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宏:論張伯端的丹道與易道
《悟真篇》深受《周易》影響。它開篇就列出《丹房寶鑒之圖》[[5]],以「精神」列於「玄門」兩側,以玄門配乾陽之象;以「氣血」列於「牝戶」兩側,配坤陰之象;以土羅絡木火金水;以三層之「懸胎鼎」應於《周易》天、地、人「三才」;以玄武、玉兔、月魄、黑錫等配坎卦,以朱雀、金烏、火龍、硃砂、日魂等配離卦,體現了《悟真篇》取法易象的思想。這個圖有助於增強人們的內丹修鍊感受性,並說明《悟真篇》與《周易》有密切的關係。
用《周易》卦象解說煉丹,張伯端並非第一人。東漢時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就是這樣做的。事實上,張伯端是繼承了《周易參同契》的易學思想,主要是「取坎填離」,以後天還返先天,「南北宗源翻卦象」,「自如顛倒由離坎」等。《悟真篇》的體例結構是仿照《周易參同契》所運用的易學象數模式,其中的七言四韻一十六首,表易學二八之數;絕句六十四首,表示《周易》六十四卦;五言一首,象徵太乙之奇;續添《西江月》一十二首,表示一年十二月的節氣周期規律。其它如鼎器尊卑、藥物斤兩、火候進退、主客[[6]]後先、存亡有無、吉凶悔吝等等,也都用易學象數給予說明。當然,張伯端在繼承的基礎上是有所創新的。他在讀《周易參同契》中說:「本立言以明象,既得象以忘言。猶設象以指意,悟真意則象捐。達者惟簡惟易,迷者愈惑愈繁。故知修真上士讀《參同契》者,不在乎泥象執文。」正是運用這種方法,張伯端得以擺脫《周易參同契》的概念體系和象數模式的束縛,在內丹理論體系的建構上作出了超越同代人的傑出成就。
此外,張伯端繼承了陳摶圖書學派的象數易學思想。陳摶是北宋初期的道士,隱居武當山修鍊二十多年,後來移居華山雲台觀和少華山石室。著作甚豐,有《無極圖》刻於華山石室。朱彝尊在《曝書亭集》卷五十八《太極圖授受考》中描述說:「陳摶居華山,曾以《無極圖》刊諸石,為圜者四,位五行其中,自下而上。初一曰『玄牝之門』;次二曰『煉精化氣,鍊氣化神』;次三五行定位,曰『五氣朝元』;次四曰『陰陽配合』,曰『取坎填離』;最上曰『煉神還虛,復歸無極』。故謂之《無極圖》。乃方士修鍊之術爾。」黃宗炎評論說:「乃方士修鍊之術。其圖自下而上,以明逆則成丹之法,其重在水火。火性炎上,逆之使下,則火不熛烈,惟溫養而和燠;水性潤下,逆之使上,則水不卑濕,惟滋養而光澤。滋養之至,接續而不已;溫養之至,堅固而不敗。律以老氏虛無之道已為有意。就其圖而述之,其最下圈名為『玄牝之門』,玄牝即穀神。牝者,竅也;谷者,虛也。指人身命門、兩腎空隙之處,氣之所由以生,是為祖氣。凡人五官百骸之運用知覺,皆根於此。於是提其祖氣上升為稍上一圈,名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有形之精,化為微茫之氣;煉依希呼吸之氣,化為出有入無之神,使貫徹於五臟六腑,而為中(按其圖左木火、右金水、中土相聯絡之一圈),名為『五氣朝元』。行之而得也,則水火交媾而為(孕)。又其上之(中分黑白兩相間雜之)一圈,名為『取坎填離』,乃成聖胎。又使復還於無始,而為最上一圈,名為『煉神還虛,復歸無極』,而功用至矣。蓋始於得竅,次於煉己,次於和合,次於得葯,終於脫胎求仙,真長生之秘訣也。」[[7]]此外,陳摶著有《指玄篇》。《宋史·隱逸傳》說:「摶好《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導養及還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箋其旨。」《宋史·藝文志》、《通志·藝文略》都印作《九室指玄篇)。張伯端在絕句第十一首說:「夢謁西華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簡易無多語,只是教人鍊汞鉛。」這裡說的是做夢,但如果他不知有《指玄篇》的存在,則夢境中也不可能出現。張伯端所闡述的內丹修鍊步驟即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與陳摶《無極圖》所示相同者甚多,顯然張伯端思想的形成與陳摶內丹理論有一定的淵源關係,而陳摶的內丹理論同樣是以《周易》象數學為基本框架的。
內丹修鍊涉及爐鼎、藥物、火候等要素及其間關係的處理,張伯端在論述時均用《周易》理論給予闡述。
一爐鼎與藥物
