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春風說論語4

34:無愧無疚立於天地之間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這段話要是濃縮一下,可以這麼表達:「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樣一講可能大家就都明了了,然而孔子的言語常常都是「微言大義」,可能就一個字的不同,都有可能傳達更深厚的思想層面。很多時候,對《論語》的每一段言論,都要上下求證,才能知其原意之一二。我常常用歪曲的方法來讀孔子,其實孔子已不是孔子之孔子,而是春風之孔子了,不過我想老夫子若在天有知,以他開闊的胸襟定然也不會責怪我了。

轉到正題,孔子說,富與貴,每個人都喜歡,都希望有富貴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職位,但如果不是正規得來則不要。相反地,貧與賤,是人人討厭的,即使一個有學問修養的人,對貧賤仍舊不喜歡。可是要以正規的方法上進,慢慢脫離貧賤,而不該走歪路。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自立立人的仁道,也就沒有中心思想。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如文學好的,不過是一個才子風流而已,知識淵博的不過是個才人而已,即使是用種種手段沽名釣譽,有了名聲,只怕也不會長久,這些都不可以讓他真正名垂青史。因此孔子問了一句:「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那麼真正的仁者會是什麼樣呢?「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我們常說做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就難。孔子說,做學問的人,以仁來要求自身的人,沒有在一頓飯那樣短的時間裡違背了仁的境界。做任何事業依靠仁來獲取成功;倒楣的時候也不頹喪,不感覺到環境的壓迫,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也靠著仁的修養而安然處之。前面我們講過,富而好禮,貧而知樂,正是這樣的境界。君子的內心時時知道自己的所求所取,時時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縱是成功堅持的還是那個貧賤時做人做事的道理,或是失敗依然還是那個做人做事的信念。不論是榮耀之時,還是暗淡之時,為人處事的心態從來沒有改變過,樂天知命,依據周身條件,發揮自己最好的價值。

無愧無疚立於天地之間,能有這種心境,本身就是無數的財富和榮耀所不能換取的,如此為人,方能獲取真正充實的幸福和快樂!

35: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朋友問:「仁者的修養境界究是怎樣的?」答曰:「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所謂「面向大海」要有寬廣的心懷,「春暖花開」則是要求潤物無聲,毫無私念。海總是寬容大度承接四方流涌,無論好壞,先接受再用它的方法慢慢地溶合、沉澱。而春天來了,不管是哪類物種,享了春的福澤,都欣欣向榮,並沒有貴賤和好壞之分。下面我來看孔子的說法是不是這樣的。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他說我沒有看見過一個真正喜歡仁的人,討厭那個不仁的人,看不起那個不仁的人。換成現今的說法,一個真正的仁者,內心裡是不會討厭任何一個人的,哪怕那個人是個道德敗壞,很可惡的人,甚至罪大惡極,他都有可以見諒的情緣。當然對這樣的人考慮採取什麼樣的刑罰,是必要的,但這些都只是為了減少更多的傷害而已,卻不能完全歸過於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呆會兒我們再說明原因。如果一個人說自己好仁,卻討厭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麼只能說他自己也還不是個仁者。而作為仁者,看到一個不仁者,應該同情他,憐憫他,想辦法怎樣把他改變過來,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一個朋友哪怕被關進了監獄,獲得應有的懲罰,真正的仁者並不因為這樣而在內心裡看不起他,依舊把他當作一個生命,希望能幫助他重新認識生命的本源。

闡述了一個仁者應有的修養之後,孔子進一步說明修仁的不易。「能有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有人能在一天里就可以達到仁者的境界,使自己的行為完全完符合仁道嗎?假使有,那麼這個人的修養必然很高超了。而我們一般人,幼兒時往往多能關心別人,同情別人,小時甚至殺只雞或鴨都掉眼淚,長大了生存於社會,混跡於官場、生意場,內心反而變得複雜,仁心越發不能發揮,所以修仁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難怪乎一件好人好事,英雄事迹,讓我們動容流淚。可反過來也說明,我們人都有仁心基礎,都有善的意念,如果一點一點的積累,一定可以使自己往仁者的方向行進的。所以孔子說,只要立志,沒有因力量小而達不到仁的境界的。

歸結起來,孔子希望人們要具有仁(愛人)的內心修養,具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寬大,包容萬象,能夠感化他人。正如前面所說的,面向大海,春暖花開。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前面我要探討的一個問題的原因。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孔子說一個人會有過錯,往往是社會關係的因果。比如,一個窮人搶劫了一個富人,是窮人的責任?還是富人的責任?又如,一個人之所以殺人,是一生下來就有這樣的想法嗎?別人犯了錯誤,是不是也有我們間接造成的原因呢?我想其中因由一下子是沒有辦法說清楚的,但如果考慮問題,都從多方面去考慮,則就會更接近人性,更加接近仁的要求。我們在社會關係中看到一個人的過錯,譬如某人做人的態度非常壞,而我們看清楚,那麼自己就要反省了,假如有,就改過來,假如沒有,就要更加勉勵。所以看看人家的過錯,可以引發仁的修養。

36:生不如死的真相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是以前經常聽老先生掛在嘴邊的口頭禪,那時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如今生命的時間已經逝去了三十五載,重新靜心思索,多少才知了一些意味。這裡的「道」在我看來是一切的本源,是宇宙萬有最初的那個本體。退小一些範圍說,是我們人生於世那個最根本最客觀的意義。孔夫子說,一個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聞道。我想夫子並非要我們以生命去恂道,而是希望大家活得明白,活得真實,活得有意義。倘若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本意,為虛名,為浮利,被生命外界的情慾所左右,失去自我,那麼這樣活著卻又有多少意義呢?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無論我們的追求達到一個什麼樣的層面,都逃不出這個範疇。

導師常和我說,恐懼是我們以慾望作為目標的結果,因為期許得到,從而就害怕失去。就像現在的大部分年青人去面試,多走兩個極端。一是戰戰兢兢型,總害怕自己不能過關,失去想要得到的工作機會,又或是怕不被別人認可,覺得自己無能。有了這樣的前因,在面試時眼神飄渺,話語虛浮,形態拘謹,常是面試的機會越多,失去工作的機會就越多。二是目中無人型,雖是不同的表現方式,但也還是和第一種一樣的心理,因極度自卑而努力裝出極度的自信來,生怕別人把自己壓下去,久而久之倒真成了一種習慣,說話的語氣,表情儼然一副了不得的樣子。這種人一旦有一天失去某種依託卻是比起前面的朋友,更要極端,甚至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做原本的自己不好嗎?無論對人對事,盡心而為;或富或貧,盡了本分,又何必誠惶誠恐呢。無欲則剛,儘力去做自己認為對生命有價值的事情,連老天爺都拿你沒辦法,就算是錯了,那也錯得實在,至少是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外物所左右。

