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九言詩及其創作初探/郭進艮

九言詩及其創作初探/郭進艮

2009-02-25 15:11:01|分類: 興趣 |舉報 |字型大小訂閱

中國是詩歌的王國,數千年來詩歌創作成就輝煌,舉世矚目。歷代詩歌短自一、二言句,長達九、十、十一言句者,可謂比比皆是,各呈其彩。其中,九言句頗受一些詩人採用,常穿插於雜言體詩中。晉摯虞在《文章流別論》中說:「古詩之九言者,『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①之屬是也。」戰國時屈原的作品中也有不少優美的九言句。如《離騷》中的「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兮」、「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靈氛既告余以吉占兮」,《涉江》中的「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九歌·湘君》中的「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間」,等等。僅以七言為主《山鬼》中偶爾夾雜的一句「余處幽堂今終不見天」,就有人認為「不但不突兀,反而有無限的跌蕩」②。漢魏以來的雜言詩也夾有不少九言句,如南朝鮑照《擬行路難》中之「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北朝民歌《木蘭辭》中「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等。到了唐朝,大詩人李白的雜言詩中九言句更多,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難》),「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夢遊天姥吟留別》),「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北風行》),「古來唯見白骨橫沙田」(《戰城南》),「雲是王粲南登之古道」(《灞陵行送別》)等等。李白的另一首《一三五七九言》寶塔詩則明確以"九言"為題,其詩云:  游,愁。赤縣還,丹思抽。鷲嶺寒風颼,龍河激水流。既喜朝聞日復日,不覺年頹秋更秋。已畢耆山本願誠難在,終望持經振錫在揚州。另一位大詩人杜甫的一些詩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便有四個九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眼前何時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末二句便是一組以急促的語調形象地表達作者當時強烈感情的成功例句。詩既如此,詞、曲、聯及民歌中九言句就更多了,在此不再一一例舉。以上證明九言句在表情達意中獨具特色,是雜言詩這盤美餐中一種可口的「佐料」。而就獨立成詩的情況來說,傳統詩向有二言、三言至五言、七言例。其中,二言詩如黃帝時的《彈歌》:"斷竹,續木,飛土,逐肉";三言詩如漢末童謠:"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四言、五言詩如《詩經》中的大多數詩篇及《古詩十九首》;六言詩如范成大的《甲辰人日病中吟以自嘲》:「壯歲喜新節物,老來惜舊年華。病後都盧不問,家人時換新花」。魏文以降,始有七言,至唐為盛,可見傳統詩體式之多樣。但九言詩一直甚為少見。歷史上的九言詩據說為三國時魏主曹髦所創。曹髦(241-260),字彥士,譙(今安徽毫縣)人。曹丕孫。初封高貴鄉公。嘉平六年(254)為司馬師立為皇帝。但他一直不甘心做司馬氏的傀儡,力圖有所作為。甘露五年(260),率宿衛數百攻司馬昭,為司馬氏部將所殺。曹髦"少好學,夙成"③,時人多以為望,鍾會認為他「才同陳思,武類太祖」。