張伯端反對外丹服食,《悟真篇》七律之八說:「休煉三黃及四神,若得眾草更非真。陰陽得類歸交感,二八相當是合親。……時人要識真鉛汞,不是丹砂及水銀。」雄黃、雌黃、硫黃稱為「三黃」,銀、鉛、汞、砂謂之「四神」,都是外丹藥物。張伯端教人只識真鉛汞,專在人體內尋找丹藥,七律之十五強調:「不識真鉛正祖宗,萬般作用枉施功。……草木金銀皆滓質,雲霞日月屬朦朧。更饒吐納並存想,總與金丹事不同。」內丹之外的法術均為旁門左道。
七絕之五十四認為只有金丹才合自然之道:「葯逢氣類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氣類」指以自然無涯之元氣,補人體有涯之元氣。內丹的關鍵是自我冶煉精、氣、神,所以說「我命不由天」。冶煉精氣神必須有所損有所益,所以七絕之四十七說:「保命全形明損益,紫金丹藥最靈奇。」《老子》說過:「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張伯端認為金丹大道全在「無為」功夫,以返本還元為要旨。離開精氣神的一切「有為」功夫,不是「非道」,就是「狂夫」。對精氣神的修鍊,跡似有為,實是無為,或者說,是以有為的功夫達到無為的結果。誠如七言之九所說:「陽裹陰精質不剛,獨修一物轉羸尫。勞形按引皆非道,服食餐霞總是狂……勸君窮取生身處,返本還元是藥王。」孤陰獨修、勞形按引、服食餐霞等不修鍊精氣神,是有為的功夫,結局當然徒勞無功,只有篤守返本還元之金丹才是無為的修仙正道。
外丹燒煉實有爐鼎,那內丹修鍊用什麼作為爐鼎呢?爐鼎即鼎器,是根據練功的要求,乾坤與鼎爐相配合,以乾為首稱鼎,以坤為腹稱爐。在這裡,乾坤、鼎爐都是丹田的代名詞。絕句一說:「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搏鳥兔葯來烹。既驅二物歸黃道,爭得金丹不解生。」乾為天,在人為首,指泥丸宮,即上丹田;坤為地,在人為腹,指氣海,即下丹田。鳥指心神,兔指腎精。烹葯即以意運氣入下丹田,上水下火,兩相交煉以成金丹。絕句二說:「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聚散氤氳成變化,敢將玄妙等閑論。」「精華」指燒丹藥物,即元氣與元神。天地以乾坤為父母,丹道則以乾坤為爐鼎。以乾坤比喻爐鼎,顯然是《周易》陰陽原理的運用。
所謂藥物即氣與神,丹書上的代用名稱是坎離、龍虎、鉛汞。前面說過,修鍊內丹要識「真鉛汞」,那什麼是真鉛汞呢?汞指心液中正陽之氣,即元神,卦象上為離。鉛指腎水中之真氣,即元精,卦象上為坎。修鍊時應以元精育元神,以元神補元精。絕句六說:「玄牝之門世罕知,休將口鼻妄施為。饒他吐納經千載,怎得金烏搦兔兒。」金烏即太陽,喻指人體之陽,兔兒即月亮,喻指人體之陰。烏兔相搦即貢往求鉛,相親相戀,喻指人體陰陽調和於玄牝之門,即下丹田。看來,張伯端對藥物的理解同樣是以易學陰陽原理為本。
二採藥
《悟真篇》卷上七律六說:「人人本有長生藥,自是迷徒枉擺拋。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丹熟自然金滿屋,何須尋草學燒茅。」「長生藥」指人體本有的精氣神。「甘露」指先天一氣,從泥丸下降。在外丹燒燒中,「黃芽」指黃色的鉛貢氧化物,在內凡修鍊中指下丹田產生的丹母。先天一氣與丹田上下交媾成聖胎,加以培育自然成丹。坎離為《周易》中的兩個經卦。《說卦傳》認為坎為水為月,離為火為日。在卦象上,坎為外陰而內陽,離為外陽而內陰,兩者相反相成。坎離是乾坤二卦相交而成的繼體。《說卦傳》說:「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翼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8]]意思是說,乾坤相交,乾中一交,入於坤腹,坤實而成坎;坤中一交,入於乾體,乾虛而成離。所以離是乾的繼體,坎是坤的繼體。漢代易學家荀爽進而主張:「乾起於坎而終於離,坤起於離而終於坎。離坎者,乾坤之家而陰陽之府。」[[9]]《周易參同契》據此特別關注坎離。張伯端進而認為,離中之陰是坤家中正之陰,坎中之陽,是乾家中正之陽。乾坤是先天,坎離因具有乾坤中正之德,而可在後天代乾坤而施為。因此,內丹修鍊非常重視乾坤坎離四卦。