朝聞道,夕死可矣!除了強調人生於世要活得明白,活得實在外,還告訴我們另一個層面的道理——人生里最重的東西,就是學習,一直學到「聞」道才算是個結束。人生是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就必定是個學習的過程。雖然芸芸眾生真能了知生死的人並不多,能得道成仙的當然微乎其微,甚至於眾人看來,也只是個神話傳說而已。然則一個人如果能夠不斷地反省,不斷地學習,達到難得糊塗的境界,或許真的就對人生有一些知了了。大智若愚,真得了道,也就不賣弄了,也就聽得進四面八方的言語,也就放得下千古愁事,也能容得下形形色色的生靈。所以檢討我自己,離得道也不知有多遠呢,只是用這些文字來驅除自己內心裡的那些貪念,讓自己活得自在輕鬆些罷了。

37: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於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我們這個世道很好玩,有些人一方面說自己對金錢名利不感冒,另一方面又時不時的顯擺自己的身世、收入乃至自己身上的名牌衣物等。我每每看到這些人,都好似在看一場決鬥,他自己一手拿矛,一手拿盾,兩隻手自相殘殺,好像不幹掉一個就不罷休那樣子。說得眉飛色舞,吐沫橫飛,可明眼人看到的卻是一個千瘡百孔、脆弱不堪的心。我自己也曾是這樣的人物,就算是現在也還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才能還原自己本真的心性。所以我深知倘若把這些人那些聊以寄託的矛和盾拿了去,只怕他們的生命就變成了虛無。其實真正對金錢名利不感冒的人,是不會通過言語去證明的,甚至他們連這方面的噴嚏都不打一個,默默踐行,依然故我。了解了這些,對夫子上頭的這句話也就知了一二了。

夫子說:「一個人如果志於道,而討厭物質環境艱苦,怕自己穿壞衣服,怕自己沒有好的吃,那麼就無法和他談學問、談道。」換個說法,立志於修道的人而貪圖享受,就沒有什麼可談的了。因為他的心志已經被物質的慾望分佔了。我想很多朋友看到這些都會跟我翻白眼的,說沒有了慾望,社會哪還有進步,人哪還有進取精神。我想慾望也是還要有的,不過得看慾望的層面是什麼。也許很多人都要經過許多不同的慾望層面,才能達到較高的一層。比如一些大富豪,開始創業的時候錙銖必較,也曾香車美人,也曾招搖過市;到年紀稍長一些,就開始「慈善」了,開始關注社會責任的問題;到了只剩最後一口氣,或許會悠然長嘆:富貴如浮雲,若是再有一次機會,也許不會活得這般累。

當然,夫子說「未足與議也」並不是說要與這些人劃清界限,不相往來。這樣的話也就違背儒者仁的精神。我想他是說如果一個人火候還不到,那麼就不要直接與他談學問、談道吧。站在他的立場上,獲得他的認同,慢慢對他進行引導,或許有一天可以有一些改變。這也符合儒家那種內方外圓的處世之道,一方面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一方面要融入社會。一個人如果站在社會的對立面,孤傲卓絕,那麼又談何以大胸懷造化世人。所以善於逢迎,八面玲瓏也並非什麼壞事情,看的是你的因由,你為了什麼而如此做法。如果為了私利,那麼一個累字了得;如果為了通達於世間,兼善於天下,那麼這無非是一場遊戲,怡然自得,如魚游水,又有何不可呢?所以老人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不見得就說這個人不誠實,不地道,凡事要講因由,要從長遠來看事情的結果。這裡面有些被迷失心性的人,也有些大智大慧者。

38:不做迷失方向的獅子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論語》對我而言是杯清爽的泉水,常常在渾渾噩噩的時候,喝一口,可以提神醒腦,清洗我的靈魂。自結束了清修的生活,重新踏入名利紅塵間,看種種權利相爭,品樣樣人間情慾。若不時常重回自我的本身,我將重新墮入內心「無立」的深淵。

孔子說:「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最怕自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支撐自己站得起來。一個人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如何才能讓自己知道得更多,修鍊自己,充實自己,自然也就被別人所了解。」現在人們許多痛苦的來源,許多心理問題的癥結,都來自於沒有找到正確的支撐點來確立自己的生命。有人以錢為支撐點,就會因為錢多錢少而痛苦;有人以名為支撐點,就會因為面子問題而抓狂;有人以情為支撐點,就會被情而左右,甚至被人以「情」來利用。諸多種種,皆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生命的本源,沒有找到可以使自己真正快樂的根源。

做真正的自己!並非易事,是據我所知有文化記載以來所有聖賢追尋的人生的最高境界。然則真正的自己為何物?要解決這個前提問題就已經很難,因此世人迷惑不解甚是情由可緣。每個人的見解都是自己的見解,無論我們如何引經據典,說是誰誰誰說的,那都是我們判斷後而選取的,也還是自己內心的意思。因此,紅塵渺茫茫,要證得清心正道,卻非要每個人自身的覺悟不可。又或有他人的指點,但一切體悟皆由自我的本心。因此,無須去遷怒或判明別人境界的高低,也無須以別人對自己的判斷來衡自己,世間不分好壞美醜,天道昭然,一切皆有因緣。

聖人說:「無欲則剛」,又道「視死如歸」。並非讓我們放棄欲求,也並非要我們無視生命。相反的,是要我們懂得選擇真正的欲求,選擇一個在何種境地下都可以去充實的欲求,不因為身份地位、名利權勢而受到一絲一毫的影響。這樣的欲求是一個怎樣的內容呢?一切皆由心,沒有人可以說得清楚。另一個層面,死本就是人生下來以後一個客觀的歸宿,我們別無選擇,壽命縱然再長,相對宇宙之永恆,甚至構不成曇花一現。在這樣短暫時間裡,我們更應該追尋最本真的人生方向而不是被外物所左右。

39:一念之間,千差萬別!

