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董仲舒的思想主張介紹
董仲舒 董仲舒恰逢其時地給漢武帝締造的大漢帝國的盛世,注入了精神文化的脊樑。「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力,似乎超越時空,超越階級局限和階級意識,形成了中華民族穿透歷史的巨大凝聚力和永不枯竭的精神財富。 漢承秦制,自漢高祖劉邦,經惠、文、景三帝到漢武帝,都認為秦代的郡縣制對加強大一統的皇權有利,但為什麼秦王朝會如此短命崩潰呢?秦制還存在哪些方面 的缺陷呢?劉邦及其子孫自然要總結秦亡的慘痛教訓。漢文帝時代的大臣、政論家賈誼寫的《過秦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籠的。賈誼在《過秦論》里說:秦皇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後斬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萬之 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粹,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然而,「戍 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化為焦土」,秦始皇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賈誼最後反問:「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焚書坑儒,想採用暴力手段統一思 想、消滅思想的辦法鞏固封建專制統治,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秦二世的滅國,證明此路不通。 賈誼得出的結論是:「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有時,故曠日持久而社稷安矣。」 賈誼道出了一條真理:用殺戮對付思想不行,思想只能用新的思想解決。他的「觀之上古」,與孔子的「克己復禮」,恢復周代的禮制與仁政有異曲同工之妙。但 是文、景二帝時代,朝廷占統治地位的還是黃老之術,即算是申、韓的法家、術學,都還有相當的市場。賈誼20歲就以文才出名,被漢文帝招為博士,一年後晉陞 太中大夫。但他的政治改革主張遭到朝廷守舊勢力的反對與毀謗,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梁懷王太傅。他還是多次上書,《陳政事疏》《論積貯疏》,仍然不為所用。 因政治抱負無從施展,過湘水時曾作《吊屈原賦》,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賈誼33歲憂鬱而死,就像秦始皇並沒能徹底滅絕儒學一樣, 賈誼英年早逝並不影響儒學繼續廣為傳播。早在先秦,儒生到處活動,並且加入到反對秦王朝的農民起義軍當中。陳勝手下的孔鮒,劉邦手下的陸賈就是當時儒生的 代表人物。前面講過,陸賈經常在劉邦面前稱頌和引用儒家經典,陸賈說:「在馬上憑藉武力固然可以奪得天下,但是憑藉武力就能治理好天下嗎?商朝國君成湯、 周朝國君周武王都是用武力奪取天下的,得天下後,他們又順應民心用仁政治理天下,文治武功並用,才是使國家長治久安的良策。假如秦王朝能懂得效仿古代的聖 主,陛下又怎麼能夠奪得天下呢·」劉邦聽了這番話,覺得有道理,便讓陸賈寫成《新語》一書。 此外,當時任博士的叔孫通,通曉儒學,他 也對劉邦說:「儒生雖然不能參與打天下,但是治理天下是絕對用得著的。」漢朝剛建立,劉邦也在尋求鞏固皇權統治的法寶,他讓叔孫通徵集儒生三十人和他的弟 子們,參照周禮,制訂了漢王朝的禮儀制度。有了君臣禮儀,劉邦感到了當皇帝的尊貴。儒學有了新的發展,逐漸適應了統治階級的需要。然而劉邦死得太快,只做 了七年皇帝,探索未能進行下去。漢武帝繼位,一改文、景二代「無為而治」的政策,主動出擊,北逐匈奴,南拓領地,對內削弱諸侯,開疆擴土締造了大一統的盛 世。但是,盛世之下必有後憂,由於大量移民,增加人民的賦稅,致使人民起義不斷發生。此時,作為統治者,迫切感到需要一個新的思想體系,來維護統一的皇 權,加強對人民的防範和控制。在這種情況下,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就完全符合了當時的統治階級的需要,受到了漢武帝的重視和採納。 董仲舒生於公元前197年,卒於前104年,活到93歲,相對於劉邦三代子孫都只活到40多歲,他是很長壽的了。他出生在廣川(今河北棗強東北),經歷 了大漢文、景和漢武帝三代君主。在呂后專權誅殺義帝,分封呂氏王侯,最後周勃、陳平誅呂王,扶劉邦中子劉桓繼位為文帝時,他17歲。董仲舒自小攻讀《春 秋》,是西漢中期儒家春秋公羊學派的大師,著有《春秋繁露》等書,景帝時做過儒學博士。漢武帝即位,時年56歲的董仲舒,學術地位已經確立,名滿學界。漢 武帝舉賢良文學之士,董仲舒以公羊學大師身份應召。從此,他多次給武帝上書、對策。