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班主任,教室里的「王者」

教育工作本就繁雜、瑣屑、艱辛,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世界上最低級別的這個「主任」職務,被賦予的事情太多、責任太大。上聯學校各部門,下接學生、家長及社會;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訴不完的苦。但是,既然當了,就要承擔,既然做了,就應做好。承擔的前提,是讓自己強大;做好的前提,是讓自己不斷成長;所謂成長,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更值得學生親近、喜歡與敬重。

無論對教育教學,還是班主任工作,我們都只能是這樣的態度。

其實,做教育並非多麼艱難的事,只要我們願意儘力承擔,願意努力做好。鄭立平是全國知名的班主任,其工作感受不外就是回應學生的呼喚和期望,做細做實自己應做的事情;瓜瓜老師的「行雲流水」,也不過就是順隨學生,在尊重、理解、順隨的同時,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引領;廖學軍老師的「快樂」,首先來自對工作的喜歡,因為喜歡,所以快樂,所以能發現和感受工作中的快樂;王蓉芳老師對「孩子王」的翻新解讀,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實質;雲在天老師所說的常識,的確是我們應該遵從、某種程度上卻被我們淡化、因此需要「不斷重申」的教育常識——不斷重申,其實就是一種堅持。

我始終覺得,作為教師,我們所能教給學生的,只有自己,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對自己的成長負責。我也始終相信,作為班主任,作為教室里的「王者」,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營造局部的春天」——前提是,我們真的願意去努力。《教師博覽》原創

一種職業的尊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職業的獨特意義和不可取代性。教師如此,班主任更是如此。「學校可以一周沒有校長,但不能一天沒有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之於學校的重要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對教師而言,完整的教育生活,應當包含有班主任經歷和體驗。有人說:「當一屆班主任後悔幾年,一屆班主任都不當後悔一輩子。」因為只有班主任才能真正體會與學生交往過程中的痛苦與快樂,辛酸與甜蜜,才能真正參與和感受生命成長的艱辛和喜悅,才能真正體驗教育的奧秘和樂趣。

沒有人是天生的班主任,更沒有人能夠輕輕鬆鬆成為優秀班主任。但是我們相信,每個教師有成為班主任的可能,每個班主任也都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和不懈的努力,讓自己更加優秀——如何努力?如何成功?本期我們邀請幾位優秀的一線班主任現身說法。

你的呼喚,我的希望

山東 鄭立平

做好班主任工作非常不容易,並非所有老師都適合做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既是科學,又是藝術。說其是科學,是因為班主任工作不僅要借重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而且正逐漸形成自己的理論支撐和學科建構。如果離開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自覺的學科意識,班主任工作只能是一種低層次、重複性的事務性勞動,很容易使班主任滑落到班級保姆或班級警察的角色誤區中。從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從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到盧梭的自然教育,古今中外無數教育大師的研究和實踐都向我們證明,教育需要情感的關注,也需要高超的藝術,班主任工作更是直接基於心靈溝通的教育活動,失去創新就會失去生命的活力和發展的動力,只能止步於亦步亦趨地因襲和刻板獃滯地複製。

如何把學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落實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如何積極主動地與其他科任教師相互配合,如何利用各種班會、時機、場合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如何加強班級的日常管理,維護班級良好的教學和生活秩序;如何發現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對學生的進步和失誤及時給予適當的表揚鼓勵和批評教育;如何做好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科學公正地評價學生的操行,為學生後續發展提供一個積極的指導;如何指導班委會、少先隊中隊、團支部開展工作;如何積極組織開展班集體的社會實踐活動、課外興趣小組、社團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以及團隊活動;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和集體榮譽感;如何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潛能,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學習、身體、心理的發展狀況;如何科學、綜合地看待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及時發現並妥善處理可能出現的不良後果的問題;如何傾聽學生的心聲,關注他們的煩惱,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如何了解學生在家庭和社會的表現,做好與家長和社會相互配合的工作……這一切,都需要班主任老師深入地學習、思考、實踐,在學習中不斷完善,在思考中不斷深刻,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當前,班主任的專業化發展存在著四個明顯的誤區:

一是高消耗——班主任和學生時間投入量極大。從白天到黑夜,從校內到校外,班級管理成為拼體力、拼消耗的一種體力型勞動。教育本來是一個智慧型行業,班主任本來要做學生的精神領袖、人生導師,本來人的經驗越豐富、智慧越成熟,在班級工作中才越有風采、越優秀。可是,試看今天站在班主任崗位上的老師們,還有多少40歲的、50歲的?更不要談什麼60歲的老師!這不僅是班主任的痛苦,更是教育的悲哀!