我一直以來都在思考這樣一些問題:做應該做的事情,還是做值得做的事情?這兩者有沒有辦法統一?一個人如何才能不被別人所左右?一個人如何才能時時都可以看清楚自己的方向,矢志不移地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論語》給了我很多啟示,但這些啟示的背後,是諸多人情世故的累積。沒有對與錯,只在於內心的平和與充實。那是一份平淡的自信,不露光芒卻巍然屹立,又如靜水深流,只在內心裡沉澱那些至情至性的時光。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的思想往往都是深遠的,往往是從世俗里剝離出來,卻又高高的掛在那裡,少有人能達至那個最高的標準。他說:「與君子談事情,他們只問道德上該不該做;跟小人談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沒有利可圖。」如果拿這個標準來衡量現今的社會就慘了,現今社會的一切多都是喻於利的,處處要把利慾擺在前面才行得通。就算有人不為「利」想,而別人卻為了「利」而用他,難得有志同道合的「君子」。如果這世間都是真小人倒也好,大家就著利來,沖著利往,談事情以利為準則,這樣也倒清晰得很。可以惜就是因為利,處處都是偽君子,打著高尚的旗子,做著自私的勾當。對於自己,我也不敢自認為是「君子」,我的內心裡諸多慾望沒有被滿足,我還有許多挫折與成功都要去經歷,這樣才能使內心慢慢地平和下來。我只是希望自己有個方向,有個方向去明確判斷是非的標準。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成為仁人君子的,哪怕是聖人也是一個時間與經歷積累的結果。因此孔子告訴我們要一點一點來,從身邊的每一件事情開始做起。看到有道德、學問有修養的賢者,就想著去達到他的那個境界,向他學習,在思想上、行為上慢慢地調整自己,使自己有朝一日跟他在造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賢的人、壞的人,最好當作自己的借鏡,藉以自我反省,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同樣的因素,想想自己是不是問題出現的緣由之一。真正的能站在別人立場看問題,特別是站在自己討厭的、憎恨的人的立場客觀地看問題,找出其中的因由,我想這也就近乎君子的修鍊了。

40:關於孝順父母的幾點聲明

在這裡用上「聲明」這兩個字,自己覺得很好玩,但想來又是個嚴肅的問題。因為目前的社會裡的確有很多子女不知道「孝順」為何物,如此一代代往下相傳,就是個大問題。因此真的有必要「聲明」一下。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現在的孩子常常是父母說他兩句就開始跟父母頂嘴,就開始找理由、借口。我們來看看古人要求的孝道是什麼樣的,孔子說:「作為一個孝子,父母有做不對的地方,要儘力勸阻。如果父母不聽勸告,就曉之以理,動之情,甚至哭訴哀求,不厭其煩,即使反抗也要有個限度。」總之,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應該把道理明白地告訴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所養,必要時只好承擔父母的過失,甚至犧牲自己,這是古人的原則。比如現在有些老人被社會上的人盅惑去參加傳銷、去買非法彩票,作子女的知道了要溫言相勸,甚至哭訴哀求,但不能惡言相向,甚至訴諸武力。父母實在不聽,去做了,把錢花光了,作子女的就要想辦法去處理這個後果。可現實里,能做到這樣的子女委實不多,在許多家庭里不說父母年老了做了一些錯事,就是沒有做錯事,也常常因為利益上的緣故遭到子女的白眼。這樣的子女真應該想想,自己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如何長大的,更應該想想自己年老那時,自己的子女將如何對待自己。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句話有多種理解方法,主要的分歧落在一個「方」字上。有人說這裡的「方」指的是方向,意思是說:父母老了,怕沒人照應,而不遠遊,即使要遠遊,也一定要有個方向(讓父母知道在哪裡)。這種解釋我不太認同,我覺得這裡的「方」應該指的是方法,即父母老了沒人照應,子女遠遊時必須有個安頓的方法。現在是信息社會,人們要去一個地方已不像古時候那麼費時費力。即使是這樣,作為一名子女,作為一個懷著仁愛的人,也都要時時想著父母的種種境況,盡最大的努力安頓父母。而不是同一個桌吃飯,老爸老媽啃骨頭,自己吃肉。寧可夜夜笙歌,也沒有時間陪父母閑聊一會兒。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讀著這句話我第一個想到的人物形象是呂布,《三國演義》里呂布為投董綽把自己的義父丁原給殺了,轉認董綽做乾爸爸,後來又因美人貂嬋把董綽乾爸也殺了。提到呂布雖也想到其武藝超群,膽略過人,但給人印象始終是個卑鄙小人,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輩。話轉回頭,孔子的這句話是接著上面說的,大概的意思是:離開了父母,不在父母身邊三年,對父母的愛心、孝心深繫於懷,這就可稱得上是孝子了。而不是出國留洋幾年,只記得男朋友或女朋友,到了要錢的時候才想起老爸老媽。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我們做子女的人,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一是因為知道父母的年齡多了一歲,壽又添了一歲而高興;但同時又害怕,因為父母年歲越高,距離人生的終點就越近,作為兒女與父母相處行孝的時間也越短。這是一種矛盾的心理,我們現在許多人忙忙忙碌碌,很少有時間關心父母,盡自己的一些孝心,真等父母辭世了,才哭得死去活來,大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呼乎哀哉,何苦來著!

從孔子的這些教誨里,我們不難看出古人要求的孝是實實在在的,並非是什麼大磚頭道理,每一點一滴都是含著愛,含著感恩,是值得我們警醒的,所以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我覺得有必要「聲明」一下。

41:仁者的說話之道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講到這裡我是要深刻檢討自己的,以前常是信口開河,漫天飛語,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現在靜下來深想,古時大智大慧者不乏口才超群之人,但若不是恰當的時候,多半是「呆若木雞」,不苟言語,更不會去搶別人的話茬兒或是搬弄口舌之是非。想那諸葛亮舌戰江東群英,那風采如何了得,但史書記載卧龍先生卻向來都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平時多是躬身親行,緘口不語。孔子在這裡說,古代的人不肯亂講話,更不說空話,為什麼不隨便說話呢?因為怕自己的行為做不到。反過來說,一個隨便答應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兌現守信。前面也提到過「巧言令色,鮮矣仁」,話說得恰到好處,說在該說的地方,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這是仁者的言語之道,修身之道。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接著上面的意思,這裡更進一層提到個人的修養也好,處理大小事情也好,要注意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這樣做了,失敗的事情就少了。我想這是個淺而易見的道理,如果在平時聊天,只要有人一上口,肯定就會有人應和到:這個誰不知道呀!可是就是這個誰都知道的道理卻很少有人能做到。在慾望的門前,在虛榮的台階上,我們總是輕易的就放棄了自我約束的原則,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官或商落馬,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打腫臉充胖子呢?可見世間濁濁,真正清醒的人怕是不多,如我這等人,也常犯口舌生花,滿臉貼金的毛病,到頭來金沒有貼成,倒像貼了好多塊補丁的渾人。