對這四卦的運用,丹家引入了納甲法。納甲法由西漢易學家京房所創,即把八經卦與十個天干相配。其中戊己與坎離相配表日月進退之象。戊己在五行中居於土位。內丹術借鑒了它,把戊己視為先天之易,進而認為是先天的真種子、藥物,即丹母,力圖使得分離的陰陽合和純化而生育。戊己是先天之質,坎離則是後天之象。戊己以坎離為載體而存在,二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關係。坎離是由乾坤父母卦所生,坎得乾之氣為男,離得坤之氣為女,以乾坤為先天,則坎離為後天。後天返回先天,才能自有歸無。抽取坎中之陽來填補離中之陰,則後天可回返先天。坎指腎水,離指心火,心腎交通,水火既濟,大葯乃成。但問題是,坎在下為水,水性就下,離在上為火,火性炎上,就其自然本性來說,無法相交。為此,張伯端提出了「翻卦象「的觀點。《悟真篇》七言詩第五首云:「虎躍龍騰風浪粗,中央正位產玄珠。果生枝上終期熟,子在胞中豈中殊?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樞。須知大隱居塵市,何必深山守靜孤。」(第394-395頁)[[10]]這首詩談到了內丹修鍊之初有關丹田的位置以及體內坎離二氣的關係等,第五句明確提出了「翻卦象」的觀點。
「翻卦象」的意義是效法天地運行而煉內丹。古代天文學家為了表示日月運行的周期,把《周易》六十四卦排在一個圓圈上並配以十二地支、二十四節氣、二十八星宿等。這一圖式被道教學者所借鑒。《周易參同契》已將這一圖式用以指導修鍊。《悟真篇》繼承這一做法而提出了「翻卦象」之說。按照天地運行的規則,《悟真篇》以乾坤兩卦象徵內丹鼎器,即人體,以坎離象徵陰陽二氣,即內丹修鍊的藥物,其餘六十卦合一月三十日,循卦煉功。早晨屯卦用事,表示「進火」,晚上蒙卦用事,表示「進水」,每天如此循序漸進,至三十日終於既濟、未濟兩卦。卦終則復始,由未濟回到了屯、蒙。如果把這六十卦排在一個環行圖上,屯、蒙與既濟、未濟就首尾相互銜接起來了。由首到尾,由尾到首,這是「翻卦象」的第一層意義。
在採藥之初,「翻卦象」特指「顛倒坎離」。這可視為「翻卦象」的第二層意義。《悟真篇》七言絕句第十五首云:「日居離位翻為女,坎配蟾宮卻是男。不會個中顛倒意,休將管見事高談。」在後天八卦方位中,離卦在南方配火,為陽;坎卦在北方配水,為陰。但是,在《周易》有關「乾坤生六子」的構想中,離為中女為陰,坎為中男為陽。由先天的乾卦之陽,坤卦之陰,陽陰互換位置變成後天的坎卦、離卦,這就是「顛倒」的寓意所在。從卦象上看,離兩陽爻在外,一陰爻在內,居日位屬陽(火),卻是外陽內陰之中女;坎兩陰爻在外,一陽爻在內,居蟾宮屬陰(水),卻是外陰內陽之中男。坎離二卦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名稱與卦象,本來就是互相顛倒的。在人體,心火居上,坎水居下,欲水火既濟,也須顛倒。內丹修鍊必須領會這一點而逆修成丹。「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化離宮腹內陰,從此變成乾健體,潛藏飛躍盡由心。」「坎位中心實」指其一陽,內丹家稱為「嬰兒」;「離宮腹內陰」指其一陰,內丹家稱為「奼女」。坎中之陽,為陰中之陽;離中之陰,為陽中之陰。把坎卦中的陽爻抽取出來填補離卦中的陰爻,離卦就恢復成乾卦之純陽。如此,則陰變陽,陽變陰,正是顛倒之中的顛倒。以人體言之,取坎(腎)中靜極而動之真水,伏靈光閃灼之流珠,成為純陽無陰之乾體,丹功圓滿,即可得道成仙。這種構想與陳摶《無極圖》中關於「復歸無極」的觀念是一致的,其用意是還老返童,但其思想根基是《周易》的逆數之道。對這一層意蘊,張伯端在《金丹四百宇》中作了更為詳盡的論述:「真鉛生於坎,其用在離宮;以黑而變紅,一鼎雲氣濃。真汞生於離,用之卻在坎,奼女過南園,子持玉橄欖。」「其用在離宮」意指伏汞;「用之卻在坎」意謂求鉛。真貢因其外陽而內陰,故名奼女。「玉橄欖」喻玄珠。奼女持南園之果以探北地之華喻指陽中之陰,陰中之陽,互藏其宅。這裡生動地描述了取坎填離,心腎相交的玄妙。
坎離要實現交媾,尚須媒婆周旋。張伯端在七言之十一明確指出:「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豈離壬?煉成靈質人難識,消盡陰魔鬼莫侵。」這是說,金丹煉製雖難,但並非不可尋求,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其次要懂得修鍊的具體方法。龍之弦氣稱為黃芽,虎之弦氣稱為白雪。龍屬陽,為木。虎屬陰,為金。按照五行生剋的原理,龍木生火,虎金生水,木火金水合成四象,四象合而成丹。但是,金丹之成本於土,土無正位,分位於四季四時,不得四季之土,四季之序無法流行,萬物不能生成。所以說「四象五行全藉土」。七絕之十四說:「離坎若還無戊己,雖含四象不成丹。只緣彼此懷真土,遂使金丹有返還。」離宮,火中生木;坎宮,水中生金,兩家列為四象,而彼此懸隔。幸而坎離均居中央,坎中含戊土,離中含己土,各懷真七,兩相媒合,則四象會,五行全,正有鉛汞烹煉成丹之妙。那火中何以生木,水中何以生金呢?七絕之十七說:「震龍汞出自離鄉,兌虎鉛生在坎方。二物總因兒產母,五行全要入中央。」震居東方,屬木,象青龍;兌居西方,屬金,象白虎。原本應當木生火,現在卻是東木出離(火)鄉,呈火生木;原本應當金生水,現在卻是坎方生兌虎,呈水生金,在五行中都是兒生母之象。之所以如此,是由於金木交合,水火相濟,借中央戊己之土以媒合無間,金丹始成。正如七絕之三十三所說:「長男乍飲西方酒,少女初開北地花。若使青娥相見後,一時關鎖在黃家。」「長男」指震,東方之龍;少女指兌,西方之虎。「酒」喻指西方金液,「花」喻指北水鉛華。長男倒酒,少女拈花,相親相戀,青娥為媒,關鎖黃家(中宮),必相交合而產嬰兒(金丹)。這是借用坎離、兌震的卦象比喻龍虎、鉛汞,實指心陽腎陰之交合顛倒,以明取坎填離、任督二脈溝通之妙理。這裡所談已涉及「三五」之理。《悟真篇》七言律詩第十四首說:「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嬰兒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圓入聖基。」
圖:三五歸一圖
詩中數字的排列是有規則的。如圖所示,三在東面,二在南面,兩者相加為五;一在北面,四在西面,兩者相加亦為五,中間土位戊己自含五數。東南西北中共有三個五。這與張理《易象圖說》所列陳摶《易龍圖》之二變甲圖的排列法具有共同的對稱性,只是一、二、三、四所居位置顛倒而已。《悟真篇》的這一象數思想來源於《周易參同契》。《周易參同契》中篇說:「三五為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訣,難以書傳。」[[11]]這是運用《周易》的生數原理來暗示元氣流向。俞琰解釋說:「三者,水一火二合而成三也。五者,土也;三五為一者,水火土相與混融,化為一氣也。斯時也,玄黃相雜,清濁未分,猶如天地渾沌之初。少焉,時至氣化,無中生有,則窈窈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結成團,而天地之至精孕於其中矣。」這是著眼於水、火、土三者關係的解釋。由這一解釋可知,三與二合即木與土合,一與四合即金與水合。「三家相見」即東、西、南、北、中五氣自後天返先天,朝元而結內丹。所以,據《周易參同契發揮》卷五所引,無名子說:「龍屬木,木數三,居東;木能生火,龍之弦氣屬火,火數二,居南;二物(木火)同元,故三與二合而成—五。虎屬金,金數四,居西;金能生水,故虎之弦氣屬水,水數一,居北。二物(金水)同宮,故四與一合而成二五。二五交於戊已中宮,屬土,土數五,是成三五也。三五合而成丹,丹者一也。此三者結成嬰兒,實希有也。」張伯端即基於「三五」之理把《鍾呂傳道集》中所講的諸多還丹方法概括為「七返九還」的系統方法:
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者,七乃火數,九乃金數。以火煉金,返本還元,謂之金丹也。以身心分上下兩弦,以神氣別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離二卦。以東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為攢簇五行。以眼含光,凝耳韻,調鼻息,緘舌氣,是為和合四象。以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聞而精在腎,舌不聲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氣朝元。以精化為氣,以氣化為神,以神化為虛,故名曰三花聚頂。[[12]]
這套功法以身心為體,以神氣為用,重在處理形神關係。它由「攢簇五行」、「和合四象」、「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等要點構成。五氣即五行之氣,五臟之氣。五氣居五方,水居北方壬癸之地,配天之生數一;以火居於南方丙丁之地,配地之生數二;以木居於東方甲乙之地,配天之生數三;以金居於西方庚辛之地,配地之生數三;以土居於中央戊己之位,配天之生數五。六以上之數皆由中五與四方之數相合而成。陳摶的《無極圖》以土統攝四方,意謂引導五氣聚而歸中元。「五氣朝元」是在煉精化氣之後進入鍊氣化神的階段。