二是低產出——班主任和學生髮展不全面、不健康。畸形發展成為不少地方學校教育的一種常態,許多班主任至今仍以教出幾個競賽尖子、幾個清華北大學生為驕傲,卻輕視大多數學生的身心發展,忽視班級學生整體文明習慣的養成、個性品質的完善、創新精神的錘鍊,機械地送走一茬又一茬,很少或根本就沒有想到要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三是粗放式——對學生的管理、班級文化的培育、班級發展目標的達成,不全面、不到位、不科學。班集體建設工作不講究規範化、精細化、科學化,從目標上講,往往只管平日考核和學習成績;從方法上講,大都不管過程,只注重結果;從實質上講,只教不育,教育和管理大多停留在表面現象,沒有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

四是鄙視科學——班級教育的科學精神極其匱乏,對班集體和學生的發展規劃缺乏辯證思維、科學思維。現在依然有很多班主任頑固地相信時間加汗水,不尊重規律,不相信科學。殊不知,不尊重規律,不調查研究,不規劃思考,不追求效益的「管」,只能導致班主任的忙亂、疲憊和班級管理的機械、武斷。

同時,許多班主任依然存在著四種不健康的狀態:不重視理論指導,工作處於經驗狀態;不重視預測班級學生思想動態,工作處於被動狀態;忽視科學組織教育活動,工作處於應付狀態;忽視人格培養的長遠意義,工作處於短視狀態。

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班主任要在專業道德上,完成從教育事業的奉獻者到教師生命的提升者的轉變;在專業知識上,完成從知識體系的完善者到知識體系的拓寬者的轉變;在專業能力上,完成從教育研究的跟隨者到教育研究的先行者的轉變;在專業文化上,完成從教育理論的消費者到教育理論的創生者的轉變;在專業智慧上,完成從教育智慧的守望者到教育智慧的生髮者的轉變。而要完成這種生命的提升、質的飛躍,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開闊自己的視野,經常性地接受別人新鮮的血液,增強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也希望,每一個學校應儘快採取得力措施,切實關注班主任的業務學習與能力提升;儘快建立班主任工作研究或成長團隊,充分利用團隊的力量,切實促進年輕班主任的成長。

許多班主任儘管付出了許許多多辛勤的汗水,可是很少品嘗到工作的幸福和快樂。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它不僅反映出這些班主任思維方式的問題,也反映出他們在工作方式也存在許多問題。跟跑操、搞衛生、填表格、看紀律、查晚睡……從早到晚跟著學生團團轉,以至於班主任這個本來以做思想工作、塑造靈魂為主要任務的職業,變成了應付沒完沒了的事務、靠體力打拚的舞台。他們在自己的班級管理生涯中很少能夠體驗到快樂輕鬆和職業幸福感。現在許多班主任忘記了自己是一個以知識、以頭腦生活的人,從不或很少去「理」,他們感到身心疲憊的原因正是因為只想「管」,只會去「管」,實實在在地做了一個整天忙忙碌碌的體力勞動者。只能偶爾體驗完成任務的放鬆,而很少享受思考的樂趣。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想讓教師品嘗教育的樂趣,就要把他們引入教育科研;而班主任比其他教師有著天然的優勢。相處的樂趣、思考的樂趣、寫作的樂趣、實驗的樂趣……教師和學生不是拼體力,而是鬥智斗勇。現代教育觀明確指出: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應是精神關懷,班主任應做學生的精神領袖。如何做學生的精神領袖,怎樣引領和關懷學生的精神……這些嶄新的、層次更高的工作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自己的角色和任務。

因此,我希望:每一個班主任必須設計好班級的長期發展規劃,努力塑造班級的精神和靈魂,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為他制定出不同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當你把學生的班級還給學生,你來做他們的精神領袖,只和心靈對話的時候,豈不輕鬆而快樂?必須規劃好自己的教育人生,要堅定一種信念——管理班級的最好方法是管理好自己,教育教學的最好方法是做學生的榜樣!用自己的成長,為學生樹立標杆;用自己的人格,為學生樹立一個可以仰望的身影!

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深化,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這種大勢和必然之下,作為骨幹教師的班主任該走向何處?是拿著所謂管理經驗用了一年又一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變嗎?是拖著疲憊的身子依然應付著這樣那樣的要求嗎?現實告訴我們,最大限度地犧牲時間、犧牲家人、犧牲健康地去投身,是不值得提倡的。因為你忽視了自身生命的價值,而且當你滿足於這種犧牲的時候,你同樣失去了對科學教育方法的探索,這也會導致我們的學生缺乏對智慧人生的追尋。勤奮固然是一種美德,然而智慧亦是人類的一種美德。

因此,我希望:每一個班主任要多讀些教育哲學和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認真學習教育專家們面對和處理問題時的那種大氣、勇氣和靈氣,明確自己存在的成長障礙:是不是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教育理想?是不是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方式還不健全?是不是自己的理論素養還很缺乏、文化底蘊還很膚淺?是不是自己的工作習慣還很不科學……堅守夢想,通過持續不斷地讀書、學習或培訓努力去消除或減少這些障礙,從而實現更快更好的成長,打造幸福而完滿的教育人生。

心中有夢,腳下才有路。教育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燈塔,如果教師心中沒有夢,那燈塔也就失去了光華。「人要會做夢,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影響者,班主任教師身上要有一種亘古不變的聖潔氣質,要有一種宗教般的熾熱情懷,要有一種勇士般的承擔精神。

因此,我希望:每一個班主任永遠不要停止對自我的完善,對幸福的追逐;立足平凡卻不能甘於平庸,在現實中紮根卻不能倦怠消極,要努力讓自己在教育的土地上展示才華,做一個智慧的班主任、理想的班主任、成功的班主任。

一尊佛,有光才能令人敬仰。一個優秀班主任的身上,就應該閃爍著人性的光芒!