子曰: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

說到這裡算是一個小結,仁者嘴巴好像是笨笨的,言語不多;利嘴除了教書(個人認為領導也算是教書的一種)、吹牛、唱歌以外,沒什麼用。真正的仁者,不大會說空話,做起事情,行為上卻很敏捷。現在企業招人,真能招到一個訥於言而敏於行的人實屬不多,若有這樣的人才,哪怕他的專業能力低一些,也可因才適用,並給他好一些的待遇。因為這樣的人才是企業里問題的真正解決者,和推動者,只有去做了,事情才有朝前發展的希望。光說不練,報告做了一堆又一堆,沒多大的用處。

42:人生得一知己難矣!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讀到這句話,我想起相聲大師侯寶林晚年時曾說過的一句大實話:「世上好人是少數,壞人也是少數,不好不壞的人是大多數。」別人說這話沒有可信性,侯老先生一生深厚的道德修養,才能印證出這話的深意來。我把這話調整一下變成這樣:「世上對你好的人是少數,對你壞的人也是少數,大多是對你不好不壞的人。」人的一生何其有限,而這世上的人林林總總,我們又能認識得了多少人?在這有限的自己認識也認識自己的人里,有多少是真心實意的朋友?又有多少是專營私利的小人?我想都不多吧,多的是打哈哈,走過場,或是平平而過,在自己生命里沒有留下太多深刻印象的人們。在這裡孔子說:「一個人自己有道德的涵養,能體用兼備,自然會影響近身的人,自然不會孤單。」其實孔子自己門生數千,而真正的知己,又有幾人?聖人內心的孤獨多半是深遠而充實的。連李太白醉里狂歌,都仰天長嘯:「古來聖賢皆寂寞」。一個堅持自己原則,追求真實自我的人,多半是寂寞的,所以南懷瑾老先生說:「如果能把寂寞當成一種享受,那就可以講道德了。」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這是《論語·里仁》篇最後兩句總結的話,出自孔子學生子游之口,與前面諸多言論比起來,這兩句話有點唱反調的意味。子遊說:「君王有了不對,每次見了勸他,次數多了,硬要做忠臣,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有時小命都不保。對朋友也是一樣,朋友不對,你勸他多了以後,他不聽你的,就會變成冤家對頭。」人呀常常犯一個毛病,朋友也好,愛人也好,起初看著他(她)千般好,萬般好,好起來以後,就開始有慾望希望他(她)這個更好一些,那個更好一些,這些「更好」多半是自己的願望,而不是朋友或愛人的情願。最後一個願望沒得到滿足,另一個受不了被要求的束縛;一個認為自己在付出,一個認為自己在受罪,結果朋友或愛人做不成了,還比當初相識時多了一層怨恨。所以我想子游的話在這裡想傳達的思想是: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要講仁愛之「行」,也要講方法,不能蠻幹。良藥苦口就要加糖,忠言逆耳就要用讚頌的方式說出來,當然還有其他多種多樣的方法。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扇由內向外開的門,硬闖是闖不進去的。在門前放一盤鮮花,或許花香可讓那門裡的主人走出來。但我們又怎麼能都知道該放什麼樣的花呢?所以古來都有那句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其前因是,人生得一知己,真的太難了。

43: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題記:有些時日沒有寫文字了,近來應酬於官場,困頓於商場,爭扎了一段時間又重歸平淡。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聖人,甚至「聖人」本身到生命終結也都認為自己是個凡人,只是堅持了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生之於世的價值而已。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應該是孔子的學生里最有才氣的一個,而顏回則應是學問最好的,孔子最器重的一個學生。子貢的性格多半是活潑的、開朗的,常常期待得到老師的表揚。這一段話是他向老師表明自己的學問修養心得。他說,我不喜歡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樣的情形加到別人身上。延伸成後來的那句古話:己之不欲莫加於人。換句話說,別人給我的痛苦、煩惱,我不喜歡,因此我也不願加給任何一個人痛苦、煩惱。一個人真若能做到這樣,那是真的很了不起的,想來子貢說這番話時應該是洋洋得意的。孔子沒有像今天我們許多孩子的父母或老師一樣,聽到這番話而心花怒放,恨不得把孩子或學生捧上天去。他只意味深長的說:子貢呀!這是你做不到的呀!(只怕我也是做不到的)。

我們無法確切知道真實的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然而潛心去體味《論語》中的字、詞、句,我們至少可以有這樣的印象:這是一個實實在在、實事求是、思想深遠的人。按上面的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孔子的意思:我們是不可能做到「己之不欲莫加於人」的,哪怕我們主觀上有這樣的思想,盡量的少去麻煩別人。但從客觀上,我們只要活著就總有許多自己「不欲」的東西加在別人身上。比如我們進餐館享受美食,我們希望吃到好的東西,卻不一定願意在廚房裡滿頭大汗的做菜。我想吃白花花的米飯或饅頭,卻不一定願意在農田裡頂著烈日耕種。我想穿漂亮的衣服,卻不一定願意在工廠里忍受機器的轟鳴聲,諸如此類。我們的「不欲」不都加在了別人身上了嗎?同時我們也承受著許多別人「不欲」的東西。

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別人身上,然後自己得到一點所謂「享受」,所謂「幸福」。沒有人可以做到大公無私,也沒有人完全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可以很好地活在世上的。人活在世上是互助的,我們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賴於人,甚至妨礙別人。也正因為如此,提倡「己之不欲莫加於人」才有實際的意義,讓我們警醒自己最低限度地麻煩別人,要愛人,要愛物,要節儉,能做到這樣就是很好的美德了。

44:可否一生為摯友?

故事是老故事,話是老話。然而今天重新讀這些故事,重新體悟這些老話,仍然是感觸良多。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這一句話,了了幾個字,卻道出了現今我們這個社會人情冷漠、物慾橫流的悲哀。晏平仲就是我們熟知的那個齊國宰相;那個身材不到五尺,卻智慧超群的小個子;那個不走楚國狗洞卻把楚王奚落了一頓的晏嬰,又稱晏子。孔子想去齊國施展抱負,後來沒有去成,就是因為晏子的緣故。齊國本來要請孔子去,這個小矮子卻告訴齊王:「你能有這度量,可以請他來嗎?」國君一聽,心裡有數了,就不敢請孔子去了。雖是這樣,孔子對晏子很佩服,他認為這個人深諳學問修養,這個人作朋友很了不起。