「翻卦象」的實現取決於真意,即壬。壬是水,乃真一之氣,又名真一之水。它生於天地之先,變而為陽龍陰虎。龍虎合而成丹,丹本於土。龍是木,虎是金。龍虎、木金土的變化都離不開水(即壬),這就叫「三元不離真一水」。再從八卦的變化來看,真一之氣一變為天曰乾,為父,二變為地為坤,為母。乾以陽氣索坤之陰氣,一索生長男曰震,再索生中男曰坎,三索生少男曰艮。這是乾氣交於坤氣而生三男陽。坤卦以陰氣索陽之乾氣,一索生長女巽,再索生中女曰離,三索生少女曰兌。這是坤之氣交於乾氣而生陰,也不離真一之水,所以說「三元八卦豈離壬」。質言之,不僅三元八卦離不了真一之精,自天地開闢以來,一切有形有名的東西莫不由此而成變化。
坎離顛倒交媾而成純陽是有階段的。首先是「以精氣合葯,以神運葯,以意煉藥」,龍虎交媾,促使四象、五行和合,逆行返母,結成金丹。接著是運火煉內丹,經過十月溫養,胎圓火足,脫胎而化為純陽之體。然後於靜僻之地兀兀面壁九年,抱一空心,行滿九年,形神自然俱妙,性命自然雙圓,與道合真,變化不測,這就是九轉大還丹。如此以道為根本,自小而中,自中而大。這個過程也可分為三個階段: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合道。築基階段,目的是補足人體生理機能的虧損,通任督,通三關,用「後天氣」貫通兩脈,使其自然開合,煉功時間相對短一些,大約一百天。此時尚無葯可言,只是做煉精化炁的準備。但從醫家療疾的角度來說,氣血周流,經絡暢通,對養生祛病是大有裨益的[[[13]]]。任督兩脈的總樞,按照張伯端的主張,是在陰蹺穴。本來醫經所指陰蹺一脈,為足少陰的別脈,由足踝內「然谷」穴起直上「睛明」穴止,並非一竅,張伯端則認為在尾閭前,實即現今一般所說的會陰穴的位置,所以他在《八脈經》里說:「陰蹺一脈,其名頗多:曰天根、曰死戶、曰復命關、曰生死竅。上通泥丸,下透湧泉,倘能知此,使真炁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尻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炁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裡花開,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練精化氣稱初關,即小周天,目標是運葯而升降河車入於下丹田,煉功時間相對較長,大約三百天。練氣化神稱中關,即大周天,目標是養丹(這與中醫把奇經八脈全通稱為大周天有異),以黃庭為鼎,以下田為爐,元炁只氤氳二田之虛境,修持只守此二田之間,不固定於一田,煉功時間比小周天長,約四年左右。小周天是用後天八卦圖式,大周天是用先天八卦圖式。所以,內丹修鍊的階段之一是把後天八卦圖式變成先天八卦圖式。此外,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三個階段中,前兩個階段是命功,後一個階段是性功。張伯端主張性命雙修,先命而後性,同全真道北宗先性後命的主張有差別。坎離交媾在命功階段,重在煉精化氣。丹家謂之河車功法。真氣通天之路,由下而上,由後而前。起尾閭,穿夾脊,透玉枕,上升泥丸,這是在背後;渡鵲橋,降重樓,至絳宮,下歸氣海,此乃在胸前。目標是打通人體任督二脈。任乃陰脈之主,督乃陽脈之主。醫聖李時珍在《瀕湖脈訣》里說:「任督二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水離火交媾之鄉。崔希范《天元入葯鏡》云:歸根竅,復命關,貫尾閭,通泥丸。俞琰注《參同契》云: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晝夜不停,醫書有任督二脈,人能通此二脈,則萬脈皆通。《黃庭經》言: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天經乃吾身之黃道,呼吸往來於此也。鹿運尾閭,能通督脈,龜納鼻息,能通任脈,故二物皆長壽。」為什麼張伯端把任督二脈定在臍前臍後呢?李時珍為了闡明這個問題,在同書里引王海藏的解釋說:「張平叔言鉛乃北方正氣一點初生之真陽為丹母,陽生於子,藏之命門,元氣之所系出入於此,其用在臍下,為天地之根,玄牝之門。……升而接離,補而成乾,陰歸陽化,是以還原。」看來,張伯端認為臍前臍後為陰陽運行之根源,丹法循督上升,沿任下降,即是陰歸陽化的過程,與醫經沒有太大的分歧。練神還虛稱上關,煉功時間比大周天長,約要九年。關於煉神還虛之理,張伯端是在《悟真法語》(即《禪宗詩偈》)中闡述的。其中頗有三教融通的特色。張伯端將道教內丹同佛教禪定融通,絕句之二指出:「如來妙體遍河沙,萬象森羅無障遮。合得圓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
