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基督教噩夢的奧斯曼三大利刃,出其不意便使敵人失去戰鬥力!
在十四世紀末期到十七世紀後期的三百多年裡,奧斯曼土耳其對於歐洲各國來說是噩夢一般的存在,不僅滅掉了傳承千年的東羅馬帝國,甚至幾次深入歐洲腹地,搞得基督教世界焦頭爛額。
上圖: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斯曼帝國能夠創造這些壯舉,與他們發達的兵器工業密不可分。因為地處文明交匯處,土耳其的弓箭、盔甲、盾牌、長矛以及火器等等兵器都有很顯著的特點,即帶有歐洲的一些風格,又有伊斯蘭的風情,甚至帶有一些非洲文明的痕迹。同樣,他們的刀劍也別具一格,並且在戰爭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上圖:別具一格的土耳其重騎兵
奧斯曼帝國裝備的長刀主要有三種,基利彎刀、舍施爾彎刀、帕拉彎刀。這三種刀的造型大同小異,並且都採用精良的大馬士革鋼鍛造而成,具有很好的性能,非常適合在馬上使用。但是細細區分的話,三者其實依然有所不同。
上圖:作戰中的奧斯曼土耳其騎兵
三者之中,舍施爾彎刀出現的時間最早,誕生於今天的伊朗一帶,準確說並不能算土耳其的武器。但是,舍施爾彎刀被譽為是「如新月般美麗的大馬士革彎刀」,奧斯曼帝國也裝備並生產了此類刀劍。
上圖:舍施爾彎刀
舍施爾彎刀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介紹過,這種刀的設計絕對堪稱經典。這款刀的特點除了略顯誇張的彎曲度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纖細,而且刀刃越向前越細,重心靠後,靈活度高,並且有極強的切割能力。
加上大馬士革鋼的優異性能,舍施爾彎刀可以輕鬆的將拋在空中的蠶絲切斷。但是因為造型過於纖細,舍施爾彎刀劈砍的力道有所不足,面對盾牌和鎧甲顯得略有些焦灼。
在舍施爾彎刀的基礎上,土耳其生產出了具有自己風格的基利彎刀,這種刀才是真正能夠代表土耳其的刀劍。基利彎刀長度多在九十公分到一米,和舍施爾彎刀差不多,但是在造型上卻粗獷了不少,而且基利彎刀的刀刃前端被刻意加寬,乍一看和中國同時期的魚頭刀還有些神似,顯得頗為雄壯。
上圖:粗獷的基利彎刀
上圖:明代魚頭刀
這種設計可以增加劈砍的力度,形成近似於斧劈的巨大殺傷力,配合馬匹的衝擊力,要是沒穿重甲,挨上一下絕對完蛋。在反應奧斯曼帝國的畫作中,基利彎刀的這一細節都被刻畫出來。
上圖:描繪土耳其人進入君士坦丁版的畫作,左邊的武士手持寬大刀頭的基利彎刀
不過,基利彎刀和中國魚頭刀的刀頭設計也有個明顯的不同,那就是基利彎刀的前端不僅被加寬,還被施加了反刃。所謂反刃,即刀背上開的刃。基利彎刀的這一設計堪稱巧妙,在實戰中,這種反刃設計增加了彎刀的刺擊功能,增加了破甲能力,並且在於對手進行對戰的時候,可以出其不意的用「撩」的姿勢攻擊敵方的手腕,使敵人失去戰鬥能力。
上圖:基利彎刀的刀頭反刃
在基利彎刀的基礎上,奧斯曼帝國於十七世紀開始使用一種新型的彎刀,這就是帕拉彎刀。帕拉彎刀比基利彎刀要短一些,長度大約八十公分上下,刀身更寬,而且沿襲了刀頭加寬和前端反刃的設計。
上圖:拿著帕拉彎刀翩翩起舞的土耳其舞女
帕拉彎刀算得上是穆斯林世界刀劍的集大成者,其鋒利程度據說可以輕鬆切斷飄蕩在空中的紗巾。即使在穆斯林世界已經沒落的十八世紀,這種刀依然給西歐的征服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裝備帕拉彎刀的馬木留克騎兵曾經和拿破崙時代的法國騎兵交戰。因為刀頭反刃的巧妙設計,在實戰中,馬木留克騎兵一般將帕拉彎刀前伸,靠著馬匹的衝擊力和手部力量刺入敵人的身體。
在與輕騎兵交戰的時候,帕拉彎刀甚至可以利用驚人的切割能力將對方的騎兵一刀腰斬,給敵人的士氣造成極大的打擊。帕拉彎刀驚人的劈砍和切割能力,被法國人譽為「鋸子配上榔頭」。
帕拉彎刀雖然具有很強的殺傷力,但是其刀法訓練卻非常簡單。當時的騎兵通常只反覆訓練一個動作,練習者一腳前一腳後,將刀高舉過頭,迅速地向對角線下方砍割;反覆不斷地練習此動作,直到十分嫻熟為止,其他動作都是在此基礎上衍生來的。
這種練習方法在近代軍刀的教程中也有,豐富為六個動作,被稱之為軍刀六斬,除了上下左右四個對角線的砍割動作外,還有左右方向的橫切。
當時的法國軍官不僅對帕拉彎刀的評價很高,而且熱衷於收藏這種精美的軍刀,在很多軍官的畫像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帕拉彎刀的身影。甚至一代梟雄拿破崙皇帝都不能免俗,不僅收藏了一把帕拉彎刀,甚至還經常佩戴在身上,作為日常的佩刀。
上圖:法國軍官的帕拉彎刀
上圖:拿破崙的佩刀
拿破崙時代的法國不禁熱衷於收藏精美的帕拉彎刀,甚至還仿製過一批土耳其式的彎刀作為高級將領的佩刀。而土耳其彎刀的刀頭反刃設計也被大量後世的騎兵軍刀沿用,甚至可以說是軍刀的標配,一直到二戰時期,德國的騎兵軍刀依然帶有明顯的刀頭反刃。
上圖:法國仿製的土耳其式彎刀
上圖:帶有刀頭反刃的一款波蘭騎兵軍刀
上圖:德國二戰騎兵軍刀的刀頭反刃設計
上圖:二戰蘇軍1927式騎兵刀的刀頭反刃設計
當然,彎刀上的先進設計並沒有阻擋土耳其衰落的近程,在1683年,奧斯曼土耳其最後一次圍攻維也納失敗之後,土耳其再也沒有涉足歐洲腹地。畢竟戰爭的決定因素並不是零星的幾個武器,而是整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傳統的土耳其軍隊面對近代化的歐洲軍隊顯得不堪一擊。十八世紀後,奧斯曼帝國的各項改革又陷入了停滯,逐漸失去了與歐洲列強一較高下的最終資格,在內憂外患之中,得了個「西亞病夫」的名聲。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可鎖定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