我們先來溫習一則小故事,是《古文觀止》上面的,提到晏子的車夫,一天回家時,老婆要求離婚。車夫問什麼原因,他的老婆說,我今天在門縫看到你駕車載晏子經過門口,晏子那麼矮,做了宰相,名震諸侯,還是簡樸無華,自居人下的樣子。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僕役,卻顯得得意揚揚、自足自滿的樣子。你竟是這樣沒出息,不長進的人,所以我要離婚。晏子的車夫聽了這番話,就馬上改過,力學謙卑,第二天駕車就變了。晏子看見他突然一反常態,樣子變了,覺得奇怪,問明了原因,晏子就答應培養他,從此立志讀書,後來官拜大夫。通過這則小故事,讓我們對晏子這個人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對於交朋友的態度。他不大容易和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個朋友,就全始全終。我們都有朋友,但全始全終的並不多,哪怕是建立了像婚姻這樣親密的關係,也還有很多最終勞燕分飛。現在常常有人悲嘆: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到處都是點頭、碰杯的朋友,但夜深人靜時,想想有多少個是相干的?我們有些人朋友交得越久越能挑出人家的毛病來。自已困頓的時候朋友幫不上忙就覺得別人欠了自己的;飛黃騰達的時候又要在朋友群里顯擺一下方顯自己有價值、了不起。晏子的嘴巴用在外交場合上很厲害,但他的為人始終謙卑,他和人做朋友始終從朋友的方方面面去考慮問題,始終讓朋友受到尊重,時間越久他越能發現朋友身上的光輝,越發敬重朋友。所謂知已就是那個能站在不遠的地方欣賞自己的人;那個在朋友有困難,在力所及的範圍內幫一把,卻不圖回報的人。

45:負心多是讀書人!

我想多數讀過書的朋友看到這樣的標題,多半心裡都不會太舒服。然則這話不是我獨創的,而是古人的詩句:「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我剛看到這句詩時心裡也不舒服,但回想歷史總結現實又不得不承認,這句俗詩說得入木三分,一點也不為過。屠狗輩就是古時殺豬殺狗的貧賤從業者,這些人雖沒有讀過什麼書,但危難關頭卻往往存有俠義精神。歷史上的荊軻、高漸離這些人都算是屠狗輩,甚至歷史上的多數開國君王也都在屠狗輩之類,按說劉邦、朱元璋、鐵木真、努爾哈赤這些人多半算不上讀書人。屠狗輩知識不多,但有時候卻很講義氣,說了就去做,義無返顧;而知識越高的人,批評很多,很能挑毛病,高調很會唱,真有困難找他,不行!美其名曰:不同流合污,或逃避,或自盡保清名,就是沒有勇敢站出來,承擔責任的心。下面我們從孔子的言語里去印證一下,我的這些胡說八道。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這是子張和孔子的一段對話。這段話講的是歷史上很名的事情。齊國是魯國的鄰邦,當時有一大臣崔杼(即崔子)叛亂,殺掉了齊國君王莊公。陳文子當時也是齊國的大夫(官職),和崔子同事,地位相當。家產相當豐厚,有馬十乘(相當於現在十輛豪華小轎車以上了)。然而他對崔子叛變看不下去,把自己的偌大財產丟掉不要,逃離了齊國。流浪到別的國家,看到那裡的大臣跟崔子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些混蛋,因此又離開。再到一個國家,也還一樣,又離開。子張就問孔子,老師,像陳文子這個人,你看,了不起吧?孔子說,好!很清高。清高的人往往比較自私,只顧自己,不能算是忠臣。否則為什麼自己國家有難棄而不救,到處亂走?這裡看不慣,那裡看不慣,難道國家太平了,才要你來住嗎?高尚之士多缺少親力親為的心態和經驗,高談闊論,很深刻,很有道理,著書立說可以,搞文化產業可以,但要他們真正做實業,那多半是做不成的。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聖人也是一個卑微出身的市井小民,自幼吃盡苦頭,才有所感悟,才能教化他人。

水至清而無魚,人至清則無福。只顧自己的體面,自己的聲名,不能從大的方面著想,不能從別人的立場去感受,也就只能活在自己的那個小圈圈裡了。縱有資財千萬,縱有才藝過人,縱有慕者如蟻,一生過得並不開朗,或憂憤,或刻薄、或冷漠、或孤寂,多半孤芳自賞,自我解嘲吧。難得縱情一笑,難得開懷一飲。對於陳文子這樣清高的人,子張問孔子,夠不夠得上「仁」的程度?孔子就說,他連仁的觀念都還沒有,怎麼可以達到「仁」的修養呢?何謂「仁」?前面我們講過:自立立人,這是仁的外在表現,自己過得好了,站得起來了,還要幫助別人過得好,站得起來,這才是仁。自我清高,自我標榜,多半是負心人,哈哈,一併也罵了我自己!

46:不要等到紅燈都綠了才出門!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這也是一句有爭議的話。季文子是魯國的大夫,做事情很認真,每件事情都要左思右想,想了再想然後才小心奕奕地去做。「三思而行」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句話里來的。孔子聽到季文子的事迹評語說:「再,斯可矣!」,後人許多都理解成:孔子認為三思而後行還不夠,還要想得更仔細,更認真才達到要求。我想孔子一生經歷苦難折磨,閱盡人間滄桑,一定不會是個冥頑不靈的老頭子,一定是個通達事理,眼界開闊的人。所以我認為這種理解不太靠譜。

是的,孔子強調做人做事,要「謹」和「信」,做事情要考慮事情可能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對他人的影響,因此要求我們說話做事都要有個分寸,以「仁」為中心。然而,在這裡這句話印證了孔子並非吹大牛,唱高調的人。你不是說做事情要認真謹慎嗎?現在有個人凡事「三思而行」,應該加以推廣、發揚,把他樹立為榜樣才對。可孔子卻只淡淡的一句:「再,斯可矣。」意思是說做事情不用那麼過分的認真,過分的仔細,想了又想,也會錯過做事情的最好時機,不用「三思而後行」,想兩遍就很好了。

粗枝大葉不好;過分小心,過分謹慎也不好。過分小心的人做事猶豫不決,常常錯失了事業的機會,錯失了美好的姻緣。這個世界並不完美,但我們要美麗的生活。我們沒有辦法等到路上所有的紅燈都變綠了才出門,世上沒有暢通無阻的事情。唯一可能暢通無阻的是我們的思想,而我們卻又自己把它禁錮得死死的,用社會的倫理道德,用自己的慾望,用別人的眼光,等等,把自己綁得死死的,連最後這點靈魂的自由都沒有了。任何的改變和行為都要承擔風險,我們就在一個充滿風險世界裡活著,事情要想得仔細,但要考慮時間成本,考慮生命成本,越不想承擔風險,風險就更大,更大的風險是浪費生命。

過分小心,過分謹慎就會變成小器,一個人一旦什麼都計較,那麼活起來就會很累,累己累人,本來想讓世界更完美一點的,結果是大家都不得安寧,大家陷入抱怨的世界裡。所以孔子說再思就好,不要三思了,該放開的就要放開。

