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講通鑒丨劉邦是怎樣崛起的?

講通鑒. 谷 園 講 通 鑒 .第三十二章,劉邦是怎樣崛起的?

上回說到,劉邦乘著陳勝起義之勢,終於揭竿而起,殺了沛縣縣令,把老家沛縣、豐縣這一片都給佔了,人稱「沛公」,也成了一路小諸侯了。秦朝這邊當然就得鎮壓唄,沛縣上面當時是泗水郡,郡守、郡監都帶兵來鎮壓,打劉邦。結果,都被劉邦給打敗了。開弓沒有回頭箭,打唄,劉邦親自帶著兵,在外面打天下。留下一個叫雍齒的哥們守著大本營,就是劉邦老家豐縣,讓雍齒守著。

可是,咱們前面也講了,當時這些反秦的各路諸侯之間也混戰。其中原來陳勝手下的一個大將,叫周巿,他擁立原來魏國的王孫魏咎做魏王,他當丞相。他帶著兵打到豐縣這裡來了,雍齒竟然就叛變了,帶著豐縣投降給了周巿。

劉邦大怒,趕緊帶兵回來打,要奪回豐縣。結果,吃了敗仗了,奪不回來。注意啊,這是劉邦的第一次打敗仗,以後他還有無數次被打敗,簡直就是個常敗將軍、「敗仗哥」。

可就是這麼一個常敗將軍,最後卻做到的皇帝,靠什麼?靠堅持,屢敗屢戰,永不放棄!

海明威《老人與海》里有句名言: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

這話用大白話講就是:你有能耐打死我,打死我,我也不服!

到劉邦這,還得改一下:你丫只要不打死我,我早晚打死你!

劉邦這次在豐縣被打敗,他怎麼辦呢?港片里經常有這要的情節:幾個小混混被人打,邊逃跑邊喊:小子,你有種,你等著,我去喊我大哥去。

劉邦也去喊他大哥。他有大哥嗎?沒有,現拜,他去找景駒,拜景駒做大哥。

當時景駒得算是起義軍中的正頭香主,而且正在留城,離豐縣不多遠。

劉邦去找景駒的路上,正好遇見了一個大貴人,成就他事業的第一等的貴人,就是張良。

兩人見面一聊,就引為知己。就像有首歌唱的,年輕的朋友一見面啊,情投意又合。張良當時帶著百十來號人,本來也想投景駒的,結果,發現劉邦更有潛力,乾脆就跟了劉邦。

然後,劉邦跟景駒借了點人,還沒來得及回去打豐縣,就跟章邯手下的一支秦軍遭遇。

「戰不利」,又吃一次敗仗。

這次怎麼辦呢?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你這,我打不過,我找那個好打的去打。於是,轉戰碭[dàng]城,把碭城打了下來,還俘虜了幾千兵,都給整編了。接著又打下了一座小城,實力又擴充了一些。

就在這時,項梁帶著楚軍從南邊上來了,兼并了景駒的部隊,駐紮在薛城。

劉邦趕緊來抱項梁的粗腿,帶著百十號騎兵、精兵來拜見項梁:項將軍啊,久仰您啊,以後咱就跟您混了,您指哪咱打哪。

這得說是劉邦能認清形式,識時務者為俊傑。他要是不主動來投項梁,肯定死路一條,不被秦軍乾死,也得被項梁乾死啊,就像景駒似的,是吧。

這樣,他主動投奔,項梁就很高興。劉邦是個有魅力的人嘛,這種魅力不只是女人喜歡,男人也喜歡啊。魅力說白了,就是一種吸引力,一種好感、信任感。

而且項梁也是有魄力的人,感覺劉邦真是個將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當即就分給了劉邦五千兵:老劉啊,以後你跟著我就好好乾吧。

劉邦:好勒,您放心吧!

