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佛教的漢語詞語

佛教自傳入中國,佛教詞語對漢語辭彙的發展演變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不單增添了漢語辭彙的表現力和生動性,而且使漢語更加豐富多彩和韻味芳馨。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入滲透過程中,佛教以佛經翻譯為主要途徑對漢語體系進行延伸充實和豐富,同時也促進了漢語音韻學的發展,推動了漢語句法的靈活性,還為中國的翻譯方法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佛教用語與漢語辭彙的有機結合,產生了眾多新辭彙。據統計,近人丁福保所編《佛學大辭典》收有佛教語詞近三萬條。這些漢晉時期至唐朝八百年間諸位大師所創造的,加入我國辭彙系統從而變為新成分的佛教詞語極大地豐富了漢語辭彙,從而奠定了其在漢語辭彙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佛教的傳入對漢語基本詞和根詞的擴增

在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中,某些佛教詞語逐漸融入漢語基本詞的大家族,為漢語增加了不少新的構詞成分。

(一)音譯詞

梵語辭彙被借用時,往往是讀音的借用,或譯出其中一個音節。例如:

「佛」梵文為Buddha,是這一批外來語中影響最深遠、最廣泛的一個,佛教甚至成了一種後起的傳統文化的象徵。因此,與佛有關的詞語大量出現。最初被譯為「浮屠」(《漢明帝永平八年詔書》),南北朝時又寫成「佛圖」(《世說新語?言論篇》),也作「佛陀」「佛馱」,後來簡稱「佛」。佛又可作根詞用,構成大批的新詞。據統計,《佛學大辭典》中由「佛」組成的詞語有152個。

「南無」nāmó,梵語namas,巴利語namo。又作南牟、那謨、南謨等,意譯作敬禮、皈依。原為「禮拜」之意,但多使用於禮敬之對象,表歸依信順,含救我、度我之意。南無一詞常與佛菩薩的名號連用,以顯示信徒的恭敬之心。

「般若」bōrě,梵語prajn~a^。又作波若、般羅若,意為智慧。般若是佛教六度(即六波羅蜜)之一,被認為是通往覺悟的重要法門,般若經典在佛經中數量龐大,著名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都屬於般若經典。

「伽藍」梵語sam!gha^ra^ma之略譯,全譯為僧伽藍摩,又作僧伽藍。意為僧園、僧院。佛教用伽藍指代寺廟。很多寺廟還建有伽藍殿供奉伽藍神,即保護寺廟的神靈,中國的伽藍殿一般供奉關公,是佛教在中國本土化的產物。

「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意譯作無量壽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在極樂凈土實踐教化、接引眾生的偉大悲願。

「菩薩」省略自「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意思為「覺有情」,指未曾成佛,但已解脫煩惱的智者,亦泛指一切修習大乘佛教之人。漢語中本沒有「薩」字,是新造的字。

「魔」是梵文音譯的略稱,全名是「魔羅「意譯為障礙、擾亂、破壞。魔,音譯初作「磨」。「魔」的原義是指一種使人迷惑煩惱,不易擺脫的妨礙修行的東西。這一類音譯詞還有「塔」「袈裟」「和尚」「菩提」「彌勒」「阿修羅」等。

(二)意譯詞

意譯詞是根據外來概念的意義,利用漢語的構詞材料,並按照漢語的構詞方式創造的新詞。這類詞在吸收印度佛教語言形成的詞中佔了絕大多數。例如:

「方便」猶言善巧、權宜,是利益他人、化度眾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演說」《法華經》言: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妙法。後來稱提供機會便利。

「煩惱」本意指人在修行佛教時,身心受到擾亂,因而產生迷惑,苦惱的精神狀態,後世指與佛教中寧靜所對立的境界。《楞嚴經》云:謂雖自在隨其所欲,無澀無難,然唯修得世間定故,未能永害煩惱隨眠,諸心心法,未名為定。