47:聰明易,糊塗難!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寧武子是春秋時代,衛國很有名的大夫,姓寧,名俞,武是他死後的謚號。這個人經歷衛國兩代的變動,兩個朝代由於國君資質不一樣,對國家的治理也完全不一樣,前者清明賢達,後者昏庸混亂。而這位大夫卻安然地做衛國的兩朝元老,「邦有道則知(智)」,國家政治清明穩定的時候,他就儘力地發揮自己的才能、智慧為國家做事情。後來國君換了,國家的統治發生了變化,朝政混亂,情況險惡,他還在朝,卻不再像在前朝一樣立場鮮明,做事果斷,而是表現得愚蠢魯鈍,好像什麼都很無知。但從歷史上,看出他並不笨,他對於當時的政權、社會,在無形中,局外人看不見的情形下,在努力挽救。表面上好像他碌碌無能,沒有什麼表現,可是他對於國家、社會真的做了事。孔子總結歷史,對這個人很佩服,評價說:「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說寧武子那種聰明才智的表現,有的人還可以做得到,但處於亂世那種愚笨的表演,就難學了。

道家也好,儒家也好,都認為學問高、修養好的人一定是大智若愚的。那種自我顯擺,掛著諸多高帽的人,多半為人處世的火侯還沒有到家,還沒有真正懂得學問的真諦。我這般說著,並不意味著凡事總是要躲在人後,凡事總是要推脫謙虛的樣子,這並非大智若愚之輩。大丈夫為所當為,該挺身而出的時候當仁不讓,但不居功,不自誇。一個人如果能做到過多分擔,功多謙讓,那一定可以做成了不起的事情。平日里堅持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信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就已經很不容易。我自己也有愛吹牛的毛病,有一點小成就就恨不得捧出來,以期獲得別人的認同。然而每每此時表面恭維的人不少,可再到後來約朋友出來時,大家都「忙」起來,都沒有了時間。當一個人顯得自己得意時,就意味著身邊還有很多失意的人,得意的樣子其實對別人也算是一種傷害,只是我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明白這個道理,無意里傷害不少人,也使不少人疏遠了,淡了。

清朝名士鄭板橋,說過幾句了不起的話:「聰明難,糊塗亦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絕頂聰明的人,不是故意裝糊塗,而是把自己的鋒芒收斂起來,而轉進糊塗,這就更難了。下一句話說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權位都讓給人家,心裡很舒服,並不希望人家事後報答,只要當時心裡舒服就好。試問世間,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權當作警句,當為名利地位,豪宅名車而煩愁時,聊以寬心吧!

48:人各有志,道各不同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我自己很喜歡這段對話,顯現出了每個人的不同性格和不同修為。同時也可以看出孔子隨時隨地,因人因事進行啟發教育的思想,這一點很值得我們現今的父母和老師學習。我們先來還原當時的場景。

有一天,顏淵、子路站在孔子身邊閑談,孔子就說:「來,說說你們每個人的理想志向。」子路第一個表述,這傢伙總有些爭強好勝的勁頭,凡事總是要第一個跳出來,第一個義返顧的去做。他說:「我呀,要發大財,家裡置好多車馬,備好多名貴的皮袍、大衣。希望所有認識我的人,沒有錢,問我要;沒飯吃,我請客;沒房子住,我給他住。用完了,壞了,拉倒,不用去計較!」大家看看,這個氣魄是不是很大?子路是個很有俠氣的人,胸襟開闊,不拘名利,不拘小節。後來唐代的詩聖杜甫也有兩句名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大概也是同樣的心胸意氣吧。

相對於子路顏淵卻是另一面的人物,這個孔子最得意的門生,自然是道德修養與老師最接近的。我們可以聯想,這個衣服補丁了又補丁的白衣書生,等子路說完,作了個輯,略加思索,兩眼炯炯有神,靜靜地說出這樣一句話:「願無伐善,無施勞。」簡簡單單幾個字,卻顯出了這個人的無上修為。他的意思說,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為、最好的道德成就,對於社會雖有善行貢獻,卻不驕傲。自己認為勞苦的事情,不交給別人。也許大家看了這平平淡淡的話,並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但天下人只怕是沒有多少個能做到「無伐善,不施勞」的,為社會、為他人作貢獻卻不計名利,不把自己的煩惱、痛苦放在別人的肩膀上。問天地之大,芸芸眾生又有幾人真正有此心?我們說聖賢與英雄的差別在於: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聖賢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做聖賢比做英雄要難得多,征服別人容易,克服自己的慾望就很難。慾望克服不了,勢必就要施勞於別人來滿足,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是這個意味。

一個俠氣浩然,一個仁滿天下,兩個學生把自己的理想志向都向老師作了報告。老師聽了以後還沒來得及作出評價,我們這位子路同學已經迫不及待了,馬上開口向孔子問道:「老師!你先問我們,那你的呢?也說說看。」孔子大概看了一下這個虎頭虎腦的學生,笑了笑,認真地說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十二個字概括了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社會理想。他說,希望社會上所有老年的人,無論在精神或物質上,都有安頓。社會中朋友之間,能夠互相信任,人與人之間沒有仇恨,沒有懷疑。年輕人則永遠都懷有偉大的抱負,使他們得到關愛,永遠都抱有積極向上的理想,內心充滿美好的希望。認真研究起來,孔子構築了一個大同世界呀,對上一代,對自己這一代,以及對下一代都有了交代。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聖人之所以為聖人,看事情總能從高處著眼,是要具有多麼寬大的心胸和深厚的道德修養才能做到的呀。

一個人的理想決定了一個人成就的高低。雖然有的理想局限於各種邊界條件,未必能完全實現,但決定攀登珠穆朗瑪峰,並付諸行動的人,總會比那些什麼都不想的人,始終站得要高一些,看得要遠一些。

49:不做帝王做聖賢

談到孔子有不少人都想著他是一副窮酸老書生的樣子,做讀書人被逼得走投無路,窮到無可奈何了,收徒教學,著書立說,才成了聖人。我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臆斷。咱們作一個簡淺的分析,孔子當時周遊列國,每個國家都怕他,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排場太大。一來就帶那麼多弟子,而且他的弟子中,各國的人都有,各種理想的治國之才也都有:冉雍身具帝王之才,可以君臨天下;子貢對政治、外交、經濟等精通無二,在當時無人能及,可為一國之相;子路慷慨好義、軍事謀略瞭然於心,可為三軍統帥。這種情形,諸侯列國有誰敢收容孔子?他在那裡一呆,誰都緊張。所以從整個歷史來研究孔子,就可以知道,他之所以偉大,之所以成為聖人,是有更深的緣由的。他並非沒有辦法成為一國之君,或大富大貴,他真要想動,只要點頭一說:你們干吧!那麼當時的政治格局,中國的歷史就將會是另一種樣子。以他的三千弟子,在春秋戰國時期,隨便哪個諸侯國都吃不消,都可以被他拿下。但是孔子不走這條路,而是為後世人留下了無法估量的思想,以至後來演化構成了這個民族品格的重要部分。這種道德修養,就值得我們研究了。