行雲流水「班主任」

廣東 瓜 瓜

工作16年,當了13年班主任,時間不算太短,可回頭一看,似乎啥收益都沒有。平日里常聽人誇獎某某老師擅長當班主任,都說「很有一套」。我卻突然發現,這十幾年我的班主任當得頗像農民,「一套也沒有」,沒有絕招,沒有章法,沒有體系,甚至連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班主任秘訣——和學生鬥智斗勇的本事,都沒有。

顯然,這活兒我是做得太隨意了。

新學校有個有趣的規定,每個班主任都要為自己的班級寫一條類似班訓的標語以激勵莘莘學子,我想都沒想就把「快樂每一天」發了出去。過後值日時,逐一看過別人的標語,才發覺自己果然不是傳說中的「有個性」,而是太有個性了——大家都日日牢記勤學苦練,我卻沒頭沒腦地要「每天快樂」,如此不務正業,讓自己的老臉忍不住就微微地紅了。

不過,我倒是比較守信的,為了保證「快樂每一天」不是空洞的口號,每周兩次的課外活動時間,我一定保證按時執行,即使雨天無法做戶外活動,也不會因為是語文老師就趁機布置多多的作業來佔用時間。若是學校沒有安排戶外活動時間,我甚至會抽出語文課,讓學生適時地去「放縱」一下。這樣的活動不需要用什麼條件來交換,我只要求他們:「流一身臭汗來交差吧!」於是,到了下課,學生就會跑過來讓我檢查:「老師,你看我流汗了!」「出汗了,出汗了,衣服都濕了呢!」「啊,你沒有出汗?」「什麼?有啊,你看你看!」我一摸後背的衣服,果真是潮潮的。如此,也就過關了——下節課,我們繼續活動吧!

我大概算得上是一個很好哄騙的班主任。學生喜歡什麼事情,一般都會儘力幫助他們實現滿足。他們喜歡活動,「瘋狂」,我就讓他們活動,「瘋狂」,允許他們在課外活動時間帶球或其他的體育器材來,並告訴他們,球可以放在電腦平台下的柜子里,這樣便沒有哪個同學邊上課邊用腳踢球了。他們喜歡換座位,我就讓座位每星期輪流,前後左右。看似複雜,可他們忙得不亦樂乎,搬桌挪椅,井然有序,完全不需要我插手插嘴,也沒有哪個孩子在此中鬧出什麼亂子來。他們喜歡自由選擇同桌,想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學習,那就一起吧。(第一次自由選擇的時候,有個同學去了舞蹈隊,沒有選上,結果她只能和男生坐在一起,她為此在日記里把我臭罵了一通,我提出反駁,並選擇在全班都在的時候進行了第二次的自由選擇)。他們選擇同桌,我不參與,也不指導,只負責給出足夠的時間,再站在一邊看他們搞交際。最後調皮的和調皮的一起坐,內向的和內向的一起坐,我也不表達擔心——我想要的是他們能有這樣一段經歷。他們喜歡「表揚信」,我就經常往他們爸爸媽媽的手機上發表揚信,告訴爸爸媽媽:「您的孩子寫字漂亮了!」「您的孩子上課發言了!」「您的孩子學會跳繩了,我真高興啊!」

他們喜歡做事,我就讓他們做事,人人都來做,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我的班級一直都沒有「班長」,若學校規定要填寫表格,我就隨便寫下班級任意一個學生的名字,紙面上,他就是班長了。而事實上,「班長」很多,一天兩個,輪值,而且,誰都可以當——只要你認為自己可以試試,有興趣體驗體驗,那就來吧。不過,無論是輪值班長、組長、科代表,還是分管其他日常事務的職務,都不代表「權力」,任何職務都是一種做事的經歷,而且「你是在提供服務,維護日常的秩序」。值日班長不可以對任何一個同學發號施令,不可以斥責任何一個同學,即使是犯錯的同學,你也只能是提醒他,因為你和他,是平等的;如果發現組長發作業本時用扔的動作,或者啪的一聲甩出本子,我會立即提醒他:「要善待我們的同學,你是在服務他人,他人也將服務於你。」所有的班務負責人都是自願選擇的,我把他們每人負責的內容列在表上,貼在教室的公布欄里,以便他們「搞不清楚」時,可以及時地查證。他們多數人做事做得很不專業——可是,這本來就是副業,所以我基本不對他們的不專業表示「不能理解」或者「憤怒」。

