺環繞四周,在火捺的烘托下,獼猴形象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硯額、硯唇、硯背、硯側均以薄意、淺雕手法,因材施藝、精雕出崇山峻岭、流泉飛瀑,桃樹碩實等紋飾。硯兩側刻隸書銘,右側銘:「千金猴王硯,光緒壬辰,禺山何氏閑叟珍藏」,左側銘:「郭蘭祥作硯,項信南刊字」。
| 福建博物院:青銅器《雲紋青銅大鐃》
《雲紋青銅大鐃》高76.8厘米、甬長29.8厘米,重100.35公斤。20世紀70年代出土。大鐃為雙范合鑄,兩面各有18個乳突狀枚。器體布滿以雲雷紋為主的紋飾,甬的上半部兩面各飾有獸目一對,與雲雷紋組成變體獸面紋。旋帶以細雲雷紋為地,飾突出的勾連C形紋。舞面飾對稱的粗雲雷紋四組。鐘面飾粗大深刻的雲雷紋,只鼓部中央的隧部略高起,上飾淺細的圖案化獸面紋。1978年12月26日,建甌市小橋公社陽澤大隊社員在陽澤村東北黃科山開墾茶園時所發現的。該鐃形體之巨大,紋飾之精美,在國內都屬罕見。
| 海南省博物館:戰國《越王亓北古劍》
越王亓北古劍,又稱「盲姑」劍、「不壽」劍,系越王勾踐之孫王不壽的自用劍,是戰國時期所鑄劍的珍品,距今已有2400年的歷史。目前發現存世僅三柄,尤以入藏海南省博物館的這柄最為完整,是所有存世的越王劍中最長的一把,品相極佳。此劍為複合劍,劍身通體散發冷光,刃口鋒利,斜寬從厚格式,中脊起線,兩從斜弧,雙刃呈弧形於近鋒處收狹,喇叭形素麵劍首,莖為柱形,莖上有平行箍2道,上有錯金紋飾,劍首環銘及劍格銘文共計32個字,全部為錯金鳥蟲書篆體,歷經2400年風風雨雨,銘文依然清晰可辨,色彩鮮明。
| 台北故宮博物院: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行書四行,二十八字,現存此帖疑為唐代雙鉤填廓法臨本。該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為王羲之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快雪時晴帖》以「羲之頓首」行草開頭,以「山陰張候」行楷結尾,筆法雍容古雅,圓渾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被歷代時為珍稀,趙孟頫、劉賡、護都沓兒、劉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吳廷、梁詩正等人的跋語中都表示驚羨和讚歎。清乾隆帝把此帖和王珣《伯遠帖》、王獻之《中秋帖》的晉人三帖, 並藏於養心殿西暖閣內,御書匾額「三希堂」,視為稀世瑰寶。《快雪時晴帖》被乾隆帝視為「三希」之首。
推薦閱讀:
※【天津4A級景區】楊柳青博物館(石家大院)
※俄羅斯都有哪些博物館?
※明十三陵 定陵博物館
※實拍民俗博物館清朝女人服飾,有一種容易看錯
※古玉界:上海震旦博物館 春秋戰國玉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