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太極築基功法
06-13
太極築基功法 來源於網路原作者: 張孝清 築基從何下手的首要問題之一是意守部位(通稱守竅),「道不輕傳,醫不扣門」,守竅之「竅」統稱丹田,有上、中、下的分別。人體之中心稱中丹田(黃庭,表中空之義),肚臍內稱前丹田,命門是後丹田,會陰是下丹田。上丹田在兩眼之間正中深處,名為祖竅。丹田的部位只有通過練功才能體會到。肚臍乃生理之總機關,自臍以上如植物之干,生機向上;自臍以下如植物之根,生機向下,植物則在根干分界處,人身則在臍,神仙口訣重胎息,息息歸根,根在何處?即臍內空處,如嬰兒處胎,鼻無呼吸,以臍帶代替口鼻之呼吸,稱為胎息,丹田之中精氣微。上丹田即泥丸宮,為煉家之重要關鍵,行功時運周天火候,升到泥丸終,降自泥丸始,為髓海極精,乃元氣化生,一旦用虧,非物質能直接補足,葯亦無補腦之效,唯有練功,日積月累,可使腦髓漸充,以至性有所寄,命有所歸,離仙不遠矣。 (一)意守丹田法:指腹部丹田,亦為中丹田,位置在臍內深處一個空竅。意守丹田是從肚臍開始,守肚臍既易達到真息境界,又易達到自發內動和自發外動,對行氣活血起更大的作用。 1.準備工作:練功前先解大小便,靜靜休息3至5分鐘,放下任何問題,心靜體松,開始練功時將衣帶寬鬆,手錶等防礙運動的物品收好。 2.姿勢:坐、站、躺、卧都可練功,以自然舒適為準。坐式有自由坐和盤膝坐,後者分雙盤膝、自由盤膝;卧式分仰卧式、側卧式。可根據練功時的具體情況自行變換。練功的姿勢愈自然愈好,不要把姿勢看成「清規戒律」,應當靈活應用。練功中採取某一種姿勢並無不適之感,也不要為了靈活而隨便變換姿勢。站式一般採取自由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鬆開直立於地面上。站式由坐式發展而來。初學練功的人如果不是因為卧床不起,最好用坐式,待有了一定功夫坐卧均可活用。 3.呼吸:採用先天呼吸,不以人為的方法調整口鼻呼吸和腹式呼吸,入靜時將口輕閉,舌頭自然伸平,鼻子的呼吸以意封閉,不是真的不呼吸,而是忘掉呼吸,做到根本不去想它,使之成為真正的自然呼吸,以避免因為呼吸不自然而發生毛病。呼吸的部位用意守竅,特點是竅呼吸。 4.收功方法:每次練功到一定時間,想收歇不練,用眼神心意圍繞著守竅,先由內向外螺旋左轉(從左向上開始轉回左邊)36圈,然後由外再向內同樣右轉24圈。最後意與氣皆到守竅之中心,意向命門吸氣到命門(意到氣到),腹自然向內向後收,然後往前意視下腹部,腹隨之放鬆,元氣歸氣海、關元,稍守片刻,收功結束。堅持練功到一定的程度會出現意想收功,產生自發性的左右轉圈收功,能將練功獲得的元氣儲存起來,能消淤積、化阻滯,是一種卯酉周天的初步功法。搓手洗臉:這是每次練功的最後一項操作。在意引氣繞轉完圈畢後先行搓手,搓法與洗手同,里外都搓,手發熱後再搓臉、梳頭。如坐式再做仰卧起坐七次,後下地,如站式再緩慢走步或練拳。 (二)意守丹田練法:即守中丹田,位置正在臍內深處空竅。意守丹田是從守肚臍開始。守肚臍既易達到真息境界,又易引入自發的內動與自發的外動,對祛病、增長功力會起更大作用。練功開始,選好姿勢,先將頭上的濁氣降下以便入靜。方法是:意想從頭至腳濁氣逐漸下降,肢體隨之放鬆,以意引氣,氣降腳底,全身放鬆,兩眼向祖竅處視為一線,輕閉兩眼(垂簾)、兩耳以意封閉,聽而不聞,思想專一移至祖竅,與閉眼後的內視線(意視)合一,下達丹田,以意想它、以意看它、以意聽它。四門緊閉(指眼、耳、口、鼻),靜心練氣,即「鎖心猿、栓意馬」,就是意守丹田。此時即開始入靜,當意達丹田時立即將肚臍極為輕緩地往裡吸,直到吸得不能再吸時在意向上覺得肚臍與命門相貼,腹部自然放鬆(呼),所謂「吸之綿綿,呼之微微」。