「習氣」謂煩惱的殘餘成分、有煩惱之餘氣,現煩惱相,名為「習氣」。後指不良的習慣或作風。

「導師」一詞源於《法華經》: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慾過此難。

「尊重」《無量壽經》云:尊重奉事諸佛,為世明燈,最勝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

「勝利」《藥師經》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

「利益」《華嚴經》云: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圓寂」即往生,用於僧尼寂亡,最早指釋迦牟尼過世。

這類詞還有「心」「空」「色」「因緣」「志願」「如來」「法寶」「妄想」「無邊」「無量」等等。

(三)半音半意譯詞

這種詞我們也稱為梵漢合成詞,它由兩部分組成:一半音譯,一半意譯。這種詞反映了漢語在吸收外來語中「半音半意」的造詞方法。例如:

「魔鬼」梵語為Mara,初時被譯為「磨羅」,簡稱為「磨」,後來改從石為從鬼,即為「魔」,並與中國原有的詞「鬼」連用,於是就有了「魔鬼」一詞。

「懺悔」對自已的過錯或罪惡進行反省並決心改正,謂之懺悔。這是一個梵漢並舉的詞。懺,是梵語Ksama(懺摩)的省音,意為悔過。懺悔原為僧團每半個月舉行一次的誦戒儀式。在儀式上,讓犯戒者披露自已的過失。

這類詞還有「佛家」「念佛」「歡喜佛」「禪師」「曇花」「佛典」「寺院」「僧伽」「尼姑」等。

二、佛教的傳入對漢語常用語領域的擴張

佛教的傳入對漢語常用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佛教詞語在漢語的各個領域內幾乎都有,常見於哲學、文學、民俗以及日常生活中。

(一)哲學辭彙

佛教是世界上最富有哲學思辨特點的宗教,許多佛家名相自然就是哲學名詞。現代哲學深受佛教的影響。

「平等」梵語sama,即均平齊等,無高下、淺深之差別。它指一切現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識性、心真如性等上沒有差別,稱為平等。現代哲學用「平等」表示人與人之間在政治、經濟上處於同等的社會地位,享有相同的權利。

「世界」佛教用語。即宇宙,「世」即時間,「界」即空間。《楞嚴經》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過去、現在、未來稱「世」,上下八方稱「界」。中國本無明確的時空觀念,「天下」亦僅指古人可以到達的地方而止,直至佛教傳入中國才有比較抽象的宇宙觀。

「唯心」《華嚴經》:「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大乘入楞伽經》卷上:「因有故成無,因無故成有。微塵分析事,不起色分別。唯心所安立,惡見者不信。」佛教主張諸法均由心起,有「三界唯心」之說。唯心主義是中國古代哲學中早有的思想,「唯心」一詞卻源自佛教,用在哲學上指思想、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實際」佛教語,指「真如」、「法性」境界。猶言實相。《大乘義章》卷一:「實際者,理體不虛,目之為實,實之畔之,故稱為際。」現在把客觀存在的現實叫做實際。

此外「理論」「自由」「悲觀」「自覺」「因果」「相對」「絕對」「意識」等都是哲學辭彙中的重要成員,表示一些基本命題,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文學辭彙

佛教不僅為中國文學帶來了新的文體和新的意境,也為中國文學輸入了大量的辭彙。首先,因佛典的翻譯和流傳,佛教典籍中不少優美的典故和具有藝術美的新詞語,被引進我國六朝尤其是唐以後的文學作品中,大大地豐富了我國文學語言的寶庫。如白居易《和夢遊春》詩:「愁恨僧祇長,歡榮剎那促。」

不少佛教詞語甚至還成為文學理論術語。例如:「造境」,佛教認為萬法皆由心所生,而心識有創造功能。文學家將其引申指心識有創造詩境的功能。唐朝呂溫《呂衡州集》卷三有言:「研情比象,造境皆會。」

(三)民俗與日常用語

佛教傳入我國以來,許多在佛經里表達佛家禮儀節日的詞,自然而然地走進民間,並在相關聯的意義上又派生出新詞。例如:

圍繞因果輪迴鬼妖地獄、喪葬禮俗的詞:陰司、閻王、超度、火葬、火化等;

圍繞燒香拜佛、吃素食齋、問詢施禮等禮俗的詞語:拜佛、誦經、法會、還願等;

圍繞僧人云遊行乞、積聚功德等生活禮俗的詞語:化齋、施食、行善、濟人等。日常用語中,時時有「佛語」出現,其中最多的是時間詞。例如:

「剎那」「時之極微」者的一組時間詞在佛經中都有定量。出處:《僧祗律》:「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間,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還有現在、過去、未來這些時間詞語,早就被漢語吸收,成為漢語時間詞的「骨幹」。

「單位」指禪林僧堂中,僧人坐禪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貼有各人名字,故稱單位。如《敕修百丈清規·日用軌範》謂:「昏鐘鳴須先歸單位坐禪。」此詞以後用於計算事物數量的標準。如米為計量長度的單位,時為計算時間的單位,克為計算重量的單位等。機關、團體或其所屬的某一部門稱為工作單位。

三、佛教的傳入對漢語熟語的補充

(一)成語

「七手八腳」謂人多而手忙腳亂。出於《續燈錄》卷三二:「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

「八字沒見一撇」源於禪宗。《續燈錄》卷二九:「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後作「八字沒見一撇」,意為不露端倪。

「天花亂墜」傳說佛說法時,諸天感動,撒下香花。如《心地觀經.序分》云:「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後多形容講經說法,有聲有色,極其動聽。亦指言談虛妄,不切實際,或用甜言密語騙人。

「火燒眉毛」源於《五燈會元》卷十六:僧問:「如何是急切一句?」蔣山法泉禪師答:「火燒眉毛。」形容情勢緊迫,必須立即設法去解決眼前的困境。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謂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於眾生之心,謂之以心傳心,以心印心。意在開示迷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金石萃編.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後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

「心猿意馬」心神散亂,把握不定,俗謂之「心猿意馬」。《大日經.住心品》分析六十種心相,其中之一為「猿猴心」,謂躁動散亂之心如猿猴攀緣不定,不能專註於一處。「意」則猶如奔馬,追逐外物,故稱「意馬」。佛家把「心猿意馬」視為入定修道的障礙。

「少見多怪」見識不廣的人見到新鮮的事物,就以為怪誕,不可信,俗語謂之「少見多怪」。源於中國第一篇佛學論文,漢末牟融的《牟子理惑論》。當時佛教傳入未久,有人問:說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恐怕只是說得好聽,未必是事實吧?牟子用了一句俗諺回答:「少所見,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意思是說,少見多怪的人第一次看見駱駝,就說是背腫的馬。

「水到渠成」比喻條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成功。《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載,僧問仰州南塔光涌禪師:「文殊是七佛師,文殊有師否?」師曰:「遇緣即有」。又問「如何是文殊師?」師豎拂子示之。又問:「如何是妙用一句?」師曰:「水到渠成。」

「水乳交融」佛教常以水乳來比喻事物結合之緊密或難於分辨。《最勝王經》六:「上下和穆,猶如乳水。」《五燈會元》卷九:「師呵呵大笑:『如水乳合。』」同書卷十七:「玄黃不辨,水乳不分。」後常用來比喻結合緊密無間,關係十分融洽。

「電光石火」「電光」是閃電之光,「石火」是擊石所迸發的火星。俗用「電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縱即逝、轉頭成空。在佛經上,「電光」常用作比喻世間事物生滅變幻,無常迅速,「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與電光。」較早見於唐代敦煌變文,如《無常經講經文》說:「人生一世,如石火電光,豈能久住。」「葉落歸根」此語出自《壇經》,惠能大師將入涅磐時,曾對他的門人說他想回歸新洲老家。說:「諸佛出現,猶示涅磐,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六祖又對門人說:「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後來把「葉落歸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