這下子,劉邦又增加了這五千兵,手下就有上萬人了,又有項梁在後面撐腰,實力大漲,回去就把豐縣給搶回來了。

與此同時,項羽在戰爭中的表現,也不同凡響。他當時正打了一場硬仗,打襄城。久攻不下,仗打得非常慘烈,項羽手下也死了很多人。

最終,攻下襄城之後,項羽大開殺戒,屠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全部坑殺活埋。

注意,這是咱們第一次講到屠城。

劉邦搶回了豐縣之後,就帶兵回到薛城,正式歸在項梁手下。項羽也回來了。日後的這兩個死對頭,這時經歷了一段蜜月期,還結成兄弟,經常協同作戰。

也是在這時候,另一個重要人物,范增投到項梁麾下,當時老范已經七十歲了,有道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這一輩子差不多都活完了,此前就是一個平頭百姓,默默無聞的,這時候竟然也乘勢而起,成為項梁和之後項羽最重要的謀士,青史留名。

所以嘛,你這輩子能不能影響歷史?如果你還不到七十歲,這話還真不能說。

范增給項梁提出一個重要戰略建議:

將軍啊,六國之中,楚國對秦國的恨是最深的。秦國一次次地玩弄楚國,甚至劫持楚懷王,弄得楚懷王最終客死秦國,這個仇恨,楚國百姓世代銘記,太恨秦國了。所以就有個說法叫: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史記*項羽本紀》

楚國人就是都戰死,到最後只剩下三戶人家,也一定戰鬥到底,要滅秦,要為老楚懷王報仇,對楚懷王的感情就這麼深。

所以,您要是想辦法,找到楚懷王的後人,擁立為王。這樣,您是楚國名將的後人,保著楚懷王的後人,就更得民心了,影響力就更大了,這事兒就成了。

項梁一聽:好!有道理,姜是還老的辣,老謀深算,咱就這麼辦。

然後,真就找到了楚懷王的孫子,叫熊心。當時正流落民間,給富人家放羊呢。別的後人也找不到了,就這一位啊,就你了。弄回來,給戴上個帽子,王冠,就成了新的楚王了,也叫楚懷王。從王孫,到放羊,然後又成了王。這才叫人生嘛,哈。

接下來,咱不能講太細了,要是跟評書似的,劉邦項羽這一段就講它三百回,整部《資治通鑒》我這輩兒也都講不完了,咱得突出重點。

重點是什麼呢?

重點是,劉邦和項羽並肩戰鬥,打了兩場大戰:

一個是他們聯手打下了城陽,然後屠城。第二次提到屠城了,劉邦、項羽都有份。

二個就是,稍後他們又聯手打敗一支秦軍,殺掉了秦朝方面的主將李由。這個李由就是李斯的長子。

項梁親自帶著主力,打得也很順,打亢父、打東阿,連打了幾場勝仗,就有點驕傲了:哎,這個秦朝看這樣子,真是快完蛋了啊,這麼不禁打。

他手下有個叫宋義的參謀,原來也是楚國的高官,就提醒他:

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史記*項羽本紀》

打了勝仗之後,這個將領如果就驕傲了,士卒就懈怠了,那接下來准得慘敗啊。必須勝不驕,敗不餒。

項梁不以為然:老宋啊,沒那麼嚴重吧。我正好要找你呢,你出趟差,到東邊起義的諸侯「齊王」那跑一趟,聯絡一下怎麼一起對付秦軍。

宋義一看項梁不聽,那也沒辦法。《論語》裡面有句話: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

意思就是,勸告君主,如果勸得次數多了,勸一遍不聽還勸,勸一遍不聽還勸,最終肯定也不管用,只能自取其辱;勸朋友,勸得次數多了,最終肯定得被疏遠了。

你的好心,只能被當成驢肝肺,所以乾脆你就別勸了,讓他吃一次虧,上一當,交點學費,經歷點教訓,那樣,他才能醒悟,才能明白過來的。

宋義就走了,找齊王去了。半路上,正好遇到齊王的使者,來這邊聯絡項梁的。他就勸這個使者:老弟啊,你慢點走吧,你要是走快了,非得跟項梁死在一塊不可,他馬上就得吃個大敗仗。