孔子的三千弟子許多成為當時諸侯國的棟樑之材,而他那個最器重的,最得意的,最有可能繼承他道統的弟子顏回,卻不幸英年早逝。下面是一段對顏回評價的話,是要提升學問修為的人須謹記一生,慎行一生的。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魯哀公問,你學生中,哪一個最為好學,能真正續承你的學問?孔子說,只有顏回。他能「不遷怒,不貳過」,但是「不幸短命死矣」,可惜已經死了,「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現在就沒有能稱得上好學的人了,我至今也沒有找到第二個像他那樣的。孔子說這些話的時候,內心是多麼的痛惜。他認為繼承學問道統的人不一定要具有君王之才,但一定要有師道的風範,道德修養都能成為世人的楷模,這個人就是顏回,而顏回卻早早的離開了人世,這對於這位老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我們著重來看一下,孔子視顏回為得意門生的原因——「不遷怒,不貳過」。這六個字我們一輩子都做不到。孔子也認為,除了顏回以外,三千弟子中,沒有第二個人了。凡是人,都容易犯這六個字的毛病。「遷怒」,就是脾氣亂髮,把氣發到別人身上,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讀書時在學校不順回家把氣發到父母或弟弟妹妹身上;工作了,在單位不爽,回家給老婆黑臉看;有時不但遷怒別人,還遷怒自己,做出自殘的行為,或遷怒動物、物品等。想想我們誰沒有過「遷怒」的經歷?遷怒有時候能把國家賭掉,有時候把愛人氣掉。真要做到不遷怒,抱著開放的心態,對生命本真有清晰的認識,平和地對待所有的事情,那得需要多麼深厚的修養才行。近來,我提倡一個叫「不抱怨」的活動,從西方傳過來的,其實我們的先人卻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這個提法。「不遷怒」還不能稱之為「好學」,還要「不貳過」才行,我們說不犯錯誤就沒有進步,一個新的事情,開始做的時候總要摸索的,但同一個錯誤總不能重複著犯,這樣作風就很有問題。孔子說顏回能夠做到一個錯誤犯了以後,馬上總結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且不會犯第二次,這樣才是真正的用心學習和高效學習。

「不遷怒,不貳過」,我們雖然不能完全做到,但謹記於心,時時反省,對我們的人生應會大有裨益。

50:幫誰會更好些?

故事還是簡單的故事。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論語》的語言很樸實,很簡練,常常是了了幾字就跟我們說完了一個事件,並且講明了道理。這裡講到孔子的兩個弟子,一個是子華,名公西赤,比孔子小四十二歲。一個是冉求,當時是孔子的大管家,孔子那時應該在當政。有一次公西赤被派出使齊國,他有母親留在家裡,於是冉求就代公西赤的母親請求實物配給,也就是請撥一筆安家費。孔子說,好,給他一釜。在這裡「釜」、「庾」、「秉」都是古代的重量計量單位。冉求覺得只給一釜太少了,說「請益」,要求老師再多給一點。孔子說,那就給一庾吧,大概比原來又多給一了些,好比原來給了五萬元,現在加到八萬元。可冉求並沒有聽他老師的,他大權在手,給公西赤的母親撥一秉的糧食,相當於老師讓他給八萬,他卻給了人家三五十萬。這在現今可就是挪用公款了,是要法辦的。可孔子知道了並沒有追究刑事責任,只是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要知道,公西赤這次出使齊國,神氣得很,乘的是一流的交通工具,穿的是一流的行裝。等於現在西服幾十套,皮箱幾十口。他有這麼多的置裝費,額外津貼,盡可以拿出一部分來給他媽媽用。我們幫別人,要在人家急難的時候幫忙人家,而不是錦上添花。所謂「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正是這個道理。

前些日子股市回暖,有一朋友匆匆忙忙約見,我問所為何事?他支支唔唔半天,說想自己的公職賺不了幾個錢,現在想業餘投身股市試試水,想跟我借些大洋做本錢。我是直人快語,不行!朋友問,為何?我說,一、我沒有過多閑置的資金;二、我的資金要用在更加需要的地方。朋友頗為氣憤,悻悻離去。我向來的原則是,如不是雙方之間的商業行為,不是救命應急的錢,一概不借。以我的經驗,用來滿足慾望和面子的錢,一但借了出去,就很難有收回來的,最後朋友做不成不說,還招來了一堆仇人。錦上添花,花開再好,最終都還是要謝掉的;雪中送炭,炭雖不貴,卻能活人性命,讓他們延續生的希望,感受到人間的溫暖。然而這世間為了各種名利,錦上添花的事情習以為常,而雪中送炭的事情卻成了珍貴的事例。哪天,人幫人,人信人,人愛人成為了一種習慣,那麼或許也就能真正實現和諧的社會了。

或許有人說孔子小氣。那麼再看看這一段話。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原思名憲,字子思,孔子的學生。現在輪到他作孔子的大管家了,孔子給他的待遇特別高「與之粟九百」,可他推託不要那麼多,孔子勸他一定要收下,說你用不完可以周濟那些貧窮的親戚、朋友。這麼一句簡單的話,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學生的用心良苦。孔子提倡「仁」的學問道德,但如何「仁」?如何「愛」?他給學生創造了機會,讓學生去實踐,去體驗,甚至有可能在多年後才能收穫這些實踐成果。從前後對比來看,我們不難看出孔子所倡導的為人處事準則,關注他人,對別人有價值,就等於自己的生命有價值。反過來,覺得自己對別人有價值了,自己的內心也就充實了,也就覺得自己有價值了,也就自信了,也就隨其自然了。

51:謙虛?自卑?懶惰?