「四大皆空」佛教把一切色法歸納為地水火風,謂之「四大」。後稱看破紅塵,身無牽掛的超脫態度為「四大皆空」。

「頭頭是道」原是禪語,指開悟之後,一言一語、一舉一動無不暗合道妙。後指說話、辦事很有條理。所謂「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續傳燈錄慧力洞源禪師》)。

「對牛彈琴」譏笑講話不看對象或對不明事理的人講道理,白費唇舌。這句俗語出於中國第一篇佛教論文,即漢代的《牟子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禪宗亦用此語,如《續燈錄汝能禪師》:「對牛彈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禪師說法不對根機,達不到效果。

「有口皆碑」形容對突出的好人好事,引起人們普遍讚美;眾人的口,便成了座座無形的豐碑。《五燈會元》卷十七「(師一日)上堂良久云:『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這裡是指所有的人都講說他的功德。

「如入寶山空手回」比喻在良好的機遇、條件下卻一無所獲。語本《心地觀經離世間品》:「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無信手者,雖遇三寶,無所得故。」此中「寶山」,比喻佛法寶藏;「信手」,比喻對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寶而回,同樣,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諦。

「自欺欺人」是用自已都未能置信的話或手法來欺騙別人。《法苑珠林》卷七五引《佛說須賴經》云:「佛言:夫妄言者,為自欺身,亦欺他人妄言者,亡失一切諸善根本,於已愚冥,迷失善路。妄言者,一切惡本。斷絕善行閑居之本。」此以犯「妄語戒」者為「自欺欺人」。後沿用為成語。

「衣缽相傳」「衣」指「三衣」,即僧尼不同場合所穿用的三種法衣。「缽」即僧尼所用的食器,由梵名缽多羅而來。「衣缽」代表僧人隨身所有之物。佛教禪宗師徒間傳法,常以衣缽為信,稱為衣缽相傳。也比喻前人的學術思想或藝術手法對後人的影響。

「拋磚引玉」《五燈會元·趙州東院從諗禪師》:「大眾晚參,師云:『今夜答話玄也,有解問者出來。』時有一僧便出,禮拜,諗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墼子。』」意謂原來自已拋出一塊磚是想引出一塊玉,卻不料引出一塊磚坯。後世將此為謙詞,比作用粗淺的看法,引出成熟高明的意見。

「作繭自縛」此句表達了佛教的「自因自果」的觀點,出自《楞伽經》: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後俗語中用作繭自縛比喻自已做事不慎而使自已陷於困境。

「空中樓閣」出於《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層!」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佛教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虛幻的東西或空想。

「皆大歡喜」原為佛經結束語中的習慣用語。如《維摩詰經.囑累品》「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謂參加法會的大眾聽佛講經說法後,都感到身心愉悅,無比欣喜。後泛指大家都很高興。

「順水推舟」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應某種形勢而說話、辦事。原為禪語,見《續燈錄》卷七「到這裡喚著順水放船」「順水推舟」在禪宗那裡比喻隨順眾生的機緣,開示說法。

「看風使帆」原為禪語,意為隨緣,對機。語本《五燈會元》卷十六「看風使帆,正是隨波逐浪。截斷眾流,未免依前滲漏。」「看風使帆」是解釋「隨波逐浪句」的。後變為「占風使帆」比喻順著勢頭行事,多含貶義。

「借花獻佛」佛說法時,諸天散花。「借花獻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願以五百錢購取五支蓮花。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願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願」。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台;後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後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別人之物去做人情。「森羅萬象」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聚沙成塔」把細沙聚成寶塔,也作「積沙成塔」。語出佛典。《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於小孩子做遊戲,也能聚沙為佛塔。象這樣的各種與佛結下善緣的人都已註定將成就佛果。後比喻積少成多,常與「積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積腋成裘的道理,注意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滴油。

「鏡花水月」亦作「水月鏡花」。《大日經》等佛經載有十喻:幻、陽炎、夢、影(謂鏡中之形像)、乾達婆城(海市蜃樓)、響、水月(水中所現之月影)、浮浪、虛空花(病眼昏花,於空中所見的種種花狀幻象)、旋火輪。密宗以此十喻觀想此世界虛幻不實,而離貪染執著。故此中鏡乃指鏡像,花指虛空花。《景德傳燈錄》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後來人們多解作鏡中花,水中月,用來比喻詩文中空靈的境界。

「鸚鵡學舌」《景德傳燈錄.葯山惟儼和尚》「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喚作一字法門,不知是否?』師曰:『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由無智慧故。』」禪宗強調直指人心的「頓悟」,反對在語言文字上拾人余唾。「鸚鵡學舌」,即使學得維妙維肖,也無補於事。後因以「鸚鵡學舌」比喻人云亦云,沒有自已的見解。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佛教告誡修行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裡「道」指「道行」,即修行的功夫;「魔」指「魔障」,即魔羅所設置的障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思是:修行的功夫每增高一尺,魔羅所設置的障礙就會增高一丈。佛教有「十種魔障」乃至「四十五種魔障」之說。修行者幾乎時時、處處都有可能遇到魔羅所設置的障礙,必須提高警惕。

佛教是許多成語或典故的來源。例如「唯我獨尊」「六根清凈」「盲人摸象」「不可思議」「不二法門」「廣結善緣」等成語均出自佛教。

(二)俗語和諺語

俗語和諺語是活躍在人們口頭上的定型語句,其中也有不少詞條都來源於佛教。例如:

1.俗語

俗語,即指流行於民間的通俗語言,如「祝願」「報應」「圓滿」「恩愛」等等這些詞的源頭皆是出自佛教經典。

當我們上門求人辦事的時候,會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是典型的佛教成語,三寶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時,才會想起到寺院尋求幫助,後來比喻登門求人辦事。

我們替人求情時,會說:不看僧面看佛面。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語。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對象,二者的階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標,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眾,所以漢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說法,用來比喻即便不顧某個人的情面,但也要照顧他的主人或長輩、親友的情面。

「口頭禪」禪宗的末流,好取現成的經語、公案、掛在口頭上,作為談助,被斥為「口頭禪」。「口頭禪」完全違背了禪宗「頓悟見性」的宗旨。後來,把口頭上經常說的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稱為「口頭禪」。

「前因後果」有因則必有果,有果則必有因,這是佛教講的因果關係。《涅槃經·陳如品》說:「善惡之報,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這就是說善因必有善果,惡因必有惡報。後來以「前因後果」指事情的整個過程。

「現身說法」出自《楞嚴經》:「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佛菩薩出於大悲心,不住於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後來,人們用自已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

還有「閻王催命不催食」「和尚無兒孝子多」「遠來的和尚好念經」「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等等。

2.諺語

有源於佛教故事的,例如「生公說話,頑石點頭」。「生公」指晉初高僧竺道生,他是鳩摩羅什的高徒,悟性非凡。傳說他曾聚石為徒,講《涅槃經》,說到斷絕善根的人也有佛性時,群石為之點頭。比喻說理透徹,使悟性全無的人也信服。

有反映佛教思想的,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指修行圓滿的人。放下手中的屠刀,馬上就能成佛。這是勸人改過向善的佛教語。後來比喻壞人停止作惡,也會變成好人。

這樣的諺語還有很多,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忍辱精進,禪定修行」等。

(三)歇後語

歇後語是漢語中獨有的一種別具特色的語言形式,具有生動、形象、活潑、饒有趣味的特點,與佛教也有密切關係。例如:

「菩薩拜觀音,求人不如求已」宋代詩人蘇東坡曾與方外交佛印禪師同游杭州寺院。東坡見大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手持數珠,東坡覺得奇怪,便問道:「彼自是觀音,自誦其號,未審何謂?」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已。」見宋·蘇軾《問答錄》。本來,觀世音菩薩是人們求拜的對象。佛印就「自誦其號」而借題發揮,答了一句頗含機鋒的話:「求人不如求已」謂求別人幫忙還不如靠自已努力。