《悟真篇》強調坎離顛倒交媾的重要性,七律之十三說:「不識玄中顛倒意,爭知火里好栽蓮。牽將白虎歸家養,產個明珠似月圓。慢守葯爐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群陰剝盡丹成熟,跳出樊籠壽萬千。」元神下投元氣,元氣上迎元神,水上火下,互相顛倒,逆則成丹之理,取坎填離之妙盡在其中。人體之陰除盡,成為純陽之乾體,返老還童,長生久視功成事遂。
三火候
《悟真篇》所表達的內丹理論的框架與《周易參同契》中的易學象數模式是相同的。「冬至一陽來複,三旬增一陽爻。月中復卦朔晨超,望罷乾終姤兆。日又別為寒暑,陽生復起中宵。午時姤卦一陰朝,煉藥須知昏曉。」(第742-743頁)[[14]]在《悟真篇》中,張伯端以十二辟卦、十二辰、二至二分說明進陽火、退陰符而煉成金丹的過程。進陽火、退陰符的時機把握,就是火候。
《悟真篇》七絕之二十七強調火候的重要性說:「縱識硃砂與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閑。大都全借修持力,毫髮差殊不作丹。」七絕之三十說:「一陽初動才作丹,鉛鼎溫溫照幌幃。受氣之初容易得,抽添運用切防危。」受氣之初,溫養火符,文武剛柔,自有節度,須賴名師指點,精心調理。若火候抽添不當,則煉丹一場空:「抽添」指內丹修鍊中的意念活動,引腎間動氣上行至腦,曰「抽鉛」;引心神(汞)補丹田,曰「添汞」。凡進火退符,皆是抽添。抽彼之鉛,以添我之汞,無非取坎填離之意。《悟真篇》西江月之八指出:抽添運用,須識屯蒙。「天地纔經否泰,朝昏好識屯蒙。輻來輳轂水朝宗,妙在抽添運用。」按卦象,泰卦上陰下陽,如陽從地升,像早晨;否卦上陽下陰,如陽從天降,像黃昏。喻一日之間晨昏陰陽節律變化。丹家還以六十四卦中除乾坤坎離之外的六十卦表一月之間陰陽變化,平均每日二卦,第一日朝屯昏蒙,第二日朝需昏訟,如此按卦序分配,直到三十日。一日之間,屯表陽進陰退,進火;蒙表陰進陽退,退符。水火自升自降,自然流轉無窮,如輻之輳轂,水之朝宗,無有休止。
掌握「火候」在內丹修鍊中非常重要。《悟真篇》西江月第十二首說:「不辯五行四象,那(哪)分朱汞鉛銀?修丹火候未曾聞,早便稱呼居隱。不肯自思己錯,更將錯路教人。誤他永劫在迷津,似憑欺心安忍?」在張伯端看來,如果不了解火候,必將誤入迷途。如果自己不知錯誤而教給別人,那更是錯上加錯。為了避免錯誤的發生,必須懂得易理,能夠分辨「五行四象」。火候本指外丹燒煉中對爐火溫度、時間等因素的調控。那內丹修鍊中的火候是指什麼呢?《真詮》說:「火候全在念頭上著力。」《金仙正論》說:「火者神也,曰汞,曰日,曰烏,曰龍;皆我之真意也。」火就是神,即內丹修鍊時的用意,即用意來控制呼吸。《規中指南》說:「火候口訣之要,尤當於真息中求之。」這裡真息是指呼吸。如此看來,火候實指運氣過程中意念的強弱、緩急。意念濃重、氣息急促者為武火,意念輕淡、氣息微緩者為文火。前者用在沖關,後者用在溫養。控制呼吸即適當地運用文火或武火。如何掌握火候呢?《悟真篇》七絕三十八說:「天地盈虛自有時,審觀消息始知機。由來庚甲申明令,殺盡三屍道可期。」天地運行的陰陽消息是有規律的。以《周易》的陰陽範疇而論,「盈」與「息」是陰化為陽,「虛』與「消」是陽化為陰。陰陽的消息是有跡象可見的,抓住了其跡象就可以探知其本質。西漢易學家把月亮的消息與《周易》的卦象相配合,制定了八卦納甲法,到東漢被魏伯陽在《周易參同契》中用來說明煉丹。《悟真篇》繼承了這一點,認為掌握內丹修鍊的火候可以月亮的出沒規律作為參照系。武火稱為陽息,指強烈的呼吸,用於子、丑、寅、卯、辰、巳六陽時的進陽火,通常一次修鍊的前半段用武火。文火稱為陰消,用在午、未、申、酉、戌、亥六陰時的退陰符,通常一次修鍊的後半段用文火。如果以先天六卦震、兌、乾、巽、艮、坤與乾卦六爻相配以表徵月體盈虧,並雜以二十八宿所臨之位比喻人身陽火陰符的變化,那麼,修丹火候與月之耗長無異。誠如無名子所說:「天地盈虛因其而見。月從日生。初三日震庚生形,初八日兌丁上弦,十五日乾甲圓滿,天地盈之時也;十六日巽辛受統,二十三日艮丙下弦,三十日坤乙消滅,天地虧之時也。」(第412頁)[5]這裡提及的震、兌、乾、巽、艮、坤是易學納甲法中六個表示月亮晦、朔、弦、望周轉規律的卦象。俞琰在《周易參同契發揮》卷五說得更為詳細:「月三日哉生明,蓋始於東北箕斗之鄉,旋而右轉,至晚嘔輪吐萌於西南昴畢之上,其象如震。以乾卦言,則應乾之初九,此喻吾身陽火起緒之初也。月初八上弦,其光半明,其象如兌。以乾卦言,則應乾之九二,此喻吾身陽火用功之半也。月三五十五,與日根望,魂盛光盈,其象如乾。以乾卦言,則應乾之九三,此喻吾身陽火由滿之時也。