在我心裡一個頗有學問修養的人,其整體應給人這樣的感覺:君子儒雅,不卑不亢;進退有度,取捨有法。當然這並不算是高深學養修為的表現,那個境界我未曾達到,也未曾見到,所以還體會不出來。讓我們來看看孔子對學生的教導或許能望出一些端倪。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中國的古文字是高妙的,由於當時的社會條件所限,記錄歷史言論、學問學說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須一刀一刀地刻在竹片上,然後裝訂成簡。今天我們還能看到這些思想延續下來,實為不易,先人的恩德,我們又如何能報答得了?古人的智慧不但體現在文字的內容上,也體現在文字的應用本身,盡量用最少的文字記錄最豐富的內容。所以讀《論語》並非死讀硬背這般簡單,同時還要具有豐富的想像力,還要深刻地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揣度當時人們可能產生的思想。這樣才不會斷章取句,動不動就以自己的見解,指責前人的思想為糟粕。這樣的行為著實令人可悲可嘆。

題外話少說,孔子師徒的上述對話也可以演繹成一個場景。大概是某天孔子正因為學生的學習態度而訓導他們。之後,孔子這個多才多藝的學生冉求就跟老師說,老師!你不要罵我們,老是說我們不努力。我們對於你的學問非常景仰,只是我們做不到,力不能及。孔子說,你這話錯了。努力去做,做了一半,無法繼續完成,這是力量不足的緣故。可是你根本還沒有開始做,就先限定自己,說自己不能做成,你怎麼知道自己能做成什麼樣子呢?「今女畫」,並不是說「你學畫去」,是說你冉求,自己把自己劃在一個界限內。孔子的意思說,你不管做不做得成功,只你肯立志,堅決地去做,做到什麼程度算什麼程度,這便是真正的努力。現在你自己划了一個界限,還沒開步走就先認為自己過不去,這不是自甘墮落嗎?想想我們身邊的人或是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常常是這樣的,一件事情還沒有做,就先找借口說自己能力有限,做不成,還是另請高明好了。這其中,究竟是謙虛?自卑?還是懶惰?也只有當事人心裡才明白了。

說到謙虛,多少年來,很多人對這個詞都產生誤解,認為謙虛就是一切退讓,一切都不爭。我們說大丈夫為所當為,讓所能讓,這樣叫做謙虛。內心裡有自己的原則,需要自己站出來,做一番事業時,要當仁不讓,但卻也不是咄咄逼人,趾高氣揚。心懷寬廣,虛心學習,一切考慮周全,定奪有度。功績下來了,多分與他人,讓每個參與的人都有所惠及。這是我所理解的謙慮。下面我們來看另一段有趣的話。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我們先從字面上看看什麼是「儒」?把「儒」字分開來,就是「需人」即社會需要的人,這樣的說法也正符合儒家的濟世思想。再看看「佛」字——「弗人」,不是人,是超人了,哈哈,也許是我瞎扯,但中國的文字就是這樣,很多是象形和會意的,古人的智慧都在這其中。孔子在這裡提出來「儒」分兩種:一種叫君子之儒,一種叫小人之儒。如果再進一步研究,還會有很多儒者類型的標準,這裡我們先不計較。那麼什麼是小人儒?書讀得很好,文章寫得很好,學理也講得很好。但除讀書外,讓他去做具體的事情怕是做不來,為人處事一樣不通,出門半步皆難,甚至在家裡沒有老人和老婆照顧,怕是飯都不會煮。眼高手低,不著實際,我們稱之為小人儒。反之,君子儒,則是人情練達,深通世故。行得江湖嶙峋道,入得皇家高深院。為民和睦鄉里,為官造福一方。行事果斷,心胸豁達,多才多藝,此為君子儒。這樣看來,做個合格的儒者,卻不是讀書破萬卷這般簡單,還得行萬里路,還得識萬樣人。

52:百無一用是書生

我知道的,這樣的標題一打出來又要引來一陣爭議。然則別急著開打,板磚也先放一下,看看說法再論理也不遲的。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多少年了,我們形容一個人夠有斯文的風範,通常都說他「文質彬彬」或是「彬彬有禮」。然而這「文質彬彬」、「溫文爾雅」卻並非印在大腦里的某個帥哥形象這般簡單。在這裡「質」和「文」是兩個獨立的內容,構成一個人品格的兩個部分。「質」是一個人原本的樣子,樸素的本質;「文」是人類自己加上去的許多經驗、見解,累積起來的這些人文文化。我自己認為人都有兩顆心:一顆是真心,一顆是良心。真心是先天帶來的,人的性格、本初的慾望就是真心;良心是後天建立的,是社會主流的文化道德標準。做人首先要講本質,原始的人與文明的人,在本質上沒有兩樣。餓了就要吃飯,冷了便要穿衣,不但人類如此,萬物的本質也是一樣。飲食男女,人獸並無不同。但人區別於其他萬物的標誌便是在本質上加上文化修養,使本身離開野蠻的時代,進入文明社會的軌道。

所以孔子提出「質勝文則野」,一個人不注重後天的學習完全跟原始人一樣,順著自己的性子、慾望那樣發展,文化淺薄,則流於落後、野蠻。「文勝質則史」如果文化進步的社會,文化知識掩飾了人的本質,好不好呢?就好似「要風度不要溫度」凍死在冰天雪地里,為了面子而把本真的東西丟掉,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好的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太過於重視條條框框,就變成迂腐。可見孔夫子並不傻呀,我們許多人說聖人迂腐,大概是我們自己沒有看懂的緣故吧。夫子最後告訴我們:「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和「質」都要兼顧,我們說因材施教,也就是這個道理,根據個人原有的天性、才具,進行引導,輔以道德規範,有針對的增強他的學識,這樣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君子,才會有君子的作為,而不只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

從這一點上說,我是有些不太喜歡讀書很聰明的「笨學生」的。看看我們這個社會,從古至今,有突出貢獻的人,有多少個是讀書的時候都拿第一的。考得清華、北大,還得父母千里護送才能去學校,有甚者還要陪讀才行。飯不會做,衣不會洗,受人欺負不會反抗,一身的「文」呀,把「質」都磨沒了。當然,我這樣的看法有偏見,好在清華、北大的校風好,可以改變人,磨礪人,有些受不了磨礪的,就有可能從樓頂上栽下來。讀書讀得非常好,做事卻一樣不行,對於這樣的聰明「笨學生」,我們指望他們做什麼呢?很多成績好的「優等生」,多半走考研,留校,做教授的道路,一輩子斯文到底。真正成為企業家的,真正成為政治家的那些學生,讀書的時候一定不太聽話,一定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一定有跟老師有衝突的時候。有人說你這話說大了,大就大吧,多少讓人去反思一下,我吹個牛也是值得的。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內有獨立的人格支持,外有良好的溝通方式,才具、學識、品德三者兼備,這是孔子對君子對人才的要求。我們的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能否達到這個要求呢?在我看來還有許多要努力的地方。至於個人,這應該是個方向,首先要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才具,然後再修鍊自己,培養道德,增強學識,如此君子之道或有可成。


推薦閱讀: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 編卷三十八 論語二十
《詩經·王風·兔爰》賞析[論語說文]
徐醒民《論語研讀》學而第一(一)
早課 |《論語》里仁篇 02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