可惜以此早卒,而他的「九言詩」也並沒有流傳下來。曹髦之後,九言詩亦有人為之。據蕭統《文選序》載:「自炎漢中葉,厥途漸異。退傅有在鄒之作,降將著河梁之篇,四言、五言區以別矣。又少則三字,多則九言,各體互興,分鑣並驅」。南朝宋謝庄有《明堂歌》九首,依五行數,或三言,或五言,或六言,或七言,其中《歌白帝》為九言,這可能是現在流傳的最早一首完整的九言詩。其詩曰:百川如鏡天地爽且明,雲沖氣舉德盛在素精。木葉初下洞庭始揚波,夜光徹地翻霜照懸河。庶類收成歲功行欲寧,浹地奉渥罄宇承秋靈。④但這首詩雖稱九言,實際上每句九言都可以分為四五兩句讀的,如「百川如鏡,天地爽且明。雲沖氣舉,德盛在素精」,這樣讀還順口些。所以從形式上來說,還算不上一首成功的九言詩。謝庄之後,謝朓、庾信等人亦偶有為之,但多存此弊,反映初期九言詩創作的不成熟。形式上較為成功的九言詩,要數元天目山僧人明本的《九字梅花》:昨夜西風吹折中林梢,渡口小艇滾入沙灘坳。野樹古梅獨卧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半枯半活幾個擫蓓蕾,欲開未開數點含香苞。縱使畫工奇妙也縮手,我愛清香故把新詩嘲。但此詩手法較為笨拙,境界不高。是故明人楊慎乃以同題作九言詩曰:玄冬小春十月微陽回,綠萼梅蕊早傍南枝開。折贈未寄陸凱隴頭去,相思忽到盧仝窗下來。歌殘《水調》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風台。錯恨高樓《三弄》叫雲笛,無奈二十四番花信催。另明盧贊元亦有九言《酴醿花》詩云:天將花王國艷殿春色,酴醿洗妝素頰相追陪。絕勝濃英綴枝不韻李,堪友橫斜照水攙先梅。瑤池董雙成浴香肌露,竹林嵇叔夜醉玉山頹。風流何事不入錦囊句,清和天氣直拘青陽回。⑤其詩雖略嫌於冗沓,但頗有詩味。可見以九言詩只要語言駕馭得當,並非象一些人所說那樣高不可攀。以上是傳統以來寫九言詩的事例。由於難度較大,所以這些人的嘗試並非十分成功,後人鮮有仿效者。新文化運動以來,聞一多力主新詩應有繪畫、音樂、建築三美,創立了新詩格律派。其中「音樂的美」是指音節美,「建築的美」即指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其名作《死水》便是中國最早的九言現代詩。全詩共分五節,每節四行,每行九字。每行由四個音步(包括三個二字尺、一個三字尺)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現的位置常有變化。讀起來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解放後,林庚、邵燕祥、左文等人也寫過一些九言詩,其中尤以林庚的「四五體」九言現代詩理論影響較大。新詩格律派的最終目的仍是現代詩,但對於我們傳統詩創作者來說,仍然是一個難得的借鑒作用。在此同時,傳統詩愛好者從未放棄對傳統詩體式創新的追求。尤其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詩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地詩社紛紛開闢新體式探求專欄。其中,同暉學社於1994年底在該社學刊開設的"體式探求"專欄,陸續發表了一些頗有創新意義的新體式探求作品。2002年7月,陳志歲先生撰文提出,中華新詩體將出現的特點應為:「(一)內容方面的特點:1、新言詞,新話語。2、新意境,新境界。3、新生活,新思想。4、明理利事,諷誡勸導。(二)形式方面的特點:五個適應。即:1、音節緊湊,與今人生活節拍相適應。2、語句主短不主長,但長短不拘,可整齊可參差,與讀者濃縮信息,提高時效的要求相適應。3、平仄仍有講究,但較寬鬆,適應今人語言表達要求,不因詞害意。4、聲韻隨時,與今人普通話語音相適應。5、段落因需按排,分段或不分段,多分段或少分段均可,原則是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含量相適應。」⑥1996年夏,我加入同暉學社後,開始嘗試創作九言詩。