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絆倒在起跑線上
不要把孩子絆倒在起跑線上
最近一段時間跟我諮詢孩子厭學的案例很多,多是12歲、15歲、17歲的孩子不願上學、離家出走、迷戀網路、叛逆逆反或者自閉在家的。這些孩子的眼神獃滯迷離,表情迷茫沉重,身體僵硬緊張。他們的父母則焦慮非常,抱著強烈的企圖,希望通過一次諮詢,從我這裡得到一副「秘方」或良藥,讓孩子重新回到學校,並且願意敞開心扉和父母溝通,從此積極主動求上進要成長。
沒有哪個諮詢師有這樣的「良藥」、「秘方」。無論是厭學、厭世、迷戀網路、早戀、離家、叛逆,這些都是孩子情緒及心理問題的外現。一般來說,孩子的心理問題由多長時間造成,使他成為正常的孩子、恢復到正確的方向上就需要多長時間的努力。這個恢復的過程極為漫長,需要科學的方法、有效的溝通、海洋一樣的耐心、非凡的愛心、深切的懺悔和誠摯的接納。
而造成孩子情緒及心理問題的,往往不是別人,正是孩子自己的父母。我常常反問這些帶孩子來諮詢的父母:孩子出生的時候是否是帶著心理問題來的?!為什麼像白紙一樣的孩子經過你們8年、10年、12年、15年的教育,出現了這麼多的問題?!原因在哪裡?!誰該負責任?!
很多新任父母聽到「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宣傳口號,在孩子還沒學會爬行時就抱著孩子出入嬰兒游泳館、親子園,剛剛牙牙學語就給孩子看閃卡、挂圖、繪本,教剛會說話的孩子識字、數數、背唐詩。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識字數百、數數上千、吟詩賦詞,內心就異常焦慮,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學得太少了,太慢了,太遲了。有的父母甚至對不願好好學習、不願配合自己的小小孩子大發脾氣,威脅責罵。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生於水而寒於水」,相比父母,孩子記憶力超強,精力充沛,活潑好動。身心健康的孩子天生就是學習者,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心,為了探索、融入這個世界,孩子每天都在觀察、體驗、感受、內化、無揀擇地吸收著環境中的一切。這樣的孩子只需父母提供有效的協助,他們絕不會輸掉自己的人生,因為天賦的潛能他們將大步邁向卓越的未來。
可是絕大多數的孩子卻被自己的父母絆倒在起跑線上。
醫生、律師、教師、會計師、建築師、育嬰師、諮詢師……在現代社會幾乎從事任何職業都需要經過專業訓練、資格認證,只有父母這個職業不需要。未經培訓的父母要麼「自學成才」、要麼「繼承先輩的光榮傳統」,拿最愛的孩子做試驗,「摸著石頭過河」,開始了自己的教育事業。這樣的父母往往是「出於愛,終於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是這個老師卻根本不懂「敏感期、精神胚胎、吸收性心智、八大智能、情商、人格、有效溝通、情緒管理、自我價值感」,不懂「處理行為之前先處理情緒」,不懂如何給孩子立規則、建界限,不知道如何表達愛,也不知道如何合理規劃自己和孩子的未來。恐怕沒有哪所學校敢聘請這樣的老師來教育孩子,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就是這樣無證上崗,「摸著石頭過河」的。很多父母抱怨現在的中小學規模太大,學生眾多,老師不會也不能因材施教。在家裡父母只須面對一個或兩個孩子,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優勢學習管道、先天行為動機、溝通模式、學習敏銳度、優勢智能等先天資質,根本不懂孩子擁有怎樣的天賦潛能,父母自己尚且做不到因材施教,又如何有資格抱怨學校、埋怨老師呢?!
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就常常會違背規律來「教導」孩子,從而破壞孩子的專註、意志、人格、心靈力量、自我價值感。知識、技能的學習只需多花時間即可成為專家,而情商低,不能專註,沒有毅力、不懂規則界限的孩子,在知識技能的學習上能否主動地多花時間呢?!
以前的父母因為無從了解這些理念、知識、技巧而錯失了成長良機,把孩子絆倒在起跑線上,孩子剛剛三、四歲,五、六歲就出現執拗、多動、攻擊性強或怯懦、膽小、多病,進入小學則出現磨蹭、厭學、偷竊、撒謊,到中學開始迷戀網路、攀比、早戀、厭學、逆反、離家,出現這樣的情況再回頭來亡羊補牢,已經太遲了!
完整的成長需要從身體開始,經由感覺、體驗、感受、情緒、心理、認知到精神和心靈的成長,忽略任何一環都有可能造成阻礙和破壞。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不要把眼睛只盯著孩子認知的發展,認知不可能是空中樓閣,不藉助體驗和感受,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較高的情商,成才、成材都是艱難的工程。
愛孩子,就要學習如何做孩子合格的父母,具備做榜樣的能力,具備教育、影響孩子的資格。愛孩子,就不要把他絆倒在起跑線上。
推薦閱讀:
※老公臨終前將小三的孩子託付給我
※20年後,這五種孩子註定被淘汰,家長千萬要預防!
※買不起房沒有哭,陪孩子寫作業被虐哭的80後家長
※四十.乾坤還有六個「孩子卦」一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