他在《舉賢良對策》疏中,提出了「天下三策」思想,宣揚經過孔子繼承改 造的儒家學說,實際上是夏、商、周三朝鞏固各有幾百年運祚的指導思想;抨擊法家理論是導致秦二世而亡的錯誤主張。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 絕其道,勿使並進。」也就是說為了鞏固王朝的統一,應尊崇儒家學說,把它作為唯一的指導理論,罷黜其他各家異說,以求統一人民思想,維護王朝的皇權統治。 這一建議得到漢武帝的讚賞。 根據董仲舒建議,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設太學,置五經博士。博士以儒家經典「五經」在太學教授弟 子。前124年,漢武帝採納公孫弘的建議,為博士置弟子生員50人,每年考試一次,合格者授予各級官職。並命令各郡國建立學校,講習儒家經典,選拔優秀者 擔任地方各級官吏。學習儒學的人越來越多。秦始皇和李斯也曾打算統一思想以鞏固封建專制統治,但是他們採用的暴力鎮壓的方法,留下了失敗的教訓。董仲舒提 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同樣運用了政權的強制力量得以推行。這項措施當然不像焚書坑儒那樣殘酷,但強行統一思想的做法與目標,與秦 始皇並無二致。所不同的是二者的打擊對象不同,秦始皇打擊的是儒家,漢武帝打擊的卻是儒家之外的諸子百家了。而且採取的是比較溫和的手法,既沒焚燒諸子百 家的著作,也沒消滅百家之人。 這不能不說是漢武帝對大一統中國形成的又一大貢獻。從此,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影響中 國社會達兩千多年。孔子和儒學的地位,隨著歷史朝代的更替,雖有不同程度的尊寵與疏離,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高。孔子被歷代皇帝尊封為至聖先師,儒學繼承者 孟子被尊為亞聖,就連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賢也各有封賞。儒學成了漢文化和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核和精髓,以德育人,以禮待人溶入了民族文化的細胞和百姓日常 生活中。施仁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歷代有作為的君王的衡量尺度。董仲舒恰逢其時地給漢武帝締造的大漢帝國的盛世,注入了精神文化的脊樑。「罷黜百 家,獨尊儒術」的影響力,似乎超越時空,超越階級局限和階級意識,形成了中華民族穿透歷史的巨大的凝聚力。 近代五四運動以來的批孔和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也好,都不能斬斷儒學和新儒學對中國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德治國,建設和諧社會,都離不開兩千多年前孔子在《論語》《春秋》《詩經》《四書》中很多有益的教誨。 《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故漢興於五世間,唯董仲舒名為明於《春秋》,其傳《公羊氏》也。」孔子撰《春秋》,經公羊作注的《公羊春秋》,成為儒家經 典。《公羊傳》的宗旨是「當新王」,自然與「大統一」聯繫在一起。只有統一中央集權制才能叫「大一統」,分封制則「統」不起來。「大一統」為「新王」所締 造,因此要「尊新王」,這裡隱含「郡縣制」與「君權至上」。公羊「郡縣制」與「君權至上」吸收了先秦韓非、李斯等法家的有益成分。 董 仲舒在繼承公羊傳的基礎上,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要用儒家學說實現「大一統」「撥亂反正」。哀公十四年說:「君子曷為《春秋》?撥亂世,反諸 正,莫近《春秋》。」這裡的「亂」,是分封製造成的;「撥亂反正」就是要剷除分封制,實現統一中央集權制的太平盛世。要做到「撥亂反正」,就要「貶天子, 退諸侯,討大夫」,總括為「譏世卿」。這裡所「貶」的天子,是分封制下不能控制政局的天子——即諸侯王;「退諸侯,討大夫」,就是堅決反對「世卿世祿」, 從根本上剷除領主政治,廢除分封制。 董仲舒的社會理想是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和諧安定社會。大一統是他所述《公羊春秋》的根本要義:「春 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義)也。」(《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對《公羊傳》的概括是:「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患之,大夫壅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錶,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又說:「西狩獲麟,受命之符是也。然後托乎 《春秋》正不正之間,而明改制之義。