結果真就被宋義給說中了,章邯率秦軍突襲項梁,在定陶將項梁擊斃。一代豪傑,出師未捷身先死。非常可惜。這又是一個驕致敗的案例,值得注意。

咱們還看下這張圖。藍色虛線,這是項梁進軍的線路,從會稽出發,北上,過了長江、過了淮河,到了下邳,然後再往北到了薛縣,又打下了亢父、東阿,最後在定陶,這是最後一站。

章邯呢,他大意了,他以為打下項梁的主力之後,這邊就沒大問題了,就北上渡過黃河,去打邯鄲的趙王,就是張耳、陳餘保的那個趙王。

章邯如果在黃河以南再盯盯,可能就把項羽、劉邦都給收拾了,歷史就改寫了。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也沒有可能。

項梁死後,這個放羊的熊心、楚懷王統領三軍,別看他放羊,他還是有很多楚國的舊臣舊將的,都追隨他,保著他,還是有威望的。他指派宋義接替項梁,做上將軍,史稱「卿子冠軍」。他為什麼看重宋義呢?就因為,前面那個齊王派來的使者,沖楚懷王吹了一通宋義有多牛叉:大王啊,要不是宋將軍攔著我,我就見不著您了,宋將軍真是料事如神啊。

楚懷王找來宋義一聊,一下子就被忽悠住了:好,就你了,你就是上將軍了。

然後,他們就在彭城,這算是國都,進行了全國的戰略規劃。決定兵分兩路:一路主力,由宋義帶著,北上救趙,打章邯,同時聯絡諸侯一起往西打咸陽;另一路呢,直接西進打咸陽。並且約定: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史記*高祖本紀》

誰先把咸陽打下來,佔領關中,關中就是誰的,就封他為王。

直接西進去打咸陽,那是不是明擺著,會先入關呢?

也未必啊。咸陽那是秦朝國都啊,大秦帝國的根基,你領著點農民軍就去打?那是以卵擊石,送死。所以,這一路,誰都不敢上,除了兩人:一個劉邦,一個項羽。

項羽要給叔叔項梁報仇,他正窩著一腔烈火呢:我去!我去弄死那個皇帝老兒。

可是楚懷王手下有些老臣、老將,這套王室班底都很持重,他們就給楚懷王出主意:不能讓項羽去。為什麼呢?因為老百姓們之前受秦朝的壓迫,都盼望著咱們去解放他們,可項羽太狠了,太殘暴了,動不動就屠城,「諸所過無不殘滅」,他就是活閻王啊。他要是帶兵西進,那老百姓們還不得都拚命幫著秦朝守衛城池啊。守不住就得被屠城嘛,是吧。另外,這對咱們楚軍的形象也不好啊。反正不能讓項羽打這一路。

相反,劉邦比較適合。他這人仁義,也年長,想事情周全,讓他「扶義而西」,展現出咱楚軍是義軍,是優待老百姓的,這樣得了民心,仗就好打了。

最終,讓劉邦打這一路。項羽則跟著卿子冠軍宋義北上救趙。

咱安下項羽先不表。先說劉邦,當時他手下也就萬八千人,怎麼就能一路打到咸陽去的呢?就憑他仁義嗎?

咱接著看史書上怎麼說的,先看他的進軍線路:他從碭郡出發,向西北來打昌邑,在這裡遇上了彭越。

這彭越也是主角一級的人物,他就是昌邑人,當時手底下有千來號人。他本來就是個漁民,打漁日子不好過,落草為寇,不過,也就小打小鬧。就像樣板戲裡唱的: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才有那十幾個人來七八條槍。

後來,陳勝起義的消息傳到昌邑,當地一些熱血青年,聚了百十來號,就來找彭越:老彭啊,咱們也反秦吧,大幹一場,你來當首領,怎麼樣。

彭越一撥拉腦袋:不幹,你們哪來回哪去吧。我這小土匪幹得挺舒服的,不冒這麼大風險。

可是,這幫人強死要活啊:弟兄們就是服你,你必須得當這個頭,你不答應,我們就不走了。

最後,彭越就說了:你要是非讓我當頭也行,你們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青年:沒問題,說吧。

彭越:咱們要反秦,那不是打家劫舍,不是鬧著玩的。那是跟正規軍打仗,咱們必須得軍紀嚴明。明白嗎?