一吸氣是有為的,如同座鐘的擺,開始時用手擺動一下引導它走動起來,以後不再管它,動就動,不動就守它不要加意。動是指丹田自發呼吸活動和身體之各部自發運動。如果丹田動,意視即隨其動,如果是肢體各部動,思想則不能離開丹田隨之而動,仍應不忘丹田。當練到一定程度眼睛能自發睜開時仍然隨意視中丹田不得隨動作而視之。每次練功結束時都要按收功方法進行收功,搓手擦臉。 (三)意守命門法:(婦女意守關元、氣海),命門是經穴名,在與肚臍正對之腰部偏上,即兩腎中間之後丹田,在命門兩側有左右兩腎,兩腎與命門之間有陰陽兩竅,調正兩腎與命門之間平衡。命門屬火,兩腎屬水,二者相剋,兩竅居中調和,水火既濟。練功開始時意守丹田同,先行降濁氣,兩眼向祖竅視為一線後輕閉(垂簾),向上意視到囟門處與意想合一,再向後行經玉枕、夾脊、一直下到命門處,稍停,意想分到兩腎之間的兩竅(玄牝),由後向前呼,(即向肚臍方向前進)至中間合為一股,直達丹田。當肚臍不能再鼓時再由丹田向命門吸,以後不再管它,如守丹田一樣,動就動,不動就靜守,無論內動、外動一切順其自然,結束時要回到丹田,按收功法收功。女士練守關元、氣海法(即卵巢部位),練功方法與男人守丹田同,兩個穴位同時並守,亦可意守命門。練太極保健功時亦可以意守命門。 (四)意守會陰法(下丹田):會陰是經穴名,在肛門與前陰之間,下丹田在會陰深處,男同志相當於前列腺處,女同志下丹田在子宮口,均是空竅,意守下丹田先從守會陰開始。練功開始時也是頭頂向腳下降濁,同時全身鬆開(縱松橫散),兩眼向祖竅視為一線後輕閉,意想與內視合為一處後直下會陰。至於從何下去不去考慮,只意視到達即可。稍一穩定,以會陰為中心,用眼視心意呼吸的辦法,先吸後呼,即由會陰吸至下丹田,吸時肛門縮緊上提(提肛),再從下丹田呼出直達湧泉(腳心),順何處而下,可隨其便,只意達即可,一呼一吸為一次(一息),如此行功36次,練完後意守會陰,動與不動不管它,守的時間長短由其自定,最後要歸到中丹田結束,心意與內視亦隨移到中丹田,在這裡守的長短由其自定。結束時同樣在中丹田按收功法收功。女同志守會陰法與男同志相同。守會陰法多會出現為內動轉圈發熱、跳動。 單練靜功的方法與上述守丹田、守命門、守會陰三功之練功方法略有不同,絕大部分操作不變,現將其不同之點列舉如下: 1、守丹田:按前法意達丹田後不是眼神心意由丹田向內外呼吸,而是以丹田為中心,用意內視上下呼吸(上下移動肚臍不動,不管口鼻呼吸),上不過心口,下不過腹下曲骨穴。另一種練法,當意達丹田後以意內視呼氣時從中丹田下達會陰,吸氣時再由會陰提至中丹田,如是往返呼吸久坐久守。 2、守命門:意達命門後用意內視,以命門為中心上下移動(即呼吸),長度總共不超過三寸。 3.守會陰:只是靜守竅位,任竅位自動地一縮一放地動。單練靜功時三者的順序是先丹田,次命門、後會陰。至於守上丹田,應是知竅不守,因不易掌握火候且易發生毛病,除在煉精化氣法短暫意守外,一般不單練守上丹田,如有祖竅處有擰、脹、跳動等情況發生,可以守中丹田片刻。 築基功的相互關係和作用 意守丹田法是基本練功方法,意守命門與意守會陰是在意守丹田法練到打好基礎後再行分別加練,先命門,後會陰。精、氣、神乃人之三寶,有損則病,耗盡則死。以修心養生之法練此三寶使神向下走,精向上行,煉精化氣,鍊氣化神,氣血周身通暢,祛病養生,延年益壽,練功要煉先天之氣,生陽氣,退陰氣,扶正去邪,意守丹田法主要鍊氣和神,氣指氣血之氣、先天之氣、元氣。所謂先天之氣是指人從胎胞至出生由母體帶入體內之氣,即氣血之氣,胎兒在母腹內是通過臍帶從母體內輸進營養發育成長,嬰兒出生,臍帶剪斷,真陽歸臍內,分布全身,集中在中丹田呈黃色光團,「真陽在,人命在;真陽散,人即死,故稱臍為命之蒂」。丹田是人生命之根源,練功就是要練由丹田歸入體內的先天之氣。從意守丹田入手來培育元氣是本築基功的突出特點,是下手功夫。中丹田屬於中央戊己土,這一竅通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用心意守于丹田內,先吸後呼,一吸百脈皆合,一呼百脈皆開,呼吸往來,百脈皆通,氣血通暢,百病不生」。「用心意守于丹田久坐,丹田內即生氣生血,氣血充足,身體健壯百病皆除」。人們由於各種原因使氣血受損,抗病能力減弱,以致體內不同部位的組織機能受到破壞,產生疾病。練功守丹田就是恢復與增強抗病能力,補充氣血虧損,促進血液循環之通暢,調整與改善臟腑各部器官之功能以使身體逐漸康復,最低限度可阻止病情發展。神指心神,用靜坐來修心養性或安心養神。在日常生活中當大腦過度興奮疲勞,經常得不到完全休息與抑制不能平衡時,疾病就由之產生。意守丹田,把思想專一在丹田,與內視合一靜守,神向下,消除雜念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調整內臟肌能、激發潛能,使陰陽達到平衡就是練神。意守丹田就是神氣合一。意守命門(女同志守關元、氣海)與意守會陰兩種練功方法主要是練精,一是指精液;一是指練功練的氣血之精華;一是指婦女的經血。人們氣血虧損的原因,男人主要是性生活過度(或遺精)身體各部之機能受到損害而成病,婦女則往往由於經血不調造成氣血虧損而成病。「丹田為生門,命門為死戶」。「三寸氣在千般用,三寸氣斷萬事休。」三寸氣即命門,可見命門之重要。守命門對強壯腎氣幫助極大,命門氣足即可生精,使精液上升化為氣血,還原於身,命門、會陰兩竅與精液、經血的分泌輸送器官相關聯,練守返兩竅,可加強相關器官的運動,調整其機能,結合意守丹田法所起的作用,可以增強精液分泌和經血之功能,精血充沛後,五臟六腑以及百脈皆可通暢,身體自然健康。練意守會陰可以練精(經),還可將任、督二脈接通,使內在之氣周身運行,即陰陽循環運行——大小周天之目的。 三種練功方法的次序,先丹田、再命門、後會陰。具體進度要根據不同情況和定期相結合的辦法,靈活確定。通常是意守丹田法已練三個月(百日功成),丹田之氣已達命門(感覺),即可開始練守命門,如果練得好,丹田之氣已達命門,雖不滿三月亦可開始練守命門。在加練命門後,意守丹田法仍不可間斷,交替練習,守命門練法已能掌握,可以在每次練功的同一時間練兩種功(先丹田後命門)。當練命門已滿三個月或氣已達會陰(有感覺),可開始練守會陰,在最初一個時間守會陰可單練,直到能掌握時可與前兩種功共同在一次練功時間內輪練。其轉移守竅的時間由其自發轉移,不以意願來轉移。自發轉移位置的象徵是:另一守竅有脹、熱或跳動之感覺。其順序仍為先丹田、次命門、後會陰(不一定受此限制)。練功中無論守那一竅其呼吸活動(守竅呼吸)都牽連丹田活動。三種不同練功法相依相從、相互關聯,以丹田為中心,無論哪一種功都離不開它。意守丹田,中之重、築基法。 (編者尾語:張孝清先生年過古稀,骨弱筋柔,每天修鍊太極拳,本刊刊發他有關太極拳的文章。張先生曾師從馬禮堂、王沐等前輩。王沐老師的教誨是一定要堅持修鍊動功,不然,人到老年,腳腿功能退化,自然行走不便。但經常練動功如太極拳者,就能老而彌健,手腳靈便。張先生記住了王沐之言,練太極拳數十年不斷。本文是他的靜功心法,和太極拳構成動靜雙修之道。)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風水師提醒:你的床該怎樣擺更易安眠
※提醒|很多癌是可以治癒的!
※【新提醒】正骨歷險記
※提醒幼兒家長:蜂蜜水會致兒童性早熟
※特別提醒朋友們:鼻毛長出鼻孔是霉運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