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和怎麼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
常欣欣
〔摘要〕 今天我們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要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繼續探索多樣化的社會主義道路,全面總結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使之成為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發展的寶貴財富和新起點。
〔關鍵詞〕 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發展歷史經驗
〔中圖分類號〕D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7)05-0009-02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昭告了人類歷史新紀元的開始。百年之後,回望歷史,撫今追昔,今天我們為什麼、又該怎麼紀念十月革命呢?
一、紀念十月革命,要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十月革命的勝利,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十月革命的勝利,打破了資本主義制度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始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既鬥爭又並存的歷史新時代;十月革命的勝利,推動了全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使之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從而使社會主義運動真正成為世界性的運動,十月革命深刻地影響了整個20世紀人類社會歷史進程。
社會主義制度一經建立就在與資本主義的比較中顯示出其巨大的優越性。蘇聯只用了三個五年計劃,就實現了由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農業國到一個強盛的社會主義工業國的歷史性轉變,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躋身於世界前列,超越了當時所有歐洲發達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強國,經濟發展速度和成就遠遠超過了當時的資本主義國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二戰)中,社會主義蘇聯成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不僅取得了偉大的衛國戰爭的勝利,也為挽救人類文明、爭取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二戰後,資本主義曾斷言蘇聯將無力依靠自身力量來進行新的經濟建設。然而,蘇聯就是靠自身的努力,僅用三年時間就恢復了國民經濟並超過了戰前。
蘇聯的巨大成就和社會主義制度體現出來的優越性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和鼓舞示範作用。二戰後,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多國,社會主義國家曾經佔世界領土的1/4,世界人口的1/3,世界工農業總產值的1/3(被稱為「三分天下」),形成了一個與資本主義相抗衡的強大社會主義陣營。
雖然社會主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遭遇了挫折,但是由十月革命所開闢的世界歷史新時代已不可逆轉。今天紀念十月革命,回顧世界社會主義的百年征程,我們為社會主義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我們更加堅定了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對於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和我國『五四運動的影響下,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幫助下誕生的。」 〔1 〕1胡喬木同志在紀念建黨70周年所寫的文章中也指出:「沒有俄國十月革命成功的巨大鼓舞和直接聲援,就不可能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不可能有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2 〕743中國共產黨從毛澤東「走俄國人的路」,到鄧小平「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過了一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艱難探索過程。今天我們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並將很快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國共產黨人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繼續著十月革命所開闢的社會主義歷史進程,書寫著新的歷史篇章,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二、紀念十月革命,倡導探索走多樣化的社會主義道路
100年前,十月革命之所以能夠發生,並選擇了用革命手段奪取政權的道路,是由當時俄國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社會矛盾以及當時的國際形勢所決定的。當時的俄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農民階級同封建地主階級的矛盾,俄羅斯民族與其他非俄羅斯民族的矛盾,俄國統治階級與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矛盾,種種矛盾集中疊加,錯綜複雜,異常尖銳。在革命客觀條件已經具備的背景下,俄國革命的主觀條件也已醞釀成熟,當時的俄國已經有了一個與改良派徹底決裂的、高舉革命大旗的、組織性戰鬥性很強的布爾什維克黨;有了列寧這樣一個具有高超的領導力和極富革命性與鬥爭策略性的領袖,此時,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沙皇政府在戰爭中的失敗,導致俄國人民對沙皇統治嚴重不滿,戰爭激化了各種社會矛盾,成了十月革命發生的導火索。正是在這種國內國際的形勢下,列寧以革命家的膽識和氣魄,審時度勢,抓住歷史機遇,領導布爾什維克黨和俄國人民一舉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今天我們紀念十月革命,在肯定十月革命所具有的偉大歷史意義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十月革命的道路並不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唯一道路,也就是說不能將十月革命道路絕對化。恩格斯早在1872年就說過:「我們從來沒有斷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奪取政權,本文作者注),到處都應該採取同樣的手段。」 〔3 〕179恩格斯曾認為,像美國、英國、荷蘭等資本主義國家,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
十月革命用革命手段奪取政權的道路,是由當時俄國社會各種矛盾的集中和激化所決定的,實踐證明這條道路是成功的。俄國之後的東歐和中國等國家走的也是用革命手段奪取政權的道路。但是,100年後的今天,世界形勢、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各自的情況及其相互關係都發生了新的變化,更為重要的是,時代主題已經從當年的戰爭與革命轉變為今天的和平與發展。因此,我們要正確領會鄧小平曾經講過的「我們走的是十月革命的道路,其他國家再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難了,因為條件不一樣」 〔4 〕415-416 。
列寧說過:「一切民族都將走向社會主義,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卻不會完全一樣。」 〔5 〕776在新的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條件下,我們紀念十月革命,需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也就是要倡導在實踐中探索符合各自國家國情的道路,即走向社會主義的多樣化道路。endprint
三、紀念十月革命,全面總結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
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運動都發源於西方,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依據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以及親身參加了西方國家工人階級鬥爭的實踐,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然而,十月革命的勝利,成功地將這一產生於先進的西方的理論,率先在落後的東方國家變成了現實。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先於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並不違反歷史發展的規律,然而卻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列寧指出:「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 〔6 〕776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首先看到並思考了這種特殊性,他說,「由於歷史進程的曲折而不得不開始社會主義革命的那個國家愈落後,它由舊的資本主義關係過渡到社會主義關係就愈困難」 〔7 〕436,即革命成功相對容易,但繼續建設則非常困難。困難就在於由於缺乏資本主義的充分發展,尚不完全具備建設社會主義所需的物質文化條件,這也就導致了經濟文化落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艱巨性和長期性。
經濟文化落後國家,在薄弱環節上衝破帝國主義的體系,實際上是跳躍了獨立和充分發展資本主義的階段,直接走上了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俄國是如此,中國也是如此。然而,社會主義國家實現跳躍式的發展,正如列寧所強調的,必須要具備兩個重要的前提條件:第一,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要利用掌握政權的有利條件,創造社會主義所需要的一切物質文化前提。也就是說,共產黨領導革命取得成功後,必須及時將工作重心從革命轉為建設,把發展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第二,就是必須積極地借鑒和吸收資本主義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列寧指出:「我們不能設想,除了建立在龐大的資本主義文化所獲得的一切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的社會主義,還有別的什麼社會主義。」 〔8 〕252
回顧十月革命勝利以來社會主義的百年發展,應該看到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對列寧的上述深刻思想都曾經認識不足,從而在實踐中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其中尤以蘇聯模式為甚。
今天我們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不僅要充分肯定十月革命的道路,讚頌社會主義百年發展中的巨大成就,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也要深刻總結經驗教訓,特別是前蘇聯東歐國家從改革走上改向而遭受失敗的沉痛教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就是我們強調的今天紀念十月革命的初衷:要全面總結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使之成為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發展的寶貴財富和新起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對共產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的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這三大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之際,恰逢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召開之時,我們將在十月革命精神和十九大勝利召開的鼓舞下,沿著十月革命開闢的方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繼續堅定地前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堅信,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我們的制度必將越來越成熟,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我們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我國發展道路對世界的影響必將越來越大。」 〔9 〕127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新時期黨的建設文獻選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思想年譜(一九七五— 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5〕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列寧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 呂曉斌endprint
推薦閱讀: