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第十六集(國語) 視頻 文字

第十六集a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六集)  2008/4/12  華嚴講堂  檔名:52-213-0016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菩薩大德,大家好!請坐。今天我們繼續來舉行「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收到了網路以及此地四眾同修的一些問題,以及一些來函,在這裡提出來跟大家討論和分享。首先是上一次還沒有討論的問題。問:這位同修提了以下幾個問題。他說之前曾發過一個懺悔的信函,現在看看,發現裡面問題陳述得不好,現在重新整理一下,有以下幾個問題請教:一、如何回到真心念佛,息滅貪瞋痴,遠離妄想、分別、執著?答:這第一個問題是個大問題。如何能夠回到真心念佛?在理論上講,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的時候,這樣念佛就叫做真心念佛。但是這個很不容易做到。為什麼做不到?妄想分別執著,知道它應該放下,可是就偏偏放它不下。這個主要還是因為我們道理還沒有搞清楚,宇宙人生真相還未能夠徹底的透徹明瞭,因此放不下這些妄想分別執著。貪瞋痴是更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是執著裡面的惡的念頭。我們師父上人講《華嚴經》,其目的就是讓我們能夠破迷開悟,《華嚴》把宇宙人生真相可謂是講得究竟圓滿。古德把《無量壽經》稱為是中本《華嚴》,《無量壽經》裡講的這些性相、理事、因果,跟《華嚴經》是沒有兩樣的。所以要真正修學淨土法門,師父上人講,對於《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要能夠深刻領會它的義趣,就要學習《華嚴》。我們也一直在聽師父上人講解《華嚴經》,聽了也很有法喜,這些宇宙人生真相確實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就像最近我們師父上人講到「須彌頂上偈讚品」,就用賢首國師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這本小冊子來給我們講解,告訴我們這宇宙的真相是什麼。是真的如《金剛經》所說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華嚴經》裡頭就講到「法性本空寂」,這宇宙的本體,法性,法性本來就是空寂的,「本來無一物」的。既然是空寂,既然是本來無一物,為什麼要起這些妄想分別執著?法性能現相,可是既然法性都是空寂的,都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的,所現的法相當然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在這些現相裡頭起了妄想分別執著,這統統都是自己糟蹋自己。真的是古人笑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何處起這些妄想分別執著?認識到這個事實真相了,當即要把它放下,它是假的,是虛幻的,無有真實,無有實體,真的是夢幻一場。所以能夠真正這樣去認識叫看破,把這個身心世界都看破了,我們這樣念佛才能夠相應。念佛為什麼不得力?就是因為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因為看不破。所以真正明瞭事實真相之後,我們歡喜放下,知道這不放下你也得不到,何不把它及早放下?放下的反正都是一場空。這樣心清淨,真的不再想,什麼事情都是假的,也不去搞什麼規畫,不去想未來的事情,過去的事情更不想,過去的更是夢幻泡影,它不會再回來。李白的一首「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它不會回來的,也不會停滯。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知道我們要回歸本性,回歸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最希望就是這樁事情。靠什麼方法?靠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如果不是靠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方法,我們這一生可以說沒指望,業障習氣太重了,要想真正到業盡情空、明心見性,這個難,比登天還難。所以回過頭來死心蹋地念這句佛號,這個就有相似的用真心念佛。所以理要把它搞透徹,聽經很重要,聽經破除我們的疑惑,幫助我們放下。問:第二個問題。有時候煩惱還是會起現行,如何徹底戒除那些不好的習慣和惡習?答:煩惱常常起現行,這是我們初學者正常現象。我自己也是常常煩惱起現行,也有很多的不好的習慣和惡習。但是通過學習之後,起碼我們認識到這些是煩惱,這些是不好的習慣和惡習,我們願意放下。知道它是污染我們本性的,我們本性沒有這些東西,那我們要把它放下,而且我們有信心放下。為什麼?它本來沒有。馬鳴菩薩講得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這些煩惱習氣是不覺,不覺本來沒有,所以放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有了這些認知以後,每天所幹的就是懺悔業障,把這些煩惱習氣每天去檢點,「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不讓它起現行。努力的去修學,去懺悔改過,煩惱習氣就會愈來愈少,愈來愈淡,這就是進步。我們修學也不能夠用急躁的心理,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弟子規》上講的「寬為限,緊用功」,不可以急於求成。如果急於求成,想一下子怎麼樣,反而會出現反效果。所以修學用的心態就是這樣,我們要精進,要努力,但是也不可以急躁,每天就是這樣平平淡淡的過日子,在平平淡淡當中來修行。只要每天不退步,你就能夠進步,只要每天你不會放逸、不會懈怠、不會退轉,那你就是在進步。聽經、聞法、研教,它是幫助我們克服煩惱,這是看破,看破幫助我們放下,放下又能夠提升我們看破的境界。放下煩惱習氣,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持戒。每天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最好能夠加上《沙彌律儀》,這四個根來戒除自己的不良習氣。修行開始的時候會比較辛苦,因為原來習氣毛病太多了,這一下子用聖教來規範自己,好像全身不自在,有時候也會毛毛躁躁的,心裡不能夠安詳自在。那是什麼?剛開始的階段,萬事起頭難。對於自己的煩惱習氣要下狠心,要用硬功夫,下死功夫。好像有一位同修曾經跟我談天的時候談到西藏馴服野鷹用的方法,野生的老鷹,他們西藏人有時候會抓來馴服,然後用來作為打獵的工具。野鷹的野性很難馴服,怎麼馴服?他們是用那些很韌的細線,綁上一條小魚,讓老鷹抓來吃。這個野鷹一開始是餓上三天,看到小魚,牠就使勁吃。一吃進去,這個線就跟著進了牠的體內。然後慢慢隨著食物在牠的體內一直往下排,才從牠肛門出來。出來以後,這條線就跟另外一頭結起來,結成一個圓圈,把這個線就拴在一個柱子上,就把這個老鷹拴住。那個線貫穿牠的全身,老鷹不曉得,牠要是動得很厲害的時候,全身五臟六腑就被拉扯得很難受。所以就這樣,只要讓牠待上三天到一個禮拜,牠就徹底馴服,牠知道不能亂飛、不能亂動,一亂飛亂動,自己就很痛、很難受。然後才把這個線解開,這個時候才能夠成為馴良的工具。他講這個故事是無心說的,給我很大的啟示,就是我們修行人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也要用這種方法對治。這條絲線是什麼?是戒律。而戒律的基礎,三個根,都是用來規範我們身心的。一開始對治我們放逸的煩惱習氣,我們是好像很難受。可是要咬緊牙關,過了這頭一段時間以後,我們就能夠比較的自在,做起來就自然。譬如說學《弟子規》要學恭敬人,要九十度鞠躬,一開始做好像很難,腰怎麼彎都彎不下去。可是咬著牙做一段時間,你就覺得很自然,見到人你就自然九十度鞠躬。所以《弟子規》上講的「聖與賢,可馴致」,這個馴是馴服,真的像西藏馴服老鷹那樣,把自己的煩惱習氣給馴服住,自己來馴服自己。問:下面第三個問題。弟子現在很痛苦,因為有惡性眾生來擾。到醫院裡檢查也查不出什麼問題,然後通過讀宣化上人的《楞嚴經》開示,發現了問題所在。因為洗心並非完全清正,有漏洞,再加上自己那時煩惱重,不懂得正確化解,甚至到處亂跑,結果就出事了。請鍾老師慈悲開示,該如何勸化他們?我記得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薩樹下靜坐七天七夜後,有一大批惡性眾生來攻擊佛陀,但佛陀沒有採用消滅的方法,而是用戒定慧,那些惡性眾生沒有動搖得了佛陀,反而皈依佛陀,改邪歸正、遷惡向善,做了佛門的護法。答:您這種經驗,說遇到這些惡性眾生來干擾,如何勸化他們?這個一定要學習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對這些惡性眾生沒有用戰爭的手段,他是用和平的手段,用慈悲去感化他們。他們要對我來干擾,甚至要害我們,但是我們對他不能夠有對立,不能夠跟他起矛盾衝突,對他們要用愛心,要用慈悲。我們首先要存著一個觀念,這個觀念要很深刻,在我們的心裡不能動搖,是什麼?宇宙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的。佛就是這個觀念,所以他看一切眾生就如同看自己一樣,因此他眼中沒有惡性眾生。他眼裡只有什麼?