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原文地址: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作者:靈隱道人◎法源

觀音全稱「觀世音」,又稱「觀自在」、「觀世自在」、「光世音」。梵語是「阿縛盧多伊伐羅(Avalokitesvara)」,意為觀照世間眾生痛苦中稱念觀音名號的悲苦之聲。「觀」為觀照之意,但它不同於一般的觀察,而是以佛教的無漏(無煩惱)圓通大智來觀照。「世音」是菩薩觀照的對象、境界。這裡的「世」並不單指人世,還包括六道,即:人、天、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音」是六道眾生遇難時念誦觀音名號的悲切之聲音。一言以蔽之,「觀世音」三字名號就是菩薩以無漏圓通大智觀照六道眾生因痛苦而念誦其名號的聲音。如果菩薩聽到有人念其名號,就會立即去尋聲解救。觀世音三字名號的含意在佛經里多處有解釋。《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稱:「觀世音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正法華經·光世音普門品》也有記載:「若有眾生遭百千億困厄、患難,苦毒無量,適聞光世音菩薩名者,輒有解脫,無有眾惱。」可見,觀世音這個名號實際蘊含了菩薩大悲濟世的思想和功德。

  觀音以尋聲救苦為度化眾生的法門,但是世間眾生無量,眾生痛苦又無限,觀音何以去面對、接引這芸芸眾生的悲苦之聲呢?顯然,這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依大乘佛教的說法,這是菩薩因地修得的慈悲和智慧兩種功德的作用。ゴ缺是一切菩薩的本懷,是佛教大乘思想的根本。菩薩為梵語音譯,意為「覺有情」,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之意。覺有情是菩薩的任務,也是菩薩慈悲精神的具體表現。當然,必須說明一點,佛教講的慈悲並不是世俗理解的意義。《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解釋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菩薩正因為具備了這種精神,所以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化度眾生,利益眾生;如果沒有這種精神,縱有大智也難實踐「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崇高偉業。

  在佛教諸大菩薩中,觀音菩薩更是以慈悲著稱,他的慈悲心愿最偉大、突出。他以觀照眾生音聲為方便,號召眾生危難之時稱念他的名號,他聽到後,即時尋聲解救。觀音這一快速、方便的救苦方法完全體現了他慈悲濟世的迫切心愿。正因為如此,觀音成了佛教大慈大悲的象徵,被佛教徒譽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大悲觀音」、「救世觀音」等種種美稱。慈悲是觀音濟世的根本動力,而觀音濟世的功用則主要依賴於他宿世修得的淵深的智慧。據《楞嚴經》卷6說,觀音在無量恆河沙數劫前即已修成「六根大圓通智」。六根大圓通智是佛教一個很深奧的名詞。六根指眾生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覺器官。佛教認為,一個凡夫修行達到圓滿的境地,他的六種感官功能便會大大增強,變為「六根互用」。也就是眼不僅能見色,還能聞聲、嗅香、嘗味、感觸、知法。耳鼻舌身意亦然,都各具其它感官的作用。六根互攝互容、圓融無礙。《涅槃經》載說:「如來一根,則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知法。一根現爾,余根亦然。」《法華經》亦稱:「六根清凈者,於六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等,諸根互用。」《楞嚴經》說得更具體、清楚,所謂「無目而見」、「無耳而聽」、「非鼻而聞聲」、「無身覺觸」、「圓明了知不因心念」。觀音正是具備了這種神通力量,所以能於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遍觀十方之音,接應無邊眾生。

觀音來歷

  觀音是佛教里的大菩薩,可是在佛典里他也沒有一個具體、真實的身世。關於他的來歷,諸經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他在過去無量劫前就已成佛,名叫「正法明如來」(《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有的說他是轉輪聖王無諍念的大太子,他與其弟尼摩共同發願修行,修成正果後,成為阿彌陀佛的左右二脅侍。有的說他是蓮花化生的,所以有「蓮花之王」的稱號。有的說他是公元前6世紀時古印度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大菩薩,如此等等。對以上說法,用佛教「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的觀點來看都是可信的,因為觀音久遠以前便已成佛,他為度眾生而活動於三界,隨類化現,自然要現不同身份,有不同身世。但是符合現在菩薩身份的身世則只有一種,那就是釋迦佛門下的觀音菩薩。

  作為釋尊的弟子,觀音菩薩還有其專門的弘法道場。《華嚴經·入法界品》對觀音道場有一段生動而詳細的描述:「瀋胝羅居士告善財言,善男子!此去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至於彼山,處處尋覓此大菩薩。見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芬郁,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石上,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令其攝受一切眾生。」

  觀音道場名叫補怛洛迦。補怛洛迦是梵語Potalaka的譯音,又作「普陀洛迦」、「布達拉」,意為「光明山」、「海島山」、「小花樹山」等。據史料記載,唐朝時我國高僧玄奘,西藏優婆塞(居士)寂光、月宮等人先後遊歷過此山。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里還對此山的地形特點作了詳細的描述。據奘師記錄,它的位置在今印度提納弗利縣境內,位於西高止山南段,秣剌耶山以東的巴波那桑山(Papanasam),即北緯8.43度,東經77.22度的位置。觀音道場的位置雖然確定了,但昔時佛教的盛觀已不復存在。 普陀山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合稱四大佛山,也是四大菩薩觀世音、文殊、普賢和地藏的四大道場。