青年:明白,放心吧,你說什麼,我們聽什麼。

彭越:好,那這樣,明天早晨日出時分在此集合,遲到者斬!

青年:行,沒問題,就這麼定準了,明兒見吧。

然後,這些人回家,收拾行禮,第二天,早般地就來了,天還黑著就來了。彭越早就在那等著呢。張三到了,好;李四也到了,好。陸續地,真來了不少人。眼看著太陽就出來了。一瞅還有十多人沒到。

沒到就沒到唄,再等會唄。

接著,又有來的了,離離拉拉,等到中午了,終於人才到齊。

彭越一直不動聲色,最後看人齊了,就開口了:咱們昨天說好了,日出集合,遲到者斬。今天遲到了十多個,咱就別都斬了,就把最後到的這兄弟斬了吧。

大傢伙都樂啊:還玩真的啊,不至於吧,下不為例還不行嗎?

彭越把眼一瞪,身邊幾個親信的小弟兄上去就把最後到的那小子給砍了。

然後,以人頭祭天。

這些小青年們都嚇傻了。

隨後,這支隊伍就起來了,一出手就戰鬥力極強。因為軍紀嚴明,使得日後彭越成為是跟韓信一個級別的頂級的統帥。

不過,這會兒還是剛起步,千來號人,幫著劉邦打昌邑,沒打下來。

雖然這次合作不算成功,但是,估計彭越也被劉邦的魅力折服,為以後的合作打下了一個基礎,以後他們來日方長,還有好多故事。

劉邦呢,見昌邑打不下來,乾脆不費勁了,繞過昌邑,繼續西進。在經過高陽這個地方,又遇上一個牛人,這是個文角兒,叫酈食其[yì jī]。這次相遇,對於劉邦成功入關打下咸陽,是至關重要的。

這是怎麼個人呢?《史記》中講:

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為里監門吏。然縣中賢豪不敢役,縣中皆謂之狂生。--《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他是陳留縣高陽鄉的人,就是個儒生,喜歡讀書,也沒什麼掙錢的營生,當個「監門吏」,在村裡看門,衣食都成問題。可就這麼個人,縣裡再牛的人,不管文的武的,誰也不敢拿他怎樣,對他都得恭恭敬敬的。這人就這麼狂。而且已經六十多歲了。

具體他跟劉邦怎麼見面的呢?

《史記》講了兩個版本:

頭一個版本說,酈食其有個同鄉是劉邦的侍衛官,他找這個同鄉:兄弟啊,我聽說劉邦是能成大事的,想跟他混,麻煩你給我引薦一下吧。

這侍衛官一皺眉:酈先生啊,這事夠嗆行,因為我們主公啊最討厭你們這些儒生、讀書人,你們不都帶儒冠嗎,他最煩這個。凡是戴著儒冠來投奔他的,他都先把人家那儒冠摘下來,往裡泚一泡尿。然後,說話也不老不文明了,逮誰罵誰,我怕您老受不了。

酈食其說:沒事,你就告訴他,我這個儒生不是一般的儒生,人們都說我是個「狂生」,是神經病一級的,可是我自己感覺挺正常的。

於是,這個侍衛本著這個意思,就向劉邦介紹了酈食其。劉邦也沒什麼感覺,見見就見見吧。酈食其就進來了,進來一看劉邦那正洗著腳呢,拉吧著腿,下面兩個洗腳妹,一人抱一個腳洗。好色嘛,處處得女人伺候著。

酈食其早有思想準備,知道劉邦就這個德性,好,我也就甭客氣了,也不行禮,張口就說:沛公啊,你還想不想打咸陽啊?

劉邦一聽就煩了:你個老書獃子,怎麼個意思啊?

酈食其也把臉拉下來了:你要真想有大作為,「不宜倨見長者」!你對長者這麼傲慢,怎能委得下高人,得高人之助啊?

劉邦一聽,很高興,噢,有個性,夠硬,說明這人有玩意。然後,腳不洗了,規規矩矩地請酈食其上座:老先生啊,還請多賜教吧。

這是一個版本。

另一個版本是說酈食其是自己找上門來的,在營門口求見劉邦。守門士兵進去通報,說門口有個人求見,看他的穿衣戴帽像個大儒生。還沒等這個士兵說完,劉邦就不耐煩了:行了,行了,我這正研究天下大事呢,沒空搭理什麼儒生,不見。

士兵出去就說了:我家主公說了,沒空見什麼儒生,您哪來回哪去吧。

酈食其大怒,挽袖子,撩衣服,就把佩劍露出來了:放屁,你混回去告訴劉邦,就說,老子乃是高陽酒徒,不是什麼儒生。

把士兵嚇一跳,這老頭瘋了嗎,看這樣,要跟我拚命似的,趕緊又進去通報。

這一次,劉邦趕緊接見。

高陽酒徒,什麼感覺?性情!性情!劉邦也好酒及色嗎?這正是跟劉邦臭味相投的那一路。

酈食其見到劉邦之後,說:沛公啊,您現在手下就這萬八千人,多數還都是些散兵游勇湊起來的,攅雞毛湊撣子,你這就想去打咸陽啊,這擺明了就是肉包子打狗啊,就是小綿羊往人家老虎嘴裡闖啊。

劉邦:啊,酈先生,你看怎麼辦呢?

酈食其便提出一個重要建議:您必須要打下這個陳留。陳留是,「天下之沖,四通五達之郊也」,是交通樞紐,軍事重鎮,城內有大量的糧草,你只要把陳留打下來,糧草物資你就沒問題了,還可以在這裡招兵買馬,擴充軍隊。

劉邦不住地點頭,可是心說話了:前面昌邑那小地方,我都打不下來,陳留怎麼打啊。

他正想著呢,酈食其就象看到他心裡似的,說:打陳留,您別為難,我有辦法。我跟陳留縣令關係不錯,我去找他,爭取把他勸降。如果,勸不成,我再想辦法給您做內應,裡應外合,准能打下來。

劉邦心花怒放:太好了,那就有勞先生了。

隨後,酈食其進了陳留城,找到縣令,遊說一番:縣長大人啊,秦國無道,舉國叛之,您趕緊順應大勢吧,也反秦吧,跟劉邦混得了。

縣令一撥拉腦袋:酈老兄啊,打住,您別說了,讓我反秦,那是不可能的。您來趟也不容易,晚上咱們好好喝一頓,在這住一宿吧,這事別提了。

酈食其:好吧。

晚上,喝完酒,酈食其就住下了,住在縣令府內了。

結果怎麼著?酈食其當天夜裡,潛入縣令的卧室就把這位縣令的腦袋給砍了,裝進袋子里便逃出城外。

這事做得太狠了,而且六十多歲,干刺客,背著人頭翻城牆,也夠絕了。

天一亮,劉邦派人拿大竹竿挑著縣令的人頭,朝陳留城內喊話:你們快看看吧,縣令的人頭在此,都趕緊投降吧,誰投降得晚,也是這條道。

這麼一嚇唬,城裡面又群龍無首,真就投降了。

然後,劉邦在陳留一下子就吃胖了,兵強、馬壯、糧多,打咸陽的信心更足了。


推薦閱讀:

韓信崛起的「三步走戰略」
中國崛起的本來面目
張維為:中國崛起故事很精彩 贊同一定規模移民-
對中國重新崛起的信心從哪裡來?| 寧南山

TAG:劉邦 | 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