月十六望載生魄,其象如巽。以乾卦言,則應乾之九四,此喻吾身陰符繼統之始也。月二十三下弦,其光半虧,其象如艮。以乾卦言,則應乾之九五,此喻吾身陰符用功之半也。月六五三十,光盡泯,其象如坤。以乾卦言,則應乾之上九,此喻吾身陰符結括之時也。」在《易外別傳》中,俞琰的《周易參同契金丹鼎器藥物人候萬殊一本之圖》將煉丹火候與月體耗長說得更為清楚。與在《周易參同契發揮》中講煉丹火候與月體消長不同,俞琰在《易外別傳》中大大豐富了其內容:一是同時用先天六卦(坎、離除外)、十二辟卦、六十卦(乾、坤、坎、離除外)與十二辰相配說明火候,二是以二十四節令與十二辰相配,說明進陽火,退陰符的變化。兩者的相同之處是:它們都以月體虧盈與天體二十八宿方位闡述陽息陰消。總之,《悟真篇》所謂的「庚甲申明令」即為易學納甲法的內容。它引入納甲法的目的是希望煉丹者及時抓住陰陽進退的時機。
在易學中,天地陰陽運轉有各種不同的表示法。除了納甲法之外,《悟真篇》與《周易參同契》一樣,認為十二消息卦對於內丹修鍊的火候掌握很有指導意義,所以《西江月》詞中說:「冬至一陽來複,三旬增一陽爻。月中復卦朔晨超,望罷乾終始兆。日又別為寒暑,陽生復起中霄。午時姤象一陰朝,煉藥須知昏曉。」(第422頁)[5]十二消息卦即復、臨、泰、大壯、央、乾、姤、遁、否、觀、剝、坤。前六卦陽逐步增多,後六卦陰逐步增多。一年十二個月中,以十一月配復卦,一陽始生;過三十日增加一陽爻,進為臨卦;再過三十日又增加一陽爻,進為泰卦,所謂「孟春正月,三陽開泰」即是此意。余者類推。冬至一陽來複,表一年中陰陽消長節律,從本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陽漸長,陰漸消。十一月為復(一陽五陰),十二月為臨(二陽四陰》,一月為泰(三陽三陰)……四月為乾(六陽)。此即「三旬增一陽爻」之謂。不論年還是月、日都有陰陽之往返,因此都可用十二消息卦來說明。這就是說,十二消息卦不僅可與年相配,還可與月和日相配。就月而論,三十日配十二卦,兩日半一卦。一月之中,陰陽變化,由朔之復(一陽),望之乾(三陽)到姤(一陰)的出現,周而復始。朔望之潮汐可證。就日而論,十二時辰配十二卦,每兩小時配一卦。一日之間陰陽變化節律,陽生於復,在中宵(子時),陰起於姤,在中午(午時)。故謂煉藥須知昏曉。十二消息卦中,復垢二卦是陰陽轉化的關節點,顯得尤其重要。《悟真篇》與《周易參同契》一樣對這兩個卦給予了特別關注。《悟真篇》借用它們比喻陽火陰符之抽添。掌握年、月、日的陰陽變化節律,按月求葯,按日行功,則火候准而丹可成。每日晨昏兩卦,築基、火候、溫養皆可運用。陽生則進火,陰生則退符。當否則與陰俱閉,當泰則與陽俱開。只依此兩卦,無須逐日另求卦象。所以七絕之三十六說:「否泰才交萬物盈,屯蒙二卦秉生成。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漫役情。"七絕之二十一說:「赤龍黑虎各西東,四象交加戊己中。復垢自茲能運用,金丹誰道不成功。」龍虎交合,鉛汞眷戀,水、火、木、金四象,全賴中央戊己之土從中媒合。溫養、抽添也依復垢行事。戊己土又稱黃婆或青娥,實指意念,在煉丹過程中起著特殊的調和作用。七絕之二十說:「華岳山頭雄虎嘯,扶桑海底牝龍吟。黃婆自解相媒合,譴作夫妻共一心。」總之,掌握內丹修鍊火候就是遵循天地卦象所展示的陰陽規律。
《悟真篇》通過易學卦象來說明火候,但並非要人們泥於卦象。它說:「卦中設象本儀形,得象忘言意自明。後世迷徒惟泥象,卻行卦炁望飛升。」易學中的卦象本是物象的模擬,目的是通過卦象掌握物象背後的內在意旨,如果僅僅停留在卦象以及闡釋卦象的那些文辭上,就不能真正明了作為認識目標的意義。內丹修鍊同樣如此。內丹學藉助卦象來表達其奧義,如果捨本逐末而停留於卦象,那就無法窺見其堂奧。因此,《悟真篇》告訴人們要「得象忘言」。這種思想顯然得之於王弼一派的《周易》義理之學。
火候中除了進陽火退陰符外,還有「沐浴」需要注意。「沐浴」表示停爐。此時需要洗心滌慮,歸於大定,但任真火薰蒸。七絕之三十四說:「兔雞之月及其時,刑德臨門葯象之。到此金丹宜沐浴,若還加火必傾危。」卯酉兩月,晝夜平分,刑德並行。當其卯酉二時,恐木盛火旺而傷金,或金氣太盛而傷木,故須停爐(沐浴),即不進火,亦不退符。暫停以意引氣,任陰陽二氣自然交合。
四 結語