我接納他們的選擇,信任他們的熱情,對每一個孩子的付出心存感恩。因為我們煩瑣的日常幾乎全部仰仗孩子們的熱情與純真。依著他們積極努力的天性,只要我把該做的事情清楚明白地告訴他們,他們必定會儘力地「為我」做好:我說,我們布置教室吧,他們就會剪出好看的花來貼上;我說,我們洗窗帘吧,他們就會把窗帘帶回去,洗凈晾乾,裝好鉤子帶來,掛上;我說,我希望我們有很多課外書,他們就出錢出力,把書買回來了;我說,黑板報是你們的了,他們就竭盡全力地把黑板報畫得「讓人驕傲」;他們會讓垃圾房每天都是有序的;垃圾桶髒了,有人會去清洗;地板髒了,有人會在課間提醒同學打掃;花兒缺水了,有人會給它添上;書櫃里的書亂了,有人會把它整理好;訂閱的報刊到了,有人會準確無誤地發下去;同學搗亂了,有人會出來講道理;打架了,有人來勸架;不公了,有人會呼籲……沒有名氣,無須任何噱頭,我的班級從來都是平民而平淡的,你看不到任何榮譽,看不到任何可以浩浩蕩蕩推廣的經驗模式,看不到藉此形成的高深的理論體系。可是,我覺得挺好,孩子們每天歡天喜地地來,又歡天喜地地回去,看著很舒坦。

直到現在,我仍然沒有用心學習過任何一本專門講「班主任」的書,沒有接受過任何系統性的「班主任」培訓,我缺乏技巧,缺乏理論,缺乏專業知識。但我尚葆有一顆心,我用心感受日常,用心感受孩子們的心,更多地從一個孩子本然的需求出發,考慮如何更為妥善地安置一個孩子天然的喜好與擔憂。與任何立意新穎、高瞻遠矚的標語相比,我更信賴「身體力行」。我把「身體力行」看做是一個班主任老師最最重要的品質和所有教育機智施行的基礎。我忘了我上的師範校訓是什麼了,但一直記得食堂正對面男生宿舍樓牆上的「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它告訴我:一個教師,是一個走在前面的人。這是無言的承諾與示範。當上老師,就意味著是學生的帶路人,學生將望著老師的背影,時刻關注老師的一言一行。我謹記這樣的戒律,不任意對學生髮號施令,也不隨意指使學生做什麼,總是自己先做,然後帶領學生一起來做。窗帘髒了,是我爬上窗檯拆下來的;地上有紙,進教室,我就會拿過掃把和鏟子,安靜而仔細地打掃;我提倡閱讀,就儘可能地抽時間保持閱讀,不僅讀自己喜歡的書,也讀孩子們喜歡的書;我應邀參加他們的周末聚會,品嘗他們帶去的食品,看他們在樹叢中扮演各種莫名的角色,聽任時間緩緩地流走……

行雲流水,一年,勝似一年。

快快樂樂當「老班」

四川 廖學軍

1997年,帶著「省優大學生」的榮譽畢業時,我對即將開始的教育生活特別激動而嚮往。但是,當我面對上課動個不停、下課鬧個不停的一年級孩子,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就是一保姆;再加上自己年輕,無經驗無業績,家長對我很不信任,我感覺非常苦惱、迷惘。

轉眼間,我在「老班」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十多年。回首,往事如風起落。

1

剛分到學校,跟同事都不熟,也不太好意思去請教別人應該咋當班主任。那一陣,剛巧讀到《窗邊的小豆豆》,裡面的小林校長讓我佩服得不得了,他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需要。他能用四個小時傾聽孩子說話,他知道孩子需要被重視;他能帶孩子夜宿學校以弄明白電車是如何到達的,他理解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他能精心為特殊學生設計比賽項目,他清楚如何揚起孩子自信的風帆……在那些文字里,我好像懂得了些什麼。於是課餘我花更多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跟他們一起玩耍,一起遊戲,聽他們絮絮地念叨自己的小秘密,就這樣,我和孩子們相處融洽而快樂。

下雨天的課間,我跟孩子們在走廊上聊天。岑告訴我他周末和媽媽去參加了一個阿姨的婚禮,還帶了喜糖回家。「真的嗎?」我頓生羨慕之情。岑很豪爽地答應我要把喜糖帶給我。但又擔心地問我:「你喜歡吃什麼糖啊?」「只要是好吃的糖,我都喜歡。」我是貪吃的老師。下午岑到校,朝我飛奔過來,小心地拉開褲袋上的扣袢,拿出一粒奶糖,大聲說:「來,給你的。」我立刻笑眯了眼,抱住她,「哎呀,你真好啊!」

我們學校的操場比較寬敞,那是課間我和孩子們遊戲的場所,什麼「木頭人」「丟手絹」「踩影子」,都是我和孩子們最愛的遊戲。老師參與到遊戲中,孩子們會特別興奮,他們會故意在我身邊蹦來跳去地逗引。哪怕我耍賴說:誰再那樣「欺負」我,我只好給他多布置作業來感謝了。可那些話只會惹來他們更開心的笑聲。

我跟孩子們一起津津有味地分享那些極有意蘊的繪本故事。我總是不能忘記和孩子們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時,他們眼中漸漸生髮的柔情;讀《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時,他們那開心燦爛的笑容。當然還有《凱能行》《我爸爸》《我媽媽》《小綿羊生氣了》《袋鼠寶寶小羊羔》《你別想讓河馬走開》《幸福到了鼻子尖》等等。