這段時間內創作的為數不多,主要有《悔之情》、《鄉思》、《時況》等數首。2003年間,再作《村婦》、《岳王墓》。2004年創作的主要有《粵女謠》、《傷農》等。自2002年6月起,我的九言詩作品開始發表在每期《同暉》學刊以及《雁盪吟圃》等傳統詩詞刊物上。現將其中幾首選錄如下,懇請方家指正:其一鄉思靜夜迷濛漫步月西傾,遠離都市回首幾家燈。何處切切傳來村婦吟,疑是慈母喚兒又黃昏。鄉思猶似一咂狀元紅,每往細處越品味愈濃。鄉思或同那輪懸空月,相看脈脈秋冷雨乍歇。試問鳥兒鄉思是何物,鳥兒無言掠過芭蕉樹。 其二村 婦誰說男兒剛硬向無悔,君言一石暈眩一潭水。一別經年才識相思痛,商戰慘烈早歸故園美!忙裡忙外急急步如飛,說到未到頻頻去電催。心跳撲撲登樓又下樓,犬吠聲聲怎不見人歸?其三悔之情我使懺悔化為一股泉,泉水蜿蜒而出入大江。江水滾滾東去不復還,惟余心痛隱隱欲斷腸。我使懺悔化為一條繩,細繩綿綿纏纏束我身。左擺右掙越動越無勁,且緊且深竟成被縛人。懺悔有如旋轉之風車,人隨車轉車人皆不停。只料相思最苦世人說,哪堪有甚相思懺悔情!我欲乘風西去不懺悔,白雲深處逍遙多自在!懺悔偏如魔影緊相隨,心被吞噬無遺人無奈。試問懺悔之葯何處有?我捐萬貫家產出高價。倒挽時空打住猛回首,自此慎然不入此門家。 其四岳王墓(九律)岳王墓外乍覺寒意侵,沐雨驚風白鐵咒奸臣。怒起橫眉木訥國賊像,恍然回首激昂烈士心。八千雲月北伐功赫赫,百萬黔黎南望淚紛紛。浪涌潮急亘古錢塘沸,素車滾滾何獨兩浙人!第一首《鄉思》寫遊子情思。不遵格律而多用現代口語,企圖適應時代。押韻方式:兩句一換韻。第二首《村婦》寫商業社會背景下的愛情。前半片押仄聲韻,後半片押平聲韻,試圖在朗讀上形成一種聲律過度自然之美。第三首《悔之情》是我最早創作、也是最早發表的九言詩,特點是平仄通押,並呈AC、BD式押韻。第四首《岳王墓》為一首九言格律詩,仿五律、七律平起式,並首次提出「九律」這個概念。有的朋友認為不符平仄,是從「覺」等依傳統讀法應為入聲,但此詩系以普通話定平仄,所以不存在此病。另一首可以稱之為"雜言體九言詩",也算是對九言詩創作的一種探索吧: 其五粵女謠(雜言體九古)甲申臘月,上網聞廣東某市有打工妹無故被辭且不予結算數月工資,身無分文而流落街頭,無奈淪落為「小姐」。思而感之,遂有此作。奴本良家女,年方二九尚未許。前年不辭千里來打工,只因母病父衰困途窮。都市酒綠燈紅目好眩,富人半餐窮家三年飯。機器轟轟夜夜加班急,汗下如雨只為錢百十。清明雨細不見鄉音傳,可憐衣單被薄難禦寒。中秋月圓不聞爹媽喚,主管喝斥驟然起耳畔。欠薪三月體虛氣力竭,被炒一時人走錢扣沒。流浪街頭一程復一程,暮色沉沉哀泣誰應聲?無奈甩頭今番投何處?惟有賓館尚無拒人路。推門回身遙望淚紛紛,雷鳴夜雨愁霧鎖孤墳。了此生,惟願後生不再做女人。由於純九言詩有句式整齊的特點,難免有時不能滿足感情表達的需要。所以這首是我在2004年開始創作歌俳時,受其以五七句式表情達物形成一種參差交錯之美的啟發,而作成的一首在緊要處摻雜其它字句的九言詩。2003年6月以來,我開始在多家網站以蒼生筆名發表《鄉思》、《悔之情》等九言詩,引起一定反響。現將部分網友的評論選錄如下:笑芳年:讀蒼生先生「九言詩」,如春風攜帶冬季之臘梅,春風吹來百花香,臘梅之香從冬季中瀰漫到春季的邊沿,清新之趣,濃郁無比!此種探索極有意義:一為傳承古詩特質。自《詩經》四言體始,到之後個時代的五言詩、七言詩、長短句等之發展,古詩發展的脈絡分明,現探究嘗試九言詩,符合古詩發展之規律;二是兼容現代詩特點。現代詩句式自由,韻腳受拘不大,有利於發揮胸中之感懷,並且表達亦不拘一格,靈活自如。由此,九言詩探索,恰恰可融合此兩點優勢之內涵,既保留傳統古詩之韻味,又有現代詩的表達舒展之靈活空間和內涵,可謂兼容並包,令人耳目一新。在此,願能讀到更多的蒼生先生的九言詩,以不斷厚實並弘揚中華文化!(玉蒼山下)BOSS:這兩首九言詩體裁獨特,讓人耳目一新,既有古詩的韻調,也有新詩的洒脫。可以把情感更好的表達出來。(溫州網BBS)楚布衣:昔日聞一多先生的提倡,要求詩歌有「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而蒼生兄在這基礎上又有新的引申和發展,以古詩的韻與美與現代詩歌的靈動相結合,獨具一格,令布衣耳目一新……(溫州網BBS)停車坐愛:一種探索,一種新的表達方式;能給古典詩詞藝術帶來新的營養和新鮮血液。