需要我去關懷、照顧、幫助的眾生。這些惡性眾生他是迷惑的眾生,所以他來攻擊我、來侵害我,我一定要用我的愛心去感動他們、感化他們。你具體的方法可以給他誦經,誦《地藏經》,或者念佛,給他立牌位、做功德,向他們懺悔。這是因為過去生中有跟他們結了不好的緣,所以這一世他們來報復我,我向他們承認錯誤、懺悔,發願為他們做功德,讓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希望化解跟他們的怨恨。這個一定要用真心去對他們,「誠之所至,金石為開」,如果真誠心不夠,就很難化解。所以這化解的心要做到什麼?哪怕他來害我,要我的命,我也不可以用惡意來對待他們。我有一位同學他就是這麼做的。這個同學跟我同年,早些年他也是學佛,聽我們師父上人講經多年。有一次患了惡性腫瘤,在他的腸子裡頭長了兩個腫瘤,像雞蛋那麼大。拍出的X光相片,醫生都嚇了一跳,這麼大的腫瘤,很可能有生命危險,立即要做手術切除。但是這位同學他了解,這個腫瘤突然長出來的,他感覺到這是有冤親債主找上門來。很痛,痛得暈倒過去,結果家人要送他到醫院,他怎麼說都不肯做手術,但是家人逼著一定要做,不做會有生命危險。結果做手術之前那一天晚上,他自己回到家裡的念佛堂,強忍著痛,跪在佛前求懺悔。請三寶加持,跟這些冤親債主溝通,說我過去可能是侵犯過你們,所以你們這次來報復,我知道自己過去錯了,因為過去糊塗,現在學佛覺悟了,向你們懺悔,以後再不犯了。我現在學佛這麼多年,如果有一些功德的話,我願意把所有的功德都迴向給你們,超度你們,讓你們離苦得樂,希望也跟我一起念佛求生淨土。假如你們覺得我修學的功德不足以化解這個怨恨,那麼我現在就念佛求生淨土,我的命就不要了,就給你們,我是絕對不做手術的。為什麼?我不會再以刀來對你們。說完之後,他就念佛,非常真誠的念,念了一個晚上,通宵達旦。念到最後他也不疼了,覺得全身都清涼,很自在,這是感應。第二天早上被家人送到醫院,在手術之前又拍了一張X光相片,醫生大吃一驚,怎麼那腫瘤沒了,前一天拍的照片和今天拍的照片怎麼完全都不一樣了?腫瘤徹底消失了,他也不用做手術,興高采烈的出院回來了,到現在身體還很好。這說明什麼?用真誠心去感化這些冤親債主,真的是感應不可思議,三寶加被。就怕我們心不真誠,如果真誠了,惡性腫瘤,你看一個晚上就能化解掉。佛告訴我們境由心轉,身體是我們的境界,這個心轉這個境界。理論上講,轉是一念就能轉,在事上確實要真幹,真放下,轉得就快,轉得就明顯。所以自己要有堅定求生淨土的願望,這些惡性眾生來侵害,也不畏懼。為什麼?他們要是今天把我的命奪掉了,那我今天就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感恩他們讓我早一天到極樂世界去,少在這個娑婆世界受一天苦。常懷著感恩心和懺悔心,這些問題確實就不成問題了。問:第四個問題。弟子現在仍然常常念佛求生西方極樂淨土,並輔助以「楞嚴咒」和「大悲咒」,讀《無量壽經》和《彌陀經》,也讀《地藏經》,因為都統攝於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之中。慚愧慚愧!總感覺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但希望憑藉佛號和經咒的力量來淨化、勸化來擾我的眾生,使他們能夠接受彌陀慈父的教化,遷惡向善,求生西方淨土,得真實圓滿的大利,用慈悲心和清淨心來對待他們。弟子知道佛菩薩只會救度眾生,不會怨恨眾生,於一切事都能無所著,清淨、安詳、得大自在,「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做了一段時間後,似乎有點效果,但還是身心世界受到很多折磨,不知道這些是否是逆增上緣?答:是的,他們這些惡性眾生就是逆增上緣。為什麼?如果沒有他們,可能你修行沒有那麼精進。就是他們來干擾我,等於是鞭策我、督促我,我修行要用功努力,要不然就沒有辦法感化他們,沒有辦法化解這些怨恨。真正修行,對身心世界能放得下的、一心一意求生淨土的,這些惡性眾生其實也擾亂不了我。為什麼?他只能侵害我的身體,但是他豈能夠擾亂我念佛求生淨土的心願?這個心願真實,無有虛假,像《無量壽經》裡講的,哪怕是大火滿三千大千世界,都能乘佛威力悉能超。我們對佛有堅定信心,不怕,我真正有堅定的信願,這些惡性眾生也擋不了我去極樂世界。他只能折磨我這個假的身體,留在這個世間的這塊肉團,他能去折磨,但是我的心在極樂世界,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真正放下了,你再回頭看,其實他們也不是惡性眾生,他們都是佛菩薩,用這種逆增上緣來督促我們,讓我們用功修行。他們了解,如果我這一生不往生極樂世界,那輪迴就太苦了!這些眾生就跟我們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他們逼迫著我求生淨土不能稍有懈怠,你說他們不就是善知識嗎?所以對他們感恩,我這一生到了極樂世界,他們有最大的恩德,我一定要乘願再來,來報答他們。跟他們這樣去溝通,真誠心這麼去想,這麼去做,這些障礙自自然然就能化解。所以念佛重要,佛號不能夠間斷。《三時繫念》裡面講的「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我這一個念頭不是在念佛,就是念六道輪迴,你說是不是?當前這一念不是這個就是那個,不是淨土就在穢土裡面,不是念佛,那真的就是造業。造業有善有惡,總出不了輪迴,善業感人天善報,惡業感三途惡報,都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能不能往生?看你最後臨終那一念,臨終這一念你還是信願念阿彌陀佛的,你就必定往生。假如臨終那一念想到這娑婆世界裡的任何一樁事情,放不下的,哪怕是善業你放不下,你也往生不了。為什麼?你念的是善,你到人天去享受善果。但是要知道,到了人天之後,享福就容易造業,就容易墮落。所以看你臨終那一念。有一次我跟師父上人散步的時候,師父給我這個開示,說你能不能往生,就看你臨終那一念。反正臨終就只一念,你這一念是阿彌陀佛就往生,不是阿彌陀佛就是輪迴。我就說,這太可怕了!我回頭觀照自己,從早到晚一天二十四小時裡面,不念佛的時候比念佛的時候多,多得太多太多了!按照這樣一個機率,你用統計學來算這個概率,假如你一天有兩個小時是佛念,二十二個小時不是佛念,那麼你往生機率有多少?二比二十二,那就是一比十一,就是十二分之一的可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不保險。我聽到師父這個開示也是戰戰兢兢,所以往生也並不那麼容易。師父開示我說,平時就要放得下,為什麼你不能念佛?因為你放不下。你平時能夠放得下,你就能夠有把握在往生的時候能放得下;平時你要是還有一樁事情放不下,那一樁事情可能就在你臨終那一念的時候起現行,那就完了。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聽經,聽經是什麼?幫助我們看破,知道這個世間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是虛幻的,你得不到,而且它是無所有,畢竟空,為什麼不放下?能夠放得下,你才能往生。問:下面你有一個結束語,說以上是弟子的問題陳述,請鍾老師開示。另外,請淨公恩師長住在世,利樂有情,幫助更多的眾生往生極樂淨土,阿彌陀佛!答:感恩您的這一番肺腑之言,我們也是一起在學習,不敢稱為開示,其實我們都是同學,在菩提道上互相提攜、共同長進。我們也祈請師父上人長久住世,怎麼樣祈請?要依教奉行。祈請師父住世,這裡面沒有情執,不是說我要跟師父有很深的感情,那師父就住世了,沒有。佛法不是順人情的,我們真正依教奉行,真正肯跟師父上人學,那師父就不能走;假如我們都懈怠了,我們不能夠真修了,裝模作樣、陽奉陰違,那師父就沒有留在這裡的必要。這裡頭來不得半點虛假。問:我們繼續看下面一位同修的提問,他有七個問題。尊敬的鍾博士,又要麻煩您,我代佛友向您提些問題,請您解答。第一、什麼條件可以出家了生死?答:您的這個問題,好像末學回答不是那麼合適,因為末學還沒有出家。什麼樣條件可以出家?末學自己不敢答覆。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有這一段開示,什麼條件可以出家?你說出家了生死,如果你想了生死,不一定非要出家。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了生死這樁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我們依照佛法的教誨,依照淨宗法門修學,這了生死其實在家、出家都能夠做到。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在家的同修念佛往生淨土了生死的,那是很多,甚至數目比出家人還要多。所以如果只為了想了生死,不必出家。那出家要什麼條件?出家有什麼目的?目的是什麼?印祖開示說,出家是為了荷擔如來家業,主要是為了這樁目的。如來家業是什麼?就是弘法利生。因為出家人的身分比較方便於弘法,他的形相就代表著佛法,不用說話,這本身就在顯示佛教的形象。所以出家人戒行精嚴的,真正有戒定慧,他攝受眾生方便。佛門裡面像這樣持戒精嚴、用功修行的出家人多,佛法就能興盛。所以出家目的就是為了紹隆佛種,弘法利生,這是一樁偉大的使命。這個出家的行業,我們也說它是個行業,我們師父說它是一個多元文化義務教育的行業。出家人是教育家,義務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教育的內容就是宇宙人生真相,代佛宣化,幫助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破迷開悟,他才能夠離苦得樂,能夠傳承佛陀教育。所以如果不是為了這樁事情而出家的話,就不必強制、強行想要出家,因為出家這口飯也不好混。古德有提醒我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也有人說,古德都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僧是佛教的出家人;道,道家的,僧、道,地獄門前都很多。為什麼?他今生沒有成就,而且可能會造業,造業嚴重的破壞了佛教的形象,這個罪業就很重!所以,如果能夠有這種使命感,希望這一生紹隆佛種、弘法利生,把佛陀的教育發揚光大的;也有這樣的學習能力,有這種條件,譬如說他身體要健全,頭腦也要正常,而且好學的;出家最好是能夠講經說法,講經說法需要辯才,他有這個辯才,又有這種心志,有這種學習的能力,那出家是最好的,他能夠自度度他。如果是沒有辯才,不能夠上台講經說法,他能做內護也很好。那是什麼?真正自己持戒修行。能夠持戒修行,在現階段來講,就可以說堪受供養,他能夠護持講經說法的出家法師,這是內護;外面的居士是外護。內護、外護護持正法,護持佛陀教育的弘揚,這是一樣的功德。當然出家最重要的是自己生死的大事得解決。如果這一生光為了弘法利生,沒有能夠了生死,那就麻煩了!這一生哪怕是持戒精嚴,弘法利生,得到的都是福報,在來生享大富大貴。可是大富大貴必定會迷惑顛倒,這叫三世怨,一迷惑顛倒就造業墮落。所以要把出家這樁事情,這個前前後後裡裡外外這些事情、這些道理都弄清楚了,然後再決定,這樣決定就不是一時衝動,那是真正他想通了要這麼做,追隨佛陀,效仿釋迦牟尼佛,做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這也是無量功德。問:第二個問題。助念時是以被助念人平時的音調念佛,還是依助念團的快慢來念佛?答:應該依臨終者他自己念佛的音調和節奏,快慢都要隨著這個臨終者。因為助念,顧名思義是幫助他念佛。我不是在這個時候自己念佛、自己修行,不是,我助念主要目的是幫助他念佛,幫助他往生淨土,這是以利他為主。當然利他同時你也是自利,你也是修積善根、福德、因緣,但是我們發心是幫助臨終者的。所以要很細心的觀察,看看念佛人他喜歡用什麼樣的調子,用什麼樣的節奏,要隨著他的意思,讓他生歡喜心。要不然,我們如果念得太快,他趕不上很辛苦,會生煩惱;如果我們念得太慢,他會昏沉,提不起精神,這也不行。念的音調不能太高,念太高了他氣提不起來,本來臨終的人已經是氣息微弱了,我們還故意用很高的音調來念,那他就受不了,他會生大煩惱;也不能夠念得太低沉,太低沉了,他的念佛心志容易懈怠。所以印祖在「臨終三大要」這篇文章裡面開示,念佛要做到不急不緩、不高不低,總是要讓這個臨終者他歡喜自在為尺度。問:第三個問題。我是一名黨員,學習《弟子規》與《佛陀教育》後,在單位工作,領導每月開會都會叫同事們向我學習。但聽說黨員不可以信宗教,而且有時大家看出我也許是信佛的,所以問我是否信佛這個問題時,我基本都是否定或一笑來回應。請問我該如何做,才能讓更多人來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偉大的佛陀教育?答:您能夠在您的單位做好樣子,落實《弟子規》,把佛陀教育的精神用在您的工作上面,讓大家都能夠歡喜讚歎,那你就是成功。所以學佛不是學在口頭上,是真正要做出來,讓大家覺得你確實跟我們不一樣,你比我們更有認真負責的精神,你比我們更有愛心,你比我們更有嚴謹的風範,你能夠講信用,你能夠忠於職守,你待人很和諧,種種的優點你能夠表現出來,大家就敬佩你。然後他們會向你討教,為什麼你會這樣子?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跟他們介紹,這是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老祖宗是這麼教育我們的。如果他能接受佛陀教育,不排斥的,可以把佛陀教育這個實質給他介紹出來,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是讓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教育。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真相以後,才能夠過更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才能夠更加的圓滿,這不是迷信。所以我們所謂宣傳佛法,也不是急於求成的,要為人演說,演就是表演,先表演再說,慢慢的你整個單位的人都能度了。所以如何去做?還是要努力的自己修行,自己能夠做到,拿出好的形象來,「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用我的身體行為來弘法,這樣做就不會有後遺症,不會引人譏嫌。
推薦閱讀:

添加失敗/不能正常添加視頻
太極拳秘境【視頻】
長發吹風造型【視頻】*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第一七0集(國語)視頻、文字
視頻編織

TAG:生活 | 視頻 | 修行 | 文字 | 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