「閻王貼告示,鬼話連篇」。閻王是管地獄的神,是小鬼的上司,所以閻王貼告示是讓小鬼們看的,告示的內容便是鬼話。比喻說一些不真實的話,騙人的謊言。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古時人的身高為八尺左右,舉起手來也不過是一丈,而和尚的身高是一丈二尺,所以說是摸不到他的頭腦的。比喻弄不明情況,搞不清底細。

此類歇後語還有「和尚打傘,無發(法)無天」「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屠夫念經,假慈悲」等。

四、佛教的傳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文章還是語言中,佛教詞語使用已經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會覺察到而已。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認為這是人生所必須經歷的四種痛苦,也稱四相。《法華經》言: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經》言:世間之人,亦復如是。為生老病死之所侵惱,欲求長生不死之處。現今,生老病死指生育、養老、醫療、殯葬等大事。

「痴心妄想」來源於佛教,痴是佛教所說的三毒之一,三毒指貪、嗔、痴。痴又作無明講,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佛教認為,正因為有痴心、妄心、貪心,所以眾生才會有痛苦產生。現形容一個人不切實際的想法。

「醍醐灌頂」出自佛教。「醍醐」是從牛乳中提煉的精華,比喻佛法的最高境界。「灌頂」是佛教密宗的一種形式,《大日經疏》言:以甘露法水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現比喻恍然大悟,茅塞頓開之愉悅。

「不離不即」出自《圓覺經》,「不離不即,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是佛。」真相與妄相有區別,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顯現,即不離。後指若合若離,即不接近也不疏遠,也做若即若離。

「當頭棒喝」源於禪宗的一種修行方法。禪門認為佛法不可思議,開口即錯,用心即乖。為了打破學人的迷執,不少禪師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馳」,作為一種特有的施教方式,以促人領悟佛理。後以「當頭捧喝」、「當頭一棒」泛指警覺迷誤。

「味同嚼臘」《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臘。」謂修行人清心寡欲,淡於世味。後世以此比喻寡淡無味,了無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後,味同嚼蠟。」

「水漲船高」水位升高,船也隨著上浮。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藉的基礎的增長而提高。此語出於宋.圓悟《碧岩錄》第二九則:「水長船高,泥多佛大。」是引用繼徹禪師的話。原意為修福、修慧的功力越深厚,則悟境越高,成就越大。

「一絲不掛」原是佛教用來形容沒有一絲牽掛,心地清凈無染著。現形容人赤身裸體。

「一塵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掘除慾念,保持心地純凈。現形容環境的清潔,或比喻人品的純潔。

「飛蛾投火」多作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單刀直入」佛教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現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夢幻泡影」源於《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教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夢境、幻覺,和水泡和影子一樣空無,轉瞬即逝。現用來比喻不實在、不存在的東西和不能實現的妄想。

「降龍卧虎」源於佛教故事。一些高僧有神通,能用法力制服老虎。現形容力量強大,能夠戰勝一切困難。

「萬劫不復」佛經中常常用「劫」來計算世間。有大劫、中劫、小劫。現指永遠不可能恢復。

「一廂情願」亦作一相情願,源自佛教《百喻經》。說的是一個愚人愛上了公主,害了單相思的故事。後被廣泛運用,多泛指單方面的願望和計劃。

「十八層地獄」是地獄名稱。「地獄」這一概念是漢末傳入中國的。那時,譯出專講「地獄」的經典多達十幾種。在梵語中,「地獄」有「苦具」、「不自在」等意義。「地獄」在「六道輪迴」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層地獄」又是民間熟悉的「重獄」。現比喻悲慘的報應。

「三頭六臂」佛經上所說的天神和阿修羅(意譯非天,貌丑好鬥,有福無德)往往有種種異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騎白牛」(見《大智度論》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頭六臂擎天地」(《景德傳燈錄》卷十三)。阿修羅的形象是:「體貌粗鄙,每懷嗔毒,稄層可畏,擁聳驚人,並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雲」。現比喻人神通廣大,本領出眾。