這樣的探索越多對於古典詩詞創作越有利!(古國論壇)白露為霜:有點像譯成了現代白話文的古詩和日本和歌。不過很有味道。(古國論壇)濯纓軒主人:以九言為主的詩,可特備一格。(中華詩詞網)大多數網友對此持讚賞態度,但持反對意見也不少。其中較激烈者為都市白領網的昨夜長風,他認為:「以九言狀情言志書懷,如鼓點嘈嘈切切,一統而下,大悖音韻節律常理了。以句讀而言,齊則有刻板之失,錯則存雜亂之病。以辭章言,無論如何都必入文白相雜之弊」。古國網的獨上蘭舟網友則指出:「九言詩字數較多,平仄或無定論?細看其中一首,如鄉思或同那輪懸空月,就有些大白話的意味。再者,字多讀來所需『氣』也多,這就要好好注意其節奏」,興華詩社網的隨園小人網友認為某作品「很多句子中有可有可無的字詞」等等。網友們的批評意見,從另一方面體現出大家對於九言詩這個詩體還是有一定興趣的。只要我們能避免一些弊病,探索出一種適合其發展的道路,九言詩的前景無疑是光明的。關於九言詩的幾個問題。一、九言詩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詩體?本人淺見:九言體詩系繼二言、三言至五言、七言詩體之後出現的又一種中國傳統詩體。一般說來,全詩每句九字,句數不限,以偶數句式為主,節奏均依傳統體式。具體可以分為九言古風、古言格律詩與新九言詩三種。其中仿古風的九言詩可稱為九言古風,簡稱九古。九言古風中還可分為普通九古(純九言)與雜言體九古等。前者如上文所舉的《九字梅花》,後者如本人近作《粵女謠》。《粵女謠》這首仿古九言與傳統以來雜言詩的特點是相應的,並且在語言節奏用韻等均依傳統體式,因此稱之為雜言體九古。前人將篇中夾有九言句的雜言詩也稱為七言古風,那是因為當時九言出現的詩例太少(幾乎沒有)。而我們現在雜言詩篇中凡以九言居多者,應當也劃入九古的範疇。九言格律詩簡稱九律,不論新韻舊韻,凡依律詩體式寫九言詩者均可稱之,如本人創作的《岳王墓》。具體寫法:在七律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雙音詞節奏點,但要避免失粘失對,如七律前兩字為平平的,九律前就要加仄仄,反之則然。當然與七律一樣,首字平仄不拘。九律再依用韻細分,當然也可以分為舊韻九律與新韻九律。古漢語發展以來一直在不斷變化,現代語言對古代語言也具有一定繼承性。今人寫傳統詩,不可能一概搬用文言句式,文白相雜則屬難免。以現代語言寫傳統詩,賦予傳統詩以新的血液,這也正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否則,傳統詩的發展只能是陷於一潭死水。所以另一種依新韻、入新風、使用新語言,但仍遵循傳統道路的九言詩,如我的《鄉思》、《悔之情》等等,其實與元明時代的九言詩已有所不同,不便襲稱古風,或者稱之為新九言詩也無不可。對於這個問題,我也附帶建議一下:現在詩壇上提倡聲韻改革,律絕不用說了,只要符合格律,何拘新舊之韻。但古風若不依舊韻,還是稱之為新五言、新七言等為好,這樣才能放開手腳大膽植入新風貌新語言。另外還有一種變體九言詩。其特點為:仍舊每句九言,依傳統語言而不遵循傳統節奏,每句字數相同但節奏點位置不一,以表達恣意縱橫的情感。可以在句中穿插仿騷體的煞尾字。此體目前尚未發現,有待充實。至於九言現代詩如聞一多先生的《死水》,由於道路、方向不同,這裡不予歸入。讀九言詩時不宜過急過快,宜吟哦,或以中等稍快的節奏朗誦,一般情況下參照內容節奏依二七句式或三六、四五句式讀均可。由於每句字數偏長,在創作時句數也不宜過少(如四句),也不宜過長。我目前所作的九言詩最長也只有《粵女謠》、《悔之情》,其餘大都為八句成詩,《傷農》為六句詩。還有的人以為九言詩嫌於冗沓,並舉明本和尚的《十字梅花》等例子。其實不然,這只是技法上的問題,關鍵在於作者罷了。詩的語言貴在精鍊、簡潔,不能冗沓(當然有時表達需要是個例外)。若是寫不好的話,七言也可以縮為五言,五言還可以再縮的。二、為什麼會是九言詩?