一統乎天子,而加憂於天下之憂也,務除天下之患。」在這裡,孔子明白無誤地提出了君權至上與統一中央集權制。 董仲舒一生的重要著作《春秋繁露》,其宗旨在於闡發公羊春秋的「微言大義」。其精髓就是後來褒貶不一的「三綱五常」學說。「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 綱,夫為妻綱」,近代五四運動反孔,即把矛頭指向「三綱五常」學說。孔子講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還講過「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 之則怨。」《中庸》篇中說過:「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董仲舒的「三綱五常」,把孔子說 過的話和《中庸》里的思想,更向前向深里推進了一步。現在看這三綱學說,當然違背民主、自由和公平、平等的人道主義原則,但在維護封建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 方面,兩千多年來的確發揮過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不能拿今天的眼光求全責備地去挑剔古人。 董仲舒不僅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綱 領,他還在經濟思想上有三個重要論述:義利論、等級經濟關係論、仁政思想。在義利論方面,董仲舒所言的「利」是指一般、普通的物質利益,且有公私之分,並 重義輕利;在等級經濟關係方面,董仲舒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合」不是「爭」,用現代語言,即是「合作共贏」,這實在是有相當的超前意識,並通過 「三綱」的道德標準,來約束人們那些不道德和非法的求利行為;在仁政思想方面,董仲舒主張「不與民爭利」,他系統論述了政府及其官員「與民爭利」的各種表 現和反對「與民爭利」的經濟原因、道德依據,並提出了「行仁政」的具體辦法。看看,兩千多年前的董仲舒,倒像是今天國務院里的高級智囊。我們現在的政府反 對「與民爭利」,講究「讓利於民」,與董老人家的經濟主張竟不謀而合。 董仲舒理論都是圍繞著「大一統」社會理想而展開的,大一統的根本特徵是思想統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在儒家倫理經濟思想史上,孔子第一個談論義利問題,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做出了貴義賤利的結論。孔子的「義利」思想而今在經濟思想史的角度 得到了科學的闡釋和評價。在儒家學者中,董仲舒最為全面和深入地論述過義利問題,他有一句名言,「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董仲舒 傳》),其知名度不亞於他的另一句名言:「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漢書·食貨志上》)。董仲舒的「義利」觀在孔子思想上又進了一步。 與董仲舒同時代的司馬遷也認為人性是好利的。董仲舒說萬民求利「如水之走下」,司馬遷也說人們追求財富「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天下熙熙,皆為利 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二者有一個區別,這就是,司馬遷直接賦予求利行為道德上的合理性,認為是有道德的表現,「人富而仁義附焉」,「君子富,好行 其德」(《史記·貨殖列傳》)。而董仲舒則不是這樣,他認為必須把人們的求利行為置於等級制的規範之中,只有符合等級規範的——即按等級制規定所應有和許 可的求利行為才是道德的,否則就是不道德的。這種不道德的求利行為,必然是對社會和諧秩序的破壞,造成動亂和紛爭。遵守等級之禮的遊戲規則,被他提升到了 「義」的高度,且認為是最大的「義」,「大義不越等,貴賤如其倫,義之正也。」 等級制度是封建社會的根本特徵,董仲舒把「義」與「等 級」聯繫在一起,不足為怪。如果把「等級制」換成今天的「法制」,董仲舒的所有論述也都順理成章了。至少比太史公的「人富而仁義附焉」,「君子富,好行其 德」進了一步。因為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角度來看,為富不仁、為政不仁者比比皆是。所以,董仲舒的「君子篤於禮,薄於利」,認為「禮重於身」,都說明他提倡 義重於利。因為利是養身的,而義是養心的。歷史上提倡遵守等級禮制重於求利,與今天遵守法制重於求利,如出一轍,對規範社會行為、人際交往行為都具有積極 意義。特別是他的「不與民爭利」「合作共贏」、施仁政的思想,至今都放射出人性化的光輝。
推薦閱讀:
※董仲舒:諸子學的終結與王宮學的復歸
※董仲舒墓之迷
※董仲舒:正其誼不謀其利
※漢書卷五十六 董仲舒傳第二十六
※董仲舒與獨尊儒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