我一次次告訴自己:不要忘記我也做過孩子,我得用「孩子的眼光」來了解和認識我的孩子們。在孩子的世界裡,太陽不一定是金色的、圓的,月亮可能會睡著,草不一定是綠的,只要願意,我們可以讓它像鮮花一樣微笑——就這樣,和孩子在一起,享受那些乾淨、自然、簡單、澄澈的時光,我感覺非常快樂。

2

老師的生活緊張、辛苦、忙碌。往好里說,是充實,但往實際里想,又脫不了「疲累」二字。加之在小學裡當班主任,基本上一帶學生就是六年,在六年的漫長時光里,成長中的孩子也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曾有一陣,班裡的情況讓我焦頭爛額,心急火燎。孩子們很散漫,老有忘記戴紅領巾的,上學遲到的,掃地不認真的,課前準備做得不好的,作業不能按時交的……一系列層出不窮的狀況,讓我有深深的挫敗感。

不經意間,看到湖南台那個名叫《洞穴之光》的節目,那「以孩子影響孩子」幾個字,一下子抓住我的心。後來的班會課,我讓他們觀看我從網上下載的《洞穴之光》:6個城市裡的網癮少年,到貴州一處偏遠的名叫「中洞苗寨」的地方,和當地孩子同吃同住,體驗不同的生活來戒除網癮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那個小男孩每天上學要走兩個多小時山路,卻從來沒有遲到過;每天只能吃兩頓飯,一年只能吃幾回肉;他穿的是媽媽手工織的衣服,甚至從來沒有用過香皂、洗髮水……同樣的天空,相似的年紀,迥異的生活,同齡人的經歷打動和感染著孩子們,他們從中受到的震動,遠比我的重複說教效果更好。

於是我抓住孩子們愛看電影的特點,不斷地向他們推薦好片子,寓教於樂,我們一起看《賽虎》《小鞋子》《上學路上》《天堂來信》《一個也不能少》《小孩不笨》《別惹螞蟻》等等——因為有電影,我不再婆婆媽媽地說教,也不再凶眉惡臉地批評,眼見著孩子們在光影之中漸漸長大,漸漸懂事,我感覺非常快樂。

3

作為班主任,經常要跟家長打交道。每次接手新班,我都會在第一次家長會上說:「感謝家長的信任,把孩子送到學校,讓我有機會結識這些可愛的小天使。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能全心全意為著孩子共同努力。」人海之中,相遇就是一種幸福,而六年的相處,更會凸顯我們與孩子、與家長相遇的重要。

電話還不是很普及的時候,為了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我使用過家校聯繫本。孩子在學校有了進步,我就在第一時間告知父母,讓他們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孩子思想上有了波動,我會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尋找對策,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也是從那時開始,我就堅持給家長寫信,以便更好地交流和溝通。我現在帶的這屆孩子,從孩子們入學,到現在三年級,我已經和家長朋友有了五十多封、近三十萬字的書信交流。

我一向覺得,父母是天底下最難的角色,因為他們都沒有接受過怎樣做父母的系統教育,而只能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摸索前行,有時他們並不是不支持不配合學校教育,而是他們不清楚自己應該怎樣做。所以在給家長的信中,我會告訴他們我們的教學情況,告知教學要求,以及家庭輔導的各種方法,當然還有班裡孩子的成長情況。他們對這樣的溝通特別喜歡,他們說:「這遠比每周開家長會有作用。」

每次的書信,家長也會給我回復,因此每個周一都讓我特別期待。讀著家長密密麻麻的字跡,我告訴他們:「我心裡滿含感動,因為在與你們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你們給予孩子的深切關注和豐厚關愛。遠望孩子成長的未來之路,因為有你們一路的相伴,我倍增無盡信心!」

在通告班級事項外,有時我也會向他們推薦一些有意義的教育文章、書籍和電影,比如《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孩子,你慢慢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真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地球上的星星》等等,引導他們思考怎樣與孩子相處、交流,怎樣正確看待孩子的成長——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漸漸體會到真正的家校合力,我感覺非常快樂。

4

班主任工作平淡瑣碎,繁忙辛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這項持久戰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不好的狀況而心生埋怨,抱怨雖說在一定程度上對心理的鬱悶有所發泄,但如果抱怨的次數多了,時間長了,也勢必會影響我們做事的心情和態度。所以我時常提醒自己,要努力在平淡中去感受幸福。羅丹說: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而作為班主任,只要善於發現,善於感悟,善於體會,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有那麼多甜美的瞬間。

每期開學,都得提前做好教室清潔。現在我教的學生還小,以往都是上屆畢業的學生來幫我,但這學期開學前,我走進教室,卻發現我們班窗明几淨,桌椅整齊,清潔已經被人做好了。同事得知後,都說我可真幸福,居然有人匿名做好事。後來,我才得知是我們班的幾個家長,自髮帶著孩子到學校做的清潔。

有一次我生病住院,醫院離學校比較遠,可孩子們幾乎每天都來看我。他們圍著我嘰嘰喳喳,給我講班級和學校的事。他們還給我帶來禮物,水果、鮮花都是湊零花錢買的。水果不多,但一定有蘋果,小偉說蘋果是平平安安的意思,是希望我趕快好起來。鮮花里會有大紅的玫瑰,我問他們知道玫瑰的含義嗎,怎麼想到給我買玫瑰呢?孩子們倒很乾脆,說是因為愛我。

剛剛走上講台,在我為職業前景苦惱、迷惘時,我寫過一篇文章《誰會記得自己的小學老師?》,我以為,教小學,孩子那麼小,他們長大後,可能很難記得我們了。但是後來,當我加入由第一屆學生所建立的QQ群時,他們見到我都紛紛說起以往的很多事情,許多我自己都不記得了,他們卻說得活靈活現,彷彿就發生在昨天——那時我才知道,他們不僅記得我這個小學老師,還記得與老師之間發生的很多事情。聽到那一句句「老師,我們想你」,「老師,謝謝你,因為有你,我們童年很快樂」的話語,我忍不住哭了,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哭,是快樂的淚。

平凡如我們,置身茫茫人海,能夠遇到關注自己的人,深愛自己的人,以及被自己關注,被自己深愛的人,其實不可能很多。善待他們,是我們的義務和本分。在這樣的義務和本分中,我們卻能感受到心與心的交流和回應,收穫到出乎意料的「附加值」,誰又能說這工作不是一項美好的事業呢?

班主任就是「孩子王」

四川 王蓉芳

從教19年,有15年班主任經歷。我的總體感覺,班主任就是「孩子王」——「孩子」與「王」:既要把自己當成孩子看,又要建立「王者」的威望與威信。這兩點看起來很難,實際上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他們心地純凈,如明鏡一般,你以什麼形象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的心靈就會直接反映出來。

在我的經驗里,作為班主任,首先要認識你的每一個學生。每個人都有渴望被尊重、被認可的願望,孩子更是如此。新生入學,分班既定,學生端坐教室,班主任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學生——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名字、長相,這比急著排座位,急著講校紀班規重要得多。你可以照著報名冊點每個人的名字,讓他們大聲應答;也可以讓他們輪流上講台來,作簡單的自我介紹;還可以讓他們以書面的形式,寫一則個人介紹。總之,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記住每個人的名字、面孔,並能在課上課下準確地叫出來。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讀中學時,曾經為班主任叫不出我的名字而生氣,總感覺自己被忽略了,沒有得到老師的重視。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情緒低落,心情灰暗,感覺自己在班裡是「多餘人」,沒有人認識自己,在意自己。私下裡,自然對那個班主任沒有好感,內心也煥發不出向上的熱情。我因此知道,作為學生,尤其是比較內向的學生,總是特別渴望得到班主任的關注與尊重,哪怕僅僅是知道他的名字。所以,當班主任後我就告誡自己:必須儘快記住他們每個人的名字,記住他們朝氣蓬勃的面孔。

其二,作為班主任,在認識的基礎上,還要儘可能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這就需要你站在孩子的角度,走進他們的心靈,觸摸他們內心的真實。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家庭背景、情緒變化,思想端倪、內心糾結。要深入了解學生,可以通過日常觀察、單獨談話、寫周記等多種方式來進行。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問題,分析他們對人事的困惑,與他們建立起溝通的橋樑,化解他們心中的疙瘩,消融他們的負面情緒。曾經有個學生在周記中向我傾訴:「我真的很笨嗎?為什麼花了那麼多時間學習,成績仍是提不上去呢?想到這裡,我死的心都有了。」讀到此話,我趕忙找她談話,分析她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安慰她學習上只要盡了心力,也就無愧自己了。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學習成績不好,還有其他出路,條條大路都是通「羅馬」的,只要你找准了適合自己的奮鬥方向,也一樣會生活得很好。我的一席話,使她的心理壓力減輕了許多,她再也不輕言「死」字了。還有一個學生,某段時間上課老是走神,我覺察到了他的變化,私下找來詢問,得知他父母正在吵架離婚。我便開解他說:「父母的事,做孩子的管不了,但你可以分別給他們寫封信,表達你的心聲,看看他們的態度。如果他們實在要離,你也只能坦然面對。擔心是沒有用的,要盡量把心思集中到學習上,做好自己,為自己未來的幸福而努力。」當然,對於這樣的學生,要多次在思想引導上跟進,及時地調整談話的方式與策略,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其三,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像家長一樣愛學生。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班主任,就是一家之主。要讓這個「家」團結友愛,溫暖和諧,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班主任只有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那樣去愛,才能更好地了解、尊重、關心、呵護他們。班主任的愛就像陽光,普照著每個學生的心田,他們內心的美好才會萌動、勃發、生長、展現出來,班級也才能形成友愛團結、互相幫助的良好風氣。試想一下,班主任整天板起個臉,說話聲音嚴厲,學生自然心裡壓抑,情緒緊張,這個班集體自然就會缺乏活力與生機。只有班主任懷著慈愛悲憫的情懷,如暖陽細雨沐浴著學生的心,學生才能在各項活動中,表現出積極踴躍、陽光向上的進取姿態。還記得自己帶05級4班時,班上有個學生因為重病卧床不起,她父母放棄了對她的治療,我知道後非常痛心,全班學生也非常難過。於是,我們商議後,寫了一封非常感人的倡議書,由班長在全校集會上用幾近哽咽的語調宣讀。全校師生深受感動,紛紛慷慨解囊,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錢、壓歲錢。我們募集到了學校募捐史上最多的錢,並把錢送到生病學生家長手中。他們非常感動和內疚,帶著孩子去省城醫院治療,最後那孩子奇蹟般地站起來了,並回到班級之中。當年中考,他以640多的高分考取了市重點高中。而通過這次事件,學生們心靈深受震撼,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努力,他們在當年的中考中,取得了特別喜人的成績——全班60多人,有40人考上了省市重點高中,創造了本校至今無人超越的歷史。這就是愛產生的神奇力量,它像撐開的帆船,遇到強勁的順風,憑藉這份力量,大家在做人與求知的海洋上,勇往直前,乘風破浪,駛向明亮的遠方。

