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幕上映中國精彩——寫在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之際

大銀幕上映中國精彩——寫在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之際《 光明日報 》( 2012年04月24日 01 版)

帶著春的氣息,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4月23日晚如期而至,一場世界電影盛宴華麗登場:已經走過107年的中國電影,從滄桑走向輝煌,從傳統走向現代,從艱辛曲折走向百花齊放,從世界電影大國邁向世界強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影發展道路,進入了百年來中國電影發展的「黃金時期」。

「電影大國」實至名歸

「中國很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

4月18日出版的華爾街日報預言:繼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2012年中國很可能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而在2020年以前,中國很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

美國人的預言不是沒有理由的。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前8周,中國的電影票房收入就達4.26億美元,約合26.8億元人民幣,從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參展影片數量可見端倪。北京國際電影節新聞發言人龐微介紹,本屆電影節展映單元送選影片有900多部,涵蓋6大洲、54個國家和地區。入選的260部中外影片,有戛納、柏林、金球、戈雅、奧斯卡等國際重要電影節上的獲獎影片,如伊朗的《一次別離》、法國的《藝術家》、美國的《雨果》、阿根廷的《一個無懼的人》等;中國影片如《十月圍城》、《錢學森》、《飛越老人院》、《最愛》等。這些影片體現了文化多樣性、類型豐富性、地域廣泛性的特點。

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數字顯示:2011年,中國共生產各類電影791部,其中故事片558部,動畫片24部,紀錄片26部,科幻片76部,特種影片5部,數字電影102部。全國城市影院數量突破2800家,銀幕總數達1萬塊。

2011年,國內共上映電影180餘部,總票房收入131.15億元,其中國產影片票房為70.31億元,佔全年票房份額的53.61%。令人驚喜的是,共有20部國產電影票房過億元,《金陵十三釵》、《讓子彈飛》、《非誠勿擾》、《建黨偉業》和《失戀33天》躋身票房前10名,與進口大片分庭抗禮。2011年12月上映的《金陵十三釵》更是以4.4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收入成為2011年票房冠軍,而小成本電影浪漫喜劇《失戀33天》,以不足千萬的製作成本狂收3.5億元的票房,大顯國片「神威」。

中國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充滿了機會和商機。《泰坦尼克號》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專程前來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尋求合作。他說:「北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首都,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最活躍的大都市。北京電影節為中國及世界其他地區電影人搭建了一個合作交流平台,向世界傳播中國電影,向中國介紹世界電影。我期待著與中國同行分享我的經歷。」

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

歌德說:「要想同世界結合,沒有比藝術更可靠的途徑。」而北京國際電影節為中國與世界結合提供了交流交易的平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電影來到中國,成為中國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時,「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讓世界理解中國」也日漸成為中國電影的追求與夢想。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誕生在北京。悠悠百年歲月,北京已發展成為中國電影資源聚集地和電影產業的領頭羊。2011年,北京地區全年生產故事影片306部,佔據全國50%以上份額,有15部電影票房過億元。《魁拔之十萬火急》、《李獻計歷險記》等中小成本影片「叫好又叫座」。

「《魁拔》立意高遠,對於很多話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今天的世界需要聽到來自中國的觀點和意見。」美國著名獨立電影製作人道特看完動漫電影《魁拔》後評價道。

作為具有向海外輸出潛力的國產新片,由北京青青樹製作的動漫電影《魁拔之十萬火急》將在本屆電影節上展映。青青樹動漫首席執行官武寒清認為:「《魁拔》中人物角色的表現可以西方化,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價值取向始終貫穿其中,體現的是中國核心精神和主流價值觀。」

龐微表示,為了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電影節組委會精心挑選了64部具有向海外輸出潛力的國產電影在「北京展映」亮相,如主旋律影片《建黨偉業》、《錢學森》、《飛天》,古裝片《龍門飛甲》、《鴻門宴》,現代情感片《最愛》、《親密敵人》、《失戀33天》等。「北京展映」受到國際電影界的高度關注,溫哥華國際電影節、法國昂熱電影節、澳大利亞亞太電影節均派員前來北京電影節選片,這將有利於國產片走出國門。上屆電影節,來自世界各地的334家電影機構參與電影洽商,簽約總額達27.94億元人民幣,創下國內電影節展交易額最高紀錄。

「呈現中國人情感判斷、價值觀念、倫理關係的電影,是彰顯中華文化影響力最好的載體。」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魯煒表示:架起中國電影與世界的橋樑,將中國最出色的電影展示在世界面前,是北京電影節的一大使命。北京的文化也是世界各種文化的傳承、展示和融合。通過文化「走出去」,北京將成為「世界的北京、包容的北京、和諧的北京」。

躍居「電影強國」不是夢

「我是世界之王!」1998年,在第7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因《泰坦尼克號》獲得最佳導演獎的詹姆斯·卡梅隆,高舉「小金人」向全世界喊道。

中國電影要成為「世界之王」?還有多遠?還需要什麼?

2010年初,中央首次提出了「加快實現我國由電影生產大國向電影生產強國轉變」的宏偉目標,中國電影乘著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東風,進入了「黃金機遇期」。

「中國電影達到這樣一個新的高度,確實讓人振奮。」回顧新世紀國產電影的10年歷程,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王一川感慨萬端。2002年,張藝謀的武俠大片《英雄》一舉奪得2.5億元國內票房,成為中國式視覺系的一個開創;《瘋狂的石頭》則創造了中式反諷風格;《風聲》、《十月圍城》節奏轉換快,創造了冷酷的美學;2007年,馮小剛的《集結號》將主旋律片、藝術片和商業片三種類型的要素彙集到一起,是一個創新;2011年,《讓子彈飛》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開創了主旋律影片商業路線,《杜拉拉升職記》、《將愛情進行到底》開拓了都市愛情片的盈利模式。

2011年全年票房過億元的20部國產影片中,不僅有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等實力派導演,還有寧浩、徐靜蕾、張一白等年輕導演。過億元影片類型也從單一的武俠片逐漸多樣化,這些影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藝術品質高,精神感召力強,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這也是中國電影的靈魂!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主席、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表示:「北京國際電影節已經成為世界電影歡聚的盛會,也成為拉動中國電影產業,建設中國電影強國的重要契機。電影節促進了中外電影文化的交流和交易,撐起了凝聚中國電影力量,發展中國電影產業的大旗。

中國躍居世界「電影強國」不是夢。(本報北京4月23日電本報記者張景華杜弋鵬)


推薦閱讀:

擺好冬奧「鴻門宴」,文在寅對安倍說「請君入甕」
英國與歐盟「離婚」也要進行安全合作,兩者分歧何時彌合?
特朗普任命女婿為白宮高級顧問是否違法?
祝賀金斯頓校友Jennifer Zheng榮獲皇家電視協會(RTS)動畫片獎!
大清奇葩事:一個重大國防戰略,卻因一個名妓淪為國際笑柄

TAG:電影 | 中國 | 北京 | 國際 | 北京國際電影節 | 電影節 | 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