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最美的傳承

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台階。

——習近平

什麼是家風?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氣、生活作風。家風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家風,一般指由父母或祖輩提倡並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以此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風尚和作風。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有強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家風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約束其成員,又能促使家庭成員在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氛圍中不斷發展。

古代名人家訓

家風仍是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是社會生活的豐富內化,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小編整理幾則古人樹立家風的名言警句,再添正能量!

周公《誡伯禽書》曰: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 譯為德行廣大者以謙恭的態度自處,便會得到榮耀。土地廣闊富饒,用節儉的方式生活,便會永遠平安。

諸葛亮《誡子書》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譯為依靠內心安靜的精神力來修養身心,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

《顏氏家訓》云: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譯為學習技能比積累財物更重要。

別徒留「家風不再的感慨」

自古中國人重視家風,有關家訓和家風的內容,見於各種著作之中。有些人認為家風是文人的倡導,是大戶人家的事情。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每個人自我操守的堅持,實際上都是對家風的傳承。近些年,有關「富二代」、「官二代」的話題屢見不鮮,很多社會問題的癥結都可以歸結於家風的缺失。重塑家風,無關貧富,無關文化,只關德行。家風在潛移默化之中發揮作用,是一個家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家風是最大的家庭資產

當代很多家長常說留了多少家產給孩子,這全然是物質上的「授之以魚」。在中國人的概念里,最大的家庭資產就是家教和門風。中國是一個家邦社會,中國的風俗里就有它的倫理規矩,過去說張家村、李家店、趙家祠堂等,一個村的人都是同姓,他們的孩子做錯了事,去跪祖宗祠堂,覺得沒有臉面見祖先。很多祠堂里是有家訓的,即使是寒門,也說自己是有門風的。家風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如春雨,潤物細無聲。

家風是傳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今天已經不同於古代社會,我們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大家族」,三口之家、甚至兩口之家已經成為最基本的社會單元。此時重提家風,已經不再需要著力批判封建家族制度對人性的戕害,更應當看到,家風對於人的人格養成、培養榮譽感和責任感的積極意義。我們流淌著祖先的血液,承載著祖先的基因,享有著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德、行,我們是否可以重現並延續下去?或許這才是重提家風時,每個人應當有的捫心一問。


推薦閱讀:

宗薩仁波切《八萬四千問》:上師和傳承
張澤華傳承盲派的星、宮、神
念佛需有傳承
施食法傳承及現狀
師兄專欄 ▍準提法門之生命科學修證觀及其傳承「台灣準提法會小參報告」

TAG:傳承 | 最美 | 美的 | 家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