其四,作為班主任,你得成為一個受孩子們真心擁戴的「王者」。「王者」就是所帶班級的精神領袖,這就意味著,你必須在班級事務中善於運籌帷幄、指揮若定,還能在孩子們的矛盾糾紛中明察秋毫,妥善處理;而對於特殊情況的孩子,你還得深入其心,細加引導……有很多在成人眼裡的雞毛蒜皮,落在孩子心裡,就是天大的事。作為「王者」,並不是要成為獨斷專行的霸權,而是要有王者的氣度與風範,智慧與遠見。一個集體,管理上一定要科學和民主,這個集體才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班級也是如此,要管理好一個班級,並不是要你做保姆、警察、監工,這樣會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煩,還費力不討好。你得最大限度地發揚民主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一批得力的班幹部。就像那些英明的「王者」,身邊總有一批賢能的大臣輔佐幫襯,這個王國才會政事清明,人民才會安定幸福。在此基礎上,還要建立較為科學合理的班幹部管理制度,明確責任與分工,讓他們懂得一些管理班級事務的方法與藝術。這樣,既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也能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為班集體服務的意識。當然,作為「王者」,你還得愛生如子,賞罰分明,處事公正,把握好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分寸,既能深入其內心,又能保持適當的距離,讓他們對你有幾分敬畏之心,不至於親昵過度,而嬌縱了學生的言行舉止。

總之,班主任工作的對象是鮮活的生命,他們有血肉,有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因此要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信任、賞識、鼓勵他們,做學生最值得信任的朋友,同時也要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贏得他們的理解與尊重,信任與愛戴,成為他們心中最敬愛的「王」。

班主任:需要不斷重申的常識

四川 雲在天

在長期的教育實踐和考量中,我越來越覺得,對於教育,我們不缺乏大道理,而缺乏小常識,缺乏對常識的理解和堅持——在常識面前,我們總是得分不多,甚至丟分嚴重。所以,我曾經感嘆:在一個喪失常識、充滿欺騙的社會,說出常識,需要深刻,堅持常識,需要膽略,捍衛常識,需要勇氣。

教育的很多問題,都是常識性問題。比如說,對於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我以為,如下方面,或許都是需要我們不斷重申和始終堅持的常識:

1.教育的力量首先在於班主任的覺醒。

我們現在常說教師的專業成長——成長是必然的,問題是如何出發?或者說,這出發點建基於何處?於漪老師曾說:「教育的力量在於教師的成長,而教師成長的根本在於深度的內心覺醒。」我們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最初都是混沌、蒙昧的,而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覺悟、醒來的過程,或者說「覺醒」——教師的成長和發展,也是如此。

一個人不可能成為他自己都不願意成為的人。換句話說,一個人要成長,必然的前提,是他自己的「願意」——因為某種契機,突然醒悟、意識到自己的命定和必須。正如優秀作家不是教出來的,優秀教師也不是靠培訓產生的,優秀的班主任更是如此——用於漪老師的話說,只有在有了「深度的內心覺醒」後,他才會主動地成長,不斷地超越。

班主任的確比一般教師辛苦。但這何嘗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源泉之一?與學生朝夕相伴,師生感情更為深厚;與學生促膝談心,師生心靈更加貼近。比起其他教師,我們與學生的接觸要密切得多,我們所得到的來自學生的愛戀也要豐厚得多。

2.遇見不同類型的學生是班主任的宿命。

「教學就是無止境的相遇。」美國教育學者帕克·帕爾默說。對此我有兩種理解:第一,教學,其實就是教師與學生的精神和靈魂的相遇。優秀的教師,總是把學校看成生命與生命相遇的場所,每一次都是初相見,每一次都是心相遇。優秀的教師,也總是在不斷的相遇中體悟生命,追求成長,創造更適合自己和學生髮展的教育。第二,這種相遇是偶然的。在你的學生生涯中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或者,在你的教師生涯中遇到怎樣的學生,都只是一種偶然——我們都不知道,相遇會是怎樣的場景,會展開怎樣的行程,會有怎樣的結局。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這是所有班主任的夢想。但班主任永遠不可能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學生。攤上調皮搗蛋的學生,為他們傷透腦筋,是班主任無法逃脫的職業宿命。就像做醫生,必然要面對病人一樣,做教師,也必然要面對複雜的學生,面對有差異的學生,面對有問題的學生。而且,就像醫生的主要精力要花在重傷、重病者身上一樣,教師的主要精力,也應當花在那些有困難、有問題的學生身上。而且,當我們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學生」,看起來這是一種不幸,但同時也是一種幸運。因為越是這樣的學生,越能考驗教師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藝術,與「問題學生」鬥爭的過程,也就是你提高自己教育水平的過程,所以有人說:問題生是最好的教育教學資源。