「鐵樹開花」典出《五燈會元·或庵師體禪師》:「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逮夜書偈,辭眾曰:鐵樹開花,雄雞生卵;七十二年,搖籃繩斷。擲筆示寂。」現今比喻事情罕見或極難辦成。

「女大十八變」亦出自《景德傳燈錄·幽州譚空和尚》:「有尼欲開堂說法,師曰:尼女家不用開堂。尼曰:龍女八歲成佛,又作么生?師曰: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現泛指女性從小到大容貌、性情等變化很大。

「只重衣衫不重人」出自《五燈會元·黃龍心禪師法嗣》:「師曰:五陵公子爭誇富,百衲高僧不厭貧。近來世俗多顛倒,只重衣衫不重人。」現形容眼光勢利者只重外表,不看人品。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出自《五燈會元·天衣懷禪師法嗣》:「曰:中下之流如何領會?師曰:伏屍萬里。曰:早知今日,悔不慎當初。」謂今天看到不良後果,追悔往昔的失誤,有悔恨已晚之意。

「隨心所欲」出自《無量壽經》: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

其他如:水到渠成、拖泥帶水、將錯就錯、半斤八兩、千奇百怪、感天動地、雪上加霜、劍樹刀山、灰頭土臉、斬釘截鐵、眾口難調、安身立命、去偽存真、人間地獄、芸芸眾生、想入非非、在劫難逃、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執迷不悟、恍然大悟、水中撈月、走火入大開方便之門、解鈴還需系鈴人等等。

此外,有不少詞語雖然源於佛教經典,其來源卻鮮為人知。比如:讚歎、究竟、浮屠、緣分、隨緣、有緣、妄想、障礙、如實、真諦、迷信、無常、凈土、慈悲、見地、如是、上乘、化身等語詞在佛經中頻頻出現,都是佛法觀念日漸世俗化而廣泛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已成為漢語中通用的辭彙,數量之多,難以盡述。原中國佛教學會會長趙朴初先生說:「如果徹底掘棄佛教文化,恐怕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雖然我們可能不懂佛法,但確實已經潛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下面這些詞語就是其中的典型:

帶佛字的: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無佛處稱尊、生佛萬家、求佛求一尊、佛面上刮金、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佛眼相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拜佛修齋、既來佛會下都是有緣人、既到靈山豈可不朝我佛、揀佛燒香、裝一佛像一佛、跳不出如來佛的掌心、泥多佛大。

數字有關:十八羅漢、十方世界、十字街頭、十惡不赦、不二法門、三世有緣、三生有幸、三心二意、三災八難、四大金剛、六根清凈、六道輪迴、七手八腳、七顛八倒、大千世界、千差萬別、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動物有關:獅子吼、心猿意馬、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飛蛾投火、見兔放鷹、牛頭不對馬面、牛頭馬面、牛鬼蛇神、龜毛兔角、單槍匹馬、虎頭蛇尾、掛羊頭賣狗肉、香象渡河、羚羊掛角、騎牛覓牛騎驢覓驢、泥牛入海。

學佛有關:身心、公案、開悟、化緣、舍利、大和尚、大徹大悟、大慈大悲、丈六金身、廣結善緣、無遮大會、不可思議、天龍八部、功德無量、打成一片。

帶花字的:雨花台、口吐蓮花、天女散花、開花結果、心花怒放、花花世界、步步生蓮花、香花供養、鐵樹開花、曇花一現。帶一字的:一刀兩斷、一門深入、一心不亂、一塵不染、一報還一報、一絲不掛、一知半解、一廂情願、一棍子打死、一瓣心香、茶禪一味、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一心一意、一念之間、一念之差。在長期的語言演變中,相當多的佛教成語在意義上已經發生了變化,但究其語源,仍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印記,在漢語成語的百花園中,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推薦閱讀:

《楞嚴經之五十陰魔》色陰魔之五:空成寶色
大乘無量壽經  (第十四集)  1998/6/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14
佛教中運用蓮花的象徵意義
北京皇家樓閣內頂繪飾有何講究?

TAG:漢語 | 佛教 | 詞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