張伯端通過《周易》卦象直觀地解說丹道,富有特色。金丹理論從《周易參同契》以來,使用了龍虎、鋁汞等諸多隱語,火符、抽添之說也極為玄妙,所以顯得很抽象。內丹修鍊涉及個人內在的心理感受,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來本來就有困難。於是,古代學者們不得已而借用《周易》卦象來闡述其玄虛之妙道,讓人易於心領神會。金丹理論中所用的易學卦象,往往已脫離《周易》中本原的卦象內涵,而賦予了新義。《悟真篇》所借用的易卦,如乾坤、坎離、震兌、否泰、屯蒙、復垢等都有《周易》中所沒有的特殊內涵。這是道教易學的重要特徵。正如馮友蘭先生寫給1984年周易學術討論會的賀詞中所說:「周易哲學可以稱為宇宙代數學。代數學是算學中的一個部門,但是其中沒有數目字,它只是一些公式,這些公式用一些符號表示出來。對於數目字來說,這些公式只是一些空套子。正是因為它們是空套子,所以任何數目字都可以套進去。我說周易可稱為宇宙代數學,就是這個意思。周易本身並不講具體的天地萬物,而只講一些空套子,但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套進去,這就叫『神無方而易無體』。」[[15]]事實上,《周易》卦象在天文曆法、中醫藥學、太極拳等領域中的運用,都有很大區別。即使是在同屬道教的外丹與內丹理論中,也有差別。研究時應該細心地分析其間的同中之異,異中之同,才不致於以象害義。卦象只是丹家論述抽象原理時借用的符號而已,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以象限意而遠離丹道實質。《悟真篇》通過易卦闡述丹道,為易學思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啟迪。
【注釋】
[[1]]柳存仁主張張伯端生於公元1076年左右,卒於公元1155年,見《和風堂文集·張伯端與悟真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如張廣保認為:「《青華秘文》一書見於今本《正統道藏》,然《道藏》題張紫陽撰,而此書與《悟真篇》的內丹宗旨大相徑庭,斷非出於張伯端之手。」(《唐宋內丹道教》,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版)但我們認為支持這類偽托觀點的證據並不充分。
[[3]]詹石窗、邊鎮標:《易學與道教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4]]郭建洲:《試論張伯端道教思想的易學淵源》,《周易研究》,2005年第1期。
[[5]]《修真十書》卷26《悟真篇》。此外,《上陽子金丹大要》卷8轉引。
[[6]]指卯酉界隔南北。子為北,午為南,卯為東,酉為西。子時右轉以酉為主,卯為客;午時東旋,則以卯為主,酉為客。
[[7]]黃宗羲《圖書辨惑》所附黃宗炎《易學辨惑·太極圖說辨》。又:《四庫全書》第40冊第751頁。
[[8]]劉大鈞《周易折中(校點整理)》,巴蜀書社,l998。
[[9]]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一卷),齊魯書社,1994。
[[10]]《道藏要籍選刊》第3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周易參同契古注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金丹四百字·序》,《修真十書·親著指玄篇》,《道藏》第4冊,第620頁。這段話來自於陳摶。俞琰在《周易參同契發揮》中引陳摶的話說:「眼含其光,耳凝其韻,鼻調其息,舌緘其氣,疊足端坐,潛神內守,不可一毫外用其心也。蓋眼既不視,魂自歸肝;耳既不聽,精自歸腎;舌既不味,神自歸心;鼻既不香,魄自歸肺;四肢既不動,意自歸脾。然後魂在肝而不從眼漏,魄在肺而不從鼻漏,神在心而不從口舌漏,精在腎而不從耳漏,意在脾而不從四肢孔竅漏。五者皆不漏矣。則精、神、魂、魄、意相與混融,化為一氣而聚于丹田也。」
[[13]]王沐:《悟真篇丹法要旨》(上),《道協會刊》第9期.
[[14]]《道藏》第4冊,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8。
[[15]]唐明邦編:《周易縱橫錄》,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推薦閱讀:
※丹道要旨(3)
※文始道法入門004
※鑫子的【丹道理論】
※文始門講《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
TAG: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