3.我們所能教給學生的唯有我們自己。

在海德格爾看來,教學的本質是「讓學」,就是教師「讓」學生自己去學。與所學的內容相比,在「讓學」方面,班主任的作用更為重要。而「讓學」的前提,是班主任的能力、素質、狀態和思想——班主任的能力決定學生的能力,班主任的素質決定學生的素質,班主任的狀態感染學生的狀態,班主任的思想影響學生的思想。班主任是學生精神成長的重要他人。班主任的動作、表情、黑板上板書的姿態都影響著孩子。

在吳非老師的文章里,看到過一則故事:一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讀博士,生活艱苦,學習緊張,每天都很疲勞。他的同學中,有位來自非洲的,對留學生活有同樣感受。但是這位非洲同學告訴他:「你知道嗎?我每天早晨起來都有一件最高興的事——眼睛一睜開時我就會想到:我有一位偉大的老師。」因為有一位偉大的老師,因為每天都能見到他,都能從他那裡汲取到精神力量,獲得生活的支撐,所以有如此愉快!

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平凡,普通,但是我們的學生需要出色的老師,需要最偉大的老師。既然我們能夠教給學生的唯有我們自己,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成長,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成為能夠被學生需要、渴望親近的偉大的班主任!

4.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心靈成長,比道德要求更重要的是心靈撫慰。

就教育的本質而言,知識的傳遞和接受,是容易的。而心靈的成長,思想的提升,精神的發育,則艱難得多。我曾經說過,教育其實就是簡單的複雜——簡單,是指教書,複雜,是指育人。這種複雜既因為我們所涉及的對象,是這世界上最複雜的生命,同時也因為,一個生命要真正構建好與世界的關係,這個過程本身是艱難的,充滿波折和反覆的。而要矯正一種錯誤的世界觀,其過程,比正向的引領和構建,還要困難得多。

沒有正確的方向,一個人跑得越快,越可能南轅北轍。一個沒有解決好心靈發育問題的孩子,你對他的所有道德要求都可能是白搭。甚至,你要求越多,他反抗越大。就像彈簧。很多時候,作為班主任,我們與其做一個喋喋不休的道德說教者,不如作一個默默關懷的心靈導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更要重視傳授讓學生一生受用的能力、人格和信念。學歷、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基本的做人原則,品格、誠信、道德與胸襟的培養,將使孩子們受益終生。

5.每個人都是在錯誤中長大的,學校就是學生犯錯誤的地方。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麼」的時候說:「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夠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歡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所謂「時刻也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個孩子」,就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我們才可能真正地體諒和同情孩子,才可能真正進入孩子的內心。

比如說,對待學生的錯誤——學生就是來學習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就算有些過失,出點差錯,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和原諒。而且,他們正是在對過失和差錯的修正中,才能有所學,有所獲,才能成長和進步。有句話說:學校就是學生犯錯誤的地方,教師就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的人。就像「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樣,學生也只有在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和成熟。因此,班主任應當給予犯錯誤的學生以特別的寬容和耐心,在弄清犯錯原因的基礎上,相機教育,引領孩子在錯誤中獲得成長。

6.相信歲月,相信種子,能播種一粒美好就播種一粒。

教育,本質上就是播種的事業。我們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什麼樣的種子,就能長出什麼樣的枝葉。在這過程中,特別需要平靜和平和,需要細緻和細膩,需要耐心和耐性,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我們需要有足夠的守望、足夠的期待。作為班主任,一方面,我們要「相信種子」,無限相信自己的生命,相信自己生命的潛能;另一方面,我們要「相信歲月」,相信只要能夠堅韌地穿越歲月,就會有美好的影響,就可能發生美好的改變。

錢理群老師曾鼓勵年輕教師「無論如何,也要愛你的學生,愛你的教師工作」,「能播種一粒美好的種子,就播一粒吧」。作為班主任,只要播下美好的種子,在你的培植與呵護下,相信那一棵棵幼苗就會茁壯成長,開花結果。錢老師還說:「中小學教師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就在於成為學生童年和青少年記憶中美好而神聖的瞬間。」作為班主任,如果我們能夠成為孩子記憶中美好而神聖的瞬間,那該是多麼幸福而自豪的事情。


推薦閱讀:

當班主任與不當班主任的區別?不當班主任的被邊緣化!!!?
如何評價南京外國語學校教師成亞青?
什麼樣的班規學生會比較自覺遵守
【教學風采】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藝術
你的班主任有哪些奇葩的操作?

TAG:班主任 | 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