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做家務,給不給報酬?

孩子幫忙做家務,家長該不該付給孩子一定零花錢?這個在西方家庭教育中普遍應用的教育方法,在中國卻存在廣泛爭議。

很多家長都特別糾結「有償家務」這件事:既想通過有償機制讓孩子了解掙錢需要付出勞動,讓孩子懂得珍惜生活;又擔心孩子習慣了被物質獎勵推動,變得「唯利是圖」,用金錢來衡量價值。我認為這是一件很靈活的事情,無償和有償都要有,而且關鍵點不在於付不付錢,還是在於父母對於孩子心態的把握、對於做家務給孩子的教育意義的把握上。

金錢不能成為孩子做家務的誘餌

當孩子到了5、6歲或稍大一些,家長就不要再包攬所有家務,而應該適當讓孩子參與做些家事,比如收拾房間、澆花、倒垃圾、擇菜、洗碗等。家長應積極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讓孩子知道,做家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如果孩子已經有了這些基本的認識,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能再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就可以得到零花錢。

家長叫孩子幫助做家務,不能以減輕自己的負擔為目的,不能以金錢做誘餌,最重要的還是鍛煉孩子的勞動能力,培養他們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感,讓他們體會幫助別人的喜悅感。

有一個媽媽平時對孩子凡事包辦,造成他任何家務活都不會做,也不願做。參加家長培訓後,她知道這樣不好,就想用零花錢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於是,她把所有家務活都明碼標價,收拾桌子、刷碗、洗菜都定好不同的價格,孩子幹什麼活就給多少錢。這樣一來,孩子雖然樂意做家務了,可是挑三揀四,只做自己認為性價比合理的幾種,並提議給其他定價「不合理」的家務活漲價。更讓她始料不及的是,從那以後,讓他做什麼都要先問價錢,請他幫忙接個快遞也要錢,去爺爺奶奶家時幫忙遞一下老花鏡都要錢。

孩子幫忙做家務,家長當然可以給一定酬勞,但這種教育必須得法,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個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她給零花錢的方式是簡單又隨意的,完全用利益去驅動孩子的行為。家長和孩子畢竟不是僱傭關係,讓孩子有償做家務有很多門道在裡面。

讓孩子體會勞動被認可的喜悅

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父母要細心觀察,了解孩子心態的變化。其中,家長必須對下面三個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一是孩子是否對自己勞動的成果產生了自豪感;二是他是否認真在做事,是為了幫助父母,還是為了錢應付了事?三是父母的喜悅和感謝是否傳達到位。

對孩子來說,為父母分擔辛苦是一種天然的動力,即使不付錢,只要有父母的感謝和尊重,他們依然會感覺到幸福。家長只有了解這一積極動機,才是真的了解孩子,才能真正使用好這種有益的教育方法。

有一個6歲的小女孩問媽媽要零用錢,媽媽提議:「你來幫助媽媽做家務賺取零用錢好嗎?」小女孩聽了非常高興,點點頭同意了。

這個媽媽想了想,遞給她一塊白色抹布,讓她擦傢具上的灰塵。小女孩興奮得到處找灰塵擦,時不時把變髒的抹布遞給媽媽看,炫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個媽媽把抹布洗凈、擰好,再交還給她。半小時後,小女孩把她能擦到的地方全擦了。媽媽充滿喜悅地感謝了她,小心地把五角錢放進女兒手心裡。小女孩握著有生以來自己賺的第一筆錢,高興地蹦了起來。接著,她又纏著媽媽分給她其它活兒,媽媽把晾乾的衣服全部取下來叫她幫助疊,然後就去做自己的事了。

這個小女孩模仿媽媽的樣子,一邊疊一邊分類,每個人的內衣、外衣、褲子、襪子、毛巾、浴巾……等她疊完了,媽媽進到房間一看,驚呆了——只見床上有無數堆碼得像方塊一樣整齊的衣服,分門別類,清清楚楚。這個媽媽內心掀起一陣波瀾,她由衷地說:「謝謝你幫媽媽疊衣服,疊得非常好。」說完,又把一枚一元硬幣鄭重交給女兒。

後來,這個小女孩一直特別喜歡做家務,她並不完全是為了拿到零花錢,而是因為她的媽媽真心讚賞她,讓她體會到付出勞動後被認可的喜悅。這個媽媽非常有心,她叫女兒做的第一件事是擦灰塵,這是件很容易看出勞動成果的事。疊衣服也一樣,一堆一堆擺滿床,6歲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很容易產生成就感。

只要孩子做家務時總是喜滋滋的,幹完活總忙不迭請家長欣賞他(她)的勞動果實,家長就不必擔心孩子是被錢所驅動的,這說明他們真心從幹家務的過程中享受到了自我的價值。

在孩子幹完活後。父母一定要記得說聲「謝謝」!不僅如此,父母還要描述出孩子幫忙後給自己或家庭帶來的結果,比如:「傢具被你擦得這麼乾淨,看著心情真舒暢!」「幸虧有你幫忙媽媽拿東西,否則媽媽一定累得腰酸背痛!」總之,父母一定要強調結果,這樣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努力給父母帶來多大的影響,增強他們的自我價值感。

推薦閱讀:

【家長經驗】教自閉症孩子「我的」識別,可以這樣做
如何管教愛撒謊的孩子
「低頭族」父母向孩子們傳遞的是「冷漠」
和剛剛出生嬰兒的年輕爸爸、媽媽們談談:怎樣開發嬰兒的早期潛能,培養出聰明的孩子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懷不上孩子?(558個回答)

TAG:孩子 | 報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