  觀音信仰始於東晉。據史料記載,東晉義熙四年(408年),太原郭宣被關在獄中,心念觀世音,遂被恩赦,出獄後乃為觀音菩薩造像。這是觀音信仰及觀音造像見於文獻的最早記載。

  相傳唐朝大中年間,有一位印度僧侶來到我國浙江舟山群島的梅岑山(普陀山),在潮音洞前焚燒十指,禮拜觀音。他的虔誠舉動感動了菩薩,觀音為他現身說法,並授以七色寶石。此後,後梁貞明二年(916年),日本僧人慧鍔來華求法,學成歸國前,到五台山請得一尊觀音像,準備帶回日本供奉。當他取道寧波,航行至梅岑山新羅礁時,頓時狂風大作,巨浪濤天,海面上忽然湧現出許多鐵蓮花,攔住了他的去路。被困三日三夜後,他跪拜在觀音聖像前禱告祈求,禱告之時,鐵蓮花逐漸消失,他從中悟到觀音不肯去日本的靈示。於是捧像登陸,在當地一位張姓漁民幫助下,在梅岑山潮音洞前建起了一所「不肯去觀音院」,供奉觀音聖像。觀音道場從此開基。

  觀音道場定基後,歷代帝王為求延生永祚,紛紛賜予資財,扶持普陀山佛教寺院建設。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趙匡胤派太監朝山進香。神宗時敕令為觀音建寺,並親賜寺名曰「寶陀觀音寺」。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朝廷下令遷出山中所有漁民,並將島上原有佛教各派統歸於禪宗門下,名為「佛地凈土」。明清時統治階級熱心佛教,普陀山佛寺得到大規模增建。民國初,普陀山形成了3大寺、88個庵院、128處茅蓬和數千僧眾的宏大規模。

  今天,普陀山寺廟棋布,大小數十座。其中以普濟寺(前寺)、法雨寺(後寺)和慧濟寺三大古剎最為著名。朝山進香的善男信女比肩接踵,終年不絕。

觀音是男還是女?

  在佛教寺院殿堂里,我們看到的觀音大都是女性形象,他面目清秀,頭戴花冠,衣著華麗,宛如我國古代的貴婦人。可是,在印度佛經里,他卻被稱為「善男子」,印度和中國的早期造像藝術中,他的形象也都是長有鬍鬚的男子像。因此經常有人會問,觀音究竟是男的還是女的呢?根據佛教的教理,菩薩是無漏(斷除了煩惱,證得菩提)聖人,是法身大土,無所謂男性女性,亦無男女之別。

  聖觀音,又稱正觀音,是觀音最基本、最常見的形象。聖者意為端正、莊嚴、妙好。《無量壽經》描述聖觀音相好說:「此菩薩身長80萬億那由旬,身紫金色,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餘身相,眾好具足,與佛無異。唯頂無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他常見的形象是頭戴寶冠,上身赤裸或披天衣,肌膚白皙,項佩瓔珞,腕臂戴釧,腰束羅裙,全身裝飾華麗,雍榮華貴。他左手持未敷蓮花,表示一切本來自性清凈;右手作出要打開蓮花的姿勢,表示眾生本來清凈的自性一時被無明覆蓋,而不得顯現。一般有兩種姿勢:一為站勢,一為坐勢。坐勢一般是一腿盤起,一腿下垂,示現自在莊嚴之相。聖觀音通常供奉於佛寺大雄寶殿後的圓通殿中。「圓通」是「大圓通智」的簡稱,是指觀音所具備的智慧。所以圓通殿內的觀音又稱為「圓通大士」。同時,他還作為脅侍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一起侍奉於阿彌陀佛左右。

千手千眼觀音,又稱千眼千臂觀音,簡稱千手觀音。千手表示護持一切眾生,千眼表示觀照一切眾生,有大慈大悲、法力無邊的意思。千手觀音的來歷佛經里有記載。相傳在久遠的過去世,千光王靜住如來為眾生宣說《大悲咒》,觀音參與諦聽。觀音原是初地菩薩,聽法後頓由初地上升到第八地,並發大誓願,要利益一切眾生。因願力所感,菩薩即時全身長出千手千眼。他常見的形象是除本具的兩手兩眼外,左右各有20隻手,每隻手上又各有一眼,兩邊共計40隻手,以此乘以二十五有(即二十五種眾生生存的環境,包括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即成千手千眼。千手觀音的流行與佛教《大悲咒》的廣泛流傳是分不開的。

推薦閱讀:

(1)[轉載]上清派的歷史發展
[轉載]玄空風水概論
[轉載]小成圖卦例
轉載:好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轉載]抽爻換象斷訣(九)

TAG:轉載 | 菩薩 | 觀世音菩薩 | 慈悲 | 無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