九言詩繼承傳統以來二言、三言至五言、七言體,賦予傳統詩以另一種容量及語言風格,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對於漢詩體式嬗變的原因及趨勢,早有學者指出:「從詩體演化看,詩句從四言擴展到五言,再擴展到七言,其發展趨勢是由短到長。這是因為:就詩歌的內容而言,社會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日趨複雜,詩句也必須相應地增加字數,擴大容量;就詩歌的音調而言,則如胡應麟《詩藪》內篇所說,『四言簡質,句短而調未舒』,『五言古御轡有程,步驟難展,至七言古,錯綜開闔,頓挫抑揚,則古風之變始極,五言律宮商甫協,節奏未舒,至七言律,暢達悠揚,紓徐委折,而近體之妙始窮』。……今天,隨著新事物、新概念、新詞語的大量產生,看來詩句一方面勢必突破七言,而另方面終將受到詩歌特性、審美要求的制約,句子的字數不可能漫無限制。」⑦九言相較於七言,能更充分地表達磅礴澎湃的胸懷、一瀉江河的激情,體現新時代生活及情感的快節奏。一組整齊的八句九言詩,便能給人以如瀑流傾瀉,或如怒濤滾滾,或如曲腸迴環般的感受。而八言十言節奏嫌於板滯,啟功先生在舉四言進五言的例子時,就曾指出:「加上一個字,一句中就有單字有雙字,富於變化了……讀來既流動又舒緩,活躍多了」⑧,可見奇字句具有偶字句難以達到的優越性。另一方面九言已達詩句字數的巔峰了,十一言就顯得過長,弄不好便會成為一個六字句和一個五字句,勉強為之就成出奇制勝的文字遊戲了。所以,這也是我不寫八、十、十一言而選擇寫九言的緣故。可以說,九言詩是屬於最後一種最值得提倡及推廣、字數固定整齊的中華傳統詩體。中華傳統詩發展至今,已呈現不得不改革的局面。目前體式上革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自由詞、自由曲,另一個是歌俳體當代詩。但自由詞、自由曲乃一種變體之詞曲,略與雜言詩近。再寫得白些,去掉文言成份,以新語言入詩,就是現代詩了,所以歸根結底算不上一種另闢之體。而歌俳體當代詩源自日本和歌,是一種外來文化的產物。由於目前中國人厭日情緒較濃,若想取傳統詩而代之,似不太可能。因此,九言詩創作在中華傳統詩體式改革上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並且在今後可能將與自由詞、自由曲及歌俳體當代詩在中華傳統新詩體中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為著中華傳統詩的復興,我期待著更多的詩詞愛好者加入到九言詩的探索及創作中來。始作於2004年底,2005年1月18日完稿——①見《詩經·大雅·泂酌》,但今人一般分為「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兩句讀之。②見梁宗岱《論詩》,載一九三一年四月《詩刊》第二期,上海新月書店發行。③見《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④[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卷二,《郊廟歌辭二》。⑤以上三例見[明]楊慎著《升庵詩話》卷一,《九字梅花詩》篇。⑥陳志歲:《中華詩體沿革歸述及其發展趨勢淺見》,原載2002年12月出版《同暉》總第二十三期,收入霍松林主編《中國詩詞聯年鑒(2003)》。⑦陳邦炎:《從新詩運動上探我國詩體演變的軌跡》,原載《文學遺產》1987年第1期,收入中華詩詞學會主編《中華詩詞年鑒(1987-2002)》。⑧啟功:《漢語詩歌的構成及發展》,見《詩文聲律論稿》附錄。


推薦閱讀:

王羲之行書集字古詩,創作必備!
當代隸書創作異變及審美探究
Flower shaped ice cream ---花朵冰淇淋
詩詞的修辭方法-詩詞創作小講(10)
尋找祖父 ——《陸犯焉識》